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學習單片機外圍器件
單片機學習心得體會
一:
時光飛逝,一轉眼,一個學期又進尾聲了,本學期的單片機綜合課程設計也在一周內完成了。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說起課程設計,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設計的預習,認真的研究老師給的題目,選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其次,老師對實驗的講解要一絲不苟的去聽去想,因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設計就會事半功倍,如果沒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選題目做設計,到頭來一點收獲也沒有。最後,要重視程序的模塊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調試,掌握其方法。
雖然這次的課程設計算起來在實驗室的時間只有三天,不過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實驗板,所以在宿舍里做實驗的時間一定不止三天。
硬體的設計跟焊接都要我們自己動手去焊,軟體的編程也要我們不斷的調試,最終一個能完成課程設計的勞動成果出來了,很高興它能按著設計的思想與要求運動起來。
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問題,第一、不夠細心比如由於粗心大意焊錯了線,由於對課本理論的不熟悉導致編程出現錯誤。第二,是在學習態度上,這次課設是對我的學習態度的一次檢驗。對於這次單片機綜合課程實習,我的第一大心得體會就是作為一名工程技術人員,要求具備的首要素質絕對應該是嚴謹。我們這次實習所遇到的多半問題多數都是由於我們不夠嚴謹。第三,在做人上,我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你足夠堅強,有足夠的毅力與決心,有足夠的挑戰困難的勇氣,就沒有什麼辦不到的。
在這次難得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我鍛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題目選擇和設計電路的過程中,加強了我思考問題的完整性和實際生活聯系的可行性。在方案設計選擇和晶元的選擇上,培養了我們綜合應用單片機的能力,對單片機的各個管腳的功能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還鍛煉我們個人的查閱技術資料的能力,動手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我們熟練掌握了有關器件的性能及測試方法。
再次感謝老師的輔導以及同學的幫助,是他們讓我有了一個更好的認識,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生活是實在的,要踏實走路。課程設計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學習了很多的東西,使我眼界打開,感受頗深。
二:
熟悉單片機的人都知道,要學好單片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為單片機很難學,而是很難找到一本專為單片機入門者而編寫的教材。翻一下身邊的單片機教材,都好像是為已經懂單片機的人而寫的,一般先介紹單片機的硬體結構和指令系統,再是系統擴展和外圍器件,順便講一些應用設計(隨便說一下,很多書中的電路設計已經過時,並且有些程序還是錯誤的)。如果按照此種學習方法,想進行產品開發,就必須先把所有的知識全部掌握了才可以進行實際應用。學習使用單片機只能靠循序漸進的積累,下面就本人學習單片機的過程和經驗做簡要介紹。
首先,學習單片機要有一定的基礎:電子技術方面要有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等方面的理論基礎,特別是數字電路;編程語言要求匯編語言或C語言。要想成為單片機高手,建議初學者首先學習匯編語言,學的差不多的時候,轉入C語言學習。盡管匯編語言屬於低級語言,編程效率低,但是較C語言具有目標代碼簡短,佔用內存少,執行速度快等優點,更重要的是能使初學者盡快熟悉單片機的內部結構,並能對其進行精確的控制。匯編語言在單片機教材裡面都會涉及,不需要單獨購買教材和學習。C語言是一門學問,有很多專業書籍來講解,並且對我們今後的編程生涯有絕對的好處,因此要深入學習,千萬不要自以為看了某某的視頻教程就以為掌握了C語言,那隻是C語言的一部分。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本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參考書,馬忠梅等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單片機的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要求C語言基礎。如果沒學過C語言,建議學習清華大學譚浩強編寫的C語言程序設計,這本書寫的不錯,通俗易懂。
其次,是單片機教材選擇。單片機是一門非常重視實踐的技術,不能總是看書,但要學習它首先應看書,對單片機引腳、內部結構、寄存器和原理有一定地了解和感官認識,它的是怎樣工作的,能幹些什麼?剛開始時,也許你看不明白,但這並不要緊,因為你還缺乏實踐經驗。現在單片機應用廣泛,因此各個廠家分別推出了自己的單片機,按內部結構體系派系分:51系列、PIC系列、AVR系列、摩托羅拉等等……我們沒必要每樣都學!因為他們的編程方法和調試過程以及內部指令結構有一定的相似,只要學精通一款就OK了!尤其是用C語言編程,就幾乎不用分什麼派系,但是我們要選擇一款有代表性的知識范圍廣,並且入門容易,書籍多。一般來說,MCS-51系列單片機已經得到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市場上它的資料也比較多,用的人也很多。給大家推薦一些參考書,學習時只需要一本就足夠拉。書名:《新編MCS-51單片機應用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作者:張毅剛;書名:《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張毅剛等;書名:《單片機高級教程:應用與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作者:何立民。相關教材還有很多,在這不一一列舉。
然後,是開發工具和開發環境的選擇。選擇一塊合適的學習板,對於初學者來說一般無力接受,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本人又對單片機很感興趣、有從事相關工作意向的話,鼓勵大家購買。隨便說一句,學習板功能要求太全,具有流水燈、數碼管、獨立鍵盤、矩陣鍵盤、AD或DA、液晶、蜂鳴器等就差不多啦,畢竟,功能齊全的價格比較高。模擬器對單片機初學者來說既是那麼耳熟,同時又有些陌生,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傳統的模擬器價格都在千元以上,對經濟不是非常寬裕的人來說是不小的開支。同時模擬器是用來提高調試程序效率的,也不是非需不可的,如果你沒有模擬器,遇到程序出錯的時候,只好苦思冥想,反復燒寫調試。隨便推薦一下,學林電子的51tracer模擬器,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一下。有了單片機教程板以後,先看下指導說明書,熟悉一下學習板,開卷有益。以後就得靠自己多練習了,將學習板與電腦連接好,先學會開發軟體的使用,然後從最簡單的流水燈實驗做起,按照你自己的意願控制流水燈,當你完成時,你會發現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太好玩了,你會覺得這不是在學習,而是在玩,當你發現,單片機能夠按照你編寫的程序工作時,你會覺得非常興奮,比做什麼事情都開心,這樣你會慢慢迷上單片機,真的。不少網站上說搞定某個實驗,就恭維的告訴你一聲」恭喜你,學會了」自己學會了單片機,這有點可笑,這只能說明你算過關了,對單片機有了一定了解和會使用它了。但是單片機能完成的功能太多了,尤其是對外圍器件的控制,綜合起來能設計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產品.因此除了入門外,精通可千萬別輕易說出口。
最後,在熟練掌握和應用後,那可以說對於單片機方面的硬體你已經入門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練習設計電路,不斷的積累經驗。最終,自己完全設計具有個人風格的電路,產品,這樣你就是單片機高手拉。只要過了第一關,後面的路就好走多了,萬事開頭難,大家可能都聽過。時下多家電子類的報刊雜志如:《電子製作》《無線電》《電子報》《電子世界》都開設了詳細的單片機教程專欄,對於想學習單片機的朋友來說幫助很大,可以說現在的單片機教程環境是最好的,有網路,有書籍,有報刊雜志,還有視頻教程,元件的采購方面也非常充足,相關的器材又多有便宜。如果每天能抽出兩小時的時間去學習,快的一個月,慢的三個月就入門拉。
以下是一些經驗:
(1)學習單片機沒有捷徑,別指望兩三天就學會,要堅持不懈,重在積累。
(2)別崇拜高手,別相信天才,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相信你也不是)!
(3)單片機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多動手,多做實驗。
(4)要學會參考別人的程序,減少自己琢磨的時間,迅速提高自己的編程能力。
(5)碰到問題可以藉助網路來搜尋答案和對自己有幫助的問題,可以大大減少你的開發時間。
(6)要多交一些朋友,多交流。技術是靠不斷的積累和交流才會進步的,封閉自守只會更加落後。
希望大家多上網看看前輩的經驗,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最後,祝願大家早日成為單片機高手。
三:
我從大二起,就去實驗室去學習。在這里與老師和一些電子設計愛好者的交流中,我學到了更多的專業知識。我從此走上了學習嵌入式的道路。這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是我在大學的最大收獲。
我是從學習單片機開始我的嵌入式學習的。
我接觸單片機的方式是在圖書館看書,我看了很多本書,但是大多數書寫的大同小異。書裡面講解的單片機的寄存器我看了很多遍也沒有看懂。我都不知道改怎麼學習它了。慢慢的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電子的學習實踐是最重要的,這樣,我在大二的時候就買了一塊學習板,我一邊看視頻一邊仿照視頻的程序,自己編寫程序,在很短的時間里,我的單片機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些難懂的寄存器通過編寫程序,我慢慢的弄懂了它們,現在回頭看去,原來它還是很簡單的。
用哪種編程語言最適合我們。
我看過的單片機的書籍,大部分的程序都是匯編寫的。它是一種基於機器硬體的低級語言,對於我們這些只學習過C語言的人來說,非常難懂。我認為剛開始學習單片機沒有必要一定要從學習匯編編程開始。我學習單片機就是用C語言編程的,我並不會匯編語言,也沒有妨礙我把單片機學好。
我的單片機學習心得。
很多人說,學單片機最好先學匯編語言,以我的經驗告訴大家,絕對沒有這個必要,初學者一開始就直接用C語言為單片機編程,既省時間,學起來又容易,進步速度會很快。在剛開始學單片機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解單片機內部結構而浪費時間,這樣只能打擊你的信心,當你學會編程後,自然一步步就掌握其內部結構了。
單片機的學習實踐。
單片機提高重在實踐,想要學好單片機,軟體編程必不可少。但是熟悉硬體對於學好單片機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學習好硬體,動手實踐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做一個自己的電子製作,通過完成它,以提高我的對一些晶元的了解和熟練運用它。這樣我們就可以多一些了解晶元的結構。我相信,你完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子製作,你的單片機水平就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這就是我學習單片機的心得體會,希望給單片機的愛好者學好單片機有所幫助。
四:
在學校學習期間我有幸的參加了學校的單片機學習小組,在小組里我了解了什麼是單片機,單片機有哪些用途,利用單片機可以實現哪些功能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如交通燈,時鍾,還有手機中,電子玩具等等,它們裡面都有單片機的存在來實現某種功能。通過在單片機小組里的學習我簡單總結了幾點心得和體會:
單片機學習心得體會6篇心得體會,學習心得
第一:萬事開頭難,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不要總找借口說沒有學習過就總推脫。凡事都有第一步可以先可簡單的來,然後可以逐步的向深層次學習。可以從建項目開始,然後可以找一個簡單的小程序先把它敲進單片機內然他運行起來,感覺一下單片機的運行,讓自己了解單片機整個運行。
第二:對於知識點,學過的要掌握牢固,對於沒有學的和暫時用不到的先不用學習。比如:小燈得點亮就沒有用到中斷可以先不用看。這樣可以避免知識過多記不住的麻煩。對於程序這里的知識點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次上,一定要結合著程序進行學習這樣才能掌握的很牢靠,當用到哪裡的知識點不記得了可以去看書,對於用不到的可以不去看。
第三:程序不要只是看別人得,一定要自己寫過才是自己的。開始不懂可以參考別人的,看看每一句代表著什麼意思,能夠實現什麼現象。明白之後自己再重新寫一遍,你會發現看別人的能懂到自己寫的時候很困難。當你自己能寫出來的時候說明你真懂了。
第四:一定要學會程序調試的方法。有時候把程序寫完瞭然後運行時不能實現理想的現象。這時有人就暈了不知該怎麼辦,然後就去問別人。當別人找出問題出在哪裡時就會恍然大悟。其實當遇到問題一定要自己嘗試著解決,不能遇到問題就去問別人。自己一定要掌握解決問的方法和思路。
第五:在學習初期看別人的代碼,學習別人的思路這個很有用。通過看別人的代碼特別是有多年編程經驗的人的程序,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編程水平。也可以結合著別人的手法,與自己的想法結合在一起寫出更好的程序。但是切記將學習變成抄襲,不能認為抄襲別人的你就學會了,這樣只能使你退步。第六:面對一個新項目時,自己一定要多想想,不要急著去看別人是怎麼寫的。有的人看到新項目時就去找別人的然後抄一小段,自己在寫幾句,放在一起完成任務,雖然省時間但不利你的學習。當你遇到一新項目時你應該先想一下程序的構架,想想如何來完成。然後自己動手去寫,當你遇到實在是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時再去請教別人,看他是怎麼處理的,學習他的方法。這樣起碼你自己想過了,有自己的思路不會受到別人的影響,這樣更容易提高自己。
在單片機的學習開始時感覺很吃力,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慢慢的對單片機產生了些好感,而且在編寫程序過程中吃力的感覺慢慢的淡了。在這其中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提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慢慢的對於學習單片機你也會產興趣。雖然在開始學習單片機時感覺很青澀,但只要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心,在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我相信自己能進一步加深對單片機的了解,在單片機的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
B. STC89C52單片機數字溫度感測器設計 (溫度感測器是DS18B20) 尋高手幫在C語言程序中加個報警程序。急需。
#include<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pzero 1
#define downzero 0
uchar code 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uchar code seg[]={0xfe,0xfd,0xfb}; //加了PNP的情況下的段選
sbit DQ=P3^3;
sbit led=P1^1;
sbit DIN=P0^7;//小數點
//sbit LE=P3^0;
uint temperature;
uint wen,flag=0;
void delay(uchar k)
{
while(--k);
}
void delay1(uint k)
{
uint i,j;
for(i=0;i<k;i++)
for(j=0;j<121;j++);
}
void time0_init()
{
TMOD=0x01;
EA=1;
ET0=1;
TR0=1;
TH0=-30000/256;//定時50毫秒
TL0=-30000%256;
}
/*void init_display()//上電時數碼管的顯示
{
P2=0xff;
delay(3);
} */
void display(uint k)//顯示溫度
{
uchar ge,shi,;
ge=k%10;
shi=k/10%10; //shiwei
=k/100;
if(!flag)//溫度為負數
{
P2=seg[0];
P0=0xbf;//負號 顯示"-"
delay1(4);
P2=0xff;
P2=seg[1];
P0=tab[k/10%10];
delay1(4);
P2=0xff;
P2=seg[2];
P0=tab[k%10];
//DIN=0;
delay1(4);
P2=0xff;
/*P2=seg[3];
P0=tab[0];
delay1(4);
P2=0xff;
*/
}
if(flag)//溫度為正數 由於實際的焊的板子只有三個數碼管 所以,沒加「+」 了。如 45.0度
{
//DIN=1;
P2=0xff;
P2=seg[0];
P0=tab[0];
delay1(4);
P2=0xff;
P2=seg[1];
P0=tab[ge];
DIN=0; // 問題問什麼 加小數點要在P2口上加才能正常顯示。
delay1(4);
DIN=1;
P2=0xff;
P2=seg[2];
P0=tab[shi];
delay1(4);
P2=0xff;
}
}
/*
每次讀寫前對DS18B20進行復位初始化。復位要求主CPU將數據線下拉500μ
,然後釋放,DS18B20收到信號後等待16 - 60us然後60-240us的存在低脈沖
脈沖,主CPU收到此信號後表示復位成功。
*/
initial_ds18b20()//返回為0表示初始化成功
{
uchar j=0;
DQ=1;//這兩條語句用不用不關緊要
delay(4);
DQ=0;
delay(180);//精確延時 730us 檢測匯流排上是否有480-960微秒的低電平出現
delay(200);
DQ=1;
delay(15);//35us 如果有匯流排轉為高電平後等待15-60微秒自動將匯流排電平拉低60-240微秒做出響應存在脈沖
j=DQ;
delay(50);//105us 至少要100秒以上
//return(j);
}
uchar read_byte(void)
{
uchar i=0,dat;
for(i=0;i<8;i++)
{
DQ=0;
delay(5);//15us
DQ=1;
if(DQ)
dat=(dat>>1)|0x80;//讀1
else
dat=((dat>>1))|0x00;//讀0
delay(25);
}
return(dat);
}
void write_byte(uchar dat)
{
uchar i;
for(i=0;i<8;i++)
{
DQ=0;
delay(5);//15us
DQ=dat&0x01;//從低位到高位 一位一位的寫入DS18B20,即控制它的工作方式
delay(10);//寫所需時間
DQ=1;
dat>>=1;
delay(2);
}
delay(1);
}
uchar readwen(void)
{
//float tt;
uint j=200;
uchar templ=0,temph=0;
initial_ds18b20();
write_byte(0xcc);//跳過ROM
write_byte(0x44);
while(--j);
initial_ds18b20();
write_byte(0xcc);
write_byte(0xbe);
templ=read_byte();//低位
temph=read_byte();//高位
if(temph>0x7f)//處理數據 負數
{
temph=~temph;
templ=~templ+1;
flag=downzero;
temph<<=4; //
temph+=(templ&0xf0)>>4;//
wen=temph;//
delay(10);
}
else //正數
{
flag=upzero;
temph<<=4; // 左移四位 留一位符號位 因為高五位為符號位
temph+=(templ&0xf0)>>4;//低八位的高四位 即低八位的整數部分 再與temph相加得到一個新的八位
wen=temph;
delay(10);
}
return(wen);
}
void main()
{
time0_init();
//init_display();
while(1)
{
temperature=readwen();
display(temperature);
TR0=1;
}
}
void time0() interrupt 2 //50毫秒判斷 溫度
{
TR0=0;
TH0=-30000/256;
TL0=-30000%256;
if(temperature>25 || temperature<30)
led=~led;
delay(10);
}
這是我做的 能用。 用LED報警 你也可以添加個聲音報警,溫度都讀出來了,加個報警那是很容易的事,真心懷疑這個程序是不是你自己寫的
C. 請問學好樹莓派可以找到工作嗎
難。
如果單單從實現功能的角度出發,其實樹莓派是可以勝任一些工作的。但從現實角度考慮,樹莓派存在的最大價值,主要還是用來學習伺服器基本原理,以及學習一些電路常識。很多先天因素,決定了它很難成為智能設備開發的主流。
第一,成本問題。
咱先來算個賬,一個3代+的樹莓派,要200+元。如果想做成產品,搭配兩個其他模塊,按照一個模塊100元左右的價格估算,材料成本至少也要在400+元。再加上一些基礎元器件,電源,外殼,也就上500元了。
而搭配兩個模塊的樹莓派,可能做出什麼級別的產品呢?濕度計,南瓜燈,門鈴.......大概也就是這個級別了吧?500元材料成本,加上推廣費用,運輸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稅務,賣到七八百元,恐怕還要賠錢。
第二,續航問題。
樹莓派的耗電量,決定了它只能用於大型設備上。盡管網上很多人,用它製作出了智能澆花器,玩具無人機等小型創意產品。但有多少人仔細考慮過這些創意產品,在使用電池作為電源時,有多久的續航能力?咱來看看剛才做的那個門鈴長啥樣吧:
一個吊炸天的高端奢侈品門鈴,售價逼近千元,偶爾會發出嗡嗡的風扇聲。打開電源按鈕時,要等待一會兒,等門鈴開機之後才可使用。需要使用專用電源,若使用一般鋰電池,只能續航幾個小時。
綜上所述,既然只能用於大型設備,那麼樹莓派自身體積小的特點,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第三,與單片機開發板相比,並無優勢可言。
與樹莓派最近似的,莫過於ARM單片機開發板了,以其中最常見的ARDUINO為例,它被視為比51系列單片機更利於新手入門的單片機開發板,它與樹莓派在應用中唯一的區別,就是它是一個單片機,沒有操作系統,所以它無法當作電腦使用。一個ARDUINO根據版本配置不同,價格大約在25-80元,除了無法作為電腦使用之外,它所能實現的功能卻與樹莓派不相上下,開發難度也小很多,耗電量更是比樹莓派要低的多,基本可以滿足手持設備的續航需求,加個人體紅外感測器,一個WIFI模塊,一個蜂鳴器,一個三極體,幾節電池,100元絕對綽綽有餘了,再配些基礎元件,加個外殼,成本控製得當的話,150元以內,一個智能門鈴就做出來了,還遠遠不到一台樹莓派裸機的價格。只要宣傳得當,賣到200元出頭的價格,似乎就可以成功盈利了。不需要風扇,沒有嗡嗡的聲音,秒開機,無需等待,配上幾節電池,待機一周左右,這才稍微像點產品該有的樣子,不是么?
樹莓派衍生的民用智能設備,市場份額基本趨近於零。除了價格,耗電,均成倍高於ARDUINO之外,唯一可以算作優勢的,就是有一個操作系統而已。但如果真有需要,在ARDUINO上加裝一個小型操作系統,並非難事,比如ProtoThreads之類專為單片機設計的操作系統,只需要燒錄120行代碼便可搞定。雖功能不如Raspbian,但緊湊小巧,能耗自然也要小的多,便於解決手持設備續航能力不佳的問題。
從生產角度對比起來,ARDUINO幾乎可以算是完勝樹莓派,但饒是如此,ARDUINO在單片機開發板裡面,依然被認為屬於「玩具」一類(成本還是太高,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而實際常用於工業生產的開發板,都是什麼價格呢?
ESP8266系列,物聯網行業最普及的MCU開發板。阿里巴巴上面批發,單價4元左右。
別家公司用4元成本搞定的東西,你需要用200+元,開機比人家慢、續航比人家短、發熱比人家高,你想去哪家公司工作?
D. 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嵌入式軟體的開發可以分為哪幾類
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嵌入式軟體的開發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嵌入式操作系統開發
嵌入式操作系統EOS(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系統軟體。過去,它主要用於工業控制和國防系統領域。 EOS負責分配和調度嵌入式系統的所有軟體和硬體資源,控制和協調並發活動。
它必須體現其所在系統的特徵,並能夠通過載入和卸載某些模塊來實現系統所需的功能。嵌入式操作系統通常以商業操作為主。自1980年代以來,商業嵌入式操作系統已開始蓬勃發展。
2、嵌入式支撐軟體開發
支撐軟體是用於幫助和支撐軟體開發的軟體,通常包括資料庫和開發工具,其中資料庫是最重要的。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移動數據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嵌入式資料庫技術已受到學術,工業,軍事和民用領域的關注。
嵌入式移動資料庫或簡稱為移動資料庫(EMDBS)是支持移動計算或特定計算模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系統與操作系統和特定的應用程序集成在一起,並在各種智能嵌入式設備或移動設備上運行。
3、 嵌入式應用軟體開發
嵌入式應用軟體是針對特定應用領域,基於某一固定的硬體平台,用來達到用戶預期目標的計算機軟體。由於用戶任務可能有時間和精度上的要求,因此有些嵌入式應用軟體需要特定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支持。
嵌入式應用軟體和普通應用軟體有一定的區別,它不僅要求其准確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等方面能夠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而且還要盡可能地進行優化,以減少對系統資源的消耗,降低硬體成本。
(4)一周搞定單片機擴展閱讀:
嵌入式軟體開發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基於通信技術的信息技術以及Internet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控制學科正在發生變化,並出現了許多新的增長點。
嵌入式系統涉及系統的最低層,晶元層的信息處理和控制。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解和控制這些「微觀」世界是控制的真正目的。就設計思想和總體架構而言,通常意義上的嵌入式系統和控制系統之間存在許多差異。
在嵌入式系統和開發環境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仍在研究和開發中的問題,例如嵌入式系統的硬體和軟體協同設計方法;多目標、多任務微內核嵌入式操作系統;分布式嵌入式系統實時問題,分布式計算,分布式信息交互和綜合處理;嵌入式系統的多目標交叉編譯和調試工具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