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 是將文件的每一行作為一個單位,相互比較,比較原則是從首字元向後,依次按照ASCII碼值進行比較,默認將他們按照升序輸出
降序
在輸出中去重
將排序結果輸出到原文件
sort的默認輸出是輸出到標准輸出,如果想把結果輸出到文件,需要 sort file > newfile,但是如果想把結果輸出到原文件這樣就不行了,這時就需要 使用sort -o
以數值來排序
sort 默認是按照字元串排序的,這樣就會出現10比3小的情況,sort -n 就可以告訴sort 以整數排序
-t 後面跟 分隔符
-k 後面跟數字,表示用第幾列排序
如 sort -t : -k 2 表示把每行 以:號分割,按照第二列排序
banana:30:5.5
orange:20:3.4
apple:10:2.5
我們可以看到,當 和soho都是100的時候,排在前面,當當前域按照默認規矩,是從第一個域開始進行升序排序,因此排在了sohu前面。
sort 支持 -k 2 -k3這種模式,如果你需要,你可以繼續這么寫下去
你仔細看看,在-k 3後面偷偷加上了一個小寫字母r,r和-r的作用是一樣,你也可以把前面的-n去掉 在r後面加上n,如下
其實-k 選項 功能很強大,語法[ FStart [ .CStart ] ] [ Modifier ] [ , [ FEnd [ .CEnd ] ][ Modifier ] ]
從逗號前後 分為兩大部分,即-k 2,2,是嚴格使用第一個域排序,如果只設置-k 2 其實是按照從第一個域到行尾。逗號分開的每部分又有一個點表示子域,即-k 1.2表示 按照第一個域的第二個字元排序,Modifiers就是我們用到的n和r 如 -k 1.2nr 具體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我們使用了-k 1.2,這就表示對第一個域的第二個字元開始到本域的最後一個字元為止的字元串進行排序。你會發現因為第二個字母是a而名列榜首。sohu和 google第二個字元都是o,但sohu的h在google的o前面,所以兩者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這和之前說到的按照默認的排序規則 是不同的,當第一個域的第二個字元相同時,他不會去按照第一個字元排序,而是按照後面的字元排序,這是因為-k 1.2是對第一個域的第二個字元開始到本域的最後一個字元為止的字元串進行排序。而之前的誇域其實是一種假象。
-u只識別用-k設定的域,發現相同,就將後續相同的行都刪除
但是這時候,卻一行也沒有刪除。原來-u是會權衡所有-k選項,將都相同的才會刪除,只要其中有一級不同都不會輕易刪除的
可以用到b、d、f、i、n 或 r。
其中n和r你肯定已經很熟悉了。
b表示忽略本域的簽到空白符號。
d表示對本域按照字典順序排序(即,只考慮空白和字母)。
f表示對本域忽略大小寫進行排序。
i表示忽略「不可列印字元」,只針對可列印字元進行排序。(有些ASCII就是不可列印字元,比如\a是報警,\b是退格,\n是換行,\r是回車等等)
② Linux裡面sort -M file3命令作用是什麼
Linux中sort命令的功能說明,如下所示;
sort命令功能:
排序文件並輸出,
sort命令既可以對特定文件進行排序輸出,也可以從stdin中獲取輸入
sort命令的語法格式:
sort [參數] [文件]
-------參數說明-----
-b:忽略每行前面開始出的空格字元
-c:檢查文件是否已經按照順序排序
-d:排序時,處理英文字母、數字及空格字元外,忽略其他的字元
-f:排序時,將小寫字母視為大寫字母
-i:排序時,除了040至176之間的ASCII字元外,忽略其他的字元
-m:將幾個排序號的文件進行合並
-M:將前面3個字母依照月份的縮寫進行排序
-n:依照數值的大小排序
-o:將排序後的結果存入制定的文件
-r:以相反的順序來排序
-t:指定排序時所用的欄位分隔字元
-k:指定需要排序的欄位
例:
sort命令 的示例分享
[root@******* c]# cat 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undefined
char c;
while(Read(0,&c,1) !=0)
Write(1,&c,1);
return 0;
}
[root@******* c]# sort t.c
}
char 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undefined
return 0;
while(Read(0,&c,1) !=0)
Write(1,&c,1);
③ linux sort 命令整理
無論是工作中使用還是應付各種面試,linux sort 都是必須要掌握的 linux 基本命令之一。尤其是 linux sort -k 命令,經常會被搞暈,索性好好研究一下 sort 命令
語法:
選項:
參數就不一一介紹了,直接上例子,首先先看下原始的排序數據
cat sort.log
1、列印從哪列開始是亂序
sort -c sort.log; echo $?
sort -C sort.log; echo $?
其中,返回結果 1,表示文件不是已經排序好的文件
2、默認排序( 整行進行ASCII字元升序)
sort sort.log
3、高能來了,讓人迷糊的 k 語法,首先看下 k 的語法格式
這個語法格式可以被其中的逗號(」,」)分為兩大部分,Start部分和End部分
Start和End部分都由三部分組成,其中的Modifier部分就是類似n和r的選項部分,可省略
FStart、Fend,表示使用的域,而CStart則表示在FStart域中從第幾個字元開始算"排序首字元",同理,CEnd表示結尾的第幾個字元是排序末尾字元,.CStart、.CEnd是可以省略的,分別表示從本域的開頭部分開始、到本域的域尾結束,CEnd設定為0,也是表示結尾到域尾。口說無憑,上幾個例子吧
3.1 對第三列進行排序,如果不加n,按照 ASCII字元排序
sort -t $' ' -k 3 sort.log
3.2 加n後,按照數值排序
sort -t $' ' -k 3n sort.log
3.3 不指定 FEnd 時,多個 -k 從前往後排序可以,從後往前不行
從後往前,多個 -k,數據符合預期
sort -t $' ' -k 3n -k 1 sort.log
從後往前,多個 -k ,第三列相同時,按照第一列降序排列,數據符合預期
sort -t $' ' -k 3n -k 1r sort.log
更換成從前往後
sort -t $' ' -k 1 -k 3n sort.log
sort -t $' ' -k 1 -k 3nr sort.log
通過 sort -t $' ' -k 1 -k 3n sort.log 和 sort -t $' ' -k 1 -k 3nr sort.log 返回的結果發現,在第一列相等時,無論其三列是正序排列,還是逆序排列,結果都一樣,說明後邊的 -k 未生效
當指定 FEend 後
sort -t $' ' -k 1,1 -k 3nr sort.log
3.4 作用域
緊跟在欄位後的選項(如"-k3n"的"n"和"-k2nr"的"n","r")稱為私有選項,使用短橫線寫在欄位外的選項(如"-n"、"-r")為全局選項。當沒有為欄位分配私有選項時,該排序欄位將繼承全局選項,所有選項包括但不限於"bfnrhM"
除了"b"選項外,其餘選項無論是指定在FStart還是FEnd中都是等價的,對於"b"選項,指定在FStart則作用於FStart,指定在FEnd則作用於FEnd
sort -t $' ' -k1r,2 sort.log ,可以看出一、二列都是倒敘排列
3.5 注意
指定n選項按數值排序時, 由於"n"選項只能識別數字和負號"-",當排序時遇到無法識別字元時,將導致該key的排序立即結束,n選項絕對不會跨域進行比較
默認情況下,sort會進行一次 "最後的排序" ,按照默認規則對整行進行一次排序,這次排序稱為"最後的排序"
sort -t $' ' -k3n sort.log ,在第三列相等時,整行會按照 ASCII 進行最後的升序排列
sort -t $' ' -k3,4n -s sort.log ,加了 -s 後,不會進行最後的排序(1000相同時,e在b的前邊了),而是保留原排序
3.6 按照某個域中的第n個字元進行排序
sort -t $' ' -k2.3,2.3 sort.log ,按第二列第三個字元進行排序
4、 -h 使用易讀性數字(例如:2K、1G)
sort -t $' ' -k5h sort.log
sort -t $' ' -k2,2 sort.log|uniq
sort -t $' ' -k2,2 -u sort.log 會對第二列進行去重,而 sort -t $' ' -k2,2 sort.log|uniq 會對整行進行去重(當然uniq也可以按照第二列進行去重)
sort整理完了,歡迎大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