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哪個單片機比較好
國內的單機片有:sinowealth、elan、holtek、MDT、sonix、富晶、51系的winbond、新茂、 宏晶的stc、pic、松翰、宏康、NUVOTON,CHIPSEA等。
選購單機片的方法:
1. 單片機的基本參數例如速度,程序存儲器容量,I/O引腳數量
2. 單片機的增強功能,例如看門狗,雙指針,雙串口,RTC(實時時鍾),EEPROM,擴展RAM,CAN介面,I2C介面,SPI介面,USB介面。
3. Flash和OTP(一次性可編程)相比較,最好是Flash。
4. 封裝IP,PLCC(PLCC有對應插座)還是貼片。DIP封裝在做實驗時可能方便一點。
5. 工作溫度范圍,工業級還是商業機。如果設計戶外產品,必須選用工業級。
6. 功耗,比如設計並口加密狗,信號線取電只能提供幾個mA,用PIC就是因為低功耗,後來出了MSP430也不錯。
7. 工作電壓范圍。例如設計電視機遙控器,2節干電池供電,至少應該能在1.8-3.6V電壓范圍內工作。
8. 供貨渠道暢通。能申請樣片,小批量購買有現貨。最好像標准51,中發里隨便找個櫃台就能買到。
9. 價格低以及有服務商,像有些公司推Philips,或推AVR,都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技術支持,起碼燒寫器有地方買。
10.燒錄器價格低,如果是ICP(把單片機放在燒錄器上編程)能否利用現有的燒錄器,如果是表貼封裝,買一個轉接座也很貴,至少得一二百元。能否ISP(在系統編程,即把晶元先焊到板子上再通過預留的ISP介面編程),一般ISP編程器比較便宜大約一二百元甚至幾十元。
2. 如何用單片機實現來電顯示解碼
來電顯示編碼有FSK和DTMF兩種,單片機系統解碼有硬解碼和軟解碼兩種方式,硬解碼使用專用晶元(比如MT8870),單片機實現比較簡單,但硬體成本較高,適合小批量產品;軟解碼不需額外解碼晶元,用單片機直接采樣分析,程序比較復雜,但成本較低,適合大批量生產。
3. 單片機中,片內ROM的配置有幾種形式
各種類型的單片機片內程序存儲器的配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掩膜(Msak)ROM型單片機:內部具有工廠掩膜編程的ROM,ROM中的程序只能由單片機製造廠家用掩膜工藝固化,用戶不能修改ROM中的程序。例如:MCS51系列的8051。
掩膜ROM單片機適合於大批量生產的產品。用戶可委託晶元生產廠家採用掩膜方法將程序製作在晶元的ROM。
(2)EPROM型單片機:內部具有紫外線可擦除電可編程的只讀存儲器,用戶可以自行將程序寫入到晶元內部的EPROM中,也可以將EPROM中的信息全部擦除。擦去信息的晶元還可以再次寫入新的程序,允許反復改寫。例如:MCS51系列的8751。
EPROM型單片機使用比較方便,但價格較高,適合於研製產品或結構要求簡單的小批量產品。
(3)無ROM型單片機:內部沒有程序存儲器,它必須連接程序存儲器才能組成完整的應用系統。例如:MCS51系列的8031。 無ROM型單片機價格低廉,用戶可根據程序的大小來選擇外接程序存儲器的容量。這種單片機擴展靈活,但系統結構較復雜。
(4)E2ROM型單片機:內部具有電可擦除叫可編程的程序存儲器,使用更為方便。例如:MCS51的派生型89C51單片機。
(5)OTP(One Time Programmable)ROM單片機:內部具有一次可編程的程序存儲器,用戶可以在編程器上將程序寫入片內程序存儲器中,程序寫入後不能再改寫。例如:NEC公司的μPD75P308GF3B9。這種晶元的價格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