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android響應式框架

android響應式框架

發布時間:2025-02-10 00:51:24

1. android真的推薦用MVI模式MVI和MVVM有什麼區別

android自己卷自己,自己造一個MVI架構模式嗎?

MVI架構模式是國內android開發者最近一兩年造出來的嗎?

看了很多MVI的資料,發現都提到cycle.js框架。android的mvi架構就是啟發於cycle.js框架。

我們再看看Cycle.js框架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MVI模式的。

Cycle.js框架 第一個預發版本

https://github.com/cyclejs/cyclejs/releases?page=6

再結合官方文檔來看,Cycle.js框架就是為了MVI架構模式而生的。

雖然不知道,Cycle.js框架是不是首個MVI模式框架。

但是從很多資料可以推測,MVI架構模式就是Cycle.js框架推廣開來的。

而且早在2014年就已經在前端開發中用得飛起了。

想想2014年,咱們在幹嘛?android在用什麼架構模式。

正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啊。

我們android的很多技術,在前端早就用「爛了」。

我們知道MVP和MVVM的爹都是MVC。MVI的爹也是MVC。


MVC的Controller是命令編程組件,不能直接實現響應式編程思想。


響應式編程範式(Reactive programming):

安卓官方的compose框架、微信小程序、Flutter、React、鴻蒙UI的開發框架,都是使用響應式開發框架。

這里就不拓展開來講了,上面提到的任何一個開發框架,你只要會一個基本就能理解響應式編程範式。

如果一個都不會也沒關系,現在不理解響應式編程也沒關系,等你學會MVI就理解了,這種只有實際使用過才能深刻理解。


學不會也沒關系,不要焦慮(尤其那些工作不久的小夥伴,學不會屬於正常現象~)

MVI,咱第一遍學不會,就等2年,再學一遍~

2年後也沒學會,那就再等2年~ 一定要有耐心~

如果還是學不會,那也沒關系,因為MVI早晚也會過時~ 等過時了就不用學了~

哈哈哈~ 別笑,正經Android可不會開玩笑的。

就像rxjava,當年有多少人死活學不會,android開發現在誰還學Rxjava?哈哈哈~

用一張圖來總結這次升級的核心思想:


新版架構指南在舊版的基礎上,做了如下調整和建議:

1. 將LiveData組件改成了StateFlow

對協程的使用更友好。並且更能體現面向數據流開發的思想。

實際上,依然使用LiveData也沒毛病。


2. ViewModel傳遞給View的數據限制為View的UIState

ViewModel從Model層獲取數據後,轉換為UIState數據,通過StateFlow流向View層。

UIState的數據面向界面組件而定義的,是能直接控制View組件如何顯示的數據。

所以我們也可以稱UIState為界面的狀態或者View的狀態。

如下:


3. 單數據流還是多數據流的選擇

官方指南並沒有強制我們使用單流。

同一個界面應該使用單個StateFlow還是多個StateFlow,需要我們自己判斷。

我們應該根據UIStates數據們之間關聯程度來決定多流還是單流。

單流優缺點都十分明顯:

優點: 數據集中管控,會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修改的便利性。

缺點: 當數據非常多且復雜時,會影響效率。因為我們沒有diff功能,View層不能只更新有變化的數據,只會根據UIState刷新當前界面。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jetpack/guide/ui-layer#additional-considerations

我們再看下官方新版架構圖:

當然不僅僅MVVM可以改造成響應式開發範式,MVP也是可以的。

不信你看 這篇blog

https://www.raywenderlich.com/817602-mvi-architecture-for-android-tutorial-getting-started

1. 理解MVC架構模式的思想【MVC是其他架構模式之爹,他的思想是MVP、MVVM、MVI的基礎,學會它是關鍵步驟~】。

3. 學習kotlin的StateFlow組件,的使用:Sequence->Flow->StateFlow。

4. 學習ViewModel組件的使用(雖然不用ViewModel也能實現MVI架構,但是ViewModel還是值得學習)。

5. 理解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則。

6. 理解MVVM(因為官方的MVI模式是基於MVVM的基礎改造的~)。

7. 學習官方架構指南。

8. 實戰。

在這里就分享一份由大佬親自收錄整理的 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 高級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高級進階架構資料

這些都是我現在閑暇時還會反復翻閱的精品資料。裡面對近幾年的大廠面試高頻知識點都有詳細的講解。相信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家掌握知識、理解原理,幫助大家在未來取得一份不錯的答卷。

當然,你也可以拿去查漏補缺,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真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Android路漫漫,共勉!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只需 私信我【進階】即可獲取

2. android開發一般都使用什麼框架

目前框架使用的主要都是開源框架,都可以在github上找到:
1、volley
2、android-async-http
3、Afinal框架
4、xUtils框架
5、ThinkAndroid
6、LoonAndroid
主要有以下模塊:
(1) 自動注入框架(只需要繼承框架內的application既可)
(2)
圖片載入框架(多重緩存,自動回收,最大限度保證內存的安全性)
(3) 網路請求模塊(繼承了基本上現在所有的http請求)
(4)
eventbus(集成一個開源的框架)
(5) 驗證框架(集成開源框架)
(6) json解析(支持解析成集合或者對象)

(7) 資料庫(不知道是哪位寫的 忘記了)
(8) 多線程斷點下載(自動判斷是否支持多線程,判斷是否是重定向)
(9)
自動更新模塊
(10) 一系列工具類

3. Android UI 架構演進:從 MVC 到 MVP、MVVM、MVI

Android UI架構的演變:從MVC到MVP、MVVM和MVI


隨著Android開發的發展,為優化代碼設計,業界不斷探索和實踐不同的架構模式,如MVC、MVP、MVVM和MVI,它們的核心目標是「關注點分離」,以提高代碼的可維護性、測試性和可讀性。最初,所有UI邏輯都集中在Activity中,導致高度耦合,難以管理。


1. MVC:Android的默認設計,將代碼劃分為Model、View和Controller,盡管解決了Activity代碼過載問題,但Activity仍承擔了View和邏輯處理的雙重任務,分離不夠徹底。


2. MVP:為了解決MVC的不足,MVP將邏輯分離到Presenter,使用Contract介面定義View和Presenter的交互。但雙向依賴仍是其缺點。


3. MVVM:MVVM將Presenter變為ViewModel,使用觀察者模式減少雙向依賴。DataBinding等工具支持了MVVM的實現,但過度使用可能導致數據流混亂。


4. MVI:MVI強調單數據流,通過ViewState簡化View和ViewModel之間的交互。雖然更注重響應式,但過度壓縮狀態可能導致復雜性。


總的來說,MVP、MVVM和MVI都試圖將Activity的職責分解,但每種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和適用場景。MVVM和MVP本質上相似,而MVI則引入了命令式到響應式的轉變。選擇哪種架構,應根據項目的具體需求和團隊習慣來決定,而不是盲目追求新潮。

4. android開發一般都使用什麼框架

Android開發框架介紹
編輯文檔
學分 +2
開發框架方麵包含基本的應用功能開發、數據存儲、網路訪問這三大塊:
一、應用方面
一般而言一個標準的Android程序由如下4部分組成即Activity、Broadcast Intent Receiver、Service、Content Provider: 1. Activity是最頻繁、最基本的模塊,在Android中,一個Activity就是手機上一屏,相當於一個網頁一樣,所不同的是,每個Activity運行結束了,有個返回值,類似一個函數一樣。Android系統會自動記錄從首頁到其他頁面的所有跳轉記錄並且自動將以前的Activity壓入系統堆棧,用戶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刪除歷史堆棧中的Activity Instance。
Activity類中主要是跟界面資源文件關聯起來(res/layout目錄下的xml資源,也可以不含任何界面資源),內部包含控制項的顯示設計、界面交互設計、事件的響應設計以及數據處理設計、導航設計等application設計的方方面面。 2. Broadcast Intent Receiver
Intent提供了各種不同Activity進行跳轉的機制,譬如如果從A activity跳轉到B activity,使用Intent來實現如下: Intent in = new Intent(A.this, B.class); startActivity(in);
BroadcastReceiver提供了各種不同的Android應用程序進行進行進程間通訊的機制,譬如當電話呼叫來臨時,可以通過BroadcastReceiver發布廣播消息。對於用戶而言,BroadcastReceiver是不透明的,用戶無法看到這個事件,BroadcastReceiver通過NotificationManager來通知用戶這些事件發生了,它既可以在資源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冊,也可以在代碼中通過Context.registerReceiver()進行注冊,只要是注冊了,當事件來臨的時候,即時程序沒有啟動,系統也在需要的時候會自動啟動此應用程序;另外各應用程序很方便地通過Context.sendBroadcast()將自己的事情廣播給其他應用程序;
3. Service,跟Windows當中的Service完全是一個概念,用戶可以通過startService(Intent service)啟動一個Service,也可通過Context.bindService來綁定一個Service.
4. Content Provider,由於Android應用程序內部的數據都是私有的,Content Provider提供了應用程序之間數據交換的機制,一個程序可以通過實現一個ContentProvider的抽象介面將自己的數據暴露出去,並且隱蔽了具體的數據存儲實現,標準的ContentProvider提供了基本的CRUD(Create,Read,Update,Delete)的介面,並且實現了許可權機制,保護了數據交互的安全性; 一個標準的Android應用程序的工程文件包含如下幾大部分: -> Java源代碼部分(包含Activity),都在src目錄當中;
-> R.java文件,這個文件是Eclipse自動生成與維護的,開發者不需要修改,提供了Android對的資源全局索引; -> Android Library,這個是應用運行的Android庫;
-> assets目錄,這個目錄裡面主要用與放置多媒體等一些文件;
-> res目錄,放置的是資源文件,跟VC中的資源目錄基本類似,其中的drawable包含的是圖片文件,layout裡麵包含的是布局文件,values目錄裡面主要包含的是字元串(strings.xml)、顏色(colors.xml)以及數組(arrays.xml)資源;
-> AndroidManifest.xml,這個文件異常重要,是整個應用的配置文件,在這個文件中,需要聲明所有用到的Activity、Service、Receiver等。

閱讀全文

與android響應式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起點中文網小說緩存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214
java瘋狂講義pdf 瀏覽:296
推有錢app在哪裡 瀏覽:739
寧波鮑斯壓縮機 瀏覽:93
新建文件夾電影2完整版演員表 瀏覽:987
空調壓縮機為什麼不能放到冷庫用 瀏覽:89
江西雲伺服器節點虛擬主機 瀏覽:997
新氧app如何測試臉型 瀏覽:688
個稅app如何查詢社保 瀏覽:495
安卓設備快充什麼時候開啟的 瀏覽:13
ipad怎麼用安卓手機傳文件 瀏覽:584
編輯程序員視頻 瀏覽:633
極光app的雲助手在哪裡 瀏覽:777
信合有什麼ApP 瀏覽:958
android絕對位置 瀏覽:79
阿里巴巴校招程序員在哪個園區 瀏覽:905
呼吸的科學pdf 瀏覽:820
命令行打開網頁文件 瀏覽:622
伺服器軟重啟是什麼意思 瀏覽:595
抖音小店自動邀約達人軟體源碼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