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索尼拍照算法

索尼拍照算法

发布时间:2022-12-19 08:49:34

❶ 索尼手机XZ2P 的后置双摄像头,拍摄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索尼XZ2 Premium也是索尼推出的首款双摄像头手机,它采用了黑白+彩色的双摄方案,并且融合了来自索尼相机α和 Cyber-shot系列的专业技术,通过独家的AUBE融合图像信号处理器还实现了超感光能力,在拍照模式下,ISO最高可达51200,摄像模式下,ISO最高可达12800,索尼XZ2P可以说是在所有手机厂商中唯一可以实现如此高感光度的产品。这也让这款双摄手机在暗光下的拍摄能力有了进一步突破。
除了超高的ISO感光度,索尼XZ2 Premium双摄的其他规格也算的上是业内领先水平,彩色摄像头为190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1/2.3英寸,单个像素面积为1.22μm,光圈为F1.8;黑白摄像头为120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依旧1/2.3英寸,这让它的单个像素面积提升到了1.55μm,光圈也提升到了了F1.6。除了暗光表现突出,依托于黑白摄像头大面积的单个像素以及大光圈,在进光量和细节表现上也给予了强大的支持硬件支持。
参数上索尼Xperia XZ2 Premium无可挑剔,那么索尼Xperia XZ2 Premium的拍照表现究竟如何,我在这里使用目前暗光拍照最好的华为P20 Pro和索尼进行了对比,通过拍摄的对比样张聊聊这款手机的成像效果到底如何。
▲开启超感光模式之后 索尼XZ2P的样张的整体亮度提升不少

在解析力方面,XZ2 Premium的表现的比较锐利,大场景下画面中的细节保存完整,也是由于这次XZ2 Premium双摄的加持,黑白摄像头的大感光面积让呈现细节得以很好的保留,至于索尼拍照的涂抹算法在光线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的。这一点对比此前的索尼手机要改善不少,和拍照旗舰P20 Pro相比也有不错的表现。

❷ 抓住瞬间 索尼Xperia XZs预测拍摄详解

【IT168 评测】索尼Xperia XZs作为XZ的小幅迭代产品,在外观及性能方面的并亮点不多,最大的卖点还是在于其搭载的索尼IMX400传感器。在继索尼Xperia XZ增加了激光对焦、RGBC-IR传感器以及电子五轴防抖之后,XZs更是在摄录方面更上一层楼,引入了960fps凝时慢摄以及预测拍摄功能。对于热衷于手机摄影的用户来说,索尼这次的升级简直太良心了。

京东商城:索尼Xperia XZs现已接受预约,售价4199元【点击查看详情】

对于已经购买索尼Xperia XZs的用户来说,超慢动作视频的拍摄的上手难度是比较低的, 多拍几次就能轻松掌握记录关键瞬间的要领。不过这预测拍摄功能对于初步上手XZs的用户来说想必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这项功能的原理和优点是什么?我在什么场景下能够用到它?又或是如何正确的触发这项功能,就成了本篇文章主要为你解答的问题。

1、什么是预设拍照?

顾名思义,预设拍照的意思是:索尼Xperia XZs会在你按下快门拍照之前,就预先拍摄照片。也就是说,在你按下快门之后,出了正常输出一张照片之外,XZs还会根据具体情况为你奉上开门前一小段时间内记录的1至3张照片(最多共4张照片)。与苹果的Live Photos不同的是,iPhone是同时记录下一张照片以及一小段分辨率较低的小视频。而XZs是直接输出四张全像素(1900万像素)、画质无损的照片。


▲预测拍摄基本介绍

2、为什么只有索尼Xperia XZs能实现预测拍摄功能。

索尼Xperia XZs之所以能够支持预测拍摄功能,是因为它所搭载的索尼IMX400传感器内置了DRAM层,这是其它手机所没有。目前市面上除了索尼Xperia XZs和还未上市的XZ Premium之外,其它手机中的CMOS均未内置DRAM层,自然无法支持预测拍摄。

那么在CMOS中内置DRAM层的好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为CMOS提供了一个缓存,目的是临时存储图像信息。举一个简单但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一般的CMOS就像是一条公路,图像数据就像是驶过公路的一辆辆的汽车,而加入DRAM层的CMOS就是一条拥有立交桥的公路,它拥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可以临时存储更多的汽车。而相机每次曝光的过程就是截取一段公路上汽车的过程。因此,拥有DRAM层的CMOS可以获得更多数据,也因此具备预测拍摄功能。

3、预测拍摄有什么好处。

预测拍摄提高了用户在抓拍某个镜头时的容错率。例如在拍摄运动的物体时,你很容易得到一张模糊的照片,但错过的镜头就再也没有重复的机会了。但你的手机如果拥有预测拍摄功能,那么你还可以从四张照片中择优选择一张照片保存。在拍摄大家集体跳起来的镜头时基本可以做到一次搞定了~


▲预测拍摄官方演示视频

4、如何开启预测拍摄功能。

在索尼Xperia XZs相机的设置选项中,官方目前只提供了自动和关闭两个选项。也就是说你无法保证你每次拍摄都能保存照片,而是要看手机的“心情”,这也就容易造成很多用户不了解这项功能。以至于实际使用过程中想触发的时候没触发,不想触发的时候触发了,很影响用户体验。

▲Metion Eye拍照界面

所以我们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预测拍照的触发机制,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你就可以很容易的触发预测拍照了。

5、预测拍摄的具体触发机制是什么。

我向索尼工程师咨询的结果是:在相机判断取景框中的物体存在移动时,便会自动开启预测拍摄。虽然表面看上去跟没说一样,不过我们只要让相机能够判断出拍摄物是正在运动的就好了。

因此我在多种场景下分别进行了测试。

场景涵盖物体横向移动、纵向移动、按圆形移动;人物横向走路、纵向跳起、转圈跑步。测试结果众多,所以就不一一例举了。


▲左右移动物体


▲前后移动物体


▲按圆形轨迹移动物体

得到的实测结果如下。

(1)用户不必提前对拍摄物对焦也能触发预测拍摄,提前对焦也不会增加触发几率。
(2)运动的物体和人均可触发预测拍摄,所以这功能不一定只在抓拍人物的时候使用。
(3)拍摄物的运动轨迹与触发几率无关。
(4)按快门的时间慢一点更容易触发预测拍摄。
(5)光线强度对触发几率的影响不大。

总结来说,预测拍摄只有在拍运动的物体时才能展现它的实用之处,索尼没有设计开启开关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同时保留四张照片,这样只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测试表明,只要掌握几个技巧,就能在拍摄运动物体时轻松触发预测拍摄。

首先拍照时尽量慢半拍按下快门,给Motion Eye一点时间来判断所拍摄的物体是运动的。其次,拍摄的物体运动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预设拍摄的触发几率,大家可以把手指放到镜头前来回移动感受一下。最后,运动物体占取景框的范围越大,其触发预设拍摄的几率越大,因为这样Motion Eye越能识别出是否是运动模式。

经过测试之后,虽然我已经基本掌握了预设拍摄的触发规律和技巧,不过也未必每次都能触发它。我还是希望索尼在未来的软件优化中增加一个开启预设拍摄的功能,而不是只靠自动,毕竟再智能的算法也不及提前先设置好再拍照。

❸ 不一样的AI体验,索尼Xperia XZ3新功能解析

人工智能(AI)作为一个颇具科幻色彩的名词,原本只存在于脑洞大开的好莱坞大片当中,或者是于某个无人问津的科学实验室当中。但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大数据的开发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硬件当中,其中手机最为尤甚。

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如果把人工智能比喻成人类大脑的话,那么人工智能算法大概只能称得上是神经元。因此人工智能算法在智能手机行业萌芽的初级阶段,赶鸭子上架的AI功能,经常伴随着开发不完善,用户体验欠缺的问题,噱头大于实际,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人工智障”。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算法所能实现的机器学习、智能推荐,确实能将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常在营销方面偏于谨慎保守,喜欢靠“黑科技”硬实力上位的索尼,在最近发布了旗舰手机——Xperia XZ3。这款手机除了延续了以往主打影音娱乐的卖点以外,还引入了两项AI功能,分别是AI智能拍照技术和AI侧屏感应功能。

相信大家也会十分好奇出自索尼的AI功能可以提供哪些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AI智能拍照技术

用手机拍照几乎是你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手机厂商自然也额外重视手机的拍照表现。通过机器学习可让手机智能识别出用户所拍摄的场景以及事物,借此可通过算法针对性的优化照片的前期及后期参数,让小白用户也能拍出观感不错的照片。

例如经过AI算法优化的照片,所拍的天空更蓝、人像背景更柔和、微距细节更立体等等。
但如果你总是将AI优化打开进行拍照,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色彩失真、影调还原失常的现象,导致最终得到的照片还不如正常拍摄好看。这主要是因为算法在识别场景的同时,并没有顾全光线环境。就像大家都用同一款ins滤镜,可你就是拍不出人家的感觉。

对此问题,索尼Xperia XZ3有天生优势。从Xperia XZ开始,索尼便在旗舰机中融入了RGBC-IR传感器,它原本的用处是应对复杂光线条件下的白平衡失准问题,因为它具备色彩识别以及红外测光功能。
在AI算法的加持下,这枚传感器的潜力被再次开发, 可在智能场景识别的过程中同时测光,可划分出4中不同的光线强度,做进一步的调色优化。目前Xperia XZ3的Motion Eye™系统可以识别出13个不同场景,匹配4种不同的光线条件,共计有52种不同的智能调节方案。

其实AI算法除了应用在提升画面观感以外,索尼还给提供了另一个思路——优化抓拍。因为有时拍照是为了拍得好,但有时是为了拍得到,毕竟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往往都是稍纵即逝的。
其实索尼手机一直以来保留的实体拍照键已经针对抓拍优化了。通过设置,你可以实现长按拍照键呼出拍照界面,松开拍照键进行拍照。不过这种使用场景应用并不广泛,比如当你从桌子上拿起手机拍照时,就很难单手长按到拍照键。

为此,索尼针对性地做了更极致的优化,XZ3引入了智能启动功能。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亮度传感器之间的联动,做到了拿起手机拍出拍照姿势,自动唤醒相机并拍照的功能。
这还不算完,我们都知道需要“抓拍”的场景一般都是眨眼即逝的瞬间,也大多是拍摄运动的事物。为此我们不得不“拍得快”,可既然拍得快也就很难拍得好,经常会有画面模糊的现象。

这时索尼独有的预测拍照功能也就派上用场了。当你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手机会额外生成最多三张全像素照片,这些照片均产生自按下快门的前0.6秒之内。别小看这0.6秒,我就经常从这里面找到最好的照片。
AI智能侧边感应功能

索尼除了将AI算法与手机拍照相结合以外,索尼还引入了AI智能侧边感应功能,这项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点按屏幕侧边。

索尼Xperia XZ3在屏幕的边缘位置(侧面部分区域的黑边)设有传感器,让屏幕侧边也能支持触控。它能实现两个一共,一是双击呼出侧边菜单,二是上滑或下滑实现返回功能。
依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索尼是想通过边缘触控来方便单手操作,毕竟如今的手机屏幕越来越长,顾上就很难顾下,让拇指触控屏幕边缘来代替常用的返回和寻找APP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索尼Xperia XZ3的侧边菜单共有三个区域,分别显示应用图标、功能开关和固定设置。其中应用图标和功能开关均可以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实现智能推荐。

例如你每天晚上7点下班,下班后通常使用高德地图行导航回家,那么当你在下班的时候调出侧边菜单,就会优先推荐高德地图;可如果是在休息日,在7点时你不需要导航,那么这时候你调出侧边菜单可能就是你常玩的某款游戏。
通过机器学习,Xperia XZ3会根据时间、位置、用户使用频率等条件动态调节推荐权重,让手机越来越懂你。
总结

其实上几代索尼旗舰机已经在系统里融入了AI算法,但那时的AI还没被炒得像现在这么火,一项低调做人、埋头做事的索尼也没必要大肆宣传。比较典型的功能是智能清理(分析应用程序使用趋势,自动优化存储和内存,以提供性能)以及电池保养(学习用户充电习惯,在用户拔充电线前完成充电,以延长电池寿命)。

从Xperia XZ3上提供的AI功能来看,索尼更倾向于通过软硬结合,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来改善用户体验,或许每代产品上的新功能并不起眼,但随着产品不断迭代,零散的功能点被串联以后,其使用体验会有质的飞跃。

❹ 索尼A7R3solg是什么拍视频怎么保证大部分主题都是清晰的

是SLOG吧,就是索尼的基于LOG(对数伽马曲线)算法的视频录制模式,简单讲LOG模式就是通过录制反差低、低饱和度的画面,以保留画面上的亮部和暗部细节,便于后期调色处理。
想要画面中大部分内容都清晰使用较深的景深就可以了,短焦距、小光圈,不过因为拍摄视频时,快门速度不能像拍照时那么自由,所以如果是使用小光圈的话,经常需要升高ISO。

❺ 索尼微单对焦的操作逻辑

索尼微单对焦的操作逻辑到底如何呢?请往下看!

1、对焦模式:AF-S、AF-A、af-c、DMF、mf都有啥区别?

在索尼微单中,AF-S代表单次对焦,AF-C代表连续对焦、MF代表手动对焦,这些都很容易理解。

那么AF-A和DMF是啥呢?AF-A是智能对焦,在相机启动对焦系统的一瞬间,先是单次对焦,如果被拍摄的对象突然动了,则直接启动连续对焦进行跟踪。这个模式在摆拍中特别好用,举个例子, 比如你想抓拍妹纸的回眸一笑,让妹纸侧身,AF-A先完成单次对焦,出现单次合焦提示音“滴”。妹纸听到“滴“之后,再回眸一笑。这时候相机会自动启动连续对焦,按下快门抓拍妹纸笑容绽放最自然的那个瞬间。

A9 SEL70200GM 1/250S F2.8 ISO100 123MM

再比如你本来是想要拍摄一个静态的狗尾巴草,突然一阵风吹过,由静转动,开始摇曳。AF-A的实用性就大大提升。

A9 SEL100F28GM 1/320S F5.6 ISO250

DMF的作用是先自动对焦(单次),转动对焦环后,对焦点位置会自行放大,进入手动对焦模式。在一些需要精细对焦的场合,特别有用。

A9 SEL100F28GM 1/125S F5.6 ISO2500

MF的峰值对焦系统,手动镜头的神器。早些年,索尼微单镜头系统还没齐全的时候,索尼微单就是万能数码后背的代表。一方面得益于超短的法兰距,让索尼微单转接任何卡口的镜头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峰值对焦,极大的提升了手动对焦的效率。相机会在合焦的位置用“红色”颗粒标识出来,颗粒越密集,说明合焦越准。峰值对焦的最大好处,就是无需放大查看对焦细节,只需要根据色彩显示情况来判断是否合焦。快速,而精准。

A9 SEL100F28GM 1/125S F5.6 ISO100

具体使用方法,在索尼微单的菜单里面打开峰值显示。此外还可以对峰值的色彩和水平(水平越高,峰值显示越明显)进行设置。

2、对焦区域:广域、区、中心对焦、自由点、扩展自由点、锁定AF。

在单反的对焦系统里面,对焦区域的选择,一般都对单个对焦点的选择。所以从单反过渡过来的用户,很自然的就会去找索尼微单的对焦点选择在哪?甚至很多用户还在使用中心点对焦构图平移的方法。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点浪费了你手中索尼微单的性能了。首先要改变关于“对焦点”的概念。在索尼微单上,动辄拥有几百个的对焦点,再谈点,就有点狭隘了。因此索尼微单的对焦区域选择上,不是点的选择,而是 “面”!(索尼微单的对焦是多点联动共同作业,对焦不再是一个点的责任,而是一个“面“之内所有对焦点的合作的结果)。

广域,激活所有对焦点。系统根据拍摄目标自行判断使用哪些对焦点进行对焦。也许很多人担心,这样相机会准吗?对焦点不会乱跑吧。当然,相机判断的拍摄对象,和你心里所想的拍摄对象的确有可能会不一致。但是,大部分时候,你构图的画面如果有明显的主体,相机会很大的概率选择到他。注意,相机会自动在广域区域内(图示白色方块内)自动选择多个对焦点(绿色对焦点)共同作业,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点。

A9 SEL70200GM 1/800S F2.8 ISO250 200MM

得益于索尼微单超大对焦点覆盖区域的特性,广域几乎成为了常驻对焦区域选择。也许有人觉得没必要激活这么大的区域,拍摄时候,构图定下来,拍摄对象出现的地方,只能是某一块区域。所以,这就是“区”的作用。这种对焦区域,被广泛的应用于运动抓拍,相对于广域来说,区的范围更小,更准确。相对于自由点来说,区的范围更大,更容易跟上运动对象。通俗一点说,区就好像机关枪,我的枪法不是那么准,朝着目标扫射就好。

A9 SEL70200GM 1/1000S F2.8 ISO100 200MM

那么“自由点”,则是像狙击枪的点射了。不过,即便是自由点,实际上也是一个面,一个由数个对焦点共同构成小面。自由点选择,有“大、中、小”三款,即便是最小的那一款,也是由几个对焦点构成的。初入微单的用户,通常都有这个的疑问,为什么索尼微单没办法像单反一样,选择一个对焦点?因为在微单的对焦系统里,单个对焦点很难成气候,但是多个点协同工作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对焦速度,还是精度,都会瞬间提升。所以在自由点的“大、中、小”三款型号中,响应速度最快的是“大”。这一点,在A7二代之前的机器特别明显,到了三代机器之后,由于整体对焦性能的提高,“大、中、小“的差距反而不又那么明显了。

A9 SEL70200GM 1/60S F5.0 ISO400 98MM

扩展自由点。在自由点的基础上,调用周围的对焦点进行对焦。拍摄时,先用自由点进行对焦,万一拍摄的对象突然动了,那么则直接调用自由点周围的对焦点,继续对焦。

A7R3 SEL2470GM 1/640S F2.8 ISO1000 70MM

中心对焦。只取相机中心的对焦区域进行对焦。中心对焦,构图平移,相信老司机都很清楚。在索尼微单上,搭配锁定AF,中心对焦还有新玩法。先通过中心对焦,半按快门锁定拍摄对象,再移动构图时,对焦点会锁定拍摄对象,重新对焦。

A9 SEL70200GM 1/250S F2.8 ISO100 200MM

锁定AF,除了可以使用中心对焦锁定拍摄对象之外,任意自由点、扩展自由点、区,都是可以的。

3、黑科技,眼控AF(眼部对焦)。

除了上述对焦区域设置之外,索尼微单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当属眼控AF(眼部对焦)了吧。什么作用呢?就是相机会自动选择眼睛进行对焦。从早期索尼A7一代机型开始,眼控AF不断进化。一开始是有些华而不实,但现在绝对是黑科技。但凡人像摄影,必然会用到眼控AF。无论是你正面、侧面、遮挡,眼控AF都可以轻松找到眼睛进行对焦。

A9 SEL70200GM 1/400S F2.8 ISO100 165MM

自从有了眼控AF的出现,人像拍摄变的更加简单。拍照时,你再也不用手忙脚乱的选择对焦点,只专注构图,捕捉妹纸的情绪和动态就好。

A9 SEL70200GM 1/250S F2.8 ISO100 148MM

具体的设置方法,在索尼微单上,找到af时人脸优先设定开,自定义键设置眼控AF。个人习惯把眼控AF功能设置在AEL按键,拍摄时,先按AEL对焦,再按快门拍摄。

如果画面里同时出现多人的时候,要怎么办呢?这时候眼控AF就不太知道要找谁去对焦了。没关系,在索尼微单上有一个叫做人脸登记的功能。事先把你要拍摄的主角登记一下人脸信息,那么在一群人之中,相机会很容易识别到你的主角。

完成一次登记之后,就可以愉快的拍摄了。后面无论多少次,多少人,相机都会以人脸登记的为优先对焦。不过,实际操作中,识别的概率并不是特别高。毕竟这里涉及到对人脸面部识别的算法。而目前这个算法还不是特别优秀,所以我的建议还是搭配触摸对焦更实用一些。

A7R3 SEL2470GM 1/250S F5.6 ISO2000 24MM

当然我们拍摄人像,不一定每张照片的焦点都是眼睛。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要拍摄某个细节。那么这时候,触摸屏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无需繁琐的菜单切换,轻轻在屏幕点击你要对焦的位置即可。

比如,我想要拍摄的重点是这款索尼的耳机,轻轻点击相机屏幕,对焦点就会自然从眼控AF的状态切换到自由点。极大的提升了相机操作的效率。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索尼微单的触控,只能切换对焦点,而无法在切换之后自动对焦。所以,在切换对焦点之后,你还是需要半按快门进行合焦的。

A9 SEL70200GM 1/250S F2.8 ISO100 170MM

4、其他一些对焦相关功能说明。

AF-S与AF-C的优先级设置,有三个选项:af、快门释放优先、均衡。选择AF时,只要相机不合焦,就无法释放快门。快门释放优先则是只要按下快门就一定拍摄,无论是否合焦。均衡则是中庸之道,实在无法AF时,相机也是允许你释放快门的。本人对合焦有着一股莫名其妙的执着,如果索尼微单无法合焦,我宁可选择不拍摄。AF,最适合我。

AF跟踪灵敏度,有五档选择:1(锁定)、2、3(标准)、4、5(响应)。选择1时,对焦以锁定目标为最高优先级,无论你在拍摄的过程中,画面出现多少个干扰对焦的对象,相机始终锁定第一次锁定的目标。选择5则是以响应为最高优先级,例如你拍摄时一开始画面锁定A,突然画面进入了第二个人B,挡住了A,那么对焦点就会切换到B身上,这时候来个C挡住了B,那么对焦点则切换到C上。2、3、4则是在这两个极端算法优先级平衡,相机默认3(标准)。图示为5响应,优先对焦进入画面的人。这种对焦方式特别适合街舞的个人SHOW,不停地更换主角表演的场合。例如图示中橙衣服男子表演完毕,换上黑衣男子时,相机主动放弃继续追焦橙衣男子,换上黑衣男子继续跟焦。这时候如果设置1(锁定)的话,相机对焦则会从头到尾一直跟踪橙衣男子。

A9 SEL70200GM 1/250S F2.8 ISO1000 24MM

AF辅助照明。光线太弱,无法合焦时,相机会发出红色射线辅助对焦。半按快门AF,默认开。一些摄影师习惯快门和对焦分离,这时候可以关闭快门AF。使用AF-ON对焦,快门拍摄。AF区域注册功能。前面写了,索尼微单的对焦模式一共有广域、区、中心对焦、自由点、扩展自由点、锁定AF,六种对焦方式。但是实际拍摄中,我们常用的可能只有其中两种。所以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来两个对焦区域之间来回切换。比如你注册了对焦区域区,平时拍摄用广域。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快速切换。具体操作方法,AF区域注册功能,开。切换到你需要注册的对焦区域,长按FN完成注册。设定切换对焦区域的快捷键,例如AF-ON。拍摄时,按下AF-ON,就可以在当前对焦区域和注册对焦区域之间来回切换。图示就是在广域和区之间快速切换的案例。

A9 SEL70200GM 1/400S F2.8 ISO100 70MM

5、学以致用,索尼微单对焦系统的实际应用。

(1)长时间保持AF-C档的拍摄方式。

虽然对焦模式有不少,但最实用,最能适应大量拍摄场合的莫过于AF-C。无论是拍摄静物,摆拍,还是动态抓拍。AF-C几乎无所不能。部分机型,比如A9,在一些极限场合上,AF-C的弱光对焦能力更强。在AF-S无法对焦的场合,AF-C依然能继续工作。最重要的是,在索尼微单上,即便是AF-C,对焦的精度也和AF-S无差别。所以AF-C的适用性非常的强,常驻档位。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其他档位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比如手动对焦镜头,必然使用Mf。微距题材,则是AF-S更有效率,dmf精度更高。摆拍模特,则是AF-A好用。

A9 SEL70200GM 1/250S F2.8 ISO100 200MM

(2)合理设置,快速在四种对焦区域间切换。

都在索尼微单的6种对焦区域中,没有一种对焦区域是万能的。因此根据实际拍摄需求,不停的变换对焦区域,是最常见的做法。如果频繁的进菜单修改的话,效率难免太低,也影响拍摄体验。但是如果搭配眼控AF和触摸对焦,实际上你等于拥有了四种对焦区域快速切换方式。例如笔者就经常这样设置:广域(当前设置)、区(注册区域)、眼控AF(自定义键AEL)、自由点(触控)。全都无须近菜单,一键(触控)切换,超级便捷,几乎满足所有拍摄需求。

6、结语

以上便是笔者这些年使用索尼微单的拍摄心得,特别是四种对焦区域的快速切换,是我压箱底的神技,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不过如果能够帮到大家,充分压榨索尼微单的性能,物尽其用,也算功德一件。当然,我更希望的是,大家一起把自己的“干货“分享出来,共同进步!此外个人能力有限,文中若有错误,欢迎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另外本文心得主要是基于A7M3、A7R3、A9这三款机器的体验得出,其他机型或许存在部分功能缺失。更多索尼微单A7R3信息,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哦!

❻ 听说索尼4K摄像机AX40有新的自动对焦算法,用过的朋友觉得怎么样啊

索尼4K摄像机AX40新的自动对焦算法提升了约40% 的自动对焦速度。优化了镜头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速度,轻松拍摄动态画面,捕捉精彩瞬间。

❼ 索尼A1相机如何拍多重曝光

1.何为“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是将2张或者2张以上的照片通过相机程序自动合成为一张照片的技术,从而拍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来。

我们经常看到的大月亮与建筑题材,人像的蒙太奇效果等都是通过多重曝光来实现的。

❽ 解析大法黑科技 索尼Xperia XZ相机评测

【IT168 评测】在手机圈如果评选出最高冷的品牌,那肯定非索尼莫属了。索尼手机不拘一格的设计风格,羡煞友商黑科技,居高不下的定价策略,均是消费者所津津乐道的。不过索尼最让大家所熟悉的似乎不是手机,而是摄像头。拍照能力饱受业界好评的苹果、三星以及后来居上的华为,均采用了索尼定制的摄像头,其它品牌的旗舰机也大多标配索尼CMOS图像传感器。而索尼最新推出的Xperia XZ更是主打影像特性,它是业界首款支持三重影像传感技术以及五轴防抖录制的手机,那么如此动人的拍照黑科技最终能否带来出色的成像表现呢?本篇文章将为你解答。

三重影像传感技术浅析

所谓的三重影像传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索尼Xperia XZ同时内置了影像传感器、激光对焦传感器以及RGBC-IR传感器。其中影像传感器相比前代机型在技术上更加先进,激光对焦传感器用于快速的近景对焦,而RGBC-IR传感器在Xperia系列手机当中是首次出现,主要提升了白平衡以及曝光的准确度。

1、影像传感器:索尼Xperia XZ上使用的影像传感器全称为Exmor RS传感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堆栈式传感器,与以往不同的是,索尼Xperia XZ所搭载的影像传感器支持预测对焦技术,它是PDAF相位对焦的升级版,能在起基础上预测拍摄物体的下一个动作,以此提高成片率。

2、激光对焦传感器:至于激光对焦相比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它常见于旗舰手机当中,主要原理是通过激光装置向拍摄物发射多束激光,通过接受反射回来的激光计算摄像头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快速对焦。激光对焦的优势不仅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快速对焦,而且在于暗光环境下也能实现快速对焦,不会像传统反差对焦那样不断“拉风箱”。不过激光对焦也存在局限性,索尼官方称它只能实现15cm - 100cm的快速对焦,因此在拍摄户外大场景时,激光对焦是派不上用场的。

3、RGBC-IR传感器


▲RGB-IR传感器实现原理

RGBC-IR传感器是索尼Xperia XZ相机升级的重点,与传统的RGB传感器不同,RGBC-IR传感器能额外记录红外图像以及无色像素,接着通过算法来调节白平衡、曝光度。也就是说通过这项技术,索尼Xperia XZ即使在环境复杂的场景当中仍能最大程度的还原拍摄物本身的色彩。

从三重影像传感器的原理来看,索尼Xperia XZ的相机主要优势在于对焦能力、色彩表现以及白平衡的掌控三方面。

索尼Xperia XZ相机使用体验

如今的手机厂商在拍照界面的设计都在模仿苹果,试图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简单的拍照体验。而索尼Xperia XZ依旧万年不变,延续着类似自家单反相机的操作界面,即使是高级自动模式,在右下角的设置菜单中仍然可以见到各种复杂选项,例如自动浏览照片、网格线、触摸拍照等等。而我们经常用到的滤镜索尼依旧没有提供,只能呼出菜单调节色温或亮度。


▲索尼Xperia XZ拍照界面

索尼这样的设计过于偏向小众,它更讨好极客用户以及影响爱好者。但手机作为大众消费品,笔者还是希望索尼能够多多调研消费者普遍使用习惯,简化繁杂的操作步骤,让拍照更轻松。另外值得表扬的是,索尼Xperia XZ呼出相机的速度非常快,实际体验与官方称的0.6秒基本相当,锁屏情况下直接重按一下拍照键即可打开相机,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于生活中的抢拍。

索尼相机的另外一大优势便是拥有非常丰富的相机应用,用户可以用其拍出各种各样富有创意的相片。不过这些相机应用往往都是耗电大户,偶尔用一下还好,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发热、掉电严重的问题。

我们将在下一页进行索尼Xperia XZ与iPhone6s Plus的拍照样张对比。

拍照样张对比解析

在相机的体验过程中,为了更直观的反应索尼Xperia XZ成像如何,笔者使用手中的iPhone 6s Plus与之进行对比,放出的对比图除了裁剪以外未进行任何后期处理,两款手机均在自动模式下拍摄。如果你需要样张原图,可以微博私信@阿良dll。

在对比之前需要先交代两件事情。

1、索尼Xperia XZ的样张均采用2300万像素模式拍摄,iPhone6s Plus的像素为1200万,因此前者在分辨率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后者由于像素较低,所以图像处理、算法方面更加快速稳定。

2、从笔者自己的体验来看,索尼Xperia XZ在对焦方面相比iPhone6s Plus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暗光环境或是微距拍摄时,iPhone6s Plus经常会出现“拉风箱”的现象,以至于拍照时略有抖动就会造成对焦不准或是成像模糊的现象。得益于三重影像传感器的应用,索尼Xperia XZ几乎没有出现过该现象。

样张对比:


▲户外样张对比(一)


▲户外样张对比(二)


▲户外样张对比(三)

从上面两张对比图,我们能看出索尼Xperia XZ在拍摄户外场景时,白平衡偏冷。这在第二张图上展现的最为明显。相比于现实场景,iPhone6s Plus的样张更为接近当时本来的颜色。但Xperia XZ所拍出的照片色彩更加浓郁,饱和度高,更讨好用户的眼球。不过在户外光线充足时,iPhone6s Plus出现了过曝现象,整个画面变得十分苍白。


▲微距样张对比(一)



▲微距样张对比(二)


▲微距样张对比(三)


▲微距样张对比(四)

微距方面,Xperia XZ与iPhone6s Plus的样张表现不相上下。Xperia XZ的长处在于镜头所能拍摄的场景更广,背景虚化能力更强,同时拥有更好的解析力。而iPhone6s Plus的优势在于测光十分稳定。经过多张照片的对比,我们能发现苹果对于相机各个参数间的调节和把控更加独到老练一些。


▲逆光样张对比

在逆光条件下,iPhone6s Plus表现的十分从容。拍照时会自动打开HDR模式,不但能清晰的拍到天空中的云彩,而且亭子屋檐的色彩也能很好的展现出来。反观Xperia XZ,相比于iPhone6s Plus要明显差上一节。拍照时虽然相机会自动识别出目前正处于背光条件下,但成像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室内暗光样张对比

在室内暗光下,Xperia XZ又出现了一开始我们所说的问题,它的色彩表现有些过于浓郁。显然,索尼走的是艺术范儿,能加注重事物的色彩表现。如果不对比的话,你会觉得索尼Xperia拍出的照片非常出色。不过到底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颜色好还是尽量讨好用户的眼球好,笔者也无法评定孰优孰劣,仍旧是因人而异罢了。


▲户外夜景样张(一)


▲户外夜景样张(二)

得益于单反相机遗传的优良基因,索尼Xperia XZ的后置摄像头的ISO最高能飙升到12800,不过从样张来看,2500的ISO也已经不得了了,整个画面相比于iPhone6s Plus要明亮很多。不过过高的ISO也会导致样张噪点飙升。此外,Xperia XZ的样张中出现了天空发红的现象,希望索尼在未来软件更新中对此进行改善。

五轴防抖对比测试:

其实除了拍照的三重影像传感器以外,索尼的五轴防抖也是其一大特点。它能够通过算法来调整水平、垂直、旋转、水平旋转、垂直偏转的抖动,从而让录制的画面变得更加稳定。

如下视频,左为苹果iPhone6s Plus,右为索尼Xperia XZ(两款手机均在1080P,30fps模式下拍摄)。

不难看出,索尼Xperia XZ五轴防抖的变现十分惊人。在刚开始走路的情况下,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但在跑动时,索尼Xperia XZ的画面依旧相当稳定,而iPhone6s Plus早已晃动的十分厉害。但可惜的是,这项五轴技术只能在索尼自带相机中使用,经测试在使用直播软件时,不支持五轴防抖,当然也不排除索尼后期进行适配。但以索大法的一贯做法来看,这几乎不可能。

拍照对比总结:

索尼Xperia XZ的优势:

1、相机呼出速度快,对焦速度快。
2、成像锐利,解析力高。
3、样张色彩饱和度高,尤其是红、绿、蓝三种颜色。
4、夜间样张画面明亮。
5、五轴防抖表现亮眼。

索尼Xperia XZ的不足(仅针对2300万像素下):

1、相机界面选项复杂,易卡顿。
2、测光不够准确,明暗程度飘忽不定。
3、夜间天空泛红。
4、逆光表现较为一般。

经过这次体验之后,索尼Xperia系列一直所保留的拍照键深得我心,有种使用卡片相机拍照的感觉。而索尼手机的拍照仍旧给我一种技术领先,优化滞后的感觉。自动模式下成像表现时好时坏,如果对于相机有所了解,懂得调节参数的话,你能很轻松的用索尼Xperia XZ拍出好看的照片。

阅读全文

与索尼拍照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那么可爱25集 浏览:751
服务器地址和ip地址一样不 浏览:662
php中括号定义数组 浏览:600
php打印堆栈 浏览:514
华为adb命令行刷机 浏览:963
人像摄影pdf 浏览:755
解压文件密码怎样重新设置手机 浏览:999
高考指南pdf 浏览:693
爬虫python数据存储 浏览:240
u盘怎么取消加密 浏览:429
567除以98的简便算法 浏览:340
pdf手机如何解压 浏览:15
python描述器 浏览:60
战地联盟3解压密码 浏览:805
s型命令 浏览:25
php年薪5年 浏览:71
如何上网上设个人加密账户 浏览:44
linux打开ssh服务 浏览:78
微信位置可以加密吗 浏览:470
算法蛮力法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