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1單片機定時/計數器的定時功能和計數功能有何不同
1、產生的脈沖不同
計數功能:單片機外部觸發的脈沖。
定時功能:單片機內部在晶振的觸發下產生的脈沖。
2、工作方式不同
計數功能:當定時/計數器設置為計數工作方式時,計數器對來自輸入引腳T0(P3.4)和T1(P3.5)的外部信號計數,外部脈沖的下降沿將觸發計數,檢測一個由1到0的負跳變需要兩個機器周期。
定時功能:計數器對內部機器周期計數,每過一個機器周期,計數器增1,直至計滿溢出。
3、應用范圍不同
計數功能:對一些外部事件計數時則採用。
定時功能:需要准確計算時間時採用。
『貳』 51單片機T0作為定時器和計數器有哪些區別
51單片機T0作為定時器和計數器的區別:變化不同,含義不同。
一、變化不同:計數器記錄外部脈沖信號,信號每變化一次,計數器才加1;而定時器則是使用單片機內部的規則脈沖信號,脈沖的間隔是相同的。
二、含義不同:定時器T1沒有方式3 ,方式3隻適合定時器T0,使其增加一個8位定時器。若定時器T1選擇方式3,T1將停止工作,相當於TR1=0的情況。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中,高4位控制定時器T1,低4位控制定時器T0。
簡介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叄』 51單片機計數器怎麼用
51單片機是基礎入門的一個單片機,還是應用最廣泛的。
51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的概念
單片機中,脈沖計數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每輸入一個脈沖,計數器的值就會自動累加1,只要相鄰兩個計數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相等,則計數值就代表了時間的流逝,因此,單片機中的定時器和計數器其實是同一個物理的電子元件,只不過計數器記錄的是單片機外部發生的事情(接受的是外部脈沖),而定時器則是由單片機自身提供的一個非常穩定的計數器,這個穩定的計數器就是單片機上連接的晶振部件;MCS-51單片機的晶振經過12分頻之後提供給單片機穩定脈沖;晶振的頻率是非常准確的,所以單片機的計數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也是非常准確的。
51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的工作原理
加1計數器輸入的計數脈沖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由系統的時鍾振盪器輸出脈沖經12分頻後送來;一個是T0或T1引腳輸入的外部脈沖源。
作為定時器使用時,定時器計數8051單片機片內振盪器輸出經過12分頻後的脈沖個數,即:每個機器周期使定時器T0/T1的寄存器值自動累加1,直到溢出,溢出後繼續從0開始循環計數;所以,定時器的解析度是時鍾振盪頻率的1/12;
作為計數器使用時,通過引腳T0(P3.4)或T1(P3.5)對外部脈沖信號進行計數,當輸入的外部脈沖信號發生從1到0的負跳變時,計數器的值就自動加1由於檢測一個從1到0的下降沿需要2個機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樣的電平至少要維持一個機器周期。當晶振頻率為12MHz時,最高計數頻率不超過1/2MHz,即計數脈沖的周期要大於2微秒。;計數器的最高頻率一般是時鍾振盪頻率的1/24;
由此可知,不論是定時器還是計數器工作方式,定時器T0和T1均不佔用CPU的時間,除非定時器/計數器T0和T1溢出,才可能引起CPU中斷,轉而去執行中斷處理程序。所以說,定時器/計數器是單片機中效率高而工作靈活的部件。
『肆』 51單片機定時計數器原理
其實就是計數器原理,所謂的定時器就是用計數器來實現的一個功能而已。
計數器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給個方波信號,一個方波,就加1即可,最簡單的都能用數字電子技術里的或門,與門,非門來實現的。專門做計數的晶元也是一大堆,這里我們就不討論怎麼用或門,非門,與門,做出一個計數器了吧。
那麼怎麼用計數器實現定時器的功能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給計數器的方波是規律的就可以了啊,比如做一個一秒鍾輸出一個方波的電路,然後把這個方波給計數器,即可,那麼這個計數器就是一個定時器了,假設計數器一開始是0,一個方波以後,計數器就變成了1,對吧,但是計數器的方波來源是穩定的,一秒鍾就給一個方波,那麼這個就是個1s的定時器了吧,我們可以通過計數器的數值,來確定時間了吧,這樣就可以完成定時的功能了吧。
單片機也是通過這種手段來形成的,你可能就要問了,那我單片機不是沒有方波發射的裝置嗎?對不起,單片機晶元內部自己內置了,所以你不需要自己做這個方波發生裝置,那麼單片機是用什麼來形成方波的呢?答案是你外置的晶振,單片機是通過你外部的那個晶振來實現的,而且晶振也是你單片機能跑起來的關鍵,他是單片機的CPU等內部部件工作的時間標准,比如晶振12MHZ,就是這個晶振1秒鍾,能有12M個方波形成懂吧,所以這個頻率是很高的了,但是單片機一般不在這么高的頻率上工作,所以CPU的時間單位,不是晶振的頻率,一般是要進行降頻處理的,也叫分頻,像51單片機,很多都是12分頻的,即外部晶振是12MHZ,內部CPU工作的頻率只有1MHZ,內部的計數器一般也不能在那麼高的頻率下工作,所以也是分頻的,你最需要了解的是計數器或定時器里的數值加1,對應的時間是多少,一般都是1ms這樣的整數倍。
然後計數器呢?計數器就是用晶振分頻後的方波來工作的,晶振工作穩定,頻率穩定,那麼定時器就穩定,而如果你不用定時器的時候呢?那麼計數器的計數端,就和來自晶振的方波,切斷,切換成對應的IO埠的線路即可,而外部的埠,他們的波形和頻率都不確定,所以就不是定時器了,如果你在外部,加個穩定的方波裝置,計數器也就是定時器了,只不過這個需要自己去實現,豈不是麻煩?所以一般都用單片機內部自帶的,方便而已。
『伍』 mcs-51單片機內部有幾個定時/計數器它們由哪些寄存器組成
2個分別是定時/計數器t1和t0,另外還說下對於52的子系列是三個,多了一個定時/計數器t2.
『陸』 51單片機的計數器怎麼用
main()
{
//初始化
TMOD =0x15//定義計數器0,定時器1 。。計數T0(P3^4)IO口脈沖
TH0 =0;
TL0 =0;
ET0= 1;
EA=1;
TR0 =1;
while(1)
{
;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0;
TL0=0;
}
加qq追問 181325995
『柒』 51單片機的計數器怎麼用
首先將定時器設置為計數器模式。
其次,將外部脈沖接入到相應定時器的輸入端。
這樣就可以使用計數器了。
『捌』 51系列單片機的定時器和計數器有哪幾種工作方式
定時器0有四種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時 /計數器模式方式1:16位定時 /計數器模式方式2:8位可重裝載定時 /計數器模式方式3:兩個單獨8位定時 /計數器模式定時器1隻有三種方式,同上面三種
標准8051單片機內部有2個定時器/計數器 分別是T0和T1。每個定時器有4種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時計數方式,最大計數值為2^13=8192,定時8192個機器周期。1:16位定時 /計數器模式方式2:8位可重裝載定時 /計數器模式方式3:兩個單獨8位定時 /計數器模式定時器1隻有三種方式,同上面三種。
要講定時離不開中斷,兩者結合使用的。定時計數器主要用到TMOD工作模式寄存器,TCON定時器的控制寄存器,EA中斷允許控制寄存器,IP中斷優先順序寄存器 定時器控制寄存器TCON (88H)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