㈠ 呵呵,為什麼波特率越高越不穩定
原因有二,其一是電纜過長,信號完整性變差;其二是波特率過高後產生波特率的計數器一周的計數值減小,以致計時相對誤差加大。
㈡ 用51單片機串口實驗時波特率怎麼調才合適我覺得是不是就給它調高點就可以不是很理解,求解釋一下
一般而言,波特率的高低與串口傳輸距離和使用環境有關,距離越遠,波特率一般越低,使用環境干擾越大,波特率越低,如果是在同一塊板上的串口通訊,可以做到很高,比如115200bps,另外最好使用11.0592M之類的晶振,這樣標准波特率可以做到沒有誤差。
通過我的使用經驗,一般RS232傳輸距離在1米以內的話,115200bps的波特率是沒有什麼問題的。10米以內的話9600bps肯定可以穩定傳輸(關鍵是要保證電壓,也就是解決壓降的問題。)。超過10米的話最好用485了。
㈢ 單片機模擬為什麼要設置波特率
因為編譯器和模擬晶元是在通信的。
1、 不同的模擬晶元能工作的最高頻率不同,所以需要設置。有些能高速模擬,有些則只能低速。因而不固定。
2、設置不當會通信錯誤,模擬無法進行。因為通信需要同步信號頻率才能理解對方發過來的是什麼,不然會丟碼。
3、反正晶元一般都有說明使用多高的頻率。不是根據晶振來,但最好能被晶振頻率整除。
比如9600的頻率適合11.0592的晶振。 使用SST的話,可以直接設置38400就可以了。
波特率實際上是通信速度的快慢。線路質量好時可以設置波特率高一點,速度快,節省時間。
線路質量不好,干擾大時,可以設置波特率低一點,降低速度,提高可靠性。
晶振頻率不是波特率,但波特率是由晶振來控制的,晶振的頻率是波特率的倍數。也就是說最高的波特率也不會超過晶振頻率。
㈣ 單片機中晶振對波特率的影響有多大
晶振頻率高,最高波特率也可以相應提高,並且可以減小一些常用波特率的誤差,如51單片機用定時器1產生波特率,晶振頻率低時會出現寫入定時器的脈沖個數值很小,如需定時4.5個脈沖,只能寫入5和4誤差都
很大,如果晶振頻率提高1倍,就
可以寫入9,誤差為0
㈤ 單片機下載波特率過大會把單片機什麼燒壞 2302還是max232 或是其他什麼的
主要看你下載時使用的電平哈,下載波特率再大,即使不正確也不會燒單片機,但如果你的下載線使用的電平超過了單片機下載埠引腳能夠承受的最高電平就有可能燒單片機了。MAX232一般是5V電平,推薦使用MAX3232,性能穩定些,5V電平和3.3V電平都能用。
㈥ 波特率太高就亂碼 怎麼回事兒
和晶振誤差有關,如果波特率高,偏差大會導致誤碼
㈦ 兩個單片機txd和rxd直接連高波特率通信容易出錯嗎, 如果容易出錯,怎麼解決,謝謝。
波特率高了出錯很正常,一般都會出現。你可以用數據包的方式來發送數據。比如由5個位元組構成的數據包,5個位元組依次代表:包頭,數據1,數據2,校驗字,包尾。校驗位可以採用簡單的和校驗,校驗字=數據1+數據2(溢出沒關系)。接收端檢測到包頭後來處理之後4個位元組,檢測包尾的正確性,計算校驗字,比較校驗字,如果沒問題,那麼數據1和數據2正確可用。
㈧ 單片機波特率比實際的偏大,單片機是否有損壞的可能
波特率不會導致單片機損壞,首先要保證程序正確,如果程序沒問題可能是串口晶元壞了或者PCB布線設計不好對信號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