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卓系統發展歷史
結合網路資料,現在為你總結如下:
安卓android是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其公司於2003年在美國加州成立。2005年由Google收購注資,並組建開放手機聯盟。2007年11月12日,Android Beta操作系統SDK正式發布。
Android 1.0
2008年9月23日發布,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
伴隨1.0的發布,首款搭載Android 1.0 OS的Android手機誕生。因為1.0不支持觸摸輸入,因此G1配置了實體鍵盤。
2009年4月30日發布。從這時起,Android系統版本都是以糕點進行命名,並以字母排序。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發布。Android1.6首次支持了CDMA網路,為諸如Verizon和Sprint這樣的CDMA運營商打開了一扇大門。
Android2.0
2009年11月——G1面世後1年左右——Android2.0降臨了。無論從哪個方面說,它都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第二個重要的里程碑時刻(第一個是Android1.5)。
2010年5月20日發布。直到Android2.2發布時,谷歌似乎才開始認真考慮Android的企業級功能。
2010年12月7日發布。該版本開始對NFC的支持。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FC功能作用也僅限於掃描景點的NFC便簽,從而獲得URL網址等更多的信息——其實和二維碼沒什麼區別,但是谷歌隨後在Sprint版本的Nexus S中引入了谷歌電子錢包——一個重要的移動支付創舉。許多公司現在開始注意到NFC和移動支付的前景,而毫無疑問,Android2.3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2011年2月2日發布。「蜂巢」更像是Android系統發展歷程上向分岔路的一次嘗試,與智能手機無關,正式進軍平板電腦。
2011年10月19日在香港發布。Android4.0是Android發展歷史上最重大的而一次升級。
2012年6月28日發布。Android4.1是谷歌繼蜂巢之後,一次全新的平板策略嘗試。
關於 Android 的故事,未完待續……
『貳』 安卓開發的現狀怎麼樣
Android開發的可觀形勢得益於安卓手機的低成本,直接形成了八成的手機市場佔有額。龐大的用戶群體下,對產品的需求上來了,產品應用的開發和維護等工作需要更多的技術人員參與其中。
Android技術主要用來做產品應用在移動端安卓平台的開發測試,升級維護等工作。
『叄』 Android操作系統從那年開始研發歷經多少年
Android操作系統最初由Andy Rubin開發,最初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由Google收購注資,並組建開放手機聯盟開發改良,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
這個是開源系統 並一直持續改進完善 要說研發完成 應該在2005年就已經成型了 之後被Google收購 直到2009年才對外發布或命名版本信息
命名規則
Android用甜點作為它們系統版本的代號的命名方法開始於 Android 1.5 發布的時候。作為每個版本代表的甜點的尺寸越變越大,然後按照26個字母數序:紙杯蛋糕,甜甜圈,松餅,凍酸奶,姜餅,蜂巢,冰激凌三明治,根據最新消息新一代Android版本將命名為果凍豆(Jelly Bean)。
Android1.1 2008 年9月發布的Android第一版
Android 1.5
2009年4月30日,官方1.5版本(Cupcake 紙杯蛋糕)的Android發布。
Android 1.6
2009年9月15日,1.6(Donut 甜甜圈)版本軟體開發工具包發布。
Android2.0/2.0.1/2.1
2009年10月26日,2.0(Eclair 松餅)版本軟體開發工具包發布。
Android 2.2/2.2.1
2010年5月20日,2.2(Froyo 凍酸奶)版本軟體開發工具包發布。
Android 2.3
2010年12月7日,2.3(Gingerbread 姜餅)版本軟體開發工具包發布。
Android 3.0
2011年2月2日, 3.0(Honeycomb 蜂巢)
Android 3.1
2011年5月11日在Google I/O開發者大會宣布發布,
Android 3.2
2011年7月13日發布,版本更新如下:
支持7英寸設備
引入了應用顯示縮放功能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冰激凌三明治)
2011年10月19日 在香港發布,
Android 5.0
Jelly Bean
(果凍豆) 繼「冰激凌三明治」之後的下一版Android系統。
如今,Android及它的綠色小機器人標志和蘋果iPhone一樣風靡世界,掀起了移動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風暴。創造這一奇跡的人,叫Andy Rubin(安迪·羅賓),Google工程副總裁,Android開發的領頭人。 早年歲月 Andy Rubin1963年生於紐約州Chappaqua鎮,父親是學心理學的,經營一家電子玩具直銷公司。銷售樣品拍照放進銷售目錄之後,就屬於小Andy的了,他的房間滿是各種最新的電子玩具。反復拆裝這些玩具是他最愛做的事情之一。他的Geek基因由此種下。 大學畢業後,他加入以光學儀器知名的卡爾·蔡司公司擔任機器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數字通信網路。後來他還曾經在瑞士一家機器人公司工作,工作得很開心。然而,一個偶然事件改變他的一生。 1989年,Andy到開曼群島旅遊,清晨獨自在沙灘漫步時遇到一個人可憐地睡在躺椅上——他和女朋友吵架,被趕出了海邊別墅。Andy給他找了住處。作為回報,這位老兄答應引薦Andy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工作。原來,此人是正處在第一個全盛時期的蘋果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不平凡的矽谷經歷讓Andy Rubin在工程師主導的蘋果公司可以說是如魚得水,桌面系統Quadra和歷史上第一個軟Modem都是他的作品。他也不忘展示一下自己的Geek本色:對公司的內部電話系統進行了重新編程,偽裝CEO打電話給人事,指示要給自己組里的工程師同事股票獎勵。當然,信息部門免不了來找他的麻煩。 1990年,蘋果的手持設備部門獨立出來,成立了General Magic公司。兩年後,Andy認定這個領域一定大有作為,選擇加入。在這里,他完全融入到公司全身心投入的工程師文化中。他和同事們在自己的小隔間上方搭起了床,幾乎24小時吃住在辦公室。他們開發的產品是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基於互聯網的手機操作系統和界面Magic Cap,在市場上也曾經取得短暫的成功,1995年公司甚至因此上市,而且第一天股票實現了翻番。但是好景不長,這款產品太超前了,運營商的支持完全跟不上,很快被市場判了死刑。 此後,Andy Rubin又加入了蘋果公司員工創辦的Artemis Research,繼續吃住在辦公室,追逐互聯網設備的夢想。這次,他參與開發的產品是互動式互聯網電視WebTV,創造了多項通信專利。產品獲得了幾十萬用戶,成功實現盈利,年收入超過一億美元。1997年,公司被微軟收購。Rubin也隨之加入,雄心勃勃地開始了他的超級機器人項目。他開發的互聯網機器人在微軟四處游盪,隨時記錄所看所聞。不料,有一天控制機器人的計算機被黑客入侵,激怒了微軟的安全官員。不久,Andy離開微軟,在Palo Alto租了一個商店,與他的工程師朋友們繼續把玩各種機器人和新設備,構思各種新產品的奇思妙想。這就是Danger的前身。 創辦Danger並擔任CEO的過程中,Andy完成了從工程師到管理者的轉變。更為重要的是,他和同事一起找到了將移動運營商和手機製造商利益結合起來的模式,這與iPhone非常類似。但是,公司的運營並不理想,Andy接受董事會的決定辭職,並有些失望地離開了公司。Danger後來被微軟收購,2010年這個部門發布了很酷但是很快失敗的產品Kin系列手機。 Android傳奇 2002年初,還在Danger期間,Andy Rubin曾在斯坦福大學的工程課上做了一次講座。聽眾中出現了Google的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互聯網手機的理念深深打動了Page,尤其是他注意到Danger產品上默認搜索引擎是Google。 離開Danger後,Andy曾再次隱居開曼群島,想開發一款數碼相機,但是沒有找到支持者。他很快回到熟悉的領域,創辦Android,開始啟動下一代智能手機的開發。這次的宗旨,是設計一款對所有軟體開發者開放的移動平台。2005年,Andy靠自己的積蓄和朋友的支持,艱難地完成了這一項目。在與一家風投洽談的同時,Andy突然想到了Larry Page,於是給後者發了一封郵件。僅僅幾周時間,Google就完成了對Android的收購。接下來的故事,已經載入史冊。 Andy Rubin是典型的Geek文化的代表,在他矽谷半山別墅里,從視網膜掃描門到世界上最貴的門鈴,創意無所不在。他是那種既喜歡電焊槍,也著迷編寫程序,並擅長業務戰略的奇才。他今年47歲,傳奇還在繼續。
『肆』 安卓系統目前發展的怎樣了國內的手機廠商用的是不是安卓系統
您好,國內的安卓系統感覺最近幾年來,升級速度挺快的,像華為、小米、OPPO、魅族等手機品牌系統版本升級也比較頻繁。不過因為這些品牌的系統是根據品牌的需要去定製的操作系統,所以系統區別還是蠻大的。我現在使用的是OPPO的操作系統ColorOS,升級之後的ColorOS新增了不少功能,比如無限息屏、靈感壁紙等個性化功能。
『伍』 關於安卓的歷史
安卓發展歷史 2005年,Google收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 2007年11月5日,Google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Android操作系統。 2007年11月5日,Google與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和晶元製造商共同創建開放手持設備聯盟(簡稱:OHA)。 2008年,Patrick Brady於Google I/O大會上提出Android HAL架構圖。 2008年8月18日,Android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批准。 2008年9月,Android1.0正式發布。 2008年9月22日,美國運營商德國T-Mobile在紐約正式對外發布第一款Android手機——T-Mobile G1。該款手機為台灣宏達電子(HTC)代工製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 2008年10月,全球業界都表示不看好Android操作系統,並且聲稱最多1年,Android就會被Google關閉。 2008年10月22日,T-Mobile G1正式發售。 2009年4月30日,Android1.5正式發布。 2009年4月,HTC G1和HTC G2市場大賣成為僅次於iPhone的熱門機型。 2009年9月15日,Android1.6正式發布。 2009年9月,HTC Hero G3廣受歡迎,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機型。 2009年10月28日,Android 2.0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正式發布。 2009年10月,Google發布了旗下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機:Nexus one(HTC G5)。該款手機為台灣宏達電子(HTC)代工製造。 2010年1月7日,Nexus One開始對外發售。 2010年2月3日,Linux內核開發者Greg Kroah-Hartman將Android的驅動程序從Linux內核「狀態樹」(「staging tree」)上除去,從此,Android與Linux開發主流將分道揚鑣。 2010年5月19日,Google正式對外發布Android2.2智能操作系統。 2010年5月20日,Google對外正式展示了搭載Android系統的智能電視-Google TV,該電視為全球首台智能電視。 2010年7月1日,Google宣布正式與雅虎、亞馬遜合作,並且在Android上推出多項Kindle服務和雅虎服務。 2010年7月9日,美國NDP集團調查顯示,Android系統已佔據了美國移動系統市場28%的份額,全球17%的市場份額。 2010年9月,Android應用數量超過9萬個。 2010年9月21日,Google對外公布數據,每日銷售的Android設備的新用戶數達到20萬。 2010年10月26日,Google宣布Android達到第一個里程碑:電子市場上獲得官方數字認證的Android應用數量已經達到10萬個。 2010年12月7日,Google正式發布Android2.3操作系統。 2011年1月,Android應用數量超過20萬。 2011年1月,Google對外公布數據,每日Android設備的新用戶數達到30萬。 2011年2月2日,Android3.0正式發布。 2011年3月25日,谷歌暫停開源Android3.0,並將暫時阻止小型手機生產商使用其Android3.0「Honeycomb」系統,期限未定。 2011年7月,Google對外公布數據,Android每天的新用戶達到55萬,Android設備用戶總數達1.35億。 2011年8月,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2011年9月,數據顯示,Android應用數目已經達到48萬。 2011年9月,Android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3%。
『陸』 android系統的發展歷史
2007年11月5日,Google發布了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移動手機平台 --Android。該平台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等組成,號稱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的開放的移動開發平台。
2008年9月22日,美國運營商T-Mobile USA在紐約正式發布第一款Google手機 -- T-Mobile G1。該款手機為中國台灣宏達電代工製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支持WCDMA/HSPA網路,理論下載速率為7.2Mbit/s,並支持Wi-Fi無限區域網絡。
Google與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合作開發了Android移動開發平台,這個聯盟由摩托羅拉、高通、宏達電和T-Moblie、中國移動等在內的30多家移動通訊領域的領軍企業組成。Google與運營商、設備製造商、開發商和其他第三方結成了深層次的合作夥伴關系,希望通過建立標准化、開放式的行動電話軟體平台,在移動產業內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生態系統。
Android作為Google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推進「隨時隨地為每個人提供信息」這一企業目標的實現。全球為數眾多的行動電話用戶從未使用過任何基於Android的移動通訊設備,Google的目標是讓移動通訊不依賴於設備甚至平台。處於這個目的,Android將補充而不會代替Google長期以來奉行的移動發展戰略:通過與全球各地的手機製造商和移動運營商結成合作夥伴,開發即有用又有吸引力的移動服務,並推廣這些產品。
Android系統在國內的發展主要在於針對Android系統的二次開發上,以Android系統源碼為基礎,再深度定製改版而成的操作系統主要有創新工場投資的點心公司開發的點心操作系統、中國移動的Ophone、聯想的樂Phone、阿里雲手機操作系統及雷軍的小米科技開發的MIUI。
『柒』 安卓發展到現在還是遠不如iOS嗎
安卓都是各個手機廠商按國人習慣優化系統,而蘋果只能我們去適應他們,當初為了九宮格輸入法鬧了多久,現在通話連錄音功能都沒有,流暢性現在安卓也不差了,價錢方面安卓也有優勢,當初蘋果4剛出,買來用了一個月了賣了,流暢確實流暢,但下個東西傳個歌都得用itunes就受不了了
『捌』 介紹下安卓系統的研發歷史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創建Android公司,並組建Android團隊。[2]
2005年8月17日,Google低調收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及其團隊。安迪魯賓成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這款名為Android的操作系統,並且在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聯盟組織,該組織由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晶元製造商共同組成,並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這一聯盟將支持谷歌發布的手機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體,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3-4]
2008年,在GoogleI/O大會上,谷歌提出了Android HAL架構圖,在同年8月18號,Android獲得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在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
2009年4月,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這款手機,從Android 1.5版本開始,谷歌開始將Android的版本以甜品的名字命名,Android 1.5命名為Cupcake(紙杯蛋糕)。該系統與Android 1.0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
2009年9月份,谷歌發布了Android 1.6的正式版,並且推出了搭載Android 1.6正式版的手機HTC Hero(G3),憑借著出色的外觀設計以及全新的Android 1.6操作系統,HTC Hero(G3)成為當時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Android 1.6也有一個有趣的甜品名稱,它被稱為Donut(甜甜圈)。 安卓各個版本在市場受歡迎度
2010年2月份,Linux內核開發者Greg Kroah-Hartman將Android的驅動程序從Linux內核「狀態樹」(「staging tree」)上除去,從此,Android與Linux開發主流將分道揚鑣。在同年5月份,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2.2操作系統。谷歌將Android 2.2操作系統命名為Froyo,翻譯完名為凍酸奶。
2010年10月份,谷歌宣布Android系統達到了第一個里程碑,即電子市場上獲得官方數字認證的Android應用數量已經達到了10萬個,Android系統的應用增長非常迅速。在2010年12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2.3操作系統Gingerbread (姜餅)。
2011年1月,谷歌稱每日的Android設備新用戶數量達到了30萬部,到2011年7月,這個數字增長到55萬部,而Android系統設備的用戶總數達到了1.35億,Android系統已經成為智能手機領域佔有量最高的系統。
2011年8月2日,Android手機已佔據全球智能機市場48%的份額,並在亞太地區市場占據統治地位,終結了Symbian(塞班系統)的霸主地位,躍居全球第一。
2011年9月份,Android系統的應用數目已經達到了48萬,而在智能手機市場,Android系統的佔有率已經達到了43%。繼續在排在移動操作系統首位。谷歌將會發布全新的Android 4.0操作系統,這款系統被谷歌命名為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2012年1月6日,谷歌Android Market已有10萬開發者推出超過40萬活躍的應用,大多數的應用程序為免費。Android Market應用程序商店目錄在新年首周周末突破40萬基準,距離突破30萬應用僅4個月。在2011年早些時候,Android Market從20萬增加到30萬應用也花了四個月。
『玖』 介紹下安卓系統的發展史.要詳細的.
很多玩家用戶可能會奇怪:「為什麼 Android 會用甜點作為它們系統版本的代號?」這個命名方法開始於 Andoird 1.5 發布的時候。作為每個版本代表的甜點的尺寸越變越大,然後按照26個字母數序:紙杯蛋糕,甜甜圈,松餅,凍酸奶,姜餅,蜂巢。
Android 1.1
發布時間:發布於 2008 年9月
Android 1.5 Cupcake紙杯蛋糕
發布時間:發布於 2009 年 5 月
Android 1.6 Donut甜甜圈
2009 年 9 月發布
Android 2.0 Eclair松餅
2009 年 10 月 26 日
Android 2.1 Eclair松餅
Android 2.1: 2009 年 10 月 26 日,又一個主要版本升級以創紀錄的速度放出。這次,大版本升級到了Android 2.1 「Eclair.」Android 2.1主要特性:提升硬體速度更多屏幕以及解析度選擇大幅度的用戶界面改良支持 Exchange活動牆紙大幅改進虛擬鍵盤藍牙 2.1Google 地圖
Android 2.2 Froyo凍酸奶
谷歌於北京時間2010年5月20日晚上10:30點在舊金山Moscone會展中心舉辦Google I/O 2010大會第二天的會議,Google正式發布了代號是「froyo 凍酸奶」的Android操作系統2.2版。 相對於上一版本的 改變: 1、整體性能大幅度的提升 2、3G網路共享功能。 3、Flash的支持。 4、App2sd功能。 5、全新的軟體商店。 6、更多的Web應用API介面的開發。
Android 2.3 Gingerbread姜餅
gingerdroid
北京時間2010年12月7日凌晨,Google正式對外發布了他們的下一代智能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 2.3也就被大家所熟知的Android Gingerbread系統。 主要更新包括: 游戲:增加了新的垃圾回收和優化處理事件,以提高對游戲的支持能力。原生代碼可直接存取輸入和感應器事件、EGL/OpenGL ES、OpenSL ES。新的管理窗口和生命周期的框架。 多媒體:支持VP8和WebM視頻格式,提供AAC和AMR寬頻編碼,提供了新的音頻效果器,比如混響、均衡、虛擬耳機和低頻提升 通訊方式:支持前置攝像頭、SIP/VOIP和NFC(近場通訊) 站在用戶的角度看,這次更新的亮點主要有: 簡化界面、速度提升: 更快更直觀的文字輸入: 一鍵文字選擇和復制/粘帖: 改進的電源管理系統: 新的應用管理方式: 原生支持前置前置攝像頭、互聯網通話和NFC(近場通訊): 系統原生支持VoIP,可以在聯系人里加入它的SIP帳戶,然後直接通過系統來撥打VoIP電話。 增加下載管理器:Android 2.4 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預計在2011年第四季度發布。其甜品代號為 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預計與2.3版本之間的變化不會太大,但是會有不少功能更新。畢竟已經採用了新的代號。 目前已知的Android 2.4帶來的更新包括更多的動畫特效、更快的運行速度、軟體通話降噪、視頻聊天等。 Android 2.4系統不會是之前一直謠傳的Android 3.0,其真正的版本號將會是Android 2.4。
Android 3.0 Honeycomb蜂巢
3.0系統特性 ·優化針對平板 ·全新設計的UI增強網頁瀏覽功能 ·n-app purchases功能 ·經過優化的Gmail電子郵箱; ·全面支持GoogleMaps
Android 3.1 Honeycomb
Google發布了最新的Android3.1操作系統,新版本最大的改變是將Android手機系統跟平板系統再次合並,從而方便開發者。Android3.1相比3.0的升級有限,除了任務管理器可以滾動,支持USB 輸入設備(鍵盤、滑鼠等),另外還有,它會支持 Google TV.可以支持XBOX 360無線手柄,這個就牛掰了,大屏幕的Android平板電腦肯定會非常吃香,簡直就是一台隨身游戲機嘛,還是用手感最好的無線手柄的。此外就是一些widget支持的變化,能更加容易的定製屏幕widget插件。
希望樓主給分
『拾』 安卓系統的詳細介紹是什麼
是的,沒錯。
Android
中文名:安卓(非官方) 安致 (官方)註:Google2005年8月17日收購美國Android公司得到手機巨頭摩托羅拉的支持,摩托羅拉2010年放棄其他的操作系統(包括自家的Linux和UIQ)只支持Android。Android的特色業務是手機軟體,之後Google在其基礎上發展了Android業務。在Android發展的過程中,摩托羅拉付出的是核心代碼,Google付出的是公關和品牌效應,當然還有它的google app,但是Google掌握了Android Market以及通過android google apps獲得的大量用戶。Android一詞最早出現於法國作家利爾亞當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 Android是基於Linux開放性內核的操作系統,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機操作系統。早期由原名為"Android"的公司開發,谷歌在2005年收購"Android.Inc"後,繼續對Android系統開發運營,它採用了軟體堆層(software stack,又名軟體疊層)的架構,主要分為三部分。底層Linux內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應用軟體則由各公司自行開發,部分程序以Java編寫。 2011年初數據顯示,僅正式上市兩年的操作系統Android已經超越稱霸十年的塞班系統,使之躍居全球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平台。現在,Android系統不但應用於智能手機,也在平板電腦市場急速擴張,在智能MP4方面也有較大發展。採用Android系統主要廠商包括中國台灣的HTC(第一台谷歌的手機G1由HTC生產代工)、韓國三星、韓國原道、美國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中國大陸廠商如:首派(A101、A100、A80、A60S及未上市的A70),魅族(M9),華為、中興、聯想、藍魔等。
系統歷史
2008年9月22日,美國運營商德國T-Mobile在紐約正式發布第一款Android手機——T-Mobile G1。該款手機為台灣宏達電(HTC)代工製造,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支持WCDMA/HSPA網路,理論下載速率7.2Mbps,並支持Wi-Fi。 2009年10月28日正式發布了Android 2.0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2010年1月索尼愛立信首款Android機型X10上市 。 2010年1月7日,Google在其美國總部正式向外界發布了旗下首款合作品牌手機Nexus One(HTC G5),並同時開始對外發售。 2010年7月9日,美國NDP集團調查顯示,Android系統已佔據了美國移動系統市場28%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