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1單片機IO口電流是多少
一般低電平可輸出電流10ma左右,外部負載電阻小時可以達幾十毫安,但容易損壞單片機,因此要加以限制,高電平只能 輸出300-500 ua,即使對地短路,電流也不會超過1ma
❷ 51單片機I/O口的拉電流和灌電流分別是多少
偉統51單片機I/O口的灌電流 是10ma,拉電流只有幾百微安
現在的增強型51單片機I/O口的拉電流和灌電流都可以達20ma,但拉電流要配置成推挽輸出模式才可以,另外晶元總電流有限制,有的120ma,有的 200ma,有的400ma。
❸ 51單片機的io口能檢測電流嗎
普通51單片機是不能檢測電流的,需要外接其他電流檢測電路。io口可以檢測高低電平,只有0和1的區別。如果需要檢測電壓,需要用帶有ADC功能的51單片機,如果檢測電流的話,需要將電流轉換成電壓用ADC來轉換,或者用外部電路將電流轉換成數字量再給單片機處理。
❹ 單片機IO口電流驅動問題
單片機的IO口,有一定的負載能力(灌電流,漏型),但電流很小,一般在10mA以內。所以,10個發光二極體,一個IO是無法同時驅動的,需要驅動一下,比如接入ULN2804等。
❺ 單片機的io口最低驅動電壓及電流,也就是說多少伏以上及多少毫安以上被認為高電平
5v單片機的io口與 TTL電平兼容輸入高電平>2.0V 低電平<0.8V,輸出高電平3.5V,低電平0.2V, 輸入電流是很小的1UA左右,輸出電流可以在10-20ma
❻ 關於stc單片機I/O驅動電流的問題
呵呵……高中物理電路部分沒好好學吧。這個類似於電源的內阻。
輸出電流越大,消耗在內部的電壓壓降就越大。輸出電壓=5v-內部壓降。
51單片機的上拉管典型阻值20k,若外部開路,在內部的壓降=0,輸出就是5v,
如果io接個5k電阻到gnd,那麼外部電阻的電壓=5v÷(5+20)×5=1v,而外部5v電阻上的電流也才1v/5k=200ua。
所以你接100r的電阻,io的輸出電壓更本就很小了,更本達不到5v÷100r=50ma的水平,
一般來說高電平輸出能力也就100-200ua,低電平輸出能力8ma-10ma(at89c2051等io已強化,可吸入20ma電流)。這么小的電流驅動數碼管,你就自己看吧。所以才加三極體驅動。
數碼管20ma的電流一般是偏大的,靜態顯示時,一般選5-15ma即可。動態顯示可適當加大至20ma左右,不然亮度偏低。
一般三級管的靜態放大值取100就可以估算。比如驅動一個5v線圈繼電器。線圈內阻是120r,估算驅動電流有40ma,單片機一般只能輸出10ma,驅動不了。那麼考三極體驅動,基極驅動電流=40ma/100=400ua>200ua,
若使用pnp型三極體,則使用低電平驅動,基極電阻=(5-0.7)v÷0.4ma=10k,
若使用npn型三極體,使用高電平驅動,200ua電流不夠,要使用上啦電阻產生至少200ua電流,上啦電阻=(5-0.7)v/0.2ma=21.5k
這些計算值都是臨界值,要保險點就在這個值的基礎上稍微選小一點就ok
❼ 51單片機並行I/O口可以承受多大的灌電流
現在的51單片機型號非常多,也就是廠家很多的,不同的廠家生產的單片機,I/O口承受的電流大小是不同的,而且通常是灌電流比較大,就是I/O腳輸出低電平時電流是流入I/O腳的,而拉電流比較小,即輸出高電平時,電流是從裡面流出來的。
目前,國產STC單片機的輸出電流是比較大的,標準的雙向I/O模式的灌電流達20mA,但拉電流僅為230uA。不過,它的I/O腳的工作模式可以設置,當設置成強推挽輸出時,灌拉電流都也可以達到20mA。各廠家的單片機都有技術資料,使用時可查一下技術資料就可以查到的。
❽ 單片機I0口輸出的電流時多少啊
一樓的回答說錯了吧。既然都說PIC的輸出電流較大,怎麼還比51的20mA要低10mA呢。
我查了一下AT89C51的數據手冊,51單片機的單個IO引腳拉電流最大隻能達到16mA,但一個IO口8引腳同時工作,比如P1的8個引腳同時工作,總共不能超過25mA。
而pic單片機的單個IO引腳最大的灌電流和拉電流都是25mA,但如果一個IO口共8個引腳一起工作時候,最大拉電流和灌電流不超過75mA。
❾ 51單片機I/O口的拉電流和灌電流分別是多少
上拉電阻用10k,p0口輸出電流最大3到5ma.其他I/o口輸出很小,輸入電流(灌電流)最大20毫安,總體輸入電流不能大於80ma.還有,單片機最好不能用於輸出,開電源時會閃一下,建議用於輸入。
❿ 單片機的io口的輸入電流一般是多大
各種單片機不一樣。51單片機最大2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