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大概分幾個方面進行羅列:
Linux要包含
[cpp]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netdb.h>
#include <arpa/inet.h>
等頭文件,而windows下則是包含
[cpp]
#include <winsock.h>
。
Linux中socket為整形,Windows中為一個SOCKET。
Linux中關閉socket為close,Windows中為closesocket。
Linux中有變數socklen_t,Windows中直接為int。
因為linux中的socket與普通的fd一樣,所以可以在TCP的socket中,發送與接收數據時,直接使用read和write。而windows只能使用recv和send。
設置socet選項,比如設置socket為非阻塞的。Linux下為
[cpp]
flag = fcntl (fd, F_GETFL);
fcntl (fd, F_SETFL, flag | O_NONBLOCK);
,Windows下為
[cpp]
flag = 1;
ioctlsocket (fd, FIONBIO, (unsigned long *) &flag);
。
當非阻塞socket的TCP連接正在進行時,Linux的錯誤號為EINPROGRESS,Windows的錯誤號為WSAEWOULDBLOCK。
file
Linux下面,文件換行是"\n",而windows下面是"\r\n"。
Linux下面,目錄分隔符是"/",而windows下面是"\"。
Linux與Windows下面,均可以使用stat調用來查詢文件信息。但是,Linux只支持2G大小,而Windows只支持4G大小。為了支持更大的文件查詢,可以在Linux環境下加
_FILE_OFFSET_BITS=64定義,在Windows下面使用_stat64調用,入參為struct __stat64。
Linux中可根據stat的st_mode判斷文件類型,有S_ISREG、S_ISDIR等宏。Windows中沒有,需要自己定義相應的宏,如
[cpp]
#define S_ISREG(m) (((m) & 0170000) == (0100000))
#define S_ISDIR(m) (((m) & 0170000) == (0040000))
Linux中刪除文件是unlink,Windows中為DeleteFile。
time
Linux中,time_t結構是長整形。而windows中,time_t結構是64位的整形。如果要在windows始time_t為32位無符號整形,可以加宏定義,_USE_32BIT_TIME_T。
Linux中,sleep的單位為秒。Windows中,Sleep的單位為毫秒。即,Linux下sleep (1),在Windows環境下則需要Sleep (1000)。
Windows中的timecmp宏,不支持大於等於或者小於等於。
Windows中沒有struct timeval結構的加減宏可以使用,需要手動定義:
[cpp]
#define MICROSECONDS (1000 * 1000)
#define timeradd(t1, t2, t3) do { \
(t3)->tv_sec = (t1)->tv_sec + (t2)->tv_sec; \
(t3)->tv_usec = (t1)->tv_usec + (t2)->tv_usec % MICROSECONDS; \
if ((t1)->tv_usec + (t2)->tv_usec > MICROSECONDS) (t3)->tv_sec ++; \
} while (0)
#define timersub(t1, t2, t3) do { \
(t3)->tv_sec = (t1)->tv_sec - (t2)->tv_sec; \
(t3)->tv_usec = (t1)->tv_usec - (t2)->tv_usec; \
if ((t1)->tv_usec - (t2)->tv_usec < 0) (t3)->tv_usec --, (t3)->tv_usec += MICROSECONDS; \
} while (0)
調用進程
Linux下可以直接使用system來調用外部程序。Windows最好使用WinExec,因為WinExec可以支持是打開還是隱藏程序窗口。用WinExec的第二個入參指明,如
SW_SHOW/SW_HIDE。
雜項
Linux為srandom和random函數,Windows為srand和rand函數。
Linux為snprintf,Windows為_snprintf。
同理,Linux中的strcasecmp,Windows為_stricmp。
錯誤處理
Linux下面,通常使用全局變數errno來表示函數執行的錯誤號。Windows下要使用GetLastError ()調用來取得。
Linux環境下僅有的
這些函數或者宏,Windows中完全沒有,需要用戶手動實現。
atoll
[cpp]
long long
atoll (const char *p)
{
int minus = 0;
long long value = 0;
if (*p == '-')
{
minus ++;
p ++;
}
while (*p >= '0' && *p <= '9')
{
value *= 10;
value += *p - '0';
p ++;
}
return minus ? 0 - value : value;
}
gettimeofday
[cpp]
#if defined(_MSC_VER) || defined(_MSC_EXTENSIONS)
#define EPOCHFILETIME 11644473600000000Ui64
#else
#define EPOCHFILETIME 11644473600000000ULL
#endif
struct timezone
{
int tz_minuteswest;
int tz_dsttime;
};
int
gettimeofday (struct timeval *tv, struct timezone *tz)
{
FILETIME ft;
LARGE_INTEGER li;
__int64 t;
static int tzflag;
if (tv)
{
GetSystemTimeAsFileTime (&ft);
li.LowPart = ft.dwLowDateTime;
li.HighPart = ft.dwHighDateTime;
t = li.QuadPart; /* In 100-nanosecond intervals */
t -= EPOCHFILETIME; /* Offset to the Epoch time */
t /= 10; /* In microseconds */
tv->tv_sec = (long) (t / 1000000);
tv->tv_usec = (long) (t % 1000000);
}
if (tz)
{
if (!tzflag)
{
_tzset ();
tzflag++;
}
tz->tz_minuteswest = _timezone / 60;
tz->tz_dsttime = _daylight;
}
return 0;
}
編譯相關
當前函數,Linux用__FUNCTION__表示,Windows用__func__表示。
--------------------------------------------------------------------------------
Socket 編程 windows到Linux代碼移植遇到的問題
1)頭文件
windows下winsock.h/winsock2.h
linux下sys/socket.h
錯誤處理:errno.h
2)初始化
windows下需要用WSAStartup
linux下不需要
3)關閉socket
windows下closesocket(...)
linux下close(...)
4)類型
windows下SOCKET
linux下int
如我用到的一些宏:
#ifdef WIN32
typedef int socklen_t;
typedef int ssize_t;
#endif
#ifdef __LINUX__
typedef int SOCKET;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
typedef unsigned long DWORD;
#define FALSE 0
#define SOCKET_ERROR (-1)
#endif
5)獲取錯誤碼
windows下getlasterror()/WSAGetLastError()
linux下errno變數
6)設置非阻塞
windows下ioctlsocket()
linux下fcntl() <fcntl.h>
7)send函數最後一個參數
windows下一般設置為0
linux下最好設置為MSG_NOSIGNAL,如果不設置,在發送出錯後有可 能會導致程序退出。
8)毫秒級時間獲取
windows下GetTickCount()
linux下gettimeofday()
3、多線程
多線程: (win)process.h --〉(linux)pthread.h
_beginthread --> pthread_create
_endthread --> pthread_exit
-----------------------------------------------------------------
windows與linux平台使用的socket均繼承自Berkeley socket(rfc3493),他們都支持select I/O模型,均支持使用getaddrinfo與getnameinfo實現協議無關編程。但存在細微差別,
主要有:
頭文件及類庫。windows使用winsock2.h(需要在windows.h前包含),並要鏈接庫ws2_32.lib;linux使用netinet/in.h, netdb.h等。
windows下在使用socket之前與之後要分別使用WSAStartup與WSAClean。
關閉socket,windows使用closesocket,linux使用close。
send*與recv*函數參數之socket長度的類型,windows為int,linux為socklen_t,可預編譯指令中處理這一差異,當平台為windows時#define socklen_t unsigned int。
select函數第一個參數,windows忽略該參數,linux下該參數表示集合中socket的上限值,一般設為sockfd(需select的socket) + 1。
windows下socket函數返回值類型為SOCKET(unsigned int),其中發生錯誤時返回INVALID_SOCKET(0),linux下socket函數返回值類型int, 發生錯誤時返回-1。
另外,如果綁定本機回環地址,windows下sendto函數可以通過,linux下sendto回報錯:errno=22, Invalid arguement。一般情況下均綁定通配地址。
轉載jlins
B. Linux 進程間套接字通信(Socket)基礎知識
姓名:羅學元 學號:21181214375 學院:廣州研究院
【嵌牛導讀】Linux進程間套接字通信基礎
【嵌牛鼻子】Linux 進程間套接字及通信介紹
【嵌牛提問】Linux進程間套接字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實現通信
一、套接字(Socket)通信原理
套接字通信允許互聯的位於不同計算機上的進程之間實現通信功能。
二、套接字的屬性
套接字的特性由3個屬性確定,它們分別是:域、類型和協議。
1. 套接字的域
它指定套接字通信中使用的網路介質,最常見的套接字域是AF_INET,它指的是Internet網路。當客戶使用套接字進行跨網路的連接時,它就需要用到伺服器計算機的IP地址和埠來指定一台聯網機器上的某個特定服務,所以在使用socket作為通信的終點,伺服器應用程序必須在開始通信之前綁定一個埠,伺服器在指定的埠等待客戶的連接。
另一個域AF_UNIX表示UNIX文件系統,就是文件輸入/輸出,它的地址就是文件名。
2. 套接字類型
網際網路提供了兩種通信機制:流(stream)和數據報(datagram),因而套接字的類型也就分為流套接字和數據報套接字。我們主要看流套接字。
流套接字由類型SOCK_STREAM指定,它們是在AF_INET域中通過TCP/IP連接實現,同時也是AF_UNIX中常用的套接字類型。
流套接字提供的是一個有序、可靠、雙向位元組流的連接,因此發送的數據可以確保不會丟失、重復或亂序到達,而且它還有一定的出錯後重新發送的機制。
與流套接字相對的是由類型SOCK_DGRAM指定的數據報套接字,它不需要建立連接和維持一個連接,它們在AF_INET中通常是通過UDP/IP實現的。它對可以發送的數據的長度有限制,數據報作為一個單獨的網路消息被傳輸,它可能丟失、復制或錯亂到達,UDP不是一個可靠的協議,但是它的速度比較高,因為它並不需要總是要建立和維持一個連接。
3.套接字協議
只要底層的傳輸機制允許不止一個協議來提供要求的套接字類型,我們就可以為套接字選擇一個特定的協議。通常只需要使用默認值。
三、套接字地址
每個套接字都有其自己的地址格式,對於AF_UNIX域套接字來說,它的地址由結構sockaddr_un來描述,該結構定義在頭文件
struct sockaddr_un{
sa_family_t sun_family; //AF_UNIX,它是一個短整型
char sum_path[]; //路徑名
};
對於AF_INET域套接字來說,它的地址結構由sockaddr_in來描述,它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成員:
struct sockaddr_in{
short int sin_family; //AN_INET
unsigned short int sin_port; //埠號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IP地址
}
而in_addr被定義為:
struct in_addr{
unsigned long int s_addr;
}
四、基於流套接字的客戶/伺服器的工作流程
使用socket進行進程通信的進程採用的客戶/伺服器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呢?
1.伺服器端
首先,伺服器應用程序用系統調用socket來創建一個套接字,它是系統分配給該伺服器進程的類似文件描述符的資源,它不能與其他的進程共享。
接下來,伺服器進程會給套接字起個名字,我們使用系統調用bind來給套接字命名。然後伺服器進程就開始等待客戶連接到這個套接字。
然後,系統調用listen來創建一個隊列,並將其用於存放來自客戶的進入連接。
最後,伺服器通過系統調用accept來接受客戶的連接。它會創建一個與原有的命名套接不同的新套接字,這個套接字只用於與這個特定客戶端進行通信,而命名套接字(即原先的套接字)則被保留下來繼續處理來自其他客戶的連接。
2.客戶端
基於socket的客戶端比伺服器端簡單。同樣,客戶應用程序首先調用socket來創建一個未命名的套接字,然後講伺服器的命名套接字作為一個地址來調用connect與伺服器建立連接。
一旦連接建立,我們就可以像使用底層的文件描述符那樣用套接字來實現雙向數據的通信。
C. linux用什麼標識,描述和控制文件
Linux的文件標識符,和Windows的就是文件名不同,它相當於文件的一個指針。在linux的C語言中,除了用通用的《【C】文件讀寫問題》(點擊打開鏈)中介紹過的fopen等c語言通用操作文件以外,其Linux應用請參考《【Linux】利用C語言文件流復制單一文件),還能用文件標識符還來操作文件。這也是Linux中C語言,最底層,最原始控制文件的方式,其函數open,read,write,close已經完美地表明這一點。同時,在Linux無論是文件、設備和管道,甚至是個可操作對象對可以視作文件來對待,具體表現為都可以用這個文件標識符困歲春來操作他們。
文件標識符非常獨特,並不是指針,其變數類型就是大家非常常用的int。
至於這個東西怎麼用,具體請看如下文件讀寫程序: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文件控制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SIZE 512//緩沖區的大小
const char* FILEPATH="/tmp/file.txt";//文件目錄
int main(void) {
int fd;//文件標識符,
char *s = "被折騰的文字";
char buffer[MAXSIZE+1];//用來接字元的緩沖區
int size;//讀入的文件長度
if((fd=open(FILEPATH,O_CREAT|O_TRUNC|O_RDWR,0777))<0){
//O_CREAT如果指定文件不存在,則創建這個文件,O_EXCL如果要創建的文件已存在,則返回 -1,並且修改 errno 的值
//O_APPEND每次寫操作都寫入文件的末尾,O_TRUNC如果文件存在,並且以只寫/讀寫方式打開,則清空文件全部內容
//O_RDONLY只讀模式,O_WRONLY只寫模式,O_RDWR讀寫模式
//0777為最高許可權
perror("打開文件失敗!");
exit(1);
}
if((write(fd,s,strlen(s)))<0){
perror("寫入文件失敗!");
exit(1);
}
//lseek(fd,0,SEEK_SET);//即把文件指針移至buf文件的開始處
lseek(fd,-strlen(s),SEEK_END);//即把文件指針往從結尾處向前移動strlen(s)個字元
if((size=read(fd,buffer,MAXSIZE))<0){
perror("讀入文件失敗!");
exit(1);
}else{
buffer[size]='\0';//字元串數組封口
printf("%s\n",buffer);
}
if(close(fd)<0) {
perror("關鍵文件失敗!");
exit(1);
}
unlink(FILEPATH);//刪除文件
exit(0);
}
這個程序的一大堆頭文件,是沒辦法的,因為所用到的函數需要的基本頭文件就是這么多,但這些頭文件都是Linux的基本頭文件,能夠拿來直接用。
程序首先打開並同時利用open的參數創建一個文件,之後向這個文件,通過read函數寫入一個名為「緩沖區」buffer的字元數組,也就是字元串string的一些東西,然後,寫入完畢,因為文件操作游標將會移到文件最後,所以我們要先將其移迴文件頭,再利用write函數讀入這個文件的內容到buffer,並列印到屏幕,最後再用close關閉文件標識符與文件的連接,並利用unlink刪除這個文件,如果沒有close,unlink將不起作用,因為這個程序正在佔用這個/tmp/file.txt,無法刪除,如果要強制刪除可以考慮remove函數。
所以,上述代碼的運行結果如下圖:
最後雀橘,這個文件自然是要被刪除的了,肯定是沒有的:
上述程序很簡單,但我們更多應該關注這里文件標識符汪耐的作用。fd這個int就是文件標識符,相當於FILE *的作用,但他就是一個int。實質上,這個int非常獨特,同open函數,int fd裡面存著要被操作文件的地址,但它卻又不是int *,之後的write和read函數都要根據這個fd所指明的方向來,你可以發現write,read參數都有一個地方,填入了fd,可要求填入的,卻是一個int變數,這在windows裡面是沒有的,同時不了解文件標識符的人,看到write和read的使用可能是雲里霧里的,之後的close就更不用說了,就是清楚這個fd與被操作文件的關聯關系。
unlink函數則和文件標識符無關,需要一個文件路徑的參數。
D. linux socket 的程序如何在windows下編譯並運行
本質區別是這樣的,linux下用的是伯克利socket,windows底下用的WinSocket.
兩者其實是大同小異的,不同的地方在以下幾點:
1 頭文件不同,在linux下用到的關鍵頭文件<sys/socket.h>
windows下用到的是 <Winsock2.h>
2 socket的初始化不一樣,在windows下要有一個WSAStartup,而linux 下沒有。
3 具體的細節不一樣,linux下的c和windows下的c的一些語法有些出入,你自己找找。
下面我把windows下的socket通訊的最基本的結構給你,你對照著修改就可以了,一下的程序我調試了一下,編譯過了。
客戶端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wsaData;
int err;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if ( err != 0 ) {
return;
}
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
WSACleanup( );
return;
}
SOCKET sockClien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inet_addr("127.0.0.1");
addrSrv.sin_family=AF_INET;
addrSrv.sin_port=htons(6000);
connect(sockClient,(SOCKADDR*)&addrSrv,sizeof(SOCKADDR));
char recvBuf[100];
recv(sockClient,recvBuf,100,0);
printf("%s\n",recvBuf);
send(sockClient,"This is lisi",strlen("This is lisi")+1,0);
closesocket(sockClient);
WSACleanup();
}
伺服器端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wsaData;
int err;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if ( err != 0 ) {
return;
}
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
WSACleanup( );
return;
}
SOCKET sockSrv=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htonl(INADDR_ANY);
addrSrv.sin_family=AF_INET;
addrSrv.sin_port=htons(6000);
bind(sockSrv,(SOCKADDR*)&addrSrv,sizeof(SOCKADDR));
listen(sockSrv,5);
SOCKADDR_IN addrClient;
int len=sizeof(SOCKADDR);
while(1)
{
SOCKET sockConn=accept(sockSrv,(SOCKADDR*)&addrClient,&len);
char sendBuf[100];
sprintf(sendBuf,"來自伺服器端",
inet_ntoa(addrClient.sin_addr));
send(sockConn,sendBuf,strlen(sendBuf)+1,0);
char recvBuf[100];
recv(sockConn,recvBuf,100,0);
printf("%s\n",recvBuf);
closesocket(sockCon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