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基于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实现

基于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实现

发布时间:2022-12-25 05:01:05

① 图像分割的特定理论

图像分割至今尚无通用的自身理论。随着各学科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提出,出现了许多与一些特定理论、方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 特征空间聚类法进行图像分割是将图像空间中的像素用对应的特征空间点表示,根据它们在特征空间的聚集对特征空间进行分割,然后将它们映射回原图像空间,得到分割结果。其中,K均值、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K均值算法先选K个初始类均值,然后将每个像素归入均值离它最近的类并计算新的类均值。迭代执行前面的步骤直到新旧类均值之差小于某一阈值。模糊C均值算法是在模糊数学基础上对K均值算法的推广,是通过最优化一个模糊目标函数实现聚类,它不像K均值聚类那样认为每个点只能属于某一类,而是赋予每个点一个对各类的隶属度,用隶属度更好地描述边缘像素亦此亦彼的特点,适合处理事物内在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C均值(FCM)非监督模糊聚类标定的特点进行图像分割,可以减少人为的干预,且较适合图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FCM算法对初始参数极为敏感,有时需要人工干预参数的初始化以接近全局最优解,提高分割速度。另外,传统FCM算法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对噪声和灰度不均匀敏感。 模糊集理论具有描述事物不确定性的能力,适合于图像分割问题。1998年以来,出现了许多模糊分割技术,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模糊技术在图像分割中应用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它能和现有的许多图像分割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系列的集成模糊分割技术,例如模糊聚类、模糊阈值、模糊边缘检测技术等。
模糊阈值技术利用不同的S型隶属函数来定义模糊目标,通过优化过程最后选择一个具有最小不确定性的S函数。用该函数增强目标及属于该目标的像素之间的关系,这样得到的S型函数的交叉点为阈值分割需要的阈值,这种方法的困难在于隶属函数的选择。基于模糊集合和逻辑的分割方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隶属图像中由于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含糊、矛盾等造成的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在医学图像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薛景浩 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基于图像间模糊散度的阈值化算法以及它在多阈值选择中的推广算法,采用了模糊集合分别表达分割前后的图像,通过最小模糊散度准则来实现图像分割中最优阈值的自动提取。该算法针对图像阈值化分割的要求构造了一种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克服了传统S函数带宽对分割效果的影响,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有效性,方案能够快速正确地实现分割,且不需事先认定分割类数。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概述
小波变换是2002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它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而且小波变换具有多尺度特性,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对信号进行分析,因此在图像处理和分析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小波变换的分割方法
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图像分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二进小波变换将图像的直方图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小波系数,然后依据给定的分割准则和小波系数选择阈值门限,最后利用阈值标出图像分割的区域。整个分割过程是从粗到细,有尺度变化来控制,即起始分割由粗略的L2(R)子空间上投影的直方图来实现,如果分割不理想,则利用直方图在精细的子空间上的小波系数逐步细化图像分割。分割算法的计算馈与图像尺寸大小呈线性变化。

② matlab图像聚类分割算法 求大神告知以下代码是用了什么方法还有怎么把图像分割和聚类算法结合在一起。

用了K均值聚类算法,即求特征点到两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哪个小就将他归于哪一类中,即D1和D2

③ 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有哪些

1.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灰度阈值分割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并行区域技术,它是图像分割中应用数量最多的一类。阈值分割方法实际上是输入图像f到输出图像g的变化
其中,T为阈值;对于物体的图像元素,g(i,j)=1,对于背景的图像元素,g(i,j)=0。

由此可见,阈值分割算法的关键是确定阈值,如果能确定一个适合的阈值就可准确地将图像分割开来。阈值确定后,阈值与像素点的灰度值比较和像素分割可对各像素并行地进行,分割的结果直接给出图像区域。

阈值分割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运算效率较高、速度快。在重视运算效率的应用场合(如用于软件实现),它得到了广泛应用。

2.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区域生长和分裂合并法是两种典型的串行区域技术,其分割过程后续步骤的处理要根据前面步骤的结果进行判断而确定。

(1)区域生长

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具体先对每个需要分割的区域找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像素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某种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判定)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中。将这些新像素当作新的种子像素继续进行上面的过程,直到再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被包括进来。这样一个区域就长成了。

(2)区域分裂合并

区域生长是从某个或者某些像素点出发,最后得到整个区域,进而实现目标提取。分裂合并差不多是区域生长的逆过程:从整个图像出发,不断分裂得到各个子区域,然后再把前景区域合并,实现目标提取。分裂合并的假设是对于一幅图像,前景区域是由一些相互连通的像素组成的,因此,如果把一幅图像分裂到像素级,那么就可以判定该像素是否为前景像素。当所有像素点或者子区域完成判断以后,把前景区域或者像素合并就可得到前景目标。

3.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

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是指通过边缘检测,即检测灰度级或者结构具有突变的地方,确定一个区域的终结,即另一个区域开始的地方。不同的图像灰度不同,边界处一般有明显的边缘,利用此特征可以分割图像。

4.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

图像分割至今尚无通用的自身理论。随着各学科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提出,出现了与一些特定理论、方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基于聚类分析的图像分割方法、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分割方法等。

5.基于基因编码的分割方法

基于基因编码的分割方法是指把图像背景和目标像素用不同的基因编码表示,通过区域性的划分,把图像背景和目标分离出来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的优点,但算法实现起来比较难。

6.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割方法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它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并且小波变换具有多尺度特性,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对信号进行分析,因此在图像处理和分析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图像分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二进小波变换将图像的直方图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小波系数,然后依据给定的分割准则和小波系数选择阈值门限,最后利用阈值标出图像分割的区域。整个分割过程是从粗到细,由尺度变化来控制,即起始分割由粗略的L2(R)子空间上投影的直方图来实现,如果分割不理想,则利用直方图在精细的子空间上的小波系数逐步细化图像分割。分割算法的计算会与图像尺寸大小呈线性变化。

7.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割方法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技术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应用于图像分割。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训练多层感知机来得到线性决策函数,然后用决策函数对像素进行分类来达到分割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神经网络存在巨量的连接,容易引入空间信息,能较好地解决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均匀问题。选择何种网络结构是这种方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④ matlab中fcm函数聚类后,怎么实现图像分割

如果你能将MATLAB软件学好的话,肯定可以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而且成绩可以很好,因为MATLAB软件多数功能都是与数学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学好MATLAB优化工具箱,肯定对你建模很有用,其次,简单的数值分析要会点,如矩阵运算,简单的拟合,非线性拟合,统计工具箱,如果你想继续提高,可以好好研究MATLAB 中遗传算法工具箱,模拟退火工具箱,学会调用这函数。因为我也是从数学建模过来人,参加过两次!

⑤ 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

《C语言数值算法程序大全》第二版,定价88元,楼主掏点金子吧,我手头有一本,不过你看不着。

⑥ 请教Matlab怎么由颜色相似聚类分析实现图像分割

可以用图像区域块分析,根据相似准则作出相关规定信息。最好是参考彩色图像处理的相关算法文献。

⑦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

实际上,无论是从算法思想,还是具体实现上,K-means算法是一种很简单的算法。它属于 无监督分类 ,通过按照 一定的方式度量 样本之间的相似度,通过迭代更新聚类中心,当聚类中心不再移动或移动差值小于阈值时,则就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根据聚类中心,将所有样本点分为最相似的类别。这需要一个有效的盘踞,平方差是最常用的度量方式,如下

我们知道:无论是灰度图还是RGB彩色图,实际上都是存有 灰度值的矩阵,所以,图像的数据格式决定了在图像分割方向上,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是十分容易也十分具体的。

click me

⑧ 什么是均值漂移图像分割技术

均值漂移算法是一种通用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对于给定的一定数量样本,任选其中一个样本,以该样本为中心点划定一个圆形区域,求取该圆形区域内样本的质心,即密度最大处的点,再以该点为中心继续执行上述迭代过程,直至最终收敛。

可以利用均值偏移算法的这个特性,实现彩色图像分割,Opencv中对应的函数是pyrMeanShiftFiltering。这个函数严格来说并不是图像的分割,而是图像在色彩层面的平滑滤波,它可以中和色彩分布相近的颜色,平滑色彩细节,侵蚀掉面积较小的颜色区域,所以在Opencv中它的后缀是滤波“Filter”,而不是分割“segment”。先列一下这个函数,再说一下它“分割”彩色图像的实现过程。

⑨ 如何用区域生长法实现图像分割

区域生长法图像分割是直接根据像素的相似性和连通性来对图像进行聚类的算法。基本原理是,给出若干种子点,然后依次对这些种子点进行如下操作,直到种子点集合为空:判断种子点四邻域或八邻域的像素点是否和种子点相似(灰度相似或其他测度相似),如果相似则将该点加入种子点集合,否则不作处理。
该算法原理很简单,但在数据结构的组织上却需要技巧,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数据组织方式实现该算法。

如上图所示,左图为一幅W*H大小的图像示意图,利用区域生长法图像分割算法,该图像被分割(聚类)为7块;右图为相应的数据结构,图像分割的结果属于图像空间数据,其实就是一系列的像素点坐标数组或与像素点坐标直接关联的属性数组如FLAG的数组等,这个数组的维度一定是W*H,而分割结果体现在数组元素的排列顺序:同一类别的元素连续存储。然而类别的界限无法用该数组表明,而只能用另外一个描述数组,这里我们称之为图像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数据,这个数组的有效维度为空间数据的类别数,即7,每个元素代表的是空间数据数组中每个类别的元素个数,其实也就相应地表明了每个类别的指针位置。

阅读全文

与基于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实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inux命令返回上级目录 浏览:897
移动花卡宝藏版为什么不能选免流app 浏览:255
速腾carplay怎么用安卓 浏览:13
红塔银行app怎么样 浏览:564
农行app怎么开网银 浏览:651
java迭代器遍历 浏览:303
闽政通无法请求服务器是什么 浏览:48
怎么做积木解压神器 浏览:205
王者荣耀解压玩具抽奖 浏览:49
12位是由啥加密的 浏览:870
程序员编迷你世界代码 浏览:897
php取现在时间 浏览:248
单片机高吸收 浏览:429
怎么区分五代头是不是加密喷头 浏览:246
hunt测试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510
2013程序员考试 浏览:641
毕业论文是pdf 浏览:736
服务器跑网心云划算吗 浏览:471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浏览:801
win7控制台命令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