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硬碟安裝linux

硬碟安裝linux

發布時間:2022-02-15 23:53:16

1. 新硬碟如何安裝linux

首先你應該不能直接在vista下就從硬碟安裝Linux了,因為widows不認。如果您是想把Linux安裝到硬碟,你應該用U盤或光碟安裝(安裝時從BIOS設置,從U盤或光碟啟動,像安裝windows一樣)。注意:安裝Linux是有一定風險的,你一不留神(尤其是第一次安裝)就會把你以前的系統弄沒了,或者把硬碟上的數據覆蓋了。因此個人建議:如果你只是想玩玩,用虛擬機,或者你有兩台電腦,把其中一台數據備份一下。

2. 全新硬碟安裝linux怎麼操作

要是從網上直接下載Linux的ISO映像文件,能不能用下載的ISO文件進行安裝而不用刻錄成光碟呢?當然可以! 從硬碟安裝RedHat Linux 9.0通常需要三個文件①shrike-i386-disc1.iso;②shrike-i386-disc2.iso;③ shrike-i386-disc3.iso。這代表了安裝時需要的三張光碟。由於是映像文件,系統無法直接讀取,所以需要先將ISO里的文件還原。 這里推薦大家使用Daemon Tool這個Windows下的軟體將ISO文件「解」到硬碟上。比方說shrike-i386-disc1.iso可以解壓縮到C:盤的cd1目錄, shrike-i386-disc2.iso解壓縮到C:盤的cd2目錄,shrike-i386-disc3.iso可以解壓縮到C:盤的cd3目錄待用。 接下來重新啟動系統進入MS-DOS方式,進入我們剛才解壓出來的C cd1目錄,裡面有個dosutils目錄,執行裡面一個名為autoboot.bat的DOS批處理文件,系統就會再次重新啟動,進入Linux的安裝界面。這時安裝程序就會提示你選擇是用光碟安裝還是從硬碟安裝,選擇從硬碟安裝後,系統會提示輸入安裝文件所在的目錄。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剛解壓縮的ISO文件是在Windows中操作的,如果直接輸入c:cd1,Linux安裝程序是無法識別的,我們需要將c:cd1對應到Linux安裝程序能夠識別的格式,因此這里應該輸入的是/dev/hda1/cd1。 二、正式開始安裝 你會覺得簡直就和安裝Windows一樣了。 通過上面的敘述,無論是從光碟安裝,還是從硬碟安裝,我們都可以方便地進入正式的安裝過程。讓我們來看看安裝過程中幾個重要的地方。 1.選擇系統默認語言 RedHat支持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語言,這里只要在簡體中文前面打上鉤,並將系統默認語言選擇為簡體中文(圖2),那麼在安裝過程結束,系統啟動後,整個操作系統的界面都將是簡體中文的了,用戶不用做任何額外的中文化操作和設置。 2.分區操作 接下來,是磁碟分區的工作,這也許是整個安裝過程中惟一需要用戶較多干預的步驟,REDHaT Linux 9.0提供了兩種分區方式——自動分區和使用DISK DRUID程序進行手動分區(1)自動分區:如果是全新的計算機,上面沒有任何操作系統,建議使用「自動分區」功能,它會自動根據磁碟以及內存的大小,分配磁碟空間和SWaP空間。 這是一個「危險」的功能,因為它會自動刪除原先硬碟上的數據並格式化成為Linux的分區文件系統(EXT3、REISERFS等),所以除非計算機上沒有任何其他操作系統或是沒有任何需要保留的數據,你才可以使用「自動分區」功能。 (2)手動分區:如果硬碟上有其他操作系統或是需要保留其他分區上的數據,建議採用DISK DRUID程序進行手動分區。DISK DRUID是一個GUI的分區程序,它可以對磁碟的分區進行方便的刪除、添加和修改屬性等操作,它比以前版本中使用的字元界面Fdisk程序的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直觀。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使用DISK DRUID程序對硬碟進行分區。 因為Linux操作系統需要有自己的文件系統分區,而且Linux的分區和微軟Windows的分區不同,不能共用,所以,需要為Linux單獨開辟一個(或若干個)分區。Linux一般可以採用EXT3分區,這也是REDHaT Linux 9.0默認採用的文件系統。 為Linux建立文件分區可以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利用空閑的磁碟空間新建一個Linux分區,另一種是編輯一個現有的分區,使它成為Linux分區。如果沒有空閑的磁碟空間,就需要將現有的分區刪除後,騰出空間,以建立Linux分區。 DISK DRUID程序中有明顯的新建、刪除、編輯、重設等按鈕。用戶可以直觀地對磁碟進行操作。在使用DISK DRUID對磁碟分區進行操作時,有四個重要的參數需要仔細設定:它們是掛載點、文件系統類型、驅動器、分區大小掛載點:它指定了該分區對應Linux文件系統的哪個目錄,Linux允許將不同的物理磁碟上的分區映射到不同的目錄,這樣可以實現將不同的服務程序放在不同的物理磁碟上,當其中一個物理磁碟損壞時不會影響到其他物理磁碟上的數據。 文件系統類型:它指定了該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可選項有EXT2、EXT3、REISERFS、JFS、SWaP等。Linux的數據分區創建完畢後,有必要創建一個SWaP分區,它實際上是用硬碟模擬的虛擬內存,當系統內存使用率比較高的時候,內核會自動使用SWaP分區來模擬內存。 大小:指分區的大小(以MB為單位),Linux 數據分區的大小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而SWaP大小根據經驗可以設為物理內存的兩倍,但是當物理內存大於1GB時,SWaP分區可以設置為2GB。 允許的驅動器:如果計算機上有多個物理磁碟,就可以在這個菜單選項中選中需要進行分區操作的物理磁碟。 經過磁碟分區的操作,安裝過程中相對最復雜的一個步驟已經過去,接下來的安裝將是一馬平川。讓我們來繼續選擇要安裝的系統組件。 3.選擇安裝組件 REDHaT Linux 9.0和先前的版本在安裝組件的選擇上非常相似,用戶既可以選擇桌面計算機、工作站、伺服器、最簡化安裝這四個安裝方法中的一個,也可以自己定義需要 系統組件安裝完畢後,安裝程序會自動將用戶選擇的軟體包從光碟介質拷貝到計算機的硬碟上,中途不需人工干預,並且在安裝每個系統組件時都會對該組件做簡短的說明。 在選擇軟體包時,如果你想進一步配置系統,可以選定製軟體包集合。建議定製,選上KDE桌面環境,這樣你就有兩個可以和WindowsXP媲美的真彩圖標的桌面怎麼樣,安裝過程很簡單吧?當然,這還不是最後一步,因為在安裝完所有系統組件後,安裝程序還會「體貼」地提醒你製作一張啟動磁碟,以備不測。 到此為止,Linux系統就已經順利地安裝完成了。三、更改啟動方式 它比Windows更好玩一點。 作為默認,REDHaT Linux 9.0在啟動時會自動啟動X-Window進入圖形化操作界面。而許多Linux鐵桿玩家已經習慣了在Console字元界面工作,或是有些玩家嫌X-Window啟動太慢,喜歡直觀快速的Console操作。 1.進入字元界面 為了在Linux啟動時直接進入Console界面,我們可以編輯/etc/inittab文件。找到id:5: initdefault:這一行,將它改為id:3:initdefault:後重新啟動系統即可。我們看到,簡簡單單地將5改為3,就能實現啟動時進入 X-Window圖形操作界面或Console字元界面的轉換,這是因為Linux操作系統有六種不同的運行級(run level),在不同的運行級下,系統有著不同的狀態,這六種運行級分別為: 0:停機(記住不要把initdefault 設置為0,因為這樣會使Linux無法啟動 ) 1:單用戶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 2:多用戶,但是沒有 NFS 。 3:完全多用戶模式,標準的運行級。 4: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用它來做一些事情。 5:X11,即進到 X-Window 系統。 6:重新啟動 (記住不要把initdefault 設置為6,因為這樣會使Linux不斷地重新啟動)。 其中運行級3就是我們要進入的標准Console字元界面模式。 2.自由轉換字元界面和X-Window圖形界面 在了解了啟動自動進入X-Window圖形操作界面和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的轉換後,也許你會想,這兩種操作界面各有各的好處,我能不能「貪心」一點,同時擁有這兩種操作界面呢?在無所不能的Linux操作系統中,這個要求當然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在X-Window圖形操作界面中按「alt+Ctrl+功能鍵Fn n=1~6 」就可以進入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這就意味著你可以同時擁有X-Window加上6個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 在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里如何回到剛才的X-Window中呢?很簡單,按「alt+Ctrl+F7」即可。這時Linux默認打開7個屏幕,編號為tty1~tty7。X-Window啟動後,佔用的是tty7號屏幕,tty1~tty6仍為字元界面屏幕。也就是說,用「alt+Ctrl+ Fn」組合鍵即可實現字元界面與X Window界面的快速切換。 Linux的老用戶們都知道,X-Window是一個非常方便地圖形界面,它能使用戶用滑鼠最簡單的進行操作,但是它也有不少缺點:比如啟動和運行速度慢、穩定性不夠、兼容性差、容易崩潰等。但是一旦X-Window系統出了問題,並不會使整個Linux系統的崩潰而導致數據丟失或系統損壞,因為當X- Window由於自身或應用程序而失去響應或崩潰時,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退出X-Window進入Console進行故障處理,要做的只是按「alt+ Ctrl+Backspace」鍵,這意味著只要系統沒有失去對鍵盤的響應,X-Window出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方便地退出。

3. 怎樣在硬碟下安裝Linux操作系統

新手建議用redfalg-linux,就是紅旗linux,是中科負責維護的,對中文支持最好,現在大家評價比較高的FC的,至於好不好用這個不好說,這要看你需要那方面的要求
從硬碟安裝可以用虛擬機和ftp
給你個地址http://www.linuxeden.com
有什麼問題你都可以在上面解決的。

4. 硬碟安裝linux

建議你 在Windows XP 下右擊「我的電腦」,選擇「管理」——「本地磁碟」,通過刪除一邏輯分區,在創建一較小的分區獲得約20G的空閑磁碟空間。
將下載的紅旗linux7.0鏡像文件移到C盤根目錄下,經md5值校驗正確後,用winRAR等解壓縮工具打開文件,將rfsetup.exe文件解壓至C盤根目錄下(放置其它文件夾可能也行)。雙擊打開rfsetup.exe,選擇*.ios鏡像文件位置(C:\),選擇「硬碟安裝」,然後點擊「確定」。此時,系統將提示配置正確,計算機將重新啟動。
重啟開機時,會出現系統選擇界面,這時選擇「紅旗Linux7.0」。隨後,進入選擇國家、語言界面,選擇好後點擊「確定」。此時便開始在Live CD環境下運行紅旗Linux7.0,雙擊桌面上的「安裝紅旗Linux7.0到本地磁碟」圖標即可進入紅旗Linux7.0的圖形安裝界面。

詳細過程見本人網路空間:http://hi..com/wuheng91/blog/item/d6cc1359d128e68b800a1895.html

5. 硬碟安裝linux 急

我汗,我決定,1L是樓主自己!!!偶罵罵罵

2.4 安裝方式

[Alpha系統: Alpha用戶必須花些時間閱讀Red Hat Linux Alpha安裝 附錄, 尤其是第一章. 它包含了與典型的Red Hat Linux/Intel安裝有所不同的方面.]

[SPARC系統: SPARC用戶必須花些時間閱讀附錄 F. 它包含了與典型的Red Hat Linux/Intel安裝有所不同的方面.]

您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安裝或升級Red Hat Linux. 不同的方式適合不同的情 況, 也有不同的要求. 但是在討論每種安裝方式之前, 讓我們來看一個也許對您有用 的問題.

2.4.1 安裝過程中的PCMCIA支持

[Intel系統: 本節僅針對基於Intel的計算機]

大多數基於Intel的筆記本計算機支持PCMCIA(也叫PC卡). 支持PCMCIA設備的計算機 有一個控制器, 有一個或多個槽口可以安裝PCMCIA設備. 這些設備可能是數據機, 網路適配器, SCSI卡等等.

在一台有PCMCIA的計算機上安裝Red Hat Linux/Intel,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安裝 過程中是否使用PCMCIA設備. 例如, 如果您想通過CD-ROM安裝Red Hat Linux/Intel, 而您的CD-ROM驅動器是接在PCMCIA卡上的, 安裝程序就需要PCMCIA支持. 類似地, 如果您想用通過網路的安裝方式, 而您的網卡是基於PCMCIA的, 您也需要PCMCIA支持.

請注意: 如果您的筆記本有內置的CD-ROM驅動器, 您在筆記本上安裝Red Hat Linux就不需要PCMCIA支持.

PCMCIA支持依靠兩件事:

您計算機的PCMCIA控制器類型.
您在安裝時需要用的PCMCIA設備類型.
雖然幾乎所有的PCMCIA控制器和大多數PCMCIA設備都被支持, 仍有一些例外. 請參見
http://www.redhat.com/hardware 支持硬體清單以得到更多信息.

記住如果您在安裝是需要CMCIA支持, 您需要一張支持軟盤. 在您決定何種安裝 方式最適合您之後, 我們將告示您怎麼做.

[Alpha系統: PCMCIA支持不適用Alpha.]

[SPARC系統: PCMCIA支持不適用SPARC.]

2.4.2 從CD-ROM安裝

如果您有Red Hat Linux CD-ROM, 而您的計算機有支持的CD-ROM驅動器, 您應該 考慮這種安裝方式. 從CD-ROM安裝是最直接的方法. 從CD-ROM安裝是, 您選擇的包 從CD-ROM讀出, 然後安裝到您的硬碟.

2.4.2.1 如何做

您需要一張Red Hat Linux CD-ROM, 一個支持的CD-ROM驅動器, 以及啟動安裝 程序的方式.

[Intel系統: Intel系統將需要使用啟動軟盤(如果有PCMCIA支持的話還要 支持軟盤). 還有一種從CD-ROM安裝的方式不需要軟盤, 但要求系統正在運行DOS. 我們 將在第3章討論這種方式(稱為autoboot). 現在, 注意使用autoboot不支持PCMCIA.

請注意: Red Hat Linux/Intel CD-ROM可以啟動支持CD-ROM啟動的新型計算 機. 並不是所有計算機支持這一特性, 所以如果您不能用CD-ROM啟動, 您必須用軟盤啟 動(或者從DOS autoboot). 您可能需要修改BIOS設置來激活這個特性.]

如果您認為這種安裝方式最適合您的情況, 請跳到2.5節.

2.4.3 從FTP站點安裝

如果您沒有Red Hat Linux CD-ROM或CD-ROM驅動器, 但可以訪問網路, 那麼FTP 安裝方式也許適合您. 在通過FTP安裝時, 您選擇的Red Hat Linux包從網上(用FTP) 下載, 然後安裝到您的硬碟上.

2.4.3.1 如何做

用FTP安裝, 您需要基於區域網的網路訪問; 通過數據機撥號上網是不行的. 如果您的區域網和網際網路相連, 您可以用許多有Red Hat Linux映象的FTP站點. 您可以在
ftp://ftp.redhat.com/pub/MIRRORS 找到映象站點的清單.

如果您的區域網不和網際網路相連, 還有辦法. 如您的區域網上有一台機器可以接受 匿名FTP訪問的話, 只需將Red Hat Linux發行版本拷貝到那台機器, 您就可以開始了.

請注意: 您的FTP伺服器必須支持長文件名.

[Intel系統: 對於FTP安裝, 您同時需要啟動盤和支持盤. 您將需要配置 有效的域名伺服器或指定您所用的FTP伺服器的IP地址. 您還將需要Red Hat Linux在 FTP上的路徑.]

如果您認為這種安裝方式最適合您的情況, 請跳到2.5節.

2.4.4 從NFS伺服器安裝

如果您的系統沒有CD-ROM驅動器, 但您可以訪問網路, 那麼NFS安裝也許適合您. 當從NFS安裝時, 您選擇的Red Hat Linux包從NFS伺服器映射到您的系統. 這些包然 後安裝到您的硬碟.

2.4.4.1 如何做

如果您想NFS安裝, 您必須將Red Hat Linux CD-ROM安裝(mount)在一台支持ISO-9660文 件系統含有Rock Ridge擴展的計算機上. 這台機器還必須支持NFS. 然後通過NFS將 CD-ROM文件系統輸出(export). 您必須配置好域名伺服器, 或者知道NFS伺服器的IP 地址, 同時知道CD-ROM輸出的路徑.

請注意: 您的NFS伺服器必須支持長文件名.

[Intel系統: 對於NFS安裝, 您只需要啟動盤.]

如果您認為這種安裝方式最適合您的情況, 請跳到2.5節.

2.4.5 從SMB共享卷安裝

如果您沒有CD-ROM驅動器, 但您可以訪問網路, 那麼通過SMB共享卷安裝Red Hat Linux也許適合您. 當執行SMB安裝時, 您的計算機使用DOS方式網路驅動器訪問Red Hat Linux訪問. 您所選的包然後安裝到您的硬碟.

2.4.5.1 如何做

當您從SMB共享卷安裝時, 您需要將Red Hat Linux CD-ROM安裝到一個支持共享卷的 Microsoft Windows NT 或r Windows 95 伺服器. 您必須配置好域名伺服器; 您還需 要包含Red Hat Linux CD-ROM的共享卷的名稱以及訪問這個卷的帳號及口令.

請注意: Windows系統的Microsoft Networking名相對於系統的DNS宿主 名必須是同一的. 例如, Microsoft Networking為windows1, 系統的DNS 宿主名必須是
windows1.whatever.your.domain.is.

[Intel系統: 對於SMB安裝, 您需要啟動盤和支持盤.]

如果您認為這種安裝方式最適合您的情況, 請跳到2.5節.

2.4.6 從硬碟安裝

如果其他方式安裝方式對您都不適合, 但是您可以將Red Hat Linux包文件拷貝到 您的硬碟, 您可以從硬碟安裝. 在這種安裝方式下, 您選擇的Red Hat Linux包從硬碟 的一個分區讀出, 然後寫到另外的分區.

2.4.6.1 如何做

硬碟安裝需要您做出一些努力, 因為在開始安裝Red Hat Linux之前您必須將所有需要 的文件拷貝到硬碟的一個分區. 您首先要在您的目錄結構的頂端創建一個RedHat 目錄. 所有您要安裝的文件都放在這個目錄下. 先拷貝base子目錄及其內容.

然後, 將您要安裝的包拷貝到另一個子目錄RPMS. 您可以使用現有DOS分 區的空閑空間, 也可以用安裝過程不要的Linux分區(例如, 在一個已經安裝好的系統 中存放數據的分區).

[Intel系統: 如果您使用DOS文件系統, 您將不能使用RPM包的 Linux文件的全名. 安裝過程並不在意您用什麼文件名, 但是您記錄下它們仍是一個好 主意.

從硬碟安裝時您將需要啟動盤和支持盤.]

以上是偶電腦上的資料

足夠回答樓主的問題了,呵呵

6. 關於從硬碟安裝linux

你從網上下載個紅旗linux6.0鏡像 用硬碟安裝 我教你 准備: 下載WinGrub系統引導器 再下載grub4dos-0.4.3把硬碟留出個分區來根據自己硬碟的大小 盡量多留點 把你下載的linux系統文件放在別的區來 開始啦 把linux系統文件里 initrd.img 和 vmlinuz 這兩個文件解壓出來放在新建文件夾下 文件夾名為linux 然後把grub4dos-0.4.3里的 GRLDR和grub 解壓出來放在系統盤根目錄下 然後安裝WinGrub 安裝完後 開始配置WinGrub 我們打開WinGrub..點tools---install gub,bn,也就是第一個選項,選中BOOT.INI,點lnstall就行了

打開C盤,點工具---文件夾選項,點查看選項卡,選中顯示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夾,就可以在C盤看到Grub這個文件夾了,打開裡面有一個MENU.LST文件,我們打開編輯它,復制以下代碼

timeout 10

title fc4install
root
(hd0,5)
kernel (hd0,5)/linux/vmlinuz
initrd (hd0,5)/linux/initrd.img

title Windows at (hd0,0)
root (hd0,0)
chainloader +1

這里我說一下 (hd0,0)代表c盤 (hd0.5)代表E盤 如果你的linux系統文件放在別的盤里 而你又不知道這個盤是什麼代碼 你可以打開WinGrub,單擊tools----partition list 查看

找對了以後就把上面的三個改成你的機器所對應的 最後右擊我的電腦-屬性-高級-啟動和故障恢復下的設置-系統啟動項-編輯 在彈出來的文本文件里編輯以下代碼

[boot loader]
timeout=1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
c:\grldr="Grub"

注意 要把文本里原來的刪掉
然後保存 點擊顯示操作系統列表 時間自己定 其實在文本文件里已經設置好是10秒了 可以在設置一下 但要保證重啟後要來得及操作

重啟…………

剩下的你就慢慢研究吧復雜的就前面這些了 GOODLUCK

7. 硬碟安裝linux!!!!!

這是來自 IBM developerworks 的一個非常好的文章可以清楚地解釋如何啟動火線和USB設備 Linux操作系統的原理。

希望它在對任何有興趣把Linux操作系統安裝到外部設備的人有所幫助。
原始的網址http://www-128.ibm.com/developerwor...l-fireboot.html

從火線設備上啟動Linux

可移動驅動器上安裝Linux操作系統

難度等級:中等

Martyn Honeyford([email protected]) IBM英國實驗室 軟體工程師
宣可達([email protected])翻譯 webzi@linuxsir

2004年7月15日
2005年7月26日開始翻譯,7月28日完成。
翻譯經驗不多。如有不妥,歡迎EMAIL交流。

使用一個外部驅動器是一個極棒的方法,能給你的老硬體帶來新生和讓你在你不能(或者不想)改變內置硬碟的計算機上使用Linux系統。
假設你想使用Linux在一個雙啟動環境,但是你的計算機硬碟又沒有任何空餘的空間。一種解決方法是使用"live"的linux發行版本象是Knoppix,他們這能直接從CD啟動運行。 對於偶爾使用,這是一種可行的辦法,但是它有若乾的劣勢:

*你將會仍然需要些固定文件存儲。如果你只是操作少量的文件,一張1.44MB的磁碟就可以勝任,或者一個USB快閃記憶體棒適合中等量的文件,但是這些都不夠理想。
*當使用一個LiveCD 的時候,最困難、最糟糕、最不可能的是安裝你自己的應用程序或者定製現存的程序。
*使用LiveCD在性能上的犧牲,在啟動初所有的設備檢測時尤為明顯,同樣發生使用中(所有的文件從 CD 載入通常是比從硬碟中載入慢的多)。

的確,還有其他可選方案。舉例來說,你可以買額外的內置驅動器並且在此安裝Linux操作系統。但是常常,你可能沒有任何空閑的擴展阜。(這特別容易發生在筆記本上,通常他們只允許一個內置硬碟。)

或者,你可以使用一個較大的硬碟取代當前的硬碟, 獲得額外空間用於安裝 Linux操作系統。 然而,這的確是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的方案,需要你重新安裝現有的操作系統在新的硬碟, 重新安裝和配置你所有應用程序, 和恢復所有數據。

更好的解決方案是購買一個外置硬碟並安裝 Linux操作系統。 這樣使得你在想使用Linux系統時候不必涉及現有的硬體和軟體而只是簡單連接外部驅動器。

可選的可移動設備

可用於安裝Linux操作系統設備涵蓋磁碟驅動器、USB-快閃記憶體設備、通過USB/火線連接的硬碟等等。

在一個小容量的設備中安裝linux是可行的,例如在一個1.44MB的磁碟或者一個32MB的USB棒中,他們通常(必須)為特定目的定製,採用裁減的發行版本,例如,拯救中斷的安裝過程。

外置的硬碟在為使用一個常規目的的linux系統提供最大的靈活性同時,帶來一個合理的成本。

許多不同的廠商提供許多種不同容量的外置的驅動器。 (Maxtor, 西西部數據, 等等)。這些驅動器還會包含一個外置盒子,用於固定標準的 3-1/2 寸或 2-1/2 寸 IDE 硬碟。 然後這些驅動器經由 USB 或 IEEE1394(火線) 連接到計算機。

USB 受到在二個主要的版本中的影響,1.1 和 2.0. 1.1 版速度為12 Mbit/ s(每秒1Mbit) ,而 2.0 版支持最高達到 480 Mbit/s 的傳輸速度。 大多數2.0相容的驅動器也向後兼容1.1,通常建議盡量不要採用1.1介面除非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其低速不適應此環境。)

火線標准也定義若干不同的速度, 實際上,大部分人所指的FireWire ,是「FireWire400」標准 ,支持最大傳輸速度為 400 Mbit/s 。

USB2.0和火線在速度上不分伯仲: 雖然 USB 2.0 有比較高的傳輸速度, 但是實際中因為協議的不同兩者速度十分的接近。 如果你的計算機擁有2種介面, 最好使用USB而非火線(理由我將後將解釋), 但是如果只有火線介面,當然你就選擇它了。為了實現最大的靈活性, 可以選擇眾多同時支持 USB 2.0 和火線的驅動器中的一種。(像我稍後將在這一個文章中使用的那個一樣。)

對於那些沒有必須的介面, PCI(對於桌面) 和 PCMCIA(對於筆記本型電腦) ,現在火線和USB 2.0擴展卡也並非貴不可及: 舉例來說, 我稍後將在文章中提及PCMCIA火線擴展卡大約為10英鎊.($20 美元以下)

為了達到本文的目的,我已經購買 5-1/4寸外置驅動器的硬碟盒。 這是一件非常靈活的硬碟盒,並沒提供驅動器而且能固定任何的標准 IDE 設備,包括 3-1/2 寸驅動器和像CD-RW/DVD-RW等5-1/4 寸 IDE 設備 。硬碟盒兼有 USB 2.0 和火線介面。

為了把硬碟盒連接到我的IBM Thinkpad T30筆記本電腦,我也購買了一個 PCMCIA 火線轉接卡。 ( 因為內置的USB 介面只支持USB 1.1)

硬碟盒和火線轉接卡相對比較便宜。 (大約分別為50英鎊和10英鎊。)

測試期間, 我把一個手邊閑置的13 GB 3-1/2 寸 IDE 硬碟放進硬碟盒——對於真實情況,我會買一個較大的容量驅動器, 現在另購一個硬碟相當低廉( 大約每個50英鎊!)

Linux 支持

正如你所期待,linux對這些硬碟盒支持的確非常好。任何遵從SBP(串列匯流排協議)標準的大儲存設備在linux中使用非常簡單。

大體上, 使對這些裝置的支持你能夠將會需要在你的核心中支持某些選項( 或直接地編譯或通過模塊。)

對於USB和火線,SBP 裝置通過SCSI模擬來實現-- 也就是說,Linux會把他們當作SCSI硬碟來處理 。 這是在 Linux 世界裡面使用存儲設備的一個常規方法。 ( 舉例來說, IDE CD/DVD設備通常通過SCSI模擬來連接)。基於以上原因,下列的選項需要被內核支持:

* SCSI support
* SCSI emulation
* SCSI disk support

除此之外,不同連接方式需要一下的內核支持:

* 針對火線:
* IEEE1394 support
* OHCI1394 support
* RAW1394 support
* SBP-2 support

* 針對USB:
*(host-side) USB support
* OHCI support
* UHCI support
* USB mass-storage support

明顯地,你還必須為其他的硬體 ( 如顯卡等等)編譯常規的支持, 而且可能需要一些額外的模塊,取決你的具體硬體。

舉例來說,我正在使用 PCMCIA(cardbus) 火線轉接卡,因此,我還需要增加:

* PCMCIA support
* cardbus support

安裝

現在我們有很完美外置驅動器,我們將開始安裝在其安裝Linux美妙之旅。

目前最簡單的安裝linux方法(當然僅個人意見) , 是連接你的所有硬體;(我的情況是,插入火線轉接卡,連上轉接線盒驅動器,然後打開驅動器的電源) 然後從你選擇的發行版安裝CD上啟動你的計算機。

我採用的發行版是Gentoo(資源詳見鏈接),因此,我用了最新的 「通用」x86 LiveCD。 (2004.1) 其他的發行版本必須的步驟大致和此相似。

一旦你使用安裝CD啟動,要藉由一點運氣讓他要辨認出你的驅動器。 磁碟應該出現在/dev/sdX, X 是一個小寫字母從「a」開始。 在我的系統上,外置硬碟被當做 /dev/sda, 但是如果你有其他的 SCSI硬碟,這數字將會改變;( 或模擬了SCSI硬碟) 那種情況下,它可能是 /dev/sdb 或一些其他的字母。 如果你的驅動器不能被自動檢測到, 就需要進一步採取措施 -- 舉例來說,你可能必須打開啟動選項使用火線或者PCMCIA介面, 或你可能必須手動裝載一些內核模塊 , 或其他一類選項。 (資源詳見故障發現與維修指導鏈接)

一旦驅動器被辨認出來,安裝過程種其運作起來就像一個內置的硬碟。然後就你可以對其分區並且用常規方法安裝linux。

有一句話我著重要提醒,小心選擇何處安裝boot loader(通常是GRUB和LILO)--我建議不要裝到主引導記錄(MBR)中( 通常是默認值) 而是裝到外置驅動器的根分區 ( 或/boot分區,如果你單獨分了一個話)。

既然我們已經安裝 Linux 在這個設備上,我們想要從上面啟動它。 事情到此開始變的有點復雜了。

啟動

在我前討論在如何的新驅動器上面啟動,我要講解一些boot loader的小知識。

boot loader程序通常安裝在計算機的第一個硬碟的MBR上。 當boot loader被調用 (BIOS自動地運行MBR里的代碼),它通常顯示一份可啟動操作系統的菜單。以便選擇一個給定的操作系統啟動計算機。

兩件細節在這個章節中應該注意:

* 操作系統選擇菜單(通常)從磁碟中載入。
*為了啟動有關的操作系統, boot loader 需要從磁碟中讀取相關的內核。

在操作系統被裝載之前 ,以上各步驟已經執行,這意味著所有的磁碟讀取在BIOS調用時。 這是一個必須的前提,即,為了直接啟動磁碟,你的 BIOS必須支持通過火線或USB被連接的磁碟。通常能在BIOS中看到關於從這些設備上啟動選項。 火線BIOS支持現在的確非常的少見,但是 USB 支持正在變得相當的平常。 因此,如果你正在使用一部相對比較新的計算機上的USB介面,應該可以直接啟動驅動器進Linux。

當經由 USB 連接,在安裝外部的驅動器的 MBR 的幼蟲之後,我能夠直接地啟動它。 當以被連接的磁碟片啟動的時候,只是進入 BIOS 裝備公用程序。 外部的磁碟片將會出現如一個一般的硬碟: 移動它,如此它在啟動次序中的內在驅動器之前。

我也能夠在一個內置的硬碟的MBR上安裝一個boot loader而且使用其啟動USB硬碟(在GRUB中被成為hd1)。 如果你正在使用火線, 有可能你的 BIOS 將會無法直接地啟動硬碟,而且你需要更多一點步驟。

幸運的是,由於 Linux 的多樣性,這有非常容易解決,如果你不能直接地啟動,( 我就是這樣的情況,使用一個PCMCIA轉接卡!) 你能運行初始啟動步驟,來自一個支持的設備 , 像是一台軟碟機,CD-ROM,USB棒,或在主硬碟上的小分區, 然後使用外部的驅動器繼續其他步驟。

創建一個啟動鏡像

我們有2種方法啟動:

*單階啟動
內核啟動, 掛載根分區文件系統, 接著調用初始化教本繼續初始化( 通常是/sbin/init)
*雙階啟動 (initrd)的啟動
內核啟動,掛載一個初始ram disk (initrd),進一步運行定製的初始化, 然後掛載根分區文件系統繼續初始化(同樣, 通常調用/sbin/init)

每種方法都有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單階啟動

為了要使用一個單階的啟動,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內核包含掛載一個根分區文件系統所需的所有驅動程序。( 任何其他的驅動能作為模塊編譯並在根分區載入時候進行常規初始化。)

如果我們正在從像軟盤這樣的一個非常小的裝置嘗試啟動, 最好的方式是創建的一個正合適內核,編譯進所有掛載根外部分區系統所需驅動 -- 而且編譯其他的作為模塊。 舉例來說,我的內核編譯進了SCSI支持, PCMCIA 支持, IEE1394 , SBP ,和其他相似的支持, 但是其他的(包括顯卡支持,網路設備支持,等等)當做模塊編譯並儲存在根分區上(在外部的驅動器的),而不是存儲在軟盤上。

這種方法的主要問題是需要我們給內核源代碼打補丁-- 那是一種最糟糕的痛苦(當新的內核發布),而真正的問題是如果補丁沒有在維護,這樣就不能跟上內核的變化。

你可能以為如果計算機BIOS支持USB和火線直接啟動,我們能避免發生以上的2個問題。 不幸地,事情不是這樣:這一個方法使用BIOS在啟動時調用磁碟,一旦內核開始初始化, BIOS就失去了作用,而且使用內核驅動來調用磁碟-- 所以你仍然會碰到同樣的問題。

二階啟動

內核2.0.X版本 ,添加了一個有趣的功能到內核 -- 使用「initial RAM disk(初始內存磁碟)」(or initrd)來實現二階啟動。

簡言之,內核一概既往的啟動;掛載一個創建在內存里迷你的根分區文件系統取代掛載「真正」的根分區系統。 無論任何命令都在這個初始環境中執行在「真正」的根分區系統被掛載之前直到我們切換到真正的根分區文件系統並銷毀初始內存磁碟(initial RAM disk)。

這點在各種環境中都非常有用,但是我們的目標僅僅是簡單的利用我們的迷你環境去重新掃描SCSI匯流排,等待外部驅動器識別,然後用它切換到我們真正的根而後繼續啟動。

使用這種方法,我們需要創建2個文件,一個內核和一個初始鏡像文件。

內核僅是一個內建啟動鏡像(initrd)支持常規內核。 initrd 鏡像是一個包涵我們迷你根分區系統的環路(loopback)文件系統鏡像。 (該鏡像可以有選折地使用gzip壓縮來減小它的大小)。

你能在資源章節里找到關於如何創建和定製你自己的初始鏡像的更多信息。

在鏡像文件里,有一個linuxrc的文件。當鏡像給載入時,該文件自動運行,所以請確定其有運行許可權!為了達到我們的目的,linuxrc文件非常的簡單:

列舉 1. initrd linuxrc

#!/bin/sh
REAL_ROOT=/dev/sda1
# mount the /proc filesystem
mount -t proc none /proc

#for scsi-emulation (SCSI模擬)
# modprobe sd_mod

#for pcmcia (PCNCIA卡)
# modprobe pcmcia_core

#for FireWire (火線)
# modprobe ieee1394
# modprobe ohci1394
# modprobe raw1394
# modprobe sbp2

#for USB (USB)
# modprobe usbcore
# modprobe ohci-hcd
# modprobe uhci-hcd
# modprobe usb-storage

# loop rescanning the scsi bus + rerunning devfsd
retries=5
i=1
until [ -e $REAL_ROOT ]
do
if [ $i -gt $retries ]
then
echo "Unable to mount real root ($REAL_ROOT) - Giving up!"
/bin/ash
exit
fi

echo "Real root ($REAL_ROOT) not found, retrying ($i)"
sleep 1
echo "scsi add-single-device 0 0 0" > /proc/scsi/scsi
echo "scsi add-single-device 1 0 0" > /proc/scsi/scsi
echo "scsi add-single-device 2 0 0" > /proc/scsi/scsi
/bin/devfsd /dev -np
i=$((i+1))
done

#umount /proc as it will be remounted by the normal init process
(解除掛載/proc分區當它會給常規的INIT進程重新掛載)
umount /proc

#now we simply exit, and the normal boot process should continue
(現在我們可以退出了,常規的啟動進程將會繼續)
exit 0

我們正在做的是載入適當的模塊去支持外部驅動器: 請按需注視相應行。 (我把所有需要的支持編譯進內核,因此不需要模塊)。 然後循環, 再掃描 SCSI 匯流排 (回應一個命令到/proc虛擬文件系統下一個特別文件並調用devfsd程序) 直到根分區設備出現(我的情況是/dev/sda1 )。在我的情況,被訪問的火線模擬SCSI匯流排是1 0 0,但是並不影響嘗試部分其他的匯流排 -- 如果你知道將會使用哪一個,你可以裁減這個教本。 同時, 如果你有其他的 SCSI 設備 (或模擬 SCSI設備), 驅動器可能有一個不同的字母。(例如,/dev/sdb1) 而且如果你沒有使用外置驅動器上的第一個分區, 你將會需要使用一個不同的數字。( 例如,/dev/sda2)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全部是復制相關的文件進initrd鏡像.( 你能夠使用mount -o loop 命令掛載未壓縮的鏡像)尤其,我們需要確定我們有 linuxrc 文件、所有被用到的命令和其依賴的庫。 這個(未掛載的)鏡像可以有選折的壓縮。

復制內核 (bzImage) 和 initrd 鏡像 (initrd.gz)到磁碟。

最後的步是在磁碟上安裝一個boot loader, 而且用下列的選項啟動內核: kernel bzImage root=/dev/sda1 initrd=initrd.gz.

你現在應該可以使用磁碟來啟動了:它會從軟盤中載入內核,載入initrd鏡像入內存,然後從那裡繼續常規啟動。這點以後,磁碟就可以拿開了。

如果磁碟不合適 ( 例如,計算機沒有軟碟機),任何設備在BIOS能用於啟動都可以使用。 個人而言,我就使用一個小小的32MB的USB棒來達到這個目的。
參考資料:
http://www.linuxsir.org/bbs/showthread.php?t=211021

8. 如何硬碟安裝linux

硬碟安裝linux suse 10.1全過程:
http://blog.csdn.net/goddie2046/archive/2007/02/02/1500608.aspx
我以前就是照著這個做的,硬碟安裝還是蠻煩的。

9. linux系統下如何硬碟安裝linux系統 有點難度啊

RHEL我沒試過,但是我從UBUNTU下裝過fedora,原理應該是一樣的。

修改Ubuntu的啟動選項。在終端輸入命令:
sudo nano /boot/grub/menu.lst
也可以用gedit編輯器編輯啟動文件:sudo gedit /boot/grub/menu.lst
進入編輯文件,在文件的最後面加入以下內容:
title Fedora 13 Installation
root(hd1,4)
kernel /LiveOS/vmlinuz0 root=/dev/sda5 ro liveimg rhgb
initrd /LiveOS/initrd0.img

解釋一下:那個/LiveOS後面的是解壓出來的iso鏡像文件和鏡像文件的絕對路徑。用解壓縮工具把那個fedora鏡像文件里的LiveOS文件夾解壓縮出來,把這個LiveOS文件夾同樣放在根文件目錄下,別急關掉ISO文件,我們還需要其中的另外兩個文件,在ISO文件里的isolinux文件夾里的vmlinuz0和initrd0.img,把這兩個文件同樣的解壓縮出來,放在LiveOS文件夾里。

title就是在啟動選項中所顯示的名稱,後面的內容隨便填,只要你知道它是用來代表安裝Fedora的就行了,比如你也可以把上面的Fedora 13 Installation改成其他字元,最好不要用中文。

root(hd1,4)這個指示安裝文件所在的具體的硬碟分區,一般如果的電腦上只有一個硬碟,那它就寫成hd0,而逗號後面的紅色數字4是根據你的系統而言的,解釋起來很費勁,有個辦法讓你可以自己確定,就是在這個menu.lst文件里,會有其他的系統的啟動配置選項,你只要找到Ubuntu的啟動選項,依葫蘆畫瓢,基本就OK。同樣的sda5的紅色5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配置好啟動文件後,sudo reboot,重新啟動,在ubuntu啟動選項里,應該能看到你剛才配置好的Fedora 13 Installation,選擇這個啟動項,就能進入Fedora的安裝界面了。

10. 硬碟安裝linux

對於那些沒有光碟機或不想通過光碟安裝Linux的人來說,都希望通過硬碟安裝,也就是說,把iso文件下載到硬碟上後,不刻錄成光碟而直接安裝。跳過刻錄光碟這一步,確實給人帶來很大的方便,下面介紹一下硬碟安裝的具體步驟。本文所介紹的方法對Redhat、RedFlag以及Magic Linux各版本測試均成功。分三種情況:
(a)如果原來有linux操作系統, 你的iso文件放在某個Linux分區下,現在你要重裝:
第一步,把系統的iso文件(如Redhat9.0的shrike-i386-disc1.iso,shrike-i386- disc2.iso,shrike-i386-disc3.iso等三個文件)下載後放到/data分區的根目錄下,其它分區也可以,但不能是/分區。
第二步, 用root用戶執行如下命令mkdir /mnt/redhat,然後將第一張盤載入到這個目錄下,以Redhat9.0為例,運行mount -o loop shrike-i386-disc1.iso /mnt/redhat, 你會發現在/mnt/redhat下有一個叫isolinux的文件, 下面有兩個文件initrd.img和vmlinuz,把它們改名成abc-initrd.img和abc-vmlinuz後拷貝到/boot下。
第三步, 重新啟動機器, 出現grub啟動畫面時迅速按下e鍵, 將游標移動到第二行, 按e鍵, 把和initrd.img名字相似的那個文件名改成abc-initrd.img,再按回車返回前一畫面。 再將游標移動到第三行, 按e鍵, 將和vmlinuz相似的那個文件名改成abc-vmlinuz,再按回車返回前一畫面。接下來按b鍵。現在就啟動安裝進程了。
第四步,當出現選擇從什麼安裝時,選擇從硬碟安裝,並准確填入iso文件所在路徑, 如/dev/hda6等, 這個具體由你把iso文件放在哪個分區下面決定,如果不知道,在第一步時用df命令能找到是哪個分區。 如我的機器有兩個windows分區C和D, 還有Linux下的/, /home和/data分區,我把iso文件放在/data分區里, 用df命令發現對應於/data的是/dev/hda9,於是填入/dev/hda9就可以了。填好後點OK。
第五步, 接下來的安裝就和從光碟安裝完全一樣了。要注意的是, 分區時, 如果原來有fat分區, 這是Windows的C和D盤,不能刪除。另外,這里不會提示你插入第二和第三張盤, 安裝進程能自動找到其它兩個iso文件, 相當於第二和第三張盤。一直OK下去就裝好了。要注意的是, 如果在安裝過程中要重新分區的話, iso文件所在分區是沒辦法編輯和刪除的,在裝完後, 也還要對該分區進行重新載入才能訪問該分區。
(b)如果原來有Windows系統,iso文件放在Windows的某個分區上,你要裝雙系統,即要增加一個Linux系統:
第一步,請將iso安裝文件下載到你的windows系統下的D盤根目錄下。D盤必須是fat32格式(如果不是,請先將上面的東西全部移動到C盤,然後將D盤格式化成fat32格式,再將原來的東西移回去)。並將第一張盤的iso文件(如Redhat9.0的shrike-i386-disc1.iso)用winrar解開後,找到一個叫images的文件夾,下面有一個叫bootdisk.img的文件。注意,解開後不要刪除原來的iso文件。
第二步,下載一個虛擬軟碟機的軟體包vfloppy.rar到你的D盤上,並用winrar解開。這個軟體也可以從網上別的地方下載。我們的目的是要用一個虛擬軟盤啟動安裝進程。就像平時說的用軟盤做啟動盤啟動機器一樣。進入vfloppy目錄,運行vfloppy.exe,讓你載入啟動文件時,找到剛才的bootdisk.img文件(注意,這個文件只有1.44M),就是載入它,點OK, 就可以了。成功的話會出現「設置成功」的提示框。當然如果載入失敗的話是沒法從虛擬軟碟機引導的。
第三步, 重新啟動機器後,你會發現有兩個選項,選擇第二個--"從虛擬軟碟機啟動", 接下來就會啟動redhat linux的安裝進程。
第四步, 當選擇從什麼安裝時, 選擇從硬碟安裝, 然後讓你選擇鏡像文件的位置,如果你的iso都放在C盤上,選擇/dev/hda1, 如果放在D盤上時, 填入/dev/hda5。後面的所在目錄填入/,就是根目錄的意思。再點OK。
第五步, 就是和從光碟一樣的安裝了。要注意的是, 分區時, 原來的fat分區不能刪除, 這是Windows的C和D盤。另外,這里也不會提示你插入第二和第三張盤,安裝進程能自動找到其它的iso文件, 相當於第二和第三張盤。一直OK下去就裝好了。
對於分區的建議:一個/分區:8G;一個swap分區,你內存的兩倍;一個/home分區,20G以上都可以;最後全部留給/data分區。/home和 /data大小由你自己定。
(c)還是假設原來有windows系統,iso文件放在Windows的某個分區下:
對於有些版本的Linux系統的iso文件,可能你解開第一張盤後看不到images文件夾,即找不到bootdisk.img這個文件,這時候怎麼辦呢?理解了上面的(b)情況後,進行如下幾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將第一張盤解開,找到一個dosutils的文件夾,把這個文件夾拷貝到D盤的根目錄下。
第二步, vfloppy軟體自身帶了一個bootdisk.img文件(和vfloppy.exe在同一個目錄下),運行vfloppy.exe時,把這個文件載入上。這個文件將和從軟盤啟動一樣,使機器啟動到DOS下。
第三步, 重新啟動機器, 你會發現有兩個選項,選擇第二個--"從虛擬軟碟機啟動",回車,然後選擇不帶光碟機啟動,這時候,系統將啟動到DOS下,即C:\>。
第四步, 進入D盤的dosutils目錄,運行autoboot命令,即可啟動安裝進程。
如果既找不到images下的大小為1.44M的bootdisk.img文件,也找不到dosutils文件夾,例如,紅帽子(Redhat)的Federo core版本就是如此,那麼,可以把其它任意版本的第一個iso文件里的dosutils文件夾拷貝到D盤的根目錄下(如果你能得到的話),然後把你要安裝的這個版本的第一張盤里的isolinux文件下的intrid.img和vmlinuz這兩個文件(這兩個文件是肯定能找到的!!)拷貝到剛才的那個dosutils文件下將原來的這兩個同名文件替換掉。然後執行上面的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就可以啟動安裝進程了。如果你找不到其它版本的dosutils文件夾,那麼可以從這里下載一個dosutils.rar包,解壓縮,然後把你的第一張盤的isolinux文件下的intrid.img和vmlinuz這兩個文件拷貝到剛才下載的那個文件夾下,替換掉原來的兩個同名文件,就可以按照上述步驟安裝了。
我們安裝紅旗5.0時在linux下是通過(a)方法裝的,而在Windows下是通過(c)方法裝上的,因為第一張盤里找不到bootdisk.img文件

linux系統安全性和網路的支持都由於windos系統,不過圖形界面還是windos比較好,日常使用的話還是推薦windos,學習研究或者開發,用linux的比較多,而且linux是開源的,沒有盜版正版之分。。。都是正版。。

閱讀全文

與硬碟安裝linux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租個伺服器開個私服需要什麼 瀏覽:270
圖片換成pdf格式 瀏覽:659
javamidi編程 瀏覽:831
android60demo 瀏覽:65
頭條演算法怎麼復習 瀏覽:512
燈光控制通道可以編程設置嗎 瀏覽:781
webpack命令行 瀏覽:805
卸載雲伺服器操作系統 瀏覽:29
java文件移動文件夾 瀏覽:449
針織公斤足稱演算法 瀏覽:457
電腦下載的圖片從文件夾重新編組 瀏覽:645
安卓源碼編譯引導失敗 瀏覽:676
蘋果怎麼添加自定義app文件夾 瀏覽:930
橙牛app怎麼找客服 瀏覽:307
php對象魔術方法 瀏覽:487
OBV能量潮幅圖指標源碼 瀏覽:914
編程15個好習慣 瀏覽:676
電腦u盤文件夾顯示屏幕保護程序 瀏覽:802
我的世界伺服器版本怎麼下載 瀏覽:600
c代碼加密工具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