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android系統的構架

android系統的構架

發布時間:2022-06-10 13:40:22

❶ 什麼是android系統,android的發展以及android的平台架構和特性

Android平台採用了整合的策略思想,包括底層Linux操作系統、中間層的中間件和上層的java應用程序。下面我把Android的特性及其架構體系結構總結一下。

一、Android的平台特性

Android平台有如下特性:

1. 應用程序框架支持組件的重用與替換。

這樣我們可以把系統中不喜歡的應用程序刪除,安裝我們喜歡的應用程序。

2. Dalvik虛擬機專門為移動設備進行了優化。

Android應用程序將由Java編寫、編譯的類文件通過DX工具轉換成一種後綴名為.dex的文件來執行。Dalvik虛擬機是基於寄存器的,相對於Java虛擬機速度要快很多。

3. 內部集成瀏覽器基於開源的WebKit引擎。

有了內置的瀏覽器,這將意味著WAP應用的時代即將結束,真正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手機就是一台「小電腦」,可以在網上隨意遨遊。

4. 優化的圖形庫包括2D和3D圖形庫,3D圖形庫基於OpenGL ES 1.0。

強大的圖形庫給游戲開發帶來福音。在3G最為重要的的應用莫過於手機上網和手機游戲。

5. SQLite用作結構化的數據存儲。

6. 多媒體支持包括常見的音頻、視頻和靜態印象文件格式

如MPEG4、H.264、MP3、AAC、AMR、JGP、PNG、GIF。

7. GSM電話(依賴於硬體)。

8. 藍牙(Bluetooth)、EDGE、3G、WiFi(依賴於硬體)。

9. 照相機、GPS、指南針和加速度計(依賴於硬體)。

10. 豐富的開發環境包括設備模擬器、調試工具、內存及性能分析圖表和Eclipse集成的開發環境插件。

Google提供了Android開發包SDK,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類庫和開發工具,並且針對Eclipse的可視化開發插件ADT。

二、Android平台架構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Android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可分為4層,由上到下依次是應用程序、應用程序框架、核心類庫和Linux內核,其中第三層還包括Android運行時的環境。下面分別來講解各個部分。

1. 程序應用

Android
連同一個核心應用程序包一起發布,該應用程序包包括E-mail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是用Java編寫的。

2. 應用程序框架

開發者完全可以訪問核心應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該應用程序框架架構用來簡化組件軟體的重用,任何一個應用程序都可以發布它的功能塊並且任何其他的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發布的功能塊(不過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限制)。該應用程序重用機制使得組件可以被用戶替換。

以下所有的應用程序都由一系列的服務和系統組成,包括:

1)一個可擴展的視圖(Views)可以用來創建應用程序,包括列表(lists)、網路(grids)、文本框(text
boxes)、按鈕(buttons),甚至是一個可嵌入的Web瀏覽器。

2)內容管理器(Content Providers)使得應用程序可以訪問另一個應用程序的數據(如聯系人資料庫),或者共享它們自己的數據。

3)一個資源管理器(Resource Manager)提供非代碼資源的訪問,如本地字元串、圖形和分層文件(layout files)。

4)一個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 Manager)使得應用程序可以在狀態欄中顯示客戶通知信息。

5)一個活動類管理器(Activity Manager)用來管理應用程序生命周期並提供常用的導航回退功能。

3. Android程序庫

Android包括一個被Android系統中各種不同組件所使用的C/C++集庫。該庫通過Android應用程序框架為開發者提供服務。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核心庫:

1)系統C庫:一個從BSD繼承來的標准C系統函數庫(libc),專門為基於Embedded Linux的設備定製。

2)媒體庫:基於PacketVideo
OpenCORE;該庫支持錄放,並且可以錄制許多流行的音頻視頻格式,還有靜態映像文件包括MPEG4、H.264、MP3、AAC、JPG、PNG。

3)Surface Manager:對顯示子系統的管理,並且為多個應用程序提供2D和3D圖層的無縫融合。

4)LibWebCore:一個最新的Web瀏覽器引擎,用來支持Android瀏覽器和一個可嵌入的Web視圖。

5)SGL:一個內置的2D圖形引擎。

6)3D libraries:基於OpenGL ES 1.0 APIs實現;該庫可以使用硬體3D加速(如果可用)或者使用高度優化的3D軟加速。

7)FreeType:點陣圖(bitmap)和向量(vector)字體顯示。

8)SQLite:一個對於所以應用程序可用、功能強勁的輕型關系型資料庫引擎。

4. Android運行庫

Android包括了一個核心庫,該核心庫提供了Java編程語言核心庫的大多數功能。

每一個Android應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進程中運行,都擁有一個獨立的Dalvik虛擬機實例。Dalvik是針對同時高效地運行多個VMs實現的。Dalvik虛擬機執行.dex的Dalvik可執行文件,該格式文件針對最小內存使用做了優化。該虛擬機是基於寄存器的,所有的類都是經由Java匯編器編譯,然後通過SDK中的DX工具轉化成.dex格式由虛擬機執行。

Dalvik虛擬機依賴於Linux的一些功能,比如線程機制和底層內存管理機制。

5. Linux內核

Android的核心系統服務依賴於Linux內核,如安全性、內存管理、進程管理、網路協議棧和驅動模型。Linux內核也同時作為硬體和軟體棧之間的硬體抽象層。

❷ 一般的android開發都用到了系統架構哪些層

1:android分為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

開發一個程序,android系統框架是層層相扣,不能分開的。 應用程序層: 這個層主要指的就是用java語言編寫的運行在虛擬機上的程序,Google在最開始時就 在android系統中捆綁了一些核心的應用(核心應用的編寫必須使用應用層序框架層的API框架.
2:android 開發框架有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
android應用開發框架是 Application Framework. 其系統架構由5部分組成,分別是:Linux Kernel、Android Runtime、Libraries、Application Framework、Applications。

❸ android是什麼系統

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

android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谷歌)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尚未有統一中文名稱,中國大陸地區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

Android操作系統最初由Andy Rubin開發,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8月由Google收購注資。2007年11月,Google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建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隨後Google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機發布於2008年10月。

Android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如電視、數碼相機、游戲機、智能手錶等。

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同時也是Google於2007年11月5日 宣布的基於Linux平台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的名稱,該平台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組成。

Android系統簡介:

Android一詞最早出現於法國作家利爾亞當(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L'ève future)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

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設計的,誕生於2010年,其設計靈感源於男女廁所門上的圖形符號,於是布洛克繪制了一個簡單的機器人,它的軀干就像錫罐的形狀,頭上還有兩根天線,Android小機器人便誕生了。

❹ 在安卓的系統架構層次中哪幾個是應用開發者需要重點關注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09

❺ 安卓架構中最底層是哪個

Android系統構架是安卓系統的體系結構,android的系統架構和其操作系統一樣,採用了分層的架構,共分為四層,從高到低分別是Android應用層,Android應用框架層,Android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內核層。
Android系統構架主要應用於ARM平台,但不僅限於ARM,通過編譯控制,在X86、MAC等體系結構的機器上同樣可以運行。
中文名
安卓系統構架
外文名
Android systematic framework
Android系統架構分為四層架構,從高到低分別是應用層,應用框架層,系統運行層和Linux內核層。
Android系統體系結構
1.應用層
Android會同一系列核心應用程序包一起發布,該應用程序包包括email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它們一般都是使用Java進行編寫。
2.應用框架層
開發人員也可以完全訪問核心應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該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簡化了組件的重用;任何一個應用程序都可以發布它的功能塊並且任何其它的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發布的功能塊(不過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限制)。同樣,該應用程序重用機制也使用戶可以方便的替換程序組件。

❻ 手機三大系統:谷歌Android、蘋果IOS、華為鴻蒙OS的對比

長期以來,谷歌的Android系統構架始終因代碼太過臃腫飽受詬病,導致空間利用率低、對硬體需求較高,性能和資源浪費。根據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鴻蒙OS代碼行數約460萬行,安卓系統卻多達1525萬行,鴻蒙系統僅僅只有安卓系統三分之一的代碼,底層系統更流暢也就更加流暢輕便。

市面上64GB的手機無法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而空間利用率較高的鴻蒙系統卻能夠解決這一難題,例如同樣為64GB內存,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能夠安裝軟體的數量遠遠超過安卓手機。除此之外,為了便於大家能夠直觀反映出鴻蒙OS和Android系統的差異,魯大師實驗室專門進行了一項性能測試。通過分別搭載不同系統的三台平板電腦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Mate Pad11在響應時延平均值、完成時延平均值方面的表現均優於其他搭載iOS、Android的蘋果iPad Air4和三星GalaxyTab S7系列。結果顯而易見,從測試結果的各項數據不難發現,鴻蒙系統在流暢度方面表現不但比Android系統出色,甚至相比蘋果iOS也毫不遜色,並且差距一目瞭然,這樣的結果顯然是意料之外的,畢竟華為的鴻蒙系統推出不久,未來還有很大持續發展和優化的空間。

❼ android 五大應用開發框架是什麼

android應用開發框架是 Application Framework,其系統架構由5部分組成,分別是:Linux Kernel、Android Runtime、Libraries、Application Framework、Applications。

1、Linux Kernel (Linux內核)

Android基於Linux 2.6提供核心系統服務,例如:安全、內存管理、進程管理、網路 堆棧、驅動模型。Linux Kernel也作為硬體和軟體之間的抽象層,它隱藏具體硬體細節而為上層提供統一的服務。

2、Android Runtime (運行庫)

Android包含一個核心庫的集合,提供大部分在Java編程語言核心類庫中可用的功能。每一個Android應用程序是Dalvik虛擬機中的實例,運行在他們自己的進程中。

Dalvik虛擬機設計成,在一個設備可以高效地運行多個虛擬機。Dalvik虛擬機可執行文件格式是.dex,dex格式是專為Dalvik設計的一種壓縮格式,適合內存和處理器速度有限的系統。 大多數虛擬機包括JVM都是基於棧的,而Dalvik虛擬機則是基於寄存器的。

3、Libraries (程序庫)

Android包含一個C/C++庫的集合,供Android系統的各個組件使用。這些功能通過Android的應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暴露給開發者。

4、Application Framework (應用框架層)

通過提供開放的開發平台,Android使開發者能夠編制極其豐富和新穎的應用程序。開發者可以自由地利用設備硬體優勢、訪問位置信息、運行後台服務、設置鬧鍾、向狀態欄添加通知等等,很多很多。 開發者可以完全使用核心應用程序所使用的框架APIs。

應用程序的體系結構旨在簡化組件的重用,任何應用程序都能發布他的功能且任何其他應用程序可以使用這些功能(需要服從框架執行的安全限制)。這一機制允許用戶替換組件。

5、Applications(應用層)

Android裝配一個核心應用程序集合,包括電子郵件客戶端、SMS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和其他設置。所有應用程序都是用Java編程語言寫的。Android本身是一套軟體堆迭(Software Stack),或稱為「軟體迭層架構」,迭層主要分成三層: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程序。

(7)android系統的構架擴展閱讀

開發人員也可以完全訪問核心應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該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簡化了組件的重用;任何一個應用程序都可以發布它的功能塊並且任何其它的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發布的功能塊(不過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限制)。同樣,該應用程序重用機制也使用戶可以方便的替換程序組件。

隱藏在每個應用後面的是一系列的服務和系統,其中包括;

豐富而又可擴展的視圖(Views),可以用來構建應用程序,它包括列表(lists),網格(grids),文本框(textBoxes),按鈕(buttons),甚至可嵌入的web瀏覽器。

內容提供器(ContentProviders)使得應用程序可以訪問另一個應用程序的數據(如聯系人資料庫),或者共享它們自己的數據

資源管理器(ResourceManager)提供非代碼資源的訪問,如本地字元串,圖形,和布局文件(layoutfiles)。

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使得應用程序可以在狀態欄中顯示自定義的提示信息。

活動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來管理應用程序生命周期並提供常用的導航回退功能。

❽ Android的系統架構包括哪些部分

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最初的Android主要支持手機,後來經過開發改良,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及其他一些領域上,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的開放和完整的移動軟體。

Android的系統架構和其操作系統一樣,採用了分層的架構。Android分為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內核層。

一、應用程序
Android會同一系列核心應用程序包一起發布,該應用程序包包括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語言編寫的。

二、應用程序框架
開發人員也可以完全訪問核心應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該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簡化了組件的重用;任何一個應用程序都可以發布它的功能塊並且任何其它的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發布的功能塊(不過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同樣,該應用程序重用機制也使用戶可以方便的替換程序組件。

三、系統運行庫
Android 包含一些C/C++庫,這些庫能被Android系統中不同的組件使用。它們通過 Android 應用程序框架為開發者提供服務。

四、Linux內核層
Android內核是基於Linux 內核的修改的內核版本,它提供了用於支持Android平台的設備驅動。

❾ android開發的系統架構

Android以Java為編程語言,使介面到功能,都有層出不窮的變化,其中Activity等同於J2ME的MIDlet,一個 Activity 類(class)負責創建視窗(window),一個活動中的Activity就是在 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運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兩者之間通過由ServiceConnection和AIDL連結,達到復數程序同時運行的效果。如果運行中的 Activity 全部畫面被其他 Activity 取代時,該 Activity 便被停止(stopped),甚至被系統清除(kill)。
View等同於J2ME的Displayable,程序人員可以通過 View 類與「XML layout」檔將UI放置在視窗上,Android 1.5的版本可以利用 View 打造出所謂的 Widgets,其實Widget只是View的一種,所以可以使用xml來設計layout,HTC的Android Hero手機即含有大量的widget。至於ViewGroup 是各種layout 的基礎抽象類(abstract class),ViewGroup之內還可以有ViewGroup。View的構造函數不需要再Activity中調用,但是Displayable的是必須的,在Activity 中,要通過findViewById()來從XML 中取得View,Android的View類的顯示很大程度上是從XML中讀取的。View 與事件(event)息息相關,兩者之間通過Listener 結合在一起,每一個View都可以注冊一個event listener,例如:當View要處理用戶觸碰(touch)的事件時,就要向Android框架注冊View.OnClickListener。另外還有Image等同於J2ME的BitMap。 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的溝通橋梁,並用分為兩層:函數層(Library)和虛擬機(Virtual Machine)。 Bionic是 Android 改良libc的版本。Android 同時包含了Webkit,所謂的Webkit 就是Apple Safari瀏覽器背後的引擎。Surface flinger 是就2D或3D的內容顯示到屏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鏈(Toolchain)為Google自製的Bionic Libc。
Android採用OpenCORE作為基礎多媒體框架。OpenCORE可分7大塊:PVPlayer、PVAuthor、Codec、PacketVideo Multimedia Framework(PVMF)、Operating System Compatibility Library(OSCL)、Common、OpenMAX。
Android 使用skia 為核心圖形引擎,搭配OpenGL/ES。skia與Linux Cairo功能相當,但相較於Linux Cairo, skia 功能還只是陽春型的。2005年Skia公司被Google收購,2007年初,Skia GL源碼被公開,目前Skia 也是Google Chrome 的圖形引擎。
Android的多媒體資料庫採用SQLite資料庫系統。資料庫又分為共用資料庫及私用資料庫。用戶可通過ContentResolver類(Column)取得共用資料庫。
Android的中間層多以Java 實現,並且採用特殊的Dalvik虛擬機(Dalvik Virtual Machine)。Dalvik虛擬機是一種「暫存器型態」(Register Based)的Java虛擬機,變數皆存放於暫存器中,虛擬機的指令相對減少。
Dalvik虛擬機可以有多個實例(instance), 每個Android應用程序都用一個自屬的Dalvik虛擬機來運行,讓系統在運行程序時可達到優化。Dalvik虛擬機並非運行Java位元組碼(Bytecode),而是運行一種稱為.dex格式的文件。 Android 的 HAL(硬體抽像層)是能以封閉源碼形式提供硬體驅動模塊。HAL 的目的是為了把 Android framework 與 Linux kernel 隔開,讓 Android 不至過度依賴 Linux kernel,以達成 kernel independent 的概念,也讓 Android framework 的開發能在不考量驅動程序實現的前提下進行發展。
HAL stub 是一種代理人(proxy)的概念,stub 是以 *.so 檔的形式存在。Stub 向 HAL「提供」操作函數(operations),並由 Android runtime 向 HAL 取得 stub 的 operations,再 callback 這些操作函數。HAL 里包含了許多的 stub(代理人)。Runtime 只要說明「類型」,即 mole ID,就可以取得操作函數。 Android 是運行於 Linux kernel之上,但並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沒有支持,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 取代FFmpeg 等等。Android 為了達到商業應用,必須移除被GNU GPL授權證所約束的部份,例如Android將驅動程序移到 userspace,使得Linux driver 與 Linux kernel徹底分開。bionic/libc/kernel/ 並非標準的kernel header files。Android 的 kernel header 是利用工具由 Linux kernel header 所產生的,這樣做是為了保留常數、數據結構與宏。
目前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儲器管理(Memory Managemea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驅動程序模型(Driver Model)等。下載Android源碼之前,先要安裝其構建工具Repo來初始化源碼。Repo 是 Android 用來輔助Git工作的一個工具。

閱讀全文

與android系統的構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程序加密有什麼作用 瀏覽:178
求黑馬程序員python教程 瀏覽:528
androidmvvm優缺點 瀏覽:894
unix下編譯庫文件 瀏覽:633
程序員的u盤 瀏覽:237
android根據經緯度獲取城市 瀏覽:564
python使用解釋器還是編譯器 瀏覽:358
以下關於有加密演算法及密鑰描述 瀏覽:219
linuxgethostname 瀏覽:416
程序員多數有對象 瀏覽:131
單片機延時程序計算 瀏覽:444
編譯原理語法翻譯 瀏覽:504
pr編譯出錯渲染存在偏移 瀏覽:262
如何製作自家的app 瀏覽:199
推薦一個解壓軟體rar解壓幫手 瀏覽:210
wd文檔加密器 瀏覽:748
伺服器上傳壓縮包一般是什麼格式 瀏覽:333
發送加密文件密碼幾位數 瀏覽:160
樹洞app怎麼樣 瀏覽:175
vivo編譯時間可以改么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