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蓄電池

單片機蓄電池

發布時間:2022-05-05 18:45:48

① 用單片機控制充電

可以,高出的電壓被太陽能電池自身消耗掉了,如果加個高效率的開關電源可以提高利用率。

② 能用4節干電池或蓄電池給51單片機供電么說出具體方案

可以。
一般51單片機的供電電壓是5V,四節干電池串聯的輸出電壓約6~6.4V,你可在電池後面接一個低壓差三端穩壓塊,也可採用一個DC/DC變化器。DC/DC變換器一般輸入電壓范圍較寬,選5V輸入/5V輸出即可,這樣,當電池電壓下降到5V以下時,還可使用一端時間。電路盡量按照低功耗設計。

③ 單片機備用電源電路設計,平時是用市電供電,市電斷電的情況下自動接上蓄電池供電。蓄電池自動充電。急!

在市電轉換後的直流5V和蓄電池均通過一個瞬態二極體再到達需要供電的電路,比如SS24,利用二極體的單向導通特性和正向壓降,可以實現市電不正常情況下,自然切換到蓄電池供電,市電正常時,切換到市電供電方式。
這是基本思路,要想實現充電,由於在充電式蓄電池端的電壓會高於5V,所以必須關閉蓄電池的輸出,如何做到呢?
這里可以稍微指點一下你:
蓄電池接到MOS管的源極和漏極,市電的5V接到柵極,實現關端。
還有一點,多數蓄電池的充電電壓是高於5V的,需要一個升壓電路來提供7V左右的充電電壓和6.7V左右的蓄電池滿電基準電壓,升壓部分可以選用IC,也可以自己設計。
充滿電自動關斷,這部分可以利用一個微功率的運放,比較蓄電池電壓和滿電基準電壓,以實現關端充電功能。
就這么多吧。再往下說,我都幫你做出來了 。。。。。。
利用我給你提供的思路,肯定可以實現你要的功能,有需要可以網路聯系我 !

④ 用單片機控制蓄電池的充放電,蓄電池電壓信號怎麼採集

你需要設置你能夠采樣電池的最高電壓,比如最高可檢測24V電池,那麼電池在充滿的時候的電壓是30V,那你可以把最高可檢測的電壓設置成31V。AD的基準電壓設置成5V,也就是當電池達到最高檢測電壓31V時,輸入到AD的電壓為5V,采樣電阻的比例就可以算出來了,就是31+5分之5。這樣一來,你的采樣電阻對應實際值來配置就好了。AD采樣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如果你還對電流進行了采樣,那就需要用軟體來修正所得到的電壓值,因為電流采樣電阻上有電流也就有電壓在上面,測到的電池電壓要比實際高一點點,不過在軟體上換算後減去了修正好了。

⑤ 怎麼用單片機做一個智能蓄電池檢測的設計,檢測電壓,電流,內阻,容量,放電率。謝謝,請您給看下。

1、檢測電壓用A/D,2、檢測電流先用采樣電阻(0.1m高精度)把電流量轉化為電壓量再用A/D,3、內阻用單片機檢測兩步電壓(1、空載時電壓E 2、工作是的電壓U)r=(E-U)/I, 4、容量不好檢測(他是一個持續的量,就像一個杯子里的水一樣,想要知道杯里的水有多少?你得把他倒出來才知道。但應該可以更據蓄電池的時間——壓降特性粗略的估計),5、放電功率P=UI.
最後補充下鑒於蓄電池的電壓量程可能搞高於A/D的量程建議用運放電路構成比例放大電路,同理如果電流量程過低影響精度,也可採用運放電路。

⑥ 給蓄電池充電,單片機怎樣判斷是否充滿

測電壓呀,不同類型的電池充電終止電壓不一樣,如鋰電池4.1伏到 4.2伏,鎳氫電池為1.35到1.4伏。多數單片機內 都有AD模塊,適合測電壓。

⑦ 用51單片機採集12V蓄電池電壓,然後根據電壓控制三個電磁繼電器的通斷

說起來容易,寫起來難!尤其是寫出來沒BUG的,需要不斷地調試。
你連圖都不給出,別人沒人會幫你寫的!
我幫你一個思路吧。
51單片機很多種,你選哪種?哪個型號?
採集電壓,需要ADC,你是外掛ADC呢?還是選內部集成了ADC的單片機呢? 國產的STC單片機內部就集成了ADC,單片售價只有幾元。
單片機通過ADC採集到數據,處理;
再就是多條件循環判斷:
大於11.5V(不能是11.5-12V,因為電池充電後最高可達到14.5V以上,否則你的系統還有12V以上電壓的盲區)時,執行某個I/O輸出高電平,推動驅動電路,使繼電器吸合,紅燈亮;
11-11.5V時,執行另一個I/O輸出高電平,推動驅動電路,使繼電器吸合,黃燈亮;
低於11V時,執行第三個I/O輸出高電平,推動驅動電路,使繼電器吸合,綠燈亮。

⑧ 我想用一個6V蓄電池給5V的單片機供電,請問各位高人怎麼弄啊

標稱6V的電瓶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的實際電壓肯定是大於6V的。而5V單片機的電源電壓一般不能超過5.5V,你最好不要直接使用,7805壓差比較大,不能用,LM1117試試,是低壓差的。但是我還是建議使用
1117之類的,低壓差穩壓方式。如果使用二極體單片機電壓波動太大,會造成系統不穩定的,還是嚴謹點比較好。

⑨ 單片機檢測蓄電池的性能

每個電池都有內阻。不同類型的電池內阻不同。相同類型的電池,由於內部化學特性的不一致,內阻也不一樣。電池的內阻很小,我們一般用微歐或者毫歐的單位來定義它。

內阻是衡量電池性能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正常情況下,內阻小的電池的大電流放電能力強,內阻大的電池放電能力弱。

取個簡單的例子:一台老式的使用5號電池的數碼相機(例如耗電量很大的CANON 210),使用5號鹼性電池供電,可以連續拍幾十張相片;但使用5號干電池供電,只能拍上幾張就自動關機了,但干電池並不是完全沒電;再換上5號可充電鎳氫電池,可以拍的相片更多。在實際測量後我們可以知道,鎳氫電池的內阻<鹼性電池的內阻<干電池的內阻。此例子說明在大電流放電的應用中,一定要選擇內阻較小的電池。

在放電電路的原理圖上來說,我們可以把電池和內阻拆開考慮,分為一個完全沒有內阻的電池串接上一個阻值很小的電阻。此時如果外接的負載輕,那麼分配在這個小電阻上的電壓就小,反之如果外接很重的負載,那麼分配在這個小電阻上的電壓就比較大,就會有一部分功率被消耗在這個內阻上(可能轉化為發熱,或者是一些復雜的逆向電化學反應)。一個可充電電池出廠時的內阻是比較小的,但經過長期使用後,由於電池內部電解液的枯竭,以及電池內部化學物質活性的降低,這個內阻會逐漸增加,直到內阻大到電池內部的電量無法正常釋放出來,此時電池也就「壽終正寢」了。絕大部分老化的電池都是因為內阻過大的原因而造成無使用價值,只好報廢。

一、內阻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麻煩的一點是,電池處於不同的電量狀態時,它的內阻值不一樣;電池處於不同的使用壽命狀態下,它的內阻值也不同。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我們一般把電池的電阻分為兩種狀態考慮:充電態內阻和放電態內阻。

1、充電態內阻指電池完全充滿電時的所測量到的電池內阻。

2、放電態內阻指電池充分放電後(放電到標準的截止電壓時)所測量到的電池內阻。

一般情況下放電態的內阻是不穩定的,測量的結果也比正常值高出許多,而充電態內阻相對比較穩定,測量這個數值具有實際的比較意義。因此在電池的測量過程中,我們都以充電態內阻做為測量的標准。

二、內阻無法用一般的方法進行精確測量。

或許大家會說,高中物理課上有教用簡單公式+電阻箱計算電池內阻的方法。。。。。但物理課本上教的用電阻箱推算的演算法精度太低,只能用於理論的教學,在實際應用上根本無法採用。

電池的內阻很小,我們一般用微歐或者毫歐的單位來定義它。在一般的測量場合,我們要求電池的內阻測量精度誤差必須控制在正負5%以內。這么小的阻值和這么精確的要求必須用專用儀器來進行測量。

三、目前行業中應用的電池內阻測量方法。

行業應用中,電池內阻的精確測量是通過專用設備來進行的。下面我來說說行業中應用的電池內阻測量方法。

目前行業中應用的電池內阻測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直流放電內阻測量法。

根據物理公式R=V/I,測試設備讓電池在短時間內(一般為2-3秒)強制通過一個很大的恆定直流電流(目前一般使用40A-80A的大電流),測量此時電池兩端的電壓,並按公式計算出當前的電池內阻。

這種測量方法的精確度較高,控製得當的話,測量精度誤差可以控制在0.1%以內。

但此法有明顯的不足之處:

(1)只能測量大容量電池或者蓄電池,小容量電池無法在2-3秒鍾內負荷40A-80A的大電流;

(2)當電池通過大電流時,電池內部的電極會發生極化現象,產生極化內阻。故測量時間必須很短,否則測出的內阻值誤差很大;

(3)大電流通過電池對電池內部的電極有一定損傷。

2、交流壓降內阻測量法。

因為電池實際上等效於一個有源電阻,因此我們給電池施加一個固定頻率和固定電流(目前一般使用1KHZ頻率,50mA小電流),然後對其電壓進行采樣,經過整流、濾波等一系列處理後通過運放電路計算出該電池的內阻值。

交流壓降內阻測量法的電池測量時間極短,一般在100毫秒左右,幾乎是一按下測量開關就測完了。呵呵。

這種測量方法的精確度也不錯,測量精度誤差一般在1%-2%之間。

此法的優缺點:

(1)使用交流壓降內阻測量法可以測量幾乎所有的電池,包括小容量電池。筆記本電池電芯的內阻測量一般都用這種辦法。

(2)交流壓降測量法的測量精度很可能會受到紋波電流的影響,同時還有諧波電流干擾的可能。這對測量儀器電路中的抗干擾能力是一個考驗。

(3)用此法測量,對電池本身不會有太大的損害。

(4)交流壓降測量法的測量精度不如直流放電內阻測量法。在某些內阻在線監控的應用中,只能採用直流放電測量法而無法採用交流壓降測量法。

3、測試儀器的元件誤差及測試用的電池連接線問題。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方法,都存在一些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測試儀器本身的元件誤差和用於連接電池的測試線纜問題。因為要測量的電池的內阻很小,線路的電阻就要考慮進去了。一條短短的從儀器到電池的連接線本身也存在電阻(大約也是微歐級),還有電池與連接線的接觸面也存在接觸電阻,這些因素必須都在儀器的內部事先做好誤差調節。

所以,正規的電池內阻測試儀一般都配有專用的連接線和電池固定架子。

四、總結。

很多老化的電池其實內部電量還是很多,只是內阻過大放不出電來,實在可惜。但電池的內阻一旦增加後,要想人為降低這個內阻值是難上加難。因此對於已經老化的電池,我們即使想出很多辦法來「激活」它,比如大電流沖擊,小電流浮充,放冰箱。。。。等等,但大多無濟於事,回天乏術。

在了解了上述知識之後,我們基本可以知道,挑選電池要盡可能地挑選內阻較小的電池。在進行電池組的組合過程中(例如筆記本的電池組組合),我們要盡可能選用內阻一致的電池。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電池久置不用,其內阻也會不斷增加。所以本帥哥建議大家還是要經常使用電池來保持電池內部化學物質的活性。還有就是不要選購舊的電池,比如拆機的電芯

關於電池內阻測量的交、直流法之爭,有充足的理論和技術上的理由否定直流法,試與網友們商榷如下:
(1)從理論上講,直流法應該遵從直流放電曲線,特點為電流跳變後其端電壓有幾分鍾至十幾分鍾的不穩定期,跳變為正時具體為:先下跌、後回彈、再進入正常緩慢下降.這一不穩定期有很強的個體離散性,從未見精確的數學描述.小的電流跳變下無精度可言,大的電流跳變則難以持久(美國ALBER專利規定為70安3.25秒),當跳變維持時間剛好落在最不穩定區時,沒有人能夠講請各變數之間的物理規律,也就是說:直流法物理含義不清.所謂「內阻等於電壓變化量與電流變化量之比」的定義,屬於把高中物理教科書中理想電池模型當真的一種想當然,完全沒有考慮真實電池的超長穩定時間的客觀存在.
反之,交流法測量的是歐姆定律下的等效阻抗,特別是用純阻校正相位後,相敏輸出的是等效阻抗中的純阻分量,其物理含義十分明確.
(2)從技術上講,直流法本質上測量的是電流跳變下的電壓跳變,這一電壓跳變比大基數的電池端電壓小一到兩個數量級,已難保證測量精度,更何況直流法無法把不同金屬的接觸熱電勢,潮濕下微電池的電動勢等有害直流電壓排除在測量結果外,可以肯定直流法精度有限,福光電導儀的測量上限為20000S(合0.05毫歐姆)即為明證.
至於推崇直流法的人以交流法與頻率有關無法統一、交流法無法抗干擾等理由判交流法死刑,恐怕更多的是出於商業利益而非科學真理.
(3)從儀表校核上講,直流放電法依賴的是被測電池的儲存能量,無法測量無存儲能量的純電阻,也就是說:無法用已知的標准電阻進行校核,由於世上沒有內阻恆定不變的標准電池,選用者極易陷入「蒙誰誰沒招」的困境.

事實上,內阻的原始含義是指阻礙電流流動的差數.任何極化電壓,瞬間的跳變等都反映了電池內阻的變化是和物理結構,化學分布,表面狀態,溫度等密切相關.一句話:直流內阻,因為不穩,所以真實.
回到工程上來,一個不穩定的參數當然不便使用.這也是交流內阻指標得以廣泛使用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倒置因果,廢棄直流內阻的應用.
在電池中放電或或充電都是單向的,因此直流內阻在充電控制、容量預測、均衡充電等有重要意義.

無論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的建立需要時間,如果產生高速大電流脈沖,在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建立以前完成測量,直流測量也是可以的.也只有現代技術才可以實現這樣的快速測量.並且,IEC也認可這樣的測量.而平穩直流,其中一定包含有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所以會引入測量誤差,所以簡單的直流測試還是有問題的.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蓄電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平板如何開啟隱私單個app 瀏覽:704
空調壓縮機一開就停止 瀏覽:528
如何下載虎牙app 瀏覽:847
日語年號的演算法 瀏覽:955
dev裡面的編譯日誌咋調出來 瀏覽:298
php函數引用返回 瀏覽:816
文件夾和文件夾的創建 瀏覽:259
香港加密貨幣牌照 瀏覽:838
程序員鼓勵自己的代碼 瀏覽:393
計算機網路原理pdf 瀏覽:752
吃雞國際體驗服為什麼伺服器繁忙 瀏覽:94
php中sleep 瀏覽:490
vr怎麼看視頻演算法 瀏覽:86
手機app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零申報 瀏覽:694
如何截獲手機app連接的ip 瀏覽:331
冰箱壓縮機是否需要電容 瀏覽:346
python列表每一行數據求和 瀏覽:275
自己有一台伺服器可以玩什麼 瀏覽:657
社會學波普諾pdf 瀏覽:584
解壓做食物的小視頻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