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單片機I/O口的拉電流和灌電流分別是多少
偉統51單片機I/O口的灌電流 是10ma,拉電流只有幾百微安
現在的增強型51單片機I/O口的拉電流和灌電流都可以達20ma,但拉電流要配置成推挽輸出模式才可以,另外晶元總電流有限制,有的120ma,有的 200ma,有的400ma。
⑵ 51單片機中延時函數參數怎麼確定
如果你用的是KEIL的話你可以自己調試,這樣你就可以自己知道執行完這個延時函數所用的時間。調試就是ctrl+F5如果你沒動過的話在左邊你是看到執行到這一步經過了多長時間。右邊有箭頭。
⑶ 51單片機(包括52子系列)中,函數定義參數 interrupt m 中 m 的有效取值范圍是
從0x0003開始,對應的interrupt 編號為0,每8個位元組一個中斷入口,比如0x000b對應的編號為1,0x0013對應的編號為2....... 以此類推。現在8051核為通用的單片機內核之一,很多廠家都在生產,你要找到產品規格書,查查對應的中斷號是什麼外設的才能確定。也就是說,8051系列的中斷編號是硬體確定的,自己亂加中斷號不行。
⑷ 請問51單片機(8052)電源輸入電流有何要求或限制
對於C51系列的單片機,總的來說,供電電壓為5V,上下偏差0.5V。對於LV(低電壓)的單片機,如AT89LV××系列的單片機,標准工作電壓低至3.3V,上下偏差0.3V。
一旦工作電壓限制了,單片機的工作電流也就確定了。但要注意的是,單片機每個埠的工作電流不要超過15毫安,否則容易因為過流而損壞單片機。
事實上,在單片機的說明文檔中都會給出單片機的極限工作參數(Absolute Maximum Ratings)和直流特性表格(DC Characteristics),前者說明單片機的極限工作條件,在這種狀態下單片機長時間工作就容易損壞;後者給出單片機的標准工作狀態參數,即不會損壞單片機的工作條件——所以在使用單片機之前,這些信息是必須要了解的。
⑸ 51單片機多參數函數怎麼寫的啊
51單片機C程序中子函數是可以有多個形參的,第二個參數y也要聲明類型的,應該寫成(uint x,uint y)。但是就你的流水燈程序,沒必要寫那麼麻煩,延時函數帶一個參數就夠了,第二個循環變數放在函數中聲明並且固定初值,你這是自找麻煩了。曾經回答過這種提問,因這種兩個形參的延時函數在編譯時會產生錯誤,變成弄巧成拙了,延時沒有效果了。
⑹ 51單片機的具體介紹
T89C2051是精簡版的51單片機,精簡掉了P0口和P2口,只有20引腳,但其內部集成了一個很實用的模擬比較器,特別適合開發精簡的51應用系統,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開發簡單的產品時用不了全部32個I/O口,用AT89C2051更合適,晶元體積更小,而且AT89C2051的工作電壓最低為2.7V,因此可以用來開發兩節5號電池供電的攜帶型產品。
本文以ATMEL公司生產的51系列家族的AT89S51和AT89C2051兩種單片機來講解,兩種單片機是目前最常用的單片機,其中AT89S51為標准51單片機,當然其功能比早期的51單片機更強大,支持ISP在系統編程技術,內置硬體看門狗。。。
一、AT89S51單片機引腳介紹
AT89S51有PDIP、PLCC、TQFP三種封裝方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採用40Pin封裝的雙列直接PDIP封裝,外形結構下圖。
晶元共有40個引腳,引腳的排列順序為從靠晶元的缺口(見右圖)左邊那列引腳逆時針數起,依次為1、2、3、4。。。40,其中晶元的1腳頂上有個凹點(見右圖)。在單片機的40個引腳中,電源引腳2根,外接晶體振盪器引腳2根,控制引腳4根以及4組8位可編程I/O引腳32根。
1、主電源引腳(2根)
VCC(Pin40):電源輸入,接+5V電源
GND(Pin20):接地線
2、外接晶振引腳(2根)
XTAL1(Pin19):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入端
XTAL2(Pin20):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出端
3、控制引腳(4根)
RST/VPP(Pin9):復位引腳,引腳上出現2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將使單片機復位。
ALE/PROG(Pin30):地址鎖存允許信號
PSEN(Pin29):外部存儲器讀選通信號
EA/VPP(Pin31):程序存儲器的內外部選通,接低電平從外部程序存儲器讀指令,如果接高電平則從內部程序存儲器讀指令。
晶元實物圖片 晶元引腳功能
4、可編程輸入/輸出引腳(32根)
AT89S51單片機有4組8位的可編程I/O口,分別位P0、P1、P2、P3口,每個口有8位(8根引腳),共32根。每一根引腳都可以編程,比如用來控制電機、交通燈、霓虹燈等,開發產品時就是利用這些可編程引腳來實現我們想要的功能,盡情發揮你的想像力吧,實現你想要的:)
強大無比。。。
PO口(Pin39~Pin32):8位雙向I/O口線,名稱為P0.0~P0.7
P1口(Pin1~Pin8):8位準雙向I/O口線,名稱為P1.0~P1.7
P2口(Pin21~Pin28):8位準雙向I/O口線,名稱為P2.0~P2.7
P3口(Pin10~Pin17):8位準雙向I/O口線,名稱為P3.0~P3.7
上面就是AT89S51單片機引腳的簡單介紹,其它51系列家族的單片機8031、8051、89C51等引腳和89S51兼容,只是個別引腳功能定義不同。
二、AT89C2051單片機引腳介紹
AT89C2051為20引腳小型封裝,2K內部程序存儲器,15個可編程I/O口線,沒有P0口和P2口的16根I/O線,內部集成了一個模擬比較器。AT89C2051單片機的引腳排列如下圖所示。
晶元實物圖片 晶元引腳功能
晶元共有20個引腳,引腳的排列順序為從靠晶元的缺口(見上圖)左邊那列引腳逆時針數起,依次為1、2、3。。。20,在單片機的20個引腳中,電源引腳2根,外接晶體振盪器引腳2根,復位引腳1根以及P1、P3口可編程I/O引腳15根。
1、主電源引腳(2根)
VCC(Pin20):電源輸入,接+5V電源
GND(Pin10):接地線
2、外接晶振引腳(2根)
XTAL1(Pin5):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入端
XTAL2(Pin4):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出端
3、控制引腳(1根)
RST/VPP(Pin1):復位引腳,引腳上出現2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將使單片機復位。
4、可編程輸入/輸出引腳(15根)
P1口: 8位準雙向I/O口線,P1.0~P1.7 ,共8根
P3口: 8位準雙向I/O口線,P3.0~P3.5、P3.7,共7根
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標准51單片機有32根可編程I/O口線,89C2051精簡掉P0、P2口16根I/O線後,應該還有16根I/O口線,現在只有15根,另一根跑那裡去了呢?!前面講到AT89C2051內部集成了一個模擬比較器,正是因為集成了模擬比較器把另一根引線佔用了,比較器的輸出端佔用了一個I/O口,它就是P3.6口,引腳P3.6沒有接出來的,所以少一根I/O口線。在編程時,P3.6就只能用來讀比較器的狀態了,不能象其它I/O口一樣用來驅動外部指示燈等設備了,不過模擬比較器很實用的,在開發中就可以省去外加比較器的麻煩,圖為比較器的原理。
三、主要性能參數介紹
AT89S51
·與MCS-51產品指令系統完全兼容
·4k位元組在系統編程(ISP)Flash閃速存儲器
·1000次擦寫周期
·4.0-5.5V的工作電壓范圍
·全靜態工作模式:0Hz-33MHz
·三級程序加密鎖
·128×8位元組內部RAM
·32個可編程I/O口線
·2個16位定時/計數器
·6個中斷源
·全雙工串列UART通道
·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模式
·中斷可從空閑模喚醒系統
·看門狗(WDT)及雙數據指針
·掉電標識和快速編程特性
·靈活的在系統編程(ISP位元組或頁寫模式)
AT89C2051
·與MCS-51產品指令系統完全兼容
·2k位元組可重擦寫閃速存儲器
·1000次擦寫周期
·2.7V-6V的工作電壓范圍
·全靜態操作:0Hz-24MHz
·兩級加密程序存儲器
·128×8位元組內部RAM
·15個可編程I/O口線
·2個l6位定時/計數器
·6個中斷源
·可編程串列UART通道
·可直接驅動LED的輸出埠
·內置一個模擬比較器
·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模式
⑺ 一般的51系列的單片機晶振頻率有6、12Mhz,為什麼我們老師說其運行速度...
我舉個例子吧,假如是12Mhz的晶振,那麼執行速度是12分之1的晶振頻率,也就是1Mhz的執行速度。而mcs
51單片機(一般指課本上那些過時的貨色,像宏晶就不同,好像震盪周期最高33Mhz)最高的晶振頻率就是24Mhz,這個是有數據可查的,你可以查看at89s51的數據手冊,高於這個頻率可能工作就不穩定或者不能工作,所以轉換成執行速度的話就是2Mhz,你老師沒說錯的。
課本上的51單片機都是12個震盪周期合成一個機器周期,也就是直接和執行速度有關的周期是晶振的12分之一……
⑻ 51單片機各管腳輸出的電流值有多大
51單片機的上拉電阻的阻值在330K左右,也就是說如果高電平驅動,本質上就是330K的上拉電阻來提供電流的,不同廠家的管腳上拉電阻的阻值有所不同,但大概差不多。故高電平輸出電流是非常小的,大概在10μA~50μA的范圍內,具體參考該型號的單片機的DATASHEET電氣參數。
⑼ 關於51單片機輸入/輸出口電壓和電流以及加驅動電路的問題
作為輸出埠:P0可吸收可輸出電流,多大不是很清楚,驅動LED沒問題,驅動NPN、PNP三極體都沒有問題。
P1P2P3隻能吸收電流,不能輸出電流(如第一種說法中提的「這個電流比較小」,而第二種說法里的「驅動NPN三極體也沒有問題」就需要實驗證明一下了,因為這個電流實在太小了),如特別需要,可外接上拉電阻。
輸出電流指得是輸出1時帶負載,吸收電流指得是輸出0時帶負載。
另外不同廠家的51單片機具體參數可能不同,不同型號的也不同。
我說的指的是ATMEL的AT89S51,至於Intel的MCS51早停產了,估計要找也不到了。
第三種說法:輸入指的是埠做輸入埠,比如P0.1做輸入,你會給它一個電壓,它根據你給的電壓是大於2.4V還是小於0.4V來判斷你給的是1還是0信號。而輸出指的是你將P0.1口作為輸出口時:輸出1,P0.1引腳的電壓接近於這個單片機的電源電壓,輸出0,P0.1電壓接近於0V。
⑽ 51系列單片機特點,型號和性能
51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始祖是Intel的8004單片機,後來隨著Flash rom技術的發展,8004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控系統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機型推出,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佔有大量市場。51單片機是基礎入門的一個單片機,還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需要注意的是51系列的單片機一般不具備自編程能力。
主要產品
Intel(英特爾)的:80C31、80C51、87C51,80C32、80C52、87C52等;
ATMEL(艾德梅爾)的:89C51、89C52、89C2051,89S51(RC),89S52(RC)等;
Philips(飛利浦)、華邦、Dallas(拉達斯)、Siemens(西門子)等公司的許多產品;
STC(國產宏晶)單片機:89c51、89c52、89c516、90c516等眾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