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滴滴打车被指大数据杀熟,杀熟什么意思
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是指针对不同的手机,在叫车的时候价格是不一样的。
很多网友进行测试,不同的手机在叫车的时候价格是不一样的,相同路程打车用两部不同的手机进行叫车,实际付的价格相差很多,所以很多网友表示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有些人经过实地调查使用越贵的手机打的车费可能就会越贵。
安卓手机叫车要比苹果手机叫车便宜的多。
苹果机用户平均能够获得两元左右的叫车优惠,然而安卓用户的叫车优惠大概是4元左右,在网约车平台打车的时候,只要勾选多种车型,最后接单的往往都是高价车,其实大数据杀手已经不是新鲜事,同样的酒店和房型或者同样的航班,机票老用户定的价格要比新用户还贵得多,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去查询航班的价格,相差几分钟就会相差几百块钱。
㈡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是什么
实际上而言无论是任何涉事“杀熟”平台及机构,当我们尝试着判断产品是否存在“杀熟”行为,数学中的“控制变量法”再适合不过了,当仅存在唯一变量的情况下再去比较,得出来的结论才有可信度,如果存在多个变量比如时间、地域等等因子其实也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不过,在讨论“杀熟”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大数据?再来讨论什么又是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是AI人工智能的基石,目前的深度学习主要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即对大数据进行训练,并从中归纳出可以被计算机运用在类似数据上的知识或规律。
简单而言何为大数据?
虽然很多人将其定义为“大数据就是大规模的数据”。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大规模”只是指数据的量而言。
数据量大,并不代表着数据一定有可以被深度学习算法利用的价值。
大数据在应用层面:
大数据往往可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抽样调查、大数据都可以实时获取、大数据往往混合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多维度信息、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分析以及分析基础上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决策。
㈢ 大数据杀熟什么意思
大数据杀熟什么意思
大数据杀熟什么意思?经常浏览一些资讯的人对于大数据三字应该并不陌生,大数据代表的就是巨量的资料,但是大部分人对于大数据杀熟不太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大数据杀熟什么意思。
如何避免大数据杀熟
1、使用多个帐户进行交叉验证。再找到几个朋友,您甚至可以使用父母的手机进行搜索和比较,然后选择最低价格下订单。
2、掩盖价格敏感的用户。如果可以将您定义为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则平台向您推送的价格可能不会太高,否则第二次会有额外的优惠券和其他补贴。
3、反向操作,图像模糊。当您要搜索矿泉水时,请同时搜索一些不相关的可乐,衣物,皮肤护理产品等,并使用不相关的数据来掩盖您的真实意图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画像的准确性下降时,您不太可能被“熟练”,但是平台提供的精致和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可能会下降。
4、注意您的隐私保护。尽量不要在网站,移动终端,APP,微信,QQ和其他社交网站上过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另外,集中精力吧!不要让您的地理位置,地址簿,相册等隐私得到尽可能多的保护。关闭所有不必要的位置权限,照片阅读权限,地址簿阅读权限,并且不要连接到未知的WiFi甚至某些正式的WiFi。
大数据杀熟什么意思
它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比较用户的消费行为,即使在相同的产品/相同的服务/相同的条件下,也要根据不同人群的消费潜力为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价格。
这样一来,容易花钱的老用户(“熟识”的客户)就可以花更多的钱,不容易花钱的用户应尝试一下,让他花一些钱,以使金额最大化。例如,美团外卖为老顾客提供1元的补贴,为新顾客提供6、5元的补贴。
被大数据杀熟应该如何申请赔偿
大数据符合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首先,经营者客观地实施了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消费者的用心良心;
第三,消费者蒙受损失;
第四,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与消费者遭受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此,除了补偿消费者的损失外,实施大数据的运营商还应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对损失的补偿。增加的赔偿额是消费者购买货物或获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追加赔偿额少于500元,则赔偿500元。由于大数据的`价格差异有限,个人消费者不会遭受太多损失,因此惩罚性赔偿是消费者获得赔偿的重要途径。 《消费者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公平交易条件获得公平交易结果,这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以合理价格购买商品或获得服务的权利。
什么是大数据杀熟
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也就是说: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并依此获得利润最大化。
大数据杀熟案例
大数据杀熟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马逊在2000年一个差别定价“实验”。当年,有用户发现《泰特斯》(Titus)的盘片对老顾客的报价为26、24美元,但是删了cookie后发现报价变成了22、74美元。这件事情的曝光,让亚马逊面临消费者如潮的谴责,最后CEO贝索斯亲自道歉,称一切只是为了“实验”。这是否仅仅是个“实验”不得而知,但调整价格来“追逐利润”是毋容置疑的。
有网友自述,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特定酒店,朋友的账号显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账号则要380元。相同的房间,不同的价格,这算得上算法的“功劳”。通过深挖消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不少互联网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费者的“底牌”,于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大数据杀熟的原因
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会把用户进行分类。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就是把用户分为价格敏感性用户和非价格敏感性用户,由于使用习惯老客户多为非价格敏感性用户,而新用户则对价格比较敏感。企业则针对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怎样理解大数据杀熟
与其称这种现象为“杀熟”,不若说是“杀对价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乐,在超市只卖2元,在五星级酒店能卖30元。这不能叫价格歧视,而是因为人们能住得起五星级酒店,那么就是要被“杀”,这个理论套用在“大数据杀熟”上却并不恰当。一个关键问题是,一罐可乐的正常价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级酒店的溢价是公开的。但“大数据杀熟”却处于隐蔽状态,多数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溢价”了。此外,将老顾客等同于“对价格不敏感的人”,也有偷换概念之嫌。
大数据杀熟相关法规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实际体验调查结论与网友的反馈大相径庭。实际调查显示,大数据“杀熟”问题并不明显,只有个别价格不同行为涉嫌大数据“杀熟”,调查点名了去哪儿和飞猪旅行等网站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数据杀熟情况。但消费者发现被大数据“杀熟”后,由于其存在复杂性和隐蔽性,维权举证确实存在困难。
2019年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2]
针对最受关注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2]
大数据杀熟还将面临最高五十万元的处罚。《暂行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违反该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处罚。具体来说,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大数据杀熟的几种方式
“杀熟”,看字面的意思,就是同一个平台的同一款产品,每个账户看到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老用户的购买价格比刚注册的新用户价格贵。
大数据杀熟,其技术基础是大数据,也就是海量的用户数据,通过你的基础属性数据判断你所在用户群体、人群特征(如消费能力等)、通过你的行为判断数据,判断你的偏好、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强烈程度。然后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推送不同的商品价格。
一般来说,有几种情况:
1、根据地理位置定位,如果你附近商场或商店少,显示给你看的商品就会加价,几年前,美国就有“如果附近没有肯德基,就给用户显示更高的披萨价格”的案例。还有,如果你在“富人区”,卖给你的东西价格不加个三成五成的,好像也对不起大数据。
2、根据你的消费记录,如果你是属于花得起钱的那种,也会给你加价。
3、根据你搜索的词汇、时间、频率,判断你是“随便看看”还是“心里长草”甚至是“心急如焚”,从而给你调整报价。
4、我还听说,用不同的手机看到的价格不一样,如,苹果手机看到的价格可能高于其他的普通手机。
5、如果你是新用户,商家可能会给你较高的优惠券,或者新人体验券,最终购买的价格可能会低于老用户。
怎样应对大数据杀熟
在现阶段,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无法保证商家自觉不“杀熟”,那该怎么做才会尽量避免“被溢价”呢?
1、多用几个账号交叉验证。多找几个朋友,甚至可以用父母的手机搜索对比,然后选择最低价的那个下单。
2、伪装价格敏感用户。如果你能够被定义为价格敏感用户,可能平台给你推送的价格就不会太高,或者二回有另外的优惠券之类的补贴。
3、反向操作,画像模糊。当你要搜索矿泉水时,再同时搜索一些不相关的可乐、服装、护肤品等,用无关数据掩盖你的真实意图数据。这个需要说明的是,当你的用户画像准确度降低时,你被“熟杀”的可能性降低,但平台给你提供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可能会降低。
4、注意自己的隐私保护。尽量不让自身信息在网站、手机终端、APP、微信、QQ及其他社交网站暴露得太多。另外,划重点!尽可能地不要让你的地理位置、通讯录、相册等等隐私被获取。关闭掉一切非必须的定位许可,照片读取许可、通讯录读取许可,不要连接来来路不明的WiFi,甚至一些看起来官方的WiFi。
㈣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具体怎么回事,什么叫“杀熟”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杀熟“吧,简单来说就是坑熟人,中国一贯都是熟人社会,办事喜欢找熟人,就哪怕是出去打工也喜欢找老乡,因为在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中,熟人知根知底值得信赖,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了这种信赖的心理,利用对熟人的了解来坑熟人,往往因为了解一坑一个准。
现在大数据杀熟还挺普遍的,而且大数据杀熟具有隐蔽性,而且十分动态,所以每次那些电商平台被曝光利用大数据杀熟,他们总是能找到理由解释。但是不用怀疑,大数据杀熟是确实存在的,早在2000年的时候亚马逊就被发现将同一款DVD为新老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怒,随后亚马逊就道歉了并且承诺再也不价格歧视了。
㈤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具体怎么回事,什么叫“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消费者剩余的行为。
2020年8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了,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1年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中消协指出,部分互联网平台利用算法技术进行大数据杀熟,损害了网络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应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
(5)算法杀熟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杀熟”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四种表现:
一是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高,比如一个旅游网站常客看到的价格比新用户看到的价格贵了百元以上;
二是手机配置不同收费不同,比如某视频网站开通一个月VIP会员,苹果用户购买比安卓用户购买价格5元;
三是多次浏览不购买价格会更贵,比如查询某个航线的机票,几分钟前的机票价格是1500元,过几分钟再查,这个价格就可能变成了1700元;
四是下单时默认捆绑上次的服务,比如购买机票时,一旦勾选过一次贵宾休息室、接送机服务等附加服务后,那么在下一次下单时,系统就会默认勾选之前选择过的服务。
㈥ 杀熟是什么意思
意思见下面:
“杀熟”的意思是:做生意时,利用熟人对自己的信任,采取不正当手段赚取熟人钱财。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种熟人社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对熟人关系的侵蚀,社会上出现一些专门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的行为,即为“杀熟”。
㈦ “杀熟”是什么意思
大数据杀熟指的就是针对某一件商品,或者针对某一个服务的时候,老客户所看到的价格反而要比新客户更高。
很多经营者会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收集,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以及收入水平进行了解,然后将某一件商品用不同的价格售卖给不同的消费者。
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针对同一件商品时,老客户购买的价格会更高一些。其次就是常见的捆绑服务,比如我们上一次因特殊情况购买飞机票时,勾选了贵宾休息室或其他的服务,下一次购买时就会默认勾选。对某件商品或者服务,多次浏览,但是并没有购买,价格反而会越来越贵。
㈧ 大数据杀熟是什么意思如何维权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
大数据杀熟现象主要是应用在互联网以及电商平台上面,而这样的现象已经破坏了整个游戏规则,甚至让很多老用户付出比新用户更高的成本来享受服务,或者购买商品,这样不仅仅损害更多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平台从中赚取了非常多的利润和价值。
总结:当我们遭遇到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时,自己一定要多去进行维权,要么拿起法律武器,要么直接进行举报,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否则自己也会被各种各样的先进算法所计算,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消费,更重要的是还会让平台对自己更加了解,甚至让自己没有办法脱离平台。我们这样的生活也将会变得非常依赖网络,甚至依赖手机。
㈨ 大数据杀熟是什么意思
大数据杀熟即“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例如同一趟航班,高级会员是一个价格,普通用户是一个价格;同样叫车,起始点和距离一样,有的人显示52.1元,有的人显示46元…
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本身并不稀奇,曾经在传统商业社会中,“歧视”的对象有“生人”,也有“熟人”,比如在旅游景区内商家会将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外乡人”,比如凭借穿着打扮和谈吐,商家会将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卖给看起来更有钱的人。
只是在传统商业中,“生”“熟”都可能受到歧视,而在数据等的参与下,互联网商业中存在更多的是“杀熟”。甚至在“杀熟”的过程中,大数据成为了必备工具——每个平台都会搜集很多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这些用户信息,加上千人千面的技术,针对不同用户给出不同的价格和优惠。
大数据杀熟的套路都是基于标签的,现有的商品和服务搜索结果是基于消费者的兴趣、消费习惯和其他特征。消费者每次在网上操作,都会被经济平台拿去分析、挖掘。客户与APP的互连动次数越多,APP的粘性越强,经济平台就越了解用户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与报价。
㈩ "杀熟“是什么意思啊
"杀熟"顾名思义,就是专杀熟人
比如,你去饭馆吃饭,饭馆是你朋友开的,可是饭菜质量不怎么样,但你一样会掏钱,一样不好意思说不好,不好意思讲价钱,反而还会百般称赞做得好吃,其实你被杀了,"杀熟"了。
象买保险,传销,装修房屋,都要防止"杀熟“,最好多调研,多比较一下价格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