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pp測試-安卓】兼容性測試
1 概述
兼容性測試是指測試軟體在特定的硬體平台上、不同的應用軟體之間、不同的操作系統平台上、不同的網路等環境中是否能夠很友好的運行的測試。
2 兼容性測試的目的
由於Android設備在品牌、系統、屏幕、硬體等碎片化較為嚴重,導致一些app在特定的機型上未能按預計的設計展示和運行,導致用戶體驗較差,不利於app的推廣,影響業務發展。為此,app需在上線前進行兼容性專項測試,以便盡可能適配市面上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手機和系統。
3 影響兼容性問題的因素
3.1 硬體
1、處理器
a) CPU架構,常規手機均是arm64 ,若app要適配x86架構則需要針對性測試
b) 不同CPU廠商,尤其是小眾CPU,需要特別考慮,例如華為海思、小米澎湃
2、 顯卡
a) 顯卡影響圖形渲染和部分場景的計算,app如用到OpenGL、OpenCV、深度學習、AR、VR、AI,則需要重點考慮
3、 屏幕
a) 解析度影響UI展示,需兼容HVGA、VGA、WVGA、FWVGA、720p、1080p屏幕解析度,並考慮不同PPI的情況
b) 關注異形屏幕:劉海屏、水滴屏、打孔屏、全面屏
4、 感測器
a) 視app實際調用情況進行選擇:如指紋模塊,則需要考慮不同供應商的情況
5、 物理按鍵
a) 檢測物理按鍵是否生效:音量鍵、電源鍵、拍照鍵
b) 與系統或其他app是否存在沖突
3.2 系統
1、 Rom
a) 不同版本的系統存在一些API、功能、許可權等差異,需要結合app的功能進行適配;
b) 第三方定製rom具有一些特殊功能或許可權,需要特別考慮,如MIUI
2、 編譯版本
a) app編譯時以最低版本設置值為標准,操作系統會拒絕將應用安裝在系統版本低於標準的設備上
b) Android版本更新,新的版本會引入一些新的特性和方法,新的方法帶來很多便利,但是對系統版本有要求,無法再低版本手機上運行,如果未做兼容性處理,強行運行,會導致Crash
附:Android 已發布版本和API對應表及佔用率(官方數據)
3、 瀏覽器內核
a) 不同瀏覽器內核影響web頁面展示及功能
3.3 網路
1、 2G/3G/4G/5G
a) 不同網路下兼容各種類型的網路請求,關注數據請求過程及結果
2、 WiFi
a) 部分WiFi非直連網路,需要有一步認證的過程,需要特別考慮
b) 對於可能彈出廣告的WiFi要做兼容處理
4 介入時機
1、產品發布前或發布後更新涉及上述 「影響兼容性問題的因素」中一個或多個點時,且面臨用戶數較多、使用人群較為復雜
2、產品上市後出現較多兼容性問題
5 場景選擇
以下羅列的一些通用場景,並針對場景做了具體的描述,有些場景是非必測項,具體可視app功能來確定
5.1 安裝卸載
該場景會涉及系統許可權,可能會出現無法安裝或安裝後數據丟失,甚至無法啟動
5.2 UI展示
受不同屏幕解析度、PPI影響,可能會出現展示錯亂、圖片丟失、圖片穿透等
5.3 高頻交互
高頻交互場景受一系列因素影響,考驗整機兼容性,需特別考慮
5.4 H5頁面(JS/CSS)
不同瀏覽器內核、瀏覽器標識會影響具體樣式的展示及數據請求
5.5 文字輸入
受輸入法、虛擬鍵盤影響,可能會出現無法上屏,或上屏錯亂
5.6 系統API交互
受不同廠家、版本的rom影響,可能會導致功能無法使用
5.7 許可權相關
受不同廠家、版本的rom影響,可能會導致一些許可權無法正常獲取
5.8 音視頻播放/錄制
音視頻的錄制會調用麥克風(多麥)及攝像頭(雙攝、三攝等),可能存在不可使用或音視頻出現錯亂
5.9 感測器調用
可能存在感測器無法調用、許可權異常或數據異常
5.10 升級覆蓋
受存儲許可權、安全性影響,可能會出現數據丟失、無法啟動等錯誤
5.11 三方SDK
三方SDK的架構、技術選型會影響上層正常調用
5.12 外設交互
特殊廠商的鍵盤、滑鼠等外設可能存在沖突或無法調用
6 設備選擇
1、通過用戶調研、競品分析、三方平台數據(近階段各設備佔用率分布及設備出貨量、預出貨量等)等確定設備選擇范圍;
附:
友盟設備統計:https://compass.umeng.com/trend
網路設備統計:https://mtj..com/data/mobile/device/
艾瑞移動設備分析:http://index.iresearch.com.cn/device
騰訊移動分析:https://mta.qq.com/mta/data/device
2、根據app類型,確定重點考慮的指標(通常考慮rom、解析度、廠商),剔除重復,保留用戶量較多的設備
7 測試方法
參照上文中列出的和兼容性相關的點以及產品特性,整體相關場景,並選擇合適的設備進行手工或自動化方式進行測試驗證(附:設備選擇方式參考)
自行協調雲測平台優點擁有設備的完全控制權,測試范圍更廣設備豐富,執行較為簡單,有完整的測試報告缺點需要采購,成本較大,有些特殊系統很難協調到資源需要支出一定費用,設備不完全可控,靈活性較差
附:
常見雲測平台對比報告
Ⅱ 萍果手機真的比華為好用嗎
1,所有手機都能通話錄音,就蘋果沒有特不方便。
2,蘋果下載軟體有很多限制和每次都要密碼,結果還是被黑客功破了。華為下載所有都很方便,也沒見什麼病毒。
3,蘋果發送名片特別繁瑣且是彩信很多很機子打不開,還有就粘貼號碼重寫名字。華為發名片比蘋果方便很多很多。
4,很多人都是兩個號,用蘋果必須帶兩個手機,華為很多都是雙卡雙待一個手機搞定比蘋果更便捷。
5,蘋果所有打字的地方如果打錯想改,很難把游標准確放到想要修改的地方,但安卓很准確。
6,蘋果接打電話一個名字全是單次通話記錄,很可能幾個小時就覆蓋了前面接打的電話。華為一個名字接打在多都在一條記錄里記錄著,很可能十天半月的記錄都在,要找前面接打的電話更方便。
7,蘋果刪掉後台運應用程序必須要一個一個的刪除,華為刪掉後台運行程序只需要兩個動作再多的後台應用都搞定。
8,蘋果要星標和修改通訊錄,必須在通訊錄里找到名字才能做到。華為在通訊錄里任何頁面都能編輯姓名和標星。
以上都是使用的感想,總之我買了4s和6都沒用到兩個月就換了,慢慢的我還能找出來幾條,所以華為比蘋果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