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何为鸿蒙,它和安卓到底有什么关系
华为在前段时间发布了Harmony OS,也就是鸿蒙系统。
一时间整个数码圈全部炸开了锅,只要是和数码沾边的论坛,就没有一个不在讨论鸿蒙的。华为论坛的访问量更是瞬间增长了数十倍,服务器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如果你现在打开搜索引擎搜索鸿蒙,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媒体都在赞扬鸿蒙。“ 完全自研国产系统 ”,“ 脚踢苹果拳打谷歌 “,“ 华为的翻身仗 ”,“ 万物互联的答案 ”。
如此夸张的形容词很难让人不去怀疑事实,鸿蒙真的如此强大么?
.
大家好,我是数码爱好者平泽唯。
现在鸿蒙的热度可以说是数码圈的顶流,所有人都知道鸿蒙的好,但它究竟好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这个问题也大多一知半解。
今天我来斗胆和大家聊一聊鸿蒙系统,当然我只是一个数码爱好者,本篇文章也是基于官方的发布会加上我个人的体验感受得出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你对OS开发有相关经验,欢迎你在评论区补充你对鸿蒙的看法。
关于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网上一直吵得很凶。
关键的论点在于鸿蒙现在发布的 手机端系统底层 使用的是AOSP的代码。
而AOSP的全称,则是: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安卓开源项目)。
使用了AOSP的开源代码,就是套壳安卓么?
我认为不是。
虽然AOSP叫安卓开源项目,但它并不是Andriod的专属开源项目。
AOSP基于linux,虽然由谷歌主导,但源码属于全球的所有开发者。
Android也是基于AOSP开发的。
现如今国内其他品牌手机的系统,如: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 OS等也是全部都是基于AOSP。
所以我认为Harmony OS顶多算是Android的同门师兄弟,两人师出同源,但大有不同。
同样MIUI;Color OS 等,也是Harmony OS的师兄师弟。
虽然同是师兄弟,但Harmony OS和MIUI;Color OS也有些不一样。
大家手机在开机的时候,经常可以在厂商logo下面看到这样一句话, Powered by Android 。
这句话直译过来的意思是: 此设备由安卓驱动 。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MIUI和Color OS套壳安卓的一个原因,但其实这句话是GMS要求厂商加上的。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谷歌移动服务,是谷歌推出的一套手机软件及云服务,包括谷歌商店,谷歌地图吗,谷歌云服务等。只有通过GMS认证的设备可以使用GMS,但GMS并不免费。 同时谷歌规定了只要通过GMS认证的设备,就必须在开机界面加上Powered by Android。
虽然国内对GMS没什么依赖性,但在国外没这东西基本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所以手机厂商都会谷歌交钱,要一个GMS认证,并按要求在开机界面加上Powered by Android这句话。
但我刚刚说过了它们都是基于AOSP。
因为华为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所以谷歌无法向华为提供GMS服务,这也是为什么Harmony OS的开机界面没有Powered by Android的原因。
也是Harmony OS和其他厂商系统的最大区别。
.
在这里稍微总结一下,不然有些人要懵了。
AOSP是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虽然维护者是谷歌,但属于全球所有开发者。
任何经过AOSP开发的产品谷歌都不会进行干涉。
严格意义上说,Android=AOSP+GMS。
国内其他厂商的系统也是AOSP+GMS,可以称为Android,但本质上是在AOSP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度定制。
华为刚刚发布的Harmony OS虽然基于AOSP,但没有使用GMS服务,所以不能称为android。同样Harmony OS也不能叫Android套壳,因为基于的是AOSP。
如果华为不想用的话,肯定是可以的。
但就目前来说,使用AOSP进行深度定制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从开发成本来说,AOSP是现成的开源项目,同时也是现在主流的系统底层。使用AOSP开发可以节省件很多从头开始造轮子的成本和风险。
从用户迁移的角度来说,基于AOSP的系统不会让用户前后体验有割裂感,同时第三方APP也不用特地为了新系统去适配。
用户在迁移到新系统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学习成本,这对一个千万级使用人数的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更易于新系统的推广。
假如不用AOSP的话,试想一下:一个需要从头学习使用方法的操作系统,还没有多少第三方APP支持。
这样的系统别说生存了,推广都很难。
所以,华为现阶段使用AOSP应该是为了新系统更好的推广和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同时华为也没有放弃造轮子的想法。
从华为HDC 2019开发者大会我们可以看到Harmony OS的发展规划。
目前手机搭载的的Harmony OS还处于基于开源框架的1.0阶段,等到未来的2.0会完全脱离AOSP,变成从内核到应用框架完全自研的系统。
同时,现在的Harmony OS搭载的是双框架,既支持传统的APk应用程序,也支持基于Harmony OS开发的HAT应用程序。
未来会通过一步一步的系统更新解耦AOSP,直至单框架完全不依赖AOSP。达到Harmony OS 2.0阶段。
我认为鸿蒙真正的突破是分布式系统。既一套系统代码,适配多种终端设备。
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系统,电脑系统,智能穿戴系统,每个系统都不一样。这些系统如果想要联动,互相适配和兼容非常困难。
鸿蒙真正突破的是分布式系统,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智能手表,智能家居。都可以运行同一个系统。
这就是鸿蒙最大的突破,打破了各个设备之间的壁垒,使各个设备真正的做到互联。
在现有系统中,安卓和windows的互联往往需要借助各种云服务和第三方软件,使用期间不光要保证全程联网,还要忍受云同步之间的延迟。
在IOS中,虽然各个设备做到了简单的互联互通,但非官方软件的互联体验仍然和安卓一样需要借助第三方的云同步才能实现。
.
而Harmony OS则是彻底解决了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问题。
在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手机 游戏 可以一键在平板电脑上继续畅玩,我们看到了平板电脑上的视频可以直接投到电视上无缝观看。
设备的本身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你想要的内容可以在任何你想的地方播放。
One as All,All as One
Harmony OS现在虽然还处在一个雏鸟阶段,但我们已经可以通过Harmony OS现在的雏形来判断Harmony OS未来的样子。
在未来,使用Harmony OS的各个设备之间将不再需要借助各种云服务来同步。只要你想,只需要轻轻一划,内容就会无缝同步到你想到的设备上。
Harmony OS让用户可以超越硬件的局限、自由地组合硬件,把设备之间的壁垒打通,让内容在设备之间传递,让不同智能设备之间也能顺畅地协同运作,就像使用一台设备一样简单,从而为“万物互联”提供无限广阔的空间
在未来,可能不再有电脑,不再有手机,不再有平板。
有的只是内容,和显示他们的设备。
大家好,我是数码爱好者平泽唯。
知道鸿蒙发布后,我昨天第一时间去店里体验了一段时间的新系统。
本想给大家带来详细的图文体验,但店员小姐姐一直看着我让我也不好意思拿出手机一直拍。
所以图文体验就变成图文介绍了。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更加了解鸿蒙系统。
② 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吗
华为绝对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我们在分析可能性之前,先来目前四大操作系统是哪些,与鸿蒙比较有何优劣势。
目前按照市场份额来说,分别是安卓、windows、ios、macOs;
安卓是谷歌打造的一款移动端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39%。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安卓系统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国内除了iphone,其他手机基本安装的基于安卓的系统。
安卓是开源的,只要遵守协议,任何人都可以拿到源码,进行二次开发。
这也是安卓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因。
windows是微软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35%。
对于windows,基本上玩过电脑的应该都知道。
有意思的是,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有一部分是靠盗版支撑的。
windows现在也在拥抱开源,并且有意将系统往微内核方向发展,之前有报道,已经建立了一条基于手机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分支。
ios是苹果旗下的手机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13.87%。
ios系统基本是用于苹果自己的设备上,市场占有率基于自己的出货量。
从近年来看,ios的出货量有所下降,但采取降价策略后,出货量有所回升。
这是闭源生态的弊端。
macOs是苹果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5.92%。
macOs也是基本上只用于苹果自家电脑上,由于macOs灰常滴贵,所以并没有到人手一本的地步,市场占有率略低。
这里提下linux系统,论市场占有率只有0.77%,但如果论影响力的话,绝对是排名前三的操作系统。
2019年华为在东莞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目前国内市场份额0.1%,国际市场份额目前还没找到数据。
鸿蒙系统与安卓一样,也是基于开源的linux系统开发的。
与安卓不同的是,鸿蒙是采用微内核的架构,并且面向多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视、智能 汽车 、可穿戴设备等。
目前已有多个设备搭载鸿蒙操作系统,新发布的荣耀智慧屏就是搭载的鸿蒙系统。
鸿蒙系统是开源的,虽然目前大多是华为自加设备搭载,但随着开源的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设备搭载鸿蒙系统。
我们先看看鸿蒙的优势: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从源头验证系统正确,无漏洞的有效手段。传统验证方法如功能验证,模拟攻击等只能在选择的有限场景进行验证,而形式化方法可通过数据模型验证所有软件运行路径。 鸿蒙OS首次将形式化方法用于终端TEE,显着提升安全等级。同时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鸿蒙作为后起之秀,在结合前几大操作系统优势的同时,再结合业务场景而开发的,如果生态建设起来了,成为前三大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可能!
从市场份额来看,排名第四的是macOS,占比5.92%。
macOS只有苹果自己的电脑搭载,所有市场份额基于mac电脑的出货量。
很显然,华为旗下的设备出货量远远大于mac出货量的,只是华为的设备由于某些原因大多还没搭载鸿蒙。目前只搭载了所有出货量的0.03%。
所以一旦华为开始规模性的搭载鸿蒙系统,超越macOS系统,就是一个季度的事。
目前华为已经在智慧屏上面搭载鸿蒙系统,今年鸿蒙系统将会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等设备。
2021年会有鸿蒙OS 3.0,主要用于音箱、耳机。2022年用于VR眼镜等更多设备。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推算,华为到年底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2%。
从市场占有率前三个系统的发展来看,都不是靠挤占其他系统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比如安卓系统,依靠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鸿蒙是属于物联网时代的,可以依靠物联网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当然安卓和windows也在布局物联网,但貌似还没想清楚具体场景,从目前安卓的版本更新来看,也只是在 探索 。而华为旗下有多种物联网设备,也有很多应用场景,从这一点来看,已经处于领先了!
HMS之于鸿蒙,相当于GMS之于安卓,可以说是系统的灵魂了。
谷歌安卓是免费开源的,主要用GMS来收取广告费。
华为服务1月份在欧洲发布HMS Core4.0,华为海外设备最新机型将全面搭载华为服务。
华为已经投入10亿美元来进行HMS生态建设,目前覆盖170个国家/地区和6亿用户,注册开发者超130万,超过5.5万个APP正在使用HMS服务。
目前HMS想要全面取代GMS,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这段路必须要走,而且得走的小心仔细。
对HMS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我写的另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99505263851209227/
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而华为鸿蒙系统正是为物联网而生的,对比其他系统,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鸿蒙系统充分结合5G技术,在用户体验方面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期待鸿蒙生态的完善,那时我或许会转型成为鸿蒙开发者!
国产之路,虽然艰难,但终将崛起!
根据题主的问题,先给出我的答案,一共有两点:
1. 第四大操作系统一定会出现,而且就在近几年;
2. 鸿蒙系统很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即使不是,鸿蒙也一定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上述论点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一起来探讨和分析。
首先列举一下Facebook几个比较有名的收购案例:
Oculus是一家做VR的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社交属性的公司,所以它收购WhatsApp和instgram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收购Oculus呢?我们回想一下,从桌面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三大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IOS,到现在依然是我们日常办公和生活的主要操作系统。因此,当年FB对于Oculus的收购,并不是小扎看好它的产品,而是因为那几年VR领域的火热,让他押宝于下一代操作系统,这才是扎克伯格的野心,他要做下一代操作系统,或者说要统一VR平台的操作系统。
为什么说OS这么重要,我们可以先简单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全球OS的发展历程。
下面这张表,我基本整理了一下从1970年到现在的一个发展轨迹,产品一列是指当时的主流产品形态,硬件一列是指芯片等半导体元器件,软件一列主要是指OS。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70年到现在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是一次OS的变革,那么每个抓住机会的公司也就基本上会主宰接下来10年的发展。
然后下表中最后一行就是2010年,也就是我们经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目前也是安卓和IOS两个阵营。而到今天为止,移动互联网也走过了10年,那么这个时候或者节点上,大家都很清晰,下一代操作系统又该来了,所以每个人都想抢占这个机会。
目前手机终端的操作系统市场由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IOS瓜分,当然微软的windows phone几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删除,从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数量来看,windows phone是失败的。尽管这样,它还是第三。那么第四大手持终端操作系统可能是谁呢?极有可能就是鸿蒙OS。
从2019年4月份开始,美国制裁华为,华为被列入了实体清单。本来人们会以为华为会像中兴一样无奈的去谈判,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华为的整个表现却出人意料,步步为营,对于美国的打压政策,华为见招拆招,每一步都化险为夷,每一个坑都能跳过,表现惊艳。从芯片到软件框架,不落下风。
美国政府先是禁止华为使用谷歌的服务框架GMS,华为就推出了自己的服务HMS,并建立了开发者联盟、上线开发环境,拉拢开发者。所推出的方舟编译器功能强大,简化了开发者的难度、减小了代码工作量,用方舟编译一下就可以兼容鸿蒙系统。并在2019年8月9日发布了鸿蒙OS,宣布开源。鸿蒙OS首先在华为智慧屏上实现了搭载。
但是手机终端目前还没有上鸿蒙OS。先上智慧屏,应该是华为的一种攻击策略,在生态未健全的情况下,避开和安卓、苹果IOS正面交锋,反而从智慧屏上改进完善鸿蒙OS,并同时加快HMS的开发以及软件生态的建设。等到HMS构建成熟、生态完善后顺势在手持终端推出鸿蒙OS,便可一夜之间向华为手机、荣耀手机用户推送鸿蒙OS,让谷歌措手不及。
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打压之下,我们看到了华为生命的顽强和强大的技术储备,相信华为一直在默默的研发自己的系统,政策的打压无形之中坚定了华为开发系统的决心、加快了系统发布的步伐。有传言华为P40将会搭载鸿蒙OS,这一消息是否属实,我们拭目以待,但毫无疑问的是,鸿蒙OS一定会成为第四大操作系统。
早在2019年8月份,华为就推出了鸿蒙系统,其实鸿蒙系统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了研发,因为一些大家懂得原因,华为不得不将自己的操作系统拿出来,虽然目前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比较少,至今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也没有正式上市,可是鸿蒙系统一直在华为的筹备当中,不断的在发展,搭载的设备也会越来越多。
鸿蒙系统是一个基于微内核进行开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由于采用的是微内核,鸿蒙系统比较轻便,可以搭载于多种设备, 比如手机、智能手表、智慧屏、耳机、平板电脑、电脑、路由器等设备 ,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在华为智慧屏、华为路由AX3系列与 汽车 得到了使用。
很多人说鸿蒙系统只是套了壳的安卓系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开发的,安卓是基于Linux系统进行开发的,所以二者不存在的任何关系 ,就像是安卓系统与苹果IOS的关系。
按正常的道理来讲,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不会存在相互兼容彼此的软件。但是华为做到了,因为华为知道如果不去兼容安卓的应用,开发者就要为鸿蒙系统单独开发应用,在初期,很少人使用鸿蒙系统,开发者基于利益的关系,几乎不可能为鸿蒙系统开发专门的应用,所以鸿蒙系统很难得到发展。
所以华为开发了“方舟编译器”, 方舟编译器可以将高级语言转换为二进制代码,通俗来讲就是可以将安卓应用转换为鸿蒙系统可以使用的应用,相当于安卓系统与鸿蒙系统之间的一个翻译官。
目前方舟编译器已经对外界进行了开源,开发者只需要将现有的安卓应用放到方舟编译器上重新进行编译,这时生成的软件安装鸿蒙系统就可以使用了。
为应对谷歌禁止华为使用GMS,推出了HMS,即华为移动服务。 华为移动服务包括华为应用市场、华为浏览器、华为邮件服务、华为地图等基础软件以及华为服务框架。 目前已经有5.5万个应用适配了HMS,华为地图与华为浏览器也在测试当中,很快就会对消费者进行推送,华为邮件服务也在内部进行测试。
同时印度当地的手机操作系统InsOS正在与华为进行商谈合作事宜,合作一旦达成,华为便可将印度40万个应用程序纳入HMS的生态当中。
华为在2019年的手机销量为2.4亿部,已经连续好几年手机销量都位于全球前三,2019也超过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华为在电脑、智慧屏领域也在逐步发力。
按照华为现在的体量,在手机操作系统很有可能成为前三。
当然有可能,比较困难也是真的。
不过华为向来是能打硬仗的,挺看好华为。
这个问题可能本身就存在问题,华为推出鸿蒙系统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安卓及iOS这两大系统,不存在有第三个(即使有也远远达不到与安卓及iOS并称三大的程度),所以你的问题是不是应该为: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可能成为与安卓及iOS并列的第三大系统吗?
答案是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
给出判断依据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安卓及iOS两大系统,
一、时机
iOS出现在3G高速发展的时候,iOS及苹果手机的发布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及人机交互,加上3G的快速普及4G的快速跟进,用户数据流量及网速有了保证,消费者迅速接受。
安卓的出现比iOS慢,iOS的封闭性及苹果自用性给安卓留下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有了iOS的启发安卓少走了不少弯路,安卓选择开原,除苹果外的大多数厂商快速上了安卓的车,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系统特色
iOS的流畅、简洁、美观、安全、不吃硬件的特点是其迅速被消费者接受。
安卓的开源、可玩性深受发烧友喜爱,不同手机厂商的定制UI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安卓系统迅速扩大地盘。
三、用户基数及软件生态
手机系统能否成功(用户基数)很大取决于这个系统的软件生态丰富程度,软件生态的丰富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手机系统的用户基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系统用户基数大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开发适配系统的软件,更多的适配系统的软件极大的丰富了系统软件生态,丰富的系统软件生态更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手机。
苹果的硬件业界巅峰,与iOS完美匹配,丝般顺滑,销量迅速攀升,苹果用户基数越来越大,更有利于App Store生态的推广及丰富,苹果手机的用户基数每年上亿的销量迅速累积,App Store软件从几十万到百万级发展。
苹果的封闭,塞班的千古,微软的阳痿给安卓留出了巨大的蛋糕,加上安卓开源,安卓广收门徒系统份额达到80%上下,安卓系统的适配App数量很快达到百万级甚至超过苹果。
当一个系统的用户数以亿计适配App数以百万计的时候这个系统肯定是成功的。
所以我们如何定义鸿蒙系统成功的标准呢?当鸿蒙系统的用户基数达到亿级及适配App超过百万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成功了并成为继安卓iOS后的第三大系统。
现在我们来分析鸿蒙为什么能成功
一、时机
5G时代来临,面向万物互联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亟需开发,目前谷歌及苹果均有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计划,鸿蒙正是基于万物互联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是适应5G应用的操作系统,目前谷歌及苹果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仍在开发之中,鸿蒙可以说是占了先机,从时机上来说鸿蒙系统是可能成功的。
二、系统特色
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设计的面向万物互联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打通了手机、平板、电脑、 汽车 、电视、音响等硬件,可以相互调用硬件。针对华为自家的芯片可以做到更好的软硬匹配,类似于iOS的软硬完美匹配,使鸿蒙系统更加丝般顺滑更加解约硬件开支。确定时延的设计使得鸿蒙系统在工业应用方面也大有作为。鸿蒙系统是基于5G应用设计开发的微内核操作系统,适应5G时代的消费端应用及工业应用,从系统特色来说鸿蒙是可能成功的。
三、用户基数及软件生态
华为手机的销量2019年达到了2.4亿仅次于三星居世界第二,其中海外销量约1亿,数亿级的用户基数是鸿蒙系统推广的坚实基本盘,是吸引开发者进驻鸿蒙的巨大奶酪。
HMS生态圈的推广,HMS是鸿蒙能否成功的关键,HMS gallery已经发布,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目前HMS的注册开发者已超过百万,海外主流的社交App如脸书系得已确认入住,这是海外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华为投入10亿美金巨资推广HMS吸引各国开发者,与海外生态合作引入巨量App入驻HMS如与印度InsOS合作引进其40万App入驻HMS。
鸿蒙系统前期采用兼容安卓的策略可以极大降低HMS生态建设的风险,可以争取相当时间的过渡发展期。方舟编译器助力开发者现有安卓生态软件适配鸿蒙系统,是开发者开发适配鸿蒙App的高效工具。
以上,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可能成为继安卓及iOS后的第三大系统。
鸿蒙系统的发布,称得上是华为公司 历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华为一贯以来以“硬件技术 “主打的对外品牌形象,成功地让外界用户看到了华为在软件系统开发层面上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底蕴和资本,软硬结合,才能克敌制胜。
对此,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它发布最新报告称,华为自主操作系统鸿蒙将在2020年取得2%的市场份额,超越Linux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同时,还表示预计在2019年年底,华为鸿蒙会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0.1%,明年底达到0.5%,在华为今年所有出货设备当中,搭载鸿蒙OS的设备比例会达到0.03%。
从8月9日正式发布到如今,华为鸿蒙系统可以说刚刚诞生还不足两个月,权威市场机构就预测它在明年会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你敢相信吗?
从报告中给出的数据统计显示,当前全球操作系统份额中,谷歌Android最高,占比高达39%;微软Windows次之,达到35%;苹果iOS系统以13.87%排在第三位;苹果MacOS系统以5.92%排在第四位;Linux则居第五,占比则为0.77%,与前面几个份额差距颇为明显。
因此,仅从数额上来看,华为鸿蒙的确有超过Linux的实力,毕竟在它的背后有华为大量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撑。在之前的8月10日,荣耀就已经率先发布智慧屏系列,成为了首批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终端,出货量和受欢迎程度极为火爆。
紧随其后,华为也发布了更为高端的华为智慧屏系列电视新品,同样搭载了鸿蒙系统1.0版本,仅仅从这款设备的出货量来看,鸿蒙系统的确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Linux成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统。
最后,根据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放出的HarmonyOS鸿蒙规划时间路程,预计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将发布2.0版本,并应用在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等终端设备身上,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的鸿蒙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或许追赶上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统都非常有可能,大家觉得呢?
鸿蒙现在还没出来呢!怎么会是第四大系统呢?
短时间内几乎不太可能,研发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对于国内来说并不难。重要的是构建手机操作系统生态。比如苹果的ios上有无数的app,安卓上面也有无数的手机app. 有了系统以后还要推广到市场上有用户使用,制定很多的标准。比如硬件标准芯片,摄像头等。
总而言之:研发一个操作系统对华为来说并不难,要重新打造一个手机生态却很难。
几乎不可能,这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项目。可不是你想当然而然
③ 鸿蒙系统究竟是不是安卓套壳一篇文章给你分析透彻
这几天鸿蒙系统可以说是火遍了全网,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在讨论,而且拥有华为手机的用户还把服务器挤爆了,根本就获取不了鸿蒙内测的资格。但网民的热情确实高于一切,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有人说鸿蒙系统就是安卓套壳,一点创新能力都没有,但有些人据理力争,说鸿蒙是自主研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详细聊聊。
要知道openHarmony2.0昨天已经开源,不兼容安卓,资深程序员可以去Gitee看看,纯自主研发, 光C++就添加了200w行(可支持128MB以上的设备)。而昨天发布的HarmonyOS其实算openHarmony的一个发行版,可能只包含了很小一部分的openHarmony,等未来成熟了linux内核和安卓有关的代码等预计也都会逐渐替换掉,可以花费一点时间总比安卓全部占领市场央行。
linux大家都知道是个开源系统,也有多个版本是世界上所有计算机大神共同创造出来的。也是很多系统开发的基础和内核。首先我们要知道,安卓就是根据Linux系统内核造出来的也就是说等同于包壳儿,说到这儿懂的人都懂了。
我们再来看asop,很多人都说这是安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它本身就是系统,只不过要授权部分。不加的功能。要知道安卓是创造了asop,后来很多移动端的系统也是基于此类进行研发的。鸿蒙正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成为鸿蒙属于半自研系统,毕竟以上提及的这个是开源系统,大家都可以用。那么。鸿蒙究竟有什么优势呢?首先鸿蒙比安卓快了60/100,并且依旧兼容安卓,这里提一句兼容并不是超。另外要知道的是安卓是运行在虚拟机上的,而鸿蒙不是。
其次C语言和C sharp都是给硬件写程序的,而Java和Python则是写完程序后需要编译后运行在虚拟机中的程序后者较前者性能要更低,而鸿蒙的编译系统则是将代码中的更高级的语言编译成机器码直接运行,一者不需要虚拟机性能更高,二者尽管代码数量精简,但运行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为什么说华为的鸿蒙系统一定会成为继IOS和安卓之后的第三大操作系统,以前也有公司做过,甚至包括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可惜都没成,最大的原因就是它们在市面上没有相应的设备,微软系统的手机,阿里系统的手机,销量大家都知道吧,而华为和它们不同,鸿蒙系统诞生之始市面上就有上亿的设备加持,包括华为最新的中高端旗舰和历年的产品,大嘴发布会也说了会支持往年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即使是用了新系统,华为的新产品还是脱销了,能得到消费者这么大的包容性,是以前的公司不曾有的,微软手机什么时候脱销过?消费者认可,设备数量充足开发者就能从中得到利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这样的操作系统一定会成也肯定会成。
简单总结: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华为要是不能尽快的拿出可以大量供货的,新的搭载鸿蒙系统的终端设备,那么鸿蒙就极其危险,单靠目前的旧设备升级鸿蒙,完全不能支撑起市面占有率,首先很明确的就是,国内的手机厂商肯定不会搭载鸿蒙系统,因为国内手机厂商OV小米的话语权全部掌握在美国手里,一旦搭载鸿蒙,美国就有借口制裁你,至于怎么制裁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它们肯定不会冒这个险,更何况还是它们的竞争对手做的系统,那它们就更不会用!这就是企业家跟资本家的区别。
华为这件事也是一个经典商战与政治博弈结合的经典而又极珍贵的案例,可以供不止国内,甚至很多国外的大企业学习。当外部极限施压时,自己的公司能怎样最大概率得以存活。开源给其他厂商也是格局远大。
④ 纯净版鸿蒙os系统曝光,打破安卓套壳系统谣言,命名为大禹
鸿蒙os系统自从发布以来,网络当中争议不断。根据第1批用户的真实体验,鸿蒙系统相对于安卓和IOS系统,流畅度方面有大幅度提升。究其原因在于鸿蒙系统所占内存比例要小得多,而且在系统优化方面处理得更加得当。
此外鸿蒙系统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在续航方面大幅度提升,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鸿蒙系统相对于之前的EMUI,续航方面从之前的4.7个小时直接飙升到了5.1小时。不过很多用户对于官方的数据提出了质疑,因为有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手机升级到鸿蒙系统之后,功耗相对于之前反而更高了。
对此有网友迅速找出了问题所在,鸿蒙系统目前还在初始阶段,系统优化过程中会初次优化文件,因此在功耗方面暂时还达不到官方所给出的数据。不过这也是鸿蒙初始阶段所存在的弊端,等到系统全部适配之后这个问题将得以解决。
目前网络当中关于鸿蒙系统的评价,基本上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双方之间的争议倒不是因为鸿蒙系统在性能方面的差异,而在于鸿蒙系统是否是一款国产纯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因为在此之前,鸿蒙系统曾经公布过使用AOSP代码。这个代码简而言之就是属于安卓的基层代码,因此有网友质疑,鸿蒙系统只不过是安卓系统的套壳版,根本不能算是纯国产自主研发的系统。
不过近日网络当中有 科技 大V爆料,华为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研发出了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这块系统100%自主研发,并不兼容安卓的APP,目前这款系统被称作是大禹。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暂时还没有进入公测阶段,如今在大部分华为手机上匹配的是鸿蒙系统兼容安卓版。
对此有网友产生了疑问,既然华为已经开发出了纯净版的鸿蒙os,为什么不直接在第一时间上线?
其实华为这么做完全是出于无奈,一直以来在手机市场中,安卓和IOS系统平分天下。这两款极为成熟的手机操作系统,背后的生态环境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已经达到一个相当完善而且健全的程度。
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安卓系统或者是IOS系统的相关APP,个人数据方面也更加倾向于这两款操作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在短时间内直接上线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大部分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都会带来一定的困惑。
其次华为之所以不发布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因为它的生态建设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APP的数量,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完善性和多样性与安卓系统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眼下,华为正在积极建设生态环境,好在国内已经有一大批的软件开发商介入。
试想一下,如果华为在不考虑用户体验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发布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用户的个人数据必须进行大范围的转移。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会降低用户对鸿蒙os操作系统的真实体验感。
因此在第1个阶段,华为只能够选择鸿蒙系统兼容安卓版。一方面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并不会进行大范围的个人数据转移,另一方面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之间可以形成直接的对比,用户彻彻底底看到鸿蒙系统的优势所在。不过这么做,最大的弊端就是让用户质疑鸿蒙系统究竟是不是100%自主研发?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导致华为不得不选择延后发布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整体页面和操作过程与安卓和IOS拥有极大的区别。相对于安卓和IOS操作系统这么多年以来,越来越趋于成熟的设计,鸿蒙操作系统暂时还处于初始阶段,实际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当然了,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鸿蒙系统非常期待。但是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如果第一时间发布纯净版的鸿蒙os操作系统,用户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整个鸿蒙系统后期推广是个很大的问题。
基于这两点原因,华为才推迟了这个项目。其实在很多国人的心中,鸿蒙系统很有可能是未来第三大操作系统,华为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正在努力。当下华为通过分阶段在旗下的手机当中分批升级鸿蒙系统,随后就会匹配在华为旗下高中低三个不同阶段的产品上。这种情况下,鸿蒙系统是否真的具备优势,结果就显而易见。
一直以来,华为投入大量的资金奖励加入鸿蒙系统生态建设的软件开发者,吸引软件开发商,不断扩大鸿蒙系统的生态环境。这样来看,一旦鸿蒙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完善,而且富有多样性,届时才是真正迎来鸿蒙系统大展拳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