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珠算116的算法

珠算116的算法

发布时间:2022-12-13 13:40:05

A. 珠算的口诀是

珠算的口诀: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1)珠算116的算法扩展阅读

优点:“珠心算”能够改变学习态度,增加孩子的专注力。 在学习珠心算时,往往需要独立专注的思维,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弊端:“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有冲突,不练习容易致混淆“小学学习的数学是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方式,而珠心算却恰好与小学教学相反,先计算高位,再算低位,这种相悖的计算方式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孩子学过珠心算后,只会机械地运用形象思维来运算,养成了相对比较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B.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什么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

1、珠算加法口诀表

加1: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2: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3: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4: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5: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6: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7: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8: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9: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去四去五进一。

2、珠算除法口诀表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加减法,明代称“上法”和“退法”,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

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与现今口诀接近。

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内有“撞归口诀”。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C. 珠算的算法口诀

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加减法,明代称“上法”和“退法”,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与现今口诀接近。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内有“撞归口诀”。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D. 珠心算怎么算的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

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门高级的计算技术。

(4)珠算116的算法扩展阅读

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儿童多练,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必须有一个“度”。 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对儿童都是极其有害的。

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对儿童珠心算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和应有知识的掌握,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性及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性等因素。

E. 珠心算算法

呵呵,我们好朋友的弟弟学了这个.回来告诉我们的.其实,老师是教他们上珠一粒代表5,下面一粒珠子代表1.然后有这个口诀。“加1不够,下5减4;加2不够,下5减3;加3不够,下5减4;加4不够,下5减1。”你可以拿一把算盘算一下,比如1+2+3,先拨下珠一粒,代表1,再拨下珠2粒,代表+2,现在就有3粒了,所以现在是3,再加3,现在只有下珠1粒了,加3不够,所以口诀是下5减2,(拨上珠一粒代表5,下珠拨去2粒,)现在就是等于6了,上珠1粒,下珠1粒。(减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F. 珠算1—100算法

5050
给个分吧!
哦,那不知道了

G. 六上一去五进一,是什么意思

六上一去五进一,是珠算口诀,意思是6+6=12,原来算盘上的数是6,再加6,口诀就是六上一去五进一,原来是6,是一个5和一个1,再加6,就是加一个5和一个1,6+6就是算盘珠子上1个,去5个,进一位,就是12了。

(7)珠算116的算法扩展阅读:

珠算口诀是一种中国人在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算法。适用于算盘,迄今为止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

算盘最早当属北宋年间的着名作品《清明上河图》里出现,作者张择端。画卷里都城汴京长街的店铺柜台上,摆放的算盘与现代算盘一模一样。 载有算盘图的专业文献是明洪武四年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

朱世杰《算学启蒙》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阅读全文

与珠算116的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文件夹变成了 浏览:558
linuxpython绿色版 浏览:431
怎么下载小爱同学音箱app 浏览:554
python占位符作用 浏览:76
javajdbcpdf 浏览:543
php网页模板下载 浏览:192
python试讲课pygame 浏览:409
安居客的文件夹名称 浏览:677
家里服务器如何玩 浏览:451
网站源码使用视频 浏览:746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浏览:452
邮件安全证书加密 浏览:416
云服务器如何访问百度 浏览:279
常州电信服务器dns地址 浏览:839
用小方块制作解压方块 浏览:42
图像压缩编码实现 浏览:68
特色功能高抛低吸线副图指标源码 浏览:71
西方哲学史pdf罗素 浏览:874
python最常用模块 浏览:184
温州直播系统源码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