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innodb源码开发

innodb源码开发

发布时间:2022-12-25 09:54:14

php新手学习路线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基础PHP程序员

重点:把LNMP搞熟练(核心是安装配置基本操作) 目标:能够完成基本的LNMP系统安装,简单配置维护;能够做基本的简单系统的PHP开发;能够在PHP中型系统中支持某个PHP功能模块的开发。

时间:完成本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成长快半年一年就过了,成长慢的两三年也有。

  1. Linux

    基本命令、操作、启动、基本服务配置(包括rpm安装文件,各种服务配置等);会写简单的shell脚本和awk/sed 脚本命令等。

  2. Nginx

    做到能够安装配置nginx+php,知道基本的nginx核心配置选项,知道 server/fastcgi_pass/access_log 等基础配置,目标是能够让nginx+php_fpm顺利工作。

  3. MySQL

    会自己搭建mysql,知道基本的mysql配置选项;知道innodb和myisam的区别,知道针对InnoDB和MyISAM两个引擎的不同配置选项;知道基本的两个引擎的差异和选择上面的区别;能够纯手工编译搭建一个MySQL数据库并且配置好编码等正常稳定运行;核心主旨是能够搭建一个可运行的MySQL数据库。

  4. PHP

    基本语法数组、字符串、数据库、XML、Socket、GD/ImageMgk图片处理等等;熟悉各种跟MySQL操作链接的api(mysql/mysqli/PDO),知道各种编码问题的解决;知道常规熟练使用的PHP框架(ThinkPHP、Zendframework、Yii、Yaf等);了解基本MVC的运行机制和为什么这么做,稍微知道不同的PHP框架之间的区别;能够快速学习一个MVC框架。能够知道开发工程中的文件目录组织,有基本的良好的代码结构和风格,能够完成小系统的开发和中型系统中某个模块的开发工作。

  5. 前端

    如果条件时间允许,可以适当学习下 HTML/CSS/JS 等相关知识,知道什么web标准,div+css的web/wap页面模式,知道HTML5和HTML4的区别;了解一些基本的前端只是和JS框架(jQuery之类的);了解一些基本的javaScript编程知识;(本项不是必须项,如果有时间,稍微了解一下是可以的,不过不建议作为重点,除非个人有强烈兴趣)。

  6. 系统设计

    能够完成小型系统的基本设计,包括简单的数据库设计,能够完成基本的:浏览器 -> Nginx+PHP -> 数据库 架构的设计开发工作;能够支撑每天几十万到数百万流量网站的开发维护工作;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 (中级PHP程序员)

    重点:提高针对LNMP的技能,能够更全面的对LNMP有熟练的应用。 目标:能够随时随地搭建好LNMP环境,快速完成常规配置;能够追查解决大部分遇到的开发和线上环境的问题;能够独立承担中型系统的构架和开发工作;能够在大型系统中承担某个中型模块的开发工作。

    1. Linux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面,能够流畅的使用Shell脚本来完成很多自动化的工作;awk/sed/perl 也操作的不错,能够完成很多文本处理和数据统计等工作;基本能够安装大部分非特殊的Linux程序(包括各种库、包、第三方依赖等等,比如MongoDB/Redis/Sphinx/Luncene/SVN之类的);了解基本的Linux服务,知道如何查看Linux的性能指标数据,知道基本的Linux下面的问题跟踪等。

    2. Nginx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面,了解复杂一些的Nginx配置;包括 多核配置、events、proxy_pass,sendfile/tcp_*配置,知道超时等相关配置和性能影响;知道nginx除了web server,还能够承担代理服务器、反向静态服务器等配置;知道基本的nginx配置调优;知道如何配置权限、编译一个nginx扩展到nginx;知道基本的nginx运行原理(master/worker机制,epoll),知道为什么nginx性能比apache性能好等知识。

    3. MySQL/MongoDB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面,在MySQL开发方面,掌握很多小技巧,包括常规SQL优化(group by/order by/rand优化等);除了能够搭建MySQL,还能够冷热备份MySQL数据,还知道影响innodb/myisam性能的配置选项(比如key_buffer/query_cache/sort_buffer/innodb_buffer_pool_size/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等),也知道这些选项配置成为多少值合适;另外也了解一些特殊的配置选项,比如 知道如何搭建mysql主从同步的环境,知道各个binlog_format的区别;知道MySQL的性能追查,包括slow_log/explain等,还能够知道基本的索引建立处理等知识;原理方面了解基本的MySQL的架构(Server+存储引擎),知道基本的InnoDB/MyISAM索引存储结构和不同(聚簇索引,B树);知道基本的InnoDB事务处理机制;了解大部分MySQL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案(或者知道哪儿找到处理方案)。条件允许的情况,建议了解一下NoSQL的代表MongoDB数据库,顺便对比跟MySQL的差别,同事能够在合适的应用场景安全谨慎的使用MongoDB,知道基本的PHP与MongoDB的结合开发。

    4. Redis/Memcached

    在大部分中型系统里面一定会涉及到缓存处理,所以一定要了解基本的缓存;知道Memcached和Redis的异同和应用场景,能够独立安装 Redis/Memcached,了解Memcahed的一些基本特性和限制,比如最大的value值,知道PHP跟他们的使用结合;Redis了解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了解常规的数据类型,知道什么场景应用什么类型,了解Redis的事务等等。原理部分,能够大概了解Memcached的内存结构(slab机制),redis就了解常用数据类型底层实现存储结构(SDS/链表/SkipList/HashTable)等等,顺便了解一下Redis的事务、RDB、AOF等机制更好。

    5. PHP

    除了第一阶段的能力,安装配置方面能够随意安装PHP和各种第三方扩展的编译安装配置;了解php-fpm的大部分配置选项和含义(如max_requests/max_children/request_terminate_timeout之类的影响性能的配置),知道mod_php/fastcgi的区别;在PHP方面已经能够熟练各种基础技术,还包括各种深入些的PHP,包括对PHP面向对象的深入理解/SPL/语法层面的特殊特性比如反射之类的;在框架方面已经阅读过最少一个以上常规PHP MVC框架的代码了,知道基本PHP框架内部实现机制和设计思想;在PHP开发中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常规的设计模式来应用开发(抽象工厂/单例/观察者/命令链/策略/适配器 等模式);建议开发自己的PHP MVC框架来充分让开发自由化,让自己深入理解MVC模式,也让自己能够在业务项目开发里快速升级;熟悉PHP的各种代码优化方法,熟悉大部分PHP安全方面问题的解决处理;熟悉基本的PHP执行的机制原理(Zend引擎/扩展基本工作机制)。

    6. C/C++

    开始涉猎一定的C/C++语言,能够写基本的C/C++代码,对基本的C/C++语法熟悉(指针、数组操作、字符串、常规标准API)和数据结构(链表、树、哈希、队列)有一定的熟悉下;对Linux下面的C语言开发有基本的了解概念,会简单的makefile文件编写,能够使用简单的GCC/GDB的程序编译简单调试工作;对基本的网络编程有大概了解。(本项是为了向更高层次打下基础)。

    7. 前端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面,熟悉基本的HTTP协议(协议代码200/300/400/500,基本的HTTP交互头);条件允许,可以在深入写出稍微优雅的HTML+CSS+JavaScript,或者能够大致简单使用某些前端框架(jQuery/YUI/ExtJS/RequireJS/BootStrap之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深入学习JavaScript编程,比如闭包机制、DOM处理;再深入些可以读读jQuery源码做深入学习。(本项不做重点学习,除非对前端有兴趣)。

    8. 系统设计

    能够设计大部分中型系统的网站架构、数据库、基本PHP框架选型;性能测试排查处理等;能够完成类似:浏览器 -> CDN(Squid) -> Nginx+PHP -> 缓存 -> 数据库 结构网站的基本设计开发维护;能够支撑每天数百万到千万流量基本网站的开发维护工作;

    第三阶段:高级阶段 (高级PHP程序员)

    重点:除了基本的LNMP程序,还能够在某个方向或领域有深入学习。(纵深维度发展) 目标: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PHP业务开发,还能够解决大部分深入复杂的技术问题,并且可以独立设计完成中大型的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自己能够独立hold深入某个技术方向,在这块比较专业。(比如在MySQL、Nginx、PHP、Redis等等任一方向深入研究)

    1. Linux

    除了第二阶段的能力,在Linux下面除了常规的操作和性能监控跟踪,还能够使用很多高级复杂的命令完成工作(watch/tcpmp/starce/ldd/ar等);在shell脚本方面,已经能够编写比较复杂的shell脚本(超过500行)来协助完成很多包括备份、自动化处理、监控等工作的shell;对awk/sed/perl 等应用已经如火纯青,能够随意操作控制处理文本统计分析各种复杂格式的数据;对Linux内部机制有一些了解,对内核模块加载,启动错误处理等等有个基本的处理;同时对一些其他相关的东西也了解,比如NFS、磁盘管理等等;

    2. Nginx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面,已经能够把Nginx操作的很熟练,能够对Nginx进行更深入的运维工作,比如监控、性能优化,复杂问题处理等等;看个人兴趣,更多方面可以考虑侧重在关于Nginx工作原理部分的深入学习,主要表现在阅读源码开始,比如具体的master/worker工作机制,Nginx内部的事件处理,内存管理等等;同时可以学习Nginx扩展的开发,可以定制一些自己私有的扩展;同时可以对Nginx+Lua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看看是否可以结合应用出更好模式;这个阶段的要求是对Nginx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考虑成为Nginx方向的深入专业者。

    3. MySQL/MongoDB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面,在MySQL应用方面,除了之前的基本SQL优化,还能够在完成一些复杂操作,比如大批量数据的导入导出,线上大批量数据的更改表结构或者增删索引字段等等高危操作;除了安装配置,已经能够处理更多复杂的MySQL的问题,比如各种问题的追查,主从同步延迟问题的解决、跨机房同步数据方案、MySQL高可用架构等都有涉及了解;对MySQL应用层面,对MySQL的核心关键技术比较熟悉,比如事务机制(隔离级别、锁等)、对触发器、分区等技术有一定了解和应用;对MySQL性能方面,有包括磁盘优化(SAS迁移到SSD)、服务器优化(内存、服务器本身配置)、除了二阶段的其他核心性能优化选项(innodb_log_buffer_size/back_log/table_open_cache/thread_cache_size/innodb_lock_wait_timeout等)、连接池软件选择应用,对show *(show status/show profile)类的操作语句有深入了解,能够完成大部分的性能问题追查;MySQL备份技术的深入熟悉,包括灾备还原、对Binlog的深入理解,冷热备份,多IDC备份等;在MySQL原理方面,有更多了解,比如对MySQL的工作机制开始阅读部分源码,比如对主从同步(复制)技术的源码学习,或者对某个存储引擎(MyISAM/Innodb/TokuDB)等等的源码学习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参考CSV引擎开发自己简单的存储引擎来保存一些数据,增强对MySQL的理解;在这个过程,如果自己有兴趣,也可以考虑往DBA方向发展。MongoDB层面,可以考虑比如说在写少读多的情况开始在线上应用MongoDB,或者是做一些线上的数据分析处理的操作,具体场景可以按照工作来,不过核心是要更好的深入理解RMDBS和NoSQL的不同场景下面的应用,如果条件或者兴趣允许,可以开始深入学习一下MongoDB的工作机制。

    4. Redis/Memcached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面,能够更深入的应用和学习。因为Memcached不是特别复杂,建议可以把源码进行阅读,特别是内存管理部分,方便深入理解;Redis部分,可以多做一些复杂的数据结构的应用(zset来做排行榜排序操作/事务处理用来保证原子性在秒杀类场景应用之类的使用操作);多涉及aof等同步机制的学习应用,设计一个高可用的Redis应用架构和集群;建议可以深入的学习一下Redis的源码,把在第二阶段积累的知识都可以应用上,特别可以阅读一下包括核心事件管理、内存管理、内部核心数据结构等充分学习了解一下。如果兴趣允许,可以成为一个Redis方面非常专业的使用者。

    5. PHP

    作为基础核心技能,我们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面,需要有更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从基本代码应用上面来说,能够解决在PHP开发中遇到95%的问题,了解大部分PHP的技巧;对大部分的PHP框架能够迅速在一天内上手使用,并且了解各个主流PHP框架的优缺点,能够迅速方便项目开发中做技术选型;在配置方面,除了常规第二阶段会的知识,会了解一些比较偏门的配置选项(php auto_prepend_file/auto_append_file),包括扩展中的一些复杂高级配置和原理(比如memcached扩展配置中的memcache.hash_strategy、apc扩展配置中的apc.mmap_file_mask/apc.slam_defense/apc.file_update_protection之类的);对php的工作机制比较了解,包括php-fpm工作机制(比如php-fpm在不同配置机器下面开启进程数量计算以及原理),对zend引擎有基本熟悉(vm/gc/stream处理),阅读过基本的PHP内核源码(或者阅读过相关文章),对PHP内部机制的大部分核心数据结构(基础类型/Array/Object)实现有了解,对于核心基础结构(zval/hashtable/gc)有深入学习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PHP扩展开发,了解一些扩展开发的中高级知识(minit/rinit等),熟悉php跟apache/nginx不同的通信交互方式细节(mod_php/fastcgi);除了开发PHP扩展,可以考虑学习开发Zend扩展,从更底层去了解PHP。

    6. C/C++

    在第二阶段基础上面,能够在C/C++语言方面有更深入的学习了解,能够完成中小型C/C++系统的开发工作;除了基本第二阶段的基础C/C++语法和数据结构,也能够学习一些特殊数据结构(b-tree/rb-tree/skiplist/lsm-tree/trie-tree等)方便在特殊工作中需求;在系统编程方面,熟悉多进程、多线程编程;多进程情况下面了解大部分多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能够灵活选择通信方式(共享内存/信号量/管道等);多线程编程能够良好的解决锁冲突问题,并且能够进行多线程程序的开发调试工作;同时对网络编程比较熟悉,了解多进程模型/多线程模型/异步网络IO模型的差别和选型,熟悉不同异步网络IO模型的原理和差异(select/poll/epoll/iocp等),并且熟悉常见的异步框架(ACE/ICE/libev/libevent/libuv/Boost.ASIO等)和使用,如果闲暇也可以看看一些国产自己开发的库(比如muo);同时能够设计好的高并发程序架构(leader-follow/master-worker等);了解大部分C/C++后端Server开发中的问题(内存管理、日志打印、高并发、前后端通信协议、服务监控),知道各个后端服务RPC通信问题(struct/http/thirft/protobuf等);能够更熟络的使用GCC和GDB来开发编译调试程序,在线上程序core掉后能够迅速追查跟踪解决问题;通用模块开发方面,可以积累或者开发一些通用的工具或库(比如异步网络框架、日志库、内存池、线程池等),不过开发后是否应用要谨慎,省的埋坑去追bug。

    7. 前端

    深入了解HTTP协议(包括各个细致协议特殊协议代码和背后原因,比如302静态文件缓存了,502是nginx后面php挂了之类的);除了之前的前端方面的各种框架应用整合能力,前端方面的学习如果有兴趣可以更深入,表现形式是,可以自己开发一些类似jQuery的前端框架,或者开发一个富文本编辑器之类的比较琐碎考验JavaScript功力。

    8. 其他领域语言学习

    在基础的PHP/C/C++语言方面有基本积累,建议在当前阶段可以尝试学习不同的编程语言,看个人兴趣爱好,脚本类语言可以学学 Python/Ruby 之类的,函数式编程语言可以试试 Lisp/Haskell/Scala/Erlang 之类的,静态语言可以试试 Java/Golang,数据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了解R语言,如果想换个视角做后端业务,可以试试 Node.js还有前面提到的跟Nginx结合的Nginx_Lua等。学习不同的语言主要是提升自己的视野和解决问题手段的差异,比如会了解除了进程/线程,还有轻量级协程;比如在跨机器通信场景下面,Erlang的解决方案简单的惊人;比如在不想选择C/C++的情况下,还有类似高效的Erlang/Golang可用等等;主要是提升视野。

    9. 其他专业方向学习

    在本阶段里面,会除了基本的LNMP技能之外,会考虑一些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这些都是可以的,看个人兴趣和长期的目标方向。目前情况能够选择的领域比较多,比如、云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虚拟机等),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应用到统计、个性化推荐),自然语言处理(中文分词等),搜索引擎技术、图形图像、语音识别等等。除了这些高大上的,也有很多偏工程方面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高性能系统、移动开发(Android/IOS)、计算机安全、嵌入式系统、硬件等方向。

    10.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之上,能够应用掌握的经验技能,设计出比较复杂的中大型系统,能够解决大部分线上的各种复杂系统的问题,完成类似 浏览器 -> CDN -> 负载均衡 ->接入层 -> Nginx+PHP -> 业务缓存 -> 数据库 -> 各路复杂后端RPC交互(存储后端、逻辑后端、反作弊后端、外部服务) -> 更多后端 酱紫的复杂业务;能够支撑每天数千万到数亿流量网站的正常开发维护工作。

② 如何查看mysql innodb源码

mysql被设计成了一个单进程多线程架构的数据库 开始: 1、默认的InnoDB存储引擎的后台线程有7个,4个IO thread ,1个master thread 1个锁监控 thread 1个错误监控thread,IO thread 的数量由配置文件的innodb_file_io_threads参数控制

③ 四大开源数据库是哪些

开源世界中的那几个免费数据库
发布时间:2011-11-22 09:34:30 来源:CSDN 评论:0 点击:1476 次 【字号:大 中 小】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网 网络空间 网络搜藏 开心网 复制 更多 0
开源数据库MySQLMySQL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小型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

开源数据库MySQL

MySQL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小型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


盘点:开源社区那些免费的数据库软件

MySQL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API,包括C、C++、C#、Delphi、Eiffel、Java、Perl、PHP、Python、Ruby和Tcl等。而其自身是采用C和C++编写的,使用了多种编译器进行测试,所以,MySQL能够保证源代码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这样的一款数据库,自然能够支持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从Unix、Linux到Windows,具体包括AIX、BSDi、FreeBSD、HP-UX、Linux、Mac OS、Novell Netware、NetBSD、OpenBSD、OS/2 Wrap、Solaris、SunOS、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可以处理拥有上千万条记录的大型数据库。

与此同时,MySQL也产生了很多分支版本的数据库也非常值得推荐。

首先是MariaDB,它是一个采用Maria存储引擎的MySQL分支版本,是由原来MySQL的作者 Michael Widenius创办的公司所开发的免费开源的数据库服务器。与MySQL相比较,MariaDB更强的地方在于它拥有更多的引擎,包括Maria存储引擎、PBXT存储引擎、XtraDB存储引擎、FederatedX存储引擎,它能够更快的复制查询处理、运行的速度更快、更好的功能测试以及支持对Unicode的排序等。

其次是rcona,它为MySQL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了改进,在功能和性能上较MySQL有着很显着的提升。该版本提升了在高负载情况下的InnoDB的性能,同时,它还为DBA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性能诊断工具,并且提供很多参数和命令来控制服务器行为。

第三是Percona Server,它使用了诸如google-mysql-tools、Proven Scaling和 Open Query对MySQL进行改造。并且,它只包含MySQL的服务器版,并没有提供相应对 MySQL的Connector和GUI工具进行改进。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从NoSQL的字面上理解,NoSQL就是Not Only SQL,被业界认为是一项全新的数据库革命性运动,早期就有人提出,发展至2009年趋势越发高涨。NoSQL的拥护者们提倡运用非关系型的数据存储,相对于目前铺天盖地的关系型数据库运用,这一概念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的注入。


盘点:开源社区那些免费的数据库软件

当然,NoSQL也是随着互联网Web2.0网站的兴起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关键的需求在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应付Web2.0网站,特别是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SNS类型的web2.0纯动态网站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而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则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首先推荐的是Oracle NoSQL Database,这是一个社区版。Oracle的这个NoSQL Database, 是在10月4号的甲骨文全球大全上发布的Big Data Appliance的其中一个组件,Big Data Appliance是一个集成了Hadoop、NoSQL Database、Oracle数据库Hadoop适配器、Oracle数据库Hadoop装载器及R语言的系统。

其次推荐的是Membase。Membase是NoSQL家族的一个新的重量级的成员。Membase是开源项目,源代码采用了Apache2.0的使用许可。该项目托管在GitHub.Source tarballs上,目前可以下载beta版本的Linux二进制包。该产品主要是由North Scale的memcached核心团队成员开发完成,其中还包括Zynga和NHN这两个主要贡献者的工程师,这两个组织都是很大的在线游戏和社区网络空间的供应商。

并且,Membase容易安装、操作,可以从单节点方便的扩展到集群,而且为memcached(有线协议的兼容性)实现了即插即用功能,在应用方面为开 发者和经营者提供了一个比较低的门槛。做为缓存解决方案,Memcached已经在不同类型的领域(特别是大容量的Web应用)有了广泛的使用,其中 Memcached的部分基础代码被直接应用到了Membase服务器的前端。通过兼容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Membase具备了很好的复用性。在安装和配置方面,Membase提供了有效的图形化界面和编程接口,包括可配置 的告警信息。

Membase的目标是提供对外的线性扩展能力,包括为了增加集群容量,可以针对统一的节点进行复制。 另外,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再分配仍然是必要的。

第三推荐的是Hibari。Hibari在日语中意思为“云雀”,它是一个专为高可靠性和大数据存储的数据库引擎,可用于云计算环境中,例如 webmail、SNS和其他要求T/P级数据存储的环境中。同时,Hibari也支持Java,C/C++,Python,Ruby和Erlang语言的客户端。

第四推荐的是memcachedb。这是一个由新浪网的开发人员开放出来的开源项目,给memcached分布式缓存服务器添加了Berkeley DB的持久化存储机制和异步主辅复制机制,让memcached具备了事务恢复能力、持久化能力和分布式复制能力,非常适合于需要超高性能读写速度,但是 不需要严格事务约束,能够被持久化保存的应用场景,例如memcachedb被应用在新浪博客上面。

第五推荐的是Leveldb。这是一个Google实现的非常高效的kv数据库,目前的版本1.2能够支持billion级别的数据量了。 在这个数量级别下还有着非常高的性能,主要归功于它的良好的设计,特别是LSM算法。LevelDB是单进程的服务,性能非常之高,在一台4个Q6600的CPU机器上,每秒钟写数据超过40w,而随机读的性能每秒钟超过10w。

XML数据库的优势

XML数据库是一种支持对XML格式文档进行存储和查询等操作的数据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开发人员可以对数据库中的XML文档进行查询、导出和指定格式的序列化。目前XML数据库有三种类型:XMLEnabledDatabase(XEDB),即能处理XML的数据库;NativeXMLDatabase(NXD),即纯XML数据库;HybridXMLDatabase(HXD),即混合XML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中的第一代XML支持是切分(或分解)文档,以适应关系表格或将文档原封不动地存储为字符或二进制大对象(CLOB 或 BLOB)。这两个方法中的任一种都尝试将XML模型强制转换成关系模型。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混合型模型将XML存储在类似于DOM的模型中。XML数据被格式化为缓冲数据页,以便快速导航和执行查询以及简化索引编制。

在这里,首要要推荐的XML数据库是Sedna。它号称是一款原生态的XML数据库,提供了全功能的核心数据库服务,包括持久化存储、ACID事务、索引、安全、热备、UTF8等。实现了 W3C XQuery 规范,支持全文搜索以及节点级别的更新操作。

第二款XML数据库是BaseX。这款数据库用来存储紧缩的XML数据,提供了高效的 XPath和XQuery的实现,同时,它还提供一个前端操作界面。


盘点:开源社区那些免费的数据库软件

第三款推荐的是XMLDB。这款数据库使用了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任意的XML文档,因为所采用的存储机制,所以文档的搜索速度特别快,同时执行XSL转换也相当快。XMLDB同时还提供了一个PHP的模块,可以应用在Web应用中。

第四块推荐的是X-Hive/DB。它是一个为需要高级XML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的软件开发者设计的强大的专属XML数据库。X-Hive/DB Java API包含存储、查询、检索、转换和发表XML数据的方法。

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相比,XML数据库具有以下优势:第一,XML数据库能够对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取和管理。如网页内容就是一种半结构化数据,而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对于类似网页内容这类半结构化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第二,提供对标签和路径的操作。传统数据库语言允许对数据元素的值进行操作,不能对元素名称操作,半结构化数据库提供了对标签名称的操作,还包括了对路径的操作。第三,当数据本身具有层次特征时,由于XML数据格式能够清晰表达数据的层次特征,因此XML数据库便于对层次化的数据进行操作。XML数据库适合管理复杂数据结构的数据集,如果己经以XML格式存储信息,则XML数据库利于文档存储和检索;可以用方便实用的方式检索文档,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全文搜索引擎。另外XML数据库能够存储和查询异种的文档结构,提供对异种信息存取的支持。

④ 怎样阅读InnoDB存储引擎源码

1.理解MySQL内核对于DBA的重要性;
如果精通内核对于搞数据库的人来说,可以称得上专家。开源数据库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去读源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个性化的开发,毕竟数据库根据业务最基本的也要分为OLTP,OLAP,系统类型的不同,决定了数据很多参数配置以及核心参数的调整也是不一样的。在调整这些参数前,如果不明白实现的原理,只是根据经验值去调整肯定是不行的,参数可以进行调整,比如减少事务表的长度,修改并发时程来减少锁争用等,如果不明白源码里面的实现方式,是没有办法去修改的,调整参数无法完成的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源码去实现。
如果商业数据库比如oracle开放源码,很多的核心原理得到确认,对于深入学习数据库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财富,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mysql的开源化,对于学习mysql来说个很大的宝库,从源码里可以看出各个引擎的实现方式,而这些核心的原理在很多文档里是看不到的。以前pub里有个大牛说过搞开源化的数据库,如果看不懂源码的话,只能在表面上做工作,搞几年下来,基本就是靠运维,部署,高一些读写分离的架构层面的运维工作,不能称其为专家。
作为MYsql DBA,如果精通源码,对于数据库的理解会深入很多,阿里也是从源码上修改,可以支持自己的业务需求。MYSQL这几年的发展也是靠很多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写了很多分享行的代码,可见开源化对于mysql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优秀的DBA需要去阅读一些代码,当比较极端的业务需求需要去定制化数据库的一些功能时,可以从源码级别开发设计适合自己的引擎,mysql在引擎方面预留了很多的接口,可以进行个性化开发。目前我能了解的有网易研究院搞的TNT引擎。
2.怎样阅读InnoDB存储引擎源码;
接触mysql也有几年的时间,很多时候都是阅读官方文档,没有真正的从源码去分析和阅读。以前阅读过姜承尧的innodb引擎这本书,是从一些核心原理上进行讲解,非常深入和精彩。要想InnoDB存储引擎源码需要C和C++的基础,自己能够编译一些程序,确保在修改后能够编译成功。我看过InnoDB存储引擎源码,发现里面的源码量非常大,如果要通读一遍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也非常枯燥,读一些就难以坚持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感觉是从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去阅读,比如读写,异步的实现,lock,latch,mutex的实现方式,还有内存管理的一些链表等去阅读,每天抽时间读一读,就当是消遣一下。对于索引,实务,缓存等内核的源码一点一点的去看,带着理论知识去理解源码,反过来用源码的实现原理来纠正和补充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快速提高自己。
3.说说读完试读章节后您的感想?
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可以对着作者以前写的innodb引擎的那本书一起结合看。试读章节主要分享了两章内容:
第一章是概括性的知识,介绍了INNODB存储引擎的历史,如果知道的同学可以直接略过,后续内容对于源码的版本,风格,编译的方式做了一些介绍,主要是给我们一个源码阅读的认识,对于作者分析的源码方法十分认可,按照层次去阅读,这样可以非常容易的去理解。对于我们这些源码分析的初学者来说可以按照作者的建议,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
第二章介绍了一些INNODB存储引擎的内存管理的实现,基本数据结构,对于后续做个铺垫。以前都是直接学习理论,记住了这些的内容就可以了,现在从源码角度可以去看看实现方式。这些内容如果前期学的比较深入的话,可以大体看看,如果对这些链表,内存管理方法不是很清楚的可以好好读读,毕竟这是深入学习的基础。
这是分析源码方式的卷1,后续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的内容分享。让更多的人喜欢并且可以阅读源码,为开源化数据库作出贡献。

⑤ 程序员新人周一优化一行代码,周三被劝退

这周一,公司新来了一个同事,面试的时候表现得非常不错,各种问题对答如流,老板和我都倍感欣慰。

这么优秀的人,绝不能让他浪费一分一秒,于是很快,我就发他了需求文档、源码,让他先在本地熟悉一下业务和开发流程。

结果没想到,周三大家一块 review 代码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新来的同事直接把原来 @Transactional 优化成了这个鬼样子:

就因为这一行代码,老板(当年也是一线互联网大厂的好手)当场就发飙了,马上就要劝退这位新同事,我就赶紧打圆场,毕竟自己面试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是吧?于是老板答应我说再试用一个月看看。

会议结束后,我就赶紧让新同事复习了一遍事务,以下是他自己做的总结,还是非常详细的,分享出来给大家一点点参考和启发。相信大家看完后就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优化 @Transactional 注解了,纯属画蛇添足和乱用。

事务在逻辑上是一组操作, 要么执行,要不都不执行 。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的,比如说 MySQL。

只要记住这一点,理解事务就很容易了。在 Java 中,我们通常要在业务里面处理多个事件,比如说编程喵有一个保存文章的方法,它除了要保存文章本身之外,还要保存文章对应的标签,标签和文章不在同一个表里,但会通过在文章表里(posts)保存标签主键(tag_id)来关联标签表(tags):

那么此时就需要开启事务,保证文章表和标签表中的数据保持同步,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文章保存成功了,但标签保存失败了,或者文章保存失败了,标签保存成功了——这些场景都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为了保证事务是正确可靠的,在数据库进行写入或者更新操作时,就必须得表现出 ACID 的 4 个重要特性:

其中,事务隔离又分为 4 种不同的级别,包括: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 事务能否生效,取决于数据库引擎是否支持事务,MySQL 的 InnoDB 引擎是支持事务的,但 MyISAM 就不支持

1)编程式事务

编程式事务是指将事务管理代码嵌入嵌入到业务代码中,来控制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你比如说,使用 TransactionTemplate 来管理事务:

再比如说,使用 TransactionManager 来管理事务:

就编程式事务管理而言,Spring 更推荐使用 TransactionTemplate。

在编程式事务中,必须在每个业务操作中包含额外的事务管理代码,就导致代码看起来非常的臃肿,但对理解 Spring 的事务管理模型非常有帮助。

当然了,要想实现事务管理和业务代码的抽离,就必须得用到 Spring 当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之一,AOP,其本质是对方法前后进行拦截,然后在目标方法开始之前创建或者加入一个事务,执行完目标方法之后根据执行的情况提交或者回滚。

Spring 将事务管理的核心抽象为一个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Manager),它的源码只有一个简单的接口定义,属于一个标记接口:

通过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这个接口,Spring 为各个平台如 JDBC(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Hibernate(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JPA(JpaTransactionManager)等都提供了对应的事务管理器,但是具体的实现就是各个平台自己的事情了。

参数 TransactionDefinition 和 @Transactional 注解是对应的,比如说 @Transactional 注解中定义的事务传播行为、隔离级别、事务超时时间、事务是否只读等属性,在 TransactionDefinition 都可以找得到。

返回类型 TransactionStatus 主要用来存储当前事务的一些状态和数据,比如说事务资源(connection)、回滚状态等。

TransactionDefinition.java:

Transactional.java

说到这,我们来详细地说明一下 Spring 事务的传播行为、事务的隔离级别、事务的超时时间、事务的只读属性,以及事务的回滚规则。

当事务方法被另外一个事务方法调用时,必须指定事务应该如何传播 ,例如,方法可能继续在当前事务中执行,也可以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在自己的事务中执行。

TransactionDefinition 一共定义了 7 种事务传播行为:

01、 PROPAGATION_REQUIRED

这也是 @Transactional 默认的事务传播行为,指的是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创建一个新的事务。更确切地意思是:

这个传播行为也最好理解,aMethod 调用了 bMethod,只要其中一个方法回滚,整个事务均回滚。

02、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创建一个新的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也就是说不管外部方法是否开启事务,Propagation.REQUIRES_NEW 修饰的内部方法都会开启自己的事务,且开启的事务与外部的事务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如果 aMethod()发生异常回滚,bMethod()不会跟着回滚,因为 bMethod()开启了独立的事务。但是,如果 bMethod()抛出了未被捕获的异常并且这个异常满足事务回滚规则的话,aMethod()同样也会回滚。

03、 PROPAGATION_NESTED

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在当前事务内执行;否则,就执行与 PROPAGATION_REQUIRED 类似的操作。

04、 PROPAGATION_MANDATORY

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抛出异常。

05、 PROPAGATION_SUPPORTS

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以非事务的方式继续运行。

06、 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07、 PROPAGATION_NEVER

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3、4、5、6、7 这 5 种事务传播方式不常用,了解即可。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再来理解 Spring 的事务隔离级别就容易多了。

TransactionDefinition 中一共定义了 5 种事务隔离级别:

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默认的隔离级别 ISOLATION_DEFAULT 就可以了,也就是交给数据库来决定,可以通过 SELECT @@transaction_isolation; 命令来查看 MySql 的默认隔离级别,结果为 REPEATABLE-READ,也就是可重复读。

事务超时,也就是指一个事务所允许执行的最长时间,如果在超时时间内还没有完成的话,就自动回滚。

假如事务的执行时间格外的长,由于事务涉及到对数据库的锁定,就会导致长时间运行的事务占用数据库资源。

如果一个事务只是对数据库执行读操作,那么该数据库就可以利用事务的只读属性,采取优化措施,适用于多条数据库查询操作中。

这是因为 MySql(innodb)默认对每一个连接都启用了 autocommit 模式,在该模式下,每一个发送到 MySql 服务器的 SQL 语句都会在一个单独的事务中进行处理,执行结束后会自动提交事务。

那如果我们给方法加上了 @Transactional 注解,那这个方法中所有的 SQL 都会放在一个事务里。否则,每条 SQL 都会单独开启一个事务,中间被其他事务修改了数据,都会实时读取到。

有些情况下,当一次执行多条查询语句时,需要保证数据一致性时,就需要启用事务支持。否则上一条 SQL 查询后,被其他用户改变了数据,那么下一个 SQL 查询可能就会出现不一致的状态。

默认情况下,事务只在出现运行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时回滚,以及 Error,出现检查异常(checked exception,需要主动捕获处理或者向上抛出)时不回滚。

如果你想要回滚特定的异常类型的话,可以这样设置:

以前,我们需要通过 XML 配置 Spring 来托管事务,有了 Spring Boot 之后,一切就变得更加简单了,只需要在业务层添加事务注解( @Transactional )就可以快速开启事务。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把焦点放在 @Transactional 注解上就可以了。

虽然 @Transactional 注解源码中定义了很多属性,但大多数时候,我都是采用默认配置,当然了,如果需要自定义的话,前面也都说明过了。

1)要在 public 方法上使用,在类的computeTransactionAttribute方法中有个判断,如果目标方法不是public,则TransactionAttribute返回null,即不支持事务。

2)避免同一个类中调用 @Transactional 注解的方法,这样会导致事务失效。

在测试之前,我们先把 Spring Boot 默认的日志级别 info 调整为 debug,在 application.yml 文件中 修改:

然后,来看修改之前查到的数据:

开搞。在控制器中添加一个 update 接口,准备修改数据,打算把沉默王二的狗腿子修改为沉默王二的狗腿:

在 Service 中为方法加上 @Transactional 注解并抛出运行时异常:

按照我们的预期,当执行 save 保存数据后,因为出现了异常,所以事务要回滚。所以数据不会被修改。

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localhost:8080/user/update 进行测试,注意查看日志,可以确认事务起效了。

当我们把事务去掉,同样抛出异常:

再次执行,发现虽然程序报错了,但数据却被更新了。

这也间接地证明,我们的 @Transactional 事务起效了。

看到这,是不是就明白为什么新同事的优化纯属画蛇添足/卵用了吧?

⑥ myisam和innodb怎么使用

InnoDB和MyISAM是在使用MySQL最常用的两个表类型,各有优缺点,视具体应用而定。基本的差别为:MyISAM类型不支持事务处理等高级处理,而InnoDB类型支持。MyISAM类型的表强调的是性能,其执行数度比InnoDB类型更快,但是不提供事务支持,而InnoDB提供事务支持已经外部键等高级数据库功能。MyIASM是IASM表的新版本,有如下扩展:二进制层次的可移植性。NULL列索引。对变长行比ISAM表有更少的碎片。支持大文件。更好的索引压缩。更好的键吗统计分布。更好和更快的auto_increment处理。以下是一些细节和具体实现的差别:1.InnoDB不支持FULLTEXT类型的索引。2.InnoDB中不保存表的具体行数,也就是说,执行selectcount(*)fromtable时,InnoDB要扫描一遍整个表来计算有多少行,但是MyISAM只要简单的读出保存好的行数即可。注意的是,当count(*)语句包含where条件时,两种表的操作是一样的。3.对于AUTO_INCREMENT类型的字段,InnoDB中必须包含只有该字段的索引,但是在MyISAM表中,可以和其他字段一起建立联合索引。4.DELETEFROMtable时,InnoDB不会重新建立表,而是一行一行的删除。5.LOADTABLEFROMMASTER操作对InnoDB是不起作用的,解决方法是首先把InnoDB表改成MyISAM表,导入数据后再改成InnoDB表,但是对于使用的额外的InnoDB特性(例如外键)的表不适用。另外,InnoDB表的行锁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在执行一个SQL语句时MySQL不能确定要扫描的范围,InnoDB表同样会锁全表,例如updatetablesetnum=1wherenamelike“%aaa%”任何一种表都不是万能的,只用恰当的针对业务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表类型,才能最大的发挥MySQL的性能优势.MySQL中MyISAM引擎与InnoDB引擎性能简单测试[硬件配置]CPU:AMD2500+(1.8G)内存:1G/现代硬盘:80G/IDE[软件配置]OS:WindowsXPSP2SE:PHP5.2.1DB:MySQL5.0.37Web:IIS6[MySQL表结构]CREATETABLE`myisam`(`id`int(11)NOTNULLauto_increment,`name`varchar(100)defaultNULL,`content`text,PRIMARYKEY(`id`))ENGINE=MyISAMDEFAULTCHARSET=gbk;CREATETABLE`innodb`(`id`int(11)NOTNULLauto_increment,`name`varchar(100)defaultNULL,`content`text,PRIMARYKEY(`id`))ENGINE=InnoDBDEFAULTCHARSET=gbk;[数据内容]$name="heiyeluren";$content="MySQL支持数个存储引擎作为对不同表的类型的处理器。MySQL存储引擎包括处理事务安全表的引擎和处理非事务安全表的引擎:·MyISAM管理非事务表。它提供高速存储和检索,以及全文搜索能力。MyISAM在所有MySQL配置里被支持,它是默认的存储引擎,除非你配置MySQL默认使用另外一个引擎。·MEMORY存储引擎提供“内存中”表。MERGE存储引擎允许集合将被处理同样的MyISAM表作为一个单独的表。就像MyISAM一样,MEMORY和MERGE存储引擎处理非事务表,这两个引擎也都被默认包含在MySQL中。释:MEMORY存储引擎正式地被确定为HEAP引擎。·InnoDB和BDB存储引擎提供事务安全表。BDB被包含在为支持它的操作系统发布的MySQL-Max二进制分发版里。InnoDB也默认被包括在所有MySQL5.1二进制分发版里,你可以按照喜好通过配置MySQL来允许或禁止任一引擎。·EXAMPLE存储引擎是一个“存根”引擎,它不做什么。你可以用这个引擎创建表,但没有数据被存储于其中或从其中检索。这个引擎的目的是服务,在MySQL源代码中的一个例子,它演示说明如何开始编写新存储引擎。同样,它的主要兴趣是对开发者。";[插入数据-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MyISAM1W:3/sInnoDB1W:219/sMyISAM10W:29/sInnoDB10W:2092/sMyISAM100W:287/sInnoDB100W:没敢测试[插入数据-2](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MyISAM1W:3/sInnoDB1W:3/sMyISAM10W:30/sInnoDB10W:29/sMyISAM100W:273/sInnoDB100W:423/s[插入数据3](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24M)InnoDB1W:3/sInnoDB10W:33/sInnoDB100W:607/s[插入数据4](innodb_buffer_pool_size=256M,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setautocommit=0)InnoDB1W:3/sInnoDB10W:26/sInnoDB100W:379/s[MySQL配置文件](缺省配置)#[client]port=3306[mysql]default-character-set=gbk[mysqld]port=3306basedir="C:/mysql50/"datadir="C:/mysql50/Data/"default-character-set=gbk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sql-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max_connections=100query_cache_size=0table_cache=256tmp_table_size=50Mthread_cache_size=8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100Gmyisam_max_extra_sort_file_size=100Gmyisam_sort_buffer_size=100Mkey_buffer_size=82Mread_buffer_size=64Kread_rnd_buffer_size=256Ksort_buffer_size=256K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4M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innodb_log_buffer_size=2Minnodb_buffer_pool_size=159Minnodb_log_file_size=80M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总结】可以看出在MySQL5.0里面,MyISAM和InnoDB存储引擎性能差别并不是很大,针对InnoDB来说,影响性能的主要是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这个选项,如果设置为1的话,那么每次插入数据的时候都会自动提交,导致性能急剧下降,应该是跟刷新日志有关系,设置为0效率能够看到明显提升,当然,同样你可以SQL中提交“SETAUTOCOMMIT=0”来设置达到好的性能。另外,还听说通过设置innodb_buffer_pool_size能够提升InnoDB的性能,但是我测试发现没有特别明显的提升。基本上我们可以考虑使用InnoDB来替代我们的MyISAM引擎了,因为InnoDB自身很多良好的特点,比如事务支持、存储过程、视图、行级锁定等等,在并发很多的情况下,相信InnoDB的表现肯定要比MyISAM强很多,当然,相应的在my.cnf中的配置也是比较关键的,良好的配置,能够有效的加速你的应用。如果不是很复杂的Web应用,非关键应用,还是可以继续考虑MyISAM的,这个具体情况可以自己斟酌。

阅读全文

与innodb源码开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inux命令返回上级目录 浏览:897
移动花卡宝藏版为什么不能选免流app 浏览:255
速腾carplay怎么用安卓 浏览:13
红塔银行app怎么样 浏览:564
农行app怎么开网银 浏览:651
java迭代器遍历 浏览:303
闽政通无法请求服务器是什么 浏览:48
怎么做积木解压神器 浏览:205
王者荣耀解压玩具抽奖 浏览:49
12位是由啥加密的 浏览:870
程序员编迷你世界代码 浏览:897
php取现在时间 浏览:248
单片机高吸收 浏览:429
怎么区分五代头是不是加密喷头 浏览:246
hunt测试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510
2013程序员考试 浏览:641
毕业论文是pdf 浏览:736
服务器跑网心云划算吗 浏览:471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初值的计算公式 浏览:801
win7控制台命令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