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片機中的cy和ov要怎樣理解啊,能否舉例子
CY(Carry): 用於表示加法進算中的進位和減法運算中的借位,加法運算中有進位或減法運算中有借位則CY位置1,否則為0
OV: 表示運算過程中是否發生了溢出,若運算結果超過了8位二進制數所能表示數據的范圍即有符號數-128~+127,則標志位置1。
對無符號數的運算,判斷只需CY即可,OV無作用。
對有符號數的運算,OV位是有用的。「OV位是C6位進位與C7位進位的異或」,說法對的(對51單片機而言),但不同的計算機說法不一
CY位是累加器的進位、借位標志。下文的敘述按16位機來舉例說明,如果是8位機或其它字長,則可換一個例子,但道理相似。
對於無符號數的運算,CY位就可以表示其是否溢出。但如果是有符號數,則不能按CY標志來判斷了。為此,設了另一個標志OV,其含義就是「假如是有符號數運算,是否出現了溢出」。
例如對於16位運算器,65534 + 3,(即二進制的1111111111111110 + 0000000000000011),
本該得65537,(即二進制的10000000000000001),但因為寄存器只有16位,最高位的那個1丟掉了(進入了CY標志)。結果寄存器中只剩下了1,(即二進制的0000000000000001)。
此時,我們可以說,16位的無符號數加法,65534+3溢出了,溢出後的答案成了1。
但是對於有符號整數,情況就不同了。有符號整數採用補碼表示法。16位有符號整數不可能表示65534,此時如果機內二進制是1111111111111110,程序中認為它是-2,故:
機內的二進制的1111111111111110 + 0000000000000011,代表的是(-2) + 3。
請注意,此時的(-2)+3和上文的無符號數65534+3,在CPU的運算器硬體上完全相同,都是得到和為1,而CY標志也為1。
但是,有符號數(-2)+3=1並無溢出。故此時的CY標志不能代表它溢出了。
另外再舉一例:
無符號數32763 + 8 = 32771,沒有進位,CY標志為0。此時並不溢出。
但是,如果是有符號數32763 + 8,這就是溢出了,因為32773的二進制為1000000000000011,作為有符號數會被看成負數-32765。16位有符號數不可能表示32773的。
不管是有符號數還是無符號數,CPU的二進制運算器機器加、減操作是一樣的,但其「溢出」的條件不同。
現在大多數的計算機中,如果是無符號數,都可以用CY標志來判斷其是否溢出;而如果是有符號數,則需要用OV標志來判斷其是否溢出。
至於OV標志在邏輯上又是根據什麼產生的呢?則不同的計算機上有不同的實現方法,但效果都是一樣。
這里介紹一種道理比較容易懂的方法:「雙符號位法」。具體是:
作加、減法前,先將兩個運算數都按照有符號數的規則擴充成17位。即:符號位是0的前面添一位0,符號位是1的前面添一位1。
然後按17位的機器加、減,得出17位的結果。
如果17位結果的高兩位(即雙符號位)不同,就置OV標志為1,否則,OV標志為零。
然後取其低16位作為最後結果。
B. 51單片機中,CY為1那麼OV是不是也為1
不一定CY例如-1+(-2)=-3,CY溢置1,OV不置1,
減法也一樣的
CY:進位標志。
當最後一次算術操作產生進位(加法)或借位(減法)時,該位置 1。其它算
術操作將其清 0。
OV:(變號溢出)溢出標志。
該位在下列情況下被置1:
ADD、ADDC 或SUBB 指令引起符號位變化溢出。
MUL指令引起溢出(結果大於 255) 。
DIV 指令的除數為 0。
ADD、ADDC、SUBB、MUL和 DIV 指令的其它情況使該位清 0。
C. 求解釋,mcs-51單片機中CY,AC,OV
CY --carry進位PSW.7AC --aid carry輔助進位PSW.6OV --overflow溢出PSW.2
D. 單片機中,cy ac ov有什麼用 我知道他們是來表示借位和溢出的,可是表示出來了又有什麼用呢
兩個數相加減,就可能產生進位或者借位,這樣可用於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想了解這些標記位,最好結合編程語言來學習
E. 單片機中,cy ac ov有什麼用
Cy是進位借位標志,主要用於加減計算和一些跳轉指令比如:
ADDC A,R0
JC LAB
AC是半進位標志,主要用於BCD碼十進制調整即 DA A
OV是溢出標志。在執行算術指令時,指示運算是否產生溢出。
F. 單片機匯編語言中 CY AC OV 分別是什麼意思
單片機匯編語言中
CY(PSW.7)是進位或借位,來源於最近一次算術指令或邏輯指令執行結果。
AC(PSW.6)是輔助進位或輔助借位,用於BCD碼的十進制調整運算。
OV(PSW.2)是溢出位。在執行算術指令時,指示運算是否產生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