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机极对数怎么看,这个极对数是多少
电机铭牌上有:比如Y200-6中6表示的就是极数,级数÷2=3就是极对数,其同步转速就是50HZ×60÷3=1000转,同步转速×转差率=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Ⅱ 全顺12寸2000W普通电机对极数是28吗
是。全顺12寸2000W普通电机电极数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进行制作的,其中电极数国家规定不低于26,全顺是28。
Ⅲ 12寸全顺省电增强版极对数多少
16。12寸全顺省电增强版极对数是16,电机极对数是根据转速来定的,转速=60×频率÷极对数,电动机转速的高低,是由电动机的极数,也就是磁极对数来决定的。
Ⅳ 怎么看出这个电机铭牌上极对数是多少
1、看转速比如1430r/min实际同步转速就是1500转,由转速公式:转速=时间(60秒)×频率(50HZ)除以磁极对数 一个磁极对为2个极,由此就可以算出 3000÷1500=2个磁极对 也就是4极电动机。
2、看型号就更直接了:例如 电动机型号是Y 132 M- 4 Y →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产品名称代号还有:YR为绕线式异步电动机;YB为防爆型异步电动机;YQ为高起动转距异步电动机。 132→机座中心高(mm) M →机座长度代号 4 →磁极数
3、异步电机是以YB开头,鼠笼型为YR,增安型为YA,然后是中心高和极数,例如YR400-4 560 6KV,是异步鼠笼型电机中心高为400mm,极数为4极,额定功率560KW,额定电压6KV
Ⅳ 如何识别电机的磁极对数
识别电机的磁极对数方法:
用指针万用表的毫安档并到电机的接线端子上,转动电机看指针摆动的次数就可以判断出是几级电机。
普通的单速电机,可以从定子线圈的结构上甄别磁极对数。双速电机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联接方式,来改变电机的磁极对数。是按设计的固定方式,结构很复杂,外表是无法甄别。
数每极每相有多少个槽,再用总槽数除以相数,再除以刚才数的每极每相的槽数,就是极对数,如果算极数,就用算出来的极对数乘以2。
极数的确定:
八极电机就是转子有8个磁极,2p=8,即此电机有4对磁极。一般汽轮发电机多为隐极式电机,极对数很少,一般为1、2对,而n=60f/p,所以他的转速很高,最高可达3000转(工频),而水轮发电机的极数相当多,转子结构为凸极式,工艺比较复杂,由于他的极数很多,所以它的转速很低,可能只有每秒几转 。
若三相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合成磁场的同步转速为50r/s,即3000r/min.如果电动机的旋转磁场不止是一对磁极,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得到同步转速n与磁场磁极对数p的关系:n=60f/p.f为频率,单位为Hz.n的单位为r/min。
ns与所接交流电的频率 (f)、电机的磁极对数(P)之间有严格的关系 ns=f/P。
同步电动机的转速=60*频率/ 极对数(我国工频为50Hz)。
异步电动机转速=(60*频率/ 极对数)×(1-s) s:转差率,用来表示转子转速n与磁场转速n0相差的程度的物理量。
另外,同等功率的电动机,转速越大,输出扭矩越小。
Ⅵ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对数是多少
极对数是定子产生的磁场NS为一对极对数。
计算A=60F/S A为极对数F为交流电频率S为电机转速,但不是转速决定极数,而是极数决定转速。一般为1,2,4,6,8,12,16,24,0。
三相交流电机每组线圈都会产生N、S磁极,每个电机每相含有的磁极个数就是极数。由于磁极是成对出现的,所以电机有2、4、6、8……极之分。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
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矩。
电动机同步转速公式如下: n=60f/p.
f为频率,单位为Hz.
n为转速,其单位为r/min
p为磁极对数(注意是磁极对数而非磁极的个数,如2极电机p=1)
由于在中国三相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因此2极同步转速是3000r/min,4极同步转速是1500r/min,6极同步转速是1000r/min,8极同步转速是750r/min。这几种速度都只是各种极数电机的同步转速,而非实际转速。
Ⅶ 怎么理解全顺瓦片电机上面数学的意思
WP 是指瓦片的意思;
200是指电机功率为2000w;
41代表平衡型;
x代表极对数为16 。
瓦片电机就是电机转子,因为形状类似于瓦片。
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
Ⅷ 全顺10寸1200w电机相移角是多少
全顺10寸1200W电机相移角小w(阿咪咖)是0.0038度,相位角J(西塔胡)是120度。这些基本知识都在《电机初识》中曾经介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