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白水艇群编译

白水艇群编译

发布时间:2022-12-15 08:07:49

Ⅰ 二战电影《灰猎犬号》背后的故事,真实残酷的大西洋潜艇战

2020年7月10日,由美国着名影星汤姆.汉克斯自导自演的战争电影《灰猎犬号》在流媒体平台上映,这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发生在西北大西洋上德国潜艇和盟军水面舰艇之间攻防战的电影,是以真实 历史 背景为基础展开的一部战争题材大作。笔者印象中,这也是第一部以水面舰艇反潜战视角为主线的潜艇战电影。

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并没有收到影评人的好评,原因是"过多的海军专业术语"。不过笔者看完以后觉得,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这个"缺点"正反映了制作方的专业和认真。这部电影对于海军水面舰艇反潜作战的描写是相当精准和到位的,真实反映了早期海军舰艇作战的特点,相当良心!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主角是一艘虚构的美国驱逐舰:DD-548"灰猎犬"Uss Greyhound号的舰长。这艘"弗莱彻"级驱逐舰是一支由4艘舰艇组成的护航编队的指挥舰,负责护送一支由37艘商船组成的船队,横跨大西洋将物资从美国运往英国。期间遭受以 "灰狼"号为首的德国潜艇群攻击,"灰猎犬"号带领护航编队和德国潜艇斗智斗勇,反复搏杀,终于完成了护送任务。91分钟的电影只有片头一段不到7分钟的铺垫,立刻就进入了故事的主线,紧张的海上反潜搏杀一刻不停贯穿全片直至结束,看得紧张刺激,悬念重重!

相信还有很多人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所以笔者今天就不做过多剧透了。不过对于普通不懂军事的观众来说,这本电影里很多情节的设定确实不太容易理解,今天笔者就从军事的角度结合电影来聊聊当年的那场波澜壮阔而残酷的大西洋潜艇战,也方便大家观影时能有更好的理解。

1. 大西洋潜艇战和"狼群"战术

二战时期有两大战场,太平洋战场是大规模的海空登陆战,主要作战目标是太平洋上各岛屿的争夺,地面战规模较小,主要为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之间的对决。欧洲战场主要为大规模地面战,相比强大的德国陆军和空军,德国海军实力较弱,所以发生在大西洋上的海战主要为盟军反潜作战兵力和德国潜艇之间的反潜战。

二战初期,德国陆军摧枯拉朽般攻占了大部分欧洲地面,只剩下了孤悬海外的英国。而后德国开始向东攻击苏联,形成了东攻西守的局面。英国作为西线盟军最后的据点,是返攻欧洲大陆的桥头堡,所以大量物资、装备从大西洋彼岸的美加两国出发运往英国,这条大西洋运输线是维系英国生存的生命线,德军为了稳固西线防御,一直努力将其切断。在1941年德军损失了最后的大型水面舰艇之后,面对强大的英国海军水面舰艇力量,德国海军将潜艇这种非对称型的作战方式作为主要作战模式,从而拉开了大西洋潜艇战最激烈,也是最残酷的一幕。

德国潜艇采取的以多艘潜艇在航线附近预设阵地埋伏,一旦发现船队立即召唤附近潜艇集中攻击,从而实现局部兵力优势的战术,被称为"狼群"战术。由于盟军的运兵船多采用高速客轮,且有大量水面舰艇保护,攻击不易,所以德军潜艇的目标主要是航速只有10-11节,只拥有少量护航力量的货船编队。一时间,大西洋上狼烟四起,一整船一整船的战略物资,包括美国生产的坦克、飞机、火炮、弹药,在德国鱼雷的爆炸声中沉入冰冷的北大西洋海底。德军的潜艇战使得盟军往英国的战略运输受到很大威胁,也一定程度上推迟了盟军返攻欧洲大陆战役的启动时间。

电影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一支由37艘货轮组成,代号"HX-25"的货船编队横跨大西洋过程中。这样的一支编队自然是德国狼群的绝佳猎物,由于飞机的航程有限,在大西洋中部有一段约50小时的航程没有空中掩护,只能依靠护航舰艇提供护卫。而影片中的狼群数量达到7艘,护航舰只有4艘,兵力处于劣势,要想成功守住编队确实困难重重!

2. 二战时期的潜艇战攻防战术

潜艇是一种可以水下航行的作战舰艇,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隐蔽性好,可以神出鬼没的进行攻击。其主要武器为鱼雷,一般一艘二战时期的德国U型艇可以携带24枚鱼雷,通过潜艇头部的四个鱼雷发射管和尾部的两个发射管发射,再装填鱼雷的时间约为10-20分钟一枚,所以德国潜艇每次攻击可以发射的鱼雷数量为6枚。由于鱼雷是在水下击中舰船的,所以一条鱼雷的威力就足以可以击沉一艘没有防护的商船。

二战时期的潜艇都还是常规动力潜艇,以柴油机为主动力,水面航行时用于提供动力和给电池充电,水下潜航时使用电池驱动电动机。一般潜艇水面最大航速为17-18节,水下最大航速为8-10节,连续潜航时间在最大航速下约为2小时,2-4节的航速下可以坚持10个小时,然后必须浮出水面进行充电。所以,当时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只有在进行攻击的时候才会下潜进行隐蔽潜航。

二战时水面舰艇和潜艇之间的攻防战,可以说是一种互相看不见对方的"盲打"模式。水面舰艇首先依靠雷达探测周边海域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潜艇,在发现潜艇后快速向潜艇逼近,逼迫潜艇紧急下潜。如果潜艇下潜躲避,反潜舰就开始使用被动声呐探测潜艇发出的机械噪音,在确定大概位置后,反潜舰打开主动声呐向目标区域发射声波(就是很多电影中的"咚……咚……"声),并通过计算声波撞击潜艇后反弹回的时间,来精确测得距离、深度等信息。然后反潜舰要做的就是通过快速机动抵达潜艇正上方,投下深水炸弹对潜艇所在区域进行覆盖,以期其中的一两枚可以成功击中潜艇。整个过程中,双方都无法目视对方,只能依靠声呐数据进行判断,所以并不能确保每次反潜攻击都能成功,甚至无法完全确定攻击是否有效。二战时经常有潜艇被几艘反潜舰连续攻击,上百枚深水炸弹投下却最终无碍的战例发生,又或是水面舰没有看见潜艇被击毁的证据,而潜艇也未能返回基地,无故失踪的情况发生。可以说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反潜战很多时候就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猫抓老鼠" 游戏 。

潜艇一旦在交火中被逼出水面,那基本就是无路可逃了!仅仅依靠一门甲板炮和几门小口径高炮,潜艇分分钟会被反潜舰的各种火炮送入海底。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潜艇在交火中是不会浮出水面的。

潜艇的生存靠的是隐蔽,所以不会主动招惹水面作战舰艇,在攻击商船队的行动中,潜艇首先需要躲开护航舰的拦截,将鱼雷射向商船,然后借机偷袭护航舰也不是不可以,但主要还是躲为上策。护航舰有时也会采用对可疑潜艇海域进行反复搜索的方式让潜艇一直停留在水下,等船队开远并转向后再高速追赶编队。而潜艇确认安全后再浮出水面时,编队早已无影无踪,这也是一种摆脱潜艇攻击的办法。但是这一方法在对付多艘潜艇的协同攻击时就无效了,多个不同方向的威胁会让护航舰顾此失彼,这就是狼群战术的优势。

3. 二战水面舰艇反潜作战主力:驱逐舰

二战时期的反潜战,除了航空反潜,最有效的反潜兵器就是驱逐舰。但早期的驱逐舰出现的目的并不是反潜,而是作为"雷击舰"诞生的,一般排水量2000-3000吨,最早的驱逐舰是用于在战列舰对战过程中,高速冲向对方战列舰队形,向其密集发射鱼雷,以小博大攻击战列舰,最起码能打乱对方阵型,为己方战列舰轰击提供帮助。所以驱逐舰一直有一个特点就是航速非常高,一般都有30节以上。

驱逐舰在反潜作战中具有绝佳的优势,除了速度快,它的体型适中,可以安装雷达和反潜声呐等全套设备。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转弯回旋半径小,便于在和潜艇的对战中,快速占领攻击位置发起攻击。对于当时的潜艇来说,驱逐舰就是潜艇的克星,是潜艇最怕遇见的对手!

在电影中,护航编队的4艘舰有3艘是驱逐舰。除了主角美国海军"弗莱彻"级"灰猎犬"号,还有两艘英国海军驱逐舰"鹰"号和"哈里"号,这两艘驱逐舰的特写不多,从其单烟囱和双联封闭式舰炮判断"鹰"号应该是1900吨级的英国K级驱逐舰,而"哈里"号有两个烟囱,应该是一艘"部族"级驱逐舰,还有一艘加拿大护卫舰"迪基"号,从其外形怪异的舰桥判断是一艘英国转让的江河级护卫舰,排水量1200吨,专门用于进行护航任务。这样的护航力量对付一两艘潜艇的威胁是足够的,但遇到电影中这样的狼群就捉襟见肘了。这4艘舰中"灰猎犬"号吨位最大(3000吨),速度最快(37节),是护航编队的机动力量和指挥舰。整部电影中该舰不停在编队前后来回穿梭,左扑右挡,独自或协同瓦解了不少威胁。也难怪德国领头的潜艇"灰狼"号要联合其它潜艇在最后时刻主动对其发动攻击,左右夹攻力图解决这个护航编队最强的保护者!因为一旦解决了"灰猎犬"号,整个编队的商船就都只能任其宰割了!

大西洋潜艇战从1939年开始,到1943达到高峰,于1945年落下帷幕。德国一共击沉了超过3500艘各型商船和175艘盟军舰艇,总吨位超过2100万吨,付出了800余艘潜艇被击沉的代价。这场残酷的海上战争造成了交战双方近10万人死亡,上千架飞机和数千辆坦克沉入海底,各种弹药和物资更是不计其数!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战争的结局,纳粹德国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最后,回到电影上来。这部电影对于反潜作战的描述非常专业,是部不可多得的海军题材佳作,非常值得一看!也希望大家在看了作者的文章后,对理解这部电影中的作战环节会有所帮助。至于这部电影其它一些涉及情节的地方,过些日子等大家都看过电影后笔者再来解读吧!

Ⅱ “农夫”舰艇作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布勒斯特离诺曼底水域最近。1944年6月6日晚上,15艘潜艇排成一路纵队,间距300米,鱼贯出港。海面月光闪烁,暗一片亮一片的。艇队驶达下潜点后,便改取270°航向,全速向英吉利海峡峡口逼近。

7日凌晨1时45分,天空中传来了飞机发动机单调的响声。U-256号潜艇首当其冲,遭到了“软木塞”巡逻机的攻击,潜艇开炮还击,在飞机投下深水炸弹的一刹那间,将飞机击落。飞机的残骸在水面燃烧着,将艇队四周的天空照得通红。U-256号潜艇也在劫难逃,被深水炸弹炸成重伤。

25分钟后,又一架惠灵顿式飞机扑来,从艇队右舷40°方向发起攻击。U-415号潜艇赶忙开火,但飞机疾如流星,从200米高度急冲到潜艇前方,投下了4颗深水炸弹,4声巨响把潜艇抛出了海面,将艇员摔倒。当潜艇跌回水面时,跃起的水柱又跟着下落,把成吨的海水从指挥台出入口灌进艇内。两台柴油机停止了转动,舵机严重受损,潜艇因伤势太重,只好掉头脱离艇队,和U-256号结伴返回了布勒斯特。

从圣纳泽尔、洛里昂和拉帕拉斯出航的潜艇也同样遭到了“软木塞”巡逻机的频频攻击,U-955号和U-970号潜艇被炸沉,U-212号和另外两艘潜艇被炸伤。天亮后,潜艇一艘接一艘地潜入水下,直到7日夜幕降临,才重新浮出水面,继续向东北方向全速行驶。

8日凌晨,加拿大皇家空军肯尼思·穆尔空军中尉驾驶一架解放者式飞机在英吉利海峡西口连连得手,半个小时内,仅用12颗炸弹,只两次交叉投弹,就分别击沉了U-629和U-373号潜艇。“农夫”艇群胆战心惊地缓缓向前推进,天亮时分,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U-413号潜艇又遭不测,被一架哈利法科斯式飞机炸伤。

损失在不断增大。9日上午,在布勒斯特以西海面上,U-740号潜艇刚刚浮出水面为蓄电池组充电和补充压缩空气,就被一架解放者式飞机发现,击沉。10日,U-812号潜艇一命呜呼。

至此,“农夫”艇群已损失了1/3的兵力,可除了几艘闯到英吉利海峡西口外,其余的仍在比斯开湾内徘徊不前。克朗克向邓尼兹报告了这一严酷的事实,承认遭到了失败。同时,他下令没有装通气管的潜艇全部返回基地待命,而将突入登陆水域的希望,一股脑儿赌在装有通气管的潜艇身上。

Ⅲ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交战双方的导弹艇进行的第三次海战经过是怎样的

1956年10月9日1时许,在埃及的社姆亚特港外执行监视任务的以色列“萨尔”级导弹艇群,发现了由4艘“黄蜂”级和“蚊子”级导弹艇组成的埃及艇群。埃及导弹艇发现敌情后,立即拉大与以色列艇群之间的距离。以色列艇群则力求缩小与埃及艇群的距离。10分钟后,双方间的距离已缩小到以色列导弹艇导弹的有效射程。

随后,以色列导弹艇便发射导弹,一举击沉埃及导弹艇2艘。剩下的2艘埃及导弹艇退向亚历山大港。30分钟后,其中1艘又遭以色列导弹艇攻击,被导弹击中而沉没。最后,埃及只剩下1艘导弹艇返回亚历山大港。

Ⅳ 1940年10月19日上午,普里恩指挥的”U147”潜艇遭遇了什么

1940年10月19日上午,普里恩指挥的”U147”潜艇正在英国北海峡口的柯卡尔沙洲附近巡游,突然,一支庞大舰队驶进了他的潜望镜,普里恩细心数了数,共有运输商船34艘,外围有6艘驱逐舰护航。他喜出望外,一边在后面紧紧尾追,一边向岸上的潜艇司令部发报。

10月17、18日两个晚上,以”U199”、”U1100”为首的艇群刚袭击了代号为”SC-7”的运输船队;19日,普里恩又在邻近海域咬住了”HX179”的尾巴。邓里兹不明白,这些英国人为什么撞了墙还不知道回头。他接报后,立即命令周围海域的所有潜艇,迅速向”U147”靠拢,结群作战,争取最大战果!

“U147”周围已聚集了6艘潜艇,”U1100”、”U146”和”U148”,刚从袭击”SC-7”的战场上下来,本应回港庆功,但一闻到血腥味也匆匆赶来,参加对”XH179”护航船队的猎杀。潜艇散布于船队航线的两侧,犹如夹道欢迎一般。艇载鱼雷发射管的档水管打开了,静静的鱼雷虎视眈眈。夜幕降下来时,攻击的时刻到了,数十艘英国舰船一无所知。

“攻击开始!”

潜艇全都浮上了水面,有夜色掩护,驱逐舰发现不了。这是一片开阔海域,正适于舰群作战,空中几点星光。1000码以外的船队像黑压压的城墙。普里恩登上舰桥,深吸了一口海面上的清新空气,屠杀命令就从他那难以启动的嘴巴里蹦了出来。”U147”放出的两枚鱼雷如离弦之箭,率先向船队扑去。5000吨的首船”斯达朗克”号中雷,船队像炸了群的羊,恐慌地向四面散开。

护航的军舰既要抢救落水者,又要搜索潜艇,顾头顾不了尾。乘着船队的混乱,各艇纷纷寻找目标,商船触雷爆炸声此起彼伏,海上大屠杀持续到天亮才告一段落,海面上火光熊熊。狩猎的潜艇忽而潜入水下,躲避军舰;忽而浮上水面,发射鱼雷;忽而冲到船队的前部、忽而扑向尾部。胆大的干脆钻进舰队中间,抵近攻击。海面上遍布船骸、尸体和船上装载的物资,空气中充满焦煳味,落水的未亡者在凄声呼救,劫后的场景惨不忍睹!

从1940年3月以来,德国潜艇共击沉舰船200艘。1940年夏季,德军战领法国,这使得德国潜艇进出大西洋的航程缩短了800海里,可以直接进出大西洋腹地,不必为溜过英军封锁的海域而浪费时间和燃料。

同时,德国的潜艇数量迅速增加。邓里兹将潜水舰队指挥部迁至法国,以法国沿海港口为潜艇基地,放出一批批”狼群”向英船队展开全面攻击。”狼群”战术立显奇效。从6月到11月,德国潜艇共击沉舰船272艘,共计139.5万吨。

1941年12月9日,邓里兹向他的潜艇发出指示:自即日起,所有对英国商船攻击的限制取消!随即,他发起了一场针对美国的”击鼓战役”,12月16日,第一批5艘潜艇悄悄驶离了比斯开湾的基地。邓里兹严格命令,为达到突然性,在驶往美国东海岸的途中,不许攻击任何目标。”山姆大叔”太麻痹了。虽然报纸上天天画有邓里兹和德国潜艇的狰狞漫画,还刊有英国船队遭受袭击的悲惨消息,但那是在欧洲水域,和美国大陆隔着一个大西洋。美国人可能忘了,既然宣战,就是敌人,即是敌人,就有面临攻击的危险。他们更想不到,就在纽约港口外不远的水下,五只”野狼”正贪婪地盯着自己的猎物。“U1133”的艇长哈尔德根少校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摩天大楼上的霓虹灯喷红吐绿,自由女神铜像也被灯火装饰得大放异彩,一艘艘商船前接后涌,进进出出,所有的航行灯都亮着。

“天哪,这哪像战争,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已向德国宣战,也许是在搞建国大庆!”哈尔德根后来写道,”既没有巡逻警戒,更谈不上护航编队。潜艇在这里作战,根本不需要什么战术,只要你会按那个鱼雷发射按钮!

当时,我真不忍心去打破那个灯火纺织成的辉煌的画面。”哈尔德根不会发慈悲,战争也不允许他慈悲!5艘潜艇各自占领了发射位置,哈尔德根在下达攻击命令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哈尔德根带领他的5艘潜艇,从纽约港南下,昼潜夜浮,大打出手。威廉斯堡、查尔斯顿、佛罗里达,到处有被他们击沉的商船。有时候杀得兴起,干脆白天也浮上水面,用舰桥上那门小口径高炮,轰击岸上的炼油厂、油库等大型目标。美国这块大陆自南北战争以来,已有80年与炮火硝烟绝缘,德国潜艇的袭击才使它的居民亲身感受到战争的存在。

Ⅳ 第四次中东战争海战,以色列导弹艇能获得全胜的原因有哪些

在这次地中海的导弹艇交战中,以色列导弹艇获全胜,埃及、叙利亚导弹艇损失严重。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以色列的“萨尔”级导弹艇性能比埃及的“黄蜂”级导弹艇为好,而以色列的“莱谢夫”级的性能则比“黄蜂”级的更好。“莱谢夫”级导弹艇吨位较大,装备新而全,雷达天线高,在夜战中其搜索与发现目标的能力比埃、叙导弹艇强。“莱谢夫”级导弹艇作为导弹艇群的引导指挥艇,能取得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机会,达到战术上的突然性。在导弹艇的航速方面,虽然设计速度都差不多,但以色列导弹艇较新,航速和机动性为优。

②双方导弹艇装备的导弹各有长短,但埃、叙导弹艇的“冥河”式导弹,弹道高,目标大,无抗电子干扰能力,易被发现和击落。以色列的“迦伯列”式导弹飞行高度低,目标小,具有抗电子干扰能力,不易被发现和跟踪。

③以色列导弹艇上的官兵战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战术、技术水平较高。

Ⅵ 二战时,德国的布雷潜艇有多少

布雷潜艇共二级二型14艘。德国建造的布雷潜艇有两种型号,中型潜艇有5个水雷管,管内可置15枝水雷;大型潜艇有33个水雷管,管内可置66枚水雷。布雷潜艇的续航力达8000~1.5万海里,可深入敌沿岸布设攻势水雷。由于携带的水雷较多,单艇可布设雷阵,艇群可布设较大面积的雷区。潜艇既有较大的续航力可深入敌海区,又有良好的隐蔽性,可抵近敌港岸布雷,因而多用于战役及战略威慑。

Ⅶ 导弹艇有哪些任务使命

登陆作战能力包含两重使命:即打击敌方投送登陆兵的舰艇编队和歼灭上陆的敌方兵力。前者主要由海军承担,这就是中国海军早期建设的主要目标。

初创时期的中国海军非常缺乏大型作战舰艇,而且这种状况在很长时期内又难以改善,大型舰艇一时难以成为海防主要力量,海上反舰作战的使命就主要落在了小型舰艇身上。

当时中国海军人员多数来自陆军,缺乏对海上作战的认识和经验,在建立作战体系问题上更多的是沿用苏联所传授的模式:采用鱼雷艇和炮艇协同,杀伤性火力与歼灭性火力相结合。在很短时期内迅速组建多个相当于护卫舰和驱逐舰火力的艇群,以弥补大型舰艇的不足。

1953年中苏签订的“六四”协定中,中国注重引进鱼雷艇、中小口径舰炮以及主机和舰艇建造技术,炮艇立足于国内建造。这种艇群组成的作战体系虽然在最初投入实战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却难以真正作为制海作战的有效手段。

1958年,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二四”协定,这个协定包括引进Π-15舰舰导弹、183P和205两型导弹艇。中国对于上述装备的代号分别为544舰舰导弹、6624型和6621型导弹艇。

尽管当时对反舰导弹在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有争论,但不管对海军装备发展认识如何,这些装备的引进,客观上使中国海军作战体系和观念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Ⅷ 二战期间,德国的潜艇战对美国取得了哪些战果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德国对美宣战,邓里兹即开始对美实行“全面无限制潜艇战”。

自从德国向美国宣战后,美洲的一些国家也相继参战,战火烧到整个西半球。这之前,潜艇战的战场只在英伦三岛和地中海,而现在邓里兹的“狼群”可以无所顾忌地西进,开辟新战场。德国制造了可以远洋活动的大型潜艇,并且有排水量2000吨、绰号为“奶牛”的巨型油料补给潜艇的配合,“狼群作战”又有了新的转机。

1941年12月9日,邓里兹向他的潜艇部队发出指示:自即日起,对所有商船攻击的限制取消!即实行“全面无限制潜艇战”。

随后,邓里兹开始指挥“狼群”攻击美国。

12月16日,第一批由5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在U—133号艇长哈尔德根少校的率领下,悄悄驶离比斯开湾的基地,向美国东海岸进发。邓里兹严格命令,为保证此次行动的突然性,在驶往美国东海岸的途中,不许攻击任何目标。

“山姆大叔”太麻痹了。虽然报纸上天天画有邓里兹和德国潜艇的狰狞漫画,也刊有英国船队遭受袭击的悲惨消息,但人们普遍认为,那是在欧洲水域和美国大陆隔着一个大西洋呢!他们根本想不到,就在纽约港口外不远处的水下,5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像5只“野狼”一样正贪婪地盯着自己的猎物。

美国人可能忘了,既然宣战了就是敌人;既然是敌人,就有面临攻击的危险。

“U—133”号艇长哈尔德根少校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摩天大楼上的霓虹灯喷红吐绿,自由女神像也被灯火装饰得大放异彩,一艘艘商船前呼后拥,进进出出,所有的船只都亮着灯。

“天哪,这哪像战争!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已向德国宣战,也许是在搞建国大庆!”哈尔德根后来写道:“既没有巡逻警戒,更谈不上护航编队。潜艇在这里作战,根本不需要什么战术,只要你会按那个鱼雷发射按钮就行了!当时,我真不忍心去打破那个被灯火编织成的美妙画面。”

当然,哈尔德根不会真的发慈悲,战争也不允许他发慈悲!5艘潜艇各自选好了发射位置,哈尔德根下达攻击命令后,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此后,哈尔德根带领他的5艘潜艇从纽约港南下,昼夜潜浮,沿途大打出手。

威廉斯堡、查尔斯顿、佛罗里达,到处都有被他们击沉的商船。有时候他们杀得兴起,干脆白天也浮上水面,用舰桥上那门小口径高炮,轰击岸上的炼油厂、油库等大型目标。哈尔德根的艇群共击沉商船20万吨。当月,美、英盟国的海上损失急剧上升到55万吨。哈尔德根也成为邓里兹的新“王牌艇长”。

美国这块大陆自南北战争以来,已有80年与炮火硝烟绝缘,德国潜艇的袭击才使它的公民亲身感受到战争的存在。

饱受潜艇之苦的美国也开始编组护航船队。

但是,邓里兹的“狼群”继续南下,进入了加勒比海和南美海域。广阔的大洋上有无数条航线,处于攻击一方的德国潜艇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不断转移攻击目标,使美英有限的护航兵力疲于奔命,防不胜防。

整个1942年,商船的月损失都保持在60万吨左右。

Ⅸ 10艘核潜艇再加10艘驱逐舰,在大洋深处能对抗一支航母战斗群吗

如果核潜艇守株待兔,核潜艇的胜率很高,如不是守株待兔这不一定,如核潜艇用鱼雷攻击,有线制导鱼雷距离太近,容易招到航母舰队的打击,如发射远程反舰导弹,目前的发射不能做到连续发射,很容易你的导弹还没有发射几发对方舰载机就飞过来了。

一个航母编队可以在驱逐舰攻击范围外搭起攻击,所以10艘驱逐舰的作用不是攻击,而是牵制,也就是送死。主力是10艘核潜艇,核潜艇的主要威胁不是水面的驱护舰,而是航母编队的攻击核潜艇,所以用2至3艘核潜艇牵制航母编队驱护舰群,4艘核潜艇负责歼灭航母编队的攻击核潜艇,3艘核潜艇负责攻击航母。攻击核潜艇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核潜艇主要优势就是在水里能跑的很快,所以对调动敌防御力量。一般一个航母战斗群遇到一个先进的攻击核潜艇编队都会掉头就走,因为反潜的难度远远大于防空!

Ⅹ 潜艇战的失败,同盟国有何反思何行动计划

3月上、中旬,同盟国共损失运输船85艘(67艘在护航运输队航行中被击沉,21艘在北大西洋航线上被击沉)。这表明,在德国海军潜艇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改变航线来躲避德国海军潜艇的攻击已无济于事。这引起英国海军部对护航体系的担心;护航体系在开始的3年半时间内一直是同盟国在大西洋的战略支柱,而此时“预示英国在海上斗争中要失败”。英国海军部事后记载道:“德军从来没有像1943年3月前20天那样近乎切断新旧世界之间的交通。”英国海军部甚至有人对能否继续把护航队当作有效的防御系统表示怀疑。

在这次潜艇战高潮之后,同盟国下决心调整护航兵力,经常用航空母舰加强护航运输队的警戒,或用岸基飞机担任护航。3月下旬,英国马克斯•霍顿海军上将组织的支援舰队投入反潜作战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同盟国6个支援舰队与护航舰群密切协同作战,当护航舰艇进入空中掩护缺口时,支援舰队便去进行支援,对大西洋中部德国海军潜艇予以更有力、更集中的反击。支援舰队中单独行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对德潜艇穷追不舍。在3月最后的10天里,这些支援舰队显示了作用。3月21日,“S—123”号和“HX—23”号运输队在费尔韦尔角东南的“空中缺口”,碰上了德国强大的“安康”潜艇群。26日傍晚,“SC—123”号运输队的几艘运输船驶入该艇群中间,被德国“U—564”号潜艇和“U—663”号潜艇发现。由于“U一663”号潜艇很快被第3支援舰队的高频测向仪发现,未及报告运输队的航向和航速,就被支援舰队逼入水中。当迹象表明“SC—123”号运输队周围再没有任何潜艇时,该支援舰队又全速回返去接应随后而来的“HX一230”号运输队。邓尼茨命令南边的“鲍鱼”潜艇群(28艘潜艇)全速北上去攻击“HX—230”号运输队,结果又被支援舰队的高频测向仪发现,受到驱逐舰驱赶而撤退。

阅读全文

与白水艇群编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正宗溯源码大燕条一克一般多少钱 浏览:917
电脑感染exe文件夹 浏览:916
wpsppt怎么转pdf格式 浏览:88
腾讯文档在线编辑怎么添加密码 浏览:874
本地不能访问服务器地址 浏览:865
访问服务器命令 浏览:835
华为云服务器分销商 浏览:954
Linux定位内存泄露 浏览:198
工程加密狗视频 浏览:720
不在内网怎么连接服务器 浏览:664
云服务器app安卓下载 浏览:966
如何查看linux服务器的核心数 浏览:137
交易平台小程序源码下载 浏览:148
程序员记笔记用什么app免费的 浏览:646
java与单片机 浏览:897
服务器内网如何通过公网映射 浏览:478
程序员穿越到宋代 浏览:624
怎么使用云服务器挂游戏 浏览:620
真实的幸福pdf 浏览:345
d盘php调用c盘的mysql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