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片機中的晶振有什麼作用
一、晶振的作用:
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鍾源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鍾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盪器。一種是皮爾斯振盪器配置,適用於晶振和陶瓷諧振槽路。另一種為簡單的分立RC振盪器。基於晶振與陶瓷諧振槽路的振盪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較低的溫度系數。RC振盪器能夠快速啟動,成本也比較低,但通常在整個溫度和工作電源電壓范圍內精度較差,會在標稱輸出頻率的5%至50%范圍內變化。但其性能受環境條件和電路元件選擇的影響。需認真對待振盪器電路的元件選擇和線路板布局。在使用時,陶瓷諧振槽路和相應的負載電容必須根據特定的邏輯系列進行優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對放大器的選擇並不敏感,但在過驅動時很容易產生頻率漂移(甚至可能損壞)。影響振盪器工作的環境因素有:電磁干擾(EMI)、機械震動與沖擊、濕度和溫度。這些因素會增大輸出頻率的變化,增加不穩定性,並且在有些情況下,還會造成振盪器停振。上述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通過使用振盪器模塊避免。這些模塊自帶振盪器、提供低阻方波輸出,並且能夠在一定條件下保證運行。最常用的兩種類型是晶振模塊和集成RC振盪器(硅振盪器)。晶振模塊提供與分立晶振相同的精度。硅振盪器的精度要比分立RC振盪器高,多數情況下能夠提供與陶瓷諧振槽路相當的精度。
二、晶振的簡單介紹:
晶振全稱晶體振盪器是指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簡稱為晶片),石英晶體諧振器,簡稱為石英晶體或晶體、晶振;而在封裝內部添加IC組成振盪電路的晶體元件稱為晶體振盪器。其產品一般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料封裝的。
㈡ 單片機是通過什麼方式來選擇外部晶振還是內部晶振
這個要看單片機型號了。
1、有的是如果外部有晶振電路,就用外部晶振,如果外部沒有晶振電路,就自動換成內部晶振。例如IRC15W415AS。
2、有的是用下載軟體設置使用的是外部晶振還是內部晶振。例如IAP15F2K61S2。
3、有的是用控制寄存器來選擇用的是外部晶振還是內部晶振。例如C8051F350用OSCICN控制寄存器的第7位,選擇是外部還是內部晶振。
4、有的是只有內部晶振。例如STC15W204S。
5、有的是只有外部晶振。例如AT89C2051。
望採納。。。。。。
㈢ 單片機內部晶振與外部晶振的區別
一、連接方式不同
1、內部晶振:由 C1 與 L1 構成的串聯共振。
2、外部晶振:由 C0、C1 與 L1 構成的並聯共振。
二、特點不同
1、內部晶振:會振盪在它的一個諧波頻率上,此諧波頻率是基頻的整數倍。 只使用奇數次諧波,例如 3 倍、 5 倍、與 7 倍的泛音晶體。
2、外部晶振:外部電路上的電容會把電路的振盪頻率拉低一些。在設計石英晶體振盪電路時,也應令電路上的雜散電容與外加電容合計値與晶體廠商使用的負載電容值相同。
三、振動頻率不同
1、內部晶振:頻率在 30 MHz 以上(到 200 MHz)的石英晶體。
2、外部晶振:頻率在 30 MHz 以下的石英晶體。
㈣ 單片機中的晶振是什麼
晶振是石英振盪器的簡稱,它是時鍾電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顯卡、網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準頻率,它就像個標尺,工作頻率不穩定會造成相關設備工作頻率不穩定,自然容易出現問題。晶振還有個作用是在電路產生震盪電流,發出時鍾信號。
不懂的多在網上搜搜。。
㈤ 單片機中時鍾、晶振分別是起什麼作用的
晶振用來提供時鍾頻率,時鍾頻率決定了單片機執行的快慢。沒有晶振,就沒有時鍾周期,沒有時鍾周期,就無法執行程序代碼,單片機就無法工作。
單片機工作時,是一條一條地從RoM中取指令,然後一步一步地執行。單片機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稱之為一個機器周期,這是一個時間基準。一個機器周期包括12個時鍾周期。如果一個單片機選擇了12MHz晶振,它的時鍾周期是1/12us, 它的一個機器周期是12X (1/12)us,也就是1us。
(5)單片機內部晶振擴展閱讀
每個單片機系統里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體震盪器,在單片機系統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結合單片機內部的電路,產生單片機所必須的時鍾頻率,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時鍾頻率越高,那單片機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鍾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
㈥ 單片機使用內部晶振時晶振有什麼作用
因為外部晶振穩定,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影響比內部振盪器小,精度比較高。而且當設計需要降低功耗時,比如說攜帶型儀表等,就需要外設晶振,因為內部振盪器不能根據需要停止,而外部晶振可以適時停止,從而進入休眠狀態,降低功耗
㈦ 單片機上為什有兩個晶振,分別的作用是什麼
在某些單片機應用中,可能存在兩個晶振,分別稱為系統時鍾晶振和外設時鍾晶振。這是因為在單片機中,不同的模塊可能需要慶察不同的時鍾頻率來運行,因此需要使用多個晶振以滿足這些需要。
系統時鍾晶振是單片機內部系統的主時鍾源,它負責控制整個系統的時鍾頻率。這個晶振的頻率一般比較高,通常在幾十MHz到幾百MHz不等。它和CPU以及各種匯流排之間相互配合,從而協同工作。
外設時鍾晶振則通常敏差巧用於單片機的內部外設模塊,如定時器、計數器、串口等,這些模塊可能需要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或者控制。使用外設時鍾晶振,可以讓這些外設模塊在獨立的時鍾頻率下運行,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一般來說,外設時鍾晶振的頻率比較低,橋鍵通常在幾十kHz到幾十MHz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單片機內部採用不同的電路處理不同的任務,因此外設時鍾晶振和系統時鍾晶振的頻率不應相同,否則系統可能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