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製作linux啟動U盤
分類: 電腦/網路 >> 操作系統/系統故障
問題描述:
我有一個U盤,256M的,如和製作一個LINUX啟動U盤??
解析:
U盤做Linux的啟動盤
摘要
本文描述了如何在USB存儲設備上建立Linux啟動系統的過程。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LINUX下USB設備, Linux USB 驅動程序有三種不同的 USB 主控制器選項,這是因為在主板和 PCI 卡上有三種不同類型的 USB 晶元。"EHCI"驅動程序設計成為實現新的高速 USB 2.0 協議的晶元提供支持。"OHCI"驅動程序用來為非 PC 系統上的(以及帶有 SiS 和 ALi 晶元組的 PC 主板上的)USB 晶元提供支持。"UHCI"驅動程序用來為大多數其它 PC 主板(包括 Intel 和 Via)上的 USB 實現提供支持。只需選擇與希望啟用的 USB 支持的類型對應的"?HCI"驅動程序即可。
啟用了"USB support"和適當的"?HCI"USB 主控制器驅動程序後,使 USB 啟動並運行只需再進行幾個步驟。應該啟用"Preliminary USB device filesystem",SCSI計算機標准介面,因為通常我們的USB存儲設備,模擬為SCSI硬碟而進行訪問
一、關於內核
u *** -storage模塊包括在內核但是由於U盤的初始化過程比執行/ *** in/init慢,導致內核已經啟動完成了,優盤還沒有完成初始化工作,因此根文件系統沒有載入,這時執行/ *** in/init命令肯定不成功。所以要對系統內核初始化代碼作修改如下:
/init/do_mounts.c
……
* Allow the user to distinguish beeen failed open
* and bad superblock on root device.
*/
- printk ("VFS: Cannot open root device "%s" or %s",
+ printk ("VFS: Cannot open root device "%s" or %s,
retrying in 1 second.", root_device_name, kdevname (ROOT_DEV));
- printk ("Please append a correct "root=" boot option");
- panic("VFS: 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s",
- kdevname(ROOT_DEV));
+ printk ("You may need to append a correct "root=" boot option");
+ printk ("or wait for the root device to bee ready.");
+
+ /* wait 1 second and try again,
+ * allowing time for hubs/devices to bee ready */
+ set_current_state(TASK_INTERRUPTIBLE);
+ schele_timeout(HZ);
+ goto retry;
}
panic("VFS: 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s", kdevname(ROOT_DEV));
out:
……
按照需要重新編譯內核。
您也可以在啟動內核時載入initrd.img文件到內存中,等待3秒使優盤完成初始化工作,再執行/ *** in/init指令。
1、建立initrd.img文件
# mkdir -p /mnt/initrd
# cd /tmp
# mkinitrd /tmp/initrd.gz 2.4.20-u ***
2、解壓initrd.img文件,修改啟動腳本linuxrc
# gunzip initrd.gz
# mount -o loop /tmp/initrd /mnt/initrd
# cp / *** in/busybox /mnt/initrd/bin
# cd /mnt/initrd/bin
# ln -s busybox sleep
# vi /mnt/initrd/linuxrc
加入如下內容:
echo wait 3 seconds.....
/bin/sleep 3
3、重新生成initrd.img文件
由於預設建立的initrd文件比較大(為4MB),為了加快優盤的啟動,必須減小它。具體操作如下:
# mkdir -p /mnt/initr ***
# cd /tmp
# dd if =/dev/zero of= /tmp/initr *** bs=1M count=1
# mke2fs -m 0 initr ***
# mount -o loop /tmp/initr *** /mnt/initr ***
# cp -a /mnt/initrd/* /mnt/initr ***
# umount /mnt/initrd
# umount /mnt/initr ***
# cd /tmp
# gzip -9 initr ***
# cp initr *** .gz /boot/initrd-2.4.20-u *** .img
二、建立優盤啟動配置與目錄結構
(/dev, /proc, /bin, /etc, /lib, /usr, /tmp, /var)
1、將優盤分成兩個分區
留給Linux分區容量大小完全取決於安裝哪些系統維護工具,結果如下:
# fdisk -l /dev/sda
Disk /dev/sda: 16 heads, 63 sectors, 12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102 51376+ 6 FAT16
/dev/sda2 103 126 12096 83 Linux
注意:如果需要使用優盤引導Windows 98,扇區大小必須設置為63個扇區,可以通過fdisk的x命令擴展修改heads、sectors和cylinders參數。最好還是利用U盤相應工具建立.
2、建立與生成ext2分區
# mke2fs -m 0 /dev/sda2
# mkdir -p /mnt/sda2
# mount /dev/sda2 /mnt/sda2
# cd /mnt/sda2
3、建立boot目錄
將編譯好的內核與initrd.img文件拷貝到boot目錄、編譯好的模塊拷貝到lib/moles目錄,以及將/boot/grub的文件拷貝到boot目錄,編輯boot/grub/menu.lst文件,內容如下:
timeout 10
color 0x17 0x70
default 0
title Windows 98
rootnoverify (hd0,0)
makeactive
chainloader +1
title GNU/Linux Redhat 8.0 (2.4.20-u *** )
root (hd0,1)
kernel /boot/bzImage ro root=/dev/sda2
initrd /boot/ initrd.img 如果沒有initrd.img,這句就不要了
安裝grub,具體操作如下:
grub>; root (hd1,1)
grub>; setup (hd1)
4、建立bin目錄
根據自工作的需要拷貝系統維護工具,如in *** od、fsck和mkdosfs等實用程序。
對於常用的工具,建議使用tinylogin tinylogin.busybox 或者busybox busybox,它們可以認您節約不省的空間.
另外,如果使用bash,還必須編輯與裁減/etc/termcap及如下文件:
/bin/bash
/etc/termcap
/usr/share/terminfo/l/linux
/usr/share/terminfo/k/klone+acs
/usr/share/terminfo/k/klone+color
/usr/share/terminfo/k/klone+sgr
5、建立dev proc usr *** in目錄
使用cp -a命令拷貝常用的設備文件,包括console、tty1、tty2、tty3sda、sda1、sda2、hda、hdb和hda1等設備文件。如果您的內核使用Devfs, 只要建立這個目錄即可.
建立proc usr *** in目錄,你了可以ln –s bin *** in建立 *** in的連接.
6、建立lib目錄
一定要注意使用ldd命令檢查那些共享庫文件,這些文件需要按照原來的路徑拷貝到lib目錄。
一般應有如下文件:
/lib:
–rwxr–xr–x 1 root root 45415 Nov 1 15:39 ld–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Nov 1 15:39 ld–linux.so.2 –>;
ld–2.0.7.so
–rwxr–xr–x 1 root root 731548 Nov 1 15:39 libc–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3 Nov 1 15:39 libc.so.6 –>;
libc–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7 Nov 1 15:39 lib_err.so.2 –>;
lib_err.so.2.0
–rwxr–xr–x 1 root root 6209 Nov 1 15:39 lib_err.so.2.0
–rwxr–xr–x 1 root root 153881 Nov 1 15:39 libcrypt–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7 Nov 1 15:39 libcrypt.so.1 –>;
libcrypt–2.0.7.so
–rwxr–xr–x 1 root root 12962 Nov 1 15:39 libdl–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Nov 1 15:39 libdl.so.2 –>;
libdl–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Nov 1 15:39 libpam.so.0 –>;
libpam.so.0.64
–rwxr–xr–x 1 root root 26906 Nov 1 15:39 libpam.so.0.64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9 Nov 1 15:39 libpam_misc.so.0 –>;
libpam_misc.so.0.64
–rwxr–xr–x 1 root root 7086 Nov 1 15:39 libpam_misc.so.0.64
–r–xr–xr–x 1 root root 35615 Nov 1 15:39 libproc.so.1.2.6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9 Nov 1 15:39 libtermcap.so.2 –>;
libtermcap.so.2.0.8
–rwxr–xr–x 1 root root 12041 Nov 1 15:39 libtermcap.so.2.0.8
–rwxr–xr–x 1 root root 12874 Nov 1 15:39 libutil–2.0.7.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6 Nov 1 15:39 libutil.so.1 –>;
libutil–2.0.7.so
drwx––x––x 3 root root 1024 Nov 1 15:39 moles
drwx––x––x 2 root root 1024 Nov 1 15:39 security
/lib/moles:
drwx––x––x 4 root root 1024 Nov 1 15:39 2.0.35
/lib/moles/2.0.35:
drwx––x––x 2 root root 1024 Nov 1 15:39 block
drwx––x––x 2 root root 1024 Nov 1 15:39 cdrom
/lib/moles/2.0.35/block:
drwx–––––– 1 root root 7156 Nov 1 15:39 loop.o
/lib/moles/2.0.35/cdrom:
drwx–––––– 1 root root 24108 Nov 1 15:39 c31a.o
/lib/security:
–rwx––x––x 1 root root 8771 Nov 1 15:39 pam_permit.so
三、建立配置文件
1、編輯etc/init.d/rcS ?文件名決定於etc/inittab
內容如下:
#!/bin/sh
PATH=/ *** in:/bin
export PATH
mount -n -t proc none /proc
umount /initrd
mount -n -o remount,rw /
mount -n -o remount,rw -t proc none /proc
ifconfig lo 127.0.0.1
hostname U *** Boot
2、編輯etc/fstab文件
內容如下:
/dev/sda2 / ext2 defaults 1 1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3、建立etc/inittab文件,如果用busybox生成的init這個文件可以不要。
id:2:initdefault:
si::sysinit:/etc/rcS
1:2345:respawn:/ *** in/getty 9600 tty1
2:23:respawn:/ *** in/getty 9600 tty2
4、建立nsswitch.conf文件
passwd: files
shadow: files
group: files
hosts: files
services: files
neorks: files
protocols: files
rpc: files
ethers: files
masks: files
bootparams: files
automount: files
aliases: files
group: files
publickey: files
5、建立/etc/pam.conf文件
OTHER auth optional /lib/security/pam_permit.so
OTHER account optional /lib/security/pam_permit.so
OTHER password optional /lib/security/pam_permit.so
OTHER session optional /lib/security/pam_permit.so
❷ 如何製作USB Linux Livecd啟動盤
1.簡介
LiveCD 能夠使你在不安裝到硬碟的前提下,體驗操作系統。大多數 Linux 桌面發行版都提供 LiveCD,這是宣傳自己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其實也可以做為「救援模式」來拯救因誤改配置文件而出問題的操作系統。
2.怎麼使用
LiveCD 的使用很簡單。首先將已經製作好的U盤插入電腦,進入BOIS,設置U盤啟動,即可進入桌面。
3.實現
製作工具:UltraISO
註:這個過程會要求格式化你的U盤,有重要的資料就備份一份吧!
1).啟動程序,菜單欄:文件->打開..->選擇操作系統ISO鏡像->打開;
2).菜單欄:啟動->寫入硬碟鏡像->硬碟驅動器(選擇你的U盤),寫入方式(選擇USB-HDD)+ -> 寫入;
3).到這一步說明,U盤啟動已經製作成功。我們重啟系統設置BOIS,引導從U盤啟動即可;
❸ Linux To Go:製作隨身攜帶、即插即用的Linux系統
如何把Linux系統移植到U盤或移動硬碟上,並從USB驅動器中啟動並運行?下面我將教大家製作隨身攜帶、即插即用的Linux操作系統。(把當前系統移植到移動硬碟上)
為什麼需要這個功能呢?
硬體:
軟體:
Linux發行版自帶的工具 如 gparted grub cp
製作
Linux啟動盤的製作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分區、復制文件、安裝grub並配置、測試。 目的是把當前系統移植到移動硬碟上。
從LiveCD啟動,打開gparted分區工具, 把移動硬碟的分區表改為GPT 。我使用以下分區方案:
sdb1是UEFI+GPT模式下的引導分區,grub引導器就要裝在這里。
sdb2是放數據的,為了與Winodws兼容所以採用NTFS。
sdb3是Linux系統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想把家目錄單獨分出來也可以。
後面留空備用,結果如下圖
我原系統的文件儲存在 /dev/nvme0n1p3 (根分區)和 /dev/nvme0n1p4 (家分區)上,把這兩個分區掛載到 /mnt /mnt/home。每個人的分區情況不同,需要對應修改。掛載後,/mnt 目錄包括原系統的所有內容。
掛載 /dev/sdb3 到 /media/backup,把 /mnt 內容全部復制到 /media/backup
cp -a /mnt/* /media/backup/
GRUB 提供一個安裝程序grub-install用以安裝 GRUB 到磁碟,下面是grub-install的一些常用參數及選項:
UEFI 特有參數及選項:
掛載 /dev/sdb1 到 /media/backup/boot/efi ,把grub安裝到移動硬碟上
上面的 --boot-directory --efi-directory --removable 不可省略。
安裝之後要修改grub配置文件,就讓他自動生成好了。但要禁用os-prober功能——自動探測硬碟上的其他操作系統然後生成配置。Linux To Go 不依賴於其他操作系統,它的啟動菜單里只有自己。注意,不要使用update-grub,因為它會修改UEFI啟動項。
修改 /media/backup/etc/fstab,把UUID換成對應的值
安裝grub後,還要手動修改 /media/backup/etc/fstab 。Linux To Go只需要自動掛載兩個分區—— sdb1 ESP 和 sdb3 DEEPIN_ROOT,修改對應的UUID。
現在可以重啟試試了。開機按下F12 UEFI啟動菜單中有移動硬碟這個啟動項,選擇即可。
如果成功就OK;如果黑屏斷電,查看/media/backup/boot/efi 下的文件 把BOOTX64.EFI刪除,把 grubx64.efi 重命名為 BOOTX64.EFI 再重啟。
❹ ultraiso怎麼製作linux系統啟動u盤
1.
下載並執行u盤裝機大師安裝包,安裝好以後,執行桌面「u盤裝機大師」
2.
插上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後,軟體會自動識別並選擇當前插入的u盤。首先通過【選擇磁碟】下拉列表選擇您將要製作的u盤,然後點擊【一鍵製作】按鈕開始啟動u盤啟動盤的製作
3.
為了保護您u盤上的數據不會被誤刪除,軟體將彈出警告窗口再次讓您確認是否繼續操作。在確保您u盤上的數據安全備份後,點擊【確定】按鈕繼續製作啟動u盤。
4.
製作成功以後,打開u盤啟動盤會看到「gho」和「我的工具箱」兩個目錄。其中「我的工具箱」目錄是用來存放外置工具(支持exe和bat類型),在pe系統的桌面上使用"搜索我的工具箱"即可實現將這些外置工具掛載到pe系統中使用。「gho」目錄用來存放gho、wim或iso鏡像文件。進入pe,系統會自動讀取本目錄中所有的gho、wim和iso鏡像文件並加入到恢復系統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