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androidpxdpdpi

androidpxdpdpi

發布時間:2024-04-11 17:20:59

『壹』 px、dp、sp、dpi之間的區別和轉換

px、dp、sp、dpi之間的區別和轉換

區別:

px (pixels)像素 -- 是像素,就是屏幕上實際的像素點單位。(一般UI人員在ps中經常使用)

dp/dip 設備獨立像素,android layout經常使用的尺寸單位,與設備屏幕有關,dp是虛擬像素,在不同的像素密度的設備上會自動適配。即與像素密度無關。

sp 放大像素,主要是處理字體的大小

dpi:Android支持四種不同的dpi模式:ldpi mdpi hdpi xhdpi

hdpi裡面存放高解析度的圖片,如WVGA (480x800),FWVGA (480x854)

mdpi裡面存放中等解析度的圖片,如HVGA (320x480)

ldpi裡面存放低解析度的圖片,如QVGA (240x320)

轉換:

a.首先了解常見的解析度Resolution:

解析度:指手機屏幕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個數。比如解析度是480*320,則指設備垂直方向有480個像素點,水平方向有320個像素點。

VGA 顯示繪圖矩陣 640×480

HVGA half 480×320

QVGA quarter 320x240

b.dpi像素密度,指每英寸中的像素數,該值對應於DisplayMetrics類中屬性densityDpi的值

(例子:設備解析度為320*240,屏幕長2英寸寬1.5英寸 dpi=320/2=240/1.5=160)

c.density屏幕密度,指每平方英寸中的像素數,在DisplayMetrics類中屬性density的值為dpi/160(用這個進行dp sp之間的轉化)

如圖:

d.px 和 dp 互轉換

計算公式:實際像素數px=1dp*像素密度(dpi)/160 =dp*density

在320x480解析度,像素密度dpi為160,1dp=1px

在480x800解析度,像素密度dpi為240,1dp=1.5px

/**

* 根據手機的解析度從 dp 的單位 轉成為 px(像素)

*/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p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dpValue * scale + 0.5f);

}

/**

* 根據手機的解析度從 px(像素) 的單位 轉成為 dp

*/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Value) {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 (pxValue / scale + 0.5f);

}

『貳』 Android 關於"尺寸"的那些事(dp,dip,sp,pt,px...)

屏幕大小:屏幕大小是手機對角線的物理尺寸,以英寸inch為單位。比如我的Mix 2手機屏幕大小為5.99 inches,意味著我的屏幕對角線長度為5.99inches = 5.99 * 2.54 = 15.2146cm

解析度:屏幕的像素點數,一般表示為a*b。例如某手機解析度為21601080,意味著手機屏幕的豎直方向(長)有2160個像素點,水平方向(寬)有1080個像素點。

px :Pixels ,像素;對應屏幕上的實際像素,是畫面中最小的點(單位色塊),像素大小沒有固定長度值,不同設備上1個單位像素色塊大小不同。

這么說可能有點陌生,用屏幕解析度來說,今年流行起來的「全面屏」解析度是 2160*1080,但是你也可以發現,雖然很多全面屏手機解析度一樣,但是明顯看得出來屏幕大小不一樣,這也解釋了「不同設備像素色塊大小是不同的」。

pt :1pt=1/72 inch,用於印刷業,非常簡單易用;

dpi :Dots Per Inch,每英寸點數;詳見ppi

ppi :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數;數值越大顯示越細膩。計算式:ppi = 屏幕對角線像素數 / 屏幕對角線長度。

還是舉全面屏的例子,解析度2160*1080,屏幕大小是5.9inches,勾股定理可以得到對角線像素數大約是2415,那麼ppi = 2415 / 5.99 = 403.

事實上dpi 和 ppi 一定程度上可以劃等號,都表示像素密度,計算方式完全一致,只不過使用場景不一樣。dpi中的dots點屬於列印或印刷等領域,例如drawable 文件對應的就是dpi,而ppi中的pixel屬於屏幕顯示等領域

dp/dip : Density-independent Pixels,密度無關像素 - 基於屏幕物理密度的抽象單位。1dp等於 160 dpi 屏幕上的dpx,這是 系統為「中」密度屏幕假設的基線密度。在運行時,系統 根據使用中屏幕的實際密度按需要以透明方式處理 dp 單位的任何縮放 。dp 單位轉換為屏幕像素很簡單:px = dp * (dpi / 160)。 例如,在 240 dpi 屏幕上,1 dp 等於 1.5 物理像素。在定義應用的 UI 時應始終使用 dp 單位 ,以確保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正常顯示 UI。

如果看完文章還是覺得很懵,那麼可以直接記住: 1dp單位在設備屏幕上總是等於1/160 inch。

sp :Scale-independent Pixels ,與 dp 單位相似,也會根據用戶的字體大小偏好進行縮放。

首先我們放上源碼中對尺寸單位的轉換

可以看到,輸入值類型為dp時,返回 value * DisplayMetrics.density,到這里我們可能會發懵:嗯?不對啊,前面我們不是通過px 和 dp 的換算公式來計算的么,怎麼這里就簡簡單單乘了一個DisplayMetrics.density?不要慌,我們先看看源碼中對DisplayMetrics.density的介紹。

源碼注釋中說到「在160dpi的屏幕下,density的值為1,而在120dpi的屏幕下,density的值為0.75」,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120dpi下的density=0.75的原因是120dpi * 1 /160dpi=0.75。實際上,也就是這么回事。我們下面會仔細的分析。

需要補充一下,通常意義上Android 屏幕的密度,指的是像素密度dpi/ppi,對應於源碼中的DisplayMetrics.densityDpi。

為什麼引入dp?

Android 引入了dp這一單位,使得不論多大屏幕,多大dpi,顯示的效果始終保持一致。

但是根據前面我們提到的px與dp的換算公式px = dp * (dpi / 160),很顯然,由於相同解析度但不同屏幕大小的設備dpi是不同的,導致px和dp的基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換算關系,為了方便屏幕適配,Android設置了6個通用的密度,換算px與dp時採取通用密度計算,而非設備實際的密度。

以下為6種通用密度,以及其最小的解析度

得到上面通用密度之後,我們換算dp與px多了一種簡便方式。前面我們提到Android將mdpi作為基準,此時1px = 1dp,又有px = dp * (dpi / 160),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以下換算:

還記不記得前面源碼中的density屬性,實際上DisplayMetrics.density = dpi / 160 ,表示的就是在某個通用密度下dp與px的換算比(1dp/1px的值)

這部分其實和程序員自身已經關系不大了,畢竟參與工作之後這些都是UI人員的活兒了。不過鑒於現在我還只是一枚在校生,還是記下來以免自己遺漏吧。

建議在xhdpi中作圖

原因嘛,首先現在主流解析度是1080p,以及最近流行起來的全面屏18:9,而xhdpi對應720p,向低dpi兼容自然沒問題,即便在xxhdpi中顯示,也會有個不錯的效果。而如果以1920*1080作圖,顯然圖片素材佔用的內存很大,而且也會增大應用安裝包的大小。

只有一個原則:資源放入對應dpi的文件夾中,Android會機智的載入合適的資源。

以drawable資源為例:

我們平時開發小項目&對UI要求不高時,只使用一套xhdpi的資源就足夠了,雖然這可能會導致在hdpi及以下的手機中有些卡頓,因為xhdpi的圖片運行在hdpi及以下的手機上會比較吃內存,不過無傷大雅。

而如果不為圖片資源犯愁時(有UI人員的支持,就是任性),就可以添加所有dpi的資源。當然,重點還是要滿足ldpi:mdpi:hdpi:xhdpi:xxhdpi=3:4:6:8:12的規律。

好像說了不少廢話,哈哈,大概就這么多吧。

『叄』 px錛宒p錛宒ip錛宒pi錛宻p 絳夊埌搴曟湁浠涔堣仈緋誨尯鍒

Android鏀鎸佸洓縐嶄笉鍚岀殑dpi妯″紡錛歭dpi mdpi hdpi xhdpi

涓鑸鍦幫紝鎵嬫満鍒嗚鯨鐜囦笌鎵榪愯岀殑dpi妯″紡鏄鍖歸厤鐨勶紝渚嬪俬vga(320x480鍍忕礌)鐨勬墜鏈哄睆騫曚竴鑸鍦3.5鑻卞稿乏鍙籌紝榪愯屽湪mdpi妯″紡涓嬶紙涔熸湁渚嬪栵紝紼嶅悗瑙i噴錛夛紙榪欎釜鏄疪OM鎺у埗鐨勶紝app涓嶈兘鏀瑰彉錛夈傚綋榪愯屽湪mdpi涓嬫椂錛1dp=1px錛氫篃灝辨槸璇磋捐″笀鍦≒S閲屽畾涔変竴涓猧tem楂48px錛屽紑鍙戝氨浼氬畾涔夎item楂48dp錛汸hotoshop涓14px澶х殑瀛椾綋錛屽紑鍙戜細瀹氫箟涓14sp銆

瀵逛簬涓閮╳vga錛480x800錛夋墜鏈猴紙G7銆丯1銆丯S錛夛紝涓鑸鏄榪愯屽湪hdpi妯″紡涓嬨傚綋榪愯屽湪hdpi妯″紡涓嬫椂錛1dp=1.5px錛氫篃灝辨槸璇磋捐″笀鍦≒S閲屽畾涔変竴涓猧tem楂72px錛屽紑鍙戝氨浼氬畾涔夎item楂48dp錛汸hotoshop涓21px澶х殑瀛椾綋錛屽紑鍙戜細瀹氫箟涓14sp銆

鎵浠ワ紝褰撲綘鐨刟pp闇瑕侀傞厤澶氫釜dpi妯″紡鐨勬椂鍊欙紙渚嬪傚悓鏃墮傞厤mdpi涓巋dpi錛夛紝鑻ヤ綘鍦╳vga涓嬪仛璁捐★紝浣犻渶瑕佸皢浣犵殑鍚勬暟鍊奸兘涓3鐨勫嶆暟錛屽苟鍦ㄥ垏鍥炬爣娉ㄦ椂灝嗘墍鏈夌殑鏁板瓧闄や互3涔樹互2鎹㈢畻鎴恉p錛岃繖鏍峰紑鍙戠殑鍚屼竴濂條ayout灝辮兘鐢ㄥ湪涓や釜涓嶅悓鐨刣pi妯″紡涓嬶紝鑰屼笉鏄鍐欎袱濂條ayout銆

甯屾湜鑳藉府鍒頒綘錛

『肆』 Android中常見的單位ppi,dp,dpi,sp,px

在android 開發過程中,我們使用的單位比較少,一般情況下在描述字體大小的時候我們通常用sp,而在設置間距的時候我們用dp,除此之外很少再用到其他單位,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用著用著就習慣了,也不去探究為什麼這么寫,可不可以用其他單位,每個單位到底代表著什麼意思,所以說,習慣真的很可怕呀。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看看這些單位背後的含義。

像素即是屏幕上顯示數據的最基本的點,在PS裡面也是其最根本的單位,所有的圖形都是在此基礎上生成的,平時我們經常講的手機屏幕解析度就是以像素作為單位的,比如在android中我們經常說的手機像素是1080X1920,其實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在該手機上面在橫向上面有1080個像素點,在縱向上有1920個像素點。

在android中用來形式字體大小的單位,正常情況下會按照手機系統設置的文本大小來顯示文字,但是同時也會與系統設置的文本保持一致,比如在有些老年機上面為了更好的操作手機有些人會將字體設置為較大字體,這個時候使用sp作為單位的字體也會隨之變大,但是如果將字體大小的單位設置為dp,則不會隨著系統字體的變化而變化。

在每次的手機廠商新品發布會上,我們都會聽到關於手機的介紹,比如手機的屏幕解析度,多大尺寸等等。而當我們知曉一個手機的屏幕分辯率和手機尺寸的時候,就可以計算出手機的物理像素密度,其計算公式為:

需要注意的是,PPI是Android手機物理像素密度,而非在Android開發過程中我們經常說到的像素密度。

屏幕密度與dpi密切相關,dpi是每英寸的點數。也就是說,密度越大,每英寸內容納的點數就越多。

在android.util包下有個DisplayMetrics類可以獲得密度相關的信息。最重要的是densityDpi這個成員,它有如下幾個常用值:

DENSITY_LOW = 120

DENSITY_MEDIUM = 160 //默認值

DENSITY_TV = 213 //TV專用

DENSITY_HIGH = 240

DENSITY_XHIGH = 320

DENSITY_400 = 400

DENSITY_XXHIGH = 480

DENSITY_XXXHIGH = 640

dpi的值主要是通過displayMetrics獲取的,獲取方式為:

val densityDpi = resources.displayMetrics.densityDpi。

dp和dip是一樣的,設備獨立像素,這個和設備硬體有關,不同設備有不同的顯示效果。而通常在做android項目的時候,為了適配市場上面眾多的手機屏幕分辯率,我們一般都會採用dp。dp是Android基於物理設備的PPI抽象出來的一個單位。它是以160dpi的屏幕為基準定義的,在160dpi的屏幕上1dp=1px,那麼由此我們就可以得出其計算公式:

換算公式:1dp = (屏幕ppi/160)px或者是px = (屏幕ppi/160)*1dp。舉個例子:假設ppi = 320,那麼1dp = 2px。

下面我們來演練一下:

如圖所示,手機的屏幕分辯率為1080X1920,尺寸為5寸,從而計算得出PPI的值為440,再通過PPI計算出1dp 約等於3px。假設現在美工給的圖上面有一個a圖標,距離頂部的距離為30px,那麼根據最終我們的換算結果可知,我們設置為10dp就可以達到完美的顯示效果。

『伍』 android app界面設計規范(dpi,dp,px等)

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即像素密度。
DPI(dots per inch):即每英寸上,所能印刷的網點數,一般稱為像素密度。ppi計算公式:ppi = 屏幕對角線像素數/屏幕對角線英寸數,通過勾股定理計算屏幕對角線像素數。
Screen Size(屏幕尺寸):手機屏幕尺寸大小,如3英寸、4英寸、4.3英寸、5.7英寸,指的是對角線的長度。
DIP(device independent pixel):即dip/dp,設備獨立像素。 1px = 1dp density(由dpi決定)
Resolution(解析度):指手機屏幕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個數。eg解析度480
800,指該設備垂直方向有800個像素點,水平方向有480個像素點。
px(Pixel像素):相同像素的ui,在不同解析度的設備上效果不同。在小解析度設備上會放大導致失真,大解析度上被縮小。

Android Design里把主流設備的 dpi 歸成了四個檔次: 120 dpi、160 dpi、240 dpi、320 dpi ,具體見如下表格。
實際開發當中,我們經常需要對這幾個尺寸進行相互轉換(比如先在某個解析度下完成設計,然後縮放到其他尺寸微調後輸出),一般按照 dpi 之間的比例即 2:1.5:1:0.75 來給界面中的元素來進行尺寸定義。
也就是說如果以 160 dpi 作為基準的話,只要尺寸的 DP 是 4 的公倍數,XHDPI 下乘以 2,HDPI 下乘以 1.5,LDPI 下乘以 0.75 即可滿足所有尺寸下都是整數 pixel 。但假設以 240 dpi 作為標准,那需要 DP 是 3 的公倍數,XHDPI 下乘以 1.333,MDPI 下乘以 0.666 ,LDPI 下除以 2。而以 LDPI 和 XHDPI 為基準就更復雜了。同時第一款Android設備(HTC的T-Mobile G1)是屬於160dpi的。鑒於以上各種原因, 標准dpi=160

谷歌官方對dp的解釋如下:
A virtual pixel unit that you should use when defining UI layout, to express layout dimensions or position in a density-independent way.
The density-independent pixel is equivalent to one physical pixel on a 160 dpi screen, which is the baseline density assumed by the system for a "medium" density screen. At runtime, the system transparently handles any scaling of the dp units, as necessary, based on the actual density of the screen in use. The conversion of dp units to screen pixels is simple: px = dp * (dpi / 160). For example, on a 240 dpi screen, 1 dp equals 1.5 physical pixels. You should always use dp units when defining your application's UI, to ensure proper display of your UI on screens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簡單來說,以160dpi的設備為准,該設備上1dp = 1px;如果屏幕密度大,1dip代表的px就多,比如在320dpi的屏幕上,1dip=2px(即1dp代表2個像素)。在app開發時,最好用dp來做界面的布局,以保證適配不同屏幕密度的手機。

dp和px的換算公式:

我的理解,該公式表示px的數值等於dp的數值*(設備dpi/160)
注意,px、dp是單位,但density沒單位。

applyDimension的源碼如下,可參考:

android的尺寸眾多,建議使用解析度為 720x1280 的尺寸設計。這個尺寸 720x1280中顯示完美,在 1080x1920 中看起來也比較清晰;切圖後的圖片文件大小也適中,應用的內存消耗也不會過高。

app啟動圖標為48*48dp,對應各dpi設備,圖像資源像素如下:

| mdpi | hdpi | xhdpi | xxhdpi |
| ---:| ---: | ---:| ---:| ---:|
|48 48px|72 72px|94 96px|144px 144px|

操作欄圖標為32*32dp,對應各dpi設備,圖像資源像素如下:其中圖形區域尺寸是24*24dp,可參考平時ui切圖會有部分留白。

| mdpi | hdpi | xhdpi | xxhdpi |
| ---:| ---: | ---:| ---:| ---:|
|32 32px|48 48px|64 64px|96px 96px|

通知欄圖標為24*24dp,對應各dpi設備,圖標像素如下:

| mdpi | hdpi | xhdpi | xxhdpi |
| ---:| ---: | ---:| ---:| ---:|
|24 24px|36 36px|48 48px|72px 72px|

某些場景需要用到小圖標,大小應當是16*16dp,其中圖形區域尺寸12*12dp。

| mdpi | hdpi | xhdpi | xxhdpi |
| ---:| ---: | ---:| ---:| ---:|
|16 16px|24 24px|32 32px|48px 48px|

『陸』 Android的px,dp和sp等單位的區別詳解

px:

即像素,1px代表屏幕上一個物理的像素點;
px單位不被建議使用,因為同樣100px的圖片,在不同手機上顯示的實際大小可能不同

dp:

這個是最常用但也最難理解的尺寸單位。它與「像素密度」密切相關,所以首先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像素密度。假設有一部手機,屏幕的物理尺寸為1.5英寸x2英寸,屏幕解析度為240x320,則我們可以計算出在這部手機的屏幕上,每英寸包含的像素點的數量為240/1.5=160dpi(橫向)或320/2=160dpi(縱向),160dpi就是這部手機的像素密度,像素密度的單位dpi是Dots Per Inch的縮寫,即每英寸像素數量。橫向和縱向的這個值都是相同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機屏幕使用正方形的像素點。
不同的手機/平板可能具有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同為4寸手機,有480x320解析度的也有800x480解析度的,前者的像素密度就比較低。
Android系統定義了四種像素密度:低(120dpi)、中(160dpi)、高(240dpi)和超高(320dpi),它們對應的dp到px的系數分別為0.75、1、1.5和2,這個系數乘以dp長度就是像素數。
例如界面上有一個長度為「100dp」的圖片,那麼它在240dpi的手機上實際顯示為80x1.5=120px,在320dpi的手機上實際顯示為80x2=160px。如果你拿這兩部手機放在一起對比,會發現這個圖片的物理尺寸「差不多」,這就是使用dp作為單位的效果。

dip:

與dp完全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在早期的Android版本里多使用dip,後來為了與sp統一就建議使用dp這個名字了。
sp:
與縮放無關的抽象像素(Scale-independent Pixel)。sp和dp很類似但唯一的區別是,Android系統允許用戶自定義文字尺寸大小(小、正常、大、超大等等),當文字尺寸是「正常」時1sp=1dp=0.00625英寸,而當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時,1sp>1dp=0.00625英寸。類似我們在windows里調整字體尺寸以後的效果——窗口大小不變,只有文字大小改變。
還有幾個比較少用到的尺寸單位:
mm:
即毫米;
in:
即英寸,1英寸=2.54厘米(約);
pt:
1pt=1/72英寸=0.035厘米;
最佳實踐,文字的尺寸一律用sp單位,非文字的尺寸一律使用dp單位。例如textSize="16sp"、layout_width="60dp";偶爾需要使用px單位,例如需要在屏幕上畫一條細的分隔線時:
<View 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layout_height="1px"/>

補充:
1. android.view.ViewGroup.LayoutParams.height及width這兩個屬性的單位為像素,但是為了兼容多種解析度的手機,我們需要最好使用dp。
2. 根據手機的解析度從dp的單位轉成px
public static int dip2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pValue){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dpValue*scale + 0.5f);
}
3.根據手機的解析度從px轉成dp
public static int px2di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Value){
final float scale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int)(pxValue/scale + 0.5f);
}

『柒』 Android像素單位dp,sp,px,pt的區別和比較

dp = dip :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設備獨立像素). 不同設備有不同的顯示效果,這個和設備硬體有關,一般我們為了支持WVGA、HVGA和QVGA 推薦使用這個,不依賴像素。

px: pixels(像素). 不同設備顯示效果相同,一般我們HVGA代表320x480像素,這個用的比較多。

pt: point,是一個標準的長度單位,1pt=1/72英寸,用於印刷業,非常簡單易用;

sp: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於字體顯示best for textsize。

由此,根據 google 的建議,TextView 的字型大小最好使用 sp 做單位,而且查看

TextView

的源碼可知 Android 默認使用 sp 作為字型大小單位。

在 Android 中, 1pt 大概等於 2.22sp

以上供參考,如果 UI 能夠以 sp 為單位提供設計是最好的,如果設計中沒有 sp

的概念,則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適當的換算取近似值。

過去,程序員通常以像素為單位設計計算機用戶界面。例如,定義一個寬度為300像素的表單欄位,列之間的間距為5個像素,圖標大小為16×16像素 等。這樣處理的問題在於,如果在一個每英寸點數(dpi)更高的新顯示器上運行該程序,則用戶界面會顯得很小。在有些情況下,用戶界面可能會小到難以看清 內容。

與解析度無關的度量單位可以解決這一問題。Android支持下列所有單位。

px(像素):屏幕上的點。

in(英寸):長度單位。

mm(毫米):長度單位。

pt(磅):1/72英寸。

dp(與密度無關的像素):一種基於屏幕密度的抽象單位。在每英寸160點的顯示器上,1dp = 1px。

dip:與dp相同,多用於android/ophone示例中。

sp(與刻度無關的像素):與dp類似,但是可以根據用戶的字體大小首選項進行縮放。

為了使用戶界面能夠在現在和將來的顯示器類型上正常顯示,建議大家始終使用sp作為文字大小的單位,將dip作為其他元素的單位。當然,也可以考慮使用矢量圖形,而不是用點陣圖

閱讀全文

與androidpxdpdpi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hparray源碼 瀏覽:1000
安卓手機反應有點慢怎麼辦 瀏覽:703
c語言怎麼訪問伺服器並獲取數據 瀏覽:112
怎麼下載三維app 瀏覽:75
把pdf中的圖片導出到excel 瀏覽:503
php操作redis實例 瀏覽:141
蘋果app怎麼綁卡 瀏覽:976
便簽加密的筆記在哪裡打開 瀏覽:842
php截取時間函數 瀏覽:867
lol手游版怎麼下載安卓版 瀏覽:81
10年程序員做地攤 瀏覽:628
安卓手機拍攝慢動作怎麼設置 瀏覽:482
中國程序員加油 瀏覽:174
python去哪個城市比較多 瀏覽:761
閃迪u盤加密初始密碼 瀏覽:773
房屋辦理解壓需要契稅和發票嗎 瀏覽:891
麗江易學java高級程序員 瀏覽:663
程序員木蘭教程 瀏覽:667
pythontkinter按鈕 瀏覽:441
如何快捷錄音安卓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