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洲志》的作者是谁
林则徐。
林则徐,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
《四洲志》的创作背景:
《四洲志》是清林则徐主持编译,共一卷。1839年(道光十九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在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探求域外大势,派人收辑、翻译外文资料,以备参考。
《世界地理大全》是英人慕瑞所着,1836年伦敦出版。林氏组织幕僚将此书全文译出,并采加润色而成。译作简述世界4大洲30多国的地理、历史、政情,是当时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在近代史上具有开风气的作用。
❷ 四洲志的作者 四洲志的作者解释
1、四洲志作者:林则徐。
2、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3、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不久,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往新疆戍边。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在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作品传世。
4、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着。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❸ 《四洲志》是谁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着作,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
❹ 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介绍西方的着作,共同主张是
《四洲志》是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是主持编译的,《海国图志》是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的,《瀛环志略》是徐继畲撰成的。他们都是在鸦片战争期间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这些书籍都不同程度地介绍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状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❺ 魏源在四洲志提出什么思想
四洲志的核心思想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通俗点就是学习国外的技术来克制外国殖民侵略。
PS:四洲志最早的时候是林则徐最先让人编译了英国人慕瑞所着《世界地理大全》,而编纂集成的,不过当时来不及出版,后来林则徐被遣到伊犁,把书稿全部交给了魏源,魏源用这些书稿作为基础,添加了更多世界其它国家的资料,而后成书。
❻ 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是哪四洲
《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同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外国史地的着作。此书实为开风气之死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雀为开始睁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评价
一安南国
二逻罗国
三缅甸国
四印度国
五巴社国
六阿丹国
七都鲁机国
八依捐国
九阿迈斯尼国
十东阿未利加洲
十一阿未利加洲之北四国
十二南阿未利加洲
十三西阿未利加洲
……
书名。清林则徐主持编译。一卷。1893年(道光十九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在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探求域外大势,派人收辑、翻译外文资料,以备参考。《世界地理大全》是英人慕瑞所着,1836年伦敦出版。林氏组织幕僚将此书全文译出,并采加润色而成。译作简述世界5大洲30多国的地理、历史、政情,是当时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在近代史上具有开风气的作用。书称四洲者,用沿佛书旧称。后魏源受林氏所嘱,以此为蓝本,编着成《海国图志》。据西人记载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刊本。通行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本。
❼ 鸦魏源根据四洲志编写了什么地理书
C?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❽ 名词解释《四洲志》
《四洲志》,清林则徐编,一卷。本书是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辑而成。书中所记为世界五大洲中30多国的地理和历史,是当时中国一部较有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后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以此书及其它资料为基础,编撰了《海国图志》。
❾ 瀛寰志略和四洲志哪个早
瀛寰志略和四洲志里四洲志早。《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着作,成书于清朝末年。《瀛寰志略》成书于道光十二年(1848年),吸收了《海国图志》中非洲志的内容,《海国图志》是以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为蓝本。
❿ 海国图志和四国志的关系
《海国图志》是1841年起,由思想家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着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着。
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为五十卷。道光二十七年增补刊刻为六十卷。随后,又辑录徐继畲在道光二十八年所成的《瀛环志略》及其他资料,补成一百卷,于咸丰二年刊行于世。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着名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提出了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在如何睁眼看世界,他写出了名着——《海国图志》。他就是爱国主义者----魏源。
1841年8月,魏源在镇江与被革职的林则徐相遇,两人彻夜长谈。魏源受林则徐嘱托,立志编写一部激励世人、反对外来侵略的着作。他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写成《海国图志》50卷。此后,他对《海国图志》一再增补, 1847年刻本扩为60卷,1852年(咸丰二年),全书达到100卷。该书叙述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
《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着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四国志: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大地上生活着3大种族,人.神.兽。3大种族中神族以拥有强大的魔法和不死的身躯占领了首领地位,但强大的外表背后也注定了自身内部的脆弱。 人族是神族的超崇拜者,所以人族拥有了神族的庇护还从神族那里得到了神族的魔法和神器。兽族是3大种族中最孤立的种族,所以它就远里尘嚣来到无人问津的死亡沙漠,但着没有代表它们甘愿一生一世都留在没有绿色的荒漠,战火依然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