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件android中的命令移植到linux開發板上,想使用android中的一些命令,方便開發,比如logcat命令
本文用《Android深度探索(卷1):HAL與驅動開發》的隨書源代碼為例詳細說明如何配置Android驅動開發和測試環境,並且如何使用源代碼中的build.sh腳本文件在各種平台(UbuntuLinux、Android模擬器和S3C6410開發板)上編譯、安裝和測試Linux驅動。
建議讀者使用UbuntuLinux12.04或更高版本實驗本文的方法。
最好用root賬號登錄Linux。
一、安裝交叉編譯器
如果只是在UbuntuLinux上測試Linux驅動就不需要安裝交叉編譯器了,但要在Android模擬器或S3C6410開發板上進行測試,就必須安裝交叉編譯器。
首先下載交叉編譯器(分卷壓縮)
下載後解壓,會發現有兩個tgz文件,可以將這兩個文件放到/root/compilers目錄中,在Linux終端進入該目錄,執行如下命令安裝交叉編譯器。
[plain]viewplain
#tarzxvfarm-linux-gcc-4.3.2.tgz-C/
#tarjxvfarm-none-linux-gnueabi-arm-2008q3-72-for-linux.tar.bz2-C/
二、編譯和測試Linux內核
這里的Linux內核有兩個,一個是goldfish,也就是Android模擬器使用的Linux內核、另外一個是S3C6410開發板使用的Linux內核(Linux2.6.36)。
讀者首先要下載這兩個Linux內核。
Android模擬器用的Linux內核源代碼(分卷壓縮)
用於S3C6410開發板的Linux內核源代碼(分卷壓縮)
分卷1
分卷2
由於隨書代碼中的word_count驅動已經在goldfish和linux2.6.36中分別建立了符號鏈接,以便在編譯linux內核時同時也會編譯word_count驅動,所以linux內核與源代碼目錄應與作者機器上的目錄相同。
也就是兩個linux內核目錄與源代碼目錄如下:
linux內核目錄
/root/kernel/goldfish
/root/kernel/linux_kernel_2.6.36
源代碼目錄
/root/drivers
注意/root/drivers目錄下就直接是每一章的源代碼了,例如/root/drivers/ch
06、/root/drivers/ch07
現在需要將/usr/local/arm/arm-none-linux-gnueabi/bin路徑加到Linux的PATH環境變數中(不會加的上網查,這是Linux的基本功)
最後進入/root/compilers/goldfish目錄,執行make命令編譯linux內核,如果完全編譯,大概20分鍾左右。
編譯完成後,會在/root/kernel/goldfish/arch/arm/boot目錄中生成一個zImage文件,代碼1.7MB,這就是用於Android模擬器的Linux內核文件。
三、編譯Linux驅動
現在來編譯隨書光碟的驅動程序,這里以word_count驅動為例。
在Linux終端進入/root/drivers/ch06/word_count目錄。
先別忙著編譯。
首先要設置打開/root/drivers/common.sh文件,修改第一行UBUNTU_KERNEL_PATH變數值為自己機器上安裝的UbuntuLinux內核路徑,只要執行「ls/usr/src」命令即可查看當前機器可用的linux內核。
❷ 「干貨」嵌入式Linux系統移植的四大步驟(上)
在學習系統移植的相關知識,在學習和調試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也解決了很多問題,但總是對於我們的開發結果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糾其原因,主要對於我們的開發環境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有時候幾個簡單的命令就可以完成非常復雜的功能,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如果沒有去追問,只是機械地完成,並且看到實驗效果,這樣做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掌握系統移植的本質。
在做每一個步驟的時候, 首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再問問自己正在做什麼? 搞明白這幾個問題,我覺得就差不多了,以後不管更換什麼平台,什麼晶元,什麼開發環境,你都不會迷糊,很快就會上手。對於嵌入式的學習方法,我個人方法就是:從宏觀上把握(解決為什麼的問題),微觀上研究(解決正在做什麼的問題),下面以自己學習的arm-cortex_a8開發板為目標,介紹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
嵌入式Linux系統移植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
一、搭建交叉開發環境
二、bootloader的選擇和移植
三、kernel的配置、編譯、和移植
四、根文件系統的製作
第一部分:搭建交叉開發環境
先介紹第一分部的內容:搭建交叉開發環境,首先必須得思考兩個問題,什麼是交叉環境? 為什麼需要搭建交叉環境?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在嵌入式開發中,交叉開發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開發的第一個環節就是搭建環境,第一步不能完成,後面的步驟從無談起,這里所說的交叉開發環境主要指的是:在開發主機上(通常是我的pc機)開發出能夠在目標機(通常是我們的開發板)上運行的程序。嵌入式比較特殊的是不能在目標機上開發程序(狹義上來說),因為對於一個原始的開發板,在沒有任何程序的情況下它根本都跑不起來,為了讓它能夠跑起來,我們還必須要藉助pc機進行燒錄程序等相關工作,開發板才能跑起來,這里的pc機就是我們說的開發主機,想想如果沒有開發主機,我們的目標機基本上就是無法開發,這也就是電子行業的一句名言:搞電子,說白了,就是玩電腦!
然後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需要交叉開發環境?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 1: 嵌入式系統的硬體資源有很多限制,比如cpu主頻相對較低,內存容量較小等,想想讓幾百MHZ主頻的MCU去編譯一個Linux kernel會讓我們等的不耐煩,相對來說,pc機的速度更快,硬體資源更加豐富,因此利用pc機進行開發會提高開發效率。
原因2: 嵌入式系統MCU體系結構和指令集不同,因此需要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進行編譯,這樣編譯的目標程序才能夠在相應的平台上比如:ARM、MIPS、 POWEPC上正常運行。
交叉開發環境的硬體組成主要由以下幾大部分 :
1.開發主機
2.目標機(開發板)
3.二者的鏈接介質,常用的主要有3種方式:(1)串口線 (2)USB線 (3)網線
對應的硬體介質,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軟體「介質」支持:
1.對於串口,通常用的有串口調試助手,putty工具等,工具很多,功能都差不多,會用一兩款就可以;
2.對於USB線,當然必須要有USB的驅動才可以,一般晶元公司會提供,比如對於三星的晶元,USB下載主要由DNW軟體來完成;
3.對於網線,則必須要有網路協議支持才可以, 常用的服務主要兩個
第一:tftp服務:
主要用於實現文件的下載,比如開發調試的過程中,主要用tftp把要測試的bootloader、kernel和文件系統直接下載到內存中運行,而不需要預先燒錄到Flash晶元中,一方面,在測試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頻繁的下載,如果每次把這些要測試的文件都燒錄到Flash中然後再運行也可以,但是缺點是:過程比較麻煩,而且Flash的擦寫次數是有限的;另外一方面:測試的目的就是把這些目標文件載入到內存中直接運行就可以了,而tftp就剛好能夠實現這樣的功能,因此,更沒有必要把這些文件都燒錄到Flash中去。
第二: nfs服務:
主要用於實現網路文件的掛載,實際上是實現網路文件的共享,在開發的過程中,通常在系統移植的最後一步會製作文件系統,那麼這是可以把製作好的文件系統放置在我們開發主機PC的相應位置,開發板通過nfs服務進行掛載,從而測試我們製作的文件系統是否正確,在整個過程中並不需要把文件系統燒錄到Flash中去,而且掛載是自動進行掛載的,bootload啟動後,kernel運行起來後會根據我們設置的啟動參數進行自動掛載,因此,對於開發測試來講,這種方式非常的方便,能夠提高開發效率。
另外,還有一個名字叫 samba 的服務也比較重要,主要用於文件的共享,這里說的共享和nfs的文件共享不是同一個概念,nfs的共享是實現網路文件的共享,而samba實現的是開發主機上 Windows主機和Linux虛擬機之間的文件共享,是一種跨平台的文件共享 ,方便的實現文件的傳輸。
以上這幾種開發的工具在嵌入式開發中是必備的工具,對於嵌入式開發的效率提高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因此,要對這幾個工具熟練使用,這樣你的開發效率會提高很多。等測試完成以後,就會把相應的目標文件燒錄到Flash中去,也就是等發布產品的時候才做的事情,因此對於開發人員來說,所有的工作永遠是測試。
通過前面的工作,我們已經准備好了交叉開發環境的硬體部分和一部分軟體,最後還缺少交叉編譯器,讀者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要用交叉編譯器?前面已經講過,交叉開發環境必然會用到交叉編譯工具,通俗地講就是在一種平台上編譯出能運行在體系結構不同的另一種平台上的程序,開發主機PC平台(X86 CPU)上編譯出能運行在以ARM為內核的CPU平台上的程序,編譯得到的程序在X86 CPU平台上是不能運行的,必須放到ARM CPU平台上才能運行,雖然兩個平台用的都是Linux系統。相對於交叉編譯,平常做的編譯叫本地編譯,也就是在當前平台編譯,編譯得到的程序也是在本地執行。用來編譯這種跨平台程序的編譯器就叫交叉編譯器,相對來說,用來做本地編譯的工具就叫本地編譯器。所以要生成在目標機上運行的程序,必須要用交叉編譯工具鏈來完成。
這里又有一個問題,不就是一個交叉編譯工具嗎?為什麼又叫交叉工具鏈呢?原因很簡單,程序不能光編譯一下就可以運行,還得進行匯編和鏈接等過程,同時還需要進行調試,對於一個很大工程,還需要進行工程管理等等,所以,這里 說的交叉編譯工具是一個由 編譯器、連接器和解釋器 組成的綜合開發環境,交叉編譯工具鏈主要由binutils(主要包括匯編程序as和鏈接程序ld)、gcc(為GNU系統提供C編譯器)和glibc(一些基本的C函數和其他函數的定義) 3個部分組成。有時為了減小libc庫的大小,也可以用別的 c 庫來代替 glibc,例如 uClibc、dietlibc 和 newlib。
那麼,如何得到一個交叉工具鏈呢?是從網上下載一個「程序」然後安裝就可以使用了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交叉工具鏈顧名思義就是在PC機上編譯出能夠在我們目標開發平台比如ARM上運行的程序,這里就又有一個問題了,我們的ARM處理器型號非常多,難道有專門針對我們某一款的交叉工具鏈嗎?若果有的話,可以想一想,這么多處理器平台,每個平台專門定製一個交叉工具鏈放在網路上,然後供大家去下載,想想可能需要找很久才能找到適合你的編譯器,顯然這種做法不太合理,且浪費資源!因此,要得到一個交叉工具鏈,就像我們移植一個Linux內核一樣,我們只關心我們需要的東西,編譯我們需要的東西在我們的平台上運行,不需要的東西我們不選擇不編譯,所以,交叉工具鏈的製作方法和系統移植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說,交叉開發工具是一個支持很多平台的工具集的集合(類似於Linux源碼),然後我們只需從這些工具集中找出跟我們平台相關的工具就行了,那麼如何才能找到跟我們的平台相關的工具,這就是涉及到一個如何製作交叉工具鏈的問題了。
通常構建交叉工具鏈有如下三種方法:
方法一 : 分步編譯和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所需要的庫和源代碼,最終生成交叉編譯工具鏈。該方法相對比較困難,適合想深入學習構建交叉工具鏈的讀者。如果只是想使用交叉工具鏈,建議使用下列的方法二構建交叉工具鏈。
方法二: 通過Crosstool-ng腳本工具來實現一次編譯,生成交叉編譯工具鏈,該方法相對於方法一要簡單許多,並且出錯的機會也非常少,建議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該方法構建交叉編譯工具鏈。
方法三 : 直接通過網上下載已經製作好的交叉編譯工具鏈。該方法的優點不用多說,當然是簡單省事,但與此同時該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局限性太大,因為畢竟是別人構建好的,也就是固定的,沒有靈活性,所以構建所用的庫以及編譯器的版本也許並不適合你要編譯的程序,同時也許會在使用時出現許多莫名其妙的錯誤,建議讀者慎用此方法。
crosstool-ng是一個腳本工具,可以製作出適合不同平台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在進行製作之前要安裝一下軟體:
$ sudo apt-get install g++ libncurses5-dev bison flex texinfo automake libtool patch gcj cvs cvsd gawk
crosstool腳本工具可以在http://ymorin.is-a-geek.org/projects/crosstool下載到本地,然後解壓,接下來就是進行安裝配置了,這個配置優點類似內核的配置。主要的過程有以下幾點:
1. 設定源碼包路徑和交叉編譯器的安裝路徑
2. 修改交叉編譯器針對的構架
3. 增加編譯時的並行進程數,以增加運行效率,加快編譯,因為這個編譯會比較慢。
4. 關閉JAVA編譯器 ,減少編譯時間
5. 編譯
6. 添加環境變數
7. 刷新環境變數。
8. 測試交叉工具鏈
到此,嵌入式Linux系統移植四大部分的第一部分工作全部完成,接下來可以進行後續的開發了。
第二部分:bootloader的選擇和移植
01 Boot Loader 概念
就是在操作系統內核運行之前運行的一段小程序。通過這段小程序,我們可以初始化硬體設備、建立內存空間的映射圖,從而將系統的軟硬體環境帶到一個合適的狀態,以便為最終調用操作系統內核准備好正確的環境,他就是所謂的引導載入程序(Boot Loader)。
02 為什麼系統移植之前要先移植BootLoader?
BootLoader的任務是引導操作系統,所謂引導操作系統,就是啟動內核,讓內核運行就是把內核載入到內存RAM中去運行,那先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誰把內核搬到內存中去運行?第二個問題:我們說的內存是SDRAM,大家都知道,這種內存和SRAM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SRAM只要系統上電就可以運行,而SDRAM需要軟體進行初始化才能運行,那麼在把內核搬運到內存運行之前必須要先初始化內存吧,那麼內存是由誰來初始化的呢?其實這兩件事情都是由bootloader來乾的,目的是為內核的運行准備好軟硬體環境,沒有bootloadr我們的系統當然不能跑起來。
03 bootloader的分類
首先更正一個錯誤的說法,很多人說bootloader就是U-boot,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確切來說是u-boot是bootloader的一種。也就是說bootloader具有很多種類,
由上圖可以看出,不同的bootloader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圍,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有一個叫U-Boot的bootloader,是一個通用的引導程序,而且同時支持X86、ARM和PowerPC等多種處理器架構。U-Boot,全稱 Universal Boot Loader,是遵循GPL條款的開放源碼項目,是由德國DENX小組開發的用於多種嵌入式CPU的bootloader程序,對於Linux的開發,德國的u-boot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是開源的。
u-boot具有以下特點:
① 開放源碼;
② 支持多種嵌入式操作系統內核,如Linux、NetBSD, VxWorks, QNX, RTEMS, ARTOS, LynxOS;
③ 支持多個處理器系列,如PowerPC、ARM、x86、MIPS、XScale;
④ 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⑤ 高度靈活的功能設置,適合U-Boot調試、操作系統不同引導要求、產品發布等;
⑥ 豐富的設備驅動源碼,如串口、乙太網、SDRAM、FLASH、LCD、NVRAM、EEPROM、RTC、鍵盤等;
⑦ 較為豐富的開發調試文檔與強大的網路技術支持;
其實,把u-boot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小型的操作系統。
04 u-boot的目錄結構
* board 目標板相關文件,主要包含SDRAM、FLASH驅動;
* common 獨立於處理器體系結構的通用代碼,如內存大小探測與故障檢測;
* cpu 與處理器相關的文件。如mpc8xx子目錄下含串口、網口、LCD驅動及中斷初始化等文件;
* driver 通用設備驅動,如CFI FLASH驅動(目前對INTEL FLASH支持較好)
* doc U-Boot的說明文檔;
* examples可在U-Boot下運行的示常式序;如hello_world.c,timer.c;
* include U-Boot頭文件;尤其configs子目錄下與目標板相關的配置頭文件是移植過程中經常要修改的文件;
* lib_xxx 處理器體系相關的文件,如lib_ppc, lib_arm目錄分別包含與PowerPC、ARM體系結構相關的文件;
* net 與網路功能相關的文件目錄,如bootp,nfs,tftp;
* post 上電自檢文件目錄。尚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 rtc RTC驅動程序;
* tools 用於創建U-Boot S-RECORD和BIN鏡像文件的工具;
05 u-boot的工作模式
U-Boot的工作模式有 啟動載入模式和下載模式 。啟動載入模式是Bootloader的正常工作模式,嵌入式產品發布時,Bootloader必須工作在這種模式下,Bootloader將嵌入式操作系統從FLASH中載入到SDRAM中運行,整個過程是自動的。 下載模式 就是Bootloader通過某些通信手段將內核映像或根文件系統映像等從PC機中下載到目標板的SDRAM中運行,用戶可以利用Bootloader提供的一些令介面來完成自己想要的操作,這種模式主要用於測試和開發。
06 u-boot的啟動過程
大多數BootLoader都分為stage1和stage2兩大部分,U-boot也不例外。依賴於cpu體系結構的代碼(如設備初始化代碼等)通常都放在stage1且可以用匯編語言來實現,而stage2則通常用C語言來實現,這樣可以實現復雜的功能,而且有更好的可讀性和移植性。
1、 stage1(start.s代碼結構)
U-boot的stage1代碼通常放在start.s文件中,它用匯編語言寫成,其主要代碼部分如下:
(1) 定義入口。由於一個可執行的image必須有一個入口點,並且只能有一個全局入口,通常這個入口放在rom(Flash)的0x0地址,因此,必須通知編譯器以使其知道這個入口,該工作可通過修改連接器腳本來完成。
(2)設置異常向量(exception vector)。
(3)設置CPU的速度、時鍾頻率及中斷控制寄存器。
(4)初始化內存控制器 。
(5)將rom中的程序復制到ram中。
(6)初始化堆棧 。
(7)轉到ram中執行,該工作可使用指令ldrpc來完成。
2、 stage2(C語言代碼部分)
lib_arm/board.c中的start armboot是C語言開始的函數,也是整個啟動代碼中C語言的主函數,同時還是整個u-boot(armboot)的主函數,該函數主要完成如下操作:
(1)調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數。
(2)初始化flash設備。
(3)初始化系統內存分配函數。
(4)如果目標系統擁有nand設備,則初始化nand設備。
(5)如果目標系統有顯示設備,則初始化該類設備。
(6)初始化相關網路設備,填寫ip,c地址等。
(7)進入命令循環(即整個boot的工作循環),接受用戶從串口輸入的命令,然後進行相應的工作。
07 基於cortex-a8的s5pc100bootloader啟動過程分析
s5pc100支持兩種啟動方式,分別為USB啟動方式和NandFlash啟動方式:
1. S5PC100 USB啟動過程
[1] A8 reset, 執行iROM中的程序
[2] iROM中的程序根據S5PC100的配置管腳(SW1開關4,撥到4對面),判斷從哪裡啟動(USB)
[3] iROM中的程序會初始化USB,然後等待PC機下載程序
[4] 利用DNW程序,從PC機下載SDRAM的初始化程序到iRAM中運行,初始化SDRAM
[5] SDRAM初始化完畢,iROM中的程序繼續接管A8, 然後等待PC下載程序(BootLoader)
[6] PC利用DNW下載BootLoader到SDRAM
[7] 在SDRAM中運行BootLoader
2. S5PC100 Nandflash啟動過程
[1] A8 reset, 執行IROM中的程序
[2] iROM中的程序根據S5PC100的配置管腳(SW1開關4,撥到靠4那邊),判斷從哪裡啟動(Nandflash)
[3] iROM中的程序驅動Nandflash
[4] iROM中的程序會拷貝Nandflash前16k到iRAM
[5] 前16k的程序(BootLoader前半部分)初始化SDRAM,然後拷貝完整的BootLoader到SDRAM並運行
[6] BootLoader拷貝內核到SDRAM,並運行它
[7] 內核運行起來後,掛載rootfs,並且運行系統初始化腳本
08 u-boot移植(基於cortex_a8的s5pc100為例)
1.建立自己的平台
(1).下載源碼包2010.03版本,比較穩定
(2).解壓後添加我們自己的平台信息,以smdkc100為參考版,移植自己s5pc100的開發板
(3).修改相應目錄的文件名,和相應目錄的Makefile,指定交叉工具鏈。
(4).編譯
(5).針對我們的平台進行相應的移植,主要包括修改SDRAM的運行地址,從0x20000000
(6).「開關」相應的宏定義
(7).添加Nand和網卡的驅動代碼
(8).優化go命令
(9).重新編譯 make distclean(徹底刪除中間文件和配置文件) make s5pc100_config(配置我們的開發板) make(編譯出我們的u-boot.bin鏡像文件)
(10).設置環境變數,即啟動參數,把編譯好的u-boot下載到內存中運行,過程如下:
1. 配置開發板網路
ip地址配置:
$setenv ipaddr 192.168.0.6 配置ip地址到內存的環境變數
$saveenv 保存環境變數的值到nandflash的參數區
網路測試:
在開發開發板上ping虛擬機:
$ ping 192.168.0.157(虛擬機的ip地址)
如果網路測試失敗,從下面幾個方面檢查網路:
1. 網線連接好
2. 開發板和虛擬機的ip地址是否配置在同一個網段
3. 虛擬機網路一定要採用橋接(VM--Setting-->option)
4. 連接開發板時,虛擬機需要設置成 靜態ip地址
2. 在開發板上,配置tftp伺服器(虛擬機)的ip地址
$setenv serverip 192.168.0.157(虛擬機的ip地址)
$saveenv
3. 拷貝u-boot.bin到/tftpboot(虛擬機上的目錄)
4. 通過tftp下載u-boot.bin到開發板內存
$ tftp 20008000(內存地址即可) u-boot.bin(要下載的文件名)
如果上面的命令無法正常下載:
1. serverip配置是否正確
2. tftp服務啟動失敗,重啟tftp服務
#sudo service tftpd-hpa restart
5. 燒寫u-boot.bin到nandflash的0地址
$nand erase 0(起始地址) 40000(大小) 擦出nandflash 0 - 256k的區域
$nand write 20008000((緩存u-boot.bin的內存地址) 0(nandflash上u-boot的位置) 40000(燒寫大小)
6. 切換開發板的啟動方式到nandflash
1. 關閉開發板
2. 把SW1的開關4撥到4的那邊
3. 啟動開發板,它就從nandflash啟動
❸ 如何手動移植linux系統到迅為4412
方法/步驟
1
首先連接好 iTOP-4412 開發板的調試串口到 pc 上,在 pc 的 windows 系統下打開串口
調試工具。開發板上電,在串口調試工具里按任意 pc 鍵盤的任意按鍵使開發板進入 uboot 命令行模式,如下圖所示:
2
然後在 uboot 輸入分區命令:「fdisk -c 0 1024 300 300」,如下圖所示:
3
上面圖片里的命令是把 emmc分區,其中的 1024 是 linux 的存儲空間,單位是 MB,也
就是 1G。如果想分配更大的空間修改這個值即可。
執行完上面的命令,如下圖所示:
END
方法/步驟2
1
然後在 uboot 命令行分別輸入下面的命令,格式化分區:
fatformat mmc 0:1
ext3format mmc 0:2
ext3format mmc 0:3
ext3format mmc 0:4
至此 EMMC的分區已經只做好了,下面我們開始製作 linux 文件系統,拷貝光碟
「linux/root_xxxxxxxx.tar.gz」(xxxxxxxx 是版本日期,)到 Ubuntu 虛擬機上,例如我這
里拷貝到了「/home/topeet/linux」目錄,如下圖所示:
2
然後使用「tar -xvf root_20140912.tar.gz」命令解壓 linux 文件系統,如下圖所示:
3
解壓完成後,輸入「ls」命令,可以看到生成了」root「文件夾
❹ linux內核移植的一般步驟
#include <reg52.h>
sbit K1=P3^1;
sbit K2=P3^0;
void dealy(int k)
{
int i,j;
for(i=k;i>0;i--)
for(j=110;j>0;j--);
}
void main()
{
int a=0xff;
if(K1==0)
{
dealy(500);
if(K1==0)
{
while(!(K2==0))
{
P2=a;
a=a>>1;
dealy(1000);
if(a==0x00)
{
P2=0x00;
dealy(1000);
a=0xff;
}
}
P2=0xff;
}
}
}
❺ 如何將LINUX系統移植到路由器上面需要哪些工具進行開發
Openwrt 官方正式的發行版是已編譯好了的映像文件(後綴名bin或trx、trx2),此映像文件可從Openwrt官方網站的下載頁面中輕松獲取到,連接地址為 OpenWrt官方網站。這些編譯好的映像文件是基於默認的配置設置,且只針對受支持的平台或設備的。因此,為什麼要打造一個自己的映像文件,理由有以下四點:
您想擁有一個個性化的配置OpenWrt(彰顯個性,在朋友圈子裡顯擺顯擺,開個玩笑);
您想在實驗性的平台上測試OpenWrt;
您參與測試或參與開發OpenWrt的工作;
或者,最簡單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自己的Openwrt為最新版本;
若想實現上述目的,其實很簡單,按下述文字即可成功編譯出一個您的Openwrt來。
准備工作
在開始編譯Openwrt之前需要您做些准備工作;與其他編譯過程一樣,類似的編譯工具和編譯環境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構建OpenWrt映像的系統平台,簡單說就是准備一個操作系統(比如Ubuntu、Debian等);
確保安裝了所需的依賴關系庫, (在debian系統中就是安裝各種需要的軟體包)
OpenWrt源代碼副本
首先, 開機登陸到支持編譯Openwrt的操作系統(廢話了)。實體機或者虛擬機(Vmware 或者 Qemu)里的操作系統都行,這里推薦使用Linux系統。 bsd和mac osx系統也可以編,但不推薦,且未驗證是否可編譯成功。下文假定您使用的是Debian操作系統,使用 apt-get 來管理包. 替代的選擇是 Ubuntu (分支 Kubuntu, Xubuntu 等即可)。
第二步, 就是安裝所需要的各種軟體包, 包括編譯器,解壓工具,特定的庫等. 這些工作可以簡單的通過鍵入以下命令 (通常需要root 或者是 sudo 許可權),以root許可權安裝下列軟體包(可能並不完整,會有提示,提示缺少即裝就可以了):
❻ 如何將lcd驅動移植到linux內核中
本移植主要參考友善之臂移植手冊完成,做個筆記以備不時之需
Linux-2.6.32 內核LCD驅動移植
使用環境:fedora9
交叉編譯工具鏈:arm-linux-gcc-4.4.3
內核源碼來源:https://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2.6/
內核存放目錄:/opt/mymini2440/linux-2.6.32
一、LCD背光碟機動移植
在、opt/mymini2440/linux-2.6.32/drivers/video/目錄下添加背光碟機動程序mini2440_backlight.c,內容如下:
//以下頭文件可能並不是每一個都必須的,但多餘的並不會影響驅動程序的內容
#include <linux/errno.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le.h>
#include <linux/slab.h>
#include <linux/input.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serio.h>
#include <linux/delay.h>
#include <linux/clk.h>
#include <linux/miscdevice.h>
#include <linux/gpio.h>
#include <asm/io.h>
#include <asm/irq.h>
#include <asm/uaccess.h>
#include <mach/regs-clock.h>
#include <plat/regs-timer.h>
#include <mach/regs-gpio.h>
#include <linux/cdev.h>
#undef DEBUG
//#define DEBUG
#ifdef DEBUG
#define DPRINTK(x...) {printk(__FUNCTION__"(%d): ",__LINE__);printk(##x);}
#else
#define DPRINTK(x...) (void)(0)
#endif
//定義背光碟機動的名稱為backligh,將會出現在/dev/backlight
#define DEVICE_NAME "backlight"
//定義背光變數bl_state,以記錄背光的開關狀態
static unsigned int bl_state;
//設置背光開關的函數,主要是翻轉背光變數bl_state
static inline void set_bl(int state)
{
bl_state = !!state; //翻轉bl_state 變數
s3c2410_gpio_setpin(S3C2410_GPG(4), bl_state); //把結果寫入背光所用的寄存器GPG4
}
//獲取背光狀態
static inline unsigned int get_bl(void)
{
return bl_state;
}
//從應用程序讀取參數,並傳遞到內核中
static ssize_t dev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 ppos)
{
unsigned char ch;
int ret;
if (count == 0) {
return count;
}
//使用_from_user 函數從用戶層/應用層讀取參數
ret = _from_user(&ch, buffer, sizeof ch) ? -EFAULT : 0;
if (ret) {
return ret;
}
ch &= 0x01; //判斷奇數還是偶數
set_bl(ch); //設置背光狀態
return count;
}
//把內核參數傳遞給用戶層/應用層的讀函數
static ssize_t dev_read(struct file *filp, cha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int ret;
unsigned char str[] = {'0', '1' };
if (count == 0) {
return 0;
}
//使用_to_user 函數把內核參數傳遞到用戶層/應用層
ret = _to_user(buffer, str + get_bl(), sizeof(unsigned char) ) ? -EFAULT : 0;
if (ret) {
return ret;
}
return sizeof(unsigned char);
}
//設備操作集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dev_fops = {
owner: THIS_MODULE,
read:dev_read,
write: dev_write,
};
static struct miscdevice misc = {
.minor = MISC_DYNAMIC_MINOR,
.name = DEVICE_NAME,
.fops = &dev_fops,
};
//設備初始化,內核啟動時就有效
static int __init dev_init(void)
{
int ret;
ret = misc_register(&misc);
printk (DEVICE_NAME"\tinitialized\n");
//初始化背光所用的埠GPG4 為輸出
s3c2410_gpio_cfgpin(S3C2410_GPG(4), S3C2410_GPIO_OUTPUT);
//啟動內核時打開背光
set_bl(1);
return ret;
}
static void __exit dev_exit(void)
{
misc_deregister(&misc);
}
mole_init(dev_init); //注冊背光碟機動模塊
mole_exit(dev_exit); //卸載背光碟機動模塊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FriendlyARM Inc.");
在/opt/mymini2440/linux-2.6.32/drivers/video/目錄項的菜單文件Kconfig中添加LCD背光碟機動配置菜單如下:
config FB_S3C2410_DEBUG
bool "S3C2410 lcd debug messages"
depends on FB_S3C2410
help
Turn on debugging messages. Note that you can set/unset at run time
through sysfs
config BACKLIGHT_MINI2440
tristate "Backlight support for mini2440 from FriendlyARM"
depends on MACH_MINI2440 && FB_S3C2410
help
backlight driver for MINI2440 from FriendlyARM
config FB_SM501
tristate "Silicon Motion SM501 framebuffer support"
在/opt/mymini2440/linux-2.6.32/drivers/video/Makefile中添加背光碟機動目標文件
# the test framebuffer is last
obj-$(CONFIG_FB_VIRTUAL) += vfb.o
#video output switch sysfs driver
obj-$(CONFIG_VIDEO_OUTPUT_CONTROL) += output.o
obj-$(CONFIG_BACKLIGHT_MINI2440) += mini2440_backlight.o
配置內核:
Device Drivers ---> Graphics support ---> <*> 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 <*> Backlight support for mini2440 from FriendlyARM
背光碟機動移植完畢!
二、LCD驅動移植
在內核中添加各種LCD 類型的支持(我是X35的屏,也是我只需關注的部分,不過還是都添加了,X35有紅色標出)
刪除mach-mini2440.c原有代碼(本人115行-158行)
162
163 //LCD2VGA(解析度為1024x768)模塊的配置和參數設置
164 #elif defined(CONFIG_FB_S3C2410_VGA1024768)
165 #define LCD_WIDTH 1024
166 #define LCD_HEIGHT 768
167 #define LCD_PIXCLOCK 80000
168 #define LCD_RIGHT_MARGIN 15
169 #define LCD_LEFT_MARGIN 199
170 #define LCD_HSYNC_LEN 15
171 #define LCD_UPPER_MARGIN 1
172 #define LCD_LOWER_MARGIN 1
173 #define LCD_VSYNC_LEN 1
174 #define LCD_CON5 (S3C2410_LCDCON5_FRM565 | S3C2410_LCDCON5_HWSWP)
175
176 #elif defined(CONFIG_FB_S3C2410_X240320)
177 #define LCD_WIDTH 240
178 #define LCD_HEIGHT 320
179 #define LCD_PIXCLOCK 170000
180 #define LCD_RIGHT_MARGIN 25
181 #define LCD_LEFT_MARGIN 0
182 #define LCD_HSYNC_LEN 4
183 #define LCD_UPPER_MARGIN 0
184 #define LCD_LOWER_MARGIN 4
185 #define LCD_VSYNC_LEN 9
186 #define LCD_CON5 (S3C2410_LCDCON5_FRM565 | S3C2410_LCDCON5_INVVDEN | S3C2410_LCDCON5_INVVFRAME | S3C2410_LCDCON5_INVVLINE | S3C2410_LCDCON5_INVVCLK | S3C2410_LCDCON5_HWSWP )
187 #endif
188
189 #if defined (LCD_WIDTH)
190
191 static struct s3c2410fb_display mini2440_lcd_cfg __initdata = {
192 #if !defined (LCD_CON5)
193 .lcdcon5 = S3C2410_LCDCON5_FRM565 |
194 S3C2410_LCDCON5_INVVLINE |
195 S3C2410_LCDCON5_INVVFRAME |
196 S3C2410_LCDCON5_PWREN |
197 S3C2410_LCDCON5_HWSWP,
198 #else
199 .lcdcon5 = LCD_CON5,
200 #endif
201 .type = S3C2410_LCDCON1_TFT,
202 .width = LCD_WIDTH,
203 .height = LCD_HEIGHT,
204 .pixclock = LCD_PIXCLOCK,
205 .xres = LCD_WIDTH,
206 .yres = LCD_HEIGHT,
207 .bpp = 16,
208 .left_margin = LCD_LEFT_MARGIN + 1,
209 .right_margin = LCD_RIGHT_MARGIN + 1,
210 .hsync_len = LCD_HSYNC_LEN + 1,
211 .upper_margin = LCD_UPPER_MARGIN + 1,
212 .lower_margin = LCD_LOWER_MARGIN + 1,
213 .vsync_len = LCD_VSYNC_LEN + 1,
214 };
215
216 static struct s3c2410fb_mach_info mini2440_fb_info __initdata = {
217 .displays = &mini2440_lcd_cfg,
218 .num_displays = 1,
219 .default_display = 0,
220 .gpccon = 0xaa955699,
221 .gpccon_mask = 0xffc003cc,
222 .gpcup = 0x0000ffff,
223 .gpcup_mask = 0xffffffff,
224 .gpdcon = 0xaa95aaa1,
225 .gpdcon_mask = 0xffc0fff0,
226 .gpp = 0x0000faff,
227 .gpp_mask = 0xffffffff,
228 .lpcsel = 0xf82,
229 };
230
231 #endif
232
然後打開drivers/video/Kconfig,在大概1935 行加入以下配置信息:
1923 config FB_S3C2410_DEBUG
1924 bool "S3C2410 lcd debug messages"
1925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26 help
1927 Turn on debugging messages. Note that you can set/unset at run time
1928 through sysfs
1929
1930 choice
1931 prompt "LCD select"
1932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33 help
1934 S3C24x0 LCD size select
1935
1936 config FB_S3C2410_T240320
1937 boolean "3.5 inch 240X320 Toppoly LCD"
1938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39 help
1940 3.5 inch 240X320 Toppoly LCD
1941
1942 config FB_S3C2410_N240320
1943 boolean "3.5 inch 240X320 NEC LCD"
1944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45 help
1946 3.5 inch 240x320 NEC LCD
1947
1948 config FB_S3C2410_TFT640480
1949 boolean "8 inch 640X480 L80 LCD"
1950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51 help
1952 8 inch 640X480 LCD
1953
1954 config FB_S3C2410_TFT800480
1955 boolean "7 inch 800x480 TFT LCD"
1956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57 help
1958 7 inch 800x480 TFT LCD
1959
1960 config FB_S3C2410_VGA1024768
1961 boolean "VGA 1024x768"
1962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63 help
1964 VGA 1024x768
1965
1966 config FB_S3C2410_X240320
1967 boolean "3.5 inch 240X320 LCD(ACX502BMU)"
1968 depends on FB_S3C2410
1969 help
1970 3.5 inch 240X320 LCD(ACX502BMU)
1971
1972 endchoice
1973
1974 config BACKLIGHT_MINI2440
配置內核
Device Drivers ---> Graphics support ---> <*> 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 LCD select (3.5 inch 240X320 LCD(ACX502BMU)) ---> (X) 3.5 inch 240X320 LCD(ACX502BMU)
LCD驅動移植完成!!!
三、開機logo和開機信息顯示
Device Drivers ---> Graphics support ---> <*> 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 [*] Bootup logo ---> [*] Standard 16-color Linux logo (本人的24位死活不能顯示,先改成16位吧)
在文件系統rootfs/etc/inittab下作如下修改(為了在LCD上顯示列印信息):
1 ::sysinit:/etc/init.d/rcS
2 tty1::askfirst:-/bin/sh //添加
3 s3c2410_serial0::askfirst:-/bin/sh
4 ::ctrlaltdel:/sbin/reboot
5 ::shutdown:/bin/umount -a -r
6
四,編譯測試
#make zImage
#cd arch/arm/boot/
#mkimage -n 'mini2440_linux'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0x31000000 -e 0x31000040 -d zImage uImage
#chmod a+x uImage
#cp uImage /tftp/boot
設置U-BOOT參數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