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平方电线负荷多少,多少瓦
1平方电线能负载3kw(单相)或7kw(三相)。
根据口诀,2.5平方以下铝线的载流量为其截面的9倍。铜线升级计算,1平方铜线相当于1.5平方铝线,所以1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13.5A(1.5x9=13.5A)。
1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也可以查下表。环境温度为25℃时3芯1平方铜线的载流量为14A,和上述计算吻合。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18安=3960瓦。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2. 怎么计算电线承载功率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
I=P÷(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
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
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
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
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
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 。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
3. 电线带多大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单相P=UI*功率因数。
由电线平方数对应计算电线的安全载流量。
方法1:参照电线安全载流量的对照表来直接可以看到:电线平方数~电线使用条件(温度,套管)~电线安全载流量。
方法2,电线安全载流量估算方法。
估算公式:
(1)10平方以下,每平方5个电流。
(2)16平方每平方5个电流。25平方每平方4个电流,35平方每平方3个电流。
3)铜线升级算。
(4)穿管情况,安全载流量×0.8,非正常温度(一般以25度为准),安全载流量×0.9。
家庭电路中常用的导线截面面积由:1²-1.5²-2.5²-4²-6²-10²-16²-25²-35²。上面的估算公式是以铝线为基准而言的,铜线计算自动升一级。
例如:4²铝线=4×5=20A,但是4²铜线~6²铝线=6×5=30A。如果4²铜线+穿管敷设,安全载流量=30×0.8=24A,如果环境温度在40度,则安全载流量=24×0.9=21.6A。
通过以上两个方法知道了安全载流量,就可以由公式:P=UI来计算电线所能带动的功率了。
例如:6²铜线计算安全功率。
由以上可知:6²铜线~10²铝线,安全载流量=10×5=50A,当然也可以查安全载流量表格。
6²铜线安全带动功率:P=UI=220×50=11000W。
(3)电线承载功率的算法扩展阅读
电机功率与配线直径计算
首先要计算100KW负荷的线电流。
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
线电流公式:I=P/1.732Ucosφ
式中:P为电路功率,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一般综合取0.8你的100KW负载的线电流:
I=P/1.732Ucosφ=100000/1.732*380*0.8=100000/526.53=190A。
4. 各规格电线承载负荷怎么计算
首先要指出的是,承载功率,功率的单位就是瓦,你说的承载瓦数和功率应该是一个东西。根据电流算就行了,电流都是有规定的。计算方式如下:
单相电流计算公式: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I=P÷(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4)电线承载功率的算法扩展阅读
电线电缆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
1、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
本类产品的主要特征是:纯的导体金属,无绝缘及护套层,如钢芯铝绞线、铜铝汇流排、电力机车线等;加工工艺主要是压力加工,如熔炼、压延、拉制、绞合/紧压绞合等;产品主要用在城郊、农村、用户主线、开关柜等。
2、电力电缆
本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如架空绝缘电缆,或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如二芯以上架空绝缘电缆,或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
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产品主要用在发、配、输、变、供电线路中的强电电能传输,通过的电流大(几十安培至几千安培)、电压高(220V至500kV及以上)。
3、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该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品种规格繁多,应用范围广泛,使用电压在1kV及以下较多,面对特殊场合不断衍生新的产品,如耐火线缆、阻燃线缆、低烟无卤/低烟低卤线缆、防白蚁、防老鼠线缆、耐油/耐寒/耐温/耐磨线缆、医用/农用/矿用线缆、薄壁电线等。
4、通讯电缆及光纤(简略介绍)
随着近二十多年来,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产品也有惊人的发展速度。从过去的简单的电话电报线缆发展到几千对的话缆、同轴缆、光缆、数据电缆,甚至组合通讯缆等。
该类产品结构尺寸通常较小而均匀,制造精度要求高。
5、电磁线(绕组线)
主要用于各种电机、仪器仪表等。
5. 电线算负荷怎么算的
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成受的功率(Pm)为:以 1.5平方毫米为例
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
P=Pm÷1.3=4840÷1.3=3723瓦
“1.5平方”的铜线。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
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
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
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
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
(5)电线承载功率的算法扩展阅读:
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作为按民热条件选择电器工导体的依据。
二项式法适用于机加工车间,有较大容量设备影响的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负荷计算。但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而设备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采用二项式法较之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计算也较简便。
6. 铜芯线怎么计算电线承载功率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
I=P÷(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
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
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
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
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
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
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
7. 怎么计算电线的可承受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P=电压U×电流I
在已知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就能算出来了。
8. 各规格电线承载负荷怎么计算
一、具体算法:
(1)电流=11000/380/1.732/0.8=21A,考虑一些富余量,取2.5平方铜线。
(2)三相略有不平衡,某相电流可能超过21A,但是,2.5平方铜线可以载流32A左右,所以,大的电流必须小于32A.。
(3)穿管需要增大到4平方铜线。
(4)应采用星--三角起动转换,否则,也要相应增加铜线截面积。
二、合理选用导线,根据用电负荷量来选择计算:
1、国标铜芯1-1.5平方mm适用一般的照明电源线,插座适和用2.5平方mm,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等宜用4平方mm电线。
2、主电源线一般家庭可以采用6平方mm铜芯BV国标电源线。
3、照明和插座应独立控制,方便检修。各个大功率负载应是单独的供电回路,超出导线的负载电流容易出安全事故。
4、温馨提示:另外还应装有过载和漏电双重保护开关,开关控制和插座的右孔接火线,要距离可燃物15-20cm以上,卫生间和厨房电器应特别注意防水等。
(8)电线承载功率的算法扩展阅读:
电线计承载负荷算口诀
1、有个口诀是十下5,十上百下4,百上3,就是说10平方以下每平方5A,10平方以上99平方以下,每平方4A,100平方以上每平方3A,比如4平方的线,就是5*4=20A,那么可以带多大的负载呢,可以根据公式来计算,P=V*I电压乘电流,20*220=4.4千瓦。
功率的计算
2、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UI,功率=电压*电流。电线的载流量,也就是电线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上表中已经列出来了,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公式计算电路中电流为电线载流量的最大值时的功率。
3、在计算之前,我先多说一句:电路中的实际电压是不稳定的,以单相电为例,理论值为220V,但实际生活中,220V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的电压基本不存在。
温馨提示:
4、城市中的电压通常要高一些——所以你看电器上的额定电压都不是220V,而是250V。偏远农村低于的电压可能会低一些,但通常不会低于200V。(三相电也是同样的情况)。
5、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6、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9. 电线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单相P=UI*功率因数。
由电线平方数对应计算电线的安全载流量。
参照电线安全载流量的对照表来直接可以看到:电线平方数~电线使用条件(温度,套管)~电线安全载流量。
家庭电路中常用的导线截面面积由:1²-1.5²-2.5²-4²-6²-10²-16²-25²-35²。上面的估算公式是以铝线为基准而言的,铜线计算自动升一级。
例如:4²铝线=4×5=20A,但是4²铜线~6²铝线=6×5=30A。如果4²铜线+穿管敷设,安全载流量=30×0.8=24A,如果环境温度在40度,则安全载流量=24×0.9=21.6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载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