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源码编辑器可以在苹果手机用吗
源码编辑器不可以在苹果手机使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源码编辑器开发环境为C语言环境,C语言只能在PC端上进行操作,所以是不可以在苹果手机上使用的。源代码编辑器是程序员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文本编辑器,它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或是作为集成开发环境的一部分存在,或者是一个运行于浏览器中的网页编辑器。
Ⅱ 方舟编译器有什么用,怎么用
了解方舟编译器前,我们简单了解下编译器。编译器能够将高级语言转换成机器能懂的机器码,并按照指令运行。可以说是人类和机器沟通的桥梁。方舟编译器是由华为百人专家团队打造推出的高级语言直接编译成机器码的移动端编译器。
1、用户是否只需要在应用市场下载已编译的软件即可?
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开发阶段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只要是经过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应用市场上上架了以后,用户下载的就是编译过的了。
2、方舟编译器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它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必卡顿的魔咒,打破了人机之间的藩篱,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A、提升了应用的流畅度;
B、降低手机 CPU 的开销;
C、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
D、为用户带来更加持久流畅的体验。
Ⅲ 鸿蒙OS——国产操作系统之崛起
余承东新品发布会上说,华为将围绕五大场景实现“全场景1+8+N智慧生活战略”。五大场景指智慧出行,家居,办公,运动 健康 和影音 娱乐 。1+8+N指,1部手机,八大华为产品,N个生态合作伙伴。
华为Mate40系列,Mate30系列,P40系列等机型已陆续升级为鸿蒙OS2系统,而接入鸿蒙系统的硬件品牌已超1000家,如美的,北汽极狐等。
鸿蒙OS2在2021年的目标是覆盖3亿台,其中华为的设备2亿台,合作伙伴1亿台。华为已售的全场景连接设备10亿台,其中手机7亿台,超90%的华为手机都可升级为鸿蒙系统。华为也在同全球前200名的APP厂商洽谈合作。
鸿蒙操作系统为纯国产,面向物联网的全场景操作系统,以手机操作为主,联接 汽车 ,智能音箱,可穿戴等设备。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与安卓和苹果系统有着根本性不同。
鸿蒙OS的源代码已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10月份后,向4GB以上所有设备开源。
消费者,能将生活的不同设备整合,连接。
开发者,代码开源,多分布式技术,提供一站式开发环境。
设备商,设计方案组件化,满足不同设备对操作系统的要求。
鸿蒙产业链:
1.生态核心: 华为云和处理器,基于华为鲲鹏系列部署。
2.硬件: 整机,部件和主板等。
3.软件: AI框架,中间件,数据库和操作系统。
4.应用: 各类应用软件。
其中,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软件,连接应用软件和硬件的桥梁。卡脖子环节之一,国产替代紧迫。
鸿蒙操作系统依次为: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
系统功能按,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逐级展开,根据实际需求裁剪非必要的子系统或功能。已有操作系统只对应于某一种硬件,如:Windows对应电脑,iOS对应苹果手机。而鸿蒙OS剑指万物互联时代,是全场景,多终端的操作系统。
采用微内核技术,借助方舟编译器,使各设备跨平台安装,操作,并兼容所有的安卓及Web应用。
1)微内核操作系统,高安全和扩展性。
传统安卓宏内核,所有系统服务代码都在内核中。量大,漏洞多,扩展性差,小内存终端难搭载。
鸿蒙微内核系统:简化功能,只提供最基础系统服务,其他均放在用户生态中。按需扩展,多设备弹性部署,代码量只有安卓的千分之一,安全性高。
2)分布式操作系统,打通多个应用场景。
鸿蒙系统通过通信平台,分布式管理,调度和虚拟外设,使各终端互通互联。
分布式软总线: 为异端设备互联互通提供统一基座。
分布式数据管理: 用户数据与设备不再绑定,跨终端运行。
分布式设备虚拟化: 多设备形成一个超级虚拟终端,各终端可便捷调用。
分布式任务调度: 统一服务管理,可远程启动,调用,连接及迁移等。
如:传统相机,电脑,音响等原本相互独立,通过鸿蒙整合,相互协同。用华为Share碰一碰,多屏协同等功能,将各硬件应用打通。
3)方舟编译器,实现安卓APP快速切换。
绝大多数应用是Java语言编程,但硬件CPU只能理解汇编指令,需要编译器来“翻译”,将人的程序语言翻译给计算机可理解并执行的语言。但在翻译过程中易导致运行变慢或卡顿。
华为方舟编译器,将Java语言直接变成机器码,省去内置VM编译器,APP在各种终端上快速安装,启动和运行,将安卓APP无缝迁移到鸿蒙系统。
2020年,全球操作系统市场规模370亿美元。全球操作系统中,安卓和微软系统市场份额总和超过70%,集中度高。
2020年,全球手机操作系统中,安卓占63%,苹果占22%,两者总和超过84%。国内手机操作系统,安卓占89%,苹果11%。
若鸿蒙OS推广后成功,有望成为国内第三大操作系统。
1)鸿蒙VS安卓VS苹果的操作系统情况:
硬件载体: 鸿蒙可搭载手机,电脑,手表等各类物联网设备,而安卓和苹果以手机为主。
续航时长: 鸿蒙OS2续航时间5.1小时,长于安卓EMUI11的4.7小时和苹果的3.9小时。
对开发者: 鸿蒙开源分布式操作系统,一次开发多端适配。安卓和苹果只能单独适配。
成长空间: 万物互联时代,鸿蒙的成长空间巨大,苹果和安卓的成长空间有限。
2)鸿蒙VS安卓
鸿蒙微内核代码量只有安卓的千分之一,受攻击率低,安全性高。华为P40Pro空间15.43GB,比安卓EMUI11少4GB。
3)鸿蒙VS苹果
使用36个月后,鸿蒙OS的顺序读写速度和随机读写速度下滑均不超5%。而苹果顺序读写速度下跌超75%,随机读写速度下跌超19%。
鸿蒙OS最大短板是生态,构建成熟生态是鸿蒙生存的关键。
Ⅳ 方舟编译器有什么用,怎么用
什么是方舟编译器?
了解方舟编译器前,我们简单了解下编译器。编译器能够将高级语言转换成机器能懂的机器码,并按照指令运行。可以说是人类和机器沟通的桥梁。方舟编译器是由华为百人专家团队打造推出的高级语言直接编译成机器码的移动端编译器。
方舟编译器怎么用?
1、用户是否只需要在应用市场下载已编译的软件即可?
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开发阶段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只要是经过编译器编译的应用,在应用市场上上架了以后,用户下载的就是编译过的了。
2、方舟编译器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它解决了安卓系统久用必卡顿的魔咒,打破了人机之间的藩篱,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A、提升了应用的流畅度;
B、降低手机
CPU
的开销;
C、进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
D、为用户带来更加持久流畅的体验。
Ⅳ 我想问一下怎样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
1、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应用程序即可全速运行程序,从而带来效率上的极大提升。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可以提升系统操作流畅度的24%,并且系统响应性能也能提升44%。
2、华为方舟编译器是华为公司为了提升android系统的编译效率推出的一项系统及应用的编译和运行机制。
3、方舟编译器是基于GCC开发的交叉编译器套件,它包括了C、C++、Fortran的前端,也包括了这些语言的库(如libstdc++、libgcc等)。HCC运行在X86linux架构服务器上,生成的二进制运行在Aarch64架构服务器上。
4、2019年4月,在华为P3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华为首次宣布了该技术。8月31日,方舟编译器开源。
更多关于如何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77541161601447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Ⅵ 华为的鸿蒙系统和苹果的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的区别,大概就相当于谷歌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区别。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鸿蒙是开源的,不仅华为的手机和移动设备可以用,未来小米、OPPO、vivo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使用华为的鸿蒙系统。而苹果的iOS是闭源的,只有苹果手机、平板才可以使用,其它厂商想用也用不了。
华为鸿蒙系统开源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开源系统更容易吸引到更多的开发者,一方面可以完善鸿蒙系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鸿蒙系统带来更多的APP,帮助鸿蒙系统快速的建立起生态环境。我们知道谷歌的Android系统之所以能够和苹果iOS分庭抗礼,就是因为Android是开源系统,手机厂商、应用开发者都愿意去用它,从而使Android系统快速的成长起来。
鸿蒙系统开源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到其中来,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米、OPPO、vivo都可以使用鸿蒙系统。这是因为鸿蒙系统开源之后,代码都一清二楚,其它手机厂商也就不必担心系统会被华为控制,用起来也更放心。而只有与其它手机厂商合作,才有利于将鸿蒙系统真正的推广开来。
鸿蒙系统开源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堂堂正正的进军海外市场。现在很多海外用户都对华为以及其它国产手机品牌有偏见,认为华为手机不安全。而当鸿蒙系统开源之后,人们就知道它的代码里没有任何后门或者其它隐藏的东西,这就有助于海外用户接受华为或者其它搭载鸿蒙系统的国产智能手机。
相比之下,苹果iOS系统是完全闭源的,它的代码只有苹果自己的开发人员才知道。因此应用开发者想要在iOS平台上架一款APP,必须要经过苹果的同意。如果用户在APP中进行了消费,苹果也会从中抽成30%。这样霸道的系统非常有美国人的风格,但由于苹果手机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很多人对iOS系统产生了依赖,所以苹果手机的销量一直都很不错。
华为的鸿蒙系统与苹果iOS系统另一个不同就是,鸿蒙是采用“微内核”的系统,它的核心代码很少,因此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可以用在平板、智能电视甚至 汽车 的车机上。鸿蒙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硬件配置,来选用不同的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流畅。同时,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之间也可以关联互动。比如在开车的时候,车机的屏幕可以直接显示手机的内容,甚至代替手机进行触屏操作。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用手机代替了车机,在使用导航、语音助手等功能时会更加方便。
得益于鸿蒙系统核心体积小的特点,未来它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物联网设备上,并且通过5G来与智能手机相连。所以如果说苹果的iOS系统是基于4G的,那么华为的鸿蒙系统就是基于5G的,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由于鸿蒙系统前不久才刚刚发布,目前使用鸿蒙系统的设备非常少,能够买到的也只有华为和荣耀的智慧屏电视。所以鸿蒙系统的优势还需要通过更多的产品来证明。我个人觉得华为可以找几款相对热门的手机,提供鸿蒙系统的刷机包,让极客发烧友和开发者先尝试一下,如果测试反馈良好的话,未来就可以考虑正式发布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手机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华为鸿蒙系统并非是为了手机而准备的一套操作系统。鸿蒙系统是华为为了将来万物互联所开发的系统,可以支持手机、平板、电视等任何智能设备,手机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而已。正是基于这理念,华为鸿蒙系统对比苹果iOS系统具有先天的优势。
华为鸿蒙系统超越苹果iOS的先天因素已经具备,是否能够超越苹果iOS系统,还需要看后天软件的生态建设情况。那么,一起来看看华为鸿蒙与苹果iOS系统之间的差异吧!
华为鸿蒙系统与苹果iOS系统之间的具体差异
一、系统开发的架构理念
为何说华为鸿蒙系统的理念要优于苹果的iOS系统呢?主要是两者系统开发对象的差异所导致。
华为鸿蒙系统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系统,自身开发时考虑的因素要远超于苹果iOS系统。鸿蒙系统的两大特色分别是微内核与分布式。
可以说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面向未来的系统(想象力更加丰富),苹果iOS仅仅是当下的一款优秀的手机系统。
二、系统发展方式的差异
苹果iOS使用了封闭式的方式,仅仅自家手机产品可以使用iOS系统。华为鸿蒙系统使用了开源的方式,同谷歌的安卓系统类似,这样可以加快自身生态环境的建设。至于两者之间的优缺点,大家从安卓系统发展就能够看出。
封闭式的发展,或许只能够在苹果身上才能够实现。好处是可以获得最佳的软件匹配,并且软件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开放式的发展,虽然能够快速的建立自身的生态系统,但是系统的碎片化严重,软件应用的质量普遍不高。不过在谷歌安卓和苹果iOS系统的夹攻之下,当前采用开源的方式,将会是华为鸿蒙系统最好的选择。
三、系统匹配对象的不同
华为鸿蒙系统的应用对象是所有的智能设备,并不局限于华为的手机、平板、电视等,甚至包括其他厂商的任何智能设备。苹果iOS系统则单调的多,只能够使用在自家的手机设备,至少目前苹果并没有开放iOS系统的意思。
从硬件设备适配的角度来说,华为鸿蒙系统的发展潜力更大,苹果iOS系统的受众更小。
华为任正非如何看待鸿蒙与苹果系统之间的竞争
对于华为鸿蒙系统最了解的人莫过于任正非,一起来看看任总是怎么说的吧!
华为任正非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的时候,被问及您有多大的信息在加下来的两到三年内把华为鸿蒙系统打造成与苹果系统相媲美的操作系统?任正非答道,对于华为人来说,不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但是也不能把下面的人逼得太紧。
由此可见,在任正非的眼中,华为鸿蒙系统超越苹果iOS系统只是早晚的问题。
关于华为鸿蒙系统是否能够超越苹果iOS系统的事情,您怎么看?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IOS系统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开源、一个闭源;两者的共同点是鸿蒙系统和IOS系统有共同的祖先UNIX。
目前, 操作系统有两大阵营,一边是基于微软windows NT的操作系统,一般是UNIX衍生出来的操作系统 ,比如Linux、Mac OS、Android、IOS,还有华为的鸿蒙系统,路由器固件等,这些都是基于最初UNIX系统开发而来的。
UNIX系统诞生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Linxu诞生于1991年10月5日,Linux这个词其实只代表Linux内核,是类UNIX家族的分支,有众多的发行版本。
Android是基于Linux的开源系统 ,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用于相机系统。2005年8月被google收购,由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组成联盟,共同维护和开发android系统,并以开源的方式发布了源代码,所以android发展迅速,得到了手机厂商的广泛支持。
IOS是苹果开发的操作系统,最早2007年1月发布,IOS系统和Mac OS就同一个内核,学名是Darwin,基于乔布斯NEXT公司的OpenStep,而OpenStep的前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SD,是UNIX的重要分支。
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采用了微内核的架构,相比Android系统更加轻巧,可以适配PC、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操作系统。
综上所述, 苹果的IOS系统和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共同的祖先,UNIX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和IOS系统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是否开源。
苹果的ISO系统是封闭的,是闭源的商业系统,只能用于苹果自家的设备,不开放给其他手机厂商。苹果IOS系统通过闭源的方式,控制了苹果系统生态,因此流畅度比较好,没有android系统碎片化严重的问题。因此,很多苹果手机仍然是2G运行内存,依然运行非常流畅。
华为的鸿蒙系统基于Linux内核,采用了“微内核”的架构,相比android的宏内核更加轻便。安卓系统超过了1亿行代码,内核代码超过了2000万行,但是用户用到的代码不到8%,整体比较冗余,很难用于智能穿戴等物联网设备。华为鸿蒙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硬件能力的产品部署,并采用了分布式架构,适配不同的屏幕大小核硬件能力。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关键在于生态,生态的关键在于应用和开发者,为了能够推动鸿蒙系统的发展,鸿蒙系统将会建立开源基金会,建立开源社区,与开发者共同维护和推动鸿蒙系统的发展。
由于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有开源版OpenHarmony,它在系统设计架构上与苹果iOS之间确实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不是简单的从功能上的使用就能加以区别,我们要更多了解其相关详细信息才能知道它们到底有哪些差异。
一.苹果iOS操作系统并不是源于Unix,而是源于Mac OS X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源于美国的Unix,但后来因为商业版权问题,美国一些高等院校和其它商业群体只能用Unix闭源前的最后一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类Unix系统,比如免费的FreeBSD,OpenBSD,NetBSD,Minix等等。
直到 个人电脑 出现后,美国有些 科技 公司开始让个人电脑的显示屏出现图形化桌面,比如比较知名的Mac OS 和Windows。而MacOS在以前的全称为Mac OS X,它系统中的内核基于BSD Unix的内核,由NeXTSTEP和FreeBSD混合开发而成。
当个人电脑Mac OS X优化到MacOS版本之后,苹果手机iOS操作系统的雏形iPhone OS也得以出现,而iPhone OS的架构核心是Darwin,主要由XNU内核和UNIX shell组成。
从上面的剖析可以知道,iPhone OS和Mac OS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难怪有些苹果用户会认为iOS(或iPhone OS)就是移动版的Mac OS。况且,开发过iOS相关APP的程序员也应该知道,iOS的APP开发需要依靠Mac电脑来完成,在windows系统中无法去提供APP的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这说明iOS系统的升级和开发必须要借助于MacOS操作系统来实现。
二.华为鸿蒙系统早期并不是源于Linux,而是源于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当鸿蒙操作系统2.0版(或HarmonyOS 2.0版)出现后,有一些人总在固执的认为鸿蒙系统就是安卓系统。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安卓系统在架构上没有那么多的内核和子系统服务支持。
其实,在2015年华为就发布了自己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它是harmonyOS的雏形,也是华为相关智能硬件开发所依赖的核心系统。
我们从它的架构图可以看到,整个架构的核心是LiteOS Kernel, 此核心具体组成部分并不是在类Unix系统-Linux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是基于其它的类Unix操作系统,有开放的API,可以屏蔽底层差异。也就是说,鸿蒙操作系统雏版LiteOS和Linux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为了能够在显示屏设备上(如智慧屏、手表、手机、平板电脑)继续用到安卓系统中的APP,华为只能将安卓系统中内核Linux Kernel暂时添加到鸿蒙系统的内核层中,以便为安卓APP软件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
为了验证,我们可以到HarmonyOS的官网去查看,鸿蒙操作系统2.0版已不是单微内核操作系统,而是多内核操作系统,内核层有Linux Kernel、LiteOS、其它子系统。这么多内核和子系统,已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手机移动操作系统,而是万物互联。
结语:从上面所有分析的内容来看,不管是华为的鸿蒙系统还是苹果的操作系统,都在借鉴早期的类Unix系统的设计架构方式,然后再通过他们自己的长期研究和 探索 ,最终分化出新的操作系统Mac OS X和 Lite OS。
至于苹果的iOS和华为的HarmonyOS,现在也是在他们原有的自主操作系统中进行改进,这种系统分化的能力让华为和苹果在自主操作系统上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
华为的鸿蒙系统与苹果的IOS系统其实有很多的不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基于不同的系统开发华为的鸿蒙系统是 基于微内核 开发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同时也是第一款基于微内核开发的全场景分布式系统。
苹果的IOS是 基于UNIX系统 进行开发的,UNIX其实是宏内核。
微内核和宏内核有什么区别呢?
微内核比较轻便,只需要几万行的C语言代码就可以完成,而IOS这种宏内核的则需要几亿行代码, 在理论上 鸿蒙系统占用内存空间会比较小,并且执行效率更快。
开源与封闭华为的鸿蒙系统是一个开源的系统,任何公司都可以免费使用,并且可以查看与修改源代码,就像是安卓一样。而苹果的IOS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除苹果公司之外,其他任何公司都不可以使用。
开源与封闭各自有什么有缺点呢?
开源 可以快速发展自己,因为使用的人多,很快的就可以建设好自己的生态,很多开发者还可以基于你的系统“定制”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东西。但是开源以后不利于系统的管理,就像安卓一样,会有很多的“流氓”软件,可以在后台悄悄的获取你的隐私,系统安全性比较差。
封闭 式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好,同时也利于管理应用的权限,可以彻底清除后台的应用,使手机更加的流畅。但是不利于自己生态的建立,也不利于快速的发展。
是否兼容其他系统的应用华为的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系统的软件,鸿蒙系统在前期很难建设自己的生态,华为就为鸿蒙系统开发了“方舟编译器”,只需将现有的安卓软件放到“方舟编译器”进行编译,安卓的软件就可以在鸿蒙系统上使用了,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鸿蒙系统就是安卓系统”,之所以可以兼容,是因为“方舟编译的存在”。
而苹果的IOS目前的生态做的非常的好,无需进行兼容其他操作系统的软件。
可以搭载的设备因为华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进行开发的,所以他比较轻便,几乎可以用在任何的电子产品之上,比如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蓝牙耳机、音响、运动手环、智慧屏等等,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在智慧屏以及华为路由AX3系列上得到了应用。
苹果的IOS因为基于UNIX,占用的内存空间比较大,所以只能用在手机以及平板上,苹果的电脑与智能手表,还需要进行开发专门的系统。
鸿蒙理论上跟安卓是孪生兄弟,都是基于开源系统linux开发的操作系统,苹果系统是基于unix开发的,linux跟unix属于近亲。鸿蒙兼容安卓系统的应用可以说非常简单,所以鸿蒙的生态并不是问题,中国人用肯定不会有难度,关键是如何让歪果仁用华为或者华为市场里的应用?就像中国人不用谷歌地图,但是中国人可以用网络地图高德地图,而且用的很不错一样,只是个习惯问题。鸿蒙肯定能成功,也必须要成功!
华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linux的二次开发系统(当然华为也自行进行了很大功夫的研发),而苹果是macOS系统是将卡梅隆大学的Mash内核与FreeBSD整合研发的XNU操作系统,而苹果的IOS系统其实与macOS系统差异并不大而不是UNIX系统开发过来的,所以其实也是XNU操作系统。
虽然现在很多商家都抄袭或者学习苹果,甚至苹果做出什么,然后所有的安卓商家都有相应的产品而不自行设计,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当然虽然说一切的设计先来源于临摹仿造,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没有自行的设计,也是万万不可的事情。
因为苹果是一家最早的微机制造商之一,苹果经历了几十年的兴衰,从最开始的傲慢崛起,到后面的衰败甚至被微软仅以反垄断的原因收购了其部分股票养着。
再到乔布斯的再次回归,最后重新崛起,虽然内核依然是在别人的架构之上的系统,但也有很大部分的自行研发设计。
华为之前的安卓系统我也的确有使用过,属于系统研发比较深的产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华为之所以能卖得不错,的确有自行研发设计的功劳。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产品上,华为也同样犯了与大多数安卓手机相同的问题,也就是在手机整体设计上,苹果出了什么,华为后面就有了什么。当然华为也有自行设计的产品,不过华为的高端系列能看到别人设计的影子的内容其实并不少。可能出于研发成本考虑,才会有很多是别人的东西,但如果挣到钱了,还一直临摹仿造,没有自己的东西也是说不太过去的。
华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下开发的,区别在于苹果属于Mash FreeBSD的混合体,虽然都是别人的架子,但两个内核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区别。
希望回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着明:文章首发观点并未经过太多核实,因此有一些错误,目前已修正重新发布,希望对商家以及读者有所帮助。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系统的区别,根据公开的各种信息我整理了一下,目前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大致如下:
1、内核上的略相同目前鸿蒙系统1.0版本基于三个内核,也就是微内核、Linux内核以及LiteOS,到明年将彻底转变为自研的微内核。
而苹果系统是基于Unix的重要分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发布的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即BSD,属于Unix系统的变种,也称类Unix。
在这个BSD的基础上后续又繁衍出NextSte、OpenStep、Darwin等内核,最终苹果在Darwin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现在的Mac和iOS系统!
而在这个过程中,NeXTstep曾引入过微内核第一代先驱,也就是Mach,因此目前的苹果iOS和macos其实也是号称微内核系统。
这里有答主将鸿蒙认为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这显然是常识性的错误,因为Linux自身是宏内核!宏内核和微内核的区别很大,单就代码量来说,微内核不到1万行C代码就可以搞定,而现在的Linux已经达到了几千万的代码。
目前微内核是学界的宠儿,已经经历过三代的发展,解决很多实用性的问题,全球范围内也有开源的微内核系统,如seL4,也有商业化较好的微内核如QNX等。
华为红么采用微内核同时配合其自身的CPU研发能力,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惊喜。对了,目前谷歌也已经推出微内核的系统:Fuchsia。
2、鸿蒙和iOS系统的不同鸿蒙系统和iOS系统虽然在内核上有相似之处,但由于目前双方处于的整体环境不同,具体实施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iOS走了一条封闭的道路,具体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都能明白。
鸿蒙走的是开源道路,目前iOS和安卓已经掌控全球手机市场,如果鸿蒙不走开源道路,想要靠封闭系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只有走开源,让更多的生产厂商能用起来,同时也能让开发者更方便快捷的开发应用软件,这样才能达到快速建设生态的目的。
同时为了能吸引用户和开发者,鸿蒙系统前期还直接向下兼容安卓应用,同时配以方舟编译器让更多的厂商来进行适配,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
Lscssh 科技 官点评: 概况起来说,鸿蒙和iOS在内核架构上类似,但具体应用上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之所以这么操作就是为了能更快的建立自己的生态,这个生态包不仅包括各种应用程序使用的生态,也包括彻底打通各个终端设备,成为横跨多平台的操作系统。
这就是鸿蒙和iOS的异同点,但未来这两个系统在大方面来说将并无太大不同,苹果也会彻底实现跨平台,这是行业发展大趋势,无可避免,未来的差异仅仅是细节应用上。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 科技 官】,谢谢~~
华为鸿蒙OS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与其说鸿蒙OS是一个操作系统,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生态,它可以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
其实苹果的操作系统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只是它们实现的思路完全不一样,鸿蒙OS采用1+8+N策略,1代表手机,手机是未来智慧生活的入口,因此显得很重要,8分别代表: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大屏、PC、AR/VR,这些设备可以整合和协同更多的使用场景,N泛指IOT设备,华为为其他智能家居厂商提供方案,使更多设备接入到华为生态中。
苹果生态与鸿蒙生态最大的区别就是华为打通了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壁垒,设备A的摄像头可以给设备B使用。而苹果设备中设备A的摄像头只能是设备A的摄像头。
苹果系统有它的先发优势,但鸿蒙系统也有它的后发优势,期待鸿蒙系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又有人要说任正非吹牛了,毕竟他有些高调的说:
你觉得两者的区别是,开源和闭源的区别吗?我觉得不是!在我看来,苹果的系统,某种意义上是开源。你可能不能理解?苹果明明是内核是闭源呢,怎么成了开源呢?我的理解是:
而我们说鸿蒙系统是开源的,那是因为它的心思很大,它想打造任何设备都可以使用的系统。所以对于它的描述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这里的语言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从内核方面,它使用的微内核就和苹果的( Unix 系统)内核是Darwin Mach不同。
我不赞同将开源和闭源作为它们的区别,虽然确实存在,可是这方面苹果和鸿蒙系统,可能会相互的闭源和开源分别有些涉及,有些包含关系。
而我觉得它们核心的区别——生态。这是最主要的区别。苹果的生态已经健全;而鸿蒙系统的生态却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虽然任正非说,媲美苹果只需要2-3年,但是我还是有些保留, 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也不能笃定。这反而是它们的不同——鸿蒙系统想超越苹果,如果将这种区别缩小,我觉得鸿蒙系统才有机会,真正硬抗苹果系统,
其实,我们也知道鸿蒙系统的优势很明显,因为它已经有了雏形,解决了微内核最难的问题——开发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吸引广大开发者为其开发,毕竟鸿蒙系统囊括了所有设备,这一点就很有优势。苹果虽然生态已经健全,可是圈子小,这就让鸿蒙系统有了发展的潜力。
Ⅶ 华为的鸿蒙系统和苹果的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华为鸿蒙系统并非是为了手机而准备的一套操作系统。鸿蒙系统是华为为了将来万物互联所开发的系统,可以支持手机、平板、电视等任何智能设备,手机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而已。正是基于这理念,华为鸿蒙系统对比苹果iOS系统具有先天的优势。
华为鸿蒙系统超越苹果iOS的先天因素已经具备,是否能够超越苹果iOS系统,还需要看后天软件的生态建设情况。那么,一起来看看华为鸿蒙与苹果iOS系统之间的差异吧!
华为鸿蒙系统与苹果iOS系统之间的具体差异
一、系统开发的架构理念
为何说华为鸿蒙系统的理念要优于苹果的iOS系统呢?主要是两者系统开发对象的差异所导致。
华为鸿蒙系统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系统,自身开发时考虑的因素要远超于苹果iOS系统。鸿蒙系统的两大特色分别是微内核与分布式。
可以说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面向未来的系统(想象力更加丰富),苹果iOS仅仅是当下的一款优秀的手机系统。
二、系统发展方式的差异
苹果iOS使用了封闭式的方式,仅仅自家手机产品可以使用iOS系统。华为鸿蒙系统使用了开源的方式,同谷歌的安卓系统类似,这样可以加快自身生态环境的建设。至于两者之间的优缺点,大家从安卓系统发展就能够看出。
封闭式的发展,或许只能够在苹果身上才能够实现。好处是可以获得最佳的软件匹配,并且软件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开放式的发展,虽然能够快速的建立自身的生态系统,但是系统的碎片化严重,软件应用的质量普遍不高。不过在谷歌安卓和苹果iOS系统的夹攻之下,当前采用开源的方式,将会是华为鸿蒙系统最好的选择。
三、系统匹配对象的不同
华为鸿蒙系统的应用对象是所有的智能设备,并不局限于华为的手机、平板、电视等,甚至包括其他厂商的任何智能设备。苹果iOS系统则单调的多,只能够使用在自家的手机设备,至少目前苹果并没有开放iOS系统的意思。
从硬件设备适配的角度来说,华为鸿蒙系统的发展潜力更大,苹果iOS系统的受众更小。
华为任正非如何看待鸿蒙与苹果系统之间的竞争
对于华为鸿蒙系统最了解的人莫过于任正非,一起来看看任总是怎么说的吧!
华为任正非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的时候,被问及您有多大的信息在加下来的两到三年内把华为鸿蒙系统打造成与苹果系统相媲美的操作系统?任正非答道,对于华为人来说,不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但是也不能把下面的人逼得太紧。
由此可见,在任正非的眼中,华为鸿蒙系统超越苹果iOS系统只是早晚的问题。
关于华为鸿蒙系统是否能够超越苹果iOS系统的事情,您怎么看?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的区别,大概就相当于谷歌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区别。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鸿蒙是开源的,不仅华为的手机和移动设备可以用,未来小米、OPPO、vivo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使用华为的鸿蒙系统。而苹果的iOS是闭源的,只有苹果手机、平板才可以使用,其它厂商想用也用不了。
华为鸿蒙系统开源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开源系统更容易吸引到更多的开发者,一方面可以完善鸿蒙系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鸿蒙系统带来更多的APP,帮助鸿蒙系统快速的建立起生态环境。我们知道谷歌的Android系统之所以能够和苹果iOS分庭抗礼,就是因为Android是开源系统,手机厂商、应用开发者都愿意去用它,从而使Android系统快速的成长起来。
鸿蒙系统开源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到其中来,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米、OPPO、vivo都可以使用鸿蒙系统。这是因为鸿蒙系统开源之后,代码都一清二楚,其它手机厂商也就不必担心系统会被华为控制,用起来也更放心。而只有与其它手机厂商合作,才有利于将鸿蒙系统真正的推广开来。
鸿蒙系统开源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堂堂正正的进军海外市场。现在很多海外用户都对华为以及其它国产手机品牌有偏见,认为华为手机不安全。而当鸿蒙系统开源之后,人们就知道它的代码里没有任何后门或者其它隐藏的东西,这就有助于海外用户接受华为或者其它搭载鸿蒙系统的国产智能手机。
相比之下,苹果iOS系统是完全闭源的,它的代码只有苹果自己的开发人员才知道。因此应用开发者想要在iOS平台上架一款APP,必须要经过苹果的同意。如果用户在APP中进行了消费,苹果也会从中抽成30%。这样霸道的系统非常有美国人的风格,但由于苹果手机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很多人对iOS系统产生了依赖,所以苹果手机的销量一直都很不错。
华为的鸿蒙系统与苹果iOS系统另一个不同就是,鸿蒙是采用“微内核”的系统,它的核心代码很少,因此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可以用在平板、智能电视甚至 汽车 的车机上。鸿蒙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硬件配置,来选用不同的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流畅。同时,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之间也可以关联互动。比如在开车的时候,车机的屏幕可以直接显示手机的内容,甚至代替手机进行触屏操作。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用手机代替了车机,在使用导航、语音助手等功能时会更加方便。
得益于鸿蒙系统核心体积小的特点,未来它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物联网设备上,并且通过5G来与智能手机相连。所以如果说苹果的iOS系统是基于4G的,那么华为的鸿蒙系统就是基于5G的,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由于鸿蒙系统前不久才刚刚发布,目前使用鸿蒙系统的设备非常少,能够买到的也只有华为和荣耀的智慧屏电视。所以鸿蒙系统的优势还需要通过更多的产品来证明。我个人觉得华为可以找几款相对热门的手机,提供鸿蒙系统的刷机包,让极客发烧友和开发者先尝试一下,如果测试反馈良好的话,未来就可以考虑正式发布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手机了。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IOS系统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开源、一个闭源;两者的共同点是鸿蒙系统和IOS系统有共同的祖先UNIX。
目前, 操作系统有两大阵营,一边是基于微软windows NT的操作系统,一般是UNIX衍生出来的操作系统 ,比如Linux、Mac OS、Android、IOS,还有华为的鸿蒙系统,路由器固件等,这些都是基于最初UNIX系统开发而来的。
UNIX系统诞生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Linxu诞生于1991年10月5日,Linux这个词其实只代表Linux内核,是类UNIX家族的分支,有众多的发行版本。
Android是基于Linux的开源系统 ,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用于相机系统。2005年8月被google收购,由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组成联盟,共同维护和开发android系统,并以开源的方式发布了源代码,所以android发展迅速,得到了手机厂商的广泛支持。
IOS是苹果开发的操作系统,最早2007年1月发布,IOS系统和Mac OS就同一个内核,学名是Darwin,基于乔布斯NEXT公司的OpenStep,而OpenStep的前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BSD,是UNIX的重要分支。
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采用了微内核的架构,相比Android系统更加轻巧,可以适配PC、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操作系统。
综上所述, 苹果的IOS系统和华为的鸿蒙系统有共同的祖先,UNIX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和IOS系统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是否开源。
苹果的ISO系统是封闭的,是闭源的商业系统,只能用于苹果自家的设备,不开放给其他手机厂商。苹果IOS系统通过闭源的方式,控制了苹果系统生态,因此流畅度比较好,没有android系统碎片化严重的问题。因此,很多苹果手机仍然是2G运行内存,依然运行非常流畅。
华为的鸿蒙系统基于Linux内核,采用了“微内核”的架构,相比android的宏内核更加轻便。安卓系统超过了1亿行代码,内核代码超过了2000万行,但是用户用到的代码不到8%,整体比较冗余,很难用于智能穿戴等物联网设备。华为鸿蒙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硬件能力的产品部署,并采用了分布式架构,适配不同的屏幕大小核硬件能力。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关键在于生态,生态的关键在于应用和开发者,为了能够推动鸿蒙系统的发展,鸿蒙系统将会建立开源基金会,建立开源社区,与开发者共同维护和推动鸿蒙系统的发展。
华为的鸿蒙系统与苹果的IOS系统其实有很多的不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基于不同的系统开发华为的鸿蒙系统是 基于微内核 开发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同时也是第一款基于微内核开发的全场景分布式系统。
苹果的IOS是 基于UNIX系统 进行开发的,UNIX其实是宏内核。
微内核和宏内核有什么区别呢?
微内核比较轻便,只需要几万行的C语言代码就可以完成,而IOS这种宏内核的则需要几亿行代码, 在理论上 鸿蒙系统占用内存空间会比较小,并且执行效率更快。
开源与封闭华为的鸿蒙系统是一个开源的系统,任何公司都可以免费使用,并且可以查看与修改源代码,就像是安卓一样。而苹果的IOS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除苹果公司之外,其他任何公司都不可以使用。
开源与封闭各自有什么有缺点呢?
开源 可以快速发展自己,因为使用的人多,很快的就可以建设好自己的生态,很多开发者还可以基于你的系统“定制”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东西。但是开源以后不利于系统的管理,就像安卓一样,会有很多的“流氓”软件,可以在后台悄悄的获取你的隐私,系统安全性比较差。
封闭 式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好,同时也利于管理应用的权限,可以彻底清除后台的应用,使手机更加的流畅。但是不利于自己生态的建立,也不利于快速的发展。
是否兼容其他系统的应用华为的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系统的软件,鸿蒙系统在前期很难建设自己的生态,华为就为鸿蒙系统开发了“方舟编译器”,只需将现有的安卓软件放到“方舟编译器”进行编译,安卓的软件就可以在鸿蒙系统上使用了,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鸿蒙系统就是安卓系统”,之所以可以兼容,是因为“方舟编译的存在”。
而苹果的IOS目前的生态做的非常的好,无需进行兼容其他操作系统的软件。
可以搭载的设备因为华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进行开发的,所以他比较轻便,几乎可以用在任何的电子产品之上,比如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蓝牙耳机、音响、运动手环、智慧屏等等,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在智慧屏以及华为路由AX3系列上得到了应用。
苹果的IOS因为基于UNIX,占用的内存空间比较大,所以只能用在手机以及平板上,苹果的电脑与智能手表,还需要进行开发专门的系统。
鸿蒙理论上跟安卓是孪生兄弟,都是基于开源系统linux开发的操作系统,苹果系统是基于unix开发的,linux跟unix属于近亲。鸿蒙兼容安卓系统的应用可以说非常简单,所以鸿蒙的生态并不是问题,中国人用肯定不会有难度,关键是如何让歪果仁用华为或者华为市场里的应用?就像中国人不用谷歌地图,但是中国人可以用网络地图高德地图,而且用的很不错一样,只是个习惯问题。鸿蒙肯定能成功,也必须要成功!
不要被苹果的水军们的吹捧忽悠和欺骗了,苹果手机存在30个致命缺陷:1、不支持通话录音;2、信号极差(基带英特尔劣质);3、价格虚高;4、电池小,待机时间短;5、虽然现在有18所谓快充,但充电速度慢;6、不支持声控打、接、挂电话,不支持手势接电话7、双层主板发热大, 游戏 发热,发热翻车;8、配件昂贵,不支持第三方更换;9、不支持滚动截图;10、传输文件麻烦,封闭系统;11、相对上代取消了3d touch功能,相对上代简配、12、5G遥遥无期,13、伪双卡双待,副卡不支持4G;14、外观沦落丑化15 max228克,半斤重砖头16 720p垃圾屏幕,都没上1080p,字体稍大,显示就是模糊,不信可测 17 后置三摄全网最丑18全网最大刘海全网最丑19 全网最大最粗边框 20最不安全手机被点名批评 21低温还关机,室外冬天低温部分不能用 第22点配件与电池价格是国产手机几倍 第23点标配5v1A充电器,没有18瓦充电器需要另外花243大洋购买,还需要花100多买专用数据线, 第24点 iphone11没有采用type c接口,为自家lighting接口,非常不方便 第25点 无3.5毫米耳机孔 第26点不支持存储卡扩展 第27点不支持红外遥控 28 不支持无线反向充电。29.不支持屏下指纹 30,app收费严重超标,部分app费用不仅要钱,会员费用是安卓两三倍
又有人要说任正非吹牛了,毕竟他有些高调的说:
你觉得两者的区别是,开源和闭源的区别吗?我觉得不是!在我看来,苹果的系统,某种意义上是开源。你可能不能理解?苹果明明是内核是闭源呢,怎么成了开源呢?我的理解是:
而我们说鸿蒙系统是开源的,那是因为它的心思很大,它想打造任何设备都可以使用的系统。所以对于它的描述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这里的语言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从内核方面,它使用的微内核就和苹果的( Unix 系统)内核是Darwin Mach不同。
我不赞同将开源和闭源作为它们的区别,虽然确实存在,可是这方面苹果和鸿蒙系统,可能会相互的闭源和开源分别有些涉及,有些包含关系。
而我觉得它们核心的区别——生态。这是最主要的区别。苹果的生态已经健全;而鸿蒙系统的生态却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虽然任正非说,媲美苹果只需要2-3年,但是我还是有些保留, 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也不能笃定。这反而是它们的不同——鸿蒙系统想超越苹果,如果将这种区别缩小,我觉得鸿蒙系统才有机会,真正硬抗苹果系统,
其实,我们也知道鸿蒙系统的优势很明显,因为它已经有了雏形,解决了微内核最难的问题——开发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吸引广大开发者为其开发,毕竟鸿蒙系统囊括了所有设备,这一点就很有优势。苹果虽然生态已经健全,可是圈子小,这就让鸿蒙系统有了发展的潜力。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系统的区别,根据公开的各种信息我整理了一下,目前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大致如下:
1、内核上的略相同目前鸿蒙系统1.0版本基于三个内核,也就是微内核、Linux内核以及LiteOS,到明年将彻底转变为自研的微内核。
而苹果系统是基于Unix的重要分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发布的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即BSD,属于Unix系统的变种,也称类Unix。
在这个BSD的基础上后续又繁衍出NextSte、OpenStep、Darwin等内核,最终苹果在Darwin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现在的Mac和iOS系统!
而在这个过程中,NeXTstep曾引入过微内核第一代先驱,也就是Mach,因此目前的苹果iOS和macos其实也是号称微内核系统。
这里有答主将鸿蒙认为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这显然是常识性的错误,因为Linux自身是宏内核!宏内核和微内核的区别很大,单就代码量来说,微内核不到1万行C代码就可以搞定,而现在的Linux已经达到了几千万的代码。
目前微内核是学界的宠儿,已经经历过三代的发展,解决很多实用性的问题,全球范围内也有开源的微内核系统,如seL4,也有商业化较好的微内核如QNX等。
华为红么采用微内核同时配合其自身的CPU研发能力,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惊喜。对了,目前谷歌也已经推出微内核的系统:Fuchsia。
2、鸿蒙和iOS系统的不同鸿蒙系统和iOS系统虽然在内核上有相似之处,但由于目前双方处于的整体环境不同,具体实施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iOS走了一条封闭的道路,具体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都能明白。
鸿蒙走的是开源道路,目前iOS和安卓已经掌控全球手机市场,如果鸿蒙不走开源道路,想要靠封闭系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只有走开源,让更多的生产厂商能用起来,同时也能让开发者更方便快捷的开发应用软件,这样才能达到快速建设生态的目的。
同时为了能吸引用户和开发者,鸿蒙系统前期还直接向下兼容安卓应用,同时配以方舟编译器让更多的厂商来进行适配,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
Lscssh 科技 官点评: 概况起来说,鸿蒙和iOS在内核架构上类似,但具体应用上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之所以这么操作就是为了能更快的建立自己的生态,这个生态包不仅包括各种应用程序使用的生态,也包括彻底打通各个终端设备,成为横跨多平台的操作系统。
这就是鸿蒙和iOS的异同点,但未来这两个系统在大方面来说将并无太大不同,苹果也会彻底实现跨平台,这是行业发展大趋势,无可避免,未来的差异仅仅是细节应用上。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 科技 官】,谢谢~~
感谢阅读,回答本领域问题。
本文详细分析鸿蒙系统跟苹果iOS的主要区别,并针对这些区别探讨鸿蒙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目前我们对华为鸿蒙系统的认识应该转变,如果仅仅把鸿蒙看成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去分析,那就会对鸿蒙未来的发展产生错误的判断,因为鸿蒙的主攻方向并不是手机,或者说不仅仅是手机,因为鸿蒙与苹果的iOS和安卓操作系统有着显着的不同。
鸿蒙系统的微内核几乎可以装到任何电子设备里面去,而苹果iOS不具备这个能力鸿蒙的微内核特性跟苹果的iOS显着不同,我之所以把这个不同点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一点决定了鸿蒙操作系统跟苹果iOS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他们的使用场景和目标可以讲已经南辕北辙。
鸿蒙的微内核只有几万行代码,安装文件大小不足1M,而Linux宏内核有2700万行代码,iOS的内核也是几千万行的规模,而安卓操作系统的代码量更是接近1亿行,安装包几个G大小。
那么鸿蒙操作系统为什么要实现微内核能力呢?因为这将赋予鸿蒙安装到任何的电子设备里面去的能力,只要这种设备有几M的内存空间就可以。
通过这张余承东的演讲图就可以清楚的看出,电脑、笔记本、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是GB级别, 汽车 、手表等产品的系统大小是MB级别,而未来大部分的物联网设备的系统则非常小,安装文件是KB级别的。
MB和KB级别的电子设备操作系统目前只有鸿蒙可以做得到,iOS和安卓是无能为力的,这是鸿蒙特意跟iOS产生的巨大差异性,同时这也意味着鸿蒙可以进入到iOS和安卓都无法涉及的市场领域里面去。
鸿蒙的这个策略我认为是非常有想法的,因为鸿蒙初一面世就直接在手机领域跟iOS和安卓这种垄断系统正面硬扛,我个人觉得胜算很小,尽管华为很努力的培育HMS生态,但2、3年内应该还无法形成挑战这两强的实力。
但是凭借微内核能力,鸿蒙就可以去夺取未来的新兴产业市场份额,那就是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跟手机不同,物联网设备需要的芯片必须是非常小并且是很便宜的,你也不希望你家的洗衣机因为能上网要贵上一千块钱吧,最好能几十块钱以内搞定。还有那些牛羊身上携带的物联网芯片,不可能做得很大个头,大部分也就指甲盖大小,而且结构越简单越好。
这么小尺寸的物联网芯片显然是装不下iOS或者安卓那样庞大身躯的,而鸿蒙的微内核能力显然是为物联网量身定制,再加上鸿蒙系统是开源的,一些小手机厂商,或者一些小的物联网公司、穿戴设备公司,把鸿蒙源代码拿过去改一改直接就可以用在自己的设备上了,关键对小厂家来说,搭载鸿蒙系统反而会变成一个卖点,肯定有不少厂家愿意搭载。
所以鸿蒙就凭借微内核进入了iOS和安卓都鞭长莫及的新兴市场,而且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市场,这对鸿蒙初期的拓展是极为有利的。
鸿蒙的分布式能力致力于打通万事万物,iOS也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又是鸿蒙有意跟iOS和安卓制造的一个巨大差异,分布式能力说简单点,就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甚至共享计算资源,就像在一个操作系统中运行一样。比如你家里的电视机、智能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窗户、窗帘、都携带了搭载鸿蒙系统的芯片,由于鸿蒙系统具备分布式能力,这些设备相当于都处于同一个生态环境之下。
当鸿蒙基于微内核和分布式能力进入了大量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以后,特别是你家的大量设备都使用了搭载鸿蒙的物联网芯片以后,日常使用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如果你的手机上同样安装了鸿蒙系统,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一些,这样还可以反向促进鸿蒙系统在手机领域的发展。
鸿蒙的分布式能力同样会受到广大小厂家的欢迎,因为非常容易的就可以进入到鸿蒙系统的物联网生态中去,华为又提供芯片又提供系统,小厂家只需要开发自己产品的功能特性就可以了,产品发布了搭载鸿蒙同样是物联网小厂的宣传亮点,鸿蒙玩的这一手有点像IT界的农村包围城市。
鸿蒙低至1毫秒的超低时延适用与工业精密控制领域,苹果iOS同样无此能力只有差异化才能建立足够的竞争力,鸿蒙在这条道路上可谓煞费苦心,鸿蒙通过极简的微内核和特别定制的架构,可以做到低至1毫秒的超低时延。
超低时延对精密加工的工业控制领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特性,目前在这个领域iOS和安卓同样都是无能无力的,这部分市场的拓展鸿蒙又领先了一步。
鸿蒙就是靠着这种不断建立差异化和进入iOS和安卓的空白市场的策略,首先保证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等这些产业成熟了,鸿蒙也就建立起了这些新兴产业的一套新的软件生态,当然,这个策略最终能否成功,还有赖于全中国的厂商紧密合作一起建设。
鸿蒙将完全开源,苹果iOS系统是封闭系统鸿蒙OS也许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一开始发布的姿态就放的相当低,鸿蒙系统表示要完全开源,并且将投入几十亿资金来吸引开发者基于鸿蒙开发软件,同时准备好了方舟编译器和成套的集成开发环境,尽管当前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但是丑媳妇也勇敢地出来见人了。
开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共建软件生态,不仅是吸引用户使用,更关键的是为了吸引开发者一起基于操作系统进行开发,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系统并且丰富应用软件。
当年强如安卓,在微软、诺基亚塞班系统、苹果iOS系统的竞争压力下,也不得不采取了开源的策略,而这正成为了安卓成功的关键,不开源的微软和塞班虽然背靠着实力强大的公司,但是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却日渐衰落下去,而安卓软件生态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而苹果的iOS系统是以封闭出名的,iOS跟微软是一样的策略,通过封闭的垄断体系实现高度的用户粘性和高额利润率,目前为止看起来苹果iOS的策略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跟微软在个人电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不同,苹果的iOS面临着安卓和未来鸿蒙的强烈竞争。
而反观鸿蒙系统的开源做得比安卓更加彻底,免费给你用,代码全开放给你,你来用我还奖励你钱,开发工具和环境也都提前准备好了,可以讲鸿蒙真的算是诚意满满。尽管这份诚意不一定能成功,毕竟对手确实有点强,但是如果连这份诚意都没有,我觉得是基本没什么希望的。
总之,由于鸿蒙通过微内核、分布式能力、超低时延、开源建立了与iOS的差异性,可以方便地进入iOS甚至安卓无法涉及的物联网、工业精密控制等新兴领域,并且会受到未来广大小物联网厂商的欢迎,因此鸿蒙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都值得期待。
目前,华为的鸿蒙系统尚难与苹果系统相比,但面对谷歌的封杀,必须要有做大做强的决心,也必须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看到网上不少人对鸿蒙系统冷嘲热讽,很是伤心。你可以不看好,但绝不应该落井下石!谷歌封杀华为,这是美国要扼杀中国高 科技 的发展,作为国人,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声援华为、支持国产!
Ⅷ 苹果手机如何下载方舟生存进化
苹果下载软件有几个方式
1.通过桌面的app store登陆苹果id获取下载。
2.电脑安装爱思助手客户端,手机连接电脑安装爱思移动版,通过爱思移动版安装app。
3.找到软件官方平台,用描述文件安装软件。
希望能帮助到你。
Ⅸ 苹果手机最好看完这里,你自有答案
现在,手机的功能日益繁多,人们对手机也是天天不离手,没有它我们就无所事事,出门连个东西都难买。现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有很多不错的品牌,像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苹果等等。这些手机品牌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肯定是想知道哪个品牌的手机最好、最值得购买。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些品牌手机的认识。
通讯方面,作为一家以通讯行业起家的公司,做出来的手机信号肯定不差,毕竟是老本行;
拍照方面,和徕卡深度合作,再结合自身的多年研发,现在基本上属于拍照领域的领航人;
续航这块,因为是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加上方舟编译器的优化,基本不用担心非常耗电;
如今有了鸿蒙系统的存在,华为手机更是锦上添花,更加有了话语权,毕竟不是随便一家公司都能够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虽然现在才刚刚起步,但是相信未来一定能和安卓抗衡!
不过,华为手机性价比这块不算很好,毕竟品牌影响力摆在那。想要很好的体验,基本上都要几千块的手机, 像nova系列,P系列,mate系列都是很不错的。
因为美国的制裁,华为不得不把亲儿子荣耀拱手出去,因为只有这样荣耀才可能脱离现状,拥有更好的明天。
荣耀以前是主打性价比的,这点和华为定位不太一样,它主要是吸引年轻人购买。不过,主要的参数还是和华为差不了多少的。
如今分家了,荣耀也有了自己的东西。 最新的荣耀50性价比很高,好评众多,口碑爆棚,一下把荣耀的销量拉上去了,这也是荣耀的一件大好事,不久后可以顺势推出magic 3。
小米一开始就是主打性价比,很多手机都是当时同类手机里性价比的佼佼者,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才知道小米的。但是好景不长,小米依旧想着如何做极致的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却忽略了当时手机市场已经是群雄争霸。华为、oppo、vivo等友商齐发力,小米的性价比显得有气无力,导致销量大跌。
接着小米也意识到了这点,近年来也开始进军高端市场。比如今年发布的两部高端机型——“安卓机皇”和“安卓之光”,虽说没有很大的反响,但也是小米努力的成果。
千元机的性价比没的说,老本行;
研发的MIUI挺适合国人的,是专门为了适应国人操作习惯设计的;
用高通骁龙的处理器很多年了,深入人心;
高端机的拍照性能也比以前提升了蛮多;
总之,想用一两千元买不错的手机,认准小米就OK。
外观漂亮,非常符合年轻女性的审美;
拍照功能强大,这是oppo这么多年的最大卖点;
系统优化还不错,研发的color OS流畅度没的说;
不过,oppo手机价格偏高,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建议别买。
以前和OPPO是同胞兄弟,开店都是连着的,起初的东西和oppo没有很大区别;
vivo手机外观设计 时尚 ,受广大年轻人喜欢;
手机轻薄,握着舒服;
音质好;
和OPPO差不多,价格不够亲民;
不是很喜欢的话,建议不要入手。
说到苹果,不得不承认,当今世界的大哥。
旗下的第一部手机,早在2007年就发布了,可谓是比国产早了好多年。
为什么苹果这么牛?你应该知道这些:
1、系统
这么多年,智能手机徘徊于两大系统——安卓和IOS,其中IOS就是苹果自主研发的系统。iOS是闭源系统,流畅度这方面,安卓基本没得比。尽管这些年安卓在努力追赶,不过仍然不能撼动苹果系统的地位。安卓系统最多也用不过几年,而iOS系统能用很多年还不卡!
2、音质
苹果手机的音质是真好,这个用过的深有体会。
3、保值率
苹果手机的保值率很高,因为iOS系统数年能保持流畅,所以用户粘性高,很多苹果用户几年不换手机。
苹果手机好是好,不过价格真的不敢看……
谁让他做得这么好呢,人家有资本卖这么贵[笑哭]
如果你很看重手机使用寿命,不在乎价格多少的话, 可以买苹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对手机的要求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只要你觉得好,觉得用得舒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