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度解析:华为的鸿蒙系统和你想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杭州健澜 科技 有限公司编辑:张景领 全文约4390字,预计12分钟可以读完)
华为的鸿蒙(Harmony OS)系统正式发布了,在发布会之后意料之中的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论趋势,说什么的都有,像什么忽悠人、改别人的、手机不能用等等,但如果你仔细去分析发布会上有关鸿蒙系统的全程内容,你会发现它和大多数评论中的那个“系统”是不一样的,大家不要盲目去诋毁“鸿蒙系统”,同时也不要肆意吹捧,否则很容易变成“捧杀”,在参与讨论之前,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先搞清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在发布会上,他们用了很多专业的名词进行功能解释,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观众听不懂的,甚至大多数媒体的编辑也听不懂,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吹捧的,还是诋毁的,都没在靠谱的频道上。
以下为我个人对鸿蒙(Harmony OS)系统的理解,现在就分享给大家: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手机、PC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它们全都有自己的系统,即使是同一个品牌下的产品,也会有专门为它定制的系统,如苹果公司:
手机 iOS
电脑 MacOS
手表 watchOS
电视 tvOS
平板 iPadOS
虽然苹果公司将它们之间的互动做得很好,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来编写和维护不同的系统,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平台调整不同的架构和UI,这是一个比较耗时的工作。
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同设备之间的系统需要去判断你的操作,然后根据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操作来给你调用不同的程序来执行,对苹果产品来说,自家产品之间互通体验还算不错,但如果和安卓设备或windows设备之间互动就显得麻烦很多,早期用苹果手机的人,想把照片拷贝到电脑上都很费劲,甚至这是很多苹果手机用户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如何把照片复制到电脑上”。
对Android系统的设备来说就更别提了,除了系统的碎片化之外,不同厂商之间都有自己的规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加上乱七八糟的第三方APP,导致安卓设备体验极差,相互之间想要达到完美契合的程度,需要比苹果付出更多人力和时间,所以很多大 游戏 或是应用,都是最新上架苹果商店,更新也是苹果设备先更新,因为相对来说,苹果系统更容易维护。
Android系统现在看上去还不错,但其实它有个很狼狈的过去。我学过软件开发,学会网站编程,学过数据库等N种编程语言,甚至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开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你去修改一个别人的程序,如果这个程序一直在被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维护,这里面就会出现大量的垃圾代码。
有垃圾代码不可怕,可怕的是谁也不敢动,不敢删。这些垃圾代码虽然看上去没用,但说不定某一条就与另一个指令相连,如果你删了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所以比较稳妥地做法就是,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把自己想要的功能再加进去,备注上自己的名字。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我们举个例子:
你想从16楼到1楼拿快递,原本只要从固定的电梯直接到1楼即可,也就30秒不到,结果你从家出来发现楼道有30个电梯,上了一个之后发现它只到13楼,你只好下来再进另一个,运气好能到1楼,运气不好估计还得在6楼停一下,运气最差的情况你可能坐了20个电梯都还没到1楼。
这就是垃圾代码带来的副作用,现在的Android就是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有垃圾代码,也知道它会影响运行效率,但谁也不敢动,或者说谁也不会去动,都不想承担系统崩溃的风险,这是人之常情。
华为的鸿蒙系统提出一个“微内核”的概念,其实这个谷歌新系统Fuchsia OS就是微内核的系统,它们希望用这个全新的系统来替代Android这种老弱病残的现状,因为它身上的顽疾太多了,还是没药可救的那种。
这种“微内核”的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开发者提交的应用,最方便、最快地适配所有硬件,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好处,你可以第一时间更新你手里的所有智能设备,类似苹果每年的大版本系统更新,几乎全球的用户都可以同时更新,这是国内Android用户这辈子都体验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寄托于新的系统。
Harmony OS 鸿蒙,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
“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这句话是重点,它不是一个专门为单独设备准备的系统,它是一个平台式的系统,可以通过中心网络派发资源和功能,所有功能又可以单独使用,灵活多变但统一和谐。
我们再来深入地拆解一下鸿蒙系统,它与普通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运行程序的一开始并不是直接执行所有内容,而是先判断你是什么设备,然后直接走单独的通道去执行,而所执行的这些程序,不管你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它们用的都是同一套系统,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一下设备,这个系统并不是给某种设备单独定制的,而是一个通用的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每次你需要维护的时候,只需要把第一层的东西做升级,下面的底层是不用动的。这就好像系统是一台CD机,不管谁家的CD都可以在我这里播放,只要你按统一的Copy程序做的光盘就行了,如果你想听其他人的音乐,只要换张CD即可。
而以往的系统就比较麻烦,如果你想换一张CD,可能需要针对这张CD去制造一台CD机,最差也得把这台CD机修改成可以播放的样子。
除了设备间的独立之外,它会让硬件本身的功能成为系统可以调配的东西,比如手机上的摄像头,它甚至可以通过系统间的调度被电视或手表使用,因为它们用的是同一个系统,所以具备了相互通信的能力。
你们有没有看过《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它里面的天眼系统其实就是在调配所有生活周边的摄像头来获取画面,从而准确地追踪到目标人物。虽然鸿蒙还没有这么高级,但它已经是个雏形了。
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用家里的电视屏幕当大疆无人机的显示屏用了,这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 娱乐 空间。
当然要实现这种功能上的调用需要二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必须是采用了鸿蒙系统的硬件;第二就是必须登陆了相同的华为账号。这里面涉及到了另一个生态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讲,还是先说系统。
可以单独调配资源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像我们现在的智能路由器一样,根据你正在做的事情来给你不同的性能。如果你正在玩 游戏 ,它可能会保证你玩 游戏 的同时,再去帮你升级一下系统,但它还不能影响你的网速;如果你正在看视频,在这种几乎不需要性能的场景时,它可能会在后台帮你彻底杀毒或自检一次,这种优化能力其实现在的手机也可以做到,但这个逻辑本身就是吃性能的,所以当它以系统的一部分出现的时候,才是最完美的。
这功能其实你是看不到的,但从其它地方你也可以间接发现,如:费电小了、发热小了、打开东西更快了、不用老去清理缓存了,蓝牙耳机玩 游戏 或许都没延时了(我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已经在做蓝牙耳机玩 游戏 降低延时的测试了,EMUI 10.0见)。
至于系统安全性方面,我并不是专家,所以在这里没办法给大家更深度的普及,但我可以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鸿蒙系统这类微内核的系统,本身是非常小巧的,代码量也不大,所以它可以用到更深度的安全级别措施。
另外它天生就没有root权限,也就是说不会给任何第三方应用或个人系统最核心的权限,这也算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的措施之一了。可能很多人说手机不能root就没什么可玩性了,但我个人认为没有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以及流畅性。
可能你们还没注意到,很多手机第三方主题、字体、甚至动态壁纸,都会明显影响手机的流畅性,这里面字体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莫名卡顿的现象换成系统默认字体立刻就好了。
我们来看一下鸿蒙OS的整体结构,其实它仍然保留了linux内核,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兼容安卓应用,这在初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不能让用户买回来没得用,在这段过度期中间,华为方面肯定会联合各大主流厂商定制属于鸿蒙OS的专用APP,这才是发挥它性能的最佳方式。
也就是说,在兼容安卓APP的这个时间里,它的威力还没办法完全施展出来,当那些采用“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上线之后,才能发挥它至少八成以上的实力,当鸿蒙OS的生态建立完全时,才可以发挥接近100%的实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鸿蒙OS需要时间来沉淀,它不可能一上来就是满血状态。
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所有用“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都可以在鸿蒙OS中发挥最快的效率。
当使用方舟编译器的应用足够多时,或者说90%以上常用APP都有方舟编译器的版本时,鸿蒙OS的底层会完全抛弃Linux内核,只保留鸿蒙微内核,这个时候才是鸿蒙(Harmony OS)系统正式独立且完全独立的日子,这一天才是它的真正崛起的日子。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天,其实华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甚至他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舒服的便携环境,很多基础操作都可以直接用拖拽的方式来完全设计,模块化编程是未来的趋势,我这种曾经只会手动敲代码的老古董已经被淘汰了。
它可以让你一次开发,同时适配所有搭载了鸿蒙OS的设备,这是无数安卓开发人员的梦想,只可惜在安卓系统上已经没办法实现了。
我估计后面华为会为开发者提供不错的奖励措施,有奖励,有平台,有目标,有未来,生态成型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
【产品的诞生】
现在的鸿蒙OS是可以用在手机上的,但支持的APP并不是很多,而且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需要时间,之前我和瓦力读者说是2年时间,这与发布会上华为方面的规划基本是吻合的。
现在拿出鸿蒙OS的目的很简单,告诉大家鸿蒙OS并不只是PPT,它已经是完整的系统了,顺便让那些喷子闭嘴。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电视用上了鸿蒙OS,没必要藏着掖着,同时也是给那些应用开发者一个定心丸,让他们可以放心为鸿蒙OS开发应用。
这里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如果明天美国不让华为用安卓系统了,鸿蒙OS就必须提前应用到手机上,这是一个没办法的备选方案,至少可以用,虽然和常规安卓没什么大区别。
但如果换了另外一个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防患于未然是必须要做的。但小米他们暂时没办法弄自己的系统,因为这需要很多钱,很多人,很多时间,即使有一天美国禁止全中国的手机厂商使用安卓系统,其实鸿蒙OS也可以给大家用,与其说它是华为的应急方案,倒不如说是全中国手机厂商的应急方案,其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华为也不想这么早就把鸿蒙OS用在手机里,时间点太靠前了。
到了2020年,鸿蒙OS会被用到笔记本电脑、手环、手表中,2021年才是应用到手机上的最佳时机,那时候有没有安卓系统都已经无所谓了。这样做也是为了先把生态和周边做好,手机出来的时候,可以直接整合,用户上手就是完全版本的体验,这也是最稳妥的方式。
如果你对手机系统或是手机行业有一些了解,相信看完我上面的分享之后应该明白了,鸿蒙(Harmony OS)的目标根本不是Android,而是谷歌正在开发的Fuchsia OS,以及苹果正在部署的相应系统。
所以那些经常用Android来和鸿蒙(Harmony OS)说事的人,应该换换思路,是时候接轨下一代系统了。
2. 2019年哪些软件适配方舟编译器了
感觉方舟编译器雷声大雨点小,现阶段除了新浪微博极速版以外,还有哪些第三方APP针对方舟编译器做了优化?又或者,有哪些APP正在作优化排期?给个提前预告?感觉这次的方舟编译器并不像GPU TURBO一样很快就有实际应用优化。
3. 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吗
华为绝对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我们在分析可能性之前,先来目前四大操作系统是哪些,与鸿蒙比较有何优劣势。
目前按照市场份额来说,分别是安卓、windows、ios、macOs;
安卓是谷歌打造的一款移动端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39%。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安卓系统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国内除了iphone,其他手机基本安装的基于安卓的系统。
安卓是开源的,只要遵守协议,任何人都可以拿到源码,进行二次开发。
这也是安卓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因。
windows是微软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35%。
对于windows,基本上玩过电脑的应该都知道。
有意思的是,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有一部分是靠盗版支撑的。
windows现在也在拥抱开源,并且有意将系统往微内核方向发展,之前有报道,已经建立了一条基于手机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分支。
ios是苹果旗下的手机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13.87%。
ios系统基本是用于苹果自己的设备上,市场占有率基于自己的出货量。
从近年来看,ios的出货量有所下降,但采取降价策略后,出货量有所回升。
这是闭源生态的弊端。
macOs是苹果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5.92%。
macOs也是基本上只用于苹果自家电脑上,由于macOs灰常滴贵,所以并没有到人手一本的地步,市场占有率略低。
这里提下linux系统,论市场占有率只有0.77%,但如果论影响力的话,绝对是排名前三的操作系统。
2019年华为在东莞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目前国内市场份额0.1%,国际市场份额目前还没找到数据。
鸿蒙系统与安卓一样,也是基于开源的linux系统开发的。
与安卓不同的是,鸿蒙是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并且面向多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视、智能 汽车 、可穿戴设备等。
目前已有多个设备搭载鸿蒙操作系统,新发布的荣耀智慧屏就是搭载的鸿蒙系统。
鸿蒙系统是开源的,虽然目前大多是华为自加设备搭载,但随着开源的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设备搭载鸿蒙系统。
我们先看看鸿蒙的优势: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从源头验证系统正确,无漏洞的有效手段。传统验证方法如功能验证,模拟攻击等只能在选择的有限场景进行验证,而形式化方法可通过数据模型验证所有软件运行路径。 鸿蒙OS首次将形式化方法用于终端TEE,显着提升安全等级。同时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鸿蒙作为后起之秀,在结合前几大操作系统优势的同时,再结合业务场景而开发的,如果生态建设起来了,成为前三大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可能!
从市场份额来看,排名第四的是macOS,占比5.92%。
macOS只有苹果自己的电脑搭载,所有市场份额基于mac电脑的出货量。
很显然,华为旗下的设备出货量远远大于mac出货量的,只是华为的设备由于某些原因大多还没搭载鸿蒙。目前只搭载了所有出货量的0.03%。
所以一旦华为开始规模性的搭载鸿蒙系统,超越macOS系统,就是一个季度的事。
目前华为已经在智慧屏上面搭载鸿蒙系统,今年鸿蒙系统将会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等设备。
2021年会有鸿蒙OS 3.0,主要用于音箱、耳机。2022年用于VR眼镜等更多设备。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推算,华为到年底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2%。
从市场占有率前三个系统的发展来看,都不是靠挤占其他系统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比如安卓系统,依靠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鸿蒙是属于物联网时代的,可以依靠物联网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当然安卓和windows也在布局物联网,但貌似还没想清楚具体场景,从目前安卓的版本更新来看,也只是在 探索 。而华为旗下有多种物联网设备,也有很多应用场景,从这一点来看,已经处于领先了!
HMS之于鸿蒙,相当于GMS之于安卓,可以说是系统的灵魂了。
谷歌安卓是免费开源的,主要用GMS来收取广告费。
华为服务1月份在欧洲发布HMS Core4.0,华为海外设备最新机型将全面搭载华为服务。
华为已经投入10亿美元来进行HMS生态建设,目前覆盖170个国家/地区和6亿用户,注册开发者超130万,超过5.5万个APP正在使用HMS服务。
目前HMS想要全面取代GMS,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这段路必须要走,而且得走的小心仔细。
对HMS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我写的另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99505263851209227/
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而华为鸿蒙系统正是为物联网而生的,对比其他系统,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鸿蒙系统充分结合5G技术,在用户体验方面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期待鸿蒙生态的完善,那时我或许会转型成为鸿蒙开发者!
国产之路,虽然艰难,但终将崛起!
根据题主的问题,先给出我的答案,一共有两点:
1. 第四大操作系统一定会出现,而且就在近几年;
2. 鸿蒙系统很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即使不是,鸿蒙也一定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上述论点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一起来探讨和分析。
首先列举一下Facebook几个比较有名的收购案例:
Oculus是一家做VR的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社交属性的公司,所以它收购WhatsApp和instgram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收购Oculus呢?我们回想一下,从桌面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三大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IOS,到现在依然是我们日常办公和生活的主要操作系统。因此,当年FB对于Oculus的收购,并不是小扎看好它的产品,而是因为那几年VR领域的火热,让他押宝于下一代操作系统,这才是扎克伯格的野心,他要做下一代操作系统,或者说要统一VR平台的操作系统。
为什么说OS这么重要,我们可以先简单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全球OS的发展历程。
下面这张表,我基本整理了一下从1970年到现在的一个发展轨迹,产品一列是指当时的主流产品形态,硬件一列是指芯片等半导体元器件,软件一列主要是指OS。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70年到现在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是一次OS的变革,那么每个抓住机会的公司也就基本上会主宰接下来10年的发展。
然后下表中最后一行就是2010年,也就是我们经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目前也是安卓和IOS两个阵营。而到今天为止,移动互联网也走过了10年,那么这个时候或者节点上,大家都很清晰,下一代操作系统又该来了,所以每个人都想抢占这个机会。
目前手机终端的操作系统市场由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IOS瓜分,当然微软的windows phone几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删除,从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数量来看,windows phone是失败的。尽管这样,它还是第三。那么第四大手持终端操作系统可能是谁呢?极有可能就是鸿蒙OS。
从2019年4月份开始,美国制裁华为,华为被列入了实体清单。本来人们会以为华为会像中兴一样无奈的去谈判,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华为的整个表现却出人意料,步步为营,对于美国的打压政策,华为见招拆招,每一步都化险为夷,每一个坑都能跳过,表现惊艳。从芯片到软件框架,不落下风。
美国政府先是禁止华为使用谷歌的服务框架GMS,华为就推出了自己的服务HMS,并建立了开发者联盟、上线开发环境,拉拢开发者。所推出的方舟编译器功能强大,简化了开发者的难度、减小了代码工作量,用方舟编译一下就可以兼容鸿蒙系统。并在2019年8月9日发布了鸿蒙OS,宣布开源。鸿蒙OS首先在华为智慧屏上实现了搭载。
但是手机终端目前还没有上鸿蒙OS。先上智慧屏,应该是华为的一种攻击策略,在生态未健全的情况下,避开和安卓、苹果IOS正面交锋,反而从智慧屏上改进完善鸿蒙OS,并同时加快HMS的开发以及软件生态的建设。等到HMS构建成熟、生态完善后顺势在手持终端推出鸿蒙OS,便可一夜之间向华为手机、荣耀手机用户推送鸿蒙OS,让谷歌措手不及。
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打压之下,我们看到了华为生命的顽强和强大的技术储备,相信华为一直在默默的研发自己的系统,政策的打压无形之中坚定了华为开发系统的决心、加快了系统发布的步伐。有传言华为P40将会搭载鸿蒙OS,这一消息是否属实,我们拭目以待,但毫无疑问的是,鸿蒙OS一定会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
早在2019年8月份,华为就推出了鸿蒙系统,其实鸿蒙系统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了研发,因为一些大家懂得原因,华为不得不将自己的操作系统拿出来,虽然目前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比较少,至今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也没有正式上市,可是鸿蒙系统一直在华为的筹备当中,不断的在发展,搭载的设备也会越来越多。
鸿蒙系统是一个基于微内核进行开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由于采用的是微内核,鸿蒙系统比较轻便,可以搭载于多种设备, 比如手机、智能手表、智慧屏、耳机、平板电脑、电脑、路由器等设备 ,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在华为智慧屏、华为路由AX3系列与 汽车 得到了使用。
很多人说鸿蒙系统只是套了壳的安卓系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安卓是基于Linux系统进行开发的,所以二者不存在的任何关系 ,就像是安卓系统与苹果IOS的关系。
按正常的道理来讲,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不会存在相互兼容彼此的软件。但是华为做到了,因为华为知道如果不去兼容安卓的应用,开发者就要为鸿蒙系统单独开发应用,在初期,很少人使用鸿蒙系统,开发者基于利益的关系,几乎不可能为鸿蒙系统开发专门的应用,所以鸿蒙系统很难得到发展。
所以华为开发了“方舟编译器”, 方舟编译器可以将高级语言转换为二进制代码,通俗来讲就是可以将安卓应用转换为鸿蒙系统可以使用的应用,相当于安卓系统与鸿蒙系统之间的一个翻译官。
目前方舟编译器已经对外界进行了开源,开发者只需要将现有的安卓应用放到方舟编译器上重新进行编译,这时生成的软件安装鸿蒙系统就可以使用了。
为应对谷歌禁止华为使用GMS,推出了HMS,即华为移动服务。 华为移动服务包括华为应用市场、华为浏览器、华为邮件服务、华为地图等基础软件以及华为服务框架。 目前已经有5.5万个应用适配了HMS,华为地图与华为浏览器也在测试当中,很快就会对消费者进行推送,华为邮件服务也在内部进行测试。
同时印度当地的手机操作系统InsOS正在与华为进行商谈合作事宜,合作一旦达成,华为便可将印度40万个应用程序纳入HMS的生态当中。
华为在2019年的手机销量为2.4亿部,已经连续好几年手机销量都位于全球前三,2019也超过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华为在电脑、智慧屏领域也在逐步发力。
按照华为现在的体量,在手机操作系统很有可能成为前三。
当然有可能,比较困难也是真的。
不过华为向来是能打硬仗的,挺看好华为。
这个问题可能本身就存在问题,华为推出鸿蒙系统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安卓及iOS这两大系统,不存在有第三个(即使有也远远达不到与安卓及iOS并称三大的程度),所以你的问题是不是应该为: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可能成为与安卓及iOS并列的第三大系统吗?
答案是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
给出判断依据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安卓及iOS两大系统,
一、时机
iOS出现在3G高速发展的时候,iOS及苹果手机的发布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及人机交互,加上3G的快速普及4G的快速跟进,用户数据流量及网速有了保证,消费者迅速接受。
安卓的出现比iOS慢,iOS的封闭性及苹果自用性给安卓留下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有了iOS的启发安卓少走了不少弯路,安卓选择开原,除苹果外的大多数厂商快速上了安卓的车,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系统特色
iOS的流畅、简洁、美观、安全、不吃硬件的特点是其迅速被消费者接受。
安卓的开源、可玩性深受发烧友喜爱,不同手机厂商的定制UI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安卓系统迅速扩大地盘。
三、用户基数及软件生态
手机系统能否成功(用户基数)很大取决于这个系统的软件生态丰富程度,软件生态的丰富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手机系统的用户基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系统用户基数大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适配系统的软件,更多的适配系统的软件极大的丰富了系统软件生态,丰富的系统软件生态更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手机。
苹果的硬件业界巅峰,与iOS完美匹配,丝般顺滑,销量迅速攀升,苹果用户基数越来越大,更有利于App Store生态的推广及丰富,苹果手机的用户基数每年上亿的销量迅速累积,App Store软件从几十万到百万级发展。
苹果的封闭,塞班的千古,微软的阳痿给安卓留出了巨大的蛋糕,加上安卓开源,安卓广收门徒系统份额达到80%上下,安卓系统的适配App数量很快达到百万级甚至超过苹果。
当一个系统的用户数以亿计适配App数以百万计的时候这个系统肯定是成功的。
所以我们如何定义鸿蒙系统成功的标准呢?当鸿蒙系统的用户基数达到亿级及适配App超过百万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成功了并成为继安卓iOS后的第三大系统。
现在我们来分析鸿蒙为什么能成功
一、时机
5G时代来临,面向万物互联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亟需开发,目前谷歌及苹果均有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计划,鸿蒙正是基于万物互联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是适应5G应用的操作系统,目前谷歌及苹果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仍在开发之中,鸿蒙可以说是占了先机,从时机上来说鸿蒙系统是可能成功的。
二、系统特色
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设计的面向万物互联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打通了手机、平板、电脑、 汽车 、电视、音响等硬件,可以相互调用硬件。针对华为自家的芯片可以做到更好的软硬匹配,类似于iOS的软硬完美匹配,使鸿蒙系统更加丝般顺滑更加解约硬件开支。确定时延的设计使得鸿蒙系统在工业应用方面也大有作为。鸿蒙系统是基于5G应用设计开发的微内核操作系统,适应5G时代的消费端应用及工业应用,从系统特色来说鸿蒙是可能成功的。
三、用户基数及软件生态
华为手机的销量2019年达到了2.4亿仅次于三星居世界第二,其中海外销量约1亿,数亿级的用户基数是鸿蒙系统推广的坚实基本盘,是吸引开发者进驻鸿蒙的巨大奶酪。
HMS生态圈的推广,HMS是鸿蒙能否成功的关键,HMS gallery已经发布,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目前HMS的注册开发者已超过百万,海外主流的社交App如脸书系得已确认入住,这是海外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华为投入10亿美金巨资推广HMS吸引各国开发者,与海外生态合作引入巨量App入驻HMS如与印度InsOS合作引进其40万App入驻HMS。
鸿蒙系统前期采用兼容安卓的策略可以极大降低HMS生态建设的风险,可以争取相当时间的过渡发展期。方舟编译器助力开发者现有安卓生态软件适配鸿蒙系统,是开发者开发适配鸿蒙App的高效工具。
以上,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可能成为继安卓及iOS后的第三大系统。
鸿蒙系统的发布,称得上是华为公司 历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华为一贯以来以“硬件技术 “主打的对外品牌形象,成功地让外界用户看到了华为在软件系统开发层面上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底蕴和资本,软硬结合,才能克敌制胜。
对此,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它发布最新报告称,华为自主操作系统鸿蒙将在2020年取得2%的市场份额,超越Linux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同时,还表示预计在2019年年底,华为鸿蒙会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0.1%,明年底达到0.5%,在华为今年所有出货设备当中,搭载鸿蒙OS的设备比例会达到0.03%。
从8月9日正式发布到如今,华为鸿蒙系统可以说刚刚诞生还不足两个月,权威市场机构就预测它在明年会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你敢相信吗?
从报告中给出的数据统计显示,当前全球操作系统份额中,谷歌Android最高,占比高达39%;微软Windows次之,达到35%;苹果iOS系统以13.87%排在第三位;苹果MacOS系统以5.92%排在第四位;Linux则居第五,占比则为0.77%,与前面几个份额差距颇为明显。
因此,仅从数额上来看,华为鸿蒙的确有超过Linux的实力,毕竟在它的背后有华为大量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撑。在之前的8月10日,荣耀就已经率先发布智慧屏系列,成为了首批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终端,出货量和受欢迎程度极为火爆。
紧随其后,华为也发布了更为高端的华为智慧屏系列电视新品,同样搭载了鸿蒙系统1.0版本,仅仅从这款设备的出货量来看,鸿蒙系统的确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Linux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
最后,根据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放出的HarmonyOS鸿蒙规划时间路程,预计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将发布2.0版本,并应用在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等终端设备身上,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的鸿蒙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或许追赶上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统都非常有可能,大家觉得呢?
鸿蒙现在还没出来呢!怎么会是第四大系统呢?
短时间内几乎不太可能,研发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对于国内来说并不难。重要的是构建手机操作系统生态。比如苹果的ios上有无数的app,安卓上面也有无数的手机app. 有了系统以后还要推广到市场上有用户使用,制定很多的标准。比如硬件标准芯片,摄像头等。
总而言之:研发一个操作系统对华为来说并不难,要重新打造一个手机生态却很难。
几乎不可能,这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项目。可不是你想当然而然
4. 方舟编译器有什么用,怎么用
了解方舟编译器前,我们简单了解下编译器。编译器能够将高级语言转换成机器能懂的机器码,并按照指令运行。可以说是人类和机器沟通的桥梁。方舟编译器是由华为百人专家团队打造推出的高级语言直接编译成机器码的移动端编译器。
1、用户是否只需要在应用市场下载已编译的软件即可?
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开发阶段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只要是经过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应用市场上上架了以后,用户下载的就是编译过的了。
2、方舟编译器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它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必卡顿的魔咒,打破了人机之间的藩篱,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A、提升了应用的流畅度;
B、降低手机 CPU 的开销;
C、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
D、为用户带来更加持久流畅的体验。
5. 方舟编译器有什么用,怎么用
什么是方舟编译器?
了解方舟编译器前,我们简单了解下编译器。编译器能够将高级语言转换成机器能懂的机器码,并按照指令运行。可以说是人类和机器沟通的桥梁。方舟编译器是由华为百人专家团队打造推出的高级语言直接编译成机器码的移动端编译器。
方舟编译器怎么用?
1、用户是否只需要在应用市场下载已编译的软件即可?
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开发阶段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只要是经过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应用市场上上架了以后,用户下载的就是编译过的了。
2、方舟编译器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它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必卡顿的魔咒,打破了人机之间的藩篱,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A、提升了应用的流畅度;
B、降低手机
CPU
的开销;
C、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
D、为用户带来更加持久流畅的体验。
6. 华为自创的方舟编译器已经开始开源,为什么参与的应用里没有微信
华为的方舟编译器正式开源,并且正式上线了方舟编译器的官方网站。通过该网站可以下载方舟编译器、查看快速入门文档、查看方舟编译器的源代码。当然,本次并未将方舟编译器的所有源码对外开放,开放的是方舟编译器的框架部分源码。后期,华为官方将会开放更多的源代码,包括编译器框架的前端、后端代码。方舟编译器公布了45个合作伙伴,用户体量较大的微信并不在合作伙伴当中,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微信无论是从广告的盈利模式、三方软件合作的接入模式、小程序的应用扩展模式均会给腾讯带来较高的业务收入。对于这样一款核心级产品,腾讯暂时还没有意向与其他厂商展开合作。并且通过QQ、邮箱、浏览器等软件的加入,已经足够表明腾讯对于华为方舟编译器的支持。
7. 华为公布的方舟编译器到底对安卓软件会有多大影响
安卓7.0之后,谷歌也意识到了程序占地方、开机慢的问题,怎么办?谷歌发现,人们使用一个程序,不可能用所有的功能。那么只编译一部分常用的是不是就效率高了呢?所以这时候其实是把JIT又拉回到安卓上来,并且安装的时候也不用全编译,直接装就是了,速度当然快了。这其实就是中间层、JIT、AOT一起来,并且根据用户的习惯,把它常用的程序的常用功能代码解释好了存起来,用户再用也飞快。
现在安卓手机的一大特色就是内存越来越大,6GB都是老人机的配置了。这除了程序大以外还有安卓的程序运行产生垃圾多有关系。那么清理垃圾呢?则需要暂停程序,也就会顿一下,即所谓的“卡”。华为方舟编译器则是利用程序多线程运行的特点。打个比方,您现在正在用的“中关村在线”这个APP用了AB两个线程,在华为的P30手机中,那么线程A运行的时候,B在清理垃圾,然后A线程清理垃圾的时候B线程在运行,程序运行不中断,垃圾处理不停,做到了又连贯、又节约系统资源。
8. 鸿蒙系统兼容安卓,问为什么华为智能屏电视没有应用
这是因为这个是纯粹的鸿蒙系统,以后的鸿蒙系统本来就不准备兼容其他软件。鸿蒙和安卓之间,只差了一个方舟编译器,一个是.apk文件,叫安卓软件。一旦被方舟编译器编译后,就成了.io,可以被鸿蒙系统识别。
在手机上,建立生态很难,所以华为必须兼容安卓的apk文件。
但是在电视上,华为想建立一个试验田,让软件开发者慢慢来为鸿蒙开发软件,毕竟在电视上对自己安装软件的需求远远没有在手机上需求来的大。再说了,适配鸿蒙只要重新用方舟编译一下就可以了,关键看软件开发者愿意否。
目前已经有国内40款主流软件适配了方舟编译器,应该很快就可以在华为商城看到。而在电视机上的华为商城,也应该很快会看到。拭目以待吧。
9. 华为鸿蒙来袭,你手机里的APP还能用吗
要问你的手机操作系统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还是略知一二的,市场上主流手机操作系统是苹果IOS和谷歌的Android,二者两分天下,许多用户也已经习惯了自己手机上的操作系统,然而 2019年8月9日,在东莞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华为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一时平地惊雷,震惊寰宇,一场革新和战争悄然而至。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华为鸿蒙OS自从诞生之日起,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支持国产,打破国外垄断,国人热情高涨,但是也有的用户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手机更新了华为鸿蒙系统后一些Android手机上的APP会不会不兼容,还能不能用?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华为鸿蒙系统。
什么是华为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因此, 华为鸿蒙系统不仅仅是一套崭新的手机操作系统,而是开启万物智能互联的全场景操作系统 ,这个新的 操作系统 将 打通手机 、 电脑 、 平板 、 电视 、 工业 自动化控制 、 无人驾驶 、 车机 设备 、智能 穿戴统一 成 一个 操作系统。华为的布局在未来,在5G智能时代!
手机上的华为鸿蒙系统是什么样的?
2020年9月10日,在华为2020开发者大会上,鸿蒙OS2.0 系统正式亮相,2020年12月发布手机 Beta 版本,一些参与内测的用户首先进行了升级体验。据一些参与内测用户的反馈表示,新操作系统表现还是可以的。
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手机更换了全新的开机画面和铃声,再次用来区分和安卓系统之间的差别,而在系统中还加入了一首全新铃声,推测也是鸿蒙系统独享。而像息屏显示,桌面插件、消息通知和个性化锁屏界面都得以保留。
在流畅度和动画方面,该参与测试的用户表示,鸿蒙系统的应用图标全部进行了重绘、加入和很多过渡动画、帧率够快有类似iOS的感觉,运行速度整体流畅快速、还有全新的通知面板和硕大的搜索框。
UI界面 :鸿蒙2.0看起来非常清爽。跟之前的华为的EMUI并没有太多不同。
性能测试: 有博主测试了王者荣耀以及和平精英,发现在开启HDR、抗锯齿画质下,整体性能比EMUI 11更流程更稳定,功耗更低。
华为鸿蒙系统能兼容大部分手机APP吗?
对于想要升级华为鸿蒙系统的用户来说,会想系统更新后,原来的手机APP还能用吗?其实完全不需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鸿蒙系统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 ,并且华为系统采用了方舟编译器,应用开发商不需要修改源代码,只需要使用方舟编译器编译后,就可以适配鸿蒙系统,降低了应用开发成本。 华为已经提供众多SDK包、子系统源代码给开发者。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地开发出基于鸿蒙系统的APP。 华为透露,截至目前,京东、银联、优酷、科大讯飞等120多家知名应用厂商已开始基于HarmonyOS的适配和改进,超过10万开发者已经参与到鸿蒙系统的开发中来。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手机APP适配问题。
2021年6月2日,将召开 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正式公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
正式版发布,你会第一时间选择升级华为鸿蒙OS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