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鸿蒙OS是用什么语言编写的,它的应用又是用什么语言可以编写
鸿蒙OS是基于Linux内核源码开发实现的,OS实现代码主要是C语言,并且内核提供的原生系统调用接口肯定也是C语言接口,上层APP应用兼容现有的安卓java程序,可能需要重新编译JAVA应用程序代码即可运行。
应用编写需要用java语言。
鸿蒙OS(英文:HarmonyOS)。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
(1)搭建鸿蒙编译环境扩展阅读:
技术特性:
1、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2、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3、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华为鸿蒙系统
㈡ 华为nova8怎么升级鸿蒙系统
升级方式:进入设置 > 系统和更新,点击软件更新。
升级HarmonyOS 2前,您的手机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请备份您的手机重要数据(微信/QQ等应用需单独备份),并确认备份内容完整有效,避免升级后数据不兼容或其它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2)建议手机预留10G 的内部存储空间,避免可能出现因空间不足而导致无法升级。(查看存储空间方法:设置>存储)。
(3)请确保您的手机没有ROOT。
㈢ 求DevEco Device Tool鸿蒙系统一站式集成开发环境 V1.0 官方bate版网盘资源
链接:
提取码:9w7u
软件名称:DevEcoDeviceTool鸿蒙系统一站式集成开发环境V1.0官方bate版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20.38MB
类别:系统工具
介绍:DevEcoDeviceTool是HarmonyOS智能设备一站式集成开发环境,鸿蒙系统是华为自主研制的操作系统,支持HarmonyOS组件按需定制、一键编译和烧录、可视化调试、分布式能力集成等功能,帮助开发者高效开发和创新新硬件。满足不同形态的终端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
㈣ 深度解析:华为的鸿蒙系统和你想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杭州健澜 科技 有限公司编辑:张景领 全文约4390字,预计12分钟可以读完)
华为的鸿蒙(Harmony OS)系统正式发布了,在发布会之后意料之中的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论趋势,说什么的都有,像什么忽悠人、改别人的、手机不能用等等,但如果你仔细去分析发布会上有关鸿蒙系统的全程内容,你会发现它和大多数评论中的那个“系统”是不一样的,大家不要盲目去诋毁“鸿蒙系统”,同时也不要肆意吹捧,否则很容易变成“捧杀”,在参与讨论之前,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先搞清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在发布会上,他们用了很多专业的名词进行功能解释,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观众听不懂的,甚至大多数媒体的编辑也听不懂,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吹捧的,还是诋毁的,都没在靠谱的频道上。
以下为我个人对鸿蒙(Harmony OS)系统的理解,现在就分享给大家: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手机、PC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它们全都有自己的系统,即使是同一个品牌下的产品,也会有专门为它定制的系统,如苹果公司:
手机 iOS
电脑 MacOS
手表 watchOS
电视 tvOS
平板 iPadOS
虽然苹果公司将它们之间的互动做得很好,但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来编写和维护不同的系统,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平台调整不同的架构和UI,这是一个比较耗时的工作。
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同设备之间的系统需要去判断你的操作,然后根据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操作来给你调用不同的程序来执行,对苹果产品来说,自家产品之间互通体验还算不错,但如果和安卓设备或windows设备之间互动就显得麻烦很多,早期用苹果手机的人,想把照片拷贝到电脑上都很费劲,甚至这是很多苹果手机用户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如何把照片复制到电脑上”。
对Android系统的设备来说就更别提了,除了系统的碎片化之外,不同厂商之间都有自己的规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加上乱七八糟的第三方APP,导致安卓设备体验极差,相互之间想要达到完美契合的程度,需要比苹果付出更多人力和时间,所以很多大 游戏 或是应用,都是最新上架苹果商店,更新也是苹果设备先更新,因为相对来说,苹果系统更容易维护。
Android系统现在看上去还不错,但其实它有个很狼狈的过去。我学过软件开发,学会网站编程,学过数据库等N种编程语言,甚至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开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你去修改一个别人的程序,如果这个程序一直在被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维护,这里面就会出现大量的垃圾代码。
有垃圾代码不可怕,可怕的是谁也不敢动,不敢删。这些垃圾代码虽然看上去没用,但说不定某一条就与另一个指令相连,如果你删了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所以比较稳妥地做法就是,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把自己想要的功能再加进去,备注上自己的名字。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我们举个例子:
你想从16楼到1楼拿快递,原本只要从固定的电梯直接到1楼即可,也就30秒不到,结果你从家出来发现楼道有30个电梯,上了一个之后发现它只到13楼,你只好下来再进另一个,运气好能到1楼,运气不好估计还得在6楼停一下,运气最差的情况你可能坐了20个电梯都还没到1楼。
这就是垃圾代码带来的副作用,现在的Android就是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有垃圾代码,也知道它会影响运行效率,但谁也不敢动,或者说谁也不会去动,都不想承担系统崩溃的风险,这是人之常情。
华为的鸿蒙系统提出一个“微内核”的概念,其实这个谷歌新系统Fuchsia OS就是微内核的系统,它们希望用这个全新的系统来替代Android这种老弱病残的现状,因为它身上的顽疾太多了,还是没药可救的那种。
这种“微内核”的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开发者提交的应用,最方便、最快地适配所有硬件,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好处,你可以第一时间更新你手里的所有智能设备,类似苹果每年的大版本系统更新,几乎全球的用户都可以同时更新,这是国内Android用户这辈子都体验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寄托于新的系统。
Harmony OS 鸿蒙,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
“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这句话是重点,它不是一个专门为单独设备准备的系统,它是一个平台式的系统,可以通过中心网络派发资源和功能,所有功能又可以单独使用,灵活多变但统一和谐。
我们再来深入地拆解一下鸿蒙系统,它与普通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运行程序的一开始并不是直接执行所有内容,而是先判断你是什么设备,然后直接走单独的通道去执行,而所执行的这些程序,不管你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它们用的都是同一套系统,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一下设备,这个系统并不是给某种设备单独定制的,而是一个通用的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每次你需要维护的时候,只需要把第一层的东西做升级,下面的底层是不用动的。这就好像系统是一台CD机,不管谁家的CD都可以在我这里播放,只要你按统一的Copy程序做的光盘就行了,如果你想听其他人的音乐,只要换张CD即可。
而以往的系统就比较麻烦,如果你想换一张CD,可能需要针对这张CD去制造一台CD机,最差也得把这台CD机修改成可以播放的样子。
除了设备间的独立之外,它会让硬件本身的功能成为系统可以调配的东西,比如手机上的摄像头,它甚至可以通过系统间的调度被电视或手表使用,因为它们用的是同一个系统,所以具备了相互通信的能力。
你们有没有看过《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它里面的天眼系统其实就是在调配所有生活周边的摄像头来获取画面,从而准确地追踪到目标人物。虽然鸿蒙还没有这么高级,但它已经是个雏形了。
相信很快我们就可以用家里的电视屏幕当大疆无人机的显示屏用了,这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 娱乐 空间。
当然要实现这种功能上的调用需要二个条件,第一个就是必须是采用了鸿蒙系统的硬件;第二就是必须登陆了相同的华为账号。这里面涉及到了另一个生态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讲,还是先说系统。
可以单独调配资源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像我们现在的智能路由器一样,根据你正在做的事情来给你不同的性能。如果你正在玩 游戏 ,它可能会保证你玩 游戏 的同时,再去帮你升级一下系统,但它还不能影响你的网速;如果你正在看视频,在这种几乎不需要性能的场景时,它可能会在后台帮你彻底杀毒或自检一次,这种优化能力其实现在的手机也可以做到,但这个逻辑本身就是吃性能的,所以当它以系统的一部分出现的时候,才是最完美的。
这功能其实你是看不到的,但从其它地方你也可以间接发现,如:费电小了、发热小了、打开东西更快了、不用老去清理缓存了,蓝牙耳机玩 游戏 或许都没延时了(我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已经在做蓝牙耳机玩 游戏 降低延时的测试了,EMUI 10.0见)。
至于系统安全性方面,我并不是专家,所以在这里没办法给大家更深度的普及,但我可以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鸿蒙系统这类微内核的系统,本身是非常小巧的,代码量也不大,所以它可以用到更深度的安全级别措施。
另外它天生就没有root权限,也就是说不会给任何第三方应用或个人系统最核心的权限,这也算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的措施之一了。可能很多人说手机不能root就没什么可玩性了,但我个人认为没有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以及流畅性。
可能你们还没注意到,很多手机第三方主题、字体、甚至动态壁纸,都会明显影响手机的流畅性,这里面字体的影响是最大的,很多莫名卡顿的现象换成系统默认字体立刻就好了。
我们来看一下鸿蒙OS的整体结构,其实它仍然保留了Linux内核,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兼容安卓应用,这在初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不能让用户买回来没得用,在这段过度期中间,华为方面肯定会联合各大主流厂商定制属于鸿蒙OS的专用APP,这才是发挥它性能的最佳方式。
也就是说,在兼容安卓APP的这个时间里,它的威力还没办法完全施展出来,当那些采用“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上线之后,才能发挥它至少八成以上的实力,当鸿蒙OS的生态建立完全时,才可以发挥接近100%的实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鸿蒙OS需要时间来沉淀,它不可能一上来就是满血状态。
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所有用“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都可以在鸿蒙OS中发挥最快的效率。
当使用方舟编译器的应用足够多时,或者说90%以上常用APP都有方舟编译器的版本时,鸿蒙OS的底层会完全抛弃Linux内核,只保留鸿蒙微内核,这个时候才是鸿蒙(Harmony OS)系统正式独立且完全独立的日子,这一天才是它的真正崛起的日子。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天,其实华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甚至他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舒服的便携环境,很多基础操作都可以直接用拖拽的方式来完全设计,模块化编程是未来的趋势,我这种曾经只会手动敲代码的老古董已经被淘汰了。
它可以让你一次开发,同时适配所有搭载了鸿蒙OS的设备,这是无数安卓开发人员的梦想,只可惜在安卓系统上已经没办法实现了。
我估计后面华为会为开发者提供不错的奖励措施,有奖励,有平台,有目标,有未来,生态成型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
【产品的诞生】
现在的鸿蒙OS是可以用在手机上的,但支持的APP并不是很多,而且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需要时间,之前我和瓦力读者说是2年时间,这与发布会上华为方面的规划基本是吻合的。
现在拿出鸿蒙OS的目的很简单,告诉大家鸿蒙OS并不只是PPT,它已经是完整的系统了,顺便让那些喷子闭嘴。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电视用上了鸿蒙OS,没必要藏着掖着,同时也是给那些应用开发者一个定心丸,让他们可以放心为鸿蒙OS开发应用。
这里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如果明天美国不让华为用安卓系统了,鸿蒙OS就必须提前应用到手机上,这是一个没办法的备选方案,至少可以用,虽然和常规安卓没什么大区别。
但如果换了另外一个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防患于未然是必须要做的。但小米他们暂时没办法弄自己的系统,因为这需要很多钱,很多人,很多时间,即使有一天美国禁止全中国的手机厂商使用安卓系统,其实鸿蒙OS也可以给大家用,与其说它是华为的应急方案,倒不如说是全中国手机厂商的应急方案,其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华为也不想这么早就把鸿蒙OS用在手机里,时间点太靠前了。
到了2020年,鸿蒙OS会被用到笔记本电脑、手环、手表中,2021年才是应用到手机上的最佳时机,那时候有没有安卓系统都已经无所谓了。这样做也是为了先把生态和周边做好,手机出来的时候,可以直接整合,用户上手就是完全版本的体验,这也是最稳妥的方式。
如果你对手机系统或是手机行业有一些了解,相信看完我上面的分享之后应该明白了,鸿蒙(Harmony OS)的目标根本不是Android,而是谷歌正在开发的Fuchsia OS,以及苹果正在部署的相应系统。
所以那些经常用Android来和鸿蒙(Harmony OS)说事的人,应该换换思路,是时候接轨下一代系统了。
㈤ 鸿蒙系统好写吗为什么
单从技术上讲,开发一个单独的操作系统内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网上搜一下 至少能找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OS内核实现,虽然绝大多数只是玩具级别的,但很多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的功能都有实现。
先说下自己的一些经历吧。
我在几年前曾经从零开始写过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基本的boot, 内存管理,进程管理,中断管理,IPC,简单的文件系统,简单的磁盘驱动,键盘驱动,简单的终端等基本功能,还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调试器,支持断点等基本功能。当时对操作系统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工作上的事情一做完就去看操作系统方面的书籍资料,晚上下班和周末更是几乎宅在家里不出门,真的可谓是废寝忘食。
终于在参考了Linux, VxWorks还有国外一些大牛写的OS内核之后,最后搞出来了一个玩具级的OS内核,前后大概持续了半年左右。当时也纯粹是为了学习的目的,也是觉得比较好玩,基本功能实现后,就慢慢遗忘在在磁盘的角落里积灰了。。。
所以,从技术上说,开发一个OS内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很多大公司其实技术上都完全有能力开发一个具备基本功能的OS内核。当然,功能完备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能不能搞好就另说了。
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就有完全自主开发的微内核OS,并且在公司上百万台的电信级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产品上已经稳定运行了二十多年。并且,还围绕这个OS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生态,比如基础开发库,一系列配套的开发调试工具,甚至还有专门为这个系统开发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等。我曾经有几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维护这个OS内核。可惜的是,这几年公司已经在慢慢用Linux替换这个OS了,估计几年之后就要彻底退役了。
开发一个操作系统的真正难点在于创建围绕在这个内核周边的生态系统。一个单独的内核远远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它需要大量的支持环境,如系统支持库,应用程序,开发调试工具等等,此外还要能够推广出去,要有其他上下游的公司愿意使用,能够被广大开发者认可并愿意为其开发新的应用等等,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完成的。
很多公司也正是从技术积累上,时间上,成本上,风险上来考虑,不愿意花大力气在这上面。所以才有了如今Windows,Linux,Apple三分天下的局面。
咱们国家虽然急切渴望能有一个自研的OS,但现状是,有实力的厂商更愿意投资一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应用产品上,这样来钱快,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收益回报,也就是更高的投入回报比。
对于像操作系统,编译器之类的基础软件,除了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外,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失败的风险较大。即便开发成功,还要花大力气进行推广,建立周边生态,这更是需要更大投资,时间成本也更大,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看得到收益。
这对于习惯吃快餐、赚快钱的国内企业来说,根本无法接受。这也需要企业决策层领导具有很大的魄力和战略眼光,但现实中,这样的领导简直是凤毛麟角。
这也正是国内厂商大都不愿触碰自研OS的主要原因,也造成了我国至今仍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编译器的局面。
此外,现在市场上对一个新的OS的需求其实也没有那么急迫,没有需求,就没有利益,自然就没有动力。尤其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更是很少有公司愿意去触碰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当然也无须太过悲观,任何东西,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利益吸引力,就会给企业研究机构足够的动力。相信将来某一天,一旦Windows, Linux, Apple三巨头不再适用市场需求,马上就会有新的操作系统出现。
或许也用不了等很久吧,毕竟微软已经宣布Win10之后将不会再有大的Windows更新版本,而Linux虽然现在社区的开发仍然很活跃,新的功能仍在被源源不断的添加进去,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现在变成了一个大而全的通用操作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臃肿,很多场景其实已经不是很适用了,只是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很多公司又不愿意投入自研OS,所以只能选择相对成熟并且生态资源丰富的Linux。
Google不是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开发Fuchsia了吗? 咱们拭目以待吧。也希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迎头赶上,早日实现自研OS梦。
github上放出来的只是一个迷你的嵌入式OS内核LiteOS,翻看过代码,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难度。至于鸿蒙OS,源码还没开放,目前为止还只是在PPT上出现过,所以不好评价,但愿能够不负众望吧。
Hongmeng OS是基于Linux内核源代码的开发。 OS实现代码主要是C语言,内核提供的本机系统调用接口肯定也是C语言接口。上层APP应用程序与现有的Android JAVA程序兼容,可能需要重新编译JAVA应用程序。程序代码将运行。至于应用程序编程SDK不支持JAVA以外的编程语言,还需要等待系统正式发布后才能发布,但是你可以先了解下面的编译器,据说这是一个业界开源编译器,用于编译APP程序。 。但是,我仍然希望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更多的编程语言(如CC等),这样程序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操作系统从运行效率 和 可控性来看是要用C语言。 解释性语言,比如python、PHP就不大可能的。Java 也不太可能,一方面运行效率不如C语言,另外不可控:在内存方面,C语言内存申请和释放都很实时,不像Java 语言内存释放 要等GC。在操作系统层面,内存申请和释放是很频繁的,不能用GC定时释放,万一来不及释放 就OOM了,另外的万一发生full GC 那就更糟糕了,操作系统底层指令运行稍微一抖动,应用程序的执行性能就震了三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技术上讲,操作系统是一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事情。一个明白操作系统原理的人用几个月就可以写出一个操作系统。
这个世界上的操作系统成千上万,到处都是,任何一个自动设备中都可以认为里面有一个操作系统,电话、门禁、共享自行车中都有。
鸿蒙系统是否好写要看他的目标是什么,只是简单使用当然简单,但要成为一个流行的系统则难度非常的高。
个人看法是鸿蒙系统有天生的缺陷,他是对抗美国产生的,华为一家独大,包括国内的其它厂商都不能干涉,同时他并非开源,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样就造成开发者特别是国外的开发者面临的风险非常的大。要是和谁闹翻了给禁用那怎么办?
安卓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开源,世界上的开发者都可以使用,共同推进发展。当然本次事件更多的来源于政府的制裁,作为google当然要遵守政府的规定。但鸿蒙同时要遵守政府及企业的双层管制。
因此鸿蒙更多的是国内华为的系统,无论是阿里、小米还是谁想用都面临具体的风险,国外的开发者更是这样,要是他的国家一不小心辱华了,华为就给他们禁用,他们就死定了。
操作系统没有一个可以用好写来形容。
首先从代码量上来讲,操作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其代码量工作是非常庞大的,如果由单个开发者来完成,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比如Windows内核的代码在5000万行以上,Linux目前在2500万行左右。如果题主从事开发工作的话,可以大概估计一下代码量的多少。
作为操作系统来说,兼容不同设备以及不同代的设备是必须的,向上和向下兼容保证了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而向后兼容则保证了开发者的产品不会由于系统升级而出现不能使用的情况。
鸿蒙是分布式系统,显然需要支持不止一种类型的设备,这意味着操作系统本身需要考虑大量的底层硬件区别并给予支持。
操作系统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调度,即使在微内核架构里,调度依然被保留为内核的功能之一。
而调度在不同的负载下面,不同的设备上面以及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面,都应该表现出不同的性能,那么开发者需要考虑到这其中最优并且最稳定的方案,最简单的方法不够智能,最智能的方法又可能引入一些问题。
所以总体来讲,不论操作系统本身性能优劣,从头开发一套系统就是一件工程量极其庞大的工作。
对于像华为这种公司来说,写出一个基于Linux的类似于安卓的系统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但为什么鸿蒙系统到现在还没有正式退出使用?
其次一个系统主要是的就是它的生态系统,就是我们使用的各种app,就像当初微软的手机系统,就是死在软件生态不全,而形成生态就需要比较长时间和财力的投入,要吸引开发者去适配新的系统,而华为目前正在做这件事,通过高于其他系统的收益分成或者收益全部让利开发者的方式慢慢完善自己的生态。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软件及 游戏 厂商已经开始适配HMS服务了,相信不久我们就能看到生态完善的华为新的系统了[赞]
听到鸿蒙,华为都不知道是谁家系统,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凑合吧,笔画有点多[捂脸]
难!
但对任何一家世界级体量的公司,都写得出!连黑莓手机都能写得出!
但生态很难!收费没人用,开源也没人用[捂脸]
不好写
㈥ Mac搭建OpenHarmonyOS(开源鸿蒙系统)编译环境
-下面脚本只匹配的 10和11 (目前是这样的,当前时间:20220528)
需要 Ubuntu 环境的可以参考下面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24be266a1c4e
如果没有brew,网络安装
如果有提示,请按照提示操作
https://www.python.org/
https://gitee.com/mirrors/git-lfs?_from=gitee_search
这一步有输出警告,应该不影响,输出警告的文件:
我开始在 mac 上大环境的时候,也是对着 Linux 上的名字安装了一部分。缺少去网上搜吧,下图是我本机的,仅供参考(下面的不都是 ohos 需要的)
㈦ mate30如何升级鸿蒙系统 鸿蒙系统的简介
1、mate30如何升级鸿蒙系统
首先打开华为手机,点击“设置”选项。再点击进入“系统”选项。之后点击“系统更新”选项。然后点击右上角的符号。接着点击更新设置选项。最后把“WLAN环境自动下载”打开即可。
2、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而来的。与安卓、iOS是不一样的操作系统。性能上不弱于安卓系统,而且华为还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应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运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工业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车机设备、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若安卓应用重新编译,在鸿蒙OS上,运行性能提升超过60%。鸿蒙OS架构中的内核会把之前的Linux内核、鸿蒙OS微内核与LiteOS合并为一个鸿蒙OS微内核。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鸿蒙系统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㈧ 现在鸿蒙那么火,为什么当初的yunos没那么火呢
最大的败笔是后台删除了用户的程序,谁还用它
很简单:阿里云,缺的是市场应用,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市场应用。因为阿里没有手机终端等这些业务,别人不用,就相当于废了。
华为不同,存在大量的手机用户,很容易就会占据一定市场,具备了应用基础。
如同芯片研发,国内不缺芯片研发单位,但为什么都不成功,只有华为做成功了呢?因为其他家不具备市场应用条件,资金无法回收,所以无法形成持续发展。
华为有市场应用基础和资金回笼的手段。通信业务,和三大运营商关系密切,长期为运营商提供合约机。有这种关系和业务,华为芯片做出来,实际都由运营商包销了,可以说不存在后顾之忧,能够变现,所以能持续良性发展。
鸿蒙系统虽然热度很高,也能很快拥有部分基础用户,但要完全做到和安卓分庭抗礼,还是很难的,甚至不可能。仅有国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而鸿蒙系统想要出海,基本上是没戏。国内其他厂家,如果不是有必须使用的压力,依旧会选择安卓。因为毕竟是成熟系统和完善的生态体系。而且,其他家都有海外业务,安卓是丢不掉的。双系统,会增加其适配负担和成本。没有不可抗因素的存在,是不会选择鸿蒙系统的。
其实看问题应该看本质,我总结了一下,1 yunos是兼容安卓的系统!他没有自己的生态环境!2 大环境不允许,那时没有贸易战没有美国 科技 禁令制裁。3 就是生不逢时也没有人为他写应用程序!它出世太早了!鸿蒙系统是时代发展要求国内外大环境下的产物!应5G万物互联而生!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他必将干翻iOS,安卓,win系统!鸿蒙操作系统有yunos不具备的应用素质。期待他近期的发布!
阿里云os已经可以摆脱安卓控制,而且兼容安卓。技术团队也是顶级。就3个原因
1,生不逢时
2,没有生态,都用安卓去了
3,没有爱国情怀加持
yunos 其实就是安卓重写。本质和安卓无异,据说重写了安卓中间库。 这是为了国产而国产,新系统第一特色,第二差异。 yinos弄得和安卓无异,拼命适配导致yunos执行效率还不如直接用安卓。 没有什么亮点是一方面 还有不少弊病,执行效率差 ,还有远程删除门。 华为鸿蒙不一样,他就是搭建自己的底层开始,有自己的一套。另外兼容安卓上,他还吧把安卓的执行效率优化了! 实力上就不输安卓。另外微内核的应用场景不是安卓能匹敌的
当年很火的 自己后台删除用户程序后没人和他玩 系统后台居然权限这么大
文/小伊评 科技
YunOs(目前叫Alios)和鸿蒙OS之所以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本质上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一:Yunos诞生之初只是作为安卓系统的替代品的身份存在,而且其使用体验并不出色,而鸿蒙OS有自己更加宏大的规划,并非只是简单的替代品。
三:Yunos缺乏落地投放的机会,而华为鸿蒙OS则有丰富的投放机会。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Yunos在诞生之初其打着的名号只是安卓系统的一个替代品,他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直接运行云端的WEB应用,也就是类似于当下的HTML 5APP(封装一个浏览器,定向一个网址),然而在Yunos诞生的2011年,以3G网络的通信性能,云应用的体验非常差劲,所以当时的Yunos并未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反而是因为出现过几次远程删除用户数据的骚操作之后,让Yunos的口碑一落千丈。
而且那时候Yunos是无法Root的,相比于可以自行刷来刷去,乐趣无穷的安卓系统来说,Yunos同样没有任何可玩性。普通用户感知不强,极客用户又不感兴趣,这样的Yunos能成才是怪事。
而鸿蒙OS本质上并不是安卓的替代品,他是一种基于微内核和分布式思想所构造的主要用于物联网设备的一套全新操作系统,其竞标的其实是谷歌一直在潜心开发的全新操作系统 fuchsia OS ,一款同样基于微内核打造的系统,同时也被外界解读为是安卓系统的取代者。
也就是说,鸿蒙OS的身份其实是取代者而不是替代者,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所以,对于使用者来说,鸿蒙系统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其实是非常具备吸引力的,因为5G时代原本就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华为相当于是抢占了一个先机。
第二个原因就是诞生时间。
第三个原因:系统投放能力差异
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并没有实际的硬件做支撑,所以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如何让Yunos落地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当时阿里巴巴选择的是魅族,原因其实就是因为阿里巴巴投资了魅族。
至于其他头部的手机企业对于Yunos的态度都是非常冷淡的,因为Yunos内置了大量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这对于其他有话语权的手机企业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另外谷歌的掣肘也是一个因素)
所以当时的Yinos只能投放到一些山寨手机或者冷门手机品牌所生产的低端机型上(譬如天语手机)。这样的操作反而让Yunos的口碑越来越差,因为低端机很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而手机一旦出现卡顿消费者会第一时间和操作系统挂钩。
而华为则不同,作为国内第一大手机品牌,在余承东于总喊出2021年鸿蒙全面适配华为手机的时候,这种差距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拥有的落地投放资源是阿里完全不具备的。
总的来说吧,任何一个系统想要发展成型,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不能少,就目前的情形来看,鸿蒙Os确实具备了生长的土壤,至于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要看华为的造化了。
个人理解,两者还是发展道路不一样导致的。阿里云没有手机业务是短板,但不致命。最致命的是死死抓住系统不放,你只能用阿里云,任何的改变都要经过它同意,并且,没有主权。换句话说,厂家没有动力去修补系统,靠阿里云系统自生自灭,这样的系统就是没有活力的。相比同时期安卓,我们发现,谷歌做了框架,其他的厂家可以在框架基础上,添砖加瓦,形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华为弄了EMUI,小米弄了MIUI,……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枝繁叶茂。但谷歌不是慈善家,把安卓弄到现在的繁荣,就想着收割了,在修改底层框架,俗称升级,这就是安卓8/9/10/11,你不听话,就不给用,华为就是典型,只能用老安卓。
鸿蒙是华为花巨资打造的,但很聪明,和阿里云不一样,华为首先将鸿蒙开源,底层是鸿蒙,其他厂家可以和当初安卓一样,自己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所以,这是最大区别,你不要动底层,建立在鸿蒙基础上的系统,甚至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专利!
所以说,两者差别就是是否能引起其他厂家的兴趣和投入,而更深层次,是投入是否有自己的专利,是否有收益。鸿蒙率先开源,希望一直开源下去,每个厂家都可以用,不但手机,还有 汽车 ,空调冰箱等等智能设备,都可以鸿蒙互联,大家不断完善这个开源系统,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简单理解,鸿蒙就是一颗大树树干,至于枝叶繁茂,那是其他厂家的事情。华为也在开枝散叶,但后期的应该是华为的专利,可以保持。 汽车 也可以做一颗树枝,再散叶……其他类推
而阿里的YunOS系统之所以没有做起来,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它没有强力的合作伙伴来获取用户。YunOS最初是选择三星、小米、一加等品牌的一些热门手机做ROM,由用户自行刷机体验。但是最初几个版本的YunOS功能比较简单,而熟悉刷机操作的用户对手机ROM又比较挑剔,而YunOS对权限控制的又比较严格,甚至连root都十分困难,所以愿意主动尝试YunOS的用户并不多。
后来阿里YunOS也拉拢了一些手机品牌作为合作伙伴,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魅族。魅族曾经为YunOS推出过好几款机型,比如魅蓝metal、魅蓝2、魅蓝、魅族MX4。可惜虽然魅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YunOS与魅族合作的时候,魅族手机的销量已经没有以往那么高了,因此搭载YunOS的魅族手机最终并没有卖出去太多,导致YunOS没能获得更多的用户。
此外阿里YunOS在功能上和当时的安卓系统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YunOS的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机速度快,部分应用(比如淘宝)可以实现秒开。虽然这个特性在当时比较吸引人,但是随着国产手机硬件的不断提升,普通安卓手机的运行速度就已经足够快了,YunOS轻巧特性并没有吸引到太多用户。
而YunOS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开源,我们知道YunOS是基于Linux开发的,而Linux本身是一个开源系统,所以根据开源协议YunOS也是应该公开源代码的。但是阿里却拒绝这样做,这就导致YunOS在发布之后一直饱受争议,甚至有不少网友质疑YunOS就是“魔改”的安卓系统。
不开源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没有开发者愿意为YunOS开发第三方APP,虽然阿里的技术能力很强,但也不可能包揽所有的手机功能,至少微信就没有为YunOS开发专门的版本。所以YunOS不得不选择兼容安卓应用,而安卓应用在YunOS系统中运行时是需要通过虚拟机的,这就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影响了用户体验。
而从手机厂商的角度来说,使用一个非开源的操作系统会导致厂商对手机失去控制,使手机厂商沦为单纯的硬件生产者,无法通过手机的后期服务来产生更多收益。所以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要品牌都没有选择与YunOS合作推出搭载这一系统的机型。
对比之下,华为的鸿蒙系统要更具有优势。首先华为是目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手机厂商,每年的手机出货量超过2亿台,光国内就有数亿华为手机用户。所以华为一旦推出鸿蒙系统,就可以立刻部署在现有的华为手机上。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华为用户选择切换到鸿蒙系统,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就有利于鸿蒙系统的快速推广。
其次华为目前正在使用的EMUI系统虽然是基于安卓的,但也已经完全定制化,类似GPU Turbo、EROFS文件管理等,都是安卓系统本身没有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华为在手机系统领域比阿里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所以鸿蒙手机系统也会更加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
而且华为在正式推出鸿蒙OS之前,已经通过HMS和方舟编译器帮助应用开发者体现熟悉了鸿蒙系统的开发环境,因此等鸿蒙OS正式上线之后,安卓应用开发者就可以迅速将安卓APP切换为鸿蒙APP,快速建立鸿蒙OS的生态环境。
最后华为已经承诺鸿蒙系统会彻底开源,甚至邀请友商也共同使用这一系统,虽然短时间内小米、OPPO、vivo不大可能使用华为的系统,但开源的做法也可以打消一部分用户的疑虑。至少网友在使用鸿蒙系统的手机是,不用担心系统会在后台偷偷收集隐私,或者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删除用户安装的应用。
到底是华为火还是鸿蒙火,亦或者是其他公司做出了鸿蒙又会不会和华为的鸿蒙一样有着相同的待遇,答案显而易见;其实并不是当初的YUNOS不火,只能怪它生不逢时。
生而不凡的鸿蒙
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YUNOS可以说出现得不太是时候,那时“国产系统”非常之多,人们对于自研也没有多大感觉,何况YUNOS的体验并不是很出众。那时大家的眼里只有深度定制过的安卓,比如MIUI、Flyme、锤子等等,如果是在今天,或许情况会不一样。
所以,正如雷军讲得的那样,顺势而为很重要,很多时候选择重于努力。与其说鸿蒙是被逼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它顺势而为了,当自己没有系统可用的时候不自研又能干嘛呢,就目前情况看,鸿蒙的势营造是非常成功的。
古时作战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鸿蒙现在基本上都占据了,只要它的产品体验跟得上,未来发展肯定是很顺利的。相反,如果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产品做得再好也不一定有市场,短期而言,鸿蒙的确有突然爆发的势头。
㈨ 华为手机鸿蒙系统怎么安装
华为手机鸿蒙系统安装方法如下:
设备:荣耀10
系统:EMUI10.0.0.175
软件:我的华为10.0.10
1、在手机中打开我的华为。
㈩ harmonyos应用开发环境搭建,不需要我们手动下载安装的
harmonyos应用开发环境搭建,是需要我们手动下载安装的。
1、在手机应用商店里面搜索进行下载。
2、点击安装即可,HarmonyOS(鸿蒙)提供了支持多种开发语言的API,供开发者进行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