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說在 android 中如何發送 HTTP 請求
客戶端會向伺服器發出一條 HTTP 請求,伺服器收到請求後會返回一些數據給客戶端,然後客戶端再對這些數據進行解析與處理。
可以使用 HttpURLConnection(官方推薦) 來發送 HTTP 請求。
布局文件:
活動類:
因為在 Android 中不允許在子線程中執行 UI 操作,所以我們通過 runOnUiThread 方法,切換為主線程,然後再更新 UI 元素。
最後記得聲明網路許可權哦:
OKHttp 是一個處理網路請求的開源項目,目前是 Android 最火熱的輕量級框架,由移動支付 Square 公司貢獻(該公司還貢獻了Picasso)。希望替代 HttpUrlConnection 和 Apache HttpClient。
首先引入 OKHttp 庫依賴:
然後點擊 Android Studio 右上角的 Sync Now,把庫真正載入進來。
修改活動類:
可以在 build() 方法之前連綴很多其他方法來豐富這個 Request 對象。
如果是 POST 請求,那麼需要構建 RequestBody 對象,形如:
修改活動類:
注意: new Thread(...) 之後需要執行 start() 才會啟動線程哦。
運行:
可以看出,OKHttp 比 HttpURLConnection 更強大:同一個網址,OKHttp 能夠正確地返回響應數據哦O(∩_∩)O哈哈~
『貳』 Android網路請求庫【OkHttp4.9.3】基本用法與原理分析
OkHttp是一套處理 HTTP 網路請求的依賴庫,由 Square 公司設計研發並開源,目前可以在 java 和 Kotlin 中使用。對於 Android App 來說,OkHttp 現在幾乎已經占據了所有的網路請求操作,Retrofit + OkHttp實現網路請求似乎成了一種標配。因此它也是每一個 Android 開發工程師的必備技能,了解其內部實現原理可以更好地進行功能擴展、封裝以及優化。
OkHttp的高效性體現在:
第一步:創建OkHttpClient,創建OkHttpClient有兩種方式:
OkHttpClient提供了豐富的配置方法,例如添加攔截器、指定連接池、設置請求超時等等。
第二步:創建請求
使用Request.Builder() 構建Request實例
第三步:發起網路請求
OkHttp支持同步和非同步兩種請求方式
OkHttp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三步操作就可以發起一個簡單的同步或非同步請求。我們也可以很輕松地對網路請求進行配置,例如添加請求頭、設置請求方式、設置請求超時等等,這些配置參數會在源碼分析過程中詳細介紹。
現在我們已經學會了三步操作發起網路請求,接下來以這三個步驟為切入點,深入到源碼中學習OkHttp的實現原理,廢話少說馬上開車。
OkHttpClient創建方式有兩種,我們看看兩種方式有什麼區別。
第一種直接使用默認構造函數,內部依然是使用建造者模式
第二種使用建造者模式
兩種方式最終都是調用構造函數OkHttpClient(builder:Builder),由參數builder負責所有的參數配置工作。
當您創建單個OkHttpClient實例並將其用於所有 HTTP 調用時,OkHttp 性能最佳。 這是因為每個OkHttpClient都擁有自己的連接池和線程池,重用連接和線程可減少延遲並節省內存。 相反,為每個請求創建一個客戶端會浪費空閑池上的資源。
Request同樣使用建造者模式來創建,這里貼上部分重要源碼,很簡單就不細說了。
OkHttp發起網路請求分為同步請求和非同步請求兩種方式,我們只分析非同步請求流程,因為只要理解了非同步請求過程,基本上也就明白同步請求是怎麼一回事了。
RealCall是連接應用層與網路層的橋梁,負責處理連接、請求、響應和數據流。
Dispatcher維護著一套非同步任務執行策略,分析策略之前先介紹幾個重要概念:
client.dispatcher.enqueue(AsyncCall(responseCallback)) 執行步驟為:
AsyncCall實現了Runnable介面,因此一旦被線程池中的線程處理就會調用它的run()方法:
話休絮煩,我們開始分析攔截器責任鏈:
責任鏈執行流程:首先獲取當前攔截器interceptor,並且調用interceptor.intercept(next)執行攔截器操作。這里的next表示的是index+1後的責任鏈對象,攔截器的intercept()方法內部會調用next.proceed(request)方法再次進入到責任鏈,由於此時index已經加1,所以處理的是下一個攔截器。
如此循環往復,直到處理完責任鏈上最後一個攔截器為止。
注意除最後一個攔截器CallServerInterceptor不會調用chain.proceed(request)方法之外,其他攔截器都應該至少調用一次chain.proceed(request)方法。
為了驗證上面的結論,我們進入到RetryAndFollowUpInterceptor的intercept()方法一探究竟:
可以看到注釋1處重新進入責任鏈處理下一個攔截器。
有興趣可以自行查看最後一個攔截器CallServerInterceptor源碼,此處只給出本人閱讀源碼後得出的結論:
以上就是攔截器責任鏈的工作流程,我們再通過流程圖仔細感受一下。
分析完攔截器責任鏈,我們繼續分析AsyncCall#run()方法:
我們看到,如果()方法成功獲得服務端返回的數據,則調用responseCallback.onResponse(this@RealCall, response)方法完成非同步回調;如果服務端數據獲取失敗(請求異常),則調用responseCallback.onFailure(this@RealCall, canceledException)方法完成非同步回調
需要注意的是,responseCallback回調是在子線程中完成的,所以如果想把數據顯示到UI上,需要切換回主線程進行UI操作。
OkHttp發起網路請求全過程:
【知識點】OkHttp 原理 8 連問
『叄』 android get/post如何實現多參數請求
可使用android自帶的httpclient框架實現。
GET 方式傳遞參數
//先將參數放入List,再對參數進行URL編碼
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數據")); //增加參數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value2"));//增加參數2
String param = URLEncodedUtils.format(params, "UTF-8");//對參數編碼
String baseUrl = "伺服器介面完整URL";
HttpGet getMethod = new HttpGet(baseUrl + "?" + param);//將URL與參數拼接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try {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getMethod); //發起GET請求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獲取響應碼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獲取伺服器響應內容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2.POST方式 方式傳遞參數
//和GET方式一樣,先將參數放入List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Post方法"));//增加參數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第二個參數"));//增加參數2
try {
HttpPost postMethod = new HttpPost(baseUrl);//創建一個post請求
postMethod.setEntity(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utf-8")); //將參數填入POST Entity中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postMethod); //執行POST方法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獲取響應碼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 //獲取響應內容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肆』 Android Okhttp/Retrofit網路請求加解密實現方案
比較安全的方案應該是AES+RSA的加密方式。具體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1、RSA是非對稱加密,公鑰和私鑰分開,且公鑰可以公開,很適合網路數據傳輸場景。但RSA加密比較慢,據說比AES慢100倍,且對加密的數據長度也有限制。
2、AES是對稱加密,加密速度快,安全性高,但密鑰的保存是個問題,在網路數據傳輸的場景就很容易由於密鑰泄露造成安全隱患
3、所以,AES+RSA結合才更好,AES加密數據,且密鑰隨機生成,RSA用對方(伺服器)的公鑰加密隨機生成的AES密鑰。傳輸時要把密文,加密的AES密鑰和自己的公鑰傳給對方(伺服器)。對方(伺服器)接到數據後,用自己的私鑰解密AES密鑰,再拿AES密鑰解密數據得到明文。這樣就綜合了兩種加密體系的優點。
4、除上面說的外,還可以加簽名,即對傳輸的數據(加密前)先做個哈希,然後用自己的RSA私鑰對哈希簽名(對方拿到自己的公鑰可以驗簽),這樣可以驗證傳輸內容有沒有被修改過。
就java來說,加密的輸入和輸出都是位元組數組類型的,也就是二進制數據,網路傳輸或本地保存都需要重新編碼為字元串。推薦使用Base64。Android 有自帶的Base64實現,flag要選Base64.NO_WRAP,不然末尾會有換行影響服務端解碼。
Android中Base64加密
總而言之,這些不同語言都有實現庫,調用即可,關鍵是參數要一致,具體還需要和後台聯調一下。
rsa加解密的內容超長的問題解決
現在說到網路框架,應該毫無疑問是Retrofit了。上面說的加密方案說到底還是要在網路請求框架內加上,怎麼做入侵最小,怎麼做最方便才是重點。
1、坑定不能直接在介面調用層做加密,加參數,這樣每個介面都要修改,這是不可能的。
2、ConverterFactory處理,這也是網上可以搜到的很多文章的寫法,但我覺得還是有入侵。而且有點麻煩。
3、OkHttp添加攔截器,這種方法入侵最小(可以說沒有),實現呢也非常優雅。
下面的實現,網上也找不到多少可以參考的文章,但不得不說,OkHttp的封裝和設計真的很好用,所見即所得。看下源碼,就知道該怎麼用了,連文檔都不用查。
主要注意點:
0、和介面無關的新加的數據放在請求頭里。
1、該close的要close,不然會內存泄漏。
2、新舊Request和Response要區分好,新的要替換舊的去傳遞或返回。
3、要對response.code()做處理,只有在和後台約定好的返回碼下才走解密的邏輯,具體看自己的需求,不一定都是200。
『伍』 android中怎麼創建一個表格
效果圖:
5、 單擊該項目,執行。便得到以上效果!
『陸』 我用android寫http請求 HttpGet request = new HttpGet(url); 但是這個URL中有中文。如果傳過去那麼伺服器
有兩個方法,嘗試下
URLEncoder.encode("");
URLDecoder.decode("");
先ENCODE完後,接收了再DECODE,中文籌碼的問題應該就可以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