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機的分屏功能怎麼開啟
用過分屏模式的同學都很喜歡分屏模式帶來的便捷性,這項功能早在2018年時隨著安卓原生系統加入了這項功能之後就迅速在眾多手機中普及開來,當然也包括了國內的安卓定製系統。
不過,如何開啟分屏模式其實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的喲~
今天,筆者就以小米手機、華為手機和黑鯊游戲手機作為例子來教大家如何開啟手機的分屏模式。
首先是小米手機,很早前小米的分屏模式需要進入開發者模式才能夠打開,如果你還是老系統那就需要按照老的辦法來,具體的做法是先開啟開發者模式,然後從設置--更多設置--開發者模式中選擇「強制將活動設為可調整大小」,重啟之後即可開啟;但是現在小米手機打開分屏模式就簡單多了。
第一步首先是上滑屏幕並懸停之後進入多任務界面;第二步長按自己需要分屏的應用,選擇的該應用旁邊會彈出多個選項;第三步選擇那個圖標為兩個方塊的標志即可進入分屏模式。比如你想要邊看書、邊打開看微信的信息,那麼先選擇其中之一進入分屏模式,然後輕觸另一個應用即可正式分屏。
需要注意的是,你選擇的分屏模式的應用如果想要退出的話,必須點一下該應用上顯示的「退出分屏」才能夠結束分屏模式。小米手機的分屏模式有一點不好的地方是長按應用選擇分屏模式的時候,並不會出現文字的提示,你看到那個很形象的模塊才是分屏模式。
華為手機的分屏模式和小米的分屏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你需要進入設置--輔助功能--智慧分屏,然後勾選智慧分屏應用欄才可以啟用這項功能。使用的步驟是:第一步在你想要分屏使用的應用中長按左側導航欄按鍵;第二步長按並拖動你需要使用分屏模式的應用到前一個應用的上方或者下方即可完成分屏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必須先打開你想要打開的分屏應用之一;第二,長按拖動的步驟不能少,如果是點觸則變成了開啟小窗模式,這是不對的。從體驗上來看,它比小米的使用更方便、更精準一些,操作也更簡單易學。
上面都是豎屏的分屏模式,如果是我們想要的是橫屏的分屏模式呢?其實操作步驟和手段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你需要事先將使用分屏模式應用切換成橫屏模式,然後再按照步驟操作即可。
黑鯊手機的分屏模式和小米手機的是一樣的,因此就不一一展示了。
總結:從體驗中來看,分屏模式確實很好用也很方便,但不同的手機系統,它的分屏模式也不一樣。以上三種僅供大家參考,但基本上的操作原理一般不會很難。希望已經幫到大家了~
Ⅱ 安卓手機分屏怎麼弄
以小米手機為例子。步驟方法如下:
1、首先將需要使用到的手機進行解鎖。
Ⅲ 手機分屏功能怎麼使用
如果您使用的是華為手機,以華為Mate 30手機為例:
一、開啟分屏:
1、打開某個應用後,在手機屏幕左側或右側,從外向內滑動屏幕並停頓,調出智慧多窗應用欄。
2、長按並拖拽應用欄中的應用圖標至屏幕,開啟分屏。
二、分屏互換:
長按分屏窗口頂部的橫條至分屏窗口縮小後,拖拽該窗口至另外一個分屏窗口。
三、退出分屏:
按住分屏中間線上的橫條或豎條拖動直至另外一個窗口消失。
提示:
部分應用不支持分屏顯示。
同一時間只能使用兩個分屏應用。
Ⅳ 如何在手機上分屏
手機分屏怎麼用
隨著手機能處理的任務越來越多,分屏功能可以讓我們不用頻繁在應用中來回切換,還是非常方便的。那手機分屏怎麼用呢?快跟小伊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打開設置,點擊系統,系統導航方式
手機分屏怎麼用
手機分屏怎麼用(1)
手機分屏怎麼用(2)
2、選擇屏內三鍵導航,返回桌面
手機分屏怎麼用(3)
手機分屏怎麼用(4)
3、打開要分屏的應用
手機分屏怎麼用(5)
4、長按下方正方形按鈕即可分屏成功
手機分屏怎麼用(6)
5、如需結束分屏點擊下方三角圖標即可
手機分屏怎麼用
安卓手機和ipad有一個分屏功能是大家不太了解的,想要一邊看電影,一邊聊天,兩者兼顧,其實也是可以的,想要知道使用分屏,但是還不知道怎麼操作,本期視頻是以Android8.1系統的,還不知道的小夥伴都來看看這期的視頻吧,這期視頻就來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安卓手機,以vivo手機為例,打開手機設置,往下滑找到分屏多任務,
點擊消息分屏,
滑動滑塊打開消息分屏,這樣,有消息發過來,
點擊消息懸浮窗,即可分屏你也可以在打開視頻軟體或瀏覽器時,三指下滑就可以手動分屏,
2.ipad,打開一個應用之後,從屏幕底部向上輕掃,待程序出現後,輕觸並按住您想要打開的第二個應用,然後將它拖到屏幕上,分屏就成功了。
Ⅳ 手機怎麼分屏
蘋果手機想要分屏目前只能藉助第三方軟體,下載【Split】後打開,即可在當前界面實現上下分屏,目前Split只支持兩個網頁的瀏覽分屏,並不支持應用的分屏。
品牌型號:iPhone12
系統:IOS14.6
1、點擊設備桌面【設置】圖標,進入設置界面。
iPhone 12是蘋果公司(Apple)於美國西部時間2020年10月13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4日凌晨1點)在Apple Park總部園區發布的手機產品。
iPhone 12高度:146.7毫米;寬度:71.5毫米;厚度:7.4毫米;重量:162克(5.73盎司) 。iPhone 12設計採用了離子玻璃,以及7000系列鋁金屬外殼。iPhone 12採用了直面邊框設計,背部顏色有:黑色、白色、紅色、綠色、藍色、紫色。
iPhone 12雙鏡頭後置攝像頭系統,配備1200萬像素超廣角和廣角鏡頭以及7元件鏡頭;iPhone 12支持5G,搭載A14 Bionic晶元,支持北斗導航;iPhone 12解析度為2532x1170,對比度為200萬:1,亮度1200尼特。
Ⅵ 安卓怎麼分屏雙開
如果您使用的是華為手機,以華為Mate 40手機為例:
一、開啟分屏:
1、打開某個應用後,在手機屏幕左側或右側,從外向內滑動屏幕並停頓,調出智慧多窗應用欄。
2、長按並拖拽應用欄中的應用圖標至屏幕,開啟分屏。
二、分屏互換:
長按分屏窗口頂部的橫條至分屏窗口縮小後,拖拽該窗口至另外一個分屏窗口。
三、退出分屏:
按住分屏中間線上的橫條或豎條拖動直至另外一個窗口消失。
部分應用不支持分屏顯示。
同一時間只能使用兩個分屏應用。
四、在分屏應用間快速拖拽
打開分屏應用後,可以直接在應用間拖拽圖片、文字或文檔。
1、拖拽圖片:例如,在編輯備忘錄時,同時打開文件管理並選中一張圖片,可將其拖拽至備忘錄編輯頁面。
2、拖拽文字:例如,在發送信息時,同時打開備忘錄長按並標選中需要文字,再次長按可將其拖拽至微信中。
3、拖拽文檔:例如,在編輯電子郵件時,同時打開文件管理選中一篇文檔,可將其拖拽至電子郵件。
部分應用不支持應用間拖拽。
五、添加、移動或移除分屏應用
1、添加應用:調出智慧多窗應用欄,點擊加號,點擊要添加的應用,點擊完成。
2、移動應用:調出智慧多窗應用欄,點擊加號,在應用欄中長按應用圖標並拖拽,可將其移動到應用欄任一位置,點擊完成。
3、移除應用:調出智慧多窗應用欄,點擊加號,在應用欄中點擊應用圖標右上角的減號移除應用,點擊完成。
六、分屏與懸浮窗相互切換
1、分屏切換為懸浮窗:手機豎屏時,長按分屏窗口頂部橫條向左或向右滑動可切換為懸浮窗;手機橫屏時,長按分屏窗口頂部橫條向下滑動可切換為懸浮窗。
2、懸浮窗切換為分屏:手機豎屏時,長按懸浮窗頂部橫條向上或向下拖動切換至分屏;手機橫屏時,長按懸浮窗頂部橫條向左或向右拖動切換至分屏。
七、打開單個應用的多窗口
您可以打開單個應用(如:郵件、備忘錄)的多個任務窗口,在多個任務窗口間拖拽圖片、文字或文檔。
部分應用程序不支持此功能,請以實際情況為准。
1、分屏打開單個應用的多任務窗口。
打開郵件應用的一個任務窗口。
在手機屏幕左側或右側,從外向內滑動屏幕並停頓,調出智慧多窗應用欄。
長按並拖拽應用欄中的郵件應用圖標至屏幕,分屏開啟郵件應用的多任務窗口。
2、在單個應用的多任務窗口間快速拖拽。
拖拽圖片:從一個郵件任務窗口選中一張圖片,可將其拖拽至另一個郵件任務窗口中。
拖拽文字:從一個郵件任務窗口長按並標選中需要文字,再次長按可將其拖拽至另一個郵件任務窗口中。
拖拽文檔:從一個郵件任務窗口選中一個文檔,可將其拖拽至另一個郵件任務窗口中。
八、關閉智慧多窗
智慧多窗功能默認開啟,若您想要關閉:
進入設置 > 輔助功能 > 智慧多窗 ,關閉智慧多窗應用欄。
Ⅶ 安卓手機如何分屏
相信大家見過有些高端手機可以時間分屏的功能,如邊看電影邊聊天,現在介紹普通安卓手機實現分屏的方法,我的手機是安卓6.0。
1首先,手機需要獲取最高許可權。
2下載軟體Xposed安裝器,和Xposed懸浮窗口,分別安裝。
3打開Xposed安卓器,選擇管理框架模塊,選擇更新,更新後重啟。
4選擇激活應用模塊,在懸浮窗的選項上打鉤,重啟。
5打開懸浮窗,自己調試。選擇測試區域,顯示應用模塊正在運行,則成功。
多窗口分屏功能,操作方法:
1.點擊近期任務鍵-點擊某個應用程序右上角的「呂」圖標,此應用會在屏幕上半部分顯示,然後選擇另一個應用在屏幕的下半部分顯示。
2.點擊近期任務鍵,點擊某個應用程序右上角的長方形圖標,選擇畫面中需要在方框中固定顯示的區域,點擊完成。下方窗口再顯示另一個應用程序即可。
註:部分應用程序不支持此功能。
擴展
安卓手機 指的是有Android這個操作系統的手機,安卓(Android)是基於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現在有很多手機採用安卓系統。是流行的主流的手機系統之一。
現在除了蘋果外,基本上市面的智能手機大部分都用安卓系統。
1. 市場佔有率最好的智能手機系統--Android系統。
2. 目前安卓系統最新版本為安卓很多廠商都是在安卓系統上進行深度開發,從而實現個性差異化優勢。
3. 安卓系統優勢:應用數量眾多、開源系統,支持廠商深度開發、使用用戶最多的系統。不足之處在於系統安卓與穩定性有待加強。
4. 三星智能機:三星智能機是安卓系統排行第一的手機。系統性能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