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片機無線通信的校驗和方法怎麼用
單片機無線通信的校驗是通信中必須做的一件事,是一種協議。說簡單點就是把一包數據發給串口,還多幾個位元組的校驗值。sum,CRC,這些都是演算法,演算法是收發兩端事先約定好的。所以算的結果如果和剛收到的校驗值一樣,就說明那個包全部收對。並告訴對面接著發下一個包,如果不一致,那就告訴對面,剛才的包重發,如果重發的次數超過你們設定的最大值,那就宣告連接失敗。
B. 怎樣通過單片機實現無線通信(而且是實現圖像反映到電腦上)謝謝
單片機只是用來接收信號,然後根據用戶需要做出相應的處理。首先你要滿足無線通信,那就必須得要無線模塊(nrf2401,nrf905這些都是通信模塊。) 況且還要傳輸圖像,那就要一種傳輸帶寬,和傳輸速度可以達到的通信模塊(這個網上有相關的資料)。如果需要實事圖像,那就必須要用攝像頭進行採集(這個也是很復雜的),但是一般傳輸的圖像信號可能有些失真的,所以必須要對信號進行相關的處理(比如:FFT),要滿足這個要求,一般的單片機的處理速度是完全不能滿足要求的,一般用的最多的要數DSP或者FPGA相關的了。所以一般的通信很簡單,但是圖像的傳輸是很復雜的!
C. 51單片機無線通信
如果你用分離元件搭的收發電路能正常工作的話,接收端需要加AD將接收到的信號轉化為單片機可識別的數字信號,發射的話,你如果只用一個I/O口的話,需要一個移位寄存器進行串並轉換,將轉換後的數據進行DA轉換,然後輸出到調制器即可。至於頻率的問題,如果你輸出的頻率足夠高的話就沒必要調制,直接放大發射,那麼接收端顯然不用解調,直接接收得了,你輸出的頻率要受DA速度的限制,不會很高。
D. 單片機如何跟電腦實現無線傳輸數據
這與電腦和單片機有線通信是同一個原理,只是增加了無線調制發送和接收。傳輸協議和波特率沒有改變。市面應該有這類發射和接收模塊。如果買不到,也可以自己做,但這就需要較高的電路水平才可以做到,涉及到調制解調,無線電的發射和接收電路,發射頻率的選擇,再加上單片機和電腦的通信程序編寫,一個人即使有水平,也需要2-3個月才可以完成。
E. 單片機無線通信
看你具體是什麼晶元。
有兩種可能。一是單片機通過一個協議將數據傳給無線模塊,無線模塊負責發送,並給單片機一個回饋信號,說明發送成功或失敗。另一種是相當於用導線連在一起,單片機自己檢測數據的完整性。不過這樣會佔用單片機較多的資源。
F. 兩塊單片機進行無線通信,無線模塊如何選擇
一個發送,一個接收。
關於315M無線模塊,一般是一個串列的DATA口,超再生接收模塊也是這樣一個DATA數據口,不過兩者對通信數據(理解為通信波形)不是一致的,像直接使用串列口的話很難或者說基本不可能做到,數據的一致。
也就是串口設置不會讓發送的數據解調出來。說白了,調制與解調不可能都用串口那種很死的通信碼來實現。調制和解調不是一摸一樣的規則。
(6)單片機無線通信擴展閱讀:
無線數傳模塊的發射功率不大,體積較小,與有線連接的串列通信相比有如下的3點不同。
參數匹配問題:有線連接的通信程序中數據幀幀格式、串口速率可設置靈活,連接線本身對這兩個參數無太大限制。
而數傳模塊的串口幀格式、串口速率一般相對固定,如串口幀格式可設置從成(1,8,1)或(1,9,1),串口數據傳輸速率固定為4800bit/s或9600bit/s等,使用無線模塊的通信程序在這兩個參數上應與模塊一致。
延時問題:如果是設備A發出數據,設備B接收數據。
有線連接時發端發出數據的時刻與收端收到數據的時刻一般認為是無時間間隔的;而無線模塊在發送數據時要進行收發轉移及時鍾同步,無線通信時設備A發出數據的時刻與設備B收到數據的時刻有時間間隔,這個時間間隔就叫延時時間,記為T。
G. 單片機無線通信方式
多年前就有個東西叫做電子標簽,可以參考這個。
大概原理是電子標簽其實是個超低功耗的有源射頻卡,間歇性的發送自身的ID信息,當然這個范圍是比較小的,讀卡器對附近的這些電子標簽進行統一識別和管理。
可以考慮用TI的成熟方案,與單片機的介面簡單,集成度高,而且功耗超低,一顆紐扣電池可以用2年。
詳細的方案設計和應用常式,在TI網站很多,在射頻晶元欄目里。
H. 單片機與電腦怎樣實現無線通訊
沒那麼簡單。首先你要有usb
的電路才能接入電腦usb插口。這需要硬體。所以最好買現成的單片機板。兩邊也需要軟體來處理。不是初學者能做的。
I. 如何利用單片機實現無線通信
可以採用nordic公司的無線收發晶元nR905,其數據傳輸率可以達到78.5kbps,可以實現高速半全雙工通信。nR905通過SPI介面和MCU進行數據傳送,在配合幾個簡單控制信號,即可以完成可靠的數據收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