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动控制 PID
在现在的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是由PID控制变频器,来控制电动机频率的改变从而实现速度控制。但企业在生产中,往往需要有精密稳定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或转速,以此作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这就要用到变频器的 PID 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对被控量的时时控制,以此来实现更为准确自动控制。以下简单介绍PID控制应用方法。
一、PID的工作原理
由于来自外界的各种扰动不断产生,要想达到现场控制参数值保持稳定,控制作用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若扰动出现使得现场控制参数值发生变化,现场检测元件就会将这种变化记录并传送给PID控制器,改变过程变量值(以下简称PV值),经变送器送至PID控制器的输入端,并与其给定值(以下简称SP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值(以下简称e值),调节器按此偏差并以我们预先设定的整定参数控制规律(将在第三节PID算法中详细推导与分析)发出控制信号,去改变调节器的开度,使调节器的开度增加或减少,从而使现场控制参数值发生改变,并趋向于给定值(SP值),以达到控制目的。
二、PID被控参数的选定
选择被控参数是控制方案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稳定生产、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若被控参数选择不当,则无论组成什么样的控制系统,选用多么先进的过程检测控制设备,均不会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因为影响控制参数值变化的扰动很多,并非所有扰动都必须加以控制,所以正确选定被控参数,显得尤为重要。选择被控参数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深入分析生产工艺过程,找出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生产等具有决定性作用,能较好反映工艺生产状态变化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又是人工控制难以满足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PID参数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随意的,要通过对过程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出的正确选择。
下面是选取被控参数的一般原则:
1、选择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生产等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2、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时,应该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线性单值函数对应关系的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3、被控参数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灵敏度。
4、被控参数的选取,必须考虑工艺过程的合理性和所用仪表的性能。
② pid通俗易懂的解释是什么
PID是一种很常见的控制算法。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其中P意为比例,I意为积分,D意为微分。
(2)经典的自动控制算法pid了解一下扩展阅读:
Pid的控制原理:
1、比例环节
比例控制作用的大小除与偏差有关之外,还取决于比例系数的大小。比例系数越小,控制作用越小,系统响应越慢。反之,比例系数越大,控制作用越强,则系统响应越快。
2、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作用,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积分作用越强。
3、微分环节
微分环节的作用能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且可以在偏差信号的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从而达到减小调节时间的效果。
积分控制作用的引入虽然可以消除静差,但是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大惯性的被控对象,用PI控制器很难得到很好的动态调节品质,系统会产生较大的超调和振荡。
③ PID控制的原理是什么
PID回路是要自动实现一个操作人员用量具和控制旋钮进行的工作,这个操作人员会用量具测系统输出的结果,然后用控制旋钮来调整这个系统的输入;
直到系统的输出在量具上显示稳定的需求的结果,在旧的控制文档里,这个过程叫做“复位”行为,量具被称为“测量”,需要的结果被称为“设定值”而设定值和测量之间的差别被称为“误差”。
一个控制回路包括三个部分:
1、系统的传感器得到的测量结果
2、控制器作出决定
3、通过一个输出设备来作出反应
控制器从传感器得到测量结果,然后用需求结果减去测量结果来得到误差。然后用误差来计算出一个对系统的纠正值来作为输入结果,这样系统就可以从它的输出结果中消除误差。
在一个PID回路中,这个纠正值有三种算法,消除目前的误差,平均过去的误差,和透过误差的改变来预测将来的误差。
比如说,假如利用水箱在为植物提供水,水箱的水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可以用传感器来检查水箱里水的高度,这样就得到了测量结果。控制器会有一个固定的用户输入值来表示水箱需要的水面高度,假设这个值是保持65%的水量。
控制器的输出设备会连在由马达控制的水阀门上。打开阀门就会给水箱注水,关上阀门就会让水箱里的水量下降。这个阀门的控制信号就是控制变量。
PID控制器可以用来控制任何可被测量及可被控制变量。比如,它可以用来控制温度、压强、流量、化学成分、速度等等。汽车上的巡航定速功能就是一个例子。
一些控制系统把数个PID控制器串联起来,或是连成网络。这样的话,一个主控制器可能会为其他控制输出结果。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马达的控制。控制系统会需要马达有一个受控的速度,最后停在一个确定的位置。可由一个子控制器用来管理速度,但是这个子控制器的速度是由控制马达位置的主控制器来管理的。
应用
在自动控制发展的早期,用机械设备来实现PID控制,是由杠杆、弹簧、阻尼及质量组成,多半会用压缩气体驱动。气动控制器还一度是工业上的标准。
电子的类比控制器可以用晶体管、真空管、电容器及电阻器组成。许多复杂的电子系统中常会包括PID控制,例如磁盘的读写头定位、电源供应器的电源条件、甚至是现代地震仪的运动侦测线路。现代电子控制器已大幅的被这些利用单芯片或FPGA来实现的数位控制器所取代。
现代工业使用的PID控制器多半会用PLC或有安装面板的数位控制器来实现。软件实现的好处是相对低廉,配合PID实现方式调整的灵敏度很大。在工业锅炉、塑胶射出机械、烫金机及包装行业中都会用到PID控制。
变化的电压输出可以用PWM来实现,也就是固定周期,依要输出的量去调整周期中输出高电势的时间。对于数位系统,其时间比例有可能是离散的,例如周期是二秒,高电势时间设定单位为0.1秒,表示可以分为20格,精度5%,因此存在一量化误差,但只要时间分辨率够高,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④ 什么是pid控制_pid控制原理
PID即:Proportional(比例)、Integral(积分)、Differential(微分)的缩写,PID控制算法是结合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环节于一体的控制算法。
它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出现于20世纪30至40年代,适用于对被控对象模型了解不清楚的场合。实际运行的经验和理论的分析都表明,运用这种控制规律对许多工业过程进行控制时,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PID控制的实质就是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照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运算结果用以控制输出。
在工业应用中PID及其衍生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万能算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PID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对于一般的研发人员来讲,应该是足够应对一般研发问题了,而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多控制算法当中,PID控制算法又是最简单,最能体现反馈思想的控制算法,可谓经典中的经典。经典的未必是复杂的,经典的东西常常是简单的,而且是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