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動硬碟怎麼鑒定真假挑選移動硬碟的正確方法
說起移動硬碟,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在學生時代用來存放學習資料,還是工作之後用來存放工作文件,移動硬碟作為一款存儲設備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移動硬碟固然方便,但在越來越關注數據安全的今天,如何選擇一款能夠安心使用不誤事的移動硬碟需要注意不少細節問題。
首先在存儲介質上,移動硬碟分為傳統機械式結構的機械硬碟和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固態硬碟。移動機械硬碟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但卻因為內部的機械結構,使用時需要輕拿輕放避免震動摔落。固態硬碟的優勢則和機械硬碟相反,因為採用快閃記憶體晶元作為數據存儲介質,擁有很好的抗震耐摔性,並且速度方面可以達到機械硬碟的4倍以上,而缺點就是價格要稍貴,但數據是無價的。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點就要說到硬碟的介面了,作為其他數碼設備的數據倉庫,移動硬碟大多需要和手機、電腦等設備一起使用,因此手機和電腦支持什麼介面,移動硬碟就需要支持什麼介面。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安卓手機都在使用Type-C介面,電腦大多以USB-A為主,Type-C次之。這也就意味著你所選擇的移動硬碟最好是能擁有Type-C和USB-A介面,才能在手機和電腦之間無縫使用。
作為數據倉庫,移動硬碟的速度也不得不提。由於內部結構和支持協議標準的不同,使用SATA協議和USB3.0標准移動固態硬碟的速度大多都能達到300MB/s以上,而使用SATA協議和USB3.1標準的移動固態硬碟可以達到550MB/s以上。更高端的NVMe協議和USB3.2標準的移動固態硬碟可以達到900MB/s以上。相比之下,移動機械硬碟的最高傳輸速度大概為130MB/s,和移動固態硬碟相去甚遠。
說了這么多,不推薦一款實用的移動固態硬碟怎麼說的過去呢?那麼今天就來推薦一款我使用了比較久的,也都符合我方方面面需求的移動固態硬碟——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
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由於是採用快閃記憶體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因此它的機身非常小巧,重量也只有50g。和目前動輒200g的手機相比,這塊硬碟的重量基本上不會對我們的日常出行造成負擔,不論是隨身攜帶,還是放進包里,都是比較便攜的。並且陽極氧化處理的金屬外殼,不僅手感質感出色,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護內部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即使不小心摔落,也不用擔心數據安全問題。
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本身擁有一個Type-C介面,包裝盒內有一條Type-C轉USB-A的數據線,可以直接連接電腦進行數據傳輸。此外還提供了一個USB-A轉Type-C的轉接頭,接上轉接頭就能在安卓手機和蘋果筆記本上使用。
並且康佳PS300還很貼心的把硬碟出廠格式設置成exFAT,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安卓手機和蘋果筆記本並不支持NTFS格式。而直接格式成exFAT的話,就可以讓手機和蘋果筆記本用戶拿到手就能開始使用,不用再手動進行操作。
至於速度方面,康佳PS300使用的是SATA協議和USB3.1標准,因此速度上線可以達到550MB/s,在實際的軟體測試中,也證實了這款硬碟的速度確實能夠達到這個標准。對於有大文件傳輸需求的人來說,速度越快當然是越好的。
2. 為什麼安卓處理器時間久了會卡,而蘋果處理器依舊很流暢
眾所周知,iphone使用了蘋果的IOS系統,長期使用仍然能夠保持很好的流暢度,IOS系統的高流暢度來來源於三把利劍:應用審查機制、消息推送機制和偽後台。
兩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安卓是開放的,ios是封閉的。開放的意思是無論是應用還是硬體,安卓都是百花齊放,好處是應用琳琅滿目,壞處也很明顯,每家開發商都想獲得系統優先權或者控制權,所以,系統後台明的暗的應用很多。而ios是沙盒機制,即每個app的後台許可權是預先被規劃和控制了。從開機開始,到關機,後台運行什麼,全部由ios 控制。這一點和微信的思維很像:剋制,才會順暢,顧客是超級頌神州沒耐心的,一旦應用程序貪婪,做得很重,顧客很快會沒有耐心而拋棄。
再說說硬體,蘋果手機型號不多,適配自家系統,自家cpu,自然更容易一點。安卓呢?要適配數以萬計的各種廠商的各種硬體。光cpu我們知道有高通驍龍處理器,華為的麒麟,三星的獵戶座,還有聯發科的處理器。安卓雖然牛批但是需要適配太多了自然越來越臃腫。這就是為什麼安卓卡,其實安卓很牛批,你用下谷歌親兒子pixel手機安裝谷歌原系統的手機就知道了!也很絲滑!國內廠商為瞎遊了賺錢,植入廣告,全家桶後台自啟動才是罪魁禍首。蘋果有自己的應用商店,管理很嚴格,要各種許可權試試我下架你。安卓就不行了,管理鬆散。
3. 安卓配置比ios的配置高那麼多,為什麼還沒有ios流暢,耐用呀而且比ios便宜。。
先不說配置問題,簡單點說,安卓的設計原理裡面,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內容不會自己刪除,一直會保留在那裡;運行越久,內容越多也就越卡。
4. 安卓現在系統用久了真的不卡嗎
文/小伊評 科技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只要你買的是幾個大廠(HMOV)推出的搭載旗艦晶元的手機,只要這個手機廠商本本分分的不搞系統負優化,你也別摔別扔水裡泡,用個兩三年不卡是絕對沒問題的,而一款手機用個兩三年也差不多該換了。
曾經的安卓手機用一段時間就卡,其主要原因無非就是這三點:
1.早期安卓系統底層Dalvik虛擬機執行效率偏低,程序復雜的時候卡頓情況會比較明顯。
2.安卓應用的質量參差不齊,資源利用率差。
3.安卓手機的快閃記憶體性能受制於統一化介面的制約,其快閃記憶體性能一直表現比較差勁,蘋果早在iphoen6S時代就用上了足以媲美UFS3.1快閃記憶體的NVM額,這也是蘋果手機流暢的一個原因之一,快閃記憶體性能太差會隨著系統碎片的增加而越來越慢從而導致系統卡頓。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橫亘在安卓手機面前的這三座大山已經基本被解決了,Dalvik虛擬機被谷歌換成了執行效率更高的ART虛擬機,雖然執行效率還是比不上IOS但是已經完全足夠了;而安卓的應用質量也隨著安卓用戶的增多而越來越好;至於安卓手機的快閃記憶體性能問題隨著UFS3.1的普及,也已經不成問題了,UFS3.1的綜合性能已經趕超蘋果手機所使用的NVMe系列快閃記憶體。
所以,安卓手機現在確實是不卡,就算長時間用也不會和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出現卡頓的問題。筆者手裡的這台購置於2018年的NEX旗艦版的流暢度表現也著實沒什麼問題。所以只要大家購買的是配備旗艦處理器的安卓手機,用個兩三年都不成問題。
想要手機不卡注意快閃記憶體和運存的容量不過這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想要手機能夠在長時間使用而不卡,除了要特別關注賬面性能之外, 還需要著重注意內存容量,一定要特別注意 。
首先來說一說運存,運存的作用說白了就是一個軟體進程的暫存器,
所有目前正在運行的APP或者服務進程全部都會寄存在運存當中從而獲得更快的I/O交互速度,大家應該都發現了,很多系統自帶的應用其打開速度一般都很迅速且流暢,其原因就在於這些軟體的相關進程其實早就已經被系統提前的載入在運存當中了,所以在打開的時候實際上就是 熱啟動 ,速度自然就快很多了。
所以,以後安卓系統的優化當中「 應用預載入 」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那麼這就會對運存的容量提出不小的要求,運存越大就可以容納更多的進程被放入到運存當中(目前的處理器性能足夠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運存自然是越大越好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 8G運存最佳,有能力上12G 。
至於快閃記憶體的容量同樣也是越大越好,快閃記憶體容量越大,第一個好處是不需要擔心儲存空間不足的問題,其次大家也要知道,快閃記憶體的I/O速度尤其是隨機讀寫速度會隨著儲存內容的增多而下降,當剩餘空間不足10%的情況下,其性能下降幅度會非常明顯,那麼伴隨而來的就是手機的卡頓了。所以想要自己的手機長時間不卡並且用著舒心,增加手機的快閃記憶體容量也是很重要的。目前來看128G是入門,256G是最佳的選擇。
綜上所述,目前的安卓手機確實不卡了,再加上高刷新率的加持,現在的安卓系統的綜合體驗確實是相當不錯的,完全可以買來嘗試。
至於推薦的話有如下幾款機型大家可以選擇:
1.motorola edge s 1999起步(6+128G): 最便宜的配備驍龍870+UFS3.1+LPDDR5的機型,性能強大,並且也配備了支持90Hz高刷新率的屏幕。
2.IQOO Neo 3(8+128G 2800元左右): 目前綜合配置以及性價比匹配最佳的一款手機,同樣擁有驍龍865以及UFS3.1的配置,並且還有144Hz高刷新率,4500毫安時電池,44W快充,NFC,雙揚聲器,玻璃後殼等等配置,性價比還是非常不錯的。
3.小米11或者IQOO 7: 目前3000元價位僅有的兩款配備驍龍888和滿血版LPDDR5的機器,性能強大,性價比也很高,值得入手。
價格再往上也就沒有推薦的必要了,目前頂級的安卓機推薦入手華為Mate40Pro,其不僅擁有性能強悍的麒麟9000晶元而且還有吊打UFS3.1的SFS1.0快閃記憶體,並且華為也是第一個喊出36個月不卡的公司,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
卡了幾十年了,你覺得會不卡嗎??????網上說不卡的都是沒加自己良心說的。蘋果用了幾年都有點慢,安卓更不用說
買旗艦配置
說不卡的幾乎都是自欺欺人,845機型一加6T,現在已經卡成翔,恢復出廠,降級系統,依然沒用,日常使用卡的要死,安卓不卡不可能的
很簡單,看看下一代系統發布的時候有沒有寫提升流暢性。。寫了就是因為目前這一代還是卡
系統、應用不要隨意升級,重要資料定期備份到其他設備上,定期清理緩存。低端安卓機用個五年沒啥問題。
注意平常合理利用,內存足夠,及時清理系統垃圾,應該能用三年是沒有問題的
買旗艦,一分價格一分貨
每安裝一個APP,進APP的設置把不需要的推送、功能關了,進系統設置的通知管理里關閉一些APP的不重要的通知通道。一點也不卡。
我用了五年都不卡,低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