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啟動載入

linux啟動載入

發布時間:2023-05-10 13:58:38

linux重新載入桌面服務

linux重新載入桌面服務步驟如下:
1、啟動linux後在終端下輸入:startx。
2、襪此進入X11的桌面圖形操作模式。
3、修改inittab文件。
4、按i鍵進入編輯模告備迅式,將3改滾族為5,按esc退出編輯,輸入:qw保存。

㈡ Linux系統啟動及定製過程

CentOS的啟動流程總體順序如下:

POST --> Boot Sequence --> bootloader(MBR) --> Kernel --> 載入rootfs --> switchroot --> /sbin /init --> (配置文件:/etc/inittab, /etc/init/*.conf) --> 根據init配置文件設置默認運行級別 --> 運行系統初始化腳本/etc/rc.d/rc.sysinit,完成系統初始化 --> 開啟或關閉用戶選定的對應運行級別下所對應的服務 --> 啟動終端,列印登錄提示符。

註:前面加粗部分代表內核空間的系統啟動流程,後面未加粗部分代表用戶空間的系統啟動流程。

第一步:硬體啟動過程

POST加電自檢

主要實現的功能是檢測各個外圍硬體設備是否存在而且能夠正常運行起來,實現這一自檢功能的是固化在主板上的ROM(主要代表為CMOS)晶元上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程序;例如BIOS會檢測CPU、Memory以及I/O設備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如果是個人計算機的話可能還會檢測一下顯示器。只要一通電,CPU就會自動去載入ROM晶元上的BIOS程序,是這樣來實現的。而檢測完成之後就進行硬體設備的初始化。

選擇啟動設備以載入MBR

主要實現的功能是選擇要啟動的硬體設備,選擇了之後就可以讀取這個設備上位於MBR里頭的bootloader了。這一步的實現是這樣的:根據BIOS中對啟動順序的設定,BIOS自己會依次掃描各個引導設備,然後第一個被掃描到具有引導程序(bootloader)的設備就被作為要啟動的引導設備。

MBR(Main Boot Record),是硬碟的0柱面,0磁軌、1扇區(第一個扇區),稱為主引導扇區,也稱為主引導記錄。它由三部分組 成:主引導程序(BootLoader)、硬碟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和硬碟有效標志(55AA)。
註:硬碟默認一個扇區大小為512位元組。
第一部分,主引導程序(BootLoader)佔446個位元組,負責從活動分區中裝載,並運行系統引導程序。
第二部分,硬碟分區表DPT佔64個位元組,有4個分區表項,每個分區表項佔16個位元組,硬碟中分區有多少以及每一個分區的大小都記 錄在其中。
第三部分,硬碟有效標志,佔2個位元組,固定為55AA。如果這個標志位0xAA55,就認為這個是MB

第二步:GRUB引導階段

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主引導程序(BootLoader)。Windows使用的是NTLDR(NT Loader,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統)、Bootmgr(Boot Manager,Windows Vista,7,8,10),Linux一般使用的是grub(也叫grub legacy)和grub2。GRUB程序載入執行並引導kernel(內核)程序,其中有三個階段,Grub引導階段的文件都在/boot/grub/目錄下。

stage1: 這一階段執行的就是系統安裝時預先寫入到MBR的Bootloader程序,即是存放在MBR的前446位元組里的程序。它的任務僅是讀取(載入)硬碟的0柱面,0磁軌,2扇區的內容(/boot/grub/stage1)並執行。

stage1.5: 這一階段是Stage1階段和Stage2階段的橋梁,功能是載入stage2所在分區的文件系統驅動,讓stage1中的bootloader能識別stage2所在分區的文件系統,此後grub程序便有能力去訪問/boot/grub/stage2。

stage2: 這一階段讀取並解析grub的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nf,根據配置文件載入內核鏡像到內存中,通過initrd程序建立虛擬根文件系統,最後調用(轉交)內核。

第三步:內部引導階段

載入內核,核心開始解壓,啟動一些最核心的程序。為了讓內核足夠的輕小,硬體驅動並沒放在內核文件裡面。系統僅探測可識別到的所有硬體設備,載入硬體驅動程序,即載入真正的根文件系統所在設備的驅動程序(有可能會藉助於ramdisk載入驅動),以只讀方式掛載根文件系統,運行用戶空間的第一個應用程序:/sbin/init。

第四步:init初始化階段(系統初始化階段)

雖然CentOS 5、CentOS 6以及CentOS 7的/etc/init配置文件內容各不相同,但總體的啟動流程相同:/sbin/init --> 根據/etc/inittab配置文件設置默認運行級別 --> 運行系統初始化腳本/etc/rc.d/rc.sysinit,完成系統初始化 --> 關閉或啟動用戶選定的默認運行級別所對應的服務 。

對於CentOS 5來說,初始化程序init是SysV init,其配置文件為:/etc/inittab; 對於CentOS 6來說,初始化程序init是upstart,其配置文件為:/etc/inittab, /etc/init/ .conf,也就是upstart將配置文件拆分成多個,在/etc/init/目錄下以conf結尾的都是upstart風格的配置文件,而/etc/inittab僅用於設置默認運行級別; 對於CentOS 7來說,初始化程序init是systemd,其配置文件:/usr/lib/system/systemd/, /etc/systemd/system/

具體執行過程:/sbin/init程序會讀取/etc/inittab文件確認運行級別,然後執行/etc/rc.d/rc腳本,根據確認的運行級別啟動對應/etc/rc.d/rc#.d/目錄下的服務(#為0~6),與此同時執行系統初始化腳本/etc/rc.sysinit(軟鏈接,指向/etc/rc.d/rc.sysinit),還會載入/etc/rc.local(軟鏈接,指向/etc/rc.d/rc.local文件)用戶自定義服務(腳本)。

CentOS7中初始化進程變為了systemd,systemd即為system daemon,是Linux下的一種init軟體,開發目標是提供更優秀的框架以表示系統服務間的依賴關系,並依此實現系統初始化時服務的並行啟動,同時達到降低Shell系統開銷的效果,最終代替現在常用的System V與BSD風格的init程序。與多數發行版使用的System V風格的init相比,systemd採用了以下的新技術:A.採用Socket激活式與匯流排激活式服務,以提高相互依賴的各服務的並行運行性能;B.用Cgroup代替PID來追蹤進程,即使是兩次fork之後生成的守護進程也不會脫離systemd的控制。

第五步:啟動終端

根據前面獲取的運行級別來啟動終端,mingetty程序是用於啟動終端的,它會調用登錄程序login,這樣就能顯示出登錄提示符了,類似mingetty這種用於打開終端的程序還有getty等。而如果默認運行級別為5,則會打開圖形界面。

第一步:硬體啟動過程

這一步和CentOS6差不多,詳細請看1.1內容。

第二步:GRUB引導階段

從這一步開始,CentOS6和CentOS7的啟動流程區別開始展現出來了。CentOS7的主引導程序使用的是grub2,執行過程是先載入boot.img、core.img兩個鏡像,再載入MOD模塊文件,把grub2程序載入執行,接著解析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fg,根據配置文件載入內核鏡像到內存,之後構建虛擬根文件系統,最後轉到內核。

CentOS7中使用命令進行配置,而不直接去修改配置文件了。grub.cfg配置文件開頭注釋部分說明了由/etc/grub.d/目錄下文件和/etc/default/grub文件組成。改好配置後都需要使用命令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將配置文件重新生成。

第三步:內部引導階段

這一步與CentOS6也差不多,載入驅動,切換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統,唯一不同的是執行的初始化程序變成了/usr/lib/systemd/systemd。

第四步:init初始化階段(系統初始化階段)

CentOS7中我們的初始化進程變為了systemd。執行默認target配置文件/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這是一個軟鏈接,與默認運行級別有關)。然後執行sysinit.target來初始化系統和basic.target來准備操作系統。接著啟動multi-user.target下的本機與伺服器服務,並檢查/etc/rc.d/rc.local文件是否有用戶自定義腳本需要啟動。最後執行multi-user下的getty.target及登錄服務,檢查default.target是否有其他的服務需要啟動。

注意:/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指向了/lib/systemd/system/目錄下的graphical.target或multiuser.target。而graphical.target依賴multiuser.target,multiuser.target依賴basic.target,basic.target依賴sysinit.target,所以倒過來執行。

unit對象:unit表示不同類型的systemd對象,通過配置文件進行標識和配置;文件中主要包含了系統服務、監聽socket、保存的系統快照以及其他與init相關的信息。(也就是CentOS6中的伺服器啟動腳本)

第五步:啟動終端

systemd執行sysinit.target
systemd啟動multi-user.target下的本機與伺服器服務
systemd執行multi-user.target下面的/etc/rc.d/rc.local
Systemd執行multi-user.target下的getty.target及登錄服務
getty.target是啟動終端的systemd對象。如果到此步驟,系統沒有指定啟動圖形桌面,到此就可以結束了,如果需要啟動圖形界面,要在此基礎上啟動桌面程序。

從 CentOS 7 版本之後,系統開始用 systemd 實現init進程,系統啟動和伺服器守護進程管理器功能,負責在系統啟動或運行時,激活系統資源,伺服器進程和其它進程。

unit表示不同類型的systemd對象,通過配置文件進行標識和配置;文件中主要包含了系統服務、監聽socket、保存的系統快照以及其它與init相關的信息。

3.2 system unit文件格式

/usr/lib/systemd/system:發行版打包者使用,每個服務最主要的啟動腳本設置,類似於之前的/etc/init.d/

/etc/systemd/system:系統管理員和用戶使用,管理員建立的執行腳本,類似於/etc/rcN.d/Sxx的功能,比上面目錄優先運行

/lib/systemd/system::ubutun的對應目錄

/run/systemd/system:系統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服務腳本,比上面目錄優先運行

unit 格式說明:

service unit file文件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Unit段的常用選項:

Service段的常用選項:

Install段的常用選項:

注意:對於新創建的unit文件,或者修改了的unit文件,要通知systemd重載此配置文件,而後可以選擇重啟。

首先在啟動界面按e編輯啟動參數,

將ro參數更改為rw init=/sysroot/bin/sh,按ctr + x啟動系統

按下圖執行命令更改root密碼

㈢ linux系統啟動時不載入/etc/fastab

/etc/fstab是Linux系仿悶統中用於存儲文件系統掛載信息的重要配置文件,如果系統啟動時不載入/etc/fstab,則可能會導致文件系統無法正確掛載,從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方法:

1. 系統檢測到/etc/fstab文件內容有錯誤或格式不正確,導致系統啟動時不載入該文件。此時,可以通過編輯/etc/fstab文件並修復錯誤或格式問題,然後重啟系統來解決問題。

2. 系統啟動時沒有載入設備驅動程序或模塊,導致無法訪問/etc/fstab文件中定義的設備。此時,可以通過檢查高滲所需的模塊是否正確載入或按照硬體設備的適當配置來解決問題。

3. 啟動腳本或系統配置文件中包含了不正確或不完整的信息,導致系統啟動時不載入/etc/fstab文件。此時,可以通過檢查相關的配置文件以確認是否戚大脊正確配置,或者嘗試替換這些文件,然後重啟系統以解決問題。

總之,如果系統啟動時不載入/etc/fstab文件,一般是由於文件本身存在問題,或者其他相關配置文件存在問題導致的。建議檢查這些問題並進行相應的修復。

㈣ linux開機啟動會依次載入哪些腳本

1、相關基礎知識點
1)redhat的啟動方式和執行次序是:
載入內核
執行init程序
/etc/rc.d/rc.sysinit # 由init執行的第一個腳本
/etc/rc.d/rc $RUNLEVEL # $RUNLEVEL為預設的運行模式
/etc/rc.d/rc.local #相應級別服務啟動之後、在執行該文件(其實也可以把需要執行的命令寫到該文件中)
/sbin/mingetty # 等待用戶登錄

在Redhat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個運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調入keymap以及系統字體
啟動swapping
設置主機名
設置NIS域名
檢查(fsck)並mount文件系統
打開quota
裝載音效卡模塊
設置系統時鍾

等等。
/etc/rc.d/rc則根據其參數指定的運行模式(運行級別,你在inittab文件中可以設置)來執行相應目錄下的腳本。凡是以Kxx開頭的,都以stop為參數來調用;凡是以Sxx開頭的,都以start為參數來調用。調用的順序按xx從小到大來執行。(其中xx是數字、表示的是啟動順序)例如,假設預設的運行模式是3,/etc/rc.d/rc就會按上述方式調用 /etc/rc.d/rc3.d/下的腳本。

值得一提的是,Redhat中的運行模式2、3、5都把/etc/rc.d/rc.local做為初始化腳本中的最後一個,所以用戶可以自己在這個文件中添加一些需要在其他初始化工作之後,登錄之前執行的命令。
init在等待/etc/rc.d/rc執行完畢之後(因為在/etc/inittab中/etc/rc.d/rc的
action是wait),將在指定的各個虛擬終端上運行/sbin/mingetty,等待用戶的登錄。

至此,LINUX的啟動結束。
2、init運行級別及指令

一、什麼是INIT:
init是Linux系統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謂的init進程,它是一個由內核啟動的用戶級進程。
內核自行啟動(已經被載入內存,開始運行,並已初始化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和數據結構等)之後,就通過啟動一個用戶級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導進程。所以,init始終是第一個進程(其進程編號始終為1)。
內核會在過去曾使用過init的幾個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確位置(對Linux系統來說)是/sbin/init。如果內核找不到init,它就會試著運行/bin/sh,如果運行失敗,系統的啟動也會失敗。
二、運行級別
那麼,到底什麼是運行級呢?
簡單的說,運行級就是操作系統當前正在運行的功能級別。這個級別從1到6 ,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運行級定義如下
# 0 - 停機(千萬不能把initdefault 設置為0 )
# 1 - 單用戶模式 # s init s = init 1
# 2 - 多用戶,沒有 NFS
# 3 - 完全多用戶模式(標準的運行級)
# 4 - 沒有用到
# 5 - X11 多用戶圖形模式(xwindow)
# 6 - 重新啟動 (千萬不要把initdefault 設置為6 )
這些級別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這個文件是init 程序尋找的主要文件,最先運行的服務是放在/etc/rc.d 目錄下的文件。在大多數的Linux 發行版本中,啟動腳本都是位於 /etc/rc.d/init.d中的。這些腳本被用ln 命令連接到 /etc/rc.d/rcn.d 目錄。(這里的n 就是運行級0-6)
3):chkconfig 命令(redhat 操作系統下)

不像DOS 或者 Windows,Linux 可以有多種運行級。常見的就是多用戶的2,3,4,5 ,很多人知道 5 是運行 X-Windows 的級別,而 0 就
是關機了。運行級的改變可以通過 init 命令來切換。例如,假設你要維護系統進入單用戶狀態,那麼,可以使用 init 1 來切換。在 Linux 的運行級的切換過程中,系統會自動尋找對應運行級的目錄/etc/rc[0-6].d下的K 和 S 開頭的文件,按後面的數字順序,執行這
些腳本。對這些腳本的維護,是很繁瑣的一件事情,Linux 提供了chkconfig 命令用來更新和查詢不同運行級上的系統服務。

語法為:
chkconfig --list [name]
chkconfig --add name
chkconfig --del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有五項功能:添加服務,刪除服務,列表服務,改變啟動信息以及檢查特定服務的啟動狀態。
chkconfig 沒有參數運行時,顯示用法。如果加上服務名,那麼就檢查這個服務是否在當前運行級啟動。如果是,返回 true,否則返回false。 --level 選項可以指定要查看的運行級而不一定是當前運行級。

如果在服務名後面指定了on,off 或者 reset,那麼 chkconfig 會改變指定服務的啟動信息。on 和 off 分別指服務在改變運行級時的啟動和停止。reset 指初始化服務信息,無論有問題的初始化腳本指定了什麼。

對於 on 和 off 開關,系統默認只對運行級 3,4, 5有效,但是 reset 可以對所有運行級有效。指定 --level 選項時,可以選擇特定的運行級。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每個運行級,只能有一個啟動腳本或者停止腳本。當切換運行級時,init 不會重新啟動已經啟動的服務,也不會再次去停止已經停止的服務。

選項介紹:
--level levels

指定運行級,由數字 0 到 7 構成的字元串,如:
--level 35 表示指定運行級3 和5。

要在運行級別3、4、5中停運 nfs 服務,使用下面的命令: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add name

這個選項增加一項新的服務,chkconfig 確保每個運行級有一項啟動(S) 或者 殺死(K) 入口。如有缺少,則會從預設的init 腳本自動
建立。
--del name

用來刪除服務,並把相關符號連接從 /etc/rc[0-6].d 刪除。
--list name

列表,如果指定了name 那麼只是顯示指定的服務名,否則,列出全部服務在不同運行級的狀態。

運行級文件

每個被chkconfig 管理的服務需要在對應的init.d 下的腳本加上兩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釋。

第一行告訴 chkconfig 預設啟動的運行級以及啟動和停止的優先順序。如果某服務預設不在任何運行級啟動,那麼使用 - 代替運行級。

第二行對服務進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釋。

例如,random.init 包含三行:
# chkconfig: 2345 20 80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表明 random 腳本應該在運行級 2, 3, 4, 5 啟動,啟動優先權為20,停止優先權為 80。

好了,介紹就到這里了,去看看自己目錄下的/etc/rc.d/init.d 下的腳本吧。

設置自啟動服務: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n
2. 實例介紹:
1、在linux下安裝了apache 服務(通過下載二進制文件經濟編譯安裝、而非rpm包)、apache 服務啟動命令: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讓apache服務運行在運行級別3下面。
命令如下:
1)touch /etc/rc.d/init.d/apache
vi /etc/rc.d/init.d/apache
chown -R root /etc/rc.d/init.d/apache
chmod 700 /etc/rc.d/init.d/apache
ln -s /etc/rc.d/init.d/apache /etc/rc.d/rc3.d/S60apache #S 是start的簡寫、代表啟動、K是kill的簡寫、代表關閉。60數字
代表啟動的順序。(對於iptv系統而言、許多服務都是建立在資料庫啟動的前提下才能夠正常啟動的、可以通過該數字就行調整腳本的啟動順序))
apache的內容:
#!/bin/bash
#Start httpd service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至此 apache服務就可以在運行級別3下 隨機自動啟動了。(可以結合chkconfig 對啟動服務進行相應的調整)。
由於相關變數定義不同, 所以以下啟動順序僅供參考
在Redhat Redflag centos fc linux系統裡面腳本的啟動
先後:
第一步:通過/boot/vm進行啟動 vmlinuz
第二步:init /etc/inittab
第三步:啟動相應的腳本,並且打開終端
rc.sysinit
rc.d(裡面的腳本)
rc.local
第四步:啟動login登錄界面 login
第五步:在用戶登錄的時候執行sh腳本的順序:每次登錄的時候都會完全執行的
/etc/profile.d/file
/etc/profile
/etc/bashrc
/root/.bashrc
/root/.bash_profile
編者註:
Ntsysv命令也可以實現根據不同運行級別啟動不同的服務,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ntsysv命令,默認採用圖形的方式管理服務的啟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設置的服務,只對當前的運行級別有效果!因此,建議最好還是使用 chkconfig 來進行服務的管理。

㈤ linux開機啟動會依次載入哪些腳本

1、相關基礎知識點x0dx0a 1)redhat的啟動方式和執行次序是: x0dx0a載入內核 x0dx0a執行init程序 x0dx0a /etc/rc.d/rc.sysinit # 由init執行的第一個腳本 x0dx0a /etc/rc.d/rc $RUNLEVEL # $RUNLEVEL為預設的運行模式 x0dx0a /etc/rc.d/rc.local #相應級別服務啟動之後、在執行該文件(其實也可以把需要執行的命令寫到該文件中)x0dx0a /sbin/mingetty # 等待用戶登錄 x0dx0ax0dx0a在Redhat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個運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x0dx0a調入keymap以及系統字體 x0dx0a啟動swapping x0dx0a設置主機名 x0dx0a設置NIS域名 x0dx0a檢查(fsck)並mount文件系統 x0dx0a打開quota x0dx0a裝載音效卡模塊 x0dx0a設置系統時鍾 x0dx0ax0dx0a等等。 x0dx0a /etc/rc.d/rc則根據其參數指定的運行模式(運行級別,你在inittab文件中可以設置)來執行相應目錄下的腳本。凡是以Kxx開頭的,都以stop為參數來調用;凡是以Sxx開頭的,都以start為參數來調用。調用的順序按xx從小到大來執行。(其中xx是數字、表示的是啟動順序)例如,假設預設的運行模式是3,/etc/rc.d/rc就會按上述方式調用 /etc/rc.d/rc3.d/下的腳本。 x0dx0ax0dx0a值得一提的是,Redhat中的運行模式2、3、5都把/etc/rc.d/rc.local做為初始化腳本中的最後一個,所以用戶可以自己在這個文件中添加一些需要在其他初始化工作之後,登錄之前執行的命令。 x0dx0a init在等待/etc/rc.d/rc執行完畢之後(因為在/etc/inittab中/etc/rc.d/rc的 x0dx0a action是wait),將在指定的各個虛擬終端上運行/sbin/mingetty,等待用戶的登錄。 x0dx0ax0dx0a至此,LINUX的啟動結束。x0dx0a 2、init運行級別及指令x0dx0ax0dx0a一、什麼是INIT: x0dx0ainit是Linux系統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x0dx0a所謂的init進程,它是一個由內核啟動的用戶級進程。 x0dx0a內核自行啟動(已經被載入內存,開始運行,並已初始化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和數據結構等)之後,就通過啟動一個用戶級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導進程。所以,init始終是第一個進程(其進程編號始終為1)。 x0dx0a內核會在過去曾使用過init的幾個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確位置(對Linux系統來說)是/sbin/init。如果內核找不到init,它就會試著運行/bin/sh,如果運行失敗,系統的啟動也會失敗。x0dx0a二、運行級別 x0dx0a那麼,到底什麼是運行級呢? x0dx0a簡單的說,運行級就是操作系統當前正在運行的功能級別。這個級別從1到6 ,具有不同的功能。 x0dx0a不同的運行級定義如下 x0dx0a# 0 - 停機(千萬不能把initdefault 設置為0 ) x0dx0a# 1 - 單用戶模式 # s init s = init 1x0dx0a# 2 - 多用戶,沒有 NFS x0dx0a# 3 - 完全多用戶模式(標準的運行級) x0dx0a# 4 - 沒有用到 x0dx0a# 5 - X11 多用戶圖形模式(xwindow) x0dx0a# 6 - 重新啟動 (千萬不要把initdefault 設置為6 ) x0dx0a這些級別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這個文件是init 程序尋找的主要文件,最先運行的服務是放在/etc/rc.d 目錄下的文件。在大多數的Linux 發行版本中,啟動腳本都是位於 /etc/rc.d/init.d中的。這些腳本被用ln 命令連接到 /etc/rc.d/rcn.d 目錄。(這里的n 就是運行級0-6) x0dx0a 3):chkconfig 命令(redhat 操作系統下)x0dx0ax0dx0a不像DOS 或者 Windows,Linux 可以有多種運行級。常見的就是多用戶的2,3,4,5 ,很多人知道 5 是運行 X-Windows 的級別,而 0 就x0dx0a是關機了。運行級的改變可以通過 init 命令來切換。例如,假設你要維護系統進入單用戶狀態,那麼,可以使用 init 1 來切換。在 Linux 的運行級的切換過程中,系統會自動尋找對應運行級的目錄/etc/rc[0-6].d下的K 和 S 開頭的文件,按後面的數字順序,執行這x0dx0a些腳本。對這些腳本的維護,是很繁瑣的一件事情,Linux 提供了chkconfig 命令用來更新和查詢不同運行級上的系統服務。 x0dx0ax0dx0a語法為: x0dx0a chkconfig --list [name] x0dx0a chkconfig --add name x0dx0a chkconfig --del name x0dx0a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x0dx0a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x0dx0a chkconfig 有五項功能:添加服務,刪除服務,列表服務,改變啟動信息以及檢查特定服務的啟動狀態。 x0dx0a chkconfig 沒有參數運行時,顯示用法。如果加上服務名,那麼就檢查這個服務是否在當前運行級啟動。如果是,返回 true,否則返回false。 --level 選項可以指定要查看的運行級而不一定是當前運行級。 x0dx0ax0dx0a如果在服務名後面指定了on,off 或者 reset,那麼 chkconfig 會改變指定服務的啟動信息。on 和 off 分別指服務在改變運行級時的啟動和停止。reset 指初始化服務信息,無論有問題的初始化腳本指定了什麼。 x0dx0ax0dx0a對於 on 和 off 開關,系統默認只對運行級 3,4, 5有效,但是 reset 可以對所有運行級有效。指定 --level 選項時,可以選擇特定的運行級。 x0dx0a x0dx0a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每個運行級,只能有一個啟動腳本或者停止腳本。當切換運行級時,init 不會重新啟動已經啟動的服務,也不會再次去停止已經停止的服務。 x0dx0ax0dx0a選項介紹: x0dx0a --level levels x0dx0ax0dx0a指定運行級,由數字 0 到 7 構成的字元串,如: x0dx0a --level 35 表示指定運行級3 和5。 x0dx0ax0dx0a要在運行級別3、4、5中停運 nfs 服務,使用下面的命令: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x0dx0a --add name x0dx0ax0dx0a這個選項增加一項新的服務,chkconfig 確保每個運行級有一項啟動(S) 或者 殺死(K) 入口。如有缺少,則會從預設的init 腳本自動x0dx0a建立。 x0dx0a --del name x0dx0ax0dx0a用來刪除服務,並把相關符號連接從 /etc/rc[0-6].d 刪除。 x0dx0a --list name x0dx0ax0dx0a列表,如果指定了name 那麼只是顯示指定的服務名,否則,列出全部服務在不同運行級的狀態。 x0dx0ax0dx0a運行級文件 x0dx0ax0dx0a每個被chkconfig 管理的服務需要在對應的init.d 下的腳本加上兩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釋。 x0dx0ax0dx0a第一行告訴 chkconfig 預設啟動的運行級以及啟動和停止的優先順序。如果某服務預設不在任何運行級啟動,那麼使用 - 代替運行級。 x0dx0ax0dx0a第二行對服務進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釋。 x0dx0ax0dx0a例如,random.init 包含三行: x0dx0a # chkconfig: 2345 20 80 x0dx0a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x0dx0a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x0dx0ax0dx0a表明 random 腳本應該在運行級 2, 3, 4, 5 啟動,啟動優先權為20,停止優先權為 80。 x0dx0ax0dx0a好了,介紹就到這里了,去看看自己目錄下的/etc/rc.d/init.d 下的腳本吧。 x0dx0ax0dx0a設置自啟動服務: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n x0dx0a2. 實例介紹:x0dx0a 1、在linux下安裝了apache 服務(通過下載二進制文件經濟編譯安裝、而非rpm包)、apache 服務啟動命令: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讓apache服務運行在運行級別3下面。x0dx0a命令如下: x0dx0a 1)touch /etc/rc.d/init.d/apachex0dx0a vi /etc/rc.d/init.d/apachex0dx0a chown -R root /etc/rc.d/init.d/apachex0dx0a chmod 700 /etc/rc.d/init.d/apachex0dx0a ln -s /etc/rc.d/init.d/apache /etc/rc.d/rc3.d/S60apache #S 是start的簡寫、代表啟動、K是kill的簡寫、代表關閉。60數字x0dx0a代表啟動的順序。(對於iptv系統而言、許多服務都是建立在資料庫啟動的前提下才能夠正常啟動的、可以通過該數字就行調整腳本的啟動順序)) x0dx0a apache的內容:x0dx0a #!/bin/bashx0dx0a #Start httpd servicex0dx0a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x0dx0ax0dx0a至此 apache服務就可以在運行級別3下 隨機自動啟動了。(可以結合chkconfig 對啟動服務進行相應的調整)。x0dx0a由於相關變數定義不同, 所以以下啟動順序僅供參考x0dx0a在Redhat Redflag centos fc linux系統裡面腳本的啟動x0dx0a先後:x0dx0a第一步:通過/boot/vm進行啟動 vmlinuzx0dx0a第二步:init /etc/inittabx0dx0a第三步:啟動相應的腳本,並且打開終端x0dx0arc.sysinitx0dx0arc.d(裡面的腳本)x0dx0arc.localx0dx0a第四步:啟動login登錄界面 loginx0dx0a第五步:在用戶登錄的時候執行sh腳本的順序:每次登錄的時候都會完全執行的x0dx0a/etc/profile.d/filex0dx0a/etc/profilex0dx0a/etc/bashrcx0dx0a/root/.bashrcx0dx0a/root/.bash_profilex0dx0a編者註:x0dx0aNtsysv命令也可以實現根據不同運行級別啟動不同的服務,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ntsysv命令,默認採用圖形的方式管理服務的啟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設置的服務,只對當前的運行級別有效果!因此,建議最好還是使用 chkconfig 來進行服務的管理。

㈥ Linux如何啟動流程Linux啟動流程詳解

當用戶打開電源後,BIOS開機自檢,確定啟動設備,安裝啟動設備,啟動設備上面安裝的GRUB開始引導Linux,Linux首先先進行內核引導,通過跟切換,執行init程序,init程序確定啟動級別,根據啟動級別進行系統初始化和運行的服務,然後返回init啟動終端,用戶通過驗證成功登陸Shell,這就是一個從開機到登陸的啟動過程。

一、硬體引導啟動
當用戶打開電源後POST開始自檢,檢測硬體設備是否確實或者存在故障(是否影響正常開機),如果不影響正常開機,就把任務交給BIOS。BIOS通過搜索,安裝啟動確定啟動設備,啟動項為硬碟,BIOS去讀取硬碟的前512位元組到內存,找到BootLoader,確定GRUB

二、GRUB引導啟動內核
這一部分概況起來就是:GRUB程序載入執行並開始引導kernel程序

Boot Loader就是在操作系統內核運行之前運行的一小段程序。通過GRUB引導可以確定內核程序,因為引導扇區只有446位元組,GRUB只是一個小的程序安裝在裡面,真正使用的在MBR後面的扇區存放,我們想使用Bootloader GRUB功能必須讀取後面的文件,Bootloader GRUB功能程序的運行和載入配置選項分為三個階段

Stage1階段:
Stage1階段其實就是執行系統安裝時預先寫入到MBR的Bootloader中的程序。

Stage1階段的任務僅是將硬碟0柱面0磁軌2扇區的內容讀入內存並執行,它是Stage1.5階段或Stage2階段的入口,引導進入Stage1.5階段或Stage2階段。 在此Stage1階段,還沒有識別文件系統的能力。

Stage1.5階段:
stage1.5階段是stage1階段和stage2階段的中間橋梁。stage1.5階段具有識別啟動分區文件系統的能力,此後GRUB程序便有能力去訪問/boot分區下/grub目錄下的 stage2文件,並將stage2載入內存執行。

Stage2階段
Stage2階段執行時,首先會解析GRUB程序的配置文件grub.conf,並依配置文件決定是否顯示系統啟動菜單。然後載入內核鏡像到內存中,通過initrd程序建立RAMDisk內存虛擬根文件系統。此時控制權將轉交給內核程序。

三、內核引導啟動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在內存中建立虛擬根文件系統實現相關設備的驅動並建立和切換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統。

解壓內核鏡像載入到內存,以及initrd程序建立RAMDisk內存虛擬根文件系統後,內核開始驅動基本硬體,並調用虛擬根文件系統中的init程序載入驅動模塊初始化系統中各種設備的相關配置工作,其中包括CPU、I/O、存儲設備等。當所需的驅動程序載入完後,會根據grub.conf配置文件中「root=XXX」部分所指定的內容創建一個根設備,然後將根文件系統以只讀的方式掛載,並切換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統上,同時調用系統進程的/sbin/init程序,進入系統初始化階段。

四、系統初始化
這一步是通過/sbin/init,init程序准備軟體運行壞境,啟動系統服務

通過/etc/inittab文件確定運行級別,然後去執行系統初始化腳本/etc/rc.sysinit,為用戶初始化用戶空間環境,在完成初始化後,根據運行級別,系統開始對應級別的目錄啟動服務,關閉那些不要的服務(裡面S99local -> ../rc.local)用戶自動服務啟動腳本

運行級別:為系統運行或維護等目的而設定;0-6:7個級別
0:關機
1:單用戶模式(root自動登錄), single, 維護模式
2: 多用戶模式,啟動網路功能,但不會啟動NFS;維護模式
3:多用戶模式,正常模式;文本界面
4:預留級別;可同3級別
5:多用戶模式,正常模式;圖形界面
6:重啟
默認級別:3, 5
切換級別:init #
查看級別:runlevel ; who -r
五、啟動終端,用戶登錄
這一步是用戶登錄shell過程

如果沒有改變級別,默認情況執行/sbin/mingetty打開6個純文本終端,讓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輸入完成後,再調用login程序,核對密碼。如果密碼正確,就從文件 /etc/passwd 讀取該用戶指定的shell,然後啟動這個shell。更多Linux介紹請查看《Linux就該這么學》。

閱讀全文

與linux啟動載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ne40e命令 瀏覽:83
安卓輸入法使用什麼編碼 瀏覽:182
手機如何開淘寶店步驟安卓手機 瀏覽:591
創業伺服器不屬於自己怎麼辦 瀏覽:537
mc小游戲手機版伺服器地址 瀏覽:420
土力學李廣信pdf 瀏覽:144
天融信防火牆命令行 瀏覽:214
qq安卓在線怎麼改 瀏覽:688
加密鑽台維修技巧 瀏覽:465
如何關閉蘋果手機後台app刷新 瀏覽:29
如何把命令框里的輸出到窗口 瀏覽:531
離線版mc如何開伺服器 瀏覽:886
結對程序員 瀏覽:780
使用過的蘋果手機怎麼同步app 瀏覽:344
phpcookie無效 瀏覽:954
python可以搜數學答案 瀏覽:706
均線衍生指標源碼設置 瀏覽:496
做精一張圖pdf 瀏覽:851
編程培訓小朋友 瀏覽:787
巴克球製作解壓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