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設置內核參數的方法
1 內核參數的查看方法
使用「sysctl -a」命令可以查看所有正在使用的內核參數。內核參數比較多(一般多達500項),按照前綴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net.ipv4、net.ipv6、net.core、vm、fs、dev.parport、dev.cdrom 、dev.raid、kernel等等。相同的linux,安裝的組件和使用的方式不一樣,正在使用的內核參數是不一樣的。
所有的內核參數的說明文檔是放到/usr/src/linux/Documentation/sysctl中的,如果想知道對內核參數的說明,可以到該目錄下查看相應的說明文檔。
2 內核參數的的設置方法
由於Linux的內核參數信息都存在內存中,因此可以通過命令直接修改,並且修改後直接生效。也可以通過文件的方式進行設置。下面就介紹這兩種修改方法。
2.1 命令設置的方式
可以用兩種方法實現。
1、使用「sysctl -w 參數名=值」的方式
假設我們把net.ipv4.ip_forward的值修改為1,使用命令「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2、修改內核參數對應的proc文件
內核參數位於/proc/sys/之下,參數名稱是以文件所在的路徑,並將「/」以「.」來取代。舉例來說,/proc/sys/net/ip_forward的參數名稱為net.ipv4.ip_forward。
同樣把net.ipv4.ip_forward的值修改為1,使用命令「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注意,這里proc文件跟普通的文件不一樣。一般一個文件用echo寫入內容之後,會變成一個文本文件,但echo修改proc文件之後還是個空文件。
❷ [重慶思庄每日技術分享]-linux 系統 修改內核參數導致不能啟動的問題
錯誤原因:
錯誤修改了 /etc/selinux/config文件。
錯誤信息:
重啟後發現出現錯誤,不能繼續啟動
Kernel panic - not syncing: Attempted to kill init
解決方案:
1.系統啟動的時候,按下『e』鍵進入grub編輯界面,編輯grub菜單,選擇「kernel /vmlinuz-2.6.23.1-42.fc8 ro root=/dev/vo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一欄,按『e』鍵進入編輯,在末尾增加enforcing=0,即:
kernel /vmlinuz-2.6.23.1-42.fc8 ro root=/dev/vo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enforcing=0 或者selinux=0
按『b』鍵繼續引導,OK順利前進。
2.後來發現,通過改變/etc/grub.conf 在倒數第二行添加selinux=0 也可。
3.(推薦) 檢查/etc/selinux/config文件是否出錯
注意事項:
1.系統啟動後,按e ,如果沒有對應kerne選項繼續按e 找到
2.在出現命令行後 空格加入 enforing=0 回車
3.除保存編輯不要按回車,esc等按鍵。輸入enforing=0後直接按b 繼續啟動。
❸ 應用層修改Linux內核參數的方法
sysctl命令 被用於在內核運行時動態地修改內核的運行參數,可用的內核參數在目錄 /proc/sys 中。
示例:
❹ Linux常用內核網路參數及修改方法
在修改內核參數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本文提供以下兩種修改Linux實例內核參數的方法。
/proc/sys/ 目錄是Linux內核在啟動後生成的偽目錄,其目錄下的 net 文件夾中存放了當前系統中開啟的所有內核參數,目錄樹結構與參數的完整名稱相關,如 net.ipv4.tcp_tw_recycle ,它對應的文件是 /proc/sys/net/ipv4/tcp_tw_recycle 文件,文件的內容就是參數值。方法一中修改的參數值僅在當前運行中生效,系統重啟後會回滾到歷史值,一般用於臨時性驗證修改的效果。若需要永久性修改,請參見方法二。
❺ Linux如何在系統運行過程中修改內核參數
RedHat向管理員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使我們可以在系統運行時更改內核參數,而不需要重新引導系統。這是通過/PRoc虛擬文件系統實現的。/proc/sys目錄下存放著大多數的內核參數,並且設計成可以在系統運行的同時進行更改。下面我們以打開內核的 ip轉發功能為例說明在系統運行時修改內核參數的兩種方法。IP轉發是指允許系統對來源和目的地都不是本機的數據包通過網路,RedHat默認屏蔽此功能,在 需要用本機作為路由器、NAT等情況下需要開啟此功能。 方法一:修改/proc下內核參數文件內容 直接修改內核參數ip_forward對應在/proc下的文件/proc/sys/net/ipv4/ip_forward。用下面命令查看ip_forward文件內容: # cat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該文件默認值0是禁止ip轉發,修改為1即開啟ip轉發功能。修改命令如下: #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修改過後就馬上生效,即內核已經打開ip轉發功能。但如果系統重啟後則又恢復為默認值0,如果想永久打開需要通過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的內容來實現。 方法二.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 默認sysctl.conf文件中有一個變數是 net.ipv4.ip_forward = 0 將後面值改為1,然後保存文件。因為每次系統啟動時初始化腳本/etc/rc.d/rc.sysinit會讀取/etc/sysctl.conf文件的內容,所以修改後每次系統啟動時都會開啟ip轉發功能。但只是修改sysctl文件不會馬上生效,如果想使修改馬上生效可以執行下面的命令: # sysctl –p 在修改其他內核參數時可以向/etc/sysctl.conf文件中添加相應變數即可,下面介紹/proc/sys下內核文件與配置文件 sysctl.conf中變數的對應關系,由於可以修改的內核參數都在/proc/sys目錄下,所以sysctl.conf的變數名省略了目錄的前面部 分(/proc/sys)。 將/proc/sys中的文件轉換成sysctl中的變數依據下面兩個簡單的規則: 1.去掉前面部分/proc/sys 2.將文件名中的斜杠變為點 這兩條規則可以將/proc/sys中的任一文件名轉換成sysctl中的變數名。 例如: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 net.ipv4.ip_forward /proc/sys/kernel/hostname =》 kernel.hostname 可以使用下面命令查詢所有可修改的變數名 # sysctl –a 下面例舉幾個簡單的內核參數: 1./proc/sys/kernel/shmmax 該文件指定內核所允許的最大共享內存段的大小。 2./proc/sys/kernel/threads-max 該文件指定內核所能使用的線程的最大數目。 3./proc/sys/kernel/hostname 該文件允許您配置網路主機名。
❻ linux 內核參數優化
一、Sysctl命令用來配置與顯示在/proc/sys目錄中的內核參數.如果想使參數長期保存,可以通過編輯/etc/sysctl.conf文件來實現。
命令格式:
sysctl [-n] [-e] -w variable=value
sysctl [-n] [-e] -p (default /etc/sysctl.conf)
sysctl [-n] [-e] –a
常用參數的意義:
-w 臨時改變某個指定參數的值,如
#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a 顯示所有的系統參數
-p從指定的文件載入系統參數,默認從/etc/sysctl.conf 文件中載入,如:
以上兩種方法都可能立即開啟路由功能,但如果系統重啟,或執行了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所設置的值即會丟失,如果想永久保留配置,可以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將 net.ipv4.ip_forward=0改為net.ipv4.ip_forward=1
二、linux內核參數調整:linux 內核參數調整有兩種方式
方法一:修改/proc下內核參數文件內容,不能使用編輯器來修改內核參數文件,理由是由於內核隨時可能更改這些文件中的任意一個,另外,這些內核參數文件都是虛擬文件,實際中不存在,因此不能使用編輯器進行編輯,而是使用echo命令,然後從命令行將輸出重定向至 /proc 下所選定的文件中。如:將 timeout_timewait 參數設置為30秒:
參數修改後立即生效,但是重啟系統後,該參數又恢復成默認值。因此,想永久更改內核參數,需要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
方法二.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檢查sysctl.conf文件,如果已經包含需要修改的參數,則修改該參數的值,如果沒有需要修改的參數,在sysctl.conf文件中添加參數。如: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保存退出後,可以重啟機器使參數生效,如果想使參數馬上生效,也可以執行如下命令:
三、sysctl.conf 文件中參數設置及說明
proc/sys/net/core/wmem_max
最大socket寫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873200
/proc/sys/net/core/rmem_max
最大socket讀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873200
/proc/sys/net/ipv4/tcp_wmem
TCP寫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 8192 436600 873200
/proc/sys/net/ipv4/tcp_rmem
TCP讀buffer,可參考的優化值: 32768 436600 873200
/proc/sys/net/ipv4/tcp_mem
同樣有3個值,意思是:
net.ipv4.tcp_mem[0]:低於此值,TCP沒有內存壓力.
net.ipv4.tcp_mem[1]:在此值下,進入內存壓力階段.
net.ipv4.tcp_mem[2]:高於此值,TCP拒絕分配socket.
上述內存單位是頁,而不是位元組.可參考的優化值是:786432 1048576 1572864
/proc/sys/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進入包的最大設備隊列.默認是300,對重負載伺服器而言,該值太低,可調整到1000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listen()的默認參數,掛起請求的最大數量.默認是128.對繁忙的伺服器,增加該值有助於網路性能.可調整到256.
/proc/sys/net/core/optmem_max
socket buffer的最大初始化值,默認10K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進入SYN包的最大請求隊列.默認1024.對重負載伺服器,可調整到2048
/proc/sys/net/ipv4/tcp_retries2
TCP失敗重傳次數,默認值15,意味著重傳15次才徹底放棄.可減少到5,盡早釋放內核資源.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這3個參數與TCP KeepAlive有關.默認值是:
tcp_keepalive_time = 7200 seconds (2 hours)
tcp_keepalive_probes = 9
tcp_keepalive_intvl = 75 seconds
意思是如果某個TCP連接在idle 2個小時後,內核才發起probe.如果probe 9次(每次75秒)不成功,內核才徹底放棄,認為該連接已失效.對伺服器而言,顯然上述值太大. 可調整到: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1800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30
/proc/sys/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3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指定埠范圍的一個配置,默認是32768 61000,已夠大.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開啟SYN Cookies。當出現SYN等待隊列溢出時,啟用cookies來處理,可防範少量SYN攻擊,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開啟重用。允許將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於新的TCP連接,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開啟TCP連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認為0,表示關閉。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關閉,這個參數決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狀態的時間。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表示當keepalive起用的時候,TCP發送keepalive消息的頻度。預設是2小時,改為20分鍾。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表示用於向外連接的埠范圍。預設情況下很小:32768到61000,改為1024到65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192
表示SYN隊列的長度,默認為1024,加大隊列長度為8192,可以容納更多等待連接的網路連接數。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
表示系統同時保持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數量,如果超過這個數字,TIME_WAIT套接字將立刻被清除並列印警告信息。默認為 180000,改為 5000。對於Apache、Nginx等伺服器,上幾行的參數可以很好地減少TIME_WAIT套接字數量,但是對於Squid,效果卻不大。此項參數可以控制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數量,避免Squid伺服器被大量的TIME_WAIT套接字拖死。
Linux上的NAT與iptables
談起Linux上的NAT,大多數人會跟你提到iptables。原因是因為iptables是目前在linux上實現NAT的一個非常好的介面。它通過和內核級直接操作網路包,效率和穩定性都非常高。這里簡單列舉一些NAT相關的iptables實例命令,可能對於大多數實現有多幫助。
這里說明一下,為了節省篇幅,這里把准備工作的命令略去了,僅僅列出核心步驟命令,所以如果你單單執行這些沒有實現功能的話,很可能由於准備工作沒有做好。如果你對整個命令細節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訪問我的《如何讓你的Linux網關更強大》系列文章,其中對於各個腳本有詳細的說明和描述。
EXTERNAL="eth0"
INTERNAL="eth1"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XTERNAL -j MASQUERADE
LOCAL_EX_IP=11.22.33.44 #設定網關的外網卡ip,對於多ip情況,參考《如何讓你的Linux網關更強大》系列文章
LOCAL_IN_IP=192.168.1.1 #設定網關的內網卡ip
INTERNAL="eth1" #設定內網卡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
modprobe ip_nat_ftp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LOCAL_EX_IP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1.10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d 192.168.1.10 -p tcp --dport 80 -j SNAT --to $LOCAL_IN_IP
iptables -A FORWARD -o $INTERNAL -d 192.168.1.10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t nat -A OUTPUT -d $LOCAL_EX_IP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1.10
獲取系統中的NAT信息和診斷錯誤
了解/proc目錄的意義
在Linux系統中,/proc是一個特殊的目錄,proc文件系統是一個偽文件系統,它只存在內存當中,而不佔用外存空間。它包含當前系統的一些參數(variables)和狀態(status)情況。它以文件系統的方式為訪問系統內核數據的操作提供介面
通過/proc可以了解到系統當前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磁碟使用情況,內存使用狀況,硬體信息,網路使用情況等等,很多系統監控工具(如HotSaNIC)都通過/proc目錄獲取系統數據。
另一方面通過直接操作/proc中的參數可以實現系統內核參數的調節,比如是否允許ip轉發,syn-cookie是否打開,tcp超時時間等。
獲得參數的方式:
第一種:cat /proc/xxx/xxx,如 cat /proc/sys/net/ipv4/conf/all/rp_filter
第二種:sysctl xxx.xxx.xxx,如 sysctl net.ipv4.conf.all.rp_filter
改變參數的方式:
第一種:echo value > /proc/xxx/xxx,如 echo 1 > /proc/sys/net/ipv4/conf/all/rp_filter
第二種:sysctl [-w] variable=value,如 sysctl [-w] net.ipv4.conf.all.rp_filter=1
以上設定系統參數的方式只對當前系統有效,重起系統就沒了,想要保存下來,需要寫入/etc/sysctl.conf文件中
通過執行 man 5 proc可以獲得一些關於proc目錄的介紹
查看系統中的NAT情況
和NAT相關的系統變數
/proc/slabinfo:內核緩存使用情況統計信息(Kernel slab allocator statistics)
/proc/sys/net/ipv4/ip_conntrack_max:系統支持的最大ipv4連接數,默認65536(事實上這也是理論最大值)
/proc/sys/net/ipv4/netfilter/ip_conntrack_tcp_timeout_established 已建立的tcp連接的超時時間,默認432000,也就是5天
和NAT相關的狀態值
/proc/net/ip_conntrack:當前的前被跟蹤的連接狀況,nat翻譯表就在這里體現(對於一個網關為主要功能的Linux主機,裡面大部分信息是NAT翻譯表)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本地開放埠范圍,這個范圍同樣會間接限制NAT表規模
cat /proc/sys/net/ipv4/ip_conntrack_max
cat /proc/sys/net/ipv4/netfilter/ip_conntrack_tcp_timeout_established
cat /proc/net/ip_conntrack
cat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wc -l /proc/net/ip_conntrack
grep ip_conntrack /proc/slabinfo | grep -v expect | awk '{print 2;}'
grep ip_conntrack /proc/slabinfo | grep -v expect | awk '{print 3;}'
cat /proc/net/ip_conntrack | cut -d ' ' -f 10 | cut -d '=' -f 2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head -n 10
cat /proc/net/ip_conntrack | perl -pe s/^(.*?)src/src/g | cut -d ' ' -f1 | cut -d '=' -f2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head -n 10
❼ linux怎麼修改ulimit參數
一般情況下, ulimit -n 的數值是1024.
當進程打開的文件數目超過此限制時,該進程就會退出。
因此,有時需要修改此限制。linux調優之修改最大連接數(ulimit命令)
如果只是普通用戶,只是暫時的修改ulimit -n,可以直接shell命令來修改(歷賀ulimit -n 1024000)。
但是這個設置時暫時的保留!當我們退出bash後,該值恢復原值。
如果要永久修改ulimit,需要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limits.conf配置(ulimit設置永久生效)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 添加如下的行
* soft nofile 4100
* hard nofile 4100
以下是說明:
* 代表針對所有用戶
noproc 是代表最大進程數
nofile 是代表最大文件打開數
添加格式:
username|@groupname type resource limit
username|@groupname:設置需要被限制的用戶名,組名前面加@和用戶名區別。也可以用通配符*來做所有用戶的限制。
type:有 soft,hard 和 -,圓爛盯soft 指的是當前系統生效的設置值。hard 表明系統中所能設定的最大值。soft 的限制不能比har 限制高。用 - 就表明同時設橘和置了 soft 和 hard 的值。
resource:
core - 限制內核文件的大小(kb)
date - 最大數據大小(kb)
fsize - 最大文件大小(kb)
memlock - 最大鎖定內存地址空間(kb)
nofile - 打開文件的最大數目
rss - 最大持久設置大小(kb)
stack - 最大棧大小(kb)
cpu - 以分鍾為單位的最多 CPU 時間
noproc - 進程的最大數目
as - 地址空間限制
maxlogins - 此用戶允許登錄的最大數目
❽ Linux系統怎麼修改磁碟參數(名稱,盤符等等
1.mknod
用法:mknod設備名稱【bcp】【Major】【Minor】
設備種類,
b:設置設備名稱為外部的外部的存儲設備文件eg:硬碟
c:設置設備名稱為外部輸入設備文件罩枯盯eg:鍵盤/滑鼠
P:設置設備名稱為FIFO文件
Major:主要設備名稱代碼
Minor:次要設備代碼
eg:【~~~】#mknod/dev/hda10310
註:3和10隻有特殊意義的,不可隨意的設置
在linux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來表示的,也就是通過文件的主與次來表示的,硬碟的主與次如下所示:
硬碟代號主【Major】次【Minor】
/dev/sda30~63
/dev/sdb364~127
/dev/sdc220~63
/dev/sdd2264~127
2.e2label
【~~~~~~】#e2label設備名稱新的Label名稱
【~~~~~~】#e2label/dev/sda1sda1
【~~~~~~】#mpe2fs-h/dev/sda1
該命令的主要的主要作用是用來修改「磁碟的表頭數據」,即磁碟的卷標。但是請注意,如果你剛好有兩個硬碟,如果你修改了卷標,剛好和另外的有個分區有相同的卷標,系統就無法判斷哪個分區是正確的。
這些命令都是不算是特別常用的,常用的命令你可以學習下這里。第2章 新手必須掌握的Linux命令。www.linuxprobe.com/chapter-02.html,最後我覺得還算是寫干貨,對於新手很適合。
3.tune2fs
【~~~~~~~】#tune2fs【-jlL】設備號
-j:將ext2的文件系統轉換為ext3的文件系統
-l:將超級快物和內的數據度出來,該功能類似於mpe2fs-h的功能
-L:修改文件系統的卷標,類似於e2label的功能
eg:【~~敗亮~~~~】#tune2fs-l/dev/sda1
更多的功能請參考mantune2fs
4.hdparm
如硬碟有DMA模式的功能,系統卻沒有啟動它,那麼,硬碟的讀取性能可能會降低一半以上,就可以使用該命令來啟動DMA模式的功能。該命令有很多的高級的參數設置值,所以不建議隨便的修改,否則容易造成硬碟崩潰,使用這個命令,最多的就是啟動DMA功能,並測試硬碟的訪問性能就可以了。
【~~~~~~~】#hdparm【-icdmXTt】設備名稱
-i:將系統啟動過程中使用的本身的核心的驅動程序來測試硬碟的測試值取出來,但是這些值不一定是正確的
-d:設置是否啟用dma模式,-d1為啟動,-d0為取消。
❾ linux修改系統時間命令
inux修改時間命令是date-s+時分秒。
修改linux系統時間。
root使用date指令:date -s
1、只修改日期,不修改時間,輸入:
date -s 2021-04-02。
2、只修改時間,輸入:
date -s 12:00:00。
3、同時修改日期時間,注意要加雙引號,日期與時間之間有一空格,輸入:
date -s 「2021-04-02 10:25:00」
4、修改完後,記得輸入:
clock -w。
把系統時間寫入CMOS修改時區不重啟。
在root下。
復制相應的時區文件,替換系統時區文件:
cp /usr/share/zoneinfo/主時區/次時區 /etc/localtime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5、文件復制命令—cp cp [參數] [源地址] [目的地址]主要參數描述如下:-a :此參數和同時指定「-dpR」參數相同 -d :在復制有符號連接的文件時,保留原始的連接。 -f :強行復制文件,不管要復制的文件是否已經存在於目標目錄。 -I :覆蓋現有文件之前詢問用戶。
❿ Linux系統怎麼修改磁碟參數
如何在Linux系統中把硬碟格式化成NTFS分區呢?有下面的方法,不過使用前請先想好,本人不對所造成的後果負責。以Ubuntu為例,先安裝好ntfsprogs,沒有的話在終端中執行:sudo apt-get install ntfsprogs安裝。請根據則螞硬碟情孫隱埋況參考。執攜燃行:sudo mkfs -t ntfs /dev/sdb1或sudo mkfs.ntfs /dev/sdb1或者sudo mkntfs /dev/sdb1格式化。如果你覺得速度上要更快的,可以加-f參數,即:sudo mkntfs -f /dev/sdb1linux系統的分區不能用ntfs,但linux可以識別出ntfs的分區格式,系統分區不支持ntf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