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片機的引腳設置為輸入是不是就沒有電壓輸出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電壓是一定有的。是阻抗的事。高輸入阻抗的好處是需要的驅動電流很小。你大概就把高輸入阻抗說成沒電壓了。
㈡ 單片機引腳輸入輸出問題 和引腳屬性
不同的單片機引腳不同屬性不同。
已基本的51系列為例:
管腳輸出電流小於輸入電流,輸出小於4、5mA、輸入小於十幾mA。
P0口作為IO口時要接上拉電阻,因為P0口沒有上拉電阻。
㈢ STC單片機某個引腳損壞,只能輸出高電平,不能輸出低電平,是什麼原因導致損壞的。
引腳電流過大可以損壞引腳
㈣ 關於單片機引腳輸入輸出的問題
大部分單片機,就算是電腦CPU,也要設置輸入輸出工作方式,51隻是個特例,51除了P0都是有上拉電阻,而且你不能斷開上拉電阻,51根本不存在I/O口設置,其他CPU都是可以設置是否啟用上啦,工作在什麼模式下等等(有些當做什麼口使用,也要設置,比如作為普通口,還是第二功能,第三功能等),越復雜的晶元,設置就越復雜,51最簡單,沒有I\O設置。。。
㈤ 我想要51單片機的管腳輸出100個高低脈沖,但為什麼脈沖數控制不了,示波器上顯示的脈沖數根本停不下來
在程序末尾加while(1)分號即可,否則程序會反復循環或跑飛。
㈥ iap15w4k58s4單片機io口輸出不正確怎麼回事
當然是高電平復位,一般而言,當RST端「高電平」保持在2個機器周期以上的時間,那麼單片機就可以可靠復位。對於15系列單片機,這個高電平需要保持2us以上就可以可靠復位了。
㈦ 為什麼51單片機的管腳輸出幾乎為0
兩種可能:
1 單片機IO口上拉電流不夠,有些只能輸出160微安電流,可換邏輯,採用下拉工作。
2 單片機使用了強推挽輸出,被光耦輸入LED鉗為了,可適當加限流電阻
若上拉不夠,也可採用PNP型晶體管放大輸出(同相),或用NPN型倒相輸出
㈧ 定義單片機引腳輸出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input=P2^0;
sbit output=P2^1;
void delay(uint x)
{
uchar j;
while(x--)
{
for(j=0;j<125;j++)
{;}
}
}
void main(void)
{
input=1;
output=0;
while(1)
{
if(input==0)
{
delay(10);
if(input==0)
output=1;
else
output=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