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guangzhou hongmeng !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suanfa1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自动生成方法存根
File file=new File("1.txt");
System.out.println(file.length()/12);
int x[]=new int[3];
try{
BufferedReader in=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
char xxx[][]=new char[1000][4];
int i=0;
while(in.read(xxx[i])==4)
{
i++;
}
int j=i,xy=0;
suanfa2 xx[]=new suanfa2[j/3];
for(i=0;i<j;i+=3,xy++)
{
for(int k=i,xz=0;k<i+3;k++,xz++)
x[xz]=Integer.parseInt(new String(xxx[k]));
xx[xy]=new suanfa2(x[0],x[1],x[2]);
//System.out.println("实际位置:"+xx[xy].wei1);
System.out.print(xx[xy].zifu1);
}
suanfa1.sort1(xx);
for(i=0;i<xy;i++)
System.out.print(xx[i].zifu1);
}
catch(IOException e){}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1(suanfa2 xyz[])
{
int length=xyz.length;
for(int x=1;x<length;x++)
{
int k=x-1;
for(int i=x;i<length;i++)
if(xyz[i].wei1<xyz[k].wei1)
{
suanfa2 xx;
xx=xyz[i];
xyz[i]=xyz[k];
xyz[k]=xx;
}
}
}
}
public class suanfa2 {
int suanzi;//加密算子
int wei;//表示这个字符在整个字符串中的位置(加密),
int zifu;//表示加密过的字符(ASCII码值)。
char zifu1;//被加密的字符
int wei1;//实际的位置
public suanfa2(int x,int y,int z)
{
// TODO 自动生成构造函数存根
this.suanzi=x;
this.wei=y;
this.zifu=z;
wei1=this.getSJwei();
zifu1=this.getZifu();
}
int getSJwei()
{
return wei-suanzi;
}
char getZifu()
{
return (char)(zifu+suanzi);
}
}
1.txt
48-016--019---01600130048-01800120051006800680051
㈡ c语言加密解密算法
这里使用的是按位加密,按ASCII码进行加密的算法自己写个,很容易的。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conio.h>
#include<string.h>
void dofile(char *in_fname,char *pwd,char *out_fname);/*对文件进行加密的具体函数*/
void usage(char *name);
void main(int argc,char *argv[])/*定义main()函数的命令行参数*/
{
char in_fname[30];/*用户输入的要加密的文件名*/
char out_fname[30];
char pwd[10];/*用来保存密码*/
if(argc!=4)
{/*容错处理*/
usage(argv[0]);
printf("\nIn-fname:\n");
gets(in_fname);/*得到要加密的文件名*/
while(*in_fname==NULL)
{
printf("\nIn-fname:\n");
gets(in_fname);
}
printf("Password 6-8:\n");
gets(pwd);/*得到密码*/
while(*pwd==NULL || strlen(pwd)>8 || strlen(pwd)<6)
{
printf("Password 6-8:\n");
gets(pwd);
}
printf("Out-file:\n");
gets(out_fname);/*得到加密后你要的文件名*/
while(*in_fname==NULL)
{
printf("Out-file:\n");
gets(out_fname);
}
while(!strcmp(in_fname,out_fname))
{
printf("文件名不能和源文件相同\n");
printf("Out-file:\n");
gets(out_fname);
}
dofile(in_fname,pwd,out_fname);
printf("加密成功,解密请再次运行程序\n");
}
else
{/*如果命令行参数正确,便直接运行程序*/
strcpy(in_fname,argv[1]);
strcpy(pwd,argv[2]);
strcpy(out_fname,argv[3]);
while(*pwd==NULL || strlen(pwd)>8 || strlen(pwd)<6)
{
printf("Password faied!\n");
printf("Password 6-8:\n");
gets(pwd);
}
while(!strcmp(in_fname,out_fname))
{
printf("文件名不能和源文件相同\n");
printf("Out-file:\n");
gets(out_fname);
while(*in_fname==NULL)
{
printf("Out-file:\n");
gets(out_fname);
}
}
dofile(in_fname,pwd,out_fname);
printf("加密成功,解密请再次运行程序\n");
}
}
/*加密子函数开始*/
void dofile(char *in_fname,char *pwd,char *out_file)
{
FILE *fp1,*fp2;
register char ch;
int j=0;
int j0=strlen(pwd);
fp1=fopen(in_fname,"rb");
if(fp1==NULL)
{
printf("cannot open in-file.\n");
exit(1);/*如果不能打开要加密的文件,便退出程序*/
}
fp2=fopen(out_file,"wb");
if(fp2==NULL)
{
printf("cannot open or create out-file.\n");
exit(1);/*如果不能建立加密后的文件,便退出*/
}
/*加密算法开始*/
while(j0>=0)
{
ch=fgetc(fp1);
while(!feof(fp1))
{
fputc(ch^pwd[j>=j0?j=0:j++],fp2);/*异或后写入fp2文件*/
ch=fgetc(fp1);
}
j0--;
}
fclose(fp1);/*关闭源文件*/
fclose(fp2);/*关闭目标文件*/
}
void usage(char *name)
{
printf("\t=======================File encryption======================\n");
printf("\tusage: %s In-fname password out_fname\n",name);
printf("\tExample: %s file1.txt 12345678 file2.txt\n",name);
}
㈢ 经典的加密解密的算法
这里有很经典的RSA加密算法的文章
http://blog.csdn.net/fireseed/archive/2005/03/23/327444.aspx
㈣ 被破解的加密算法有
所有可逆加密算法理论上都可以破解,只不过破解所需的时间从几小时到几万年不等,前者如AES(弱密钥情况下),后者如RSA、ECC
㈤ 加密解密字符串的算法原理
我们经常需要一种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数据,防止被一些怀有不良用心的人所看到或者破坏。在信息时代,信息可以帮助团体或个人,使他们受益,同样,信息也可以用来对他们构成威胁,造成破坏。在竞争激烈的大公司中,工业间谍经常会获取对方的情报。因此,在客观上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机密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数据加密与解密从宏观上讲是非常简单的,很容易理解。加密与解密的一些方法是非常直接的,很容易掌握,可以很方便的对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一:数据加密方法
在传统上,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加密数据流。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软件很容易的实现,但是当我们只知道密文的时候,是不容易破译这些加密算法的(当同时有原文和密文时,破译加密算法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已经是可能的了)。最好的加密算法对系统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并且还可以带来其他内在的优点。例如,大家都知道的pkzip,它既压缩数据又加密数据。又如,dbms的一些软件包总是包含一些加密方法以使复制文件这一功能对一些敏感数据是无效的,或者需要用户的密码。所有这些加密算法都要有高效的加密和解密能力。
幸运的是,在所有的加密算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置换表”算法,这种算法也能很好达到加密的需要。每一个数据段(总是一个字节)对应着“置换表”中的一个偏移量,偏移量所对应的值就输出成为加密后的文件。加密程序和解密程序都需要一个这样的“置换表”。事实上,80x86 cpu系列就有一个指令‘xlat’在硬件级来完成这样的工作。这种加密算法比较简单,加密解密速度都很快,但是一旦这个“置换表”被对方获得,那这个加密方案就完全被识破了。更进一步讲,这种加密算法对于黑客破译来讲是相当直接的,只要找到一个“置换表”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被广泛的使用。
对这种“置换表”方式的一个改进就是使用2个或者更多的“置换表”,这些表都是基于数据流中字节的位置的,或者基于数据流本身。这时,破译变的更加困难,因为黑客必须正确的做几次变换。通过使用更多的“置换表”,并且按伪随机的方式使用每个表,这种改进的加密方法已经变的很难破译。比如,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偶数位置的数据使用a表,对所有的奇数位置使用b表,即使黑客获得了明文和密文,他想破译这个加密方案也是非常困难的,除非黑客确切的知道用了两张表。
与使用“置换表”相类似,“变换数据位置”也在计算机加密中使用。但是,这需要更多的执行时间。从输入中读入明文放到一个buffer中,再在buffer中对他们重排序,然后按这个顺序再输出。解密程序按相反的顺序还原数据。这种方法总是和一些别的加密算法混合使用,这就使得破译变的特别的困难,几乎有些不可能了。例如,有这样一个词,变换起字母的顺序,slient 可以变为listen,但所有的字母都没有变化,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是字母之间的顺序已经变化了。
但是,还有一种更好的加密算法,只有计算机可以做,就是字/字节循环移位和xor操作。如果我们把一个字或字节在一个数据流内做循环移位,使用多个或变化的方向(左移或右移),就可以迅速的产生一个加密的数据流。这种方法是很好的,破译它就更加困难!而且,更进一步的是,如果再使用xor操作,按位做异或操作,就就使破译密码更加困难了。如果再使用伪随机的方法,这涉及到要产生一系列的数字,我们可以使用fibbonaci数列。对数列所产生的数做模运算(例如模3),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循环移位这个结果的次数,将使破译次密码变的几乎不可能!但是,使用fibbonaci数列这种伪随机的方式所产生的密码对我们的解密程序来讲是非常容易的。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想能够知道数据是否已经被篡改了或被破坏了,这时就需要产生一些校验码,并且把这些校验码插入到数据流中。这样做对数据的防伪与程序本身都是有好处的。但是感染计算机程序的病毒才不会在意这些数据或程序是否加过密,是否有数字签名。所以,加密程序在每次load到内存要开始执行时,都要检查一下本身是否被病毒感染,对与需要加、解密的文件都要做这种检查!很自然,这样一种方法体制应该保密的,因为病毒程序的编写者将会利用这些来破坏别人的程序或数据。因此,在一些反病毒或杀病毒软件中一定要使用加密技术。
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典型的校验数据的方法。对于每一个数据块,它使用位循环移位和xor操作来产生一个16位或32位的校验和 ,这使得丢失一位或两个位的错误一定会导致校验和出错。这种方式很久以来就应用于文件的传输,例如 xmodem-crc。 这是方法已经成为标准,而且有详细的文档。但是,基于标准crc算法的一种修改算法对于发现加密数据块中的错误和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很有效的。
二.基于公钥的加密算法
一个好的加密算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这种能力:可以指定一个密码或密钥,并用它来加密明文,不同的密码或密钥产生不同的密文。这又分为两种方式: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所谓对称密钥算法就是加密解密都使用相同的密钥,非对称密钥算法就是加密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非常着名的pgp公钥加密以及rsa加密方法都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密钥,即公钥,与解密密钥,即私钥,是非常的不同的。从数学理论上讲,几乎没有真正不可逆的算法存在。例如,对于一个输入‘a’执行一个操作得到结果‘b’,那么我们可以基于‘b’,做一个相对应的操作,导出输入‘a’。在一些情况下,对于每一种操作,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值,或者该操作没有定义(比如,除数为0)。对于一个没有定义的操作来讲,基于加密算法,可以成功地防止把一个公钥变换成为私钥。因此,要想破译非对称加密算法,找到那个唯一的密钥,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反复的试验,而这需要大量的处理时间。
rsa加密算法使用了两个非常大的素数来产生公钥和私钥。即使从一个公钥中通过因数分解可以得到私钥,但这个运算所包含的计算量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在现实上是不可行的。加密算法本身也是很慢的,这使得使用rsa算法加密大量的数据变的有些不可行。这就使得一些现实中加密算法都基于rsa加密算法。pgp算法(以及大多数基于rsa算法的加密方法)使用公钥来加密一个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然后再利用一个快速的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数据。这个对称算法的密钥是随机产生的,是保密的,因此,得到这个密钥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私钥来解密。
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定现在要加密一些数据使用密钥‘12345’。利用rsa公钥,使用rsa算法加密这个密钥‘12345’,并把它放在要加密的数据的前面(可能后面跟着一个分割符或文件长度,以区分数据和密钥),然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正文,使用的密钥就是‘12345’。当对方收到时,解密程序找到加密过的密钥,并利用rsa私钥解密出来,然后再确定出数据的开始位置,利用密钥‘12345’来解密数据。这样就使得一个可靠的经过高效加密的数据安全地传输和解密。
一些简单的基于rsa算法的加密算法可在下面的站点找到:
ftp://ftp.funet.fi/pub/crypt/cryptography/asymmetric/rsa
三.一个崭新的多步加密算法
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加密算法,据说是几乎不可能被破译的。这个算法在1998年6月1日才正式公布的。下面详细的介绍这个算法:
使用一系列的数字(比如说128位密钥),来产生一个可重复的但高度随机化的伪随机的数字的序列。一次使用256个表项,使用随机数序列来产生密码转表,如下所示:
把256个随机数放在一个距阵中,然后对他们进行排序,使用这样一种方式(我们要记住最初的位置)使用最初的位置来产生一个表,随意排序的表,表中的数字在0到255之间。如果不是很明白如何来做,就可以不管它。但是,下面也提供了一些原码(在下面)是我们明白是如何来做的。现在,产生了一个具体的256字节的表。让这个随机数产生器接着来产生这个表中的其余的数,以至于每个表是不同的。下一步,使用"shotgun technique"技术来产生解码表。基本上说,如果 a映射到b,那么b一定可以映射到a,所以b[a[n]] = n.(n是一个在0到255之间的数)。在一个循环中赋值,使用一个256字节的解码表它对应于我们刚才在上一步产生的256字节的加密表。
使用这个方法,已经可以产生这样的一个表,表的顺序是随机,所以产生这256个字节的随机数使用的是二次伪随机,使用了两个额外的16位的密码.现在,已经有了两张转换表,基本的加密解密是如下这样工作的。前一个字节密文是这个256字节的表的索引。或者,为了提高加密效果,可以使用多余8位的值,甚至使用校验和或者crc算法来产生索引字节。假定这个表是256*256的数组,将会是下面的样子:
crypto1 = a[crypto0][value]
变量'crypto1'是加密后的数据,'crypto0'是前一个加密数据(或着是前面几个加密数据的一个函数值)。很自然的,第一个数据需要一个“种子”,这个“种子” 是我们必须记住的。如果使用256*256的表,这样做将会增加密文的长度。或者,可以使用你产生出随机数序列所用的密码,也可能是它的crc校验和。顺便提及的是曾作过这样一个测试: 使用16个字节来产生表的索引,以128位的密钥作为这16个字节的初始的"种子"。然后,在产生出这些随机数的表之后,就可以用来加密数据,速度达到每秒钟100k个字节。一定要保证在加密与解密时都使用加密的值作为表的索引,而且这两次一定要匹配。
加密时所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是很随意的,可以设计成想要的任何序列。没有关于这个随机序列的详细的信息,解密密文是不现实的。例如:一些ascii码的序列,如“eeeeeeee"可能被转化成一些随机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乱码,每一个字节都依赖于其前一个字节的密文,而不是实际的值。对于任一个单个的字符的这种变换来说,隐藏了加密数据的有效的真正的长度。
如果确实不理解如何来产生一个随机数序列,就考虑fibbonacci数列,使用2个双字(64位)的数作为产生随机数的种子,再加上第三个双字来做xor操作。 这个算法产生了一系列的随机数。算法如下:
unsigned long dw1, dw2, dw3, dwmask;
int i1;
unsigned long arandom[256];
dw1 = {seed #1};
dw2 = {seed #2};
dwmask = {seed #3};
// this gives you 3 32-bit "seeds", or 96 bits total
for(i1=0; i1 < 256; i1++)
{
dw3 = (dw1 + dw2) ^ dwmask;
arandom[i1] = dw3;
dw1 = dw2;
dw2 = dw3;
}
如果想产生一系列的随机数字,比如说,在0和列表中所有的随机数之间的一些数,就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int __cdecl mysortproc(void *p1, void *p2)
{
unsigned long **pp1 = (unsigned long **)p1;
unsigned long **pp2 = (unsigned long **)p2;
if(**pp1 < **pp2)
return(-1);
else if(**pp1 > *pp2)
return(1);
return(0);
}
...
int i1;
unsigned long *aprandom[256];
unsigned long arandom[256]; // same array as before, in this case
int aresult[256]; // results go here
for(i1=0; i1 < 256; i1++)
{
aprandom[i1] = arandom + i1;
}
// now sort it
qsort(aprandom, 256, sizeof(*aprandom), mysortproc);
// final step - offsets for pointers are placed into output array
for(i1=0; i1 < 256; i1++)
{
aresult[i1] = (int)(aprandom[i1] - arandom);
}
...
变量'aresult'中的值应该是一个排过序的唯一的一系列的整数的数组,整数的值的范围均在0到255之间。这样一个数组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对一个字节对字节的转换表,就可以很容易并且非常可靠的来产生一个短的密钥(经常作为一些随机数的种子)。这样一个表还有其他的用处,比如说:来产生一个随机的字符,计算机游戏中一个物体的随机的位置等等。上面的例子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构成一个加密算法,只是加密算法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测试,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来测试上面所描述的加密算法。程序本身都经过了几次的优化和修改,来提高随机数的真正的随机性和防止会产生一些短的可重复的用于加密的随机数。用这个程序来加密一个文件,破解这个文件可能会需要非常巨大的时间以至于在现实上是不可能的。
四.结论: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确保一些敏感的数据只能被有相应权限的人看到,要确保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截取,这就需要很多的安全系统大量的应用于政府、大公司以及个人系统。数据加密是肯定可以被破解的,但我们所想要的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安全,也就是说,密文的破解应该是足够的困难,在现实上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短时间内。
㈥ 常用的加密解密方式有哪些
一般企业用的话,以透明加密方式为主,加密和解密都自动完成,只需要提前设置好加密模式和加密算法就行,用户其实不需要去了解加密的具体过程和算法,当然,算法的复杂性需要了解一下
IP-guard的文档加密系统就是采用了透明加密算法,能够为企业各类电子文档提供高强度的加密管理,机密文档在授权终端上始终以加密形式保存,文档打开时自动解密,保存时自动加密,不影响用户使用习惯。
用户在使用被IP-guard加密的文件过程中,无法通过复制、剪切、截屏、打印等方式泄露被加密的文件内容。
㈦ 已知解密算法求加密算法(C语言)
Java的你自己看着写吧, 反正语法都差不多
voidPasswdEncode(char*outStr,constchar*inStr)
{
do
{
*outStr++=(inStr[0]&0xF)+'m';
*outStr++=(inStr[0]>>4)+'m';
}while(*inStr++!=0);
}
㈧ 关于C语言的换位加解密算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char plain[20][10], ch;
int i=0, j=0, len=0;
ch=getchar();
while(ch!=EOF){
if(ch!=' '){
plain[i][j%10]=ch;
j++;
if(j%10==0)
i++;
len++;
}
ch=getchar();
}
for(j=0;j<10;j++){
for(i=0;i<len/10;i++)
printf("%c",plain[i][j]);
}
}
if(len%10 !=0){
for(j=0;j<len%10;j++)
printf("%c",plain[i][j]);
}
㈨ 用JAVA设计一个简单的加密、解密算法,用该算法来实现对数据的加密、解密
简单的?
用异或就可以了..!
importjava.util.Scanner;
publicclass加密
{
privatestaticScannersc=newScanner(System.in);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
System.out.println(" ================字符串加密演示===================== ");
init();
}
//初始化!
privatestaticvoidinit()
{
for(;;)
{
char[]arr=input();
jiaMi(arr,20140908);
jiaMi(20140908,arr);
}
}
//键盘录取!
privatestaticchar[]input()
{
Strings=sc.nextLine();
inta=s.length();
char[]arr=newchar[a];
//char[]arr=s.toCharArray();
for(inti=0;i<s.length();i++)
{
arr[i]=s.charAt(i);
}
returnarr;
}
//加密!!
privatestaticvoidjiaMi(char[]arr,inta)
{
for(inti=0;i<arr.length;i++)
{
arr[i]=((char)(arr[i]^a));
}
System.out.println("加密完成!");
print(arr);
}
//解密!!
privatestaticvoidjiaMi(inta,char[]arr)
{
for(inti=0;i<arr.length;i++)
{
arr[i]=((char)(arr[i]^a));
}
System.out.println("解密完成");
print(arr);
}
//打印!!
privatestaticvoidprint(char[]arr)
{
for(inti=0;i<arr.length;i++)
{
System.out.print(arr[i]);
}
System.out.println(" ========================= ");
}
}
㈩ des算法加密解密的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加密算法—DES算法的原理,并给出了在VC++6.0语言环境下实现的源代码。最后给出一个示例,以供参考。
关键字:DES算法、明文、密文、密钥、VC;
本文程序运行效果图如下:
正文: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对计算机数据安全保密越来越高的要求,美国国家标准局(NBS)于1997年公布了一个由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加密算法,并且确定为非机要部门使用的数据加密标准,简称DES(Data Encrypton Standard)。自公布之日起,DES算法作为国际上商用保密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的最常用算法,一直活跃在国际保密通信的舞台上,扮演了十分突出的角色。现将DES算法简单介绍一下,并给出实现DES算法的VC源代码。
DES算法由加密、解密和子密钥的生成三部分组成。
一.加密
DES算法处理的数据对象是一组64比特的明文串。设该明文串为m=m1m2…m64 (mi=0或1)。明文串经过64比特的密钥K来加密,最后生成长度为64比特的密文E。其加密过程图示如下:
DES算法加密过程
对DES算法加密过程图示的说明如下:待加密的64比特明文串m,经过IP置换后,得到的比特串的下标列表如下:
IP 58 50 42 34 26 18 10 2
60 52 44 36 28 20 12 4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4 56 48 40 32 24 16 8
57 49 41 33 25 17 9 1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1 53 45 37 29 21 13 5
63 55 47 39 31 23 15 7
该比特串被分为32位的L0和32位的R0两部分。R0子密钥K1(子密钥的生成将在后面讲)经过变换f(R0,K1)(f变换将在下面讲)输出32位的比特串f1,f1与L0做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运算。运算规则为:
f1与L0做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运算后的结果赋给R1,R0则原封不动的赋给L1。L1与R0又做与以上完全相同的运算,生成L2,R2…… 一共经过16次运算。最后生成R16和L16。其中R16为L15与f(R15,K16)做不进位二进制加法运算的结果,L16是R15的直接赋值。
R16与L16合并成64位的比特串。值得注意的是R16一定要排在L16前面。R16与L16合并后成的比特串,经过置换IP-1后所得比特串的下标列表如下:
IP-1 40 8 48 16 56 24 64 32
39 7 47 15 55 23 63 31
38 6 46 14 54 22 62 30
37 5 45 13 53 21 61 29
36 4 44 12 52 20 60 28
35 3 43 11 51 19 59 27
34 2 42 10 50 18 58 26
33 1 41 9 49 17 57 25
经过置换IP-1后生成的比特串就是密文e.。
下面再讲一下变换f(Ri-1,Ki)。
它的功能是将32比特的输入再转化为32比特的输出。其过程如图所示:
对f变换说明如下:输入Ri-1(32比特)经过变换E后,膨胀为48比特。膨胀后的比特串的下标列表如下:
E: 32 1 2 3 4 5
4 5 6 7 8 9
8 9 10 11 12 13
12 13 14 15 16 17
16 17 18 19 20 21
20 21 22 23 24 25
24 25 26 27 28 29
28 29 30 31 32 31
膨胀后的比特串分为8组,每组6比特。各组经过各自的S盒后,又变为4比特(具体过程见后),合并后又成为32比特。该32比特经过P变换后,其下标列表如下:
P: 16 7 20 21
29 12 28 17
1 15 23 26
5 18 31 10
2 8 24 14
32 27 3 9
19 13 30 6
22 11 4 25
经过P变换后输出的比特串才是32比特的f (Ri-1,Ki)。
下面再讲一下S盒的变换过程。任取一S盒。见图:
在其输入b1,b2,b3,b4,b5,b6中,计算出x=b1*2+b6, y=b5+b4*2+b3*4+b2*8,再从Si表中查出x 行,y 列的值Sxy。将Sxy化为二进制,即得Si盒的输出。(S表如图所示)
至此,DES算法加密原理讲完了。在VC++6.0下的程序源代码为:
for(i=1;i<=64;i++)
m1[i]=m[ip[i-1]];//64位明文串输入,经过IP置换。
下面进行迭代。由于各次迭代的方法相同只是输入输出不同,因此只给出其中一次。以第八次为例://进行第八次迭代。首先进行S盒的运算,输入32位比特串。
for(i=1;i<=48;i++)//经过E变换扩充,由32位变为48位
RE1[i]=R7[E[i-1]];
for(i=1;i<=48;i++)//与K8按位作不进位加法运算
RE1[i]=RE1[i]+K8[i];
for(i=1;i<=48;i++)
{
if(RE1[i]==2)
RE1[i]=0;
}
for(i=1;i<7;i++)//48位分成8组
{
s11[i]=RE1[i];
s21[i]=RE1[i+6];
s31[i]=RE1[i+12];
s41[i]=RE1[i+18];
s51[i]=RE1[i+24];
s61[i]=RE1[i+30];
s71[i]=RE1[i+36];
s81[i]=RE1[i+42];
}//下面经过S盒,得到8个数。S1,s2,s3,s4,s5,s6,s7,s8分别为S表
s[1]=s1[s11[6]+s11[1]*2][s11[5]+s11[4]*2+s11[3]*4+s11[2]*8];
s[2]=s2[s21[6]+s21[1]*2][s21[5]+s21[4]*2+s21[3]*4+s21[2]*8];
s[3]=s3[s31[6]+s31[1]*2][s31[5]+s31[4]*2+s31[3]*4+s31[2]*8];
s[4]=s4[s41[6]+s41[1]*2][s41[5]+s41[4]*2+s41[3]*4+s41[2]*8];
s[5]=s5[s51[6]+s51[1]*2][s51[5]+s51[4]*2+s51[3]*4+s51[2]*8];
s[6]=s6[s61[6]+s61[1]*2][s61[5]+s61[4]*2+s61[3]*4+s61[2]*8];
s[7]=s7[s71[6]+s71[1]*2][s71[5]+s71[4]*2+s71[3]*4+s71[2]*8];
s[8]=s8[s81[6]+s81[1]*2][s81[5]+s81[4]*2+s81[3]*4+s81[2]*8];
for(i=0;i<8;i++)//8个数变换输出二进制
{
for(j=1;j<5;j++)
{
temp[j]=s[i+1]%2;
s[i+1]=s[i+1]/2;
}
for(j=1;j<5;j++)
f[4*i+j]=temp[5-j];
}
for(i=1;i<33;i++)//经过P变换
frk[i]=f[P[i-1]];//S盒运算完成
for(i=1;i<33;i++)//左右交换
L8[i]=R7[i];
for(i=1;i<33;i++)//R8为L7与f(R,K)进行不进位二进制加法运算结果
{
R8[i]=L7[i]+frk[i];
if(R8[i]==2)
R8[i]=0;
}
[ 原创文档 本文适合中级读者 已阅读21783次 ] 文档 代码 工具
DES算法及其在VC++6.0下的实现(下)
作者: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四室 朱彦军
在《DES算法及其在VC++6.0下的实现(上)》中主要介绍了DES算法的基本原理,下面让我们继续:
二.子密钥的生成
64比特的密钥生成16个48比特的子密钥。其生成过程见图:
子密钥生成过程具体解释如下:
64比特的密钥K,经过PC-1后,生成56比特的串。其下标如表所示:
PC-1 57 49 41 33 25 17 9
1 58 50 42 34 26 18
10 2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0 52 44 36
63 55 47 39 31 23 15
7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1 53 45 37 29
21 13 5 28 20 12 4
该比特串分为长度相等的比特串C0和D0。然后C0和D0分别循环左移1位,得到C1和D1。C1和D1合并起来生成C1D1。C1D1经过PC-2变换后即生成48比特的K1。K1的下标列表为:
PC-2 14 17 11 24 1 5
3 28 15 6 21 10
23 19 12 4 26 8
16 7 27 20 13 2
41 52 31 37 47 55
30 40 51 45 33 48
44 49 39 56 34 53
46 42 50 36 29 32
C1、D1分别循环左移LS2位,再合并,经过PC-2,生成子密钥K2……依次类推直至生成子密钥K16。
注意:Lsi (I =1,2,….16)的数值是不同的。具体见下表:
迭代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左移位数 1 1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1
生成子密钥的VC程序源代码如下:
for(i=1;i<57;i++)//输入64位K,经过PC-1变为56位 k0[i]=k[PC_1[i-1]];
56位的K0,均分为28位的C0,D0。C0,D0生成K1和C1,D1。以下几次迭代方法相同,仅以生成K8为例。 for(i=1;i<27;i++)//循环左移两位
{
C8[i]=C7[i+2];
D8[i]=D7[i+2];
}
C8[27]=C7[1];
D8[27]=D7[1];
C8[28]=C7[2];
D8[28]=D7[2];
for(i=1;i<=28;i++)
{
C[i]=C8[i];
C[i+28]=D8[i];
}
for(i=1;i<=48;i++)
K8[i]=C[PC_2[i-1]];//生成子密钥k8
注意:生成的子密钥不同,所需循环左移的位数也不同。源程序中以生成子密钥 K8为例,所以循环左移了两位。但在编程中,生成不同的子密钥应以Lsi表为准。
三.解密
DES的解密过程和DES的加密过程完全类似,只不过将16圈的子密钥序列K1,K2……K16的顺序倒过来。即第一圈用第16个子密钥K16,第二圈用K15,其余类推。
第一圈:
加密后的结果
L=R15, R=L15⊕f(R15,K16)⊕f(R15,K16)=L15
同理R15=L14⊕f(R14,K15), L15=R14。
同理类推:
得 L=R0, R=L0。
其程序源代码与加密相同。在此就不重写。
四.示例
例如:已知明文m=learning, 密钥 k=computer。
明文m的ASCII二进制表示:
m= 01101100 01100101 01100001 01110010
01101110 01101001 01101110 01100111
密钥k的ASCII二进制表示:
k=01100011 01101111 01101101 01110000
01110101 01110100 01100101 01110010
明文m经过IP置换后,得:
11111111 00001000 11010011 10100110 00000000 11111111 01110001 11011000
等分为左右两段:
L0=11111111 00001000 11010011 10100110 R0=00000000 11111111 01110001 11011000
经过16次迭代后,所得结果为:
L1=00000000 11111111 01110001 11011000 R1=00110101 00110001 00111011 10100101
L2=00110101 00110001 00111011 10100101 R2=00010111 11100010 10111010 10000111
L3=00010111 11100010 10111010 10000111 R3=00111110 10110001 00001011 10000100
L4= R4=
L5= R5=
L6= R6=
L7= R7=
L8= R8=
L9= R9=
L10= R10=
L11= R11=
L12= R12=
L13= R13=
L14= R14=
L15= R15=
L16= R16=
其中,f函数的结果为: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f16=
16个子密钥为: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K10=
K11= K12=
K13= K14=
K15= K16=
S盒中,16次运算时,每次的8 个结果为:
第一次:5,11,4,1,0,3,13,9;
第二次:7,13,15,8,12,12,13,1;
第三次:8,0,0,4,8,1,9,12;
第四次:0,7,4,1,7,6,12,4;
第五次:8,1,0,11,5,0,14,14;
第六次:14,12,13,2,7,15,14,10;
第七次:12,15,15,1,9,14,0,4;
第八次:15,8,8,3,2,3,14,5;
第九次:8,14,5,2,1,15,5,12;
第十次:2,8,13,1,9,2,10,2;
第十一次:10,15,8,2,1,12,12,3;
第十二次:5,4,4,0,14,10,7,4;
第十三次:2,13,10,9,2,4,3,13;
第十四次:13,7,14,9,15,0,1,3;
第十五次:3,1,15,5,11,9,11,4;
第十六次:12,3,4,6,9,3,3,0;
子密钥生成过程中,生成的数值为:
C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 D0=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
C1=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0 D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1
C2=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00 D2=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10
C3=0000111111111111111110110000 D3=0011011101100000011010001000
C4=0011111111111111111011000000 D4=1101110110000001101000100000
C5=1111111111111111101100000000 D5=0111011000000110100010000011
C6=1111111111111110110000000011 D6=1101100000011010001000001101
C7=1111111111111011000000001111 D7=0110000001101000100000110111
C8=111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 D8=1000000110100010000011011101
C9=11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1 D9=0000001101000100000110111011
C10=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111 D10=0000110100010000011011101100
C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11111 D11=0011010001000001101110110000
C12=1111011000000001111111111111 D12=1101000100000110111011000000
C13=1101100000000111111111111111 D13=0100010000011011101100000011
C14=011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 D14=000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
C15=1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 D15=0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
C16=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 D16=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
解密过程与加密过程相反,所得的数据的顺序恰好相反。在此就不赘述。
参考书目:
《计算机系统安全》 重庆出版社 卢开澄等编着
《计算机密码应用基础》 科学出版社 朱文余等编着
《Visual C++ 6.0 编程实例与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华等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