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開發基於單片機的最小系統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1 先根據需求設計最基本的硬體電路圖,(檢查無誤後)
2 按最基本的硬體電路圖,使用麵包板,電子元件,搭建實際電路。
3按需求編寫單片機的軟體,可以使用模擬器軟體,編譯、匯編編寫好的程序。
4將匯編後的目標代碼下載到單片機中,用該單片機去控制搭建好的實驗電路。
進行軟體和硬體調試。查找錯誤,修改錯誤,知道正確為止。
5根據調試結果 修改原電路的錯誤
6測繪特殊元件的尺寸,製作自己的元件庫,根據電器原理圖,設計PCB電路板圖。
7根據設計PCB電路板圖,找廠家製作電路板。
8 焊接電路板,在製作的新電路板上,使用單片機控制調試,不斷完善自己的軟體。
直到正確為止。
Ⅱ 畫出單片機最小系統,並說明各部分的作用。!
如果你對單片機型號沒有要求,那麼我就以51為例,畫一個最簡單的單片機系統板給你看看。
最小系統板,分三部分:外部晶振電路,給單片機提供工作時鍾源;
外部復位電路,可以上電復位,還有當單片機在工作過程中,可以人為手動復位;
單片機,單片機就是一塊微處理器,用來裝載程序,實現程序功能。
大概就是這些,有問題咱們可以再交流。
Ⅲ 如何自己製作單片機最小系統
需要的工具如下:
1.指針萬用表
2.數字萬用表 現在用的最多的是蜂鳴檔
3.剪刀
4.斜口鉗(剪引腳)、鋼絲鉗(壓東西)、森海塞爾PX80(聽音樂必須的)
5.尖嘴鉗(拉東西)、剝線鉗(剝導線絕緣皮)
6.壓線鉗(壓排線用的)、美工刀(刮洞洞板最外圍電源線上的絕緣層)
搭建最小系統,主要是單片機能夠正常工作的最低配置,電路圖如下圖所示,其中紅線部分表示可以焊接在一塊。將各種元器件按照電路圖所示位置擺放好,就可以開始焊接了。電路圖上其他管腳沒有標注。
根據電路圖焊接完成後,一個最小系統的單片機就完成了。
Ⅳ STM32單片機最小系統怎麼畫
單片機最小系統,也就是能夠使得單片機正常運行程序,最少需要連接哪些器件。
一個單片機開發板,就是「單片機+外圍晶元」。一個單片機開發板,需要做哪些功能,完全是由你自己決定。你可以只做一個只有單片機的開發板,就是剛才說的最小系統板,也可以把單片機所有的功能全部做上,也可以只做一部分。
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到單片機所有引腳功能的開發板。我們先把單片機最小系統畫好,就可以繼續添加其它的外圍器件了。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把單片機畫好了。相信你對STM32F103VET6已經有了一些了解。
電源引腳:
VDD是單片機的數字電源正極,VSS是數字電源負極,共有5個VDD引腳,5個VSS引腳。VDDA是單片機的模擬電源正極,負責給內部的ADC、DAC模塊供電,VSSA是模擬電源負極。VREF+是參考電壓輸入引腳正極,VREF-是參考電壓輸入引腳負極。
上一段提到了ADC和DAC模塊,這兩種模塊是數字與模擬的結合,負責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轉換。在某些應用中,對信號的雜訊要求很高,這就需要把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分開,採取一定的措施連接,避免相互影響。所以單片機會有數字電源和模擬電源引腳。由於模擬電源需要一個很標準的電壓信號。所以就有了VREF引腳。但是,作為開發板,只是用來學習單片機用的,所以對雜訊要求不高,我們就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隔離措施:在VDD和VDDA之間接一個0歐姆的電阻,同理,在VSS和VSSA之間接一個0歐姆的電阻。
把VREF+與VDDA連接,把VREF-與VSSA連接。(在實際應用中,VREF+用來連接標準的電壓輸出,比如REF3133,可以產生標準的3.300V。前面說到,開發板是用來學習的,沒有必要給VREF連接一個標準的3.3V,如果你非要連一個,我也不攔著。)
還有一個電源引腳,就是VBAT,BAT就是Battery(電池),那就好理解了,這個引腳用來連接電池的正極的。STM32帶RTC功能(實時時鍾),所以有VBAT引腳。
這里有一個矛盾需要解決。我們開發板上需要帶一個電池,連接到VBAT引腳給RTC供電,我們也希望在不裝電池的時候,用USB電源轉過來的3.3V給VBAT引腳供電。如果直接連接的話,會有兩種後果:1.當電池電壓高於3.3V,電池就會輸出電流到AMS1117,使得晶元發燙,還會很快消耗電池電量。2.如果電池電壓低於3.3V,AMS1117產生的3.3V,就會給電池充電,而這種CR1220電池是不能夠充電的。
所以就有了下面這種解決方案:
D1防止AMS1117產生的3.3V流向電池,D2防止電池的電流流向AMS1117。道理很簡單,用的就是「二極體的單向導通性」。(不管哪個行業,高手都是那些基礎非常扎實的人。)
所有的電源引腳旁邊,都需要放置一個0.1uF的電容濾波,用來濾除電源的雜訊雜波。
光電源就寫了這么長,寫的我指干掌燥的。
復位引腳
復位就是重啟。STM32復位引腳是低電平復位,正常工作狀態,復位引腳是高電平。
晶振引腳
STM32有兩組晶振,一組用來給單片機提供主時鍾,一組用來給RTC提供時鍾。(實際應用中,如果不用RTC功能的話,RTC的晶振不必連接。因為STM32內部有8M的時鍾產生,所以如果不用外部晶振的話,也可以不用連接。)我們開發板上,需要學習內部時鍾的轉換,以及還要學習RTC,所以這兩組晶振,我們都需要連接。
(這是主時鍾晶振,一般用8M,當然,10M,12M,16M等都可以用,不過,大家都用8M,為了程序的統一性,我們一般就是用8M。)
(這是RTC時鍾晶振,需要連接32.768K的晶振,關於為什麼要用32.768,大家可以去網路問問,這里就不多說了。)
BOOT引腳
STM32有兩個BOOT引腳,分別是BOOT0和BOOT1,這兩個引腳的高低電平,決定了單片機的啟動方式和運行方式。
這里我們可以先不必了解BOOT0和1分別變高變低會怎麼樣,我們把BOOT0和BOOT1引腳引出來,然後在排針上可以隨便配置BOOT0和BOOT1的高點電平,就可以做好開發板以後,學習這兩個引腳的用法了。
到這里,最小系統就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