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TR finder在linux系統上如何使用
http://wenku..com/view/0d3ae06127d3240c8447ef56.html可參逗團考次文件祥指盯謹和
㈡ linux中 ls-ltr是什麼意思啊
對輸出文件進行各種排序,按照字元序(default): #ls -l,按照修改時間排序: #ls -t //最近修改在最上面。逆排序 : #ls -r。
ls命令後跟參數:
-a 顯示所有文件及目錄 (ls內定將文件名或目錄名稱開頭為"."的視為隱藏檔,不會列出)。
-l 除文件名稱外,亦將文件型態、許可權、擁有者、文件大小等資訊詳細列出。
-r 將文件以相反次序顯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
-t 將文件依建立時間之先後次序列出。
-A 同 -a ,但不列出 "." (目前目錄) 及 ".." (父目錄)。
-F 在列出的文件名稱後加一符號;例如可執行檔則加 "*", 目錄則加 "/"。
-R 若目錄下有文件,則以下之文件亦皆依序列出。
(2)linuxltr擴展閱讀:
ls常用命令:
1、按照時間順序排序
ls-ltr h.txt2、給輸出的文件添加顏色,不是整行輸出顏色。
ls-l --color=auto
3、只顯示目錄
ls-l | grep"^d"==>ls-lF | grep"/$"目錄後會加斜線,清晰的表示目錄
==>ls-ld */
4、顯示數字開頭的文件
ls[0-9]*
5、文件安裝大小倒敘:
ll -hSr
6、列出/home/omc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和目錄的詳細資料
ll -R /home/omc
7、在ls中列出文件的絕對路徑【找到文件後用pwd命令替換】
ls| sed"s#^#`pwd`/#"
8、列出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的絕對路徑, 對目錄不做遞歸
find/home/omc-maxdepth 1 |xargsls-ld
9、ls常見的別名設置。
aliasl='ls -AlF'
㈢ linux命令歷史
查看命令歷史用history命令,歷史命令只有在注銷的時候,才會被更新到~/.bash_history這個系統歷史命令記錄文件中;當你下次以bash登錄Linux的時候,系統會主動由當前用戶的~/.bash_history文件讀取歷史命令的記錄。
history命令用法:
history 數字
列出最近的n條命令;
history -w
將目前的歷史記憶的內容強制立即寫入~/.bash_history文件中;
history -c
將目前所有的歷史命令記錄全部清除。
你好,
1、修改/etc/profile將HISTSIZE=1000改成0或1
清除用戶home路徑下。bash_history
2、立即清空里的history當前歷史命令的記錄
history -c
3、bash執行命令時不是馬上把命令名稱寫入history文件的,而是存放在內部的buffer中,等bash退出時會一並寫入。
不過,可以調用'history -w'命令要求bash立即更新history文件。
history -w
後續操作的刪除命令只會刪除當前用戶的操作命令,並不會影響其他用戶。
在提示符後輸入命令history,就可以查看到當前用戶的歷史操作命令。圖中所示的是目前系統保存到root用戶輸入的377條命令。
在提示符下輸入命令history -c就可以刪除歷史操作命令。再用history命令查看,發現歷史操作命令已刪除。
如果希望系統不再保存歷史操作命令,就必須更改配置文件目錄下的配置文件profile。首先使用vi編輯器打開該文件。
找到HISTSIZE這個值,默認情況下歷史命令將保存1000條,可以將該值改為0,然後保存並退出,最後重啟系統使得配置文件生效。
6重啟完成後,再次使用命令history查看,發現系統已不再記錄命令。
linux的bash內部命令history就可以顯示命令行的命令歷史,默認環境執行 history
命令後,通常只會顯示已執行命令的序號和命令本身。
如果想要查看命令歷史的時間戳,那麼可以執行: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 history | more
1 2008-08-05 19:02:39 service work restart
2 2008-08-05 19:02:39 exit
3 2008-08-05 19:02:39 id
這樣顯示的格式就變成,序號 - 時間 - 命令行。
history的其他的一些基本功能:
1、使用 HISTSIZE 控制歷史命令記錄的總行數
將下面兩行內容追加到 .bash_profile 文件並重新登錄 bash shell,命令歷史的記錄數將變成 450
條:
# vi ~/.bash_profile
HISTSIZE=450
HISTFILESIZE=450
2、使用 HISTFILE 更改歷史文件名稱
默認情況下,命令歷史存儲在 ~/.bash_history 文件中。添加下列內容到 .bash_profile 文件並重新登錄
bash shell,將使用 mandline_warrior 來存儲命令歷史:
# vi ~/.bash_profile
HISTFILE=/root/mandline_warrior
3、使用 HISTCONTROL 從命令歷史中剔除連續重復的條目
在下面的例子中,pwd 命令被連續執行了三次。執行 history 後會看到三條重復的條目。要剔除這些重復的條目,可以將
HISTCONTROL 設置為 ignoreps:
#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ps
4、使用 HISTCONTROL 清除整個命令歷史中的重復條目
上例中的 ignoreps 只能剔除連續的重復條目。要清除整個命令歷史中的重復條目,可以將 HISTCONTROL 設置成
eraseps:
# export HISTCONTROL=eraseps
5、使用 -c 選項清除所有的命令歷史
如果你想清除所有的命令歷史,可以執行:
# history -c
6、使用 HISTIGNORE 忽略歷史中的特定命令
下面的例子,將忽略 pwd、ls、ls -ltr 等命令:
# export HISTIGNORE=」pwd:ls:ls -ltr:」
history命令可以用來顯示曾執行過的命令。
執行過的命令默認存儲在HOME目錄的.bash_history文件中,可以通過查看該文件來獲取執行命令的歷史記錄。需要注意的是.bash_history不包含當前會話所執行的命令,執行過的命令在關機時才會寫入文件,除非執行命令history -w。
了解linux基礎命令,另外你是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下劉遄老師寫的《Linux就該這么學》作為入門的書籍,覺得不錯的話採納下哦~。
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主要用於顯示歷史指令記錄內容, 下達歷史紀錄中的指令 。
1、History命令語法:
[test@linux]# history [n]
[test@linux]# history [-c]
[test@linux]# history [-raw] histfiles
參數:
n:數字,要列出最近的 n 筆命令列表
-c:將目前的shell中的所有 history 內容全部消除
-a:將目前新增的history 指令新增入 histfiles 中,若沒有加 histfiles ,
則預設寫入 ~/.bash_history
-r:將 histfiles 的內容讀到目前這個 shell 的 history 記憶中
-w:將目前的 history 記憶內容寫入 histfiles
Linux系統在shell(控制台)中輸入並執行命令時,shell會自動把命令記錄到歷史列表中,一般保存在用戶目錄下的.bash_history文件中。默認保存1000條,也可以更改這個值。
如果鍵入history, history會顯示所使用的前1000個歷史命令,並且編了號,會看到一個用數字編號的列錶快速從屏幕上卷過。可能不需要查看1000個命令中的所有項目, 當然也可以加入數字來列出最近的 n 筆命令列表。
linux中history命令不僅僅可以查詢歷史命令而已. 還可以利用相關的功能來幫執行命令。
2、運行特定的歷史命令
history會列出bash保存的所有歷史命令,並且編了號,可以使用「嘆號接編號」的方式運行特定的歷史命令.
語法說明:
[test@linux]# [!number] [!mand] [!!]
參數說明:
number :第幾個指令的意思;
mand:指令的開頭幾個字母
! :上一個指令的意思!
3、History命令實戰
列出所有的歷史記錄:
[test@linux] # history
只列出最近10條記錄:
[test@linux] # history 10 (注,history和10中間有空格)
使用命令記錄號碼執行命令,執行歷史清單中的第99條命令
[test@linux] #!99 (!和99中間沒有空格)
重復執行上一個命令
[test@linux] #!!
執行最後一次以rpm開頭的命令(!? ?代表的是字元串,這個String可以隨便輸,Shell會從最後一條歷史命令向前搜索,最先匹配的一條命令將會得到執行。)
[test@linux] #!rpm
逐屏列出所有的歷史記錄:
[test@linux]# history | more
立即清空history當前所有歷史命令的記錄
[test@linux] #history -c
除了使用history命令,在 shell 或 GUI 終端提示下,也可以使用上下方向鍵來翻閱命令歷史(向下箭頭會向前翻閱),直到找到所需命令為止。這可以很方便地編輯前面的某一條命令,而不用重復輸入類似的命令。
㈣ Linux系統最基本,經常用的命令有哪些呢
Linux必學的60個命令(3)-系統管理
由 zhanjun 在 周四, 2006-04-13 12:41 提交
Linux必學的60個命令:系統管理相關命令
Linux必學的系統管理命令
作者:曹元其 發文時間:2004.10.18
對於Linux系統來說,無論是中央處理器、內存、磁碟驅動器、鍵盤、滑鼠,還是用戶等都是文件,Linux系統管理的命令是它正常運行的核心。熟悉了Linux常用的文件處理命令以後,這一講介紹對系統和用戶進行管理的命令。
cat cd
chmod chown
cp cut
名稱:cat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at [-AbeEnstTuv] [--help] [--version] fileName
說明:把檔案串連接後傳到基本輸出(螢幕或加 > fileName 到另一個檔案)
參數:
-n 或 --number 由 1 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號
-b 或 --number-nonblank 和 -n 相似,只不過對於空白行不編號
-s 或 --squeeze-blank 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v 或 --show-nonprinting
範例:
cat -n textfile1 > textfile2 把 textfile1 的檔案內容加上行號後輸入 textfile2 這個檔案里
cat -b textfile1 textfile2 >> textfile3 把 textfile1 和 textfile2 的檔案內容加上行號(空白行不加)之後將內容附加到 textfile3
名稱 : cd
使用許可權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cd [dirName]
說明 : 變換工作目錄至 dirName。 其中 dirName 表示法可為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若目錄名稱省略,則變換至使用者的 home directory (也就是剛 login 時所在的目錄)。
另外,"~" 也表示為 home directory 的意思,"." 則是表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則表示目前目錄位置的上一層目錄。
範例 : 跳到 /usr/bin/ :
cd /usr/bin
跳到自己的 home directory :
cd ~
跳到目前目錄的上上兩層 :
cd ../..
指令名稱 : chmod
使用許可權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說明 : Linux/Unix 的檔案存取許可權分為三級 : 檔案擁有者、群組、其他。利用 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檔案如何被他人所存取。
把計 :
mode : 許可權設定字串,格式如下 : [ugoa...][[+-=][rwxX]...][,...],其中u 表示該檔案的擁有者,g 表示與該檔案的擁有者屬於同一個群體(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許可權、- 表示取消許可權、= 表示唯一設定許可權。
r 表示可讀取,w 表示可寫入,x 表示可執行,X 表示只有當該檔案是個子目錄或者該檔案已經被設定過為可執行。
-c : 若該檔案許可權確實已經更改,才顯示其更改動作
-f : 若該檔案許可權無法被更改也不要顯示錯誤訊息
-v : 顯示許可權變更的詳細資料
-R : 對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進行相同的許可權變更(即以遞回的方式逐個變更)
--help : 顯示輔助說明
--version : 顯示版本
範例 :將檔案 file1.txt 設為所有人皆可讀取 :
chmod ugo+r file1.txt
將檔案 file1.txt 設為所有人皆可讀取 :
chmod a+r file1.txt
將檔案 file1.txt 與 file2.txt 設為該檔案擁有者,與其所屬同一個群體者可寫入,但其他以外的人則不可寫入 :
chmod ug+w,o-w file1.txt file2.txt
將 ex1.py 設定為只有該檔案擁有者可以執行 :
chmod u+x ex1.py
將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皆設為任何人可讀取 :
chmod -R a+r *
此外chmod也可以用數字來表示許可權如 chmod 777 file
語法為:chmod abc file
其中a,b,c各為一個數字,分別表示User、Group、及Other的許可權。
r=4,w=2,x=1
若要rwx屬性則4+2+1=7;
若要rw-屬性則4+2=6;
若要r-x屬性則4+1=7。
範例:
chmod a=rwx file
和
chmod 777 file
效果相同
chmod ug=rwx,o=x file
和
chmod 771 file
效果相同
若用chmod 4755 filename可使此程式具有root的許可權
指令名稱 : chown
使用許可權 : root
使用方式 : chmod [-cfhvR] [--help] [--version] user[:group] file...
說明 : Linux/Unix 是多人多工作業系統,所有的檔案皆有擁有者。利用 chown 可以將檔案的擁有者加以改變。一般來說,這個指令只有是由系統管理者(root)所使用,一般使用者沒有許可權可以改變別人的檔案擁有者,也沒有許可權可以自己的檔案擁有者改設為別人。只有系統管理者(root)才有這樣的許可權。
把計 :
user : 新的檔案擁有者的使用者 IDgroup : 新的檔案擁有者的使用者群體(group)-c : 若該檔案擁有者確實已經更改,才顯示其更改動作-f : 若該檔案擁有者無法被更改也不要顯示錯誤訊息-h : 只對於連結(link)進行變更,而非該 link 真正指向的檔案-v : 顯示擁有者變更的詳細資料-R : 對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進行相同的擁有者變更(即以遞回的方式逐個變更)--help : 顯示輔助說明--version : 顯示版本
範例 :
將檔案 file1.txt 的擁有者設為 users 群體的使用者 jessie :
chown jessie:users file1.txt
將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的擁有者皆設為 users 群體的使用者 lamport :
chmod -R lamport:users *
名稱:cp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cp [options] source dest
cp [options] source... directory
說明:將一個檔案拷貝至另一檔案,或將數個檔案拷貝至另一目錄。
把計�
-a 盡可能將檔案狀態、許可權等資料都照原狀予以復制。
-r 若 source 中含有目錄名,則將目錄下之檔案亦皆依序拷貝至目的地。
-f 若目的地已經有相同檔名的檔案存在,則在復制前先予以刪除再行復制。
範例:
將檔案 aaa 復制(已存在),並命名為 bbb :
cp aaa bbb
將所有的C語言程式拷貝至 Finished 子目錄中 :
cp *.c Finished
名稱:cut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用法:cut -cnum1-num2 filename
說明:顯示每行從開頭算起 num1 到 num2 的文字。
範例:
shell>> cat example
test2
this is test1
shell>> cut -c0-6 example ## print 開頭算起前 6 個字元
test2
this i
名稱 : find
用法 : find
使用說明 :
將檔案系統內符合 expression 的檔案列出來。你可以指要檔案的名稱、類別、時間、大小、許可權等不同資訊的組合,只有完全相符的才會被列出來。
find 根據下列規則判斷 path 和 expression,在命令列上第一個 - ( ) , ! 之前的部份為 path,之後的是 expression。如果 path 是空字串則使用目前路徑,如果 expression 是空字串則使用 -print 為預設 expression�
expression 中可使用的選項有二三十個之多,在此只介紹最常用的部份。
-mount, -xdev : 只檢查和指定目錄在同一個檔案系統下的檔案,避免列出其它檔案系統中的檔案
-amin n : 在過去 n 分鍾內被讀取過
-anewer file : 比檔案 file 更晚被讀取過的檔案
-atime n : 在過去 n 天過讀取過的檔案
-cmin n : 在過去 n 分鍾內被修改過
-cnewer file :比檔案 file 更新的檔案
-ctime n : 在過去 n 天過修改過的檔案
-empty : 空的檔案-gid n or -group name : gid 是 n 或是 group 名稱是 name
-ipath p, -path p : 路徑名稱符合 p 的檔案,ipath 會忽略大小寫
-name name, -iname name : 檔案名稱符合 name 的檔案。iname 會忽略大小寫
-size n : 檔案大小 是 n 單位,b 代表 512 位元組的區塊,c 表示字元數,k 表示 kilo bytes,w 是二個位元組。-type c : 檔案類型是 c 的檔案。
d: 目錄
c: 字型裝置檔案
b: 區塊裝置檔案
p: 具名貯列
f: 一般檔案
l: 符號連結
s: socket
-pid n : process id 是 n 的檔案
你可以使用 ( ) 將運算式分隔,並使用下列運算。
exp1 -and exp2
! expr
-not expr
exp1 -or exp2
exp1, exp2
範例:
將目前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所有延伸檔名是 c 的檔案列出來。
# find . -name "*.c"
將目前目錄其其下子目錄中所有一般檔案列出
# find . -ftype f
將目前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所有最近 20 分鍾內更新過的檔案列出
# find . -ctime -20
名稱:less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less [Option] filename
說明:
less 的作用與 more 十分相似,都可以用來瀏覽文字檔案的內容,不同的是 less 允許使用者往回卷動
以瀏覽已經看過的部份,同時因為 less 並未在一開始就讀入整個檔案,因此在遇上大型檔案的開啟時,會比一般的文書編輯器(如 vi)來的快速。
範例:
指令名稱 : ln
使用許可權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ln [options] source dist,其中 option 的格式為 :
[-bdfinsvF] [-S backup-suffix] [-V {numbered,existing,simple}]
[--help] [--version] [--]
說明 : Linux/Unix 檔案系統中,有所謂的連結(link),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檔案的別名,而連結又可分為兩種 : 硬連結(hard link)與軟連結(symbolic link),硬連結的意思是一個檔案可以有多個名稱,而軟連結的方式則是產生一個特殊的檔案,該檔案的內容是指向另一個檔案的位置。硬連結是存在同一個檔案系統中,而軟連結卻可以跨越不同的檔案系統。
ln source dist 是產生一個連結(dist)到 source,至於使用硬連結或軟鏈結則由參數決定。
不論是硬連結或軟鏈結都不會將原本的檔案復制一份,只會佔用非常少量的磁碟空間。
-f : 鏈結時先將與 dist 同檔名的檔案刪除-d : 允許系統管理者硬鏈結自己的目錄-i : 在刪除與 dist 同檔名的檔案時先進行詢問-n : 在進行軟連結時,將 dist 視為一般的檔案-s : 進行軟鏈結(symbolic link)-v : 在連結之前顯示其檔名-b : 將在鏈結時會被覆寫或刪除的檔案進行備份-S SUFFIX : 將備份的檔案都加上 SUFFIX 的字尾-V METHOD : 指定備份的方式--help : 顯示輔助說明--version : 顯示版本
範例 :
將檔案 yy 產生一個 symbolic link : zz
ln -s yy zz
將檔案 yy 產生一個 hard link : zz
ln yy xx
名稱:locate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locate [-q] [-d ] [--database=]
locate [-r ] [--regexp=]
locate [-qv] [-o ] [--output=]
locate [-e ] [-f ] <[-l ] [-c]
<[-U ] [-u]>
locate [-Vh] [--version] [--help]
說明:
locate 讓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搜尋檔案系統內是否有指定的檔案。其方法是先建立一個包括系統內所有檔案名稱及路徑的資料庫,之後當尋找時就只需查詢這個資料庫,而不必實際深入檔案系統之中了。
在一般的 distribution 之中,資料庫的建立都被放在 contab 中自動執行。一般使用者在使用時只要用
# locate your_file_name
的型式就可以了。 參數:
-u
-U
建立資料庫,-u 會由根目錄開始,-U 則可以指定開始的位置。
-e
將
排除在尋找的范圍之外。
-l
如果 是 1.則啟動安全模式。在安全模式下,使用者不會看到許可權無法看到的檔案。這會始速度減慢,因為 locate 必須至實際的檔案系統中取得檔案的許可權資料。
-f
將特定的檔案系統排除在外,例如我們沒有到理要把 proc 檔案系統中的檔案放在資料庫中。
-q
安靜模式,不會顯示任何錯誤訊息。
-n
至多顯示 個輸出。
-r
使用正規運算式 做尋找的條件。
-o
指定資料庫存的名稱。
-d
指定資料庫的路徑
-h
顯示輔助訊息
-v
顯示更多的訊息
-V
顯示程式的版本訊息 範例:
locate chdrv : 尋找所有叫 chdrv 的檔案
locate -n 100 a.out : 尋找所有叫 a.out 的檔案,但最多隻顯示 100 個
locate -u : 建立資料庫
名稱 : ls
使用許可權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ls [-alrtAFR] [name...]
說明 : 顯示指定工作目錄下之內容(列出目前工作目錄所含之檔案及子目錄)。
-a 顯示所有檔案及目錄 (ls內定將檔案名或目錄名稱開頭為"."的視為隱藏檔,不會列出)
-l 除檔案名稱外,亦將檔案型態、許可權、擁有者、檔案大小等資訊詳細列出
-r 將檔案以相反次序顯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
-t 將檔案依建立時間之先後次序列出
-A 同 -a ,但不列出 "." (目前目錄) 及 ".." (父目錄)
-F 在列出的檔案名稱後加一符號;例如可執行檔則加 "*", 目錄則加 "/"
-R 若目錄下有檔案,則以下之檔案亦皆依序列出
範例:
列出目前工作目錄下所有名稱是 s 開頭的檔案,愈新的排愈後面 :
ls -ltr s*
將 /bin 目錄以下所有目錄及檔案詳細資料列出 :
ls -lR /bin
列出目前工作目錄下所有檔案及目錄;目錄於名稱後加 "/", 可執行檔於名稱後加 "*" :
ls -AF
名稱:more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more [-dlfpcsu] [-num] [+/pattern] [+linenum] [fileNames..]
說明:類似 cat ,不過會以一頁一頁的顯示方便使用者逐頁閱讀,而最基本的指令就是按空白鍵(space)就往下一頁顯示,按 b 鍵就會往回(back)一頁顯示,而且還有搜尋字串的功能(與 vi 相似),使用中的說明文件,請按 h 。
參數:-num 一次顯示的行數
-d 提示使用者,在畫面下方顯示 [Press space to continue, q to quit.] ,如果使用者按錯鍵,則會顯示 [Press h for instructions.] 而不是 嗶 聲
-l 取消遇見特殊字元 ^L(送紙字元)時會暫停的功能
-f 計算行數時,以實際上的行數,而非自動換行過後的行數(有些單行字數太長的會被擴展為兩行或兩行以上)
-p 不以卷動的方式顯示每一頁,而是先清除螢幕後再顯示內容
-c 跟 -p 相似,不同的是先顯示內容再清除其他舊資料
-s 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u 不顯示下引號 (根據環境變數 TERM 指定的 terminal 而有所不同)
+/ 在每個檔案顯示前搜尋該字串(pattern),然後從該字串之後開始顯示
+num 從第 num 行開始顯示
fileNames 欲顯示內容的檔案,可為復數個數
範例:
more -s testfile 逐頁顯示 testfile 之檔案內容,如有連續兩行以上空白行則以一行空白行顯示。
more +20 testfile 從第 20 行開始顯示 testfile 之檔案內容。
名稱:mv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mv [options] source dest
mv [options] source... directory
說明:將一個檔案移至另一檔案,或將數個檔案移至另一目錄。
參數:-i 若目的地已有同名檔案,則先詢問是否覆蓋舊檔。
範例:
將檔案 aaa 更名為 bbb :
mv aaa bbb
將所有的C語言程式移至 Finished 子目錄中 :
mv -i *.c
名稱:rm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rm [options] name...
說明:刪除檔案及目錄。
把計�
-i 刪除前逐一詢問確認。
-f 即使原檔案屬性設為唯讀,亦直接刪除,無需逐一確認。
-r 將目錄及以下之檔案亦逐一刪除。
範例:
刪除所有C語言程式檔;刪除前逐一詢問確認 :
rm -i *.c
將 Finished 子目錄及子目錄中所有檔案刪除 :
rm -r Finished
名稱:rmdir
使用許可權:於目前目錄有適當許可權的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rmdir [-p] dirName
說明: 刪除空的目錄。
參數: -p 是當子目錄被刪除後使它也成為空目錄的話,則順便一並刪除。
範例:
將工作目錄下,名為 AAA 的子目錄刪除 :
rmdir AAA
在工作目錄下的 BBB 目錄中,刪除名為 Test 的子目錄。若 Test 刪除後,BBB 目錄成為空目錄,則 BBB 亦予刪除。
rmdir -p BBB/Test
名稱:split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split [OPTION] [INPUT [PREFIX]]
說明:
將一個檔案分割成數個。而從 INPUT 分割輸出成固定大小的檔案,其檔名依序為 PREFIXaa, PREFIXab...;PREFIX 預設值為 `x。若沒有 INPUT 檔或為 `-,則從標准輸入讀進資料。
匡兜�
-b, --bytes=SIZE
SIZE 值為每一輸出檔案的大小,單位為 byte。
-C, --line-bytes=SIZE
每一輸出檔中,單行的最大 byte 數。
-l, --lines=NUMBER
NUMBER 值為每一輸出檔的列數大小。
-NUMBER
與 -l NUMBER 相同。
--verbose
於每個輸出檔被開啟前,列印出偵錯資訊到標准錯誤輸出。
--help
顯示輔助資訊然後離開。
--version
列出版本資訊然後離開。
SIZE 可加入單位: b 代表 512, k 代表 1K, m 代表 1 Meg。
範例:
PostgresSQL 大型資料庫備份與回存:
因 Postgres 允許表格大過你系統檔案的最大容量,所以要將表格 mp 到單一的檔案可能會有問題,使用 split進行檔案分割。
% pg_mp dbname | split -b 1m - filename.mp.
重新載入
% createdb dbname
% cat filename.mp.* | pgsql dbname
名稱:touch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touch [-acfm]
[-r reference-file] [--file=reference-file]
[-t MMDDhhmm[[CC]YY][.ss]]
[-d time] [--date=time] [--time={atime,access,use,mtime,modify}]
[--no-create] [--help] [--version]
file1 [file2 ...]
說明:
touch 指令改變檔案的時間記錄。 ls -l 可以顯示檔案的時間記錄。
參數:
a 改變檔案的讀取時間記錄。
m 改變檔案的修改時間記錄。
c 假如目的檔案不存在,不會建立新的檔案。與 --no-create 的效果一樣。
f 不使用,是為了與其他 unix 系統的相容性而保留。
r 使用參考檔的時間記錄,與 --file 的效果一樣。
d 設定時間與日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格式。
t 設定檔案的時間記錄,格式與 date 指令相同。
--no-create 不會建立新檔案。
--help 列出指令格式。
--version 列出版本訊息。
範例:
最簡單的使用方式,將檔案的時候記錄改為現在的時間。若檔案不存在,系統會建立一個新的檔案。
touch file
touch file1 file2
將 file 的時間記錄改為 5 月 6 日 18 點 3 分,公元兩千年。時間的格式可以參考 date 指令,至少需輸入 MMDDHHmm ,就是月日時與分。
touch -c -t 05061803 file
touch -c -t 050618032000 file
將 file 的時間記錄改變成與 referencefile 一樣。
touch -r referencefile file
將 file 的時間記錄改成 5 月 6 日 18 點 3 分,公元兩千年。時間可以使用 am, pm 或是 24 小時的格式,日期可以使用其他格式如 6 May 2000 。
touch -d "6:03pm" file
touch -d "05/06/2000" file
touch -d "6:03pm 05/06/2000" file
df
1.作用
df命令用來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情況,使用許可權是所有用戶。
2.格式
df [options]
3.主要參數
-s:對每個Names參數只給出佔用的數據塊總數。
-a:遞歸地顯示指定目錄中各文件及子目錄中各文件佔用的數據塊數。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則只顯示Names中的每一個目錄及其中的各子目錄所佔的磁碟塊數。
-k:以1024位元組為單位列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x:跳過在不同文件系統上的目錄不予統計。
-l:計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對硬鏈接文件則計算多次。
-i:顯示inode信息而非塊使用量。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統大小,例如136KB、254MB、21GB。
-P:使用POSIX輸出格式。
-T: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4.說明
df命令被廣泛地用來生成文件系統的使用統計數據,它能顯示系統中所有的文件系統的信息,包括總容量、可用的空閑空間、目前的安裝點等。
超級許可權用戶使用df命令時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某個分區的容量超過了100%。這是因為Linux系統為超級用戶保留了10%的空間,由其單獨支配。也就是說,對於超級用戶而言,他所見到的硬碟容量將是110%。這樣的安排對於系統管理而言是有好處的,當硬碟被使用的容量接近100%時系統管理員還可以正常工作。
5.應用實例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非常多,包括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vfat、MSDOS等。使用df -T命令查看磁碟空間時還可以得到文件系統的信息:
#df -T
文件系統 類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hda7 reiserfs 5.2G 1.6G 3.7G 30% /
/dev/hda1 vfat 2.4G 1.6G 827M 66% /windows/C
/dev/hda5 vfat 3.0G 1.7G 1.3G 57% /windows/D
/dev/hda9 vfat 3.0G 2.4G 566M 82% /windows/E
/dev/hda10 NTFS 3.2G 573M 2.6G 18% /windows/F
/dev/hda11 vfat 1.6G 1.5G 23M 99% /windows/G
從上面除了可以看到磁碟空間的容量、使用情況外,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掛載點等信息也一覽無遺。
top
1.作用
top命令用來顯示執行中的程序進程,使用許可權是所有用戶。
2.格式
top [-] [d delay] [q] [c] [S] [s] [i] [n]
3.主要參數
d:指定更新的間隔,以秒計算。
q:沒有任何延遲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級用戶,則top命令將會以最高的優先序執行。
c:顯示進程完整的路徑與名稱。
S:累積模式,會將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時間累積起來。
s:安全模式。
i:不顯示任何閑置(Idle)或無用(Zombie)的行程。
n:顯示更新的次數,完成後將會退出top。
4.說明
top命令是Linux系統管理的一個主要命令,通過它可以獲得許多信息。這里我們結合圖1來說明它給出的信息。
圖1 top命令的顯示
在圖1中,第一行表示的項目依次為當前時間、系統啟動時間、當前系統登錄用戶數目、平均負載。第二行顯示的是所有啟動的進程、目前運行的、掛起 (Sleeping)的和無用(Zombie)的進程。第三行顯示的是目前CPU的使用情況,包括系統佔用的比例、用戶使用比例、閑置(Idle)比例。第四行顯示物理內存的使用情況,包括總的可以使用的內存、已用內存、空閑內存、緩沖區佔用的內存。第五行顯示交換分區使用情況,包括總的交換分區、使用的、空閑的和用於高速緩存的大小。第六行顯示的項目最多,下面列出了詳細解釋。
PID(Process ID):進程標示號。
USER:進程所有者的用戶名。
PR:進程的優先順序別。
NI:進程的優先順序別數值。
VIRT:進程佔用的虛擬內存值。
RES:進程佔用的物理內存值。
SHR:進程使用的共享內存值。
S:進程的狀態,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運行,Z表示僵死狀態,N表示該進程優先值是負數。
%CPU:該進程佔用的CPU使用率。
%MEM:該進程佔用的物理內存和總內存的百分比。
TIME+:該進程啟動後佔用的總的CPU時間。
Command:進程啟動的啟動命令名稱,如果這一行顯示不下,進程會有一個完整的命令行。
top命令使用過程中,還可以使用一些交互的命令來完成其它參數的功能。這些命令是通過快捷鍵啟動的。
<空格>:立刻刷新。
P:根據CPU使用大小進行排序。
T:根據時間、累計時間排序。
q:退出top命令。
m:切換顯示內存信息。
t:切換顯示進程和CPU狀態信息。
c:切換顯示命令名稱和完整命令行。
M:根據使用內存大小進行排序。
W:將當前設置寫入~/.toprc文件中。這是寫top配置文件的推薦方法。
可以看到,top命令是一個功能十分強大的監控系統的工具,對於系統管理員而言尤其重要。但是,它的缺點是會消耗很多系統資源。
5.應用實例
使用top命令可以監視指定用戶,預設情況是監視所有用戶的進程。如果想查看指定用戶的情況,在終端中按「U」鍵,然後輸入用戶名,系統就會切換為指定用戶的進程運行界面,見圖2所示。
圖2 使用top命令監視指定用戶
free
1.作用
free命令用來顯示內存的使用情況,使用許可權是所有用戶。
2.格式
free [-b|-k|-m] [-o] [-s delay] [-t] [-V]
3.主要參數
-b -k -m:分別以位元組(KB、MB)為單位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s delay:顯示每隔多少秒數來顯示一次內存使用情況。
-t:顯示內存總和列。
-o:不顯示緩沖區調節列。
4.應用實例
free命令是用來查看內存使用情況的主要命令。和top命令相比,它的優點是使用簡單,並且只佔用很少的系統資源。通過-S參數可以使用free命令不間斷地監視有多少內存在使用,這樣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方便實時監控器。
#free -b -s5
使用這個命令後終端會連續不斷地報告內存使用情況(以位元組為單位),每5秒更新一次。
quota
1.作用
quota命令用來顯示磁碟使用情況和限制情況,使用許可權超級用戶。
2.格式
quota [-g][-u][-v][-p] 用戶名 組名
3.參數
-g:顯示用戶所在組的磁碟使用限制。
-u:顯示用戶的磁碟使用限制。
-v:顯示沒有分配空間的文件系統的分配情況。
-p:顯示簡化信息。
4.應用實例
在企業應用中磁碟配額非常重要,普通用戶要學會看懂自己的磁碟使用情況。要查詢自己的磁碟配額可以使用下面命令(下例中用戶賬號是caojh):
#quota caojh
Disk quotas for user caojh(uid 502):
Filesystem blocks quota limit grace files quota limit grace
/dev/hda3 58 200000 400000 41 500 1000
以上顯示ID號為502的caojh賬號,文件個數設置為500~1000個,硬碟空間限制設置為200M
㈤ linux中ls的作用是什麼
㈥ Linux裡面type ls命令作用是什麼
ls命令是linux下最常用的命令。ls命令就是list的縮寫預設下ls用來列印出當前目錄的清單如果ls指定其他目錄那麼就會顯示指定目錄里的文件及文件夾清單。
通過ls 命令不僅可以查看linux文件夾包含的文件而且可以查看文件許可權(包括目錄、文件夾、文件許可權)查看目錄信息等等。ls 命令在日常的linux操作中用的很多!
1. 命令格式:
ls [選項] [目錄名]
2. 命令功能:
列出目標目錄中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
3. 常用參數:
-a, –all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 開頭的隱含文件
-A 同-a,但不列出「.」(表示當前目錄)和「..」(表示當前目錄的父目錄)。
-c 配合 -lt:根據 ctime 排序及顯示 ctime (文件狀態最後更改的時間)配合
-l:顯示 ctime 但根據名稱排序否則:根據 ctime 排序
-C 每欄由上至下列出項目
–color[=WHEN] 控制是否使用色彩分辨文件。WHEN 可以是'never'、'always'或'auto'其中之一
-d, –directory 將目錄象文件一樣顯示,而不是顯示其下的文件。
㈦ linux 什麼命令能找出一個文件夾里最近更新的文件
1、ls -ltr 按時間反序排序當前文件夾中文件(-r反序)
2、在當前文件夾內查找最近一天內更改的文件(包括子文件夾):
find . -type f -mtime -1
1天以前更改的文件:
find . -type f -mtime +1
最近10分鍾內狀態變化的文件:
find . -type f -cmin -10
㈧ linux 如何同組的多個用戶對一個目錄有讀寫許可權
可以利用linux用戶組嘩滾和許可權分配來實現。
linux下面的許可權是這樣表示的(通過ls -ltr 可列出):
d|rwx|rwx|rwx
第一個d 表示是一個目錄,
後面的三段分別表示:
第一段 是指 owner 屬主的讀、寫、執行許可權
第亂老餘二段是含亮指 group 的讀、寫、執行許可權;
第三段是指 other 的讀、寫、執行許可權
r=4 w=2 x=1
可以使用 chmod 754 /xxx/yyy
則可使用yyy目錄的許可權變成:
drwxrw-r--
即目錄所有者具有讀寫執行許可權,同組人員具有讀寫無執行許可權,其他人只有讀的許可權。
㈨ 在linux操作系統中,ls -t命令用來根據文件的修改時間排序,但怎樣才能將最新的文檔排在前面,而不是後面
不管你是根據什麼排序,加上 -r 就會反序
比如
ls -lt
是按照文件修改時間排序,那麼
ls -ltr 就是按照相反的順序
或者
ls -lS
是按照文件大小排序 (大的洞盯在納棚和前面),那麼
ls -lSr 就是小的在前和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