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质工程学中溶解池和溶液池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W1=(0.2-0.3)W2
W2=24*100*a*Q/(1000*1000*b*n)
W1——溶剂池容积
W2——溶液池容积
Q——处理水量,m^3/h
a——药剂最大投量,mg/L
b——溶液浓度,可采用5%-20%
n——每日投配次数,不宜超过3次
❷ 水处理中溶液池的容积如何计算
这个比较专业,回答不了
❸ 给水工程做絮凝池的设计,计算溶液池容积时,公式中溶液浓度c带不带百分号
不带,课本上的公式后面都带有单位,417是转化后的
❹ 溶液池容积计算公式中的两个1000是什么意思
W1=(0.2-0.3)W2
W2=24*100*a*Q/(1000*1000*b*n)
W1——溶剂池容积
W2——溶液池容积
Q——处理水量,m^3/h
a——剂最大投量,mg/L
b——溶液浓度,可采用5%-20%
n——每日投配次数,不宜超过3次
❺ 溶液池设计要点有哪些
溶液池设计要点:
1.溶液池一般为高架式或放在加药间的楼层,以便能重力投加药剂。池周围应有宽度为1.0~1.5m的工作台,池底坡度不小于0.02,底部应设置放空管。必要时设溢流装置,将多余溶液回流到溶解池。
2.混凝剂溶液浓度低时易于水解,造成加药管管壁结垢和堵塞,溶液浓度高时则投加量较难准确,一般以10%~15%(按商品固体质量计)较合适。
3.
溶液池的数量一般不少于两个,以便交替使用,其容积可按下式计算:`W_1`
=`(24×100aQ)
/
(1000×1000cn)`
=
`(aQ)
/
(417cn)`式中
`W_1`
溶液池容积,`m^3`;Q
处理的水量,`m^3`/h;a
混凝剂量大投加量,mg/L;c
溶液浓度(按固体质量计),%;m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为2-6次,手工一般不多于3次。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❻ 谁知道加PAC加药间溶液池容积的计算公式谢谢!
PAC药剂量=Q废水流量/PAC制备浓度*PAC投配浓度/1000
PAC药剂量----kg/d
Q----m3/d
PAC制备浓度----%
PAC投配浓度----mg/L
❼ 混凝剂投加溶液池大小计算
情况是这样的,混凝剂加到污水中有一个适宜的剂量范围,比方说你向池子中每小时注入污水1L,同时每小时加入混凝剂5~10 mg,那么混凝剂最大投加量为10mg/L,这个量的确定是根据混凝剂的使用效果来定的,可以参考以往的使用经验。若污水比较难处理,可能会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反之,则降低投加量,这当中就会产生一个最大投加量。
污水和混凝剂混合好后流入池子里,在池子里发生混凝。
❽ 混凝的技术和方法
1.1.1胶体的基本性质
胶体的表面电荷与胶体的稳定性
1.1.2混凝动力学
⑴异向絮凝:细小颗粒在水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撞击下做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间碰撞聚集
⑵同向絮凝:指由外力所造成的流体运动而产生的颗粒撞碰聚集,
外力有两种方式: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
⑶混凝过程的控制指标参数:
在水处理中,使胶体脱稳的过程称为“凝聚”,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凝是两者的统称。凝聚的设备为混合设备,絮凝的设备为絮凝池,要掌握其控制参数
混合池:速度梯度G=500~1000S-1,水力停留时间T=10~60S,GT=(1~3)×104
絮凝池: G=20~70S-1,水力停留时间T=15~20S,GT=104~105
1.1.3混凝工艺
⑴混凝机理:
①电性中和:
由于异号离子、异号电荷或高分子带异号电荷部位与胶核表面的静电吸附,中和了胶体原来所带电荷,从而使胶体脱稳。
②吸附架桥:
利用高分子的长链结构来连接胶粒形成“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状体。
③沉淀物的.卷扫(网捕):
以铝盐和铁盐为滋凝剂时,所产生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在沉淀过程中,能够以卷扫(网捕)形成,使水中的胶体微粒随其一起下沉。
关于混凝工艺今年考了一道题:题目是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去除水中胶体粒子的主要作用机理:选项为a压缩双电层;b电性中和;c吸附架桥;d沉淀网捕,根据教材中29至31页的内容可知应该选择c吸附架桥,即投加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某一基团与胶粒表面某一部位互相吸附后,该高分子的其余部位则伸展在溶液中,可以与表面有空位的胶粒吸附,这样形成了一个“胶粒-高分子-胶粒”的絮状体,高分子起到了对胶粒进行架桥连接的作用。
⑵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①水温:水温低影响混凝效果
②PH值:对于不同混凝剂的影响程度不同
③碱度:应保证一定的碱度
④水中杂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大小不一的颗粒有利于凝聚
⑶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①混凝剂与助凝剂:
助凝剂是为了改善或强化混凝过程而投加的一些辅助药剂。
②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溶解池(储液池)容积:W1=(0.2~0.3)W2
溶液池容积:W2= 计量设备:定量投药泵、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孔口计量设备等
药剂投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
1.1.4混合和絮凝的基本要求和方式
影响混合的因素:药剂的品种、浓度、原水的温度、水中颗粒的性质和大小等,混合方式基本上可分为水力混合和机械搅拌混合两类。
完成絮凝的两个主要条件:具有充分絮凝能力的颗粒和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不致破碎的水力条件。
❾ 水质工程学中混凝溶液池容积计算里面的100是什么
b的百分数,若c为5%,等式中把c代为5,100调写到分母。妈嗨,我也看了好久才明
❿ 水质工程学中溶解池和溶液池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序号C-1124-水质工程学视频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68讲》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HM9SBljHSAvCZTqznb5WSQ
序号C-1124-水质工程学视频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68讲|9沉淀4|8沉淀3|7沉淀2|68污泥的其它处理方法|67污泥的厌氧消化|66污泥浓缩|65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2|64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1|63污水土地处理系统|62稳定塘|61悬浮生长和固着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60两相厌氧生物处理|6沉淀1|59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2