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51單片機設計一個上拉輸入和下拉輸入的按鍵電路並分析其工作原理
按鍵一般是上拉,單片機的IO通過電阻上拉高電平,按鍵正常高電平當按鍵按下短路,把IO變成低電平,單片機檢測到低電平表示有按鍵按下,按鍵下拉一般是把單片機IO通電阻接到GND,按鍵正常是低電平,當按鍵按下把IO拉高,單片機檢測到高電平表示有按鍵按下。
Ⅱ 單片機按鍵電路通與不通的信號分別是什麼
按鍵電路一般都會接地使用,就是按鍵兩端,一端接地,一端接單片機IO口。按鍵導通的時候是低電平,不通的話是高電平。
Ⅲ 51單片機,電路原理圖,看不懂k1是什麼,如果是按鍵,如何使用
K1--WE1==write enable 1,也就是寫入啟動信號。要向數碼管寫入顯示數據,需要先發出WE1信號,才會顯示數據。不是按鍵
Ⅳ 如何進行單片機鍵盤電路的設計
其實比較好寫的..
行是,P3.0-P3.3,例是,P3.4-P3.7,最後得到的鍵值存在,KEYS中數為,0-15,
有什麼問題可以再問...
START:
MOV P1,#00H
MOV P2,#0FH
CLR KEYCARD
LOOP:
ACALL KEY_CHECK
JNB KEYCARD,LOOP ;為0從重新掃描
ACALL KEY_MARK ;為1有按鍵,調用KEY_MARK
AJMP LOOP
KEY_CHECK: ;鍵盤掃描
MOV P3,#0FH
MOV A,P3
ANL A,#0FH
CJNE A,#0FH,KEY_C1
CLR KEYCARD
RET
KEY_C1:
ACALL DELAY ;有鍵接下,消抖
SETB KEYCARD
RET
KEY_MARK:
MOV A,#0EFH ;第一例,行掃描,
KEY_M1: ;鍵值掃描
MOV P3,A
MOV KEYS,A
MOV A,P3
ANL A,#0FH ;取與
CJNE A,#0FH,KEY_M2 ;在第一例則跳,KEY_M2
MOV A,KEYS ;並非在第一例剛移位
SETB C
RLC A
JC KEY_M1 ;C=1,重新掃描..
CLR KEYCARD ;掃完一圈後,完成..
RET
KEY_M2: ;鍵值計算
MOV R0,#KEYS ;將KEYS的地址裝入R0
XCH A,@R0 ;交換KEYS,A
XCHD A,@R0 ;交換低4位..
MOV KEYS,A
MOV R0,#0
LCALL KEY_ZHI
KEY_MX: ;等待按鍵釋放
MOV A,P3
ANL A,#0FH
CJNE A,#0FH,KEY_MX
CLR KEYCARD
RET
KEY_ZHI:
MOV A,R0
INC R0
MOV DPTR,#KEY_VALUE
MOVC A,@A+DPTR
CJNE A,KEYS,KEY_ZHI ;查找鍵值.
DEC R0
MOV KEYS,R0
MOV P1,KEYS ;KEYS中的數為:0-15
RET
DELAY:
MOV R7,#20 ;延時大約2ms
D1: MOV R6,#50
DJNZ R6,$
DJNZ R7,D1
RET
KEY_VALUE: DB 0EEH,0DEH,0BEH,07EH,0EDH,0DDH,0BDH,07DH,0EBH,0DBH,0BBH,07BH,07EH,07DH,077H
END
Ⅳ 51單片機鍵盤電路的兩種方式,各自的優缺點
獨立按鍵優點:可以直接讀取,檢測佔用時間較少,不受其他因素影響
缺點:佔用IO口資源較多,每一個按鍵都獨佔一個IO口。
矩陣鍵盤優點:佔用IO口資源較少。
缺點:必須掃描檢測按鍵情況,程序復雜,佔用時間較多。
Ⅵ 單片機獨立按鍵的電路圖
可以,原理圖不是PCB布板,不是非得把器件用線連上才算連接的。原理圖上只要有同樣的網路編號原理上就是連通的。同樣的道理,這些電阻你都可以放到一邊,只要打上對應管腳一樣的網路標號就行
Ⅶ 單片機按鍵復位電路各元件的作用
R17
C13組成止電復位電路,剛上電時,C13是電壓為0,電源通過R17對電容充電,因此,RST引腳呈現高電平,高電平時間大於2個晶振周期,單片機復位
電容充電完畢,RST引腳呈現低電平,復位結束
按鈕S22和R16組成手動復位電路
,按下S22,電源接通R16和
R17,由於R17阻值比較大,因此RST是高電平,同時電容通過R16迅速放電,即使按鈕觸點斷開,電源也可對C13充電,使RST高電平穩定一段時間
,保證可靠復位。
C13容量較小時,R16可省掉,小電容短路放電不會損壞按鈕觸點
Ⅷ 怎樣設計四個按鍵的單片機按鍵介面電路
直接用P0 P1 P2中的一個口的任意四個引腳接按鍵就好了。
比如P1口。P1.0~P1.3口為01H 02H 04H(00000100) 08H.然後寫各個引腳被按下,執行什麼功能就行了,
比如:數字在數碼管顯示,就查7段碼就行了。
Ⅸ 單片機的按鍵啟動和復位電路圖
單片機的復位有上電復位和按鈕手動復位兩種。如圖(a)所示為上電復位電路,圖(b)所示為上電按鍵復位電路。
上電復位是利用電容充電來實現的,即上電瞬間RST端的電位與VCC相同,隨著充電電流的減少,RST的電位逐漸下降。圖(a)中的R是施密特觸發器輸入端的一個10KΩ下拉電阻,時間常數為10×10-6×10×103=100ms。只要VCC的上升時間不超過1ms,振盪器建立時間不超過10ms,這個時間常數足以保證完成復位操作。上電復位所需的最短時間是振盪周期建立時間加上2個機器周期時間,在這個時間內RST的電平應維持高於施密特觸發器的下閾值。
上電按鍵復位(b)所示。當按下復位按鍵時,RST端產生高電平,使單片機復位。復位後,其片內各寄存器狀態改變,片內RAM內容不變。
由於單片機內部的各個功能部件均受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程序運行直接受程序計數器PC指揮。各寄存器復位時的狀態決定了單片機內有關功能部件的初始狀態。
另外,在復位有效期間(即高電平),80C51單片機的ALE引腳和引腳均為高電平,且內部RAM不受復位的影響。
圖要點一下查看大圖才清楚哦O(∩_∩)O
Ⅹ 為51單片機設計一個上拉輸入的按鍵電路並分析其工作原理
上拉電阻是I/O口平時保持高電平
按鍵按下後,I/O口轉為低電平;
軟體掃描到變換後,需要延時除顫抖,就可確定按鍵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