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51單片機的串口方式
一看你的提問就知道你是剛接觸單片機這玩意
單片機的串口通信是需要自己編寫程序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51單片機的埠共有32個,去掉兩個用於串口通信埠,可供使用的還有30個io埠
你的發光二級管隨意接在這30個埠的任意一個都可以
然後編寫代碼,再根據你連接的埠進行賦值
至於串口的接收內容存儲,單片機會把接收到的數據存儲在一個寄存器中
這個寄存器的名字叫
sbuf
,同時這個寄存器也是發送數據寄存器,發送和接收共用
建議你再看看單片機內部結構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一下吧
若滿意請記得採納下,您的舉手之勞激勵著我們答題者的熱情,謝謝!
❷ 單片機串口通信原理
非同步通信
固定波特率下傳送0,1信號
就是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傳送0.1數據
❸ 單片機雙機串口通信程序設計
初始化程序:
BTLEQU2FH;波特率放在內部RAM的2FH單元
MOVTMOD,#21H;T0方式1,16位計數器,T1方式2,串口用
SETBTR0;啟動T0
MOVBTL,#0F3H;波特率設定為1200
MOVSCON,#0C0H;串口方式3,9位數據,禁止接收
接收及驗證程序:
NUMEQU2BH;同步符個數值存放在內部RAM的2BH單元
TEMPEQU2CH
ROM-CH:DB55H,55H,55H,55H,55H,55H,55H,55H,55H,55H
DB55H,55H,55H,55H,55H,55H,55H,55H,55H,55H;20位元組同步符
MIMDB'WSC':3位元組密碼「WSC」
SETBP3.5;置電台收狀態
SETBREN;允許串口接收
A1:MOVNUM,#0;記錄連續到同步符55H的個數
A2:JBRI,A2;串口有數據轉A3
A3:CLRRI;清接收中斷標志
MOVA,SBUF;讀串口數據
CJNEA,#55H,A1;不是同步符轉A1
INCNUM;收到的同步符個數加1
MOVA,NUM;取收到的同步符個數
CJNEA,#5,A2;未收夠連續5個55H轉A2
A4:MOVNUM,#0;密碼驗證,記錄收到密碼位元組數
A5:MOVDPTR,#MIM;密碼字元首址
MOVA,NUM
MOVCA,@A+DPTR;查表取密碼
MOVTEMP,A;保存密碼
JBRI,A6;串口收完一個位元組轉A6
…
A6:CLRRI;清接收中斷標志
MOVA,SBUF;讀串口數據
CJNEA,TEMP,A4;與密碼不符轉A4
INCNUM;收到的密碼個數加1
MOVA,NUM;取已收到的密碼位元組數
CJNEA,#3,A5;密碼未收完轉A5
發送程序:
CLRP3.5;置電台發狀態
MOVB,#23
MOVDPTR,#ROM-CH
B1:CLRA
MOVCA,@A+DPTR;查表發送同步符和密碼共24位元組
INCDPTR
LCALLSEND-CH;調發送單位元組子程序
DJNZB,B1
…
CLRA
MOVDPTR,#7000H;外部RAM數據首址,發送外部RAM中的數據到電台
B2:CJNER4,#0,B3
CJNER3,#0,B3;R4R3=發送位元組數
B3:MOVXA,@DPTR;取數據
INCDPTR
LCALLSEND-CH
CJNER3,#0,B4
CJNER4,#0,B5
B4:DECR3
LJMPB2
DECR3
DECR4
LJMPB2
…
SEND-CH:SETBTB8
MOVSBUF,A
DB0,0,0,0,0,0,0,0
JNBTI,$;延時4μs
CLRTI
RET
結語
❹ 51單片機串口通信
方式 0 :這種工作方式比較特殊,與常見的微型計算機的串列口不同,它又叫同步移位寄存器輸出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數據從 RXD 端串列輸出或輸入,同步信號從 TXD 端輸出,波特率固定不變,為振盪率的 1/12 。該方式是以 8 位數據為一幀,沒有起始位和停止位,先發送或接收最低位。 方式 2 :採用這種方式可接收或發送 11 位數據,以 11 位為一幀,比方式 1 增加了一個數據位,其餘相同。第 9 個數據即 D8 位具有特別的用途,可以通過軟體摟控制它,再加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中的 SM2 位的配合,可使 MCS-51 單片機串列口適用於多機通信。方式 2 的波特率固定,只有兩種選擇,為振盪率的 1/64 或 1/32 ,可由 PCON 的最高位選擇。 方式 3 :方式 3 與方式 2 完全類似,唯一的區別是方式 3 的波特率是可變的。而幀格式與方式 2- 樣為 11 位一幀。所以方式 3 也適合於多機通信。
❺ 單片機中串口的4種工作模式怎麼設置
單片機內部有一個全雙工的串列介面 。有兩個獨立的接收、發送緩沖器SBUF(屬於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時發送、接收數據。MCS-51單片機內部串列介面有4種工作模式。這4種模式分別是 :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串口方式0是作為同步以為寄存器使用的,你用它可以模擬SPI 作為主機。其他三個是串口,只是每次通訊的數據位數或波特率不同而已。
❻ 簡述MCS-51單片機串口通信的四種方式及其特點
方式 0 :這種工作方式比較特殊,與常見的微型計算機的串列口不同,它又叫同步移位寄存器輸出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數據從 RXD 端串列輸出或輸入,同步信號從 TXD 端輸出,波特率固定不變,為振盪率的 1/12 。該方式是以 8 位數據為一幀,沒有起始位和停止位,先發送或接收最低位。
方式 2 :採用這種方式可接收或發送 11 位數據,以 11 位為一幀,比方式 1 增加了一個數據位,其餘相同。第 9 個數據即 D8 位具有特別的用途,可以通過軟體摟控制它,再加特殊功能寄存器 SCON 中的 SM2 位的配合,可使 MCS-51 單片機串列口適用於多機通信。方式 2 的波特率固定,只有兩種選擇,為振盪率的 1/64 或 1/32 ,可由 PCON 的最高位選擇。
方式 3 :方式 3 與方式 2 完全類似,唯一的區別是方式 3 的波特率是可變的。而幀格式與方式 2- 樣為 11 位一幀。所以方式 3 也適合於多機通信。
❼ 89C51系列單片機串口通信的四種方式極其特點
80C51串列通信共有4種工作方式,由串列控制寄存器SCON中SM0SM1決定.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幀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fosc/12;
方式1是8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0位,波特率可變:T1溢出率/n(n=32或16);
方式2是9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樣11位,波特率固定:fosc/n(n=64或32);
方式3是9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1位,波特率可變:T1溢出率/n(n=32或16);
方式1,2,3的區別方要表現在幀格式及波特率兩個方面.
方式1與方式2幀格式相同波特率不同:方式1波特率可變與T1溢出率有關;方式2波特率固定.
方式1與方式3波特率相同幀格式不同:方式1幀格式10位;方式3幀格式11位.
方式1,2,3通信過程完全相同,均為非同步通信方式.
❽ 單片機串口通訊
串列介面是一種可以將接受來自CPU的並行數據字元轉換為連續的串列數據流發送出去,同時可將接受的串列數據流轉換為並行的數據字元供給CPU的器件。一般完成這種功能的電路,稱為串列介面電路主要介紹單片機上串口的工作原理和如何通過程序來對串口進行設置,並根據所給出的實例實現與PC 機通信。
❾ 關於51單片機的串口方式0通訊
嚴格來說,51單片機的串口方式0,並不是用於串口通信的,只用於在RXD,TXD引腳上接有74LS164,串入/並出,或74LS165,並入串出。也就是只能與串列晶元配合使用的。
而真正用串口實現串列通信的是方式1。所以,你的程序要改成方式1。在方式1時,只有開中斷允許標志位和接收到數據後,才會申請中斷,單片機才會響應中斷。
❿ MCS-51單片機的串列介面有幾種工作方式請簡述各種方式的功能.
89系列單片機的串列通信有4種工作方式: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幀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為fosc/12。
方式1是8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0位,波特率可變:T溢出率/n(n= :32或16)。
方式2是9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方式3是9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1位,波特率可變:T溢出率(m=32或16)。
方式1、2、3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幀格式及波特率兩個方面。
(10)單片機串口通信方式擴展閱讀
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都是由單片機時鍾脈沖經相關控制電路處理後獲得。其中方式0的波特率完全取決於系統時鍾頻率fosc的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方式2的波特率還受SMOD(PCON.7)狀態控制。當SMOD=1時,為fosc/32, SMOD=0時為fosc/64。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變的,通常使用單片機中的定時器T1工作在其方式2 (自動重裝初值方式)作為波特率發生器使用,以產生所需的波特率信號。
K為定時器T1的位數,與其工作方式有關(方式0,K=13; 方式1,K=16;方式2,K=8)。 由波特率計算公式可知,方式1和方式3下波特率受fosc、SMOD、T1工作方式以及T1初值等多種因素影響。
通常是在fosc、SMOD和T1工作方式選定情況下,通過調整T1初值(即調整T1的溢出率)的方式來改變波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