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ndroid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OpenGLES2.0》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吳亞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A5S0LK7aslncrVbBQAJ5Rg
書名: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
作者:吳亞峰
出版年份:2012-5
頁數:749
內容簡介:
《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OpenGL ES 2.0》內容簡介:隨著智能手機移動嵌入式平台硬體性能的不斷提升,3D游戲應用也逐漸普及開來。《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OpenGL ES 2.0》結合作者多年從事3D游戲應用開發的寶貴經驗,全面介紹了與Android平台相關的必知必會的基礎知識及大型完整3D案例,講解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起點低、終點高,既適合初學者學習,也適合有一定基礎的讀者進一步提升之用。另外,由於OpenGL ES2.0的著色語言通用於各種移動嵌入式平台,因此,《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OpenGL ES 2.0》中與著色器開發相關的60%左右的內容還可供iPhone、Windows Mobile、MeeGoo等平台的開發人員參考。全書共22章,其中第1章與第2章為Android平台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第3章~第10章介紹了基於OpenGL ES2.0進行3D應用開發的一些必知必會的基本知識;第11章~第15章介紹了一些高級特效的實現方法;第16章~第17章介紹了3D游戲開發中相關的一些物理、碰撞檢測知識以及常用的3D物理引擎JBullet:第19章介紹了3種人機交互的高級技術;第20章~第22章給出了3個完整的大型3D游戲案例,總代碼量接近6萬行。同時為了便於讀者的學習,《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寶典:OpenGL ES 2.0》附贈的光碟中包含了書中所有案例的完整源代碼,同時給出了最後3個完整大型3D游戲案例的講解視頻,最大限度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相應的開發技術。
B. android源碼 下載 如何使用
1、這位兄弟,不知道你說的源碼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源碼(源碼很大的,2.3之前的應該在3G左右,4.0的有4G多點),如果是android-sdks\samples\android-15目錄下的一某個例子,一樓正解。在eclipse的菜單->File->New-Project->Create project from existing source,選擇Android->Android Sample Project
2、如果是google系統源碼,你用eclipse就很難運行出來(例如Mms,彩信),因為上層運行時會依賴底層很多東西(例如一些jar包),想用eclipse運行出來必須把上層所依賴的全導進去,這個過程很復雜。所以,我建議,如果想運行源碼(如:Mms,路徑:packages\apps\Mms),弄一個linux系統。
3、實例太大,沒法上傳
C. 誰有Android系統的源碼
1、通過 ubuntu 軟體中心安裝 wine;
2、通過 ubuntu 軟體中心安裝 winetricks;
3、通過 winetricks 在 shell中輸入: winetricks mfc42
1、通過 wine windows 的方式啟動代理伺服器
2、設置瀏覽器代理伺服器
3、設置shell代理伺服器:
在shell中輸入 sudo gedit /etc/bash.bashrc
在文件 /etc/bash.bashrc 中添加:如下內容
export http_proxy=http://127.0.0.1:8580/export https_proxy=http://127.0.0.1:8580/
通過shell安裝如下的組件:
1、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 g++-multilib git gperf libxml2-utils
2、新建一個存放源碼的目錄,如:mkdir ~/andorid/source
3、在源碼目錄中輸入命令:repo init -u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manifest -b android-4.0.1_r1
其中: android-4.0.1_r1是android源碼的版本,更多的版本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查詢:http://source.android.com/source/build-numbers.html
4、修改source/.repo/manifest/default.xml 文件中的 fetch 的值為:
git://Android.git.linaro.org/
通過如下的指令來設置郵箱和用戶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修改用戶名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our email>" ----修改email
5、在source目錄下輸入指令:repo sync
便開始了代碼的下載
D. 求《Android 3D游戲開發技術詳解與典型案例》書中源代碼,萬分感謝!!
游戲開發引擎本身就是一個成熟的固有框架,這東西哪裡都有啊,去專業論壇找吧,除非你從零開始寫代碼
E. 求android源碼下載地址,就像學學源碼的原理
Google剛剛公布,穩定版的Android源代碼已經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Google希望通過公布源代碼,電信運營商和手機製造商,乃至一般開發者們進一步深刻了解和利用Android系統,從而有益於該平台下的的發展。
看來T-Mobile G1不一定打得過iPhone,那麼Android呢?
現在源代碼公布在http://source.android.com/,SDK網站是http://code.google.com/android/
F. android項目源碼下載
對於讀項目源代碼來說,可能對大多數人是件困難的事。首先,第一個障礙:看到項目,就已經放棄! 如果有十個人,可能有5個人以上會是上面這種情況,分析其想法:這么多的代碼,我要怎麼讀啊!我要讀好久啊!算了,還是看小Demo吧,所以這樣,他們也就只是把這個項目導入到eclipse中,點了幾下滑鼠,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解決辦法:其實他們終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嫌麻煩,那好吧,告訴你,這點麻煩都能對你造成影響,其實你的開發之路也可以終止了。任何東西,你要學到它,你就必須花時間、花精力、還要有面對困難的准備。想一步登天,有可能,除非你是天才,但畢竟天才太少了!對於開發,不是學習1+1,所以,先擺正心態吧,那要具備怎樣的心態呢?那就是:有面對困難的准備,也有解決苦難的信心。 心態問題解決了,那就是讀代碼的技巧了,很多人拿到一個項目不知道怎麼入手,乾脆就胡亂的一通看,看到一定時候發現,實在進行不下去了,又開始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這樣是很浪費時間的,其實對於讀一個項目,最好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1、使用這個應用或者游戲,直到熟悉它的使用流程和功能 2、根據自己的體驗分析代碼實現(整體) 3、如果有條件和原作者請教項目思路 4、從最先啟動的Activity開始,弄懂每個Activity功能如何實現以及它的布局實現 5、遇到不懂的代碼,首先找搜索引擎(一般都能解決)。還不行就可以請教他人了 6、對新學到的知識點,一定要總結下來,並且定期的去回顧
7、最重要的一點:
我認為要自己動手寫,那怕是重新寫一遍這個項目,或者自己設計一個類似的,再或者只寫這個項目中的一部分。 為什麼要自己動手呢?大家都知道coder這個東西,那怕你理論學得再好,不動手,那也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動手寫一下,你會遇到問題,你就會解決問題,這樣,你才能學到更多。這就是經驗·······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G. 在網盤上下載的android源代碼
ubuntu 上裝上 jdk,eclipse,Android SDK;
jdk下載鏈接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
eclipse,android sdk下載鏈接 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index.html
設置好JAVA_HOME環境變數
打開eclipse,解壓你的源碼,導入到eclipse中
右鍵選擇android 工程,Run as android application
H. android sdk怎麼下源碼
下載android sdk的源代碼
Windows版本的Git提供有Linux shell命令行和GUI圖形界面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
用默認安裝選項安裝時,添加在桌面上的Git圖標為啟動使用shell命令工具,操作指令和用法則和Linux下一樣
mkdir android_sdk_src 建立存放Android SDK源文件的目錄
cd android_sdk_src 進入新建的目錄
git clone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frameworks/base.git 下載Android SDK源碼
I. android系統是開源去哪裡下載源代碼
他這不是編程原代碼對外公開,而是系統外部介面對外公開,簡單說,開源就好比是,英特爾生產一個CPU 然後告訴你所有的腳都是干嗎用的,這個告訴你干嗎用的就等於是安桌的開源了, 你知道CPU那些腳干嗎用的後,然後再根據這些腳的功能生產主板,針對這些腳所生產出來的主板就好比那些為因安桌開源後,別人針對安桌所編寫出來的軟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