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STC單片機產生PWM波
我記得STC 這款晶元如果使用自身PCA/PWM模塊的話,頻率計算如下圖:
所以頻率=(16M)/256;這里假設您使用的是16M的晶振,並且在相關寄存器中配置了PCA時鍾輸入是ECI 如果是其他就是 內部晶振 = SYSclk
② AVR單片機的PWM是怎麼實現的
AVR單片機可以通過定時器/計數器實現,具體如下:
一、定時/計數器PWM設計要點
根據PWM的特點,在使用ATmega128的定時/計數器設計輸出PWM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應根據實際的情況,確定需要輸出的PWM頻率范圍,這個頻率與控制的對象有關。如輸出PWM波用於控制燈的亮度,由於人眼不能分辨42Hz以上的頻率,所以PWM的頻率應高於42Hz,否則人眼會察覺到燈的閃爍。
2.然後根據需要PWM的頻率范圍確定ATmega128定時/計數器的PWM工作方式。AVR定時/計數器的PWM模式可以分成快速PWM和頻率(相位)調整PWM兩大類。
3.快速PWM可以的到比較高頻率的PWM輸出,但占空比的調節精度稍微差一些。此時計數器僅工作在單程正向計數方式,計數器的上限值決定PWM的頻率,而比較匹配寄存器的值決定了占空比的大小。PWM頻率的計算公式為:
PWM頻率 = 系統時鍾頻率/(分頻系數*(1+計數器上限值))
4.快速PWM模式適合要求輸出PWM頻率較高,但頻率固定,占空比調節精度要求不高的應用。
5.頻率(相位)調整PWM模式的占空比調節精度高,但輸出頻率比較低,因為此時計數器僅工作在雙向計數方式。同樣計數器的上限值決定了PWM的頻率,比較匹配寄存器的值決定了占空比的大小。PWM頻率的計算公式為:
PWM頻率 = 系統時鍾頻率/(分頻系數*2*計數器上限值))
6.相位調整PWM模式適合要求輸出PWM頻率較低,但頻率固定,占空比調節精度要求高的應用。當調整占空比時,PWM的相位也相應的跟著變化(Phase Correct)。
7.頻率和相位調整PWM模式適合要求輸出PWM頻率較低,輸出頻率需要變化,占空比調節精度要求高的應用。此時應注意:不僅調整占空比時,PWM的相位會相應的跟著變化;而一但改變計數器上限值,即改變PWM的輸出頻率時,會使PWM的占空比和相位都相應的跟著變化(Phase And Frequency Correct)。
8.在PWM方式中,計數器的上限值有固定的0xFF(8位T/C);0xFF、0x1FF、0x3FF(16位T/C)。或由用戶設定的0x0000-0xFFFF,設定值在16位T/C的ICP或OCRA寄存器中。而比較匹配寄存器的值與計數器上限值之比即為占空比。
二、 PWM應用參考設計
下面給出一個設計示例,在示例中使用PWM方式來產生一個1KHz左右的正弦波,幅度為0-Vcc/2。
首先按照下面的公式建立一個正弦波樣本表,樣本表將一個正弦波周期分為128個點,每點按7位量化(127對應最高幅值Vcc/2):
F(X) = 64 + 63 * Sin(2πx/180) X∈[0…127]
如果在一個正弦波周期中採用128個樣點,那麼對應1KHz的正弦波PWM的頻率為128KHz。實際上,按照采樣頻率至少為信號頻率的2倍的取樣定理來計算,PWM的頻率的理論值為2KHz即可。考慮盡量提高PWM的輸出精度,實際設計使用PWM的頻率為16KHz,即一個正弦波周期(1KHz)中輸出16個正弦波樣本值。這意味著在128點的正弦波樣本表中,每隔8點取出一點作為PWM的輸出。
程序中使用ATmega128的8位T/C0,工作模式為相位調整PWM模式輸出,系統時鍾為8MHz,分頻系數為1,其可以產生最高PWM頻率為: 8000000Hz / 510 = 15686Hz。每16次輸出構成一個周期正弦波,正弦波的頻率為980.4Hz。PWM由OC0(PB4)引腳輸出。參考程序如下(ICCAVR)。
//ICC-AVR Application Builder : 2004-08
// Target : M128
// Crystal: 8.0000Mhz
#Include
#Include
#Pragma Data:code
// 128點正弦波樣本表
Const Unsigned Char Auc_SinParam[128] = {
64,67,70,73,76,79,82,85,88,91,94,96,99,102,104,106,109,111,113,115,117,118,120,121,
123,124,125,126,126,127,127,127,127,127,127,127,126,126,125,124,123,121,120,118,
117,115,113,111,109,106,104,102,99,96,94,91,88,85,82,79,76,73,70,67,64,60,57,54,51,48,
45,42,39,36,33,31,28,25,23,21,18,16,14,12,10,9,7,6,4,3,2,1,1,0,0,0,0,0,0,0,1,1,2,3,4,6,
7,9,10,12,14,16,18,21,23,25,28,31,33,36,39,42,45,48,51,54,57,60};
#Pragma Data:data
Unsigned Char X_SW = 8,X_LUT = 0;
#Pragma Interrupt_handler Timer0_ovf_isr:17
Void Timer0_ovf_isr(Void)
{
X_LUT += X_SW; // 新樣點指針
If (X_LUT > 127) X_LUT -= 128; // 樣點指針調整
OCR0 = Auc_SinParam[X_LUT]; // 取樣點指針到比較匹配寄存器
}
Void Main(Void)
{
DDRB |= 0x10; // PB4(OC0)輸出
TCCR0 = 0x71; // 相位調整PWM模式,分頻系數=1,正向控制OC0
TIMSK = 0x01; // T/C0溢出中斷允許
SEI(); // 使能全局中斷
While(1)
{……};
}
每次計數器溢出中斷的服務中取出一個正弦波的樣點值到比較匹配寄存器中,用於調整下一個PWM的脈沖寬度,這樣在PB4引腳上輸出了按正弦波調制的PWM方波。當PB4的輸出通過一個低通濾波器後,便得到一個980.4Hz的正弦波了。如要得到更精確的1KHz的正弦波,可使用定時/計數器T/C1,選擇工作模式10,設置ICR1=250為計數器的上限值。
③ 單片機如何用PWM來測出方波頻率
脈寬調制(PWM)基本原理:控制方式就是對逆變電路開關器件的通斷進行控制,使輸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脈沖,用這些脈沖來代替正弦波或所需要的波形。也就是在輸出波形的半族鉛個周期中產生多個脈沖,使各脈沖的等值電壓為正弦波形,所獲得的輸出平滑且低次諧波少。按一定的規則對各脈沖的寬度進行調制,即可改變逆變電路輸出電壓的大小,也可改變輸出頻率。
在PWM波形中,各脈沖的幅值是相等的,要改變等效輸出正弦波的幅值時,只要按同一比例系數改變各脈沖的寬度即可,因此在交-直-交變頻器中,PWM逆變電路輸出的脈沖電壓就是直流側電壓的幅值。
根據上述原理,在給出了正弦波頻率,幅值和半個周期內的脈沖數後,PWM波形各脈沖的寬度和間隔就可以准確計算出來。按照計算結果控制電路中各開關器件的通斷,就可以得到所需源尺要的PWM波形。兆裂好
④ stc12c5a60s2單片機 輸出自帶pwm頻率怎麼改變,比如說我現在需要50hz的頻率
1,stc12c5a60s2一般pwm頻率=PCA時鍾源/256
2,PCA時鍾源設置有4種方式,一般都有T0的溢出率,來設置PCA時鍾源,
一般在COMD這個寄存器的B2,B1兩位來確定是那種方式,10方式就是T0溢出方式(1T更快),可以做可變PCA時鍾源時鍾源,從而得到可變頻率的pwm輸出。
3,理論可生成(1-65535)個頻率級別,如12MHz主頻,(1T)方式最小可以做到12MHz,但實際是到了的最快也就是1/2SYsclk,即6MHz,然後除以256,理想可以輸出23Khz~0.5Hz左右的頻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