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inux中邏輯地址和線性地址是一樣的嗎
哈,既然是有這倆概念,當然是不一致的多。
❷ 什麼是邏輯地址
問題一:什麼是8086系統中的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由於8086的寄存器最大為16位,因此地址在寄存器中按16位大小存放,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聯合表示的地址類型叫邏輯地址,例如2000H:1000H,這里的2000H表示段的起始地址,即段地址,而1000H則表示偏移地址,表示邏輯地址時總是書寫成段地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即是真實存在的唯一地址,是指的內存中各個單元的單元號,由8086有20條地址線,因此可定址2的20次方,按2進制位表示規則,即有20位,這個就是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因為超過了寄存器大小(16位)因此無法直接存放,需要合成,公式為物理地址=段地址×10H+偏移地址,公式中的數據可從邏輯地址獲得。
邏輯地址是16位的,因此范圍是2的16次方,即64K。
物理地址是20位的,因此范圍是2的20次方,即1M。
問題二:什麼是邏輯地址? 邏輯地址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1、在有地址變換功能的計算機中,訪問指令給出的地址 (操作數) 叫邏輯地址,也叫相對地址。要經過定址和消脊方式的計算或變換才得到內存儲器中的物理地址。
2、把用戶程序中使用的地址稱為相對地址即邏輯地址。
3、邏輯地址由兩個16位的地址分量構成,一個為段基值,另一個為偏移量。兩個分量均為無符號數編碼。
邏輯地址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這樣該存儲單元的地址就可以用段基址(段地址)和段內偏移量(偏移地址)來表示,段基址確定它所在的段居於整個存儲空間的位置,偏移量確定它在段內的位置,這種地址表示方式稱為邏輯地址,通常表示為段地址:偏移橋如地址的形式。
2、所謂邏輯地址是指按數據的邏輯塊號給出的磁碟的位置(l塊=512字l字=64位)而物理地址則是由磁碟的柱面、頭、段等物理位置所確定的地址。
問題三:為什麼要有邏輯地址,有了邏輯地址實現了什麼,改善了什麼? 30分 邏輯地址是為了程序結構化而做的設計,分層設計,直接訪問硬體地址的模塊,對下是使用物理地址,對上封裝成邏輯地址,是為了程序移植方便。
問題四:什麼是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邏輯地址是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將段地址二進制左移四位加上偏移地址,就是這個邏輯地址實際的物理地址,通過這個物理地址就能實際訪問到它。
邏輯地址是為了方便內存段式管理而出現的概念。
問題五: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是指由程序產生的與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例如,你在進行C語言指針編程中,可以讀取指針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它是相對於你當前進程數據段的地址,不和絕對物理地址相干。只有在Intel實模式下,邏輯地址才和物理地址相等(因喚滲為實模式沒有分段或分頁機制,Cpu不進行自動地址轉換);邏輯也就是在Intel 保護模式下程序執行代碼段限長內的偏移地址(假定代碼段、數據段如果完全一樣)。應用程序員僅需與邏輯地址打交道,而分段和分頁機制對您來說是完全透明的,僅由系統編程人員涉及。應用程序員雖然自己可以直接操作內存,那也只能在操作系統給你分配的內存段操作。
線性地址(Linear Address) 是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變換之間的中間層。程序代碼會產生邏輯地址,或者說是段中的偏移地址,加上相應段的基地址就生成了一個線性地址。如果啟用了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可以再經變換以產生一個物理地址。若沒有啟用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直接就是物理地址。Intel 80386的線性地址空間容量為4G(2的32次方即32根地址匯流排定址)。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是指出現在CPU外部地址匯流排上的定址物理內存的地址信號,是地址變換的最終結果地址。如果啟用了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會使用頁目錄和頁表中的項變換成物理地址。如果沒有啟用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就直接成為物理地址了。
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 是指計算機呈現出要比實際擁有的內存大得多的內存量。因此它允許程序員編制並運行比實際系統擁有的內存大得多的程序。這使得許多大型項目也能夠在具有有限內存資源的系統上實現。一個很恰當的比喻是:你不需要很長的軌道就可以讓一列火車從上海開到北京。你只需要足夠長的鐵軌(比如說3公里)就可以完成這個攻務。採取的方法是把後面的鐵軌立刻鋪到火車的前面,只要你的操作足夠快並能滿足要求,列車就能象在一條完整的軌道上運行。這也就是虛擬內存管理需要完成的任務。在Linux 0.11內核中,給每個程序(進程)都劃分了總容量為64MB的虛擬內存空間。因此程序的邏輯地址范圍是0x0000000到0x4000000。
有時我們也把邏輯地址稱為虛擬地址。因為與虛擬內存空間的概念類似,邏輯地址也是與實際物理內存容量無關的。
邏輯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差距」是0xC0000000,是由於虛擬地址->線性地址->物理地址映射正好差這個值。這個值是由操作系統指定的。
問題六:邏輯地址 5分 如果邏輯地址:1500H
化為2進制 0001 0101 0000 0000左移四位就是0001 0401 0000 0000 0000,即15000H
若偏移地址為1000H
則物理地址就是16000H 還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錯位相加,1500
+ 1000
160000
問題七:什麼是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可以簡單理解為:MAC 物理地址,全球唯一的;
IP:邏輯地址,這個是可變的。
❸ 什麼是線性地址,邏輯地址,虛擬地址,物理地址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是指由程式產生的和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例如,你在進行C語言指針編程中,能讀取指針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他是相對於你當前進程數據段的地址,不和絕對物理地址相干。只有在Intel實模式下,邏輯地址才和物理地址相等(因為實模式沒有分段或分頁機制,Cpu不進行自動地址轉換);邏輯也畝雹就是在Intel保護模式下程式執行代碼段限長內的偏移地址(假定代碼段、數據段如果完全相同)。應用程式員僅需和邏輯地址打交道,而分段和分頁機制對你來說是完全透明的,僅由系統編程人員涉及。應用程式員雖然自己能直接操作內存,那也只能在操作系統給你分配的內存段操作。
線性地址(Linear Address) 是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變換之間的中間層。程式代碼會產生邏輯地址,或說是段中的偏移地址,加上相應段的基地址就生成了一個線性地址。如果啟用了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能再經變換以產生一個物理地址。若沒有啟用分清大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直接就是物理地址。Intel 80386的線性地址空間容量為4G(2的32次方即32根地址匯流排定址)。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是指出目前CPU外部地址匯流排上的定址物理內存的地址信號,是地址變換的最終結果地址。如果啟用了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會使用頁目錄和頁表中的項變換成物理地址。如果沒有啟用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就直接成為物理地址了。
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是指計算機呈現出要比實際擁有的內存大得多的內存量。因此他允許程式員編制並運行比答耐豎實際系統擁有的內存大得多的程式。這使得許多大型項目也能夠在具有有限內存資源的系統上實現。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是:你不必非常長的軌道就能讓一列火車從上海開到北京。你只需要足夠長的鐵軌(比如說3公里)就能完成這個任務。採取的方法是把後面的鐵軌即時鋪到火車的前面,只要你的操作足夠快並能滿足需求,列車就能象在一條完整的軌道上運行。這也就是虛擬內存管理需要完成的任務。在Linux0.11內核中,給每個程式(進程)都劃分了總容量為64MB的虛擬內存空間。因此程式的邏輯地址范圍是0x0000000到0x4000000。有時我們也把邏輯地址稱為 虛擬地址。因為和虛擬內存空間的概念類似,邏輯地址也是和實際物理內存容量無關的。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差距」是0xC0000000,是由於虛擬地址->線性地址->物理地址映射正好差這個值。這個值是由操作系統指定的。機理 邏輯地址(或稱為虛擬地址)到線性地址是由CPU的段機制自動轉換的。如果沒有開啟分頁管理,則線性地址就是物理地址。如果開啟了分頁管理,那麼系統程式需要參和線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過程。具體是通過設置頁目錄表和頁表項進行的。
❹ 什麼是邏輯地址什麼是物理地址
邏輯地址: 是指由程序產生的與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又稱絕對地址。
物理地址:在存儲搏雀器里以位元組為單位存儲信息,為正確地存放或取得信息,每一個位元組單元給以一個唯一的存儲器地址,稱為物理地址,又叫實際地址或絕對地址。
一、關系: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相對的。物理地址是唯一的,邏輯地址的相對的。
二、表達方式:
1、邏輯地址:其表達形式為「段地址:段內偏移地址」。
2、物理地址:CPU與存儲器進行數據交換時在地址匯流排上 。
(4)linux邏輯地址擴展閱讀:
一、邏輯地址的產生背景
追根求源,Intel的8位機8080CPU,數據匯流排(DB)為8位,地址匯流排(AB)為16位。那麼這個16位地址信息也是要通過8位數據匯流排來傳送,也是要在數據通道中的暫存器,以及在CPU中的寄存器和並讓內存中存放的,但由於AB正好是DB的整數倍,故不會產生矛盾!
但當上升到16位機後,Intel8086/8088CPU的設計由於當年IC集成技術和外封裝及引腳技術的限制,不能超過40個引腳。但又感覺到8位機原來的地址定址能力2^16=64KB太少了,但直接增加到16的整數倍即令AB=32位又是達不到的。
故而只能把AB暫時增加4條成為20條。則2^20=1MB的定址能力已經增加了16倍。但此舉卻造成了AB的20位和DB的16位之間的矛盾,20位地址信息既無法在DB上傳送,又無法在16位的CPU寄存器和基蔽早內存單元中存放。於是應運而生就產生了CPU段結構的原理。
二、物理地址的計算方法
在實地址方式下,物理地址是通過段地址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得到的。而16位的段地址乘以16等同於左移4位二進制位,這樣變成20位的段基地址,最後段基地址加上段內偏移地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20位物理地址計算方法如下:
物理地址=段地址*16d+偏移地址。
❺ 不太明白LINUX的邏輯地址,線性地址,物理地址之間的關系各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呢
linux裡面通過差爛邏輯地址來仿慶猛得到線性地址,再有線性地址得到物理地址。
其中物理地址是實際的地址。
邏輯地址和線性地址是linux方便自己系統管理備橋內存而使用的機制。
❻ 我想問下,內存的邏輯地址是不是由操作系統(如:windows linux)來分配的啊謝謝
windows內存的邏輯地址是由罩清操作系統分配的,當程序裝入內存時,操作系統要為之分配一個合適的內存空間,程序邏輯地址與所分配到的內存物理地址編號是不一致的
,線性地址(Linear Address) 是邏輯地址到唯雹物理地址變換之間的中間層。
Linux內核程序占據在物理內存的開始部分,接下來是供硬碟等塊設備使用的高速緩沖區部分(其中要扣除顯卡內存和ROM BIOS所佔用的內存地址范指悶帆圍)
當一個進程需要讀取塊設備中的數據時,系統會首先把數據讀到高速緩沖區中。當有數據需要寫到塊設備上去時,系統也是先將數據放到高速緩沖區中,然後由塊設備驅動程序寫到相應的設備上。內存的最後部分是可供所有程序隨時申請和使用的主內存區。內核在使用主內存區時,首先要向內核內存管理模塊提出申請,並在申請成功後方能使用。
❼ Linux存儲管理方式
這種方式中,將用戶程序的地址空間,注意,是 用戶程序的地址空間 分為若干個固定大小的區域,成為「頁」或「頁面」。我們可以知道,這也頁其實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種劃分內存空間的方法。也就是說,這種方式將用戶的程序 「肢解」 了,分成很多個小的部分,每個部分稱為一個「頁」。
將邏輯地址的前n位作為頁號,後面32-n位作為頁內偏移量。
由於進程的最後一頁經常裝不滿一個塊,從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稱之為 「頁內碎片」 。
作用:實現頁號到物理號的地址映射。
頁表是記錄邏輯空間(虛擬內存)中每一頁在內存中對應的物理塊號。但並非每一頁邏輯空間都會實際對應著一個物理塊,只有實際駐留在物理內存空間中的頁才會對應著物理塊。
系統會為每一個進程建立一張頁表,頁表是需要一直駐留在物理內存中的(多級頁表除外),另外頁表的起址和長度存放在 PCB(Process Control Block)進程式控制制結構體中。
可以在頁表的表項中設置相關的許可權控制欄位,例如設置存取控制欄位,用於保護該存儲塊的讀寫;若存取控制欄位為2位,則可以設置讀/寫、只讀和只執行等存取方式。
物理塊是實實在在存在於內存中的:
由於執行頻率高,要求效率比較高,需要使用硬體實現。
在系統中設置一個 頁表寄存器(PTR) ,其中存放頁表在內存的起始地址和頁表的長度。平時進程未執行的時候,頁表的起始地址和頁表長度放在本進程的PCB中。當調度程序調度到某個進程的時候,才將這兩個數據裝入 頁表寄存器 。
變換過程:
快表的變換機構
為了提高地址變換速度,可在地址變換機構中增設一個具有並行查詢能力的特殊高速緩沖寄存器,又稱為"聯想寄存器"或者「快表」。俗稱TLB。
快表與頁表的功能類似,其實就是將一部分頁表存到 CPU 內部的高速緩沖存儲器 Cache。CPU 定址時先到快表查詢相應的頁表項形成物理地址,如果查詢不到,則到內存中查詢,並將對應頁表項調入到快表中。但,如果快表的存儲空間已滿,則需要通過演算法找到一個暫時不再需要的頁表項,將它換出內存。
由於成本的關系,快表不可能做得很大,通常只存放 16~512 個頁表項,這對中、小型作業來說,已有可能把全部頁表項放在快表中;但對於大型作業而言,則只能將其一部分頁表項放入其中。由於對程序和數據的訪問往往帶有局限性,因此,據統計,從快表中能找到所需頁表項的概率可達 90% 以上。這樣,由於增加了地址變換機構而造成的速度損失可減少到 10% 以下,達到了可接受的程度。
我們可以採用這樣兩個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① 對於頁表所需的內存空間,可採用離散分配方式,以解決難以找到一塊連續的大內存空間的問題;
② 只將當前需要的部分頁表項調入內存,其餘的頁表項仍駐留在磁碟上,需要時再調入。
二級頁表的頁表項:
過程:
在採用兩級頁表結構的情況下,對於正在運行的進程,必須將其外層頁表調入內存,而對於內頁表則只需調入一頁或幾頁。為了表徵某頁的頁表是否已經調入內存,還應在外層頁表項中增設一個狀態位 S,其值若為 0,表示該頁表分頁不在內存中,否則說明其分頁已調入內存。進程運行時,地址變換機構根據邏輯地址中的 P1去查找外層頁表;若所找到的頁表項中的狀態位為 0,則產生一個中斷信號,請求 OS 將該頁表分頁調入內存。
多級頁表和二級頁表類似。多級頁表和二級頁表是為了節省物理內存空間。使得頁表可以在內存中離散存儲。(單級頁表為了隨機訪問必須連續存儲,如果虛擬內存空間很大,就需要很多頁表項,就需要很大的連續內存空間,但是多級頁表不需要。)
為什麼引入分段存儲管理?
引入效果:
它將用戶程序的地址空間分為若干個大小不同的的段,每個段可以定義一組完整的信息。
段號表示段名,每個段都從0開始編址,並且採用一段連續的地址空間。
在該地址結構中,允許一個作業最長有64K個段,每個段的最大長度為64KB。
在分段式存儲管理系統中,為每一個分段分配一個連續的分區。進程的各個段,可以離散地裝入內存中不同的分區中。
作用:實現從邏輯地址到物理內存區的映射。
為了保證程序能夠正常運行,就必須能夠從物理內存中找出每個邏輯段所對應的位置。為此在系統中會為每一個進程建立一張 段表 。每個段在表中有一個表項,其中記錄了該段在內存中的起始地址和段的長度。一般將段表保存在內存中。
在配置了段表之後,執行的過程可以通過查找段表,找到每一個段所對應的內存區。
為了實現進程從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變換功能,在系統設置了段表寄存器,用於存放段表的起始地址和段表長度TL。
在進行地址變換時,系統將邏輯地址中的段號與段表長度TL 進行比較。若 S > TL,表示段號太大,是訪問越界,於是產生越界中斷信號。若未越界,則根據段表的始址和該段的段號,計算出該段對應段表項的位置,從中讀出該段在內存的起始地址。然後,再檢查段內地址 d 是否超過該段的段長 SL。若超過,即 d>SL,同樣發出越界中斷信號。若未越界,則將該段的基址 d 與段內地址相加,即可得到要訪問的內存。
分頁和分段系統相似之處:兩者都採用離散分配方式,且都是通過地址映射機構實現地址變換。
但在概念上兩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
分頁系統以頁面作為內存分配的基本單位,能有效地提高內存利用率,而分段系統以段作為內存分配的基本單位,它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要。
段頁式地址結構由段號、段內頁號及頁內地址三部分所組成
段頁式系統的基本原理是分段和分頁原理的結合,即先將用戶程序分成若干個段,再把每個段分成若干個頁,並為每一個段賦予一個段名。如下圖展示了一個作業地址空間的結構。該作業有三個段:主程序段、子程序段和數據段;頁面大小為 4 KB:
在段頁式系統中,為了實現從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變換,系統中需要同時配置段表和頁表。段表的內容與分段系統略有不同,它不再是內存始址和段長,而是頁表始址和頁表長度。下圖展示出了利用段表和頁表進行從用戶地址空間到物理(內存)空間的映射。
在段頁式系統中,為了便於實現地址變換,須配置一個段表寄存器,其中存放段表始址和段長 TL。進行地址變換時,首先利用段號 S,將它與段長 TL 進行比較。若 S < TL,表示未越界,於是利用段表始址和段號來求出該段所對應的段表項在段表中的位置,從中得到該段的頁表始址,並利用邏輯地址中的段內頁號 P 來獲得對應頁的頁表項位置,從中讀出該貝所在的物理塊號 b,再利用塊號 b 和頁內地址來構成物理地址。
在段頁式系統中,為了獲得一條指令或數據,須三次訪問內存。第一次訪問是訪問內存中的段表,從中取得頁表始址;第二次訪問是訪問內存中的頁表,從中取出該頁所在的物理塊號,並將該塊號與頁內地址一起形成指令或數據的物理地址;第三次訪問才是真正從第二次訪問所得的地址中取出指令或數據。
顯然,這使訪問內存的次數增加了近兩倍。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在地址變換機構中增設一個高速緩沖寄存器。每次訪問它時,都須同時利用段號和頁號去檢索高速緩存,若找到匹配的表項,便可從中得到相應頁的物理塊號,用來與頁內地址一起形成物理地址:若未找到匹配表項,則仍需第三次訪問內存。
參考鏈接:
❽ linux 內存管理虛擬空間地址轉換虛擬邏輯地址編譯問題
一、概念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用於內存晶元級的單元定址,與處理器和CPU連接的地址匯流排相對應。
——這個概念應該是這幾個概念中最好理解的一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可以直接把物理地址理解成插在機器上那根內存本身,把內存看成一個從0位元組一直到最大空量逐位元組的編號的大數組,然後把這個數組叫做物理地址,但是事實上,這只是一個硬體提供給軟體的抽像,內存的定址方式並不是這樣。所以,說它是「與地址匯流排相對應」,是更貼切一些,不過拋開對物理內存定址方式的考慮,直接把物理地址與物理的內存一一對應,也是可以接受的。也許錯誤的理解更利於形而上的抽像。
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
這是對整個內存(不要與機器上插那條對上號)的抽像描述。它是相對於物理內存來講的,可以直接理解成「不直實的」,「假的」內存,例如,一個0x08000000內存地址,它並不對就物理地址上那個大數組中0x08000000 - 1那個地址元素;
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現代操作系統都提供了一種內存管理的抽像,即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進程使用虛擬內存中的地址,由操作系統協助相關硬體,把它「轉換」成真正的物理地址。這個「轉換」,是所有問題討論的關鍵。
有了這樣的抽像,一個程序,就可以使用比真實物理地址大得多的地址空間。(拆東牆,補西牆,銀行也是這樣子做的),甚至多個進程可以使用相同的地址。不奇怪,因為轉換後的物理地址並非相同的。
——可以把連接後的程序反編譯看一下,發現連接器已經為程序分配了一個地址,例如,要調用某個函數A,代碼不是call A,而是call 0x0811111111 ,也就是說,函數A的地址已經被定下來了。沒有這樣的「轉換」,沒有虛擬地址的概念,這樣做是根本行不通的。
打住了,這個問題再說下去,就收不住了。
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Intel為了兼容,將遠古時代的段式內存管理方式保留了下來。邏輯地址指的是機器語言指令中,用來指定一個操作數或者是一條指令的地址。以上例,我們說的連接器為A分配的0x08111111這個地址就是邏輯地址。
——不過不好意思,這樣說,好像又違背了Intel中段式管理中,對邏輯地址要求,「一個邏輯地址,是由一個段標識符加上一個指定段內相對地址的偏移量,表示為 [段標識符:段內偏移量],也就是說,上例中那個0x08111111,應該表示為[A的代碼段標識符: 0x08111111],這樣,才完整一些」
線性地址(linear address)或也叫虛擬地址(virtual address)
跟邏輯地址類似,它也是一個不真實的地址,如果邏輯地址是對應的硬體平台段式管理轉換前地址的話,那麼線性地址則對應了硬體頁式內存的轉換前地址。
-------------------------------------------------------------
CPU將一個虛擬內存空間中的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需要進行兩步:首先將給定一個邏輯地址(其實是段內偏移量,這個一定要理解!!!),CPU要利用其段式內存管理單元,先將為個邏輯地址轉換成一個線程地址,再利用其頁式內存管理單元,轉換為最終物理地址。
這樣做兩次轉換,的確是非常麻煩而且沒有必要的,因為直接可以把線性地址抽像給進程。之所以這樣冗餘,Intel完全是為了兼容而已。
2、CPU段式內存管理,邏輯地址如何轉換為線性地址
一個邏輯地址由兩部份組成,段標識符: 段內偏移量。段標識符是由一個16位長的欄位組成,稱為段選擇符。其中前13位是一個索引號。後面3位包含一些硬體細節,如圖:
最後兩位涉及許可權檢查,本貼中不包含。
索引號,或者直接理解成數組下標——那它總要對應一個數組吧,它又是什麼東東的索引呢?這個東東就是「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呵呵,段描述符具體地址描述了一個段(對於「段」這個字眼的理解,我是把它想像成,拿了一把刀,把虛擬內存,砍成若乾的截——段)。這樣,很多個段描述符,就組了一個數組,叫「段描述符表」,這樣,可以通過段標識符的前13位,直接在段描述符表中找到一個具體的段描述符,這個描述符就描述了一個段,我剛才對段的抽像不太准確,因為看看描述符裡面究竟有什麼東東——也就是它究竟是如何描述的,就理解段究竟有什麼東東了,每一個段描述符由8個位元組組成,如下圖:
這些東東很復雜,雖然可以利用一個數據結構來定義它,不過,我這里只關心一樣,就是Base欄位,它描述了一個段的開始位置的線性地址。
Intel設計的本意是,一些全局的段描述符,就放在「全局段描述符表(GDT)」中,一些局部的,例如每個進程自己的,就放在所謂的「局部段描述符表(LDT)」中。那究竟什麼時候該用GDT,什麼時候該用LDT呢?這是由段選擇符中的T1欄位表示的,=0,表示用GDT,=1表示用LDT。
GDT在內存中的地址和大小存放在CPU的gdtr控制寄存器中,而LDT則在ldtr寄存器中。
好多概念,像繞口令一樣。這張圖看起來要直觀些:
首先,給定一個完整的邏輯地址[段選擇符:段內偏移地址],
1、看段選擇符的T1=0還是1,知道當前要轉換是GDT中的段,還是LDT中的段,再根據相應寄存器,得到其地址和大小。我們就有了一個數組了。
2、拿出段選擇符中前13位,可以在這個數組中,查找到對應的段描述符,這樣,它了Base,即基地址就知道了。
3、把Base + offset,就是要轉換的線性地址了。
還是挺簡單的,對於軟體來講,原則上就需要把硬體轉換所需的信息准備好,就可以讓硬體來完成這個轉換了。OK,來看看Linux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