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什么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
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2. 计算机二级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点
一、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文档,声音,视频等。
2、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3、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4、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2)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结构可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面向问题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2)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放的方式,是面向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2、存储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关系: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一定一一对应。
3、常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3. 算法设计原则是什么
原则:首先说设计的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其次应有很好的"可读性",还必须具有"健壮性",最后应考虑所设计的算法具有"高效率与低存储量"。
所谓算法是正确的,除了应该满足算法说明中写明的"功能"之外,应对各组典型的带有苛刻条件的输入数据得出正确的结果。
在算法是正确的前提下,算法的可读性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在当今大型软件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环境下是换重要的,另一方面,晦涩难读的程序易于隐藏错误而难以调试。算法的效率指的是算法的执行时间,算法的存储量指的是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最大存储空间。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另一个不可缺的要素,因此在讨论数据结构的同时免不了要讨论相应的算法。这里有两重意思,即算法中的操作步骤为有限个,且每个步骤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确定性表现在对算法中每一步的描述都没有二义性,只要输入相同,初始状态相同,则无论执行多少遍,所得结果都应该相同。
可行性指的是,序列中的每个操作都是可以简单完成的,其本身不存在算法问题,例如,"求x和y的公因子"就不够基本。
输入值即为算法的操作对象,但操作的对象也可以由算法自身生成,如"求100以内的素数",操作对象是自然数列,可以由变量逐个增1生成。
算法的健壮性指的是,算法应对非法输入的数据作出恰当反映或进行相应处理,一般情况下,应向调用它的函数返回一个表示错误或错误性质的值。
4. 算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算法通常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法的控制结构,即运算或操作间的顺序。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算法中的指令描述的是一个计算,当其运行时能从一个初始状态和(可能为空的)初始输入开始,经过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义的状态,最终产生输出并停止于一个终态。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移不一定是确定的。随机化算法在内的一些算法,包含了一些随机输入。
5. 计算机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算法有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序贯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在语句之间、框之间自上而下进行。它由依次执行的几个处理步骤组成。
它是任何算法都不能缺少的基本算法结构。方框图中的顺序结构是将程序框从上到下与流水线连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2、条件分支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通过判断算法中的条件,根据条件是否为真来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如果条件P为真,则选择执行框A或框B。无论P条件是否为真,只能执行A盒或B盒中的一个。不可能同时执行盒子A和B,盒子A和B不执行也是不可能的。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
在某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某一处理步骤按照某一条件从某一地点重复执行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是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必须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当循环结构,功能是P时形成时给定的条件下,执行一个盒子,一个盒子在执行后,确定条件P,如果仍然设置和执行一个盒子,等等来执行一个盒子,直到一个条件P并不不再执行一个盒子,这个时候离开循环结构。
另一种类型是直到型循环结构,作用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条件P是否为真。如果P仍然不为真,将继续执行盒子A,直到给定条件P为真一段时间。
(5)算法结构的构成原则扩展阅读:
共同特征
1、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2、结构的每个部分都有执行的机会,即对于每个盒子,应该有一个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如图A所示,从入口到出口没有经过它的路径,这是不符合要求的算法结构。
3、结构中不存在死循环,即没有结束循环。
6.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什么
算法有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三种基本结构的共同点:
(1)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
(2)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也就是说对每一个框来说都应当有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通过它。
(3)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即无终止的循环。
数据结构算法具有五个基本特征: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
1、输入:一个算法具有零个或者多个输出,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后面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一个算法本身给出了初始条件,那么可以没有输出。
2、输出: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出。也就是说,算法一定要有输出,输出的形式可以是打印,也可以使返回一个值或者多个值等,也可以是显示某些提示。
3、有穷性:算法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算法的执行时间也是有限的。
4、确定性:算法的每个步骤都有确定的含义,不会出现二义性。
5、可行性:算法是可用的,也就是能够解决当前问题。
7. 试述算法的组成要素、算法的基本性质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它们是构成算法的基本要素.
基本性质
(1)有效性
(2)确定性
(3)有穷性
8. 计算机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网络知道
计算机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啥?
yezi1950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关注
成为第1930位粉丝
计算机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一个程序从第一行一直运行到最后一行,也就是程序从头到尾运行。
2、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的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分支语句。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
3、循环结构:
一般用于重复某段需要不断重复执行的代码。
共同特点:
① 三种结构都是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② 三种结构内都不存在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